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会考复习习题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1332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4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会考复习习题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生物会考复习习题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生物会考复习习题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生物会考复习习题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生物会考复习习题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生物会考复习习题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生物会考复习习题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生物会考复习习题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生物会考复习习题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生物会考复习习题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生物会考复习习题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生物会考复习习题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生物会考复习习题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生物会考复习习题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生物会考复习习题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生物会考复习习题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生物会考复习习题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生物会考复习习题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生物会考复习习题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生物会考复习习题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会考复习习题上.docx

《生物会考复习习题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会考复习习题上.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会考复习习题上.docx

生物会考复习习题上

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

1.(2002)下列现象不属于应激性的是(D)

A.植物根的向地生长

B.植物茎的向光性

C.蛾类的夜间活动

D.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2.(2001)植物的根向地生长,而茎则背地生长,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D)

A.新陈代谢作用

B.遗传性

C.变异性

D.应激性

3.(2000)生物个体死亡不会导致该物种绝灭,主要是由于生物具有(C)

A.遗传变异特征

B.新陈代谢特征

C.生殖特征

D.适应环境的特征

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1.(2002)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指(C)

A.各种化合物

B.各种化学元素

C.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D.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2.(2002)在鉴定蛋白质的实验中,在含蛋白质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均匀后,溶液呈现的颜色是(C)

A.砖红色

B.白色

C.紫色

D.橘红色

3.(2002)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在谷氨酸分子中,碳和氧的原子数分别是(B)

A.4、4

B.5、4

C.4、5

D.5、5

4.(2002)下列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物的是(C)

A.纤维素

B.淀粉

C.葡萄糖

D.脂肪

5.(2002)某蛋白质由A、B、两条肽链构成,A链含有21个氨基酸,B链含有30个氨基酸,缩合时形成的水分子数为(B)

A.48

B.49

C.50

D.51

6.(200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蛋白质的是(B)

A.淀粉酶

B.性激素

C.胰岛素

D.胰蛋白酶

7.(2001)细胞中既属单糖,又是呼吸作用中常利用的能源物质是(C)

A.脱氧核糖

B.淀粉

C.葡萄糖

D.麦芽糖

8.下列物质中,有的属于构成人体的氨基酸,有的不是。

哪些是氨基酸(①③⑤)

①NH2—CH2—COOH②NH2—CH2—CH2OH

③NH2—CH—CH2—COOH④NH2—CH—CH2—COOH

COOHNH2

⑤NH2—CH—(CH2)4—NH2

COOH

9.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10.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无机化合物(H2O、无机盐);有机化合物。

1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基本元素C,主要元素C、H、O、N、P、S。

常见种类有20种,特点是:

①含量最多的1种是O。

②组成生物体的元素种类O、C、H、N、P、S,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大体相同。

③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可分为大量元素(如C、H、O、N、P、S、K、Ca、Mg等)和微量元素(如Fe、Mn、Zn、Cu、B、Mo、Cl)。

作用:

①组成细胞的成分,如C、H、O、N、P、S等主要元素,占97%,按鲜重看,含量比例由高到低是O、C、H、N、P、S。

②构成化合物,请举一例说明:

蛋白质由CHON组成(或糖类由CHO组成,或核酸由CHONP组成)。

③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缺B油菜会“华而不实”。

12.一般情况下,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占细胞鲜重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肌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旱生植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13.肽链中肽键、氨基酸、得失水分子的关系是氨基酸数目-肽链数目=肽键数目=得失水分子数目。

14.各举一例分别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

统一性: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差异性: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差异很大。

15.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是蛋白质;而生命活动的控制者是核酸,它是通过基因的表达来实现的。

第三章生命的结构基础

1.(2001)下列细胞器中.都具有双层膜结构的一组是(B)

A.叶绿体和中心体

B.叶绿体和线粒体

C.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D.线粒体和内质网

2.(2001)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细胞分泌物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C)

