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四节课时1区域经济合作与资源跨区域调配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35191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9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四节课时1区域经济合作与资源跨区域调配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四节课时1区域经济合作与资源跨区域调配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四节课时1区域经济合作与资源跨区域调配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四节课时1区域经济合作与资源跨区域调配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四节课时1区域经济合作与资源跨区域调配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四节课时1区域经济合作与资源跨区域调配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四节课时1区域经济合作与资源跨区域调配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四节课时1区域经济合作与资源跨区域调配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四节课时1区域经济合作与资源跨区域调配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四节课时1区域经济合作与资源跨区域调配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四节课时1区域经济合作与资源跨区域调配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四节课时1区域经济合作与资源跨区域调配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四节课时1区域经济合作与资源跨区域调配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四节课时1区域经济合作与资源跨区域调配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四节课时1区域经济合作与资源跨区域调配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四节课时1区域经济合作与资源跨区域调配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四节课时1区域经济合作与资源跨区域调配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四节课时1区域经济合作与资源跨区域调配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四节课时1区域经济合作与资源跨区域调配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四节课时1区域经济合作与资源跨区域调配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四节课时1区域经济合作与资源跨区域调配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四节课时1区域经济合作与资源跨区域调配学案湘教版必修3

第四节 区域经济联系

第1课时 区域经济合作与资源跨区域调配

[学习目标] 1.认识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

2.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3.学会分析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具体措施、线路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1.当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

2.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

区域经济合作。

3.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1)东部地区的对口帮扶,使西部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

(2)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和国家的扶持,极大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3)东、西部地区科技、信息和人才的联系日益密切。

(4)东西部地区在合作中实现了相互发展。

归纳整合

 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表现

教材阅读指导

 教材P25 长江经济带

(1)长江经济带的范围:

东起上海、西至云南,涉及上海、重庆、江苏、湖北、四川、云南、湖南、江西、安徽7个省2个直辖市。

(2)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

一是充分依托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二是做大做强上海、武汉、重庆三大航运中心;三是推进长江中上游腹地开发;四是促进上海的国际化开发,构建中巴、中印缅经济走廊。

(3)长江经济带的优势:

一是交通便捷。

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长江不仅把东、中、西三大地区连接起来,而且还与京沪、京九、京广等南北铁路干线交会,承东启西,接南济北,通江达海。

二是资源优势。

首先是具有极其丰沛的淡水资源,其次是拥有储量大、种类多的矿产资源,此外还拥有闻名遐迩的众多旅游资源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三是产业优势。

这里历来就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走廊之一,我国钢铁、汽车、电子、石化等现代工业的精华大部分汇集于此。

此外,大农业的基础地位也居全国首位。

四是人力资源优势。

长江流域人才荟萃,科教事业发达,技术与管理先进。

五是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东亚共同体(又称亚洲共同体),是地理邻近的东亚各国希望通过长期的相互合作和一体化进程而形成一个紧密整体。

它建立在共同利益和地区认同的基础上,并非一个排他性的集团,也不针对任何区域外国家。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

(2)题。

(1)“东亚共同体”(  )

A.在国家主导下进行

B.是经济全球化的体现

C.通过地方政府的协商而形成

D.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规范经济运行的国际规则

(2)“东亚共同体”内的各成员国之间应(  )

A.消除贸易壁垒,保留非贸易壁垒

B.商品和资本跨国界自由流通

C.生产资料、信息参与全球性配置与重组

D.逐步建立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

答案 

(1)A 

(2)B

解析 第

(1)题,东亚共同体属于区域经济组织,体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它是以国家为单位的一种经济组织;选项D属于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2)题,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在区域内部逐渐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选项C和D均属于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

1.地理背景

(1)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

西部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尤其能源资源优势突出。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

(2)必要性:

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东西差距和南北差距,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主要工程

(1)南水北调

总体布局:

南水北调规划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把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流域连接起来,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

