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412飞向太空的航程课后强化作业精品同步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5170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412飞向太空的航程课后强化作业精品同步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412飞向太空的航程课后强化作业精品同步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412飞向太空的航程课后强化作业精品同步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412飞向太空的航程课后强化作业精品同步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412飞向太空的航程课后强化作业精品同步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412飞向太空的航程课后强化作业精品同步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412飞向太空的航程课后强化作业精品同步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412飞向太空的航程课后强化作业精品同步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412飞向太空的航程课后强化作业精品同步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412飞向太空的航程课后强化作业精品同步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412飞向太空的航程课后强化作业精品同步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412飞向太空的航程课后强化作业精品同步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412飞向太空的航程课后强化作业精品同步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412飞向太空的航程课后强化作业精品同步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412飞向太空的航程课后强化作业精品同步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412飞向太空的航程课后强化作业精品同步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412飞向太空的航程课后强化作业精品同步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412飞向太空的航程课后强化作业精品同步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指极其珍贵的东西)

【答案】 B(A项不名一文:

一文钱也没有,也说“不名一钱”;

C项首当其冲: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D项物议:

众人的批评。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盗版是把双刃剑,在墨西哥著名的特比多区跳蚤市场里,视听产品的盗版问题十分严重,给国内演艺界造成了损失,也使外国投资人望而却步。

B.在《幻城》和它的作者已经被炒得甚嚣尘上的时候,再来谈论就难免有些狗尾续貂的尴尬。

C.中国计划于2010年以无人探测器登月。

无巧不成书,不久前,美国总统布什也宣布了美国的登月计划。

D.下半场,釜底抽薪的曼城队突然发威,迪斯丁·

博斯威尔特和菲利浦斯各进一球,将比分扳平。

【答案】 C(A项双刃剑,指事物在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而句中只说了一个方面,故错。

B项“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用在此处有误。

D项“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用在此处不当,宜改用“背水一战”。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人们都说老鼠是猫的天敌,但有些养尊处优的猫早已把抓老鼠的本领忘得一干二净了。

B.对于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问题,老师们发表了不少意见。

C.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变成五天开一炉,时间缩短了一倍。

D.我国约近百分之六十左右的青年认为“诚实可信”、“助人为乐”是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绳。

【答案】 B(A项应为“猫是老鼠的天敌”,C项“一倍”改为“一半”,D项“约近”、“左右”重复。

6.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重庆之夜,微波荡漾的江面倒映着万家灯火,那好像是江上的渔火。

B.这篇散文层层推进,环环相扣,首尾呼应,结构像神经节和神经网那样结合得非常严密。

C.村前的小路紧贴这蜿蜒的小溪,路的两旁长着鲜嫩的小草,点缀着星星点点的野花。

这美丽的小路,就像铺展在原野上的一条白练。

D.等我进入中年回想这种种,却有一件小事,像一只小铃,轻轻地然而分外清晰地在记忆中摇响。

【答案】 D(A项“江上渔火”是指星星点点,很稀疏的样子,与“万家灯火”不符。

B项把散文的结构比喻成“神经节和神经网”,不符合比喻生动形象、化虚为实的特点。

C项“小路像白练”不正确,因为前文讲有草有花,不会是“白练”。

二、语段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7~10题。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关横亘在中国科学家面前:

载人飞船上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和工作环境。

尽管有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但对于中国航天人来说,这一切,几乎是从零开始的。

飞天路上的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

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开始,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年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道难题:

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

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

建立了体现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

新建成了载人飞船发射场、陆海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和飞船着陆场。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实验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载人航天发射场飞向太空并于第二天准确着陆。

它意味着中国人“摘星揽月”已为期不远了。

仅仅一年零三个月后,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载人飞船“神舟”二号的发射也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神舟”二号飞船为全系统配置的正样飞船,可以说是载人飞船的“最完整版本”,各种技术状态与真正载人时基本一样。

2000年1月10日,在新的一年刚刚到来的时候,“神舟”二号发射成功,这是“飞天”故乡对人类又一个新纪元的最高致意。

美国一家报纸发表评论说,“这一成就,使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中国古老的飞天梦想将不仅仅是传说,中国航天员上天的日子又进了一大步。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

