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对口高考语文试卷.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6140778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对口高考语文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南省对口高考语文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南省对口高考语文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河南省对口高考语文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河南省对口高考语文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河南省对口高考语文试卷.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河南省对口高考语文试卷.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对口高考语文试卷.doc

《河南省对口高考语文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对口高考语文试卷.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对口高考语文试卷.doc

班级:

姓名:

学号:

河北省2010年对口高考语文试卷

一、单项选择Ⅰ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豆豉(ɡū) 埋怨(mán) 同仇敌忾(kài) 敷衍了事(fū)

B.怃然(fǔ) 木讷(nà) 为虎作伥(chānɡ) 咄咄逼人(duō)

C.着落(zháo) 蛊惑(ɡǔ) 锃光瓦亮(chènɡ) 引吭高歌(hánɡ)

D.骁勇(xiāo) 要挟(xié) 万马齐喑(yīn) 洗洗涮涮(shu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苍桑笑靥秣马厉兵篷荜生辉B、脉搏涣散耳濡目染汗流夹背

C、喝彩炽热哀声叹气恼羞成怒D、副刊伫立青出于兰察言观色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鲁迅那一篇篇如匕首投枪般的杂文至今仍显露着的思想锋芒。

②是可以杀人的。

中国有句老话叫“人言可畏”。

③这件事已经过去多年了,但是,现在想起来,他内心深处还感到。

④他心烦意乱,意志消沉,经常独自街头。

A.锋利流言内疚流连B.犀利流言歉疚踯躅

C.锋利谎言歉疚踯躅D.犀利谎言内疚流连

4、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我们要铸就辉煌的人生,就必砸碎精神枷锁,丢掉思想包袱,走出患得患失的狭隘境地。

B、经济适用房制度本是一项利民、为民的民心工程,如果在实践中走了样,让本来惠及广大中低收入群体的经济适用房成为新的奢侈,就只能让百姓望而却步。

C、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规模的扩大,要求城市管理者对城市建设规划必须瞻前顾后,统筹安排。

D、在中国等国家的斡旋下,朝鲜已同意就放弃核武器和停止计划参加6方会谈,这种态度是大势所趋势,众望所归,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欢迎。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

B、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C、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

这是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D、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B、艺术家们为爱美之心所激发,各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现世界,体现自己对美的认识,实现自己对美的追求。

C、在会议期间,我们还参观了长桥大队自力更生解决饲料田的经验。

D、据东汉人许慎编的《说文解字》一书中,对“纸”字的解释是这样的……

7、把下列语句填入文中横线处。

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07全国2)

①,②,人口不过二十万,③,④,⑤,枕着清澈的多瑙河水,⑥;这是一个孕育了音乐奇才的小城,莫扎特让城中一木一石无不浸润音乐的魅力。

a、面积不过八十公顷b、这是一个古老的小城

c、偎倚在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峰之间d、这是一个迷人的小城

e、却有着千年的沧桑历史f、美得让人不忍离去

A、①b②a③e④d⑤c⑥fB、①②③④⑤⑥

C、①b②e③c④a⑤d⑥fD、①f②e③c④a⑤d⑥b

8、分析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②这种“文明的惩罚”,有时候会叫你继续到两小时以上。

③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④老栓看看灯笼,已经熄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

A、比喻  引用  对偶  借喻 B、比喻  反语  夸张  借代

C、拟人  反语  夸张  借代 D、拟人  引用  夸张  借喻

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韩愈,倡导与骈文相对的散文,主张文以载道,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

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B、“念奴娇”、“水调歌头”、“沁园春”等都是词的曲调名,它们与词的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

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长篇七言律诗,篇幅较长,容量较大。

D、白居易,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其著名的叙事长诗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10、下列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求人可使报秦者D、苟以天下之大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1-12题。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

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汩罗。

魑魅:

传说中山林里能害人的妖怪。

此诗为诗人客居秦州时所作。

时李白因永王事长流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杜甫因赋诗怀念他。

11、对这首诗字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以秋风起兴,时值凉风乍起,景物萧疏,怅望云天,给全诗笼罩一片悲愁。

