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130459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市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郑州市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郑州市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郑州市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郑州市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郑州市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郑州市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郑州市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郑州市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

《郑州市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市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郑州市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

郑州市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2010―2011年郑州市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一、教师专业基本情况

  1.我市体育教师队伍里中青年教师占全市体育教师的70%以上,1980年前后出生的青年教师占38.25%,他们充满活力,有思想,有精力。

市直学校50岁以上老教师占极小比例,但是这些老教师大多数还兢兢业业工作在教学第一线。

县市学校中年教师占有较大比例,30岁以下教师较少。

有些学校体育组青年教师占绝大比例,教学教研经验明显不足。

但也有些老学校,由于老教师较多,教师流动性小,结构老化,教学思想和方法滞后,内部矛盾较多,也阻碍着学校体育教学和教研组建设发展。

  2.我市中学体育教师绝大多数是本科毕业,除个别初中部教师是专科毕业,有不少青年教师正在进行学历提升,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大有人在。

这说明青年教师已经看到未来是知识与科学时代,进修的目的不在于学历提高而在于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近几年部分学校在招聘新教师时,提高了学历要求,过去在学校中很难见到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现在他们已经成为我市中学体育教师队伍的一部分,为学校体育教研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但是,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近几年各级学校招聘的教师体育师范类的较少,体育单招(运动训练专业、民族体育)的较多,由于教师在校期间受专业设置的影响,运动技能单一,文化知识相对较低,与师范类毕业的教师相比较有一定的差距,这批教师进学校后有较长一段时间的适应和成长过程。

另一方面,由于有些县(市)区在招聘教师时,不能区别对待,将体育专业与其他学科一起用统一的标准和方法来招聘,往往使一些体育专业较为突出的应聘教师在笔试一关就被淘汰。

  3.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加大对教师在细化解读课程标准和教学能力方面的培训力度,每年都派优秀中青年教师参加全国、省级和市级培训,通过接受培训的教师辐射到基层学校,尤其是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纲要》编写过程中,充分显示出我市中学体育教师具备了较强的课程能力。

同时,我们也看到教师发展的不平衡,在郑州市举办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中,不难看出一些学校教师在课程理念、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存在明显的专业水平差距,有些学校的青年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和专业基本功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4.教科研一直是体育学科教师的瓶颈。

科研能力象征着一个地区教学研究水平,多年来郑州十一中吕兴琦老师等人在孜孜不倦地努力,多次在国家级科学论文评选中获大奖,十几篇有价值的论文发表在《中国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专业杂志上,提高了我市学校体育教科研在全国的影响力,但与江浙沿海一带教师相比较,差距较大,我们也通过参与上级体育专业学会组织的论文报告会,与全国参会老师研讨与交流,学习到许多东西,为郑州市学校体育发展与研究打开思路。

我们也看到:

由于多数教师忙于教学而忽视科研,上级有关部门和学校要求教师撰写科研论文,教师评职晋级也需要获奖和发表论文,很少看到发表在体育学科专业刊物上的。

所以,我们认为,教科研的滞后会在一定时期阻碍学科教师的个人成长和教学能力的发展。

  二、学科基本建设情况

  1.中心组是学科教学研究的核心,它对学科教学教研指导起着关键性作用

  学科中心组10名成员来自各校优秀中青年教师,都具备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绝大数教师都在国家级优质课评比中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其中3名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逐渐成为郑州市体育学科土生土长的教科研专家。

  2.协作组为郑州市体育教研工作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郑州市体育教学需要,对市直学校划分三个初中协作组和三个高中协作组。

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以教研室组织全市教研活动为龙头,协作组教研活动为龙身,学校教研活动为基础,整体推进郑州市中学三级体育教研活动的开展。

  3.学校教研活动一直是我们所关注的

  为了提高学校基层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提出一系列教研活动要求。

例如:

课题研究、“问题式”研究、案例研究、基本功练习等。

学校教研受学校直接管理,学科只起到指导性作用。

在调研中发现,郑州市绝大多数学校周三上午(法定体育教研活动时间)都排有教学课,教研活动时间被人为侵占,使教研活动处于半瘫痪状态,学校领导也很少过问,甚至从来不参与。

如果要参加教研室和协作组组织的教研活动,体育课要面临停课和调课,由此看来,有不少学校教研活动实际处于有名无实的状态。

  4.学科教研活动基本内容和做法

  学科教研活动主要围绕细化解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究基于标准―目标―教学―评价一体化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基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来构建体育教学内容;帮助教师提高《课程纲要》的编写与实施能力;围绕教学开展《课堂观察》活动,通过观察活动提高教师对课标的解读能力;通过观察量表的研制与开发提高教师的设计能力。

另一方面,我们非常重视中青年教师专业技能基本功培训,包括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教案编写,案例分析,说课演讲,专业技能练习等。