9个月后的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在低温严寒条件下发射成功。

“神舟”飞船四战四捷,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的奇迹,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的重大突破。

特别是“神舟”三号、四号在全载人状态下连续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具备了把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能力。

进入新的一年,整个中国都在期盼着这一时刻的早日来临。

在这个金色的秋日,这一刻终于到来了。

在万户的飞天尝试过了六百多年后,又一个勇敢的中国人——杨利伟,向太空飞去……

9时10分许,“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飞天勇士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

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7.最后一关,既然“有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为什么还说“几乎是从零开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是极端粗略的,是表面的,真正关键的技术都是保密的,我们只能自力更生,自己研究。

8.作者是如何说明“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的?

【答案】 用数字列举法。

如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开始,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年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道难题;

如“神舟”一号到五号的相继成功发射等,都有力地说明了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

9.引用美国一家报纸的评论有什么作用?

【答案】 美国是航天大国,引用该国报纸的评论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另外,所引“中国古老的飞天梦想将不仅仅是传说”又紧扣文题。

10.文章集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在哪儿?

为什么这么说?

【答案】 文章集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最后一句:

“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饱含感情,高度概括了中国“飞向太空的航程”的历史意义。

三、延伸提高

阅读下面的新闻报道,回答11~14题。

我和萨翁的故事

邓亚萍

①4月21日上午,忽然得到消息,萨马兰奇病危。

我的心一下子揪紧了,一个不祥的念头涌了上来:

这位坚强的老人怕是扛不过去了!

瞬间,眼前闪现的全是两个月前我在温哥华见到的那个熟悉的身影……

②就在这届冬奥会开村仪式后,在运动员餐厅吃饭,老人让我坐在他旁边。

他依旧谈笑风生,胃口也还行,但我看到他的动作明显没有以前利索了,不禁掠过一丝心酸。

他很关心我现在的工作状况,我们像以往一样有问有答,他很是开心。

孰料天不与寿,此情此景,竟成永诀……

③我与萨马兰奇先生相识于1991年日本举办的第4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当时,他由日本皇太子陪同观看了我与朝鲜李粉姬的女单决赛。

当时只有18岁的我敢打敢拼,以3:

0获胜。

颁奖前翻译对我说:

“你知道一会儿谁给你发奖?

萨马兰奇!

”我睁大了眼睛问:

“萨马兰奇是谁?

④颁奖后,萨马兰奇笑着说:

“我请你到国际奥委会总部做客。

”我只是礼貌地说了声:

“谢谢!

”直到数月后果真成行至瑞士洛桑,萨马兰奇宴请时说“你是全世界第一个被我正式邀请来国际奥委会总部做客的运动员”,我才终于明白了这一邀请的分量。

在那次吃饭时,他说:

“我认为你是最好的运动员。

明年在我的家乡巴塞罗那举办第25届奥运会,乒乓球决赛是哪天?

我去给你颁奖。

”安妮马上拿出赛程表,说了日期。

萨马兰奇随之从西服口袋里掏出本子,认真地记上。

见他如此重视,我赶紧说:

“我会尽力,会的!

⑤第二天到总部参观,只见大楼前升起了两面大旗,一面是奥运会的五环旗,一面是五星红旗。

陪同的秘书说:

“这是主席先生特意交代的,其他人没有这样的待遇。

”这让我十分感动。

我明白,这位主席先生不仅看重我,更尊重我的国家。

⑥第二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他果真又给我颁了奖。

⑦老人给我颁奖,前后共有5次,最难忘的还是1996年奥运女单决赛。

记得赛前我正在热身,领队忽然对我说:

“小邓,你外公来了!

”“外公?

谁是我外公?

”“萨马兰奇啊!

”我这才看到,萨马兰奇已与夫人一同坐在了主席台上。

⑧这次比赛真是一波三折。

我与中华台北的陈静直到打满5局才获胜,蝉联了奥运冠军。

赛后,我哇哇大哭,中央电视台采访时我还泣不成声,只是说:

“太难了,真是太难了……”大概是看见了我的满脸泪痕,又亲眼见证了这个冠军的来之不易,颁奖时老人笑着轻轻地拍了一下我的面颊。

这一拍,竟成了经典瞬间,广为流传。

⑨2000年,为申办奥运,有必要让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们更多、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一位非常友好的卢森堡老人提出要我拜见他们的大公。

记得那年洛桑会议结束分手时,萨马兰奇问我去哪儿,我说要去卢森堡见大公,因为他也是国际奥委会委员,他那一票对北京有着重要的意义!