线路

西线

中线

东线

起点

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

丹江口水库

扬州

终点

黄河上游

北京、天津

天津、烟台、威海

线路特点

需开凿输水的隧洞

基本可以自流

可利用京杭大运河

意义

可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

(2)西气东输

①主气源:

新疆塔里木气田。

②主要消费市场:

我国东部沿海及中部地区。

③主体:

干线管道、重要支线和储气库。

④工程路线:

一线工程干线西起新疆轮南,经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和江苏,最后到达上海。

二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经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和江西,最后到达广东。

⑤意义:

环境效益

沿线城市使用清洁燃料,改善大气环境

经济效益

推动新疆及中、西部沿线地区发展,加速西部大开发进程,增加财政收入

社会效益

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增加就业机会

(3)西电东送

①含义:

是指开发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

②线路:

北路

将山西、陕西、内蒙古的煤电和黄河上游的水电送到京津唐地区

中路

将长江上游干支流的水电送到华中、华东地区

南路

将云南、贵州的煤电和西江上游的水电送到珠江三角洲地区

④意义:

给沿海较发达地区提供大量电力,为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3.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煤炭资源调配为例)

(1)影响

调出地:

面临煤炭资源减少、地面沉降、产业层次偏低等问题。

调入地:

产生大气污染、废渣处理等环境问题。

(2)总体评价:

有利影响是主要的,不利影响可以通过工程或技术等手段加以克服。

读教材P28活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会给甘肃省带来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答案 有利影响:

①促进甘肃加快综合利用天然气的步伐,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发展,成为甘肃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②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③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带来的环境压力。

不利影响:

①甘肃段沿线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工程会直接破坏植被及地表保护层,影响到一些珍稀植物的生长环境;②施工将阻碍甚至隔离动物活动的通道,造成物种资源的流失;③管道工程会造成施工带内植被破坏,局部生态环境退化,加剧环境恶化,影响区域经济发展;④管道工程穿越古丝绸之路保护价值较高的众多文物古迹和雅丹地貌,施工将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2)资源跨区域调配,不仅要关注对资源调出区或调入区地理环境的影响,而且还应关注资源调配中所涉及的有关区域的影响。

你赞同这种观点吗?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同意。

因为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调出区、调入区及资源调配中所涉及的有关区域的地理环境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所以,在进行工程建设时,要密切关注工程对涉及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对不利影响要采取工程、技术、生物等手段加以克服。

归纳提升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其建设意义的分析要分别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入手。

如:

对调入地区的意义

①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发展;②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③带动资源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④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对调出地区的意义

①促进资源开发,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②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

③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

④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读“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回答

(1)~

(2)题。

(1)京津冀所在的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①土地和耕地面积大 ②人口少 ③水资源利用率高 ④水资源总量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2)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中、西线调水线路都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东线方案全部调水线路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C.西线方案的调水线路与西气东输线路大致相同

D.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缺水的问题

答案 

(1)D 

(2)B

解析 第

(1)题,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其原因应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来分析。

(2)题,在明确气候类型分布、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基础上,分析南水北调三条线路的特点。

下图为“南水北调东、中线调水线路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京杭运河将长江水调往北方,该调水工程会(  )

①加重海河的防洪压力 ②缓解京津地区的地面沉降 ③补充黄河的入海流量 ④增加长江下游的泥沙淤积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以(  )

A.提高华北地区的水运能力

B.带动沿线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C.促进沿线地区的环境治理

D.利用南北地势落差开发水电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南水北调是有计划的人工调水工程,可以控制调水量,不会加重海河的防洪压力,①错。

京津地区因大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南水北调可缓解京津地区的水资源不足,减少地下水的抽取,甚至补充了地下水,缓解京津地区的地面沉降,②对。