A.内质网

B.中心体

C.高尔基体

D.核糖体

3.(2000)下列不属于遗传物质载体的是(C)

A.染色体

B.叶绿体

C.高尔基体

D.线粒体

4.(200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是(D)

A.有无细胞膜

B.有无细胞壁

C.有无核物质

D.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5.(2002)a、b、c是三个相邻的细胞,假设三个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关系为a>b>c。

下列图示能正确表示水分渗透方向的是(C)

   aaaa

bcbcbcbc

 ABCD

6.(2001)下列细胞,主要靠吸胀作用吸收水分的是(A)

A.根尖生长点细胞

B.根毛细胞

C.叶肉细胞

D.叶表皮的保卫细胞

7.(2002)在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在发生了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内,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之间的空隙充满了(D)

A.细胞液

B.清水

C.空气

D.蔗糖液

8.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D)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线粒体

D.核酸

9.下列物质通过小肠绒毛细胞的细胞膜时,既不需要载体协助,又不需要消耗能量的是(B)

A.葡萄糖

B.甘油

C.氨基酸

D.钾离子

10.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毒,这些生理活动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的(C)

A.选择透过性

B.主动运输

C.一定的流动性

D.保护作用

11.细胞膜主要是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构成,外表有一层糖蛋白,又叫糖被,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的关系;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种特点与细胞的物质交换有关,在物质交换的方式中,主要方式是主动运输,它决定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12.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中心体。

在分泌功能旺盛的细胞中,高尔基体、内质网、线粒体细胞器发达、数量多,除小泡外,与分泌活动有关的非细胞器结构是细胞膜。

原核和真核细胞中都具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只分布于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中心体。

与植物细胞分裂末期细胞壁形成有关细胞器是高尔基体,与动物细胞分裂方向有关的细胞器是中心体;调节成熟植物细胞的内环境和渗透压的细胞器是液泡。

与植物体的颜色表现有关的细胞器是液泡和叶绿体。

高等植物细胞与高等动物相比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13.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具有双层膜,后者的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分布着与有关的酶;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前者的基粒上分布着与光反应有关的酶和色素。

两种细胞器的基质中都分布着各自的DNA和酶等物质,都是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的细胞器。

14.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可以看成一个渗透系统是因为:

①细胞壁:

全透性;②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以及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注意:

不包括细胞核))相当于半透膜;③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可能与外界溶液形成浓度差。

15.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实验表明,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具有浓度差。

水和溶质都可以自由通过细胞壁。

从整个植物细胞来看,把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细胞质)看做是一层选择性透过膜,将液泡里面的细胞液与外界溶液隔离开来。

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原理: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就通过渗透作用失水,逐渐表现出质壁分离的现象;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就通过渗透作用吸水,逐渐表现出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

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合理灌溉。

16.右图是某种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试据图回答:

(1)图中[2]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与其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5]高尔基体。

(2)图中[1]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

(3)非生物界的能量通过图中结构[4]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后,才能进入生物界。

其色素位于类囊体膜上,这些色素的作用是吸收、转化和传递能量。

(4)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它是细胞生长发育和细胞分裂增殖的控制中心。

(5)若该细胞是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14]液泡。

如果是植物的根毛细胞,则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是[4]叶绿体。

(6)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11]线粒体供给,该结构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该生理功能消耗的主要能源物质是葡萄糖。

完成上述生理过程所需的酶是由[13]核糖体合成的。

所释放的二氧化碳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将扩散到[4]叶绿体处被利用。

(7)如果该细胞是低等藻类植物细胞,则图中还应该有中心体。

(8)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9)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结构的除有[4]叶绿体、[11]线粒体外,还有[8]核膜也是双层膜结构。

(10)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周期性地重建和消失的是[8、6]核膜、核仁。

17.(2002)右图是动物细胞亚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丝分裂的过程中,与纺缍丝的形成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5]中心体。