B、鸿雁”句写作者急盼挚友音讯,但是“江湖秋水多”,风波险阻,望消息而不得。

C、“文章憎命达”意谓好的文章总是不喜欢命运顺达的人。

D、“应共冤魂语”是想象李白应和那些被魑魅所害的人互相倾诉,要作诗相赠杜甫以寄情。

12、对这首诗意思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这首因秋风而怀念友人的抒情诗,感情强烈,奔腾浩荡、一泻千里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关注。

B、“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这两句诗用对比的方法道出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的共同命运:

才能出众的人总是命运多舛,遭人诬陷。

C、这首诗从对友人的深沉怀念写起,进而抒发对其身世的同情,最后写到李白与屈原在身世遭遇上的共同点。

D、最后一联诗人因李白流寓江湘,很自然地联想到被谗放逐、自沉汩罗的屈原,遥想李白会向屈原的冤魂述说内心的愤懑。

二、单项选择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毋庸置疑,在当今的世界赛场尤其是田径赛场上,最优秀的运动员以黑人为多。

在有些项目上,黑人几乎是一统天下。

有人曾经做过一次统计:

在田径赛场上,100米短跑最快的前25名里没有一个白人;在200米短跑最快的前25名里仅有一名是白人;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美国男选手获得的14枚田径金牌中,仅有一枚属于白人。

可是,使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奥运会第二大项目的游泳中,高水平的黑

人运动员则寥寥无几,甚至没有一项世界游泳纪录是黑人创造的,美国的游泳好手几乎全是白人。

这又是为什么呢?

近年来,科学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他们发现黑人跟踺很长,皮下脂肪相对较少,骨骼密度高,髋部窄,大腿骨发达。

他们的双腿比上身更长,能够跑得快,而且可以跳得高。

专家们具体分析黑人的脚底屈肌后指出,黑人的肌强度高达150-200千克,是白人肌强度的3-4倍。

也就是说,他们用同样的腿步蹬力作用于地面,黑人所得到的反作用力比白人高2-3倍,从而使黑人在中、短跑比赛中一直称王称霸。

但由于黑人的皮下脂肪含量少,相应地在水中的浮力也小。

这样,黑人在水中要比其他人种付出更大的气力来解决自身下沉的问题。

这就是黑人在游泳项目上处于劣势的原因。

黑人与白人的差异主要在于基因。

基因学家研究认为:

黑人体内DNA的基因变异超过了其他人种体内的基因变异的总和。

进一步的研究使他们认为:

其中的一部分罕见基因可能会赋予黑人更为出色的田径竞技能力。

尽管将基因同体育竞技联系在一起的观点还存在争论,但有些实例不容忽视。

比如芬兰运动员埃罗.门蒂.兰塔在出生时体内就已经存在着一种可以使其血液的红细胞数比正常人多

25%—50%的基因突变。

这些红细胞可以将氧气从肺部运送到身体各处的组织中去,他的肌肉由此可以获得更多的有氧运动所需的氧气,从而使他滑雪速度快、耐力持久,在越野滑雪赛中一举夺得两块金牌。

因此,有的科学家认为,在不久的将来,如果基因工程技术滥用,就有可能通过基因结构的改变而创造出“超级运动员”。

比如,你需要更持久的耐力,可以增加一个能帮助血液向剧烈运动的组织输送更多的氧的基因;你想拥有更结实的肌肉,可注射促使肌肉生长的基因……比如你是举重运动员就把胳膊鼓胀起来,你是赛跑运动员就把大腿肌肉充实起来……也许基因技术的完善,真的会改变今后的体育运动状况。

但那时,又该算是体坛的一大梦魇了!

