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通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1418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158.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客通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旅客通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旅客通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旅客通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旅客通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旅客通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旅客通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旅客通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旅客通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旅客通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旅客通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旅客通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旅客通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旅客通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旅客通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旅客通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旅客通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旅客通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旅客通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旅客通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旅客通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

《旅客通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客通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旅客通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

旅客通道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编制范围、设计概况

1.1编制依据

《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2010】);

《铁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TB10002.5-2005);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TB10063-2007);

《DK323+413**车站地道》(海凤施地-14)施工图

《高分子防水材料-止水带》(GB18173.2-2000)

《高分子防水材料-遇水膨胀橡胶》(GB/T18173.3-2002)

《铁路电力施工技术安全规则》

1.2编制范围

DK323+413**地道的主体及附属工程。

2工程概况

2.1线路概况

**地道中心里程DK323+413,相对既有线里程K319+544.693。

地道全长58.54m,轨下洞身结构宽8.4m,高3.6m及高5.5m,主体采用C40抗侵蚀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P8。

2.2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

本地道主要工程数量见表2-1主要工程数量表。

 

部位

工程项目

单位

数量

无干扰

有干扰

主体工程

挖方

土方

2880

1320

主地道洞身

C40抗侵蚀防水钢筋混凝土(H2)(P8)

478.3

349.8

HPB300钢筋

kg

7708.1

5598.5

HRB400钢筋

kg

76779.3

56779.6

转角框架

C40抗侵蚀防水钢筋混凝土(H2)(P8)

328.9

 

HPB300钢筋

kg

3134.4

 

HRB400钢筋

kg

113074.5

 

附属工程

防水层保护层

防水卷材

1515.7

560.7

黏结剂

1515.7

560.7

7cm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76.7

25.9

2cm厚1:

3水泥砂浆找平层

30.3

11.1

15cm后C15混凝土垫层

85.6

28.9

12cm厚砖保护墙(MU10砖、M5砂浆)

50.4

22.8

50cm厚级配砂石(注浆)

210

95

Φ70聚乙烯棒

m

79.3

38.1

沉降缝

聚乙烯隔离膜

5.5

2.3

聚苯板

147.6

66.2

弹性密封胶

16.4

7.4

止水带

m

263.2

117.6

膨胀螺栓

33

22

防水卷材

342.2

152.9

回填

级配碎石

1289

1036

弃方

土方

4840

 

M10浆砌片石挡墙

242

 

用地

1.9

 

基底加固

Φ50旋喷桩

977

 

m

12701

 

碎石垫层

446.4

 

土工格栅

1488

 

封闭端板

C40抗侵蚀防水钢筋混凝土(H2)(P8)

24.8

 

HPB300钢筋

kg

289.3

 

HRB400钢筋

kg

2753.8

 

挡墙

C40抗侵蚀防水钢筋混凝土(H2)(P8)

25.4

 

HPB300钢筋

kg

447

 

HRB400钢筋

kg

2023.4

 

线路加固

C25钢筋混凝土挖孔桩

 

64

HRB400钢筋

kg

 

4480

C20混凝土护壁

 

28.2

护壁HRB400钢筋

kg

 

563.2

Lp=24mD便梁

 

1

土方

 

92

防护帷幕

钢板桩

kg

 

362208

拆补工程

拆补线路

m

 

60

道砟(含拔除、恢复)

 

432

2.3工程特点

(1)气候环境对施工影响大。

本工程地处海南岛西南部地区,空气湿润,春季及夏季降雨对施工进度影响较大,此外台风季节对施工进度影响也较大。

(2)涉及既有线施工。

本地道部分为既有线下施工,所以应按照既有线有关规定组织施工。

3.建设项目地区特征

3.1自然特征

3.1.1地形地貌

本管段为滨海堆积平原地貌,海拔高程5~7m,相对高差小,地形开阔广袤,植被发育。

地层主要以海相沉积为主,部分地段表层分布较厚的河流冲积松散砂层及粘性土;附近分布有软土。

3.1.2工程地质特征

该段属海南断块隆起区,广泛分布中生代、晚古生代侵入的花岗岩,部分地段分布有喷出的流纹岩。

白垩系(K)、志留系(S)的沉积岩、浅变质沉积岩仅呈岛状零星分布。

线路行走在海岸线附近,地表多分布第四系更新统海相沉积的粉质黏土、砂层,在海湾、河谷、沟槽地段分布有全新统海相沉积、冲洪积、坡洪积粉质粘土、砂层、淤泥质土,一般厚度小于20m;基岩为白垩系下统六罗村组(K1ll)流纹岩、白垩纪(K)、侏罗纪(J)侵入的花岗岩。