(2)若该细胞为胃腺细胞,其合成胃蛋白酶的场所是[2]核糖体。

(3)能够增大细胞内膜的面积,并能够作为细胞内蛋白质通道的细胞器是[4]内质网。

(4)葡萄糖氧化分解时,产生CO2和H2O的过程是在[8]线粒体细胞器中进行的。

(5)储存遗传信息和进行DNA复制的主要场所是[6、7]细胞核。

18.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关系:

同一种物质不同时期的两种状态。

19.影响根吸收矿质元素的因素:

①内因:

载体的种类、数目不同;②外因:

土壤温度和氧气量;土壤溶液的酸碱度和浓度。

问题讨论:

中耕松土为什么能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促进固氮菌固氮,促进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抑制反硝化细菌的反硝化作用,提高土壤中的N素含量和氮素利用率;同时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为含氮离子的吸收提供能量。

20.无土栽培

(1)概念:

利用溶液培养法的原理,把植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矿质元素,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成营养液,来栽培植物的技术。

(2)特点:

人工环境取代土壤环境,能直接调节和控制这种人工环境,使植物更好的生长发育。

(3)优点:

①全年栽培,产量很高;②节水节肥,产品清洁卫生,有利于实现农作物栽培的工厂化和自动化;③扩大了农作物栽培的范围和面积。

21.真核细胞核的亚显微结构包括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核膜上有核孔,它是大分子的通道,核仁与细胞器形成有关。

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DNA的载体有染色体、线粒体、叶绿体。

22.判断原核和真核细胞的标准主要是有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常见的原核生物有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其中最小的是支原体,它不同于其它原核生物的是无细胞壁。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是蓝藻,能够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但不利用光能的是硝化细菌。

第四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

1.当ATP水解为ADP和磷酸时,下列“加点”所示的化学鍵中的能量,能释放出来的是(C)

A.A-P~P~P

B.A-P~P~P

C.A-P~P~P

D.A-P~P~P

2.(2001)在一定条件下,ATP分子中最易断裂和重新形成的化学健是(A)

A.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健

B.靠近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

C.最后两个高能磷酸键

D.A与P之间的那个化学健

3.(2001)下列关于酶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B)

A.能为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提供能量

B.能加快生物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速度

C.酶是一种高效、专一的无机催化剂

D.能促进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

4.(2002)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作用实验中,与滴入Fe3+的试管相比,滴入过氧化氢酶的试管内,气泡产生的情况和卫生香燃烧的情况分别是(B)

A.产生的气泡多,燃烧的不猛烈

B.产生的气泡多,燃烧的猛烈

C.产生的气泡少,燃烧的不猛烈

D.产生的气泡少,燃烧的猛烈

5.光合作用中,光能转变成稳定化学能发生在(D)

A.水的光解

B.ATP的水解

C.CO2的固定

D.三碳化合物还原

6.光合作用合成了1摩尔的葡萄糖,在五碳化合物数量不变的情况下,需消耗二氧化碳的摩尔数是(B)

A.3摩尔

B.6摩尔

C.12摩尔

D.24摩尔

7.光合作用中,ATP转变成ADP的地方,是在叶绿体的(B)

A.外膜上

B.基质中

C.色素中

D.基粒中

8.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以分子态释放出氧及ATP的产生都离不开(B)

A.叶绿素和CO2

B.水,叶绿素及光能

C.水和CO2

D.水、光能和CO2

9.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下列有利于载培番茄增产的的一组条件是(B)

A.昼夜恒温26°C

B.日温26°C,夜温15°C

C.昼夜恒温15°C

D.日温15°C,夜温26°C

10.分别将混有乳酸菌的等量的牛奶装入容量为:

甲500ml、乙250ml、丙150ml、丁100ml的四个锥形瓶中,加盖密封保存,其中发酵进行得最好的是(D)

A.甲

B.乙

C.丙

D.丁

11.人红细胞无线粒体但能运输氧,红细胞所需能量的来源主要是利用(B)

