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教育学简答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130230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7.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教育学简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心理学教育学简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心理学教育学简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心理学教育学简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心理学教育学简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心理学教育学简答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心理学教育学简答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心理学教育学简答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心理学教育学简答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心理学教育学简答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心理学教育学简答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心理学教育学简答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心理学教育学简答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心理学教育学简答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心理学教育学简答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心理学教育学简答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心理学教育学简答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心理学教育学简答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心理学教育学简答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教育学简答题.docx

《心理学教育学简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教育学简答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学教育学简答题.docx

心理学教育学简答题

1、为什么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2、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4、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基本点是什么?

5、意志行动形成有哪些特点?

6、操作技能有哪几个阶段?

7、什么是联想?

联想有哪些主要规律?

8、性格结构是有哪些特征组成的?

9、论述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过程的规律。

10、根据感知规律怎样提高直观的效果

11、

11、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的权利?

6分

12、注意在教学中应用的规律?

6分

13、小学品德教育运用到的心理学方法?

4分

14、小学儿童能力差异的表现?

4分

15、什么是“全员德育”?

谈谈从学校层面应该如何实施“全员德育”。

16、什么是“讲授法”?

它有哪些基本方式?

简述其特点。

17、简答课堂板书的原则是。

18、简答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是。

19、论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20、简述设计教学法。

设计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克伯屈于l918年创立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设计教学法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教师的任务只是帮助学生把活动中牵涉到的多种学科的知识集中起来,提供设计的需要。

21、小学德育的途径有哪些?

德育的途径是指学校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各种渠道或形式。

我国小学德育的途径有多种,其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这是生动活泼地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使学生的品德在各种实践活动和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3)劳动。

这是学校进行德育,尤其是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

(4)少先队活动。

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共产党委托共青团领导的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

(5)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之一,是学生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也是对一个教学班的全体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进步负主要责任的教师。

可以说,班主任是从纵横两方面构建德育的“立体网络”的中坚人物。

以上几条德育途径各有自己的特点与功能,互相联系,互相补充,构成了德育途径的整体。

学校应全面利用各种德育途径的作用,使其科学地配合起来,以便发挥德育途径的最大的整体功能。

22、小学教学的任务有哪些?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智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认知能力系统,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核心。

创造力是指最终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成品的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教学可以传授体育、卫生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的体质。

同时,使学生保持旺盛的精力,发展健康的体魄。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基础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通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观点、道德观点以及其他思想观点;通过教学,还可以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和发展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23、简述夸美纽斯关于“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

夸美纽斯关于“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包括:

①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都有相同的自然性,都应受到同样的教育。

②强调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规律。

③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而不是仅强调宗教教育。

24、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

试加以论述。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

①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目的的确定;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③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④生产力水平还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③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25、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

(1)师德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起保证和推动作用,使教师保持良好的从业心态;

(2)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是直接的示范,对于处于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品德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3)师德修养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是:

爱岗敬业,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实践中;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应关心学生,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为人师表,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将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处处为学生做榜样;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钻研,不断进取。

1、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

2、如何激发学习动机

3、如何维持课堂记录

4、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三、论述题(1题,15分)启发性教学的关键是什么?

该如何在教学中实现?

四、案例分析题(1题,15分)张老师是名刚任职的新老师,工作认真负责,课下也督促学生细致、积极;学生学习也非常用功努力,但测试结构却不尽如人意,收效甚微。

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分析张老师应如何改变这种情况。

(华图公共基础知识原题)

答案解析:

1、解析:

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

(1)心理准备

(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效果

2、解析:

如何激发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维持好奇心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3、解析:

如何维持课堂纪律

(1)维持学生学习的注意和兴趣

(2)建立积极、有效的课堂常规(3)运用非言语线索(4)合理运用表扬和惩罚

4、解析: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注】简答题中各点写完后做简单论述即可。

论述题解析:

