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126218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docx

《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docx

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

  第1篇:

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

  知识:

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含义;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变化技能:

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在日常社会中的应用,知道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情感:

通过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重大变革,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索的兴趣

  学习重点

  1、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变化2、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课前准备:

学生分组收集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工具,并从中总结出自己使用过的工具有哪些

  课堂准备:

图片、视频、动画(课件中体现)和实物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活动1以游戏引课

  游戏规则:

请4位同学上讲台站成一横排,第一位学生面对教师,其他三位同学背对教师,先请第一位同学看教师手里的一张纸条上的内容,

  1/6

  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

  然后请第二位同学转过来,由第一位同学将刚才看到的内容用动作表达(不能有声音)给第二位同学,时间20秒,然后再请第三位同学转过来,由第二位同学把刚才自己理解的意思用动作表达给第三位同学,以此方法到最后。

然后先让第四位学生说出是什么,再请第三位学生说出他表达的意思,再请第二位学生说出他表达的意思,最后请第一们学生说出他表达的意思,从而说出纸条上的内容。

  师:

为什么一样的信息会出现这么多不同的信息?

  学生回答(表达错误、信息传送的方式有限、表达信息不明确等等)教师鼓励、表扬并小结

  活动2教师提问:

假如你现在有4个朋友,一个在北京,一个在东京,一个在纽约,一个在伦敦,你要跟他们传递一个信息,你会用什么方法?

你们知道还有哪些方式可以传播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在今天我们有很多传递信息的方法,可是在人类最早出现的年代以及没有这些信息处理和传递的工具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进行信息传递的呢?

  二、授新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

  2/6

  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

  1、教师展示图片:

原始社会、图画、结绳记事等

  提问:

人类还没有语言的时候,怎样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你能通过这些图片想象出他们的传递方法吗?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并小结:

在人类还不能言语的时候,出现了用绘画、打结等等处理和传递信息的方法,当有了语言的使用之后,语言成为了人类进行思想交流和信息传播不可缺少的工具。

这也是信息技术的第一次发展,距今约4万年。

(课件展示板书)

  2、提问:

语言在当时也只能是人与人近距离的时候才能传递信息,但对于远距离的人而言,会受到地域的限制,人类又要通过怎样的方式来传递呢?

  教师展示图片:

语言、烽火台、甲骨文文字、骑马送信等学生通过图片讨论并回答,教师评价,再小结:

  文字的出现和使用,使人类对信息的保存和传播取得了重大突破,较大地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这是信息技术的第二次发展,距今约3500多年。

(展示板书)

  3、信息技术的第三次发展,可以说我们中国人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你们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吗?

  学生回答,教师展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图片(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观看视频资料)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使书籍、报刊成为重要

  3/6

  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

  的信息储存和传播的媒体。

这就是信息技术的第三次发展,距今约1300多年。

(展示板书)

  4、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测试:

如果你是学校体队队长,现在要通知所有队员到操场进行队列训练,一种方法,分别给这些年级的班级的班主任打电话,第二种方法,分别走到各班通知,第三种方法,利用校园广播通知。

你会选择哪一个?

为什么?

  教师播放视频:

电话、电视、广播在生活、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教师小结,第一部电话诞生的时间是1863年、第一部广播诞生的时间是1895年、第一部电视诞生的时间是1925年,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使人类进入了利用电磁波传播信息的时代。

这是信息技术发展的第四个时代,距今约80到200多年。

(展示板书)

  教师提问:

用语言、纸和电视传递同一个信息,它们有什么不同?

5、真正让信息的处理和传播得以迅速发展的时间距我们现在也就40多年,这就是计算机的诞生以及互连网的出现。

(教师展示课件:

现代生活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一台计算机是在1946年诞生的,随着电脑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完善,人们对计算机与互连网的普及使用,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这也是信息技术的第五次发展。

(展示板书)

  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出现,在对信息的处理上有些什么特点?

  4/6

  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

  展示信息技术发展的板书,教师提问:

从古到今,从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技术有哪些变化?

它的发展对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

  

(二)我们今天一起探索了人类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

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不知道该怎样来解答,我想请同学们来帮帮我,你们愿意帮我吗?

  教师提问:

怎样才算是信息技术?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信息技术(英文缩写IT)就是指怎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递信息、检测信息和利用信息等等的技术。

(展示板书)

  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是人类社会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而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速度也是相当惊人的。

  教师提问:

假如没有这些信息技术工具,我们想象一下人类社会是什么样子?

(学生回答)

  继续提问: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发展重要吗?

(生答)那么,掌握信息技术重要吗?

(学生回答)

  你们有信心把电脑这门信息技术课学好吗?