不过能不能见到、什么时候见,都还没有得到最后确认。

当时萨马兰奇只是看着我,什么也没说。

可我一到卢森堡,已在机场等候的丁宝华大使立即迎上来,急急地说:

一小时后,大公接见!

⑩这次会见非常成功。

我用英语讲故事,讲中国人对主办奥运会的期盼,大公听得热泪盈眶。

原定会见时间为10分钟到15分钟,实际则谈了半个多小时,次日便有多家报纸进行了隆重报道。

从最后结果看,这一票是拿到了。

而我一直心存疑惑:

离开洛桑时还什么都没确认,怎么到卢森堡一落地就一切OK了?

这一个多小时发生了什么?

此事萨马兰奇再未提及,我也从未追问,但我一直忘不了他当时的眼神,只有他的电话才能跑得比飞机快。

我默默地感谢他默默地为我的祖国所做的一切,也明白了,为什么他的离世牵动了那么多中国人的心。

⑪我还忘不了,2001年,申奥成功后,在莫斯科举行的招待会上,老人特意走到我面前,笑着问:

“你高兴吗?

”“当然!

”我也笑着回答,看到他和中国人一样的一脸欣慰。

⑫我更忘不了,2002年,我读研毕业还要读博,在他的专机上,他对我一连说了两遍:

“……不要在国外待太长时间,你一定要回去,为你的国家、为你的人民工作!

⑬我也忘不了,2008年,我陪他坐着电瓶车在奥运村转了一圈,每到一处,都有许多运动员争着和他握手、照相……结果我们居然连饭都没顾上吃。

⑭老萨,让我像无数中国人这样称呼您吧。

您走得太匆忙,来不及道别,也未能为您送行,但我知道您对我的厚望,相信我,还是那句话:

“我会尽力,会的。

”您安息吧!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采用了倒叙的手法来写萨马兰奇,先写其死讯,再追述其事迹。

B.从第②段开始,作者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回忆“我”与萨马兰奇交往的过程。

C.国际奥委会总部设在瑞士洛桑,在邓亚萍之前,还没有一个运动员被国际奥委会主席正式邀请到国际奥委会总部做客。

D.萨马兰奇对邓亚萍的关心是多方面的,文章既写了他对邓亚萍比赛成绩的关心,还写了他对邓亚萍学业的关心。

E.文章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写成,多次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感情,读来感人肺腑。

【答案】 BC(B项,从第②段开始,文章并没有完全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而是从“我”最近的一次与萨马兰奇的相聚写起,再回忆其他事。

C项,以偏概全,应是“还没有一个运动员被萨马兰奇正式邀请到国际奥委会总部做客”。

12.文章主要写了萨马兰奇和“我”之间的哪些故事?

试分条加以概括。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

①萨马兰奇多次为“我”颁奖。

②他邀请“我”到国际奥委会总部做客。

③帮“我”约见卢森堡大公。

④告诫“我”毕业后要回国为祖国、为人民工作。

13.本文多处采用细节描写来刻画萨马兰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请举两例具体分析。

细节描写,能以小见大,突出人物的品格特征。

如第④段,萨马兰奇把决赛的日期记在本子上,体现了他办事认真严谨的作风以及对“我”的尊重与重视;

第⑧段,萨马兰奇轻拍“我”面颊的动作,是对“我”蝉联奥运冠军的赞赏,对冠军来之不易的理解及对“我”顽强夺冠的精神的肯定;

第⑨段,“萨马兰奇只是看着我”的细节暗示了他为“我”拜见卢森堡大公做了工作,为下面“我”顺利地被大公接见埋下了伏笔。

(举出任意两例即可)

14.为什么萨马兰奇的离世能牵动很多中国人的心?