A.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

B.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

C.乳酸,进行有氧呼吸

D.乳酸,进行无氧呼吸

12.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这是因为它能提供新陈代谢正常进行所需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等原料或条件。

13.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和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

14.新陈代谢是生物体的自我更新的过程,既有物质代谢,又有能量代谢。

同化作用(又叫做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物质,并且储存能量的过程。

异化作用(又叫做分解代谢)是指生物体能够把自身的一部分组成物质加以分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并且把分解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变化过程。

15.酶具有高效性,一般地说,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酶具有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

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实际上,过酸、过碱和高温都能使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

16.科学研究表明,所有的酶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使生物体内复杂的化学反应迅速地进行,而酶本身反应前后性质不变。

实验说明,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不同,一般地说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的特点。

17.实验说明,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对蔗糖则不起作用,确切地说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合物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的特点。

18.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生物大分子,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等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的酶是RNA。

19.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0.实验说明,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主要有温度、pH值等。

21.新陈代谢不仅需要酶,而且需要能量。

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但是,这些有机物中的能量都不能直接被生物体利用,只有在细胞中随着这些有机物逐步氧化分解而释放出来,并且储存在ATP中才能被生物利用。

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22.ATP的中文名称是三磷酸腺苷,它是生物体新陈代谢的直接能源。

糖类是细胞的能源物质,脂肪是生物体的储能物质。

这些物质中的能量最终是由ATP转化而来的。

23.构成生物体的活细胞,内部时刻进行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同时也就伴随有能量的释放和储存。

24.ATP(肌苷三磷酸)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的活细胞中,具有活跃的高能磷酸键,是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者。

在细胞中,ATP和ADP相互转变实现储能和放能过程。

所有的活细胞通过氧化分解有机物质形成ATP,绿色植物还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形成ATP。

分子简式写成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一般的共价键,~代表高能磷酸键。

ATP在活细胞中的含量很少,但是ATP在细胞内的转化是十分迅速的。

细胞内ATP的含量总是处于动态平衡中,这对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25.在ATP与ADP的转化中,ATP的第2个高能磷酸键位于末端,能很快地水解断裂,释放能量,同样,在提供能量的条件下,也容易加上第3个磷酸使ADP又转化为ATP。

26.ADP+Pi+能量→←ATP,请问:

(1)反应式中缺少的一个重要条件是酶。

(2)当反应向右进行时,对高等动物来说,能量来自呼吸作用,场所是线粒体;对植物来说,能量来自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场所分别是线粒体、叶绿体。

(3)当反应向左进行时,对高等动物来说,能量用于营养物质的吸收、神经兴奋的传导、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对植物来说,能量用于矿质离子的吸收、光合作用暗反应、蛋白质合成和细胞分裂的生命活动。

27.对于动物和人来说,ADP转化成ATP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对于绿色植物来说,ADP转化成ATP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28.ATP是腺苷三磷酸的英文缩写符号ATP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A-P~P~P。

29.ADP和ATP转化的意义可总结为:

(1)对于构成生物体内部稳定的功能环境有重要意义。

(2)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能源。

(3)ATP是生物体的细胞内流通的“能量货币”。

30.同化作用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得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的过程,异化作用是指生物体能够把自身的一部分组成物质加以分解,释放出其中能量,并且把分解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变化过程。

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的关系是同时进行,同时存在。

31.需氧型生物都需要生活在氧充足环境中,它们必须以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氧来氧化分解体内的有机物获取能量,放出能量的底物是有机物,厌氧型生物的特点是只有在厌氧条件下,才能将体内有机物氧化,从而获得维持自身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32.自养型的特点是能够以光能或者无机物氧化分解所释放的化学能为能源,以环境中的CO2为碳的来源,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自养的方式有两种,即光能自养和化能自养。

硝化细菌利用体外环境中NH3氧化成硝酸盐所释放的能量,以环境中CO2为碳的来源,合成有机物,并且贮藏能量。

硝化细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是糖类,直接能源是ATP。

异养型的特点是以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能量和碳的来源,将这些有机物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

