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 习 七八.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1363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练 习 七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练 习 七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练 习 七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练 习 七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练 习 七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练 习 七八.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练 习 七八.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练 习 七八.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练 习 七八.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练 习 七八.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练 习 七八.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练 习 七八.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练 习 七八.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练 习 七八.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练 习 七八.docx

《练 习 七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练 习 七八.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练 习 七八.docx

练习七八

练习七

一、名词解释

地域方言:

地域方言是全面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

社会方言:

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

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

亲属方言:

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

称为亲属语言。

语言的谱系分类:

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作的分类,叫语言的

谱系分类。

共同语:

是一个社会内部的全体成员所共同使用的语言。

基础方言:

能作为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就叫做“基础方言”。

借词:

也叫外来词,它指的是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

意译词:

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里某个词的

意义移植过来。

双语现象:

双语现象是指被融合民族的成员一般会讲两种语言:

本族

语和在融合中占优势的那种语言。

克里奥耳语:

克里奥尔语是作为某个社会群体的母语来使用的、由两

种或多种语言混合而成的语言。

二、填空题

1.语言发展的两个基本过程是语言的和语言的。

2.是产生地域方言或亲属方言的社会原因,是产生地域方言或亲属方言的语言内部的原因。

3.语言发展的两大特点是和。

4.语言发展的渐变性特点是由语言的和这两个互相对立的要求确定的。

5.社会的地域分化会导致语言的地域分化,在一种语言内部形成不同的,在一定的社会政治历史条件下还可能使一种语言的方言成为不同的,社会的社群分化会导致语言的社群分化,在一种语言或方言内部形成不同的。

6.地域方言间的词汇差别主要表现在。

7.一种方言能否成为基础方言并不决定于人们的主观愿望,而决定于客观的等条件。

8.“码洋”“呆账”“滞纳金”“红案”等,说明也会对语言产生影响,从而造成语言差异。

9.汉语中形成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等地域方言,是的结果。

10.语言学家把像原始汉藏语那样的语言叫做或,把像汉语或藏语这样从汉藏语中分化出来的语言叫做。

11.语言的谱系分类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的亲属远近依次可以为、、和。

12.和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两个语系。

13.按谱系分类,英语属于语系语族。

14.借词也叫,指的是音和义都借自外语的词。

15.意译词里还有一种,他的特点是用本族语言的材料逐一翻译原词的语素,不但把它的意义,而且把它的也移植过来。

16.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社会现象叫做。

17.鸦片战争后,在上海形成的变形走样、支离破粹的英语被称为。

18.和都是语言接触的一些特殊形式。

三、单项选择题

1.关于语言演变的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的分化和统一会推动语言的发展演变

B.一旦退出交际活动,语言就不会有发展演变

C.社会之间的接触会推动语言的演变

D.一种语言发展演变的具体方式不受该语言自身特点的制约

2.现代汉语出现了主句在前,从句在后的复句形式,造成这种情况原因是()

A.社会上新事物、新现象的出现对语言提出新的要求

B.汉语在地域上形成分化C.汉语受印欧语言的影响

D.汉语内部各种要素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3.()是由于语言中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造成的语言演变的现象。

A.汉语的词汇越来越丰富

B.汉语形成若干种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

C.汉语中出现大量的外来词

D.汉语的构词模式由单音节词为主变为以双音节词为主。

4.语言发展的特点是()

A.稳固性和平衡性B.突变性和平衡性

C.渐变性和不平衡性D.突变型和不平衡性

5.语言系统的各个部分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是()

A.语音B.音位C.语汇D.语法

6.下列语言现象中,不属于语言分化的结果的是()

A.地域方言B.亲属方言C.社会方言D.双语现象

7.方言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

A.语音方面B.语汇方面C.语义方面D.语法方面

8.在一种语言内部划分地域方言时的依据主要是()

A.语法B.词汇C.语义语音

9.关于社会方言的形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方言大多是在语言的相互接触中形成的

B.社会方言是随着社会的社群分化而形成的

C.一种语言的内部可能形成社会方言

D.一种方言的内部有可能形成社会方言

10.语言谱系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A.语群、语族、语支、语系B.语群、语支、语族、语系

C.语支、语群、语系、语族D.语支、语群、语族、语系

11.俄语属于印欧语系的()

