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复习改后热点中日关系新建.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130428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复习改后热点中日关系新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综合复习改后热点中日关系新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综合复习改后热点中日关系新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综合复习改后热点中日关系新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综合复习改后热点中日关系新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综合复习改后热点中日关系新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综合复习改后热点中日关系新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综合复习改后热点中日关系新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综合复习改后热点中日关系新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综合复习改后热点中日关系新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综合复习改后热点中日关系新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复习改后热点中日关系新建.docx

《综合复习改后热点中日关系新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复习改后热点中日关系新建.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综合复习改后热点中日关系新建.docx

综合复习改后热点中日关系新建

  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热点:

甲午战争120周年与钓鱼岛争端——中日关系

新闻聚焦

材料一2013年12月17日,日本政府17日将召开内阁会议,通过了《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和新版《防卫计划大纲》。

这三份文件中不少内容露骨地直接把中国描述为“威胁”。

材料二中新网2013年12月17日电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7日在北京表示,中方敦促日本方面切实正视和认真反省历史,尊重地区国家正当合理的安全关切,走和平发展道路,为本地区的和平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专题解读

日本是一个经济大国,与中国近邻。

中日两国同为亚洲大国,中日关系影响着亚洲的稳定,甚至是世界的和平。

中日关系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关系之一。

古代日本长期以中国为师,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强大起来,屡次侵略中国。

今天,日本右翼势力不仅不思悔改,而且竭力掩盖侵略的罪行,美化侵略战争,给两国关系蒙上阴影。

考点链接

一、日本发展史

1,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1868年日本进行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2、19世纪末20世纪初,向帝国主义过渡,发动甲午中日战争,获取大量的侵华利益。

3.一战期间,1917年加入协约国作战,成为战胜国。

4.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企图使山东合法化;

二、近代日本侵略中国的主要史实

1.1894-1895年挑起甲午中日战争,逼签《马关条约》,掠夺巨额赔款,割占台湾。

2.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逼签《辛丑条约》,掠夺中国赔款和主权。

3、6.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企图使占领山东合法化,引发五四运动;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受美国排挤。

4、.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1932年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1937年,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

5.抗战期间侵华日军暴行:

制造南京大屠杀、对沦陷区进行残暴统治和野蛮掠夺、推行奴化教育、对根据地反复进行“大扫荡”,实行细菌战及“三光政策”,等等。

6.1943年《开罗宣言》发表,规定日本侵占中国领土必须归还。

7.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三、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归纳整合

一、19世纪中日两国同为天涯沦落人,却相逢不相识

1.同为天涯沦落人:

指当时的中日两国都是闭关锁国的落后的封建国家,都受到西方列强的入侵,并都有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危机。

2.相逢不相识:

是指之后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改革,走上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危机,而中国虽经社会各阶层的努力,仍然没有改变现状,反而一步步滑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后来的中国历经百年的屈辱历史包括遭受日本的几次侵略,而日本却历经百年的强国梦,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强国。

走上了对外侵略和扩张的帝国主义道路。

二、近代两次中日战争,产生不同结局的原因

1.甲午中日战争:

①结果:

中国战败。

②原因:

清政府的腐败、落后和统治者的避战求和、妥协退让政策。

日本正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经济力量强大。

2.抗日战争:

①结果:

中国胜利。

②原因:

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或人民战争路线),坚持敌后抗战,对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和爱国华侨的支持。

三、近期热点

现阶段影响中日关系和谐发展的因素:

历史问题如教科书问题;参拜靖国神社问题;民间战争赔偿问题;遗留化学武器问题;领土问题如钓鱼岛问题;台湾问题;东海油田问题。

(一)教科书事件、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事件

1.目的:

否认侵略,美化战争,掩盖日本在中国及亚洲犯下的滔天罪行。

2.实质:

日本右翼势力抬头,军国主义在复活。

3.影响:

这些做法严重伤害了中国和亚洲人民的感情,不利于日本同亚洲各国特别是中国的友好往来,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安宁,威胁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二)钓鱼岛

我们的原则:

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和台湾一样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我国的这一立场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

1、请你结合钓鱼岛事件,谈谈你的看法。

(2分)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本政府的这一行径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是对13亿中国人民感情的严重伤害,是对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理的严重践踏,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抗议。

2、请谈谈我国政府应从哪些方面维护钓鱼岛的领土主权?