3.1.3水文地质特征

据附近取水化验,水质类型为HCO3-—Ca2+·Mg2+型水,根据《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在环境作用类别为化学侵蚀环境、氯盐侵蚀环境时,水中酸性侵蚀对混凝土结构侵蚀等级为H1,侵蚀性CO2对混凝土结构侵蚀等级为H1。

3.1.4不良地质

本段线路主要为平原区,地下水位较高,主要有软土等不良地质。

3.1.5气象特征

海南省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长夏无冬,秋去春来,终年无霜雪。

平均气温高,雨量少,蒸发量大,平均风速大,日照时间长,旱季较长,年太阳辐射总量约130千卡/cm2。

据历年统计资料,测区年平均气温24.9℃,极端最高气温38.8°C,极端最低气温1.4℃,最大月平均气温28.8℃,最小月平均气温21.8℃。

年平均降水量969.9mm,以4~9月降雨量最多,暴雨集中在7~9月,区内以季风为主,冬季多东北风,风力5.4级,夏季多南风,风力6.1级,风力风向较稳定。

每年的7~9月有2~3次的台风和热带风暴,最大风力可达11~12级,并伴随暴雨狂潮,造成江河暴涨,洪涝成灾,具有较大的灾害性。

3.1.6地震动参数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1:

400万)及海南西环铁路《地震动参数区划报告》,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35s。

3.2交通运输情况

本线所经地区为海南岛西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线位旁即为既有乡村公路,通过该乡村公路可连接到海南西线(海口~琼海~三亚)高速公路、225国道等高等级公路,材料可采用公路运输进场,交通较为便利。

3.3沿线建筑材料的分布情况

3.3.1工程用砂

本管段线路附近没有开采的砂场,在开采的砂场离线路较远,最适合的九所合信河砂场,位于九所镇抱公村。

产量基本能满足本线工程用砂,可通过公路运输至工地。

3.3.2工程用石

经沿线调查,石场主要有乐东县九所镇抱荀石场、乐东县尖峰镇金辉煌石场。

基本能满足本管段工程用石,可通过公路运输至工地。

(1)乐东县九所镇抱荀石场,位于九所立交出口沿省道313往乐东县城方向约5公里(里程85),龙浩桥桥尾处,右转5公里。

(2)乐东县尖峰镇金辉煌石场,距乐东县尖峰镇2公里。

3.3.3施工用水

管段沿线通过地区主要河流有宁远河以及一些小河流、水库等,管段内大部分地区地下水较丰富,基本能满足施工、生活用水,但部分水对混凝土有弱硫酸型酸性侵蚀,施工时应取水化验并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

3.3.4施工用电

沿线电力发达,且电力网络较密集,容量富裕,供电方式可就近“T”接或自发电。

3.3.5施工用燃料

沿线经济较发达,油、燃料等供应充足,可就近购买。

3.3.6通信

管段沿线通信相对发达,无线网络均有覆盖,线路经过的乡镇均接入有线通信。

施工时可就近接设有线通信设施和采用无线通信设施。

3.3.7其他相关情况

(1)地方卫生防疫情况

距施工现场1Km即为**镇,镇上具备应急救援的医疗救治资源和卫生防疫机构,交通较为便利。

(2)地区性疾病

线路所经地区无涉及施工人员身体健康的污染水源、区域性传染病。

3.3.8其他与施工有关的情况

沿线主要为黎族等少数民族混居山区,经济较发达,人口密度较大,民风较纯朴。

4施工组织安排

4.1建设总体目标

4.1.1质量目标

(1)按照验收标准,各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100%,单位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2)开通速度满足设计速度目标值。

(3)桥涵工程结构的施工质量,应满足设计使用寿命期内的运营要求。

(4)杜绝工程质量较大、重大及特别重大事故。

4.1.2安全生产目标

(1)无重大施工安全事故。

(2)无重大道路交通责任事故。

(3)无重大火灾事故。

(4)无铁路既有线行车一般C类及以上事故。

(5)无责任员工死亡事故。

4.1.3工期目标

本地道计划开工日期为2014年3月1日,计划完工日期为2014年5月10日。

4.1.4环境控制保护目标

无集体投诉事件,环境监控达标,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4.1.5文明施工目标

以标准化管理为抓手,建立标准化文明工地。

文明工地建设以“科学规划、规范整齐、环保达标、整体和谐”为原则,结合施工环境、条件,按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认真进行施工现场文明形象管理的总体策划、设计、布置、使用和管理,做到布局合理,文明施工、安全有序、整洁卫生、不扰民、不损害公众利益。