试加以探究。

①萨马兰奇将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体育事业;

②他对中国亲善、友好与尊重;

③他把中国申办奥运会的事当做自己的事,为中国默默地做了许多事情。

四、高考热点

15.现代著名散文家柯灵对微型小说的创作要领有如下形象的比喻:

(微型小说)“关节处一着棋活,妙手成春;

结穴处临去秋波那一转,令人低回不尽。

请你将柯灵的话用平易朴实的语言重新表述。

(不超过40个字)

【答案】 关键地方写得生动就满篇生色;

结尾点题处应委婉含蓄,意味深长。

16.下面一段文字是介绍心理学上由一个实验得出的著名理论——“破窗理论”,阅读后请回答两个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曾经做过一个“偷车实验”,将两辆一模一样的轿车分别放在一个环境很好的中产阶级社区和环境比较脏乱的贫民区,结果发现贫民区的车很快被偷走了,而另一辆几天后仍然完好无损;

如果将中产阶级社区的那辆车的天窗玻璃打破,几个小时后,那辆车也被偷了。

后来,在此实验基础上,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著名的“破窗理论”:

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好,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

(1)请给出一句话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列举两点“破窗理论”对我们的启发。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破窗理论”体现的是细节对人的暗示效果,以及细节对事件结果不容小视的重要作用。

(可能有学生会答“环境的作用”,没有涉及关键词“破窗”的寓意,应该不给分)

(2)得到的启发:

一个人给别人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取决于他在一些细节上的表现;

随地吐痰,暗示一个人缺乏必要的修养;

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暗示一个人喜欢表现自己;

穿什么样的衣服袜子,暗示一个人的品位如何;

在背后说别人坏话的人,在暗示他(她)不可信任;

对任何事都怀疑的人,暗示他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对任何事都不满的人,暗示他是一个愤世嫉俗者;

不贪小便宜的人,暗示他很正直……

17.仿照例句,再续写两个句子。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

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

秋天的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的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凉爽而惬意 向落叶送去温暖的问候 慈祥而温厚 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

五、写作创新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从庄子幻想中一飞冲天的鲲鹏,到屈原渴望的登九天抚彗星;

从甘肃敦煌的飞天壁画,到嫦娥奔月的民间传说;

还有那个明朝的小吏万户,为了飞天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飞天梦从来就没有中断过。

这梦想给我们力量,这梦想指引我们向前。

请以“梦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话题分析】

1.审题思路。

梦想是美好的,但实现梦想是需要过程的,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心中的梦想去开创,去努力,去发明,去创造,因而开出了绚丽的花朵,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风雨过后才能见到美丽的彩虹,梦想的背后有的是艰辛和泪水,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来,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付出拼搏和努力。

2.写出深度。

追求梦想应该是伟大的,但把眼前的事情做好,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人不光要有梦想,更应该注重现实,要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

这样一一积累起来,才会获得成功。

3.精妙构思。

你可以诠释文题,具体讲述一个“梦想”,写它产生的源起,它的具体内容,表达自己美好的愿望;

可把文题作为前提,推想结果:

写梦想实现时的情景,或激动,或兴奋,或高兴;

可以评价文题,“梦想”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和动力,拥有梦想是一件好事;

等等。

【话题素材】

1.只要你心中有梦想,一切皆有可能。

只要梦想不死,一切皆有可能——20岁的青年卖菜时看《资本论》!

苦读车夫,10年考上社科院研究生!

卖菜、扫大街、蹬三轮……走南闯北,一个普通农民工的10年。

这是一个关于理想的故事,主人公的名字叫郭荣庆,中央电视台《乡约》栏目采访过他。

2.有了梦想,才会有理想;

有了理想,才有为理想而奋斗人生历程。

有了梦才有梦想——曾经有一个叫查克·

贝瑞的美国青年,做了这么一个梦:

超越贝多芬!