启发性教学是以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为理论基础的,该理论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的建立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学生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启发性教学不同于以往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它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启发性教学的关键在于将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未知和想知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向,教师在教学中起导向和促进的作用。

在教学中要充分地贯彻启发性教学,我们要做到:

(1)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由于启发性教学是以学生主动学习为动力的,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中的问题情境能够快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学习中主动思考,有利于启发性教学的实现。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启发式教学是创造性的教学,如果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发挥自己的才智,及时得到积极反馈,就能够提高他们创造的热情。

(4)发扬教学民主。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允许和提倡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

案例分析题:

解析:

(1)作为新教师,在刚刚开始从事教学工作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案例中张老师出现的这种问题也是非常普遍的,同时也是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的。

(2)我们的日常教学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做到因材施教,同时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做到授之以渔。

本案例中,尽管张老师和学生在学习中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是教学效果却不好,学生的学习成绩上不来。

原因可能来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教师方面:

从张老师自身来讲,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张老师作为新教师,对教学内容较为陌生,因此可能对教学重难点把握不当,可能存在教授重点与学生应学重点不一致的现象;第二方面,作为年轻教师,张老师没有在对学生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对学生采用“一锅煮”的教学方法,没能根据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差异化的教学,也是学生学习上不能进步的一大原因。

当然,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可能在于,在教学中张老师只教给学生组织良好的信息,却没有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导致学生对于学习的知识不能做到触类旁通,从而不能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学生要想在学习上有所进步,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

班里学生成绩不能提高,很大的原因在于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对,只能死学习,即使很用功,学习的效果也只能是事倍功半。

最后,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来讲,虽然张老师会在课下对学生进行督促,却没能积极地与学生对教学活动进行交流和沟通,根据学生的反馈来修改和完善自己的教学。

这种不沟通导致的教学很可能会出现南辕北辙的现象。

(3)根据以上对问题发生原因的分析,建议张老师可以总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改进:

首次,进一步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多熟悉教学内容,并对内容进行深入系统地分析,正确掌握教学目标。

其次,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细致的分析,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统一教学下的分层指导,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不断进步。

最后,张老师要深入钻研教学策略及各种学习策略,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习各种学习的策略,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此外,张老师还要及时在课下与学生沟通,了解近期教学中的不足及学生可能存在的遗留问题,在后期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作为新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外,还需要怀着谦虚的太多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学习老教师的教学技巧和经验,帮助自己快速成长。

(4)在改善了自身教学之后,张老师还应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深入的反思,将这次教学中吸取的经验和教训推及到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从而让自己真正成为一个优秀教师。

1.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

(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3)科学技术改变了教育技术。

2.为什么学校教育工作必须要坚持以教学为主

(1)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

(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3)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特点决定的;(4)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学校工作必须要以教学为主,如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实践能说明这一点。

3.请说明教育目的同培养目标的关系。

首先,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而培养目标是根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其次,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实现。

4.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五、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

1、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

2、有利于强化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3、有利于净化教育行业风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2.如何理解教育的经济功能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

(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能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4)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19.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

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

(1)尊师爱生。

学生尊重教师是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表现,教师热爱学生应是一种热爱祖国教育事业,关心人类未来的深层次情感。

教师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地关心爱护。

(2)民主平等。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特点。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服从于对真理的探讨。

(3)教学相长。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20.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四、论述题

21.美育能促进教育目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具体表现为:

(1)美育可以促进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它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具有特殊的功效。

(2)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

(3)美育具有怡情健身作用,可以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体育。

19.教育学的发展历经了哪几个阶段?

标志着第二阶段起始的是哪位教育家的哪部著作?

教育学的发展历经如下阶段:

萌芽阶段;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捷克教育家亨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

20.课程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的知识?

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

课程内容包括:

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的知识经验。

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

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

21.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①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②创办业余党校;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④建立教育基地。

四、论述题

22.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

试加以论述。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

①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目的的确定;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③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④生产力水平还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③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19.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表面在哪些方面?