A.拉丁语族B.日耳曼语族C.斯拉夫语族D.波罗的语族

12.下列语言来自日耳曼语的是()

A.法语B.葡萄牙语C.英语D.波兰语

13.我国古代的“雅言”“通语”和后代的“官话”是当时的()

A.地域方言B.亲属语言C.通用语D.共同语

14.语言的统一只能通过以下哪种方式来实现()

A.消灭现有方言

B.推广民族共同语,逐步用它来取代方言

C.方言和民族共同语相互融合

D.推广方言,使之取代共同语

15.关于共同语的形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并不意味着方言分歧的消失

B.并不意味着方言分歧将会扩大

C.并不意味着方言最终将会被取代

D.并不意味着语言已经实现了统一

16.方言成为基础方言决定于哪种条件()

A.时代特征

B.客观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

C.人的主观愿望

D.语言的自身发展规律

17.包括伦敦方言在内的南部方言成为英吉利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主要是因为()

A.政治的原因B.经济的原因C.文化的原因D.人口的原因

18.多斯岗方言成为意大利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主要是因为()

A.政治的原因B.经济的原因C.文化的原因D.人口的原因

19.语言成分的借用最常见、最突出的是()

A.音位的借用B.词语的借用C.语法规则的借用D.词缀的借用

20.下列属于汉语中借词的是()

A.雷达、足球、芭蕾舞

B.卡车、银行、哈巴狗

C.纳粹、吉他、披萨饼

D.沙龙、朝廷、艾滋病

21.“铁路”“火箭炮”“机关抢”属于()

A.借词B.音译词C.音译加意译D.意译词

22.有一类词,它们的词义和构词方式都来自外语,构词语素则是本民族语言的,这类词属于()

A.借词B.仿译词C.意译词D.音译兼意译词

23.土家语在大多数情况下把原来的“主语——宾语——谓语”的语序改变为与汉语相同的“主语——谓语——宾语”的语序。

这属于()

A.语言的融合B.结构规则的借用C.洋泾浜

D.词语的借用

24.汉语从西域借来的词是()

A.菩萨B.蘑菇C.尼龙D.狮子

25.汉语从蒙古语中借入的词是()

A.胡同B.蒙古包C.石榴蒙太奇

26.关于“语言融合”的过程,正确的表述是()

A.必然要经过一个双语阶段

B.不必经过一个双语阶段

C.可能要经过一个双语阶段

D.在特定条件下,要经过一个双语阶段

27.下列各种说法,只有()是正确的。

A.社会的剧变也会引起语言的剧变。

B.社会的变化对语言的影响微乎其微。

C.两个民族的接触,最后必然导致语言的融合。

D.洋泾浜只在一定场合使用,没有人把它作为母语。

28.克里奥耳语是指()

A.用于特殊交际场合的洋泾浜语B.母语化的洋泾浜语

C.结构简单,不可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一种混合语

D.功能单一,只能用于口头交际的一种混合语

29.()是一种语言内部产生方言分歧的必要社会条件。

A.社会的分化B.社会的完全分化C.社会的动乱

D.社会的不完全分化

30.亲属语言之间具有()关系。

A.词语相同B.语法相近C.语音相似D.历史同源

31.凡是有亲属关系的语言都属于同一个()

A.语言B.语系C.语支D.语群

32.所谓的贵族语言属于()

A.地域方言B.黑话C.社会方言D.行话

33.文化程度比较高的人,往往使用的是()

A.地域方言B.方言土语C.书面语D.民族共同语

34.从根本上说,任何社会方言都是随着社会的()而产生的。

A.社群分化B.分化C.分工D.职业的不同

35.()是社会打破地域封闭状态,走向完全统一时出现的语言形式。

A.通用语B.共同语C.地域方言D.社会方言

36.在民族融合过程中,鲜卑族人由原来说鲜卑语改用汉语,这属于()

A.语言的融合B.语言的混用C.双语现象

D.语言的转化

37.语言融合的必经阶段是()