13、下列对“基因”这一概念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基因是能够影响白人和黑人在体育竞技能力差异方面的基本因素。

B.基因是能够影响整个人类竞技体育能力差异方面的基本因素。

C.基因是生物体遗传的基本单位,存在于细胞的染色体上,作直线排列。

D.基因是生物体遗传的基本单位,存在于染色体的细胞上,作曲线排列。

14、对文中的“黑人体内DNA的基因变异超过了其他人种的体内基因变异的总和”一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管是白人还是黑人,他们体内DNA的基因都会产生变异,只不过黑人变异得多而白人变异得少。

B.世界上任何一种人种DNA的基因都会产生变异,但黑人DNA的基因变异是最突出的,是其他任何人种都比不上的。

C.一个黑人体内DNA的基因变异数量比一个其他人种的人体内基因变异数量的总和还要多。

D.把世界上除黑人外的所有人种DNA的基因变异相加起来都比不上黑人体内DNA的基因变异数量。

15、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黑人在中、短跑比赛中一直称王称霸,这与他们强劲的腿步蹬力有很大的关系,他们的腿步蹬力所得到的反作用力比白人高2~3倍。

B.黑人之所以在田径场上跑得快,是因为他们的跟踺很长,皮下脂肪相对较少,骨骼密度高,髋部窄,大腿骨发达。

C.黑人的双腿比他们的上身还要长,这是他们能够跑得更快的原因之一,也是他们能够跳得更高的原因之一。

D.科学家研究出黑人体内DNA的基因变异非常大,任何一个人种体内DNA的基因变异都无法和黑人相比。

16、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改变黑人不善于游泳的现状,只有努力想办法解决增加黑人皮下脂肪含量少的问题。

B.黑人体内有着一种罕见的基因,恰恰是因为这种罕见的基因赋予了黑人更为出色的田径竞技能力。

C.比赛中人的肌肉会自然地产生压力,或收缩或绷紧,从而使人消耗耐力和减缓速度,而人体内的红细胞可以将氧气从肺部运送到身体各处的组织中去,从而又能增加耐力和速度。

D.人类掌握基因工程技术既是好事又可能是坏事,这就完全要看我们人类来怎样地对待和使用它了。

三、单项选择Ⅲ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17—20题。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谓刘备曰:

“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遂于鲁肃俱诣孙权。

亮见权于柴桑,说权曰:

“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

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

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权曰:

“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

”亮曰:

“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

”权勃然曰: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亮曰:

“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曹操之众远来疲敝,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未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

矣。

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

是时曹操遗权书曰: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长史张昭等曰:

“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

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

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鲁肃独不言。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权知其意,执肃手曰:

“卿欲何言?

”肃曰:

“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

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

何以言之?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愿意早定大计,莫月众人之议也!

”权叹息曰“诸人持议,甚失孤望。

今卿廓开大计,正于孤同。

17、下列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B、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C、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D、北面而事之

1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胄:

帝王或贵族的子孙

B、必蹶上将军蹶:

挫败

C、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弩:

箭头

D、吾不能举全吴之地举:

19、与列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A、将军起兵江东B、卿欲何言C、而君幸于赵王D、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文段落选文《资治通鉴》中的《赤壁之战》。

B、《资治通鉴》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作者是司马光。

C、赤壁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D、选文的第一段表现了诸葛亮的智慧。

四、填空(共6分,每空1分)

21、吾所以为此者,。

22、,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三要素。

23、红楼梦以为主线,以四大家族兴衰为背景,反映了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历史趋势。

24、,会须一饮三百杯。

25、合欢树的作者是,琵琶行选自。

五、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句(本大题有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26、请以“谦卑”为话题,仿照例句,另写两句话,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修辞手法相同,内容有意蕴。

例句:

春天谦卑,它总是在凌厉的冬后悄然而至,可它却催开了花朵,温暖了生命。

答:

27、用“音乐”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用“音乐”作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各种非理性的欲望,都可以在音乐中得到净化,那是指听众中那些敢于忏悔自己一生过错的人,敢于承认自己心底欲望的人,方才可以让各种欲望在音乐中得到净化。

答:

音乐

六、阅读(共10分)

朱熹的智慧

由于朱熹思想成功地回应了宋代价值理想、外来文明和理论形态转型的三大挑战,化解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心灵以及人界与天地界的冲突,而体现了历史的脉搏、时代的精神与中国的智慧。