①教育具有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②教育具有历史性。

这种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性。

③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具体表现在:

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不能将其独立性绝对化。

20.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

①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②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③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

21.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1)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2)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四、论述题

22.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1)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领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师是教育者,他要将国家社会规定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闻道在先,是已知者,而学生是未知者,所以,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

(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

文化知识要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智力才能,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实践活动,因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

(4)我们既不能片面地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也不能主张儿童中心主义,而要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

19.试简述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之间的关系。

A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

①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应反映客观的教育规律,但它不等于教育规律。

②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民族的教育方针政策是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之一。

B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

①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经验的升华和概括。

②教育实践经验是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的东西,它也可以作为教育学或教育科学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我们要善于把教育实践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

20.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①教师应具有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统率各科教学。

②教师应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等有精湛研究、独特的见解、深厚的功底。

③教师应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因为各学科知识并非孤立的。

④教师应具备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法的知识。

21.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有何不同?

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不同表现在:

①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双边活动过程。

②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

包括自发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德育过程中学生主要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

③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结果看,品德形成可能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德育过程的结果,学生形成的思想品德则与社会要求相一致。

四、论述题

22.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1)德育过程的长期性是由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

构成思想品德的因素比较复杂,知、情、意、行各因素本身和各因素之间要通过不断斗争,才能得到发展和统一。

(2)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时期,可塑性比较强,思想不成熟,其发展也具有双向性,某一阶段出现某些倒退是正常的,这使得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持续的过程。

(3)德育过程中,学生除了接受学校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正规教育影响外,还受到来自社会的、家庭的多种影响,这些影响中难免会有负向的,因而一个人思想品德提高过程中出现反复是正常的。

(4)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中斗争的复杂性,也使得对学生社会主义品德的培养是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5)据此规律,教育者必须树立“抓反复,反复抓”的德育思想。

20.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

(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

(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21.简述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四、论述题

22.论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想因素的德育原则。

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

这一原则是对立统一规律在德育中的反映。

每一个学生思想品德内部都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矛盾斗争又可以转化,当积极因素居主导地位时,学生品德表现较好;反之,则较差。

教育者的责任,则是促使这种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找出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②善于创造条件使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并逐步使这一因素成为学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导力量;③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启发他们自我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1、注意的功能有哪些?

注意的功能有:

1选择功能;2维持功能;3调节功能。

2、简述影响学生识记的因素。

影响学生识记的因素:

1识记的目的和任务;2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3识记的方法。

3、引起心境的原因有哪些?

工作的好坏学习成绩的优劣生活习惯的改变人际关系的融洽程度,甚至季节的变化等,都可能成为引起某种心境的原因。

4、简述意志的品质。

意志的品质:

(一)自觉性

(二)坚定性(三)果断性(四)自制性

5、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表现在:

第一,情绪通常指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体验,而情感是指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

第二,情绪具有情境性、冲动性和短暂性。

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第三,在个体发展和人类进化中,情绪发生早,而感发生晚。

晴绪和情感间虽有区别,但两者又是密不可分的。

一方面,情感依赖于情绪,人的情感总是通过各种不断变化的情绪得以表现的,离开具体情绪,人的情感就不能存在和表现。

另一方面,情绪依赖于情感。

情绪的不同变化一般都受到个人已经形成的社会情感的影响。

总之,情绪和情感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在时甚至可以互相通用。

6、简述能力与知识的关系。

六、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举例说明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1)性格对气具有一定的影响人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客观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掩蔽或改造着气质,使其服从于实践活动的要求。

(2)气质影响性格的表现特点,使性格的表现涂上气质的特色比如,同是勤劳的品质,多血质的人常常是充满热情地去工作,粘液质的人则不动声色、从容不迫地工作。

(3)气质能影响性格的发展速度比如,胆汁质和多血质的人,由于神经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因此,他们比粘液质更容易形成果断和勇敢的性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