33.光合作用发现史:

(1)1771年,英国的普里斯特利指出:

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2)1864年,德国的萨克斯证明:

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填写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的有关内容:

①取大小、长势相同的甲、乙两植物,在黑暗中处理24小时,使叶片中的淀粉耗尽。

②向甲植物提供充足的光照,乙植物黑暗处理(作对照组),保持其它培养条件相同。

③几小时以后,分别将甲、乙植株上的叶片摘下。

用酒精隔水加热,脱去叶绿素;再用清水冲洗后,用碘液检验是否有淀物产生。

④实验现象:

甲叶片变蓝,乙叶片不变蓝。

⑤实验结论: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3)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证明:

O2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4)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来自水。

34.光合作用的过程:

①光反应阶段:

A.水的光解:

H2O→[H]+O2(反应条件:

光,叶绿体)。

B.ATP的形成:

ADP+Pi+能量→ATP(反应条件:

酶),走向:

类囊体→叶绿体基质。

C.NADPH的形成:

NADP++2e+H+→NADPH(反应条件:

酶),走向:

类囊体→叶绿体基质。

②暗反应阶段:

A.CO2的固定:

C5+CO2→2C3(反应条件:

酶)。

B.C的还原(反应条件:

酶):

2C3+[H]+ATP→(CH2O)+C5。

③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

A.场所:

光反应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

B.条件:

光反应需要光照,H2O,色素,ADP,Pi,NADP+,暗反应需要[H](或者写NADPH),ATP,CO2。

C.物质变化:

光反应发生H2O光解,ATP,NADPH生成,暗反应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和还原。

D.能量变化:

光反应中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在暗反应中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

E.联系:

光反应产物NADPH是暗反应中CO2的还原剂,ATP、NADPH为暗反应的进行提供了能量,暗反应产生的ADP,Pi为光反应形成ATP提供了原料。

35.光合作用的发现

年代

创新

发现人

创新实验设计思路以及现象

实验结论

1771年

普利

斯特利

小鼠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现象是小鼠死

小鼠与绿色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现象是小鼠

植物净化空气

1779年

英格

豪斯

小鼠和植物置于密闭钟罩中,有光的条件下,现象小鼠活;小鼠和植物置于密闭钟罩中,无光的条件下,现象小鼠死

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1864年

萨克斯

把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目的是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然后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未遮光部分变蓝

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1880年

恩吉

尔曼

水绵和好氧细菌,黑暗、没有空气,极细光束照射叶绿体→现象好氧细菌集中在光束周围

完全曝光→现象好氧细菌集中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20世纪

30年代

鲁宾

和卡门

实验方法是同位素示踪

H218O,CO2→现象18O2

H2O,C18O2→现象16O2

O2的来源是水

36.光合作用过程大体上说根据是否需要光能,可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

前者必须有光才能进行,其化学反应是在类囊体膜上进行的,物质变化有:

①水的分解;②NADPH形成;③ATP形成。

后者有光无光都能进行,其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又称为卡尔文循环。

物质变化有:

①二氧化碳固定;②三碳化合物被还原。

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包括光能—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

37.光合作用的意义主要有:

为自然界提供有机物和O2;维持大气中O2和CO2含量的相对稳定;此外,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作用。

38.水分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光照强度影响水分的散失,而影响气孔开闭,进而影响CO2的进入。

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中C3含量明显增加;如果是突然停止二氧化碳的供应,则叶绿体中C5含量明显增加,C3明显减少。

39.C3植物是在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仅有C3途径的植物如水稻,小麦,大豆,马铃薯,菜豆,菠菜;C4植物是在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既有C3途径又有C4途径的植物如高梁,玉米,苋菜,甘蔗。

40.农作物施肥结合松土,可以提高肥效的原因是什么?

提高O2量,促进呼吸作用,产生更多能量。

41.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用总反应可概括为:

6CO2+12H2O

C6H12O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