南水北调的水并不汇入黄河,所以不会补充黄河的入海流量,③错。

大量抽水北调,长江的入海水量减少,水流减慢,搬运能力减弱,可能增加长江下游的泥沙淤积,④对。

故选D。

第2题,北方交通以陆上交通为主,水运少,南水北调主要是解决生活、生产用水紧张问题,不会提高水运能力,A错。

为了保证调水的水质,沿线地区不宜发展水产养殖业,B错。

为了确保调水的水质不被沿线地区的工业企业污水污染,必须加强沿线地区的环境治理,所以会促进沿线地区环境治理,C对。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山麓地带建设,沿线地势落差较小,又缺少水库建设条件,不适宜开发水电,D错。

3.读“西电东送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与北、中、南三条通道对应的工业基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北路送电路线输送的主要是火电,它是将煤炭资源转化成电能输出,这种能量输送方式与过去传统的输送方法相比,对京津唐地区的经济和环境有哪些有利之处?

(3)中路送电线路主要输送水电。

该能源供应地的电力开发对长江上游地区经济发展有哪些有利之处?

(4)南路送电线路输送的主要是红水河的水电。

红水河(珠江支流)的长度只有几百千米,为什么水能却很丰富?

答案 

(1)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2)首先是减轻了铁路运输的压力;其次是京津唐地区燃煤大大减少,减轻了大气污染,减少了酸雨等危害。

(3)为建设水电站而修建的水库,可使长江上游河道水量增加,通航能力增强,促进了水运发展;水库可养殖水产,增加经济收入,发展旅游业;建设水电站可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当地运输业、建筑业及钢铁、建筑材料等工业的发展。

(4)红水河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流域内降水十分丰富,河水流量大;红水河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很大,因此水能丰富。

40分钟课时作业                  

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高居世界之首,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西部大开发可以缩小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

据此回答1~3题。

1.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是(  )

A.生态环境良好,草原广布

B.资源丰富,交通运输比较方便

C.国境线长,邻国较多,沿边经贸有较大优势

D.水资源丰富,农业基础好,劳动力资源丰富

2.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D.自然资源不足

3.我国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地区的工业不受外部的影响

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 1.C 2.A 3.D

解析 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缺乏,基础设施落后,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西部大开发应立足于自力更生、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我国应加大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

我国各类资源丰富,种类齐全。

但主要的能源资源和水资源的整体分布状况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

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回答4~6题。

                   

4.箭头①和③的能源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

A.管道运输

B.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

C.水陆联运

D.高压输电

5.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部分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

其成因是沿途部分地区(  )

①河水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上升 ②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有大量海水的侵入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④⑤D.②③⑤

6.②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  )

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以气代煤,改变我国以煤炭消费为主的能源结构

C.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发挥重要作用

D.从根本上解决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问题

答案 4.D 5.A 6.C

解析 由图可知,①、③工程为西电东送,②工程为西气东输一线工程,④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第4题,①为西电东送北线,是将内蒙古、陕西、山西等省区的坑口火电站的电能和黄河上中游的水电向华北、华东输送。

其中①主要为火电;③是南线,是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滇、黔两省的坑口火电站的电能送往广东,主要是水电。

西电东送都采用高压输电方式。

第5题,南水北调实施后,由于河水水位上升,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上升,土壤中的盐分逐渐向地表积聚,在非雨季时段,蒸发旺盛,会引起土壤的次生盐渍化。

第6题,西气东输工程一线实施后,有利于调配我国能源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并缓解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问题,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发挥重要作用。

中俄石油管道从东西伯利亚的斯科沃罗季诺一直延伸到中国东北部的大庆。

读下图,回答7~8题。

7.比较“斯科沃罗季诺-大庆”石油管道与中国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线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条线路输气终点均为能源紧缺地区

B.两条线路沿线均为季风气候区

C.两条线路投资都很大,运输连续性都很强

D.两条线路建设均不会破坏沿线生态环境

8.胡锦涛主席在仪式后评价:

“中俄能源合作自此进入新阶段。

”下列说法中对其认识正确的有(  )

①有利于我国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②有利于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③改变我国能源消费以燃煤为主的历史