  三、课程实施情况与问题

  1.课堂教学要常态化

  一年来,学科要求各初中学校在细化解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基础上,认真实施课堂教学,提出课堂教学要常态化,防止上虚假课。

例如;郑州47中初中部常规化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郑州57中小场地教学,解决上课难的问题;在规范教学行为方面,学科对部分教材内容(30%)进行统一教学进度,在学期中间由各协作组进行现场抽评,学期末对全市中学教师进行教案检查评比,对检查结果及时通报,督促学校体育教学的规范化。

  2.开展选项教学,进行学分制管理

  2010年学科要求各高中学校在三年课改实验基础上,编制2011年―2014年郑州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现已编制完毕,这在全省也是首创。

高中体育教学情况是目前最好的,学生非常喜欢上这样的体育课。

  3.学科重视对教师的课程培训

  积极组织各年级教师参加由省教研室组织的课程高级培训班和郑州市组织的通识培训,同时还选派优秀教师参加由教育部组织的“国培”计划。

2010年组织部分省级示范性高中学校校长和教研组长,到开封高中参加由省教育厅组织的河南省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现场会。

学科针对郑州市高中实施课改具体情况,在郑州九中举行高中课改研讨会,郑州九中等三所高中做经验交流。

今年10月,学科在省实验中学举办郑州市高中体育课改阶段性总结研讨会,使高中体育课改持续向健康方向发展。

  4.课程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就明确要求,学生对教学内容有选择权。

要求初中学校要处理好中招体育考试与课程教学关系,为学生健康提供更多的学习内容。

高中学校开展选项模块教学,尽可能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要求。

体育教学要和体育、艺术“2+1项目”相结合,使学生在12年(小学到高中)学习中真正掌握2项运动技能,1项艺术特长。

通过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进一步推动体育课程的实施。

  5.转变理念,教学相长

  新课程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感受,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们通过一系列课程培训和教研活动、观摩课、课堂观察活动引导教师转变观念,使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实效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练空间。

通过课程情景设计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交流互动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小组对抗赛,团体赛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教师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与学生一起教学相长。

  6.存在的问题

  目前,影响课程正常实施最主要的问题有:

(1)初中学校用中招体育考试成绩评价教师效能,“考什么,练什么”影响正常课程实施;

(2)排课不合理,体育课扎堆上,使原本不大的运动场地站满学生,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存在教学安全隐患;(3)教师担任课时过多,身心疲惫;(4)由于校园安全问题,正常教学内容不能完全开展,教学范围越来越小;(5)部分高中学校至今还未实施选项模块教学,课堂教学老一套。

  四、学生学业发展状况

  1.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体育设施不断完善,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更加贴近学生实际需要,学校体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对体育的要求随着认识发展在提高,学生更加喜欢“体育”,其表现在积极主动参与各种体育竞赛,愿意在体育比赛中为班集体争取更多荣誉,而且许多学生利用寒暑假参加社会上举办的体育训练,在体育活动中体现个人价值。

  2.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体育和高中学业考试来看,学生通过一定形式的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在一定条件下得到提高。

2011年郑州市中招体育考试平均成绩38.8分,比2010年提高0.6分;优秀率到达54.5%,比2010年提高12.2%。

2010年高中学业考试一次合格率达到98.8%,优秀率达到46.8%。

2011年体育特长生高考本科录取250人,超过去年35人,高职高专录取68人,比去年少33人,录取总人数基本上与2010年持平。

在今年河南省“晨光”夏令营活动中,我市部分学校代表队在足球、篮球、跳绳、乒乓球等项目中均取得优异成绩。

  3.自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市部分省级示范性高中率先实施选项教学,例如;郑州11中,郑州7中,郑州5中,郑州9中,郑州74中等,学校尽可能为学生开设更多的学习内容,郑州9中在教师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外聘教师解决师资问题;郑州7中为学生开设游泳课程,深受学生欢迎;郑州11中早在课改以前就开设选项教学;郑州5中和郑州74中虽然学校场地条件有限,但还是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学生的运动技能明显好于未开设选项教学的学校。

  4.存在问题。

(1)受中招体育考试影响,一些学校围绕考试项目设置课程学习,存在重素质轻技术的教学现象。

(2)高中学校存在重视考试学科,体育课程改革迟迟不能开展,学生的体育技能受到影响,(3)有不少学校在高三上学期体育考试结束就停止体育课。

(4)选项教学内容仍局限于一般性教学内容,一些新兴运动项目还未开发,运动设施还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五、从2011年中招体育考试透视教学现状

  1.中招体育考试存在多方面优势

  2011年郑州市中招体育考试是历年最好的一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淡化考试结果,重视考试过程,考生在考场上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进取精神。