A.双语阶段B.洋泾浜阶段C.克里奥耳语阶段

D.民族共同语阶段

四、辨析题

1.语言发展的根本原因是语言中的各种因素相互影响。

2.语言的发展演变只能采取渐变的方式,不能有突然的爆发,即不能有现存语言的突然死亡和新语言的突然产生。

3.语言里语音、词汇、语法的发展是齐头并进的。

4.听得懂、听不懂是划分地域方言的标准。

5.“亲属语言”和语言间的“亲属关系”与生物学上的“亲属”的概念是一致的。

6.一种语言的各个方言中,究竟哪一种方言成为基础方言,起主要作用的是政治因素。

7.共同语的形成意味着全体社会成员都已经掌握了这种语言形式。

8.借词不同于意译词。

9.语言的融合是指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因而政治上是否处于统治地位就成了决定因素。

10.语言融合实现后,被替代的语言可能会在胜利者的语言中留下自己的痕迹。

11.双语(多语)现象是语言融合的必经阶段,所以双语(多语)现象必然导致两种或多种语言统一为多种语言。

12.“洋泾浜语”一旦被社会采用为主要交际工具就会发展成克里奥耳语。

五、简答题

1.为什么语言的发展演变只能采取渐变的方式?

(1)语言的交际功能要求语言保持稳定的状态。

(2)日益增长的交际需要又不断地促使语言发生变化。

2.仅就语言的结构要素而言,汉语的北京话、上海话、广东话、福建话之间的差别与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法语、罗马尼亚语之间的差别相似,为什么前者为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而后者却是各自独立的不同语言?

3.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有什么不同?

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

社会方言的特点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可能出现,但主要表现在词汇上。

地域方言是全面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

4.举例说明共同语的推广、普及过程实际上就是逐渐缩小方言差别,使语言趋于统一的过程。

1.语音方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

2.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

3.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

5.说明产生双语现象的具体原因。

双语现象是指被融合民族的成员一般会讲两种语言:

本族语和在融合中占优势的那种语言。

产生的原因:

①使用不同语言的人杂居,交往的需要。

②外语教育。

六、论述题

1.语言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①.社会的进步推动语言的发展

②.社会之间的互相接触,推动了语言的发展

③.社会的分化和统一影响语言的发展。

社会的分化和统一是产生方言和共同语的直接原因。

④.社会的变动影响语言的发展

2.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1).语言发展的渐变性

①.语言的交际功能要求语言保持稳定的状态。

②.日益增长的交际需要又不断地促使语言发生变化。

(2).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

①.语言各子系统发展变化不平衡

词汇〉语音〉语法一般词汇〉基本词汇

②.不同时期语言发展不平衡

③.同一语言现象的发展速度、发展方向,在不同的地区也不一样。

3.结合实例说明语言接触的具体表现形式。

词的借用。

借词也叫外来词,它指的是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

借词和意译词不同,意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里的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进来。

意译词里面还有一种仿译词,它的特点是用本族语言的材料逐一翻译原词的语素,不但把它的意义,而且把它的内部构成形式也转植过来。

例如,“足球”(英:

football),“牛津”(英:

oxford),“铁路”(英:

railway)。

成语的借用也往往采用仿造的方式,例如,“多比诺骨牌””替罪羊“”鸵鸟政策“”特洛伊木马“等。

 

练习八

一、名词解释

自源文字和借源文字:

自己独立地形成的文字称为自源文字,而借用

其他的文字体系,加以改造,使之成为一种新

的文字体系,称为借源文字,这是一种再创造

的文字。

音节文字:

记录语言中音节的拼音文字就是音节文字,原则是一个字

母记录一个音节。

音位文字:

记录语言中音位的拼音文字就是音位文字,原则是一个字

母记录一个音位。

二、填空题

1.文字是语言的“意与声之迹”,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语言的书写符号。

2.文字的发明克服了语言交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使一发即逝的语言可以“传于异地,留于异时”。

3.古代记事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用实物记事记事,一种是用图画记事。

4.实物记事与文字的产生没有什么关系,而记事的图画却是文字的前身。

5.记事的图画经过简化,使一个图形记录语言中的一个语素或

词,那就产生了真正的文字。

6.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的文字体系都是表意文字文字,即兼有表音、表意两种方法的文字。