而且他把这个消息告诉柴可夫斯基。

多年以后,他成功了,成为摇滚音乐的奠基人之一。

3.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

(奥运歌曲《北京欢迎你》)

4.超越梦想一起飞,你我需要真心面对,让生命回味这一刻,让岁月铭记这一回。

(励志歌曲《超越梦想》)

【佳作赏读】

就这样被你征服

你的步履总那么轻盈,像徐志摩诗中的别情,轻轻而来,轻轻而去。

你的目光总那么犀利,一眼就能洞穿人的心事。

在你面前,我像个傻傻的孩子,就这么看着你一层层地剥开我花了好长时间才为心灵裹上的外壳。

唉,你总是这样,让人无处藏身。

我猜你的前世一定是神话中的小仙女,上苍把你派到人间播撒希望的种子。

你魔棒一挥,就让人中了你的咒语,死心塌地地追随你。

你樱唇一启,人便甘心头悬梁、锥刺股,只为能在现实中和你见一面。

你回眸一笑,让人心醉不已,再也不惧怕艰难险阻、刀山火海。

因为有你的地方,就是天堂!

唉,你总是这样神奇,让人为你疯狂。

其实你只不过是个演员。

你虽没有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却能够将人心中所感所想所念的剧情上演。

可你又是那么吝啬,不等人把心儿放稳。

你就赶紧抽身远去。

你走得匆匆,有时还会把绣帕落在身后。

人起身披衣,望着窗外的明月发呆。

那窗格子里漏下的月光,莫非就是你的绣帕?

可惜,无论人唤你多少遍,你都不会回头。

唉,你总是这样固执,让人猜不透。

你总也不愿意摘下你的面纱,让人家看清楚你的娇容。

不过要是依照汉字结构,你应该有林木般俊美的身姿,脸上泛着夕阳一样的红晕。

唉,你总是这样神秘,让人为你痴迷。

不过我还真得责备你一番。

你这个古灵精怪的家伙,干嘛沾惹尘埃是非?

你让离别的情人无端感伤,引得相思一片;

你让骚人墨客登楼远眺,饮酒江边,笔落诗成;

你让壮士征夫,塞外远征,望断天涯,手捧家书肝肠寸断……唉,你总是这样多情,让人爱恨交加。

可又能怎样呢?

我还是照例躺倒在床,静静等着你的出现。

我不也一样望着你的倩影儿而苦苦前行?

唉,你这个家伙,让人神魂颠倒。

你的确是个圣女,你的美貌能征服一切。

唉,就这样被你征服,切断了我所有退路。

你是不是和未来约定好了,要做寂寞行人黑夜路途上的一盏明灯,把每一个人心里都照得暖暖的?

不是这样吗,我的梦想?

【名师点评】 一、视角独特。

通篇采用第二人称,与“梦想”娓娓叙谈,进行心灵交流。

“梦想”,就像一位挚友,在听“我”倾诉;

就像一位小仙女,翩然而至;

又像一位演员,变幻迷离……无形无声的“梦想”,在作者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中渐渐清晰起来,令人耳目一新。

文章直到末尾,才用一个反问句,点明“你”是梦想,且是“我的梦想”,构思可谓巧妙。

二、修辞增彩。

文章妙喻串串,令人叫绝。

比如末尾“你是不是和未来约定好了,要做寂寞行人黑夜路途上的一盏明灯,把每一个人心里都照得暖暖的?

”“明灯”之喻,真神来之笔。

排比的运用则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你让离别的情人无端感伤,引得相思一片;

你让壮士征夫,塞外远征,望断天涯,手捧家书肝肠寸断……”一幅幅历史剪影,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三国演义

长篇历史小说。

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或《三国志演义》。

是我国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

元末明初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以及元代《三国志平话》和有关传说资料编写而成。

讲的是国家大事,形象地反映了东汉灵帝(刘宏)中平元年(公元184)到西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公元280)近一个世纪的社会生活,描写了汉末、三国时期的复杂的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以及给人民生活造成的苦难,再现了这一时期的历史面貌。

在所写到的四百多个人物中,采用夸张、对比等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以曹操、诸葛亮、张飞、关羽、刘备等为代表的性格鲜明的典型形象。

书中积累了较多的古代政治、军事斗争的知识和经验,对智慧和勇武精神作了十分出色的描写。

如关羽“温酒斩华雄”、刘关张“三英战吕布”、刘备“三顾茅庐”、长坂坡、赤壁之战、“空城计”等章节,都写得有声有色,引人入胜。

特别是各种大小战争场面的描写,千变万化,各具特点,很少雷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