(学生答)三、结束语:

  未来的社会是什么样子,我们谁也无法想象。

信息技术会发展到什么样子,我们也无法去想象。

但是,我们相信,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进步和

  5/6

  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

  发展,未来社会的信息技术也会更加完美。

所以,老师希望同学们好好把握今天的学习时光,长大后,你们一定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四、板书(略)

  6/6

  第2篇:

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

  四时的情趣

  教学目标:

  1.认识“炭”一个生字,会写“紫、炭“2个生字,结合课文理解”破晓、微细、漂横、流萤“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提高想象力,自主发现生活之中、自然之中的美,感受一切美好的事物。

教学背景分析:

  1.感受“四时情趣“的不同,学习作者的表达顺序。

2.体会想象的妙用。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课题)一.教学策略

  1.回顾一下文中的“四时“是什么意思?

  2.本文并没有壮观浩大、强烈动感的景色,而是一些细物微景,清淡物象,让我们带着想象的翅膀来更好的体会这四季的情趣。

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快速默读,找出“四时”藏在课文中的哪些句子里?

请同学们找出并画下来,读出每句话。

  2.(多媒体展示四句话)这些句子在每段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3.在作者眼中四季最美的是什么时候?

  4.把四个句子连在一起看,这四个句子构成了什么句式?

5.全文是按什么顺序额描写的?

6.回顾一下四个清晰的段落。

7.结合课文解释一下“情趣”的意思。

  下面我们就再次走进课文看看课文时如何来写四时的情趣的?

三、精读品悟

  

(一)首先我们来看看当下的秋天在作者眼中是什么样的?

1.轻声读描写秋天的段落,看一看作者写出了秋天傍晚哪些地方有趣。

找一找,画一画,品味一下其中的趣味。

  2.学生汇报,师板书:

秋天傍晚:

乌鸦归巢,大雁南飞,风响虫鸣

  师:

(1)(多媒体展示乌鸦归巢的画面)我们如果把乌鸦归巢拟人化可以怎么说呢?

  

(2)大雁变得越来越小可以用几何中的变化来形容一下,是由什么变化成什么?

  (3)寂静的夜里有了这些风响虫鸣,像是他们在做什么呢?

3.再读课文,看看哪些词或句子能体现出情趣。

(生汇报)同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一下这样的情趣。

  4.(多媒体出示这一段落,伴乐朗读)再出声读一读,不同形式的读,去深刻的体会这里面的情趣。

  

(二)总结学法:

师生共同回顾第三自然段的学法进行总结:

读、找、品、诵(三)自学

  师:

运用这种学法小组交流学习其他三个季节哪些地方有趣,哪些词、句能体现出情趣,找一找,画下了。

  1.生汇报第一自然段:

春破晓:

漂横的紫色云(板书)师:

(1)(多媒体展示破晓的画面)文中都出现了哪些色彩?

这些色彩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早晨?

(2)哪个词最能体现出云的情趣?

  (3)不同形式的读,想象画面的情趣所在(多媒体出示这一段落,伴乐朗读)

  2.生汇报第二自然段:

夏夜里:

流萤(板书)

  师:

(1)(多媒体出示流萤的画面)在这样黑夜里,闪闪发光的萤火虫,想象一下这些萤火虫像什么?

用一些形象的词来比喻一下。

  

(2)哪个词最能体现出流萤是有趣的?

用你的体会去读读这句话。

  3.生汇报第三自然段:

冬早晨:

生火送炭

  师:

在这样寒冷的冬天里人们忙碌着,还会寒冷了吗?

会变得怎么样呢?

想象一下人们在分炭时会有什么交流呢?

  (多媒体出示此段,伴乐朗读)不同形式的朗读,体会这寒冷的冬天了的那份温暖的情趣。

  四、回读赏析

  欣赏过这些清淡,细小的画面后,再通读课文,你发现“四时”的情趣有什么不同吗?

  五、续读升华

  下面我们看看在我们的古代人是怎样用诗句描写四季的?

大屏幕展示。

  春晓[唐.孟浩然]暮江吟白居易春眠不觉晓,

  一道残阳铺水中,处处闻啼鸟。

  半江瑟瑟半江红。

夜来风雨声,

  可怜九月初三夜,花落知多少。

  露似真珠月似弓。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辛弃疾岑参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北风卷地白草折,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胡天八月即飞雪。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忽如一夜春风来,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千树万树梨花开。

  板书设计:

  四时的情趣

  时春天破晓:

漂横的紫色云

  间夏天夜里:

流萤

  顺秋天傍晚:

乌鸦归巢,大雁南飞,风响虫鸣序冬天早晨:

生火送炭

  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其实践性强,发展快。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觉学生们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初步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基础知识,在挑战困难,增强自信心与创造能力等方面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欢乐。

  在初级阶段,学生处于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初步状态,对于趣味性的知识较为敏感,所以,根据这一阶段的年龄心理特征,开设的计算机课就以指法练习、辅助。

  第3篇:

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的概念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设计教学问题的过程,它包括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法及方案、评价和修改教学设计直至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等几个方面。

  教学设计要求从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综合考虑教师、学生、教材、媒体、评价等诸多方面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强调运用“整体---局部---整体”的思维方式,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使各教学要素相辅相成,提高和确保教学系统整体的最优效应。

  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设计是指微观教学设计,包括单元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和微观教学设计。

其中课时教学设计是以某堂课的教学为设计对象,而此处的微观教学设计则指以某个教学环节为设计对象。

2.教学设计的操作步骤教学设计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学习需求分析:

从教材的角度出发,课程教学目标是什么?