(1)采取实际行动,加强对钓鱼岛的监管,维护领土主权。

(2)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海岛管理、开发的法规和政策,维护海岛安全。

(3)重视民间“保钓”运动。

(4)增强国防力量,确保战胜种种挑战,是中国的时代命题。

(三)怎样发展中日关系

①日本政府应正视历史,以史为鉴,信守和平承诺,妥善处理历史问题;②中日两国应增进了解,扩大共识;③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不断加强两国人民的友好和交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④牢记历史,珍爱和平,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开创未来等。

⑤巩固和扩大经贸合作;⑥妥善处理台湾和钓鱼岛问题;⑦加大在国际问题上的沟通与协调。

(四)发展中日关系的主要措施

(1)不断提高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2)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积极开展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3)要坚持通过对话,平等协商,妥善处理中日之间的分歧,积极探讨解决分歧的办法,避免中日友好大局受到新的干扰和冲击;(4)针对当代日本国内右翼势力的军国主义立场,我们必须对此应有足够的警惕。

(五)面对中日关系,青少年应怎么做

1.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2.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使祖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3.呼吁日本右翼势力,深刻反省历史,不能再把日本人民和世界人民拖人战争泥潭。

(六)面对今天的钓鱼岛局势,舆论争议一片:

中国该不该亮剑?

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

看法:

观点一,要敢于亮剑。

理由:

只有强大的军事压力,日本才会同我国进行接触,承认我国的主权。

观点二,不要亮剑。

理由:

现在的局势一般不会升级为军事冲突,在坚持主权的情况下,还是以和平谈判为主,可以加强军事威慑力以显示军事存在,也可采取宣示主权的行动。

四、试题预测

(一)选择题

1.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抬头,他们歪曲南京大屠杀,抹杀侵略史实,篡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

对这些行径,我们中学生的态度是①用历史事实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②将日本人民同日本右翼分子区别开来③憎恶、痛恨侵略战争,热爱、维护世界和平④反感、厌恶日本人,抵制、损毁日货                          (A)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对于现在的中日钓鱼岛争端,有专家评论说:

“面对中国的崛起,日本的危机感剧增。

日本想借钓鱼岛问题联合美国发动对中国的战争,以第三次打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这位专家眼中的日本“第一次和第二次打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应该是指C

①甲午中日战争 ②逼迫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 ③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全面侵华战争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3.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悍然“购买”钓鱼岛,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

中国政府采取反制措施,公布了钓鱼岛领海基线、地理坐标,实行常态化的海空立体巡航。

据此回答8—9题。

4.近代以来日本屡次侵略中国。

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日本侵略并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是(C)

A.中日甲午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5.针对日本“收购钓鱼岛”事件,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措施表明我国(A)

①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尊重联合国的宪章与宗旨

③坚决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     ④已与日本达成相互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目前中日两国因钓鱼岛问题产生摩擦。

你认为两国应如何妥善解决这一摩擦?

中方:

坚决维护领土主权,争取和平协商解决,不排除使用武力;日方:

尊重历史、正视现实,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2.重温历史,展开思考的翅膀。

今天,日本军国主义仍然阴魂不散,企图通过各种方式为侵略战争翻案,这应引起我们高度的警惕。

请你举出一种日本破坏地区和平与稳定、为战争翻案的行为。

答:

篡改历史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非法购买钓鱼岛等;

3、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旅顺大屠杀,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侵华中,在东北建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南京大屠杀;日军开展的杀人竞赛。

4、右图的漫画名为《我先把这字模糊了!

》它讽刺了当前日本右翼势力参拜靖国神社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扬“侵略”性质尚未定论的行为。

请就漫画中的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答:

日本右翼势力的行为是为侵略战争翻案、为军国主义招魂。

(1分)历史不容篡改;维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果实;以史为鉴、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日本只有正视历史和深刻反省过去的侵略历史,才有可能开辟未来等。

(每点1分,答出其中任意1点即可得1分;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的答案均可同等给分)

5对钓鱼岛问题,我们应持什么态度?

(2分)

答:

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反对任何侵犯钓鱼岛的行为;采取理性爱国的态度每点1分共两分;如答出处理好多边外交关系可酌情给分)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日本曾经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两次中断和干扰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第一次是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开始迈向现代化的门槛,日本通过挑衅的战争打断了中国现代化的尝试。

第二次是1927年到1937年这段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日本陆军部尽一切机会挑衅中国……1979年来,日本极右翼势力毫不掩饰地在国内讨论应当如何阻挠中国迅速崛起,其险恶用心在于第三次打断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摘编自《中国崛起策》

(1)根据材料,中国第一次现代化的尝试开始于哪一运动?

该运动破产于1894年日本发动的哪一战争?

(4分)

(2)为打断中国第二次现代化,日本先后发动了哪两次事变?

(2分)

(3)根据材料,当前日本右翼势力的种种行径,意在打断中国第几次现代化?

日本右翼势力这一险恶用心会得逞吗?

谈谈你的认识。

请写出两点。

(4分)

答:

(1)洋务运动。

(2分)甲午中日战争。

(2分)

(2)九一八事变。

(1分)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

(1分)(3)第三次。

(1分)不会。

(1分)如今的中国不同于旧中国;当今中国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政治稳定;经济发达;军事力量强大;国防科技突飞猛进;国际地位大大提高;综合国力提升。

(答出其中一点1分,满分2分)

7、你认为当前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因索有哪些?