二是技术动作比以往大有进步,说明学校在提高学生能力的同时重视运动技术教学。

三是学校之间差距在缩小,过去考试成绩优良者集中在几所教学资源优质的学校,今年一些普通学校也有较大幅度提高。

四是团结协助精神在考场处处可见,一人考试多人协助。

这种团队精神只有体育才能造就。

五是考场中意外事情发生减少了,这说明考前学校做了大量工作,避免带病考生参加(成绩)考试,另一方面说明考生的身体素质在提高。

六是考务人员素质在提高,场地器材改进,提高了考试在社会上的认可度。

  2.中招体育考试应促进学生学业水平发展

  学生的学业水平发展与提高,不仅仅局限于中招体育考试成绩上,而应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获得体育运动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

我们有些学校在中招体育考试分数利益驱动下,围绕考试项目在“考什么,练什么”,体育考试分数上去了,学生却远离体育了。

新课程赋予我们学校、教师和学生有选择教学内容权利,我们更应该将体育课上好,不断改进运动技术和体能储备,使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全面发展,中招体育成绩自然而然提高。

“考什么,练什么”,我们认为这些做法违背了体育教育规律,这是与我们提倡的构建道德课堂理念相违背的。

  3.中招体育考试应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发展

  中招体育考试一方面是检验学生在学业水平方面是否得到提高,同时也在检验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

由于目前中招体育考试还未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模式,考试项目多以素质项目为主,技术项目难以测评,所以,考试结果并不能全面检验平时的教学效果,同样也不能准确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能力。

只是说学校和教师在中招考试期间所投入的精力,投入得多效果好一些,投入得少效果就会差。

  通过调研;我们深感教师的专业水平并没有随着考试成绩的提高而提高,而是在弱化。

理由是:

一是不按课程进行教学,只是单一地练习和测试;二是研究教材教法少了,更多的是考试;三是教学环节少了,无组织活动多了。

在近几年郑州市举行的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中,有些教师连最基本的教学知识和技能都未能掌握。

  4.中招体育考试应成为体育课程实施的推手

  考试与教学并不是矛盾体,应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中招体育考试自开展以来备受各界关注,学校领导重视,增加课时和时间,家长支持为考生购置器材,操场又一次成为学生的天地,学生的身体素质在短时期有着突飞猛进的提高,各级各类学校都在围绕着中招考试的50分在博弈。

然而,中招体育考试却又成了课程实施的短板,影响了正常的体育教学。

  我们呼吁各级各类学校,要重视体育课程的实施,坚持以课程学习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通过正常的课堂教学唤醒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要利用考试带来有利方面,全面开设体育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活动内容,通过课程学习而不是考试压力来提升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使学生的运动素质在课程学习中不断提高。

中招体育考试应促进学业水平的提高,体育课程的学习也在不断完善考试的科学性。

  5.中招体育考试成绩不是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

  多年来评价问题一直困扰我们的教学,由于体育考试的形式和内容标准还在完善中,考试与教学还有较大的脱节,如果用考试成绩来直接衡量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或评价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差是不科学的。

我们认为除了考试成绩以外,更重要的还要看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认真态度,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亲身感受和学生体育素养的形成等。

如果我们以考试成绩论结果,课程实施便会成为了一句空话,教师会更加关注考试而忽视课程实施,原本应是素质教育却变成应试教育,原本内容丰富的体育教学变得更加单一,“考什么,练什么”将愈演愈烈。

  6.学校应更加关注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近几年的调研发现,我们听到更多的是体育考试成绩如何好,很少听到我们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如何促进学校和学生发展,到任何学校检查很容易就可以发现,我们提倡的课前备课已经成空话,更多的教师在应付,教学随意性较大。

多数学校在围绕中招考试内容进行练习,教得少(技术),练得多(素质)。

教师仅凭借多年仅有的教学经验在维持,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明显在下降。

所以,我们不能一边进行中招体育考试一边忽视正常课堂教学,在此呼吁各级学校要关注课堂教学质量,这关系到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终身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养成问题。

只要紧抓课堂教学这个环节,按体育教学规律实施课堂教学,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就会全面得到提高。

  六、成绩与经验

  1.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构建道德课堂

  在教学目标分解与书写方面明确教学主体是学生,围绕学生的发展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通过评价来验证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真正体现教学的标准―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使课堂教学真正达到有效,高效。

  2.重视协作组教研活动形式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教研活动模式,协作组的重新划分和调整,促进了协作组内部学校的团结和教研活动的开展。

“主题式”教研活动,“课堂观察”活动,以及就要开展的“问题式”教研活动,这些别具特色的教研活动形式,使教研活动更加深入。

例如;第六协作组长郑州四中胡彦斌老师协同其他组,开展跨区域的协作组教研活动,组织青年教师与老教师恳谈会、农村学校教学扶持活动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