教学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2)教学内容分析:

课时教学目标是什么?

进行学习任务分析,要完成学习任务需要的必备、辅助的知识技能,要教哪些内容。

  (3)教学对象分析:

了解学生学习心理、认知水平、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起点水平与学习特点。

(4)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课时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制定明确、详细的教学目标。

(5)教学策略设计:

主要解决“如何教、如何学”,要同时考虑目标、内容学生、时间、教学条件等要素,从争取整体教学效益的角度正确选择教学策略。

如程度教学策略、发现式教学策略、认知教学策略、掌握学习策略、和谐教学策略等。

  (6)教学媒体设计:

根据学习目标、教学策略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适时使用恰当的教学媒体,在运用媒体上,主张恰如其分,和谐、统一,不要为使用媒体而用媒体,避免与整体教学过程的脱节。

  (7)教学过程反馈、调控设计: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动态活动过程,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预计学生将作出的反应,设计好另外的教学方法、问题和练习,一旦出现非常情况,教师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教学要求、教学策略和方法。

  (8)教学评价设计:

主要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检测不同层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指在知识教学完成后的总体评价。

  3.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设计

  针对信息技术学科新大纲、新教材与以往教材的不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要求教师要从其学科特点出发,根据其教学规律进行教学设计。

  

(1)从课程特征角度出发设置教学目标的原则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化,计算机的工具性越来越突出,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信息技术教育是国家对公民开展的信息素养基础教育,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计算机文化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所以教学一定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正确确立教学目标,注重教学的基础性,反对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培训化”。

  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角度出发并结合新大纲的要求,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目标、技能领域目标和情感领域目标三个方面,其目标的确定更加突出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功用性。

  

(2)从课型的特点出发进行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课往往是认知和技能相结合,不同的课型侧重点有所不同,从教材编写来看,有理论课、操作技能课、综合实践三类。

  理论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机器人的作用,计算机和机器人的基本知识,对这类课要定位在了解和理解上,在情感领域让学生破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兴趣,教师可运用插图、形象的比喻、进行直观教学,教师可精心设计学生的教学活动,如分组讨论、网络查询等形式。

  在程序设计学习时,情感领域要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

对操作技能课让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工具的正确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操作技能,教师要注重规律性知识的讲授,让学生形成自学能力。

技能训练主要根据行为主义的刺激反映理论进行,研究表明,最佳的训练组合也许是最初使用连续强化安排,然后固定间隔强化安排,最后是变化比例强化安排,随着训练期的推移,比例可进行变化,最终形成技能。

如小学生的指法练习,教师在学生掌握正确的使用后,可在每课前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反复训练。

  对综合实践课要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培养,让学生在作品、成果中获取成功感。

  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就在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给教师预留了很大的空间,教者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如小学课本《龙宫寻宝》一课,某教师的导入环节设计如下:

编制了一副孙悟空在龙宫舞动金箍棒的动画软件,在同学们津津有味欣赏的时候,教者伴随讲到:

你们看孙悟空一会变大,一会变小,金箍棒在不停地旋转,多么神奇呀?

这样设计直接点中本节课的主题---扭曲与拉伸。

如某教师在基础练习环节将课后的练习题《小鸡》和《春天》两副作品引入到课程作为复制、粘贴的基础练习,这不仅扩充教材训练知识的不足,而且将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

  教学中要重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设计,教学重点要重在将知识的“透”上,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消化,难点则重在其突破手段和方法的设计上。

  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有一定“起伏”,要有高潮、有重点,由于信息技术教材在编写上不是尽善尽美,需要教者适当将某些知识淡化与提升,如将一些知识变成自学阅读,一些留为课后阅读等,要做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让学生学透,同时要给学生预留充足的发展空间。

  练习部分的设计要重在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同时要重视过渡语、小结和板书的设计,克服语言的随意性。

在板书部分,我想虽然有了计算机展示工具,但板书的作用在于当教学结束时,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起到总结、点拨的作用,不应轻易抛弃,板书设计要讲究平衡、美观。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目前的许多知识具有很强的工具性,所以教师要重视主题化的设计和教学评价的设计,在设计中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题性和发展性环节的设计。

  除此之外,应注重教学模式、教法和学法的设计以及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基本要求的贯彻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