7.古埃及的圣书字、古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和我国的汉字都属于意音文字。

8.汉字大概在商代后期就已经形成为能完整地记录汉语的文字体系。

9.从表意到表音是文字造字方法发展的总趋向,音位文字是语言中最简明、最方便的文字。

10.人类最早的拼音文字是腓尼基人的辅音字母,这是音位文字中的一种辅音文字。

11.局部改进文字的拼写方法,属于文字的改进,从表意文字或意音文字改为拼音文字则是文字的改革。

三、单项选择题

1.关于文字和语言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B)

A.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

B.一种语言只能对应一种文字

C.没有文字就没有书面语D.文字和语言是两种现象

2.关于语言和文字的相互影响,说法正确的是(D)

A.语言的特点和文字的特点毫无联系

B.语言的特点一定会决定文字的特点

C.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因此文字不会对语言产生影响

D.文字可以加强和扩展语言的功能

3.文字的产生与(A)有密切联系。

A.图画B.实物C.结绳D.讯木

4.下列文字中都属于假借字的是(A)

A.其、离、难、唯B.一、二、本、末

C.人、牛、虎、鸟D.成、长、老、立

5.从造字方法看,兼用表意表音两种方法的文字叫(D)

A.表意字B.指事字C.假借字D.意音文字

6.汉字是现行文字中的一种典型的(C)文字。

A.表音B.表意C.意音D.音节

7.从造字方法考察,文字体系的发展经历了(D)三个阶段。

A.表意——表音——表意兼表音B.表音——表意兼表音——表意

C.表意兼表音——表意——表音D.表意——表意兼表音——表音

8.下列文字中属于音节文字的是(A)

A.日文字母B.英文字母C.俄文字母D.法文字母

9.下列文字中属于音位字母的是(B)

A.日文字母B.英文字母C.汉字D.阿拉伯字母

10.腓尼基人创造辅音文字借用的文字是(A)

A.古埃及文字B.古苏美尔文字C.甲骨文D.楔形文字

11.希腊字母源自于(D)字母。

A.阿拉伯B.撒巴C.迦南D.腓尼基

12.已知的所有的自源文字都是(B)

A.表意文字B.意音文字C.表音文字D.音节文字

13.1956年我国推行汉字简化方案,将繁体字改为简体字,这属于(A)

A.正字法改革B.字符类型改革

C.文字类型改革D.字符类型和文字类型改革

四、判断题

1.文字是传递信息的符号系统。

2.能够表示一定意义的书写符号就是文字。

3.所有的自源文字都是表音文字。

4.图画记事和实物记事对文字的产生有直接作用。

五、简答题

1.如何认识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1)文字是一种书写符号。

(2)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3)文字是一个符号系统。

2.简述独立的文字体系必须具备的条件。

每一种独立形成的文字或自然形成的文字都脱胎于记事的图画。

和图画文字相比,完整的文字体系必须具有以下几个必要的条件。

(1)每一个图画对应于语言中的一个语素或词,有一个固定的读音。

这样的图画才能真正记录语言中的语素或词。

(2)每一个图形可以重复使用并保持意义不变。

这也是为了进一步满足图形和词的一一对应。

(3)图画中有些图形或记号是纯粹表音的,因为语言中的有些语素或词是没有图形可画,如否定词、各种虚词、大部分副词、好些抽象名词和动词都不好通过图画来表示。

通过图形可以看出意义的字叫表意字,纯表音的字是不能通过图形看出意义的,但这些字通常是由表意字假借来的,所以又叫假借字。

(4)图画的排列顺序和语言中的语素或词的排列顺序相同。

这样的图画才能真正记录语言中的句子。

原始的图画文字满足不了这个条件。

比如“人骑马”这样一个句子,在原始图画中可以画成一个人在马上,但人们很难判定这个图画是“人骑马”还是“骑马人”。

只有当“人、骑、马”三个图的排列顺序和自然语言中的“人骑马”三个词的排列顺序一致时,记录句子才是可能的。

3.简述意音文字和拼音文字的差异。

意音文字和拼音文字的本质区别在于记录语言的方式有差异。

拼音文字只通过字母记录一个语言的音节或音位。

不同的语素或词,只要读音相同,字形都相同。

意音文字也必须记录语言的语音,不过意音文字除了记录语音,还要通过象形和会意等表意方式把不同的语素或词区别开来,也就是说,即使两个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一样,只要是不同的语素或词,通常都必须通过形体区别开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