因此,他虽然与我们相距近千年,但他的生命睿智,仍能与今人产生一种神交的愉悦,给人以活的启迪、精神的激励。

  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朱熹集》(郭齐、尹波点校)为第一个《朱熹文集》整理本,兼容历代学者整理的成果,并蓄海内外善本、孤本之长处,收集了朱熹佚诗和佚文,是迄今最为完备的版本,它弥补了以往朱熹著述版本纷繁、文字脱讹、断句困难、检索不便、佚文分散的缺失,为今人研究朱子提供了方便。

朱熹思想博大精深,他于经学、史学、文学、哲学、伦理学、历史学、教育

学、语言学、文献学、自然科学以及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美学、佛道两教等的研究,都有造诣,为当时集大成的学者。

《朱熹集》为其代表作,包容了上述的方方面面,它为理解宋明新儒学(宋明理学)、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东亚各国(如朝鲜、日本、越南)的朱子学,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朱子学从公元13世纪以来已超越国界,成为当时东亚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的官方意识形态,融入东亚各民族传统文化之中,成为东亚各国各民族之魂。

东亚朱子学之魂,便是各国当时时代精神精华的体现。

诸如求理精神、主体精神、忧患精神、力行精神、求实精神、道德精神、开放精神等七大精神之魂。

  朱子学的最切近的学术目标,是要“格物穷理”,这个理既是形上学本体存有的根据,也是最深层的价值源泉。

在朱熹思想中,如何协调人伦关系,规范宗法秩序,强化群体意识,提高群体智慧和力量以对付各种灾害,达到人人和谐统一,成为传统文化哲学的基本课题,它是以中华民族现实生存为根基的文化群体的主体精神。

自觉而深沉的忧患精神,煎熬与锤炼了朱熹的思想意识,驱使他不断超越所处的时代,从形上学本体论的思维高度反思人伦的存在价值、文化的生命意蕴、道德的永恒力量,打破学术的派别门户之见,出入佛老,游思空无,综罗百代,和合儒释道三教。

力行是朱熹入世的品格和刚健精神的凸显,是其投身现实社会,奋发进取,追求自己理想价值实现的体现。

朱熹虽谈论心性、辨析义理,但旨在重建社会道德价值理想和伦理生活秩序,因而是有其现实针对性的求实精神的体现。

他的道德精神是重建了儒家伦理价值体系,就能从心性这一根本上匡正唐末五代以来的道德沧桑情境,使社会伦理复归于三代“天理流行”的至善境界。

朱熹哲学表现出极大的兼容心态和开放精神。

蕴涵在朱熹思想中的此七大精神之魂,是活生生的学术精神,它仍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民族文化传统之中,所谓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实质上是文化精神的转生问题,即与现代社会接轨,渗透到现代社会之中并适应其所需。

(1)文章第一段“因此,他虽然与我们相距近千年,但他的生命睿智,仍能与今人产生一种神交的愉悦,给人以活的启迪、精神的激励”一句中的“神交”是什么意思?

答:

(2)文章第五段“朱熹哲学表现出极大的兼容心态和开放精神”的论述,你认为文章中哪句话体现得最明显?

答:

(3)文章中关于“朱熹的智慧”的论述,凶手哪些方面?

答: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朱熹思想成功地回应了宋代价值理想、外来文明和理论形态转型的三大挑战,是因为朱熹思想博大精深,他于经学、史学、文学、哲学、伦理等的研究,都有造诣。

B、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因此,朱子学从公元13世纪以来就已超越国界,成为当时东亚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的官方形态,融入东亚各民族传统文化之中,成为东亚各国民族之魂。

C、从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思维高度反思人伦的存在价值、文化的生命意蕴、道德的永恒力量,打破学术的派别门户之见,出入佛老,游思空无,综罗百代,各合儒释道三教,就是朱熹思想中忧患精神的重要体现。

D、“穷则独善其身,富则达济天下”体现了朱熹的力行精神、道德价值和开放精神。

E、探究朱熹思想中七大精神与现代的关系,实质上就是探究文化定神的转生问题,即与现代社会接轨,渗透到现代社会之中并适应其所需。

七、作文

当处于顺境时,切莫飘飘然,你当清楚你是谁;当身处逆境时,切莫惶惶然,你也当清楚你是谁。

请从以上文字中选一角度,以“自信和自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2、题目自拟

3、8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