4.1.6技术创新目标

结合工程实际,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推进技术进步,将海南西环铁路建设成精品工程,优质工程。

4.2施工组织机构、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

4.2.1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根据本管段工程特点及工程分布情况,成立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新建海南西环铁路XHZQ-6标项目经理部三分部,下设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部、物资设备部、商务合约部、财务部、综合管理部、中心试验室,共六部一室,工程管理部下设测量队,综合管理部下设信息化管理办公室及架子队管理办公室,安全质量部下设标准化办公室,中心试验室下设1个工地试验室。

现场施工由地基处理和框架主体两个作业架子队负责。

各作业队均按照《关于积极倡导架子队管理模式的指导意见》(铁建设[2008]51号)的规定和“管理有效、监控有力、运作高效”的原则组建,配置由公司正式职工担任,并具有相应作业技能和经过培训考核合格持有上岗证的专职队长、技术负责人,以及技术、质量、安全、试验、材料、领工员、工班长等主要管理、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做到每道工序和每个作业面都有领工员、技术员、安全员、试验员跟班作业,确保现场施工作业管理和监控到位。

拟上场施工队伍组成及项目管理组织机构,见表4-2-1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新建海南西环铁路XHZQ-6标项目经理部三分部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图。

项目三分部对本工程施工实施组织、指挥、协调、监控与内外计价结算,处理一切与本工程相关的事务,对建设单位全面负责。

项目经理部三分部对专业作业队直接承担成本管理、材料管理、测量控制管理、技术管理、安全质量和环水保管理、人员和民工工资等的一级管理,专业作业队作为二级管理和施工生产机构,直接组织施工生产。

4.2.2施工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

根据本地道规模和工期进度的要求,拟安排1个地基处理作业架子队和1个结构作业架子队,共2个架子队,施工队伍部署及任务划分,见表4-2-2施工队伍部署及任务划分表。

表4-2-2施工队伍部署及任务划分表

序号

队伍名称

施工任务

工期节点要求

1

地基处理作业队

负责地基处理旋喷桩施工

2014年3月31日

2

结构施工作业队

本地道基坑开挖、框架主体施工

2014年5月10日

4.3总体施工安排和主要阶段工期

4.3.1总体施工安排

以工期目标及节点工期目标为控制目标,既有线安全为主要控制点,突出主线、兼顾其他,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和顺序,采用平行流水法和网络计划技术科学安排进度计划;采用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减少施工用地;配置专业化施工队伍,配备先进的机械化、自动化作业生产线、建设工厂化预制(构)件加工预制场,配备专用施工工装设备,保障工序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针对本管段工程特点,制定科研项目,加强科技攻关,完成拟定的各项科研项目;严格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创优,狠抓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确保质量目标、安全目标、环境目标的实现。

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合理组织,力求均衡生产,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以确保工期目标实现。

主要阶段工期见附图2-2。

表4-2-1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图。

 

4.3.2主要阶段工期

按照新建****铁路建设总原则,系统规划,统筹安排。

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安全为前提,突出重点,统筹安排、科学组织,环保节约,分段展开,均衡生产、有序推进,确保工期”为施工组织部署的原则,投入足够施工资源,积极准备,尽早开工。

施工中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合理组织,力求均衡生产,实行项目标准化管理,以确保工期目标实现。

4.4施工准备和建设协调方案

为满足项目总工期的要求,进场后立即着手进行施工规划的细化工作。

立即组织先遣管理、技术人员及部分队伍进场,一方面同业主、设计、监理、项目所在地各级地方政府及既有线管理单位接洽办理相关进场手续,一方面安排技术人员进行接桩复测,同时进行安摊建点、施工便道、征地拆迁等施工准备工作。

4.5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表4-5-1总体节点工期安排表

序号

工程项目

开工日期

结束时间

施工天数(天)