④有利于我国的能源安全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答案 7.C 8.D

解析 第7题,两条线路沿线地形比较复杂,线路较长,投资较大,但是连续性强。

第8题,中俄石油管道建设对俄罗斯的有利影响:

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中俄石油管道建设对我国的有利影响:

有利于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石油进口的多元化,有利于我国的能源安全。

下左图是东、西部每万元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图,右图是西气东输的区域协调效应图。

据此回答9~10题。

9.我国政府协调东、西部发展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西部输出了资源,但是得到了资金,有利于经济的再发展

B.东部输出了资金,但是得到了资源,有利于解决资源短缺问题

C.通过东、西部资金与资源的相互流动,加强了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D.通过西气东输国家增加了东、西部的税收,有利于投资其他行业

10.东、西部每万元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图说明(  )

A.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耗能量就越大

B.经济发展水平越低,耗能量就越小

C.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对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有很大影响

D.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能耗的高低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

答案 9.D 10.C

解析 第9题,本题考查东、西部协调发展,东部有经济、技术的优势;西部有资源优势,相互协调发展。

第10题,从图中信息可知,西部每万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高,说明经济技术水平落后,生产效率低下。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按照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要求,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将于2013年完成主体工程,2014年汛后通水。

材料二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路线图。

(1)我国江河年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总量不算少,但却要花巨资实施南水北调,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图中可以看出,南水北调东线输水通道主要经过________(河流);中线调水起自三峡,经过________(河流)上的丹江口水库,调往北京。

(3)试分析南水北调输水和北方用水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输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南水北调对长江的水质可能带来不利影响,原因是什么?

(5)从经济角度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意义。

答案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尤其是华北平原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但河流径流量小,供水十分紧张。

而长江径流量大,季节变化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大。

因此调南方水补给北方地区。

(2)京杭运河 汉江

(3)注意沿线环境的治理保护,确保水资源清洁北上 北方仍要注意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质

(4)枯水期水量减少,海水上溯,导致水质下降

(5)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效拉动内需。

②为经济持续发展增加后劲,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6月30日,中石油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工程投产仪式在广东从化举行。

至此,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干线全线贯通,这意味着从近5000公里之外而来的中亚天然气终于到达了广州。

同时,大量源自中亚的天然气也将陆续输入国内各省市区,预计年内西气东输的输气能力将增加100亿立方米。

西气东输一线和二线输气能力全面提升后,将使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1至2个百分点,每年可替代煤炭768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亿吨、二氧化硫144万吨和粉尘66万吨。

材料二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示意图。

材料三 上海天然气使用现状及前景图。

(1)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11年以后上海的能源消费构成将以天然气为主

B.2009年以前上海的天然气消费主要来自西气东输一线

C.西气东输二线比西气东输一线的年输气能力低

D.至2011年上海供气总量上升,天然气价格将下降

(2)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可将中亚天然气输往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同时实现________盆地、______盆地、柴达木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的天然气资源联网。

(3)试简要分析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对中亚和我国各有什么重要意义。

(4)试从经济、生态两方面,简要分析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有利影响。

答案 

(1)B 

(2)准噶尔 塔里木

(3)对中亚:

有利于中亚国家将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对我国:

有利于改善我国能源结构,保障天然气供应,促进节能减排,推动国际能源合作互利共赢;促进我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带

动钢铁、建材、石油化工、电力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有效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4)经济方面:

缓解能源紧张的压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生态方面: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使用清洁能源,改善大气环境。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图表解读能力与现实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答题时,首先应注意审清题意,找出题目要求的“中心词、限定词”等,例如:

“中亚和我国”“经济、生态两方面”“珠江三角洲地区”“简要分析”“有利影响”等。

同时,应注意正确分析图表数据的含义,如在第

(1)题中,不可将2011年上海天然气的“供应来源构成”与“消费构成”混淆,不可将西气东输一线和二线“对上海的供气量”与“总输气量”混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