日本军国主义、右翼势力抬头;日本歪曲、美化侵略战争;中日之间的领土、主权问题;国家利益的冲突。

(3分。

答出其中3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8、如何才能发展健康的中日关系?

(或:

日本应怎么做?

  ①正视历史;②以史为鉴,反省战争罪行;③信守和平承诺;④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⑤与周边地区、国家友好相处,开创中日关系美好未来。

 【中考预测】英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是欧盟的成员国,也是当今世界具有影响的强国之回眸历史

  【  图一:

1853年佩里舰队到达日本港口 图二:

日军轰击重庆 图三:

广岛原子弹爆炸

  ⑴图一中舰只所使用的动力是______;图二中飞机是第______次科技革命的产物。

(2分)

  【论从史出】

  ⑵同学们通过探究“三次科技革命对日本的影响”,分别得出“耻辱与振兴”、“疯狂与罪恶”、“伤痛与崛起”的结论。

请结合上述图片和所学历史知识简要说明。

(6分)

  “耻辱与振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疯狂与罪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伤痛与崛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史明智】

  ⑶面对是否继续发展核能产业,同学们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认为应继续发展,另一种认为应停止发展。

你支持哪一种观点并说出你的理由(只答观点未说明理由不得分)(4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7、

(1)蒸汽机(蒸汽);二。

(2分)

  

(2)国门被打开,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分)

  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给邻国和世界带来痛苦灾难。

(其它符合题意也可得分,2分)

  二战期间日本遭受到原子弹袭击(或福岛核泄漏);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2分)

  (3)第一种:

继续发展。

因为能源的需求量大,核能是新能源,潜力大;坚持安全、创新、和平利用核能;加强国际合作和环境保护。

  第二种:

停止发展。

因为这种产业危险性非常大,可能会造成核灾难;发展其它新能源进行替代;很难规避自然灾害对核电的破坏。

  (答任何一种观点,言之有理,都可酌情给分。

4分)

一。

英国的发展史和中英关系,是历年中考的热点。

常以热点时事为话题,来考查英国发展道路,重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日不落帝国”、对外侵略等。

国际关系和中英关系,也是考查的重点。

  【考点链接】

  一、思想近代化:

  1、时间:

15、16世纪

  2、代表:

莎士比亚

  3、代表作:

《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密雷特》。

  4、影响:

推动了思想领域的繁荣,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二、政治近代化: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根本原因: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导火线:

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

  3、开始时间及标志:

1640年,召开议会,议会斗争

  4、高潮:

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克伦威尔任护国主

  5、低谷:

封建王朝复辟结束:

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

  6、巩固:

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7、影响:

①英国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

  ②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成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③为日后进行的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三、经济近代化:

  1、早期的殖民扩张:

  时间:

16—19世纪“三角贸易”:

成为奴隶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方式殖民掠夺:

通过发动侵略战争,建立殖民地,抢劫当地财富(殖民头子克莱武抢劫孟加拉国库,印度成为英国最大殖民地。

  影响:

①英国用抢来的财富发展国内经济,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

  ②同时殖民地也为英国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场,刺激了英国工业的发展,成为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

  2、工业革命的完成:

  时间:

18世纪60年代——1840年

  开始标志: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瓦特改进“蒸汽机”——成为机器的主要动力

  代表及发明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此后,铁路交通迅速发展,带来极大便利

  完成标志:

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影响:

①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②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③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19世纪中期,英国宪章运动)

  ④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成为世界霸主。

  四、一战前后的英国:

  1、一战前: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英国工业产量被美、德相继赶上和超过,退居第三位,丧失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③英、德为争夺殖民地形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对殖民地的争夺)

  ④英国调整同法国、俄国的关系,成立三国协约军事集团。

  2、一战期间:

  打败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取得一战胜利。

  3、一战后:

  1919—1922年,参加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参与对世界的重新瓜分,与法、美、日等大国共同确立了新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战后,英国实力被严重削弱、但综合国力仍居世界第一位,控制着国际联盟。

  五、二战前后的英国:

    六、中英关系

  1、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6~1842、8间,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借口中方销毁鸦片入侵,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美俄是帮凶),罪行:

火烧圆明园。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年,英俄德美日法意奥八国联军从天津攻入北京,清政府被迫签定了《辛丑条约》。

  4、1919年巴黎和会,英法美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5、二战中,英、中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抗击日本法西斯,取得胜利。

  6、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如何发展中美关系

  中美两国应增进了解,扩大共识,求同存异,构筑长期稳定的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巩固和扩大经贸合作;妥善处理台湾问题;加大在国际问题上的沟通与协调;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不断加强两国人民的友好和交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