备注

1

施工准备及征地拆迁

2014-1-1

2014-3-20

79

分阶段进行

2

地基处理

2014-3-1

2014-3-31

31

分段施工

3

基坑开挖

2014-3-15

2014-4-5

22

分段施工

4

主体浇筑

2014-4-1

2014-5-10

40

分段施工

4.6施工总平面布置示意图、形象进度图、横道图、网络图

详见附件2“施工总平面布置示意图”、附件3“施工形象进度图”、附件4“施工形象进度横道图”、附件5“施工网络图”

5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

5.1混凝土集中拌合站

本段工程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搅拌站集中拌合,混凝土输送车运输至工地,本线共设置混凝土搅拌站2处(含制梁场拌合站),见下表5-1-1混凝土拌合站设置一览表。

表5-1-1混凝土拌合站设置一览表

序号

位置

供应范围

供应长度

备注

1

DK320+770

DK316+000~DK334+000

12km

5.2施工便道

根据《铁路大型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8〕189号),按照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四级道路标准进行设计。

施工便道及工点贯通便道路面宽3.5m,路面为泥结碎石,每300m设置会车道。

本管段新建施工便道1km。

5.3通信

项目经理部三分部和各作业队安装程控电话并接入互联网,工作人员配置移动电话,通过移动网络实现对外联络。

各生产生活区内外联系采用有线和无线通信相结合的方案,以保证指挥机构与各工作面的通信连续可靠,满足施工组织需要。

5.4施工用电;

临时施工供电设计原则为:

公网电源满足施工用电要求的区段,利用公网电源就近T接;公网电源不能满足施工用电要求的区段,结合施工组织安排及正式工程接引电源的情况,采用集中取电、局部贯通的供电原则;临时施工电源考虑与永久工程电源线路相结合进行设计。

5.5施工用水;

本地道施工用水采用打井取水。

6施工方案

6.1施工准备

6.1.1施工前期协调、沟通准备

开工前,要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地方政府、当地公安、交通、水运、林业、环保环卫、电力公司等主管部门及海南东环铁路公司等相关的协作单位进行沟通,建立密切联系,消除施工障碍,疏通施工渠道,为施工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内、外部环境。

做好施工现场周围环境的调查研究工作,掌握真实情况,增强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尽可能减少自然或人为不利因素的影响,为施工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6.1.2施工技术准备

(1)施工测量

我单位自进场后立即组织测量人员与监理、设计单位进行控制测量桩点的交接桩,对全线的贯通测量及导线、水准基点的复测,精密导线网布设、水准网布设的护桩测设工作已经完成,能够确保本标段测量桩橛位置准确无误,可以满足《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精度要求,复测结果已经报经监理和设计单位批复,并已经完成测量标定建设征地界。

为确保测量工作能够切实有效地实施,建立测量体系,做到组织有序、及时复核、及时检查、资料齐全。

同时对框架涵位置进行测设,并对出入口标高与地表标高做出比较,如与现场不符,则马上与设计单位沟通。

(2)试验方面

我单位已经成立中心试验分室,配置满足施工需要的试验仪器与设备,安装调试,取得试验资质并通过验收。

完成原材料取样分析、试验,提出试验报告,并已做好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与优化。

在施工过程中,对各工序进行跟踪质量检测,及时反馈信息,指导施工。

(3)核对设计文件、组织图纸会审

接到设计文件后,结合设计技术交底,项目总工程师王强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全面熟悉核对设计文件,充分了解设计意图,核对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编写会审记录。

(4)制定不良地质技术保证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基坑坍塌等现象,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施工中加强检测和质量控制,提前风险评估、制定技术保证措施,做到有效预防,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5)技术交底

由项目总工程师王强组织技术骨干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将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创优规划和施工计划、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等下发各部门执行。

施工技术部对施工中每道工序下达详细的技术交底书,技术交底内容包括相应的安全技术交底。

6.1.3进场人员岗前培训

针对本工程标准高、工期紧距离既有铁路近的特点,组织技术人员和相关专家对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安全员等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验收标准,技术标准和施工技术指南、技能培训、工程质量、职业道德,既有线施工安全防护知识、以及国家、行业、地方现行的有关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

所有进场作业人员均执行“三级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特殊工程(含十一大员)委托有资质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从业资格证后持证上岗。

6.1.4征地拆迁

进场后我单位积极协助海南省政府进行永久性用地的征拆工作、加强施工便道、临时设施占地的租用工作,根据全线总体施工进度安排,依次进行,目前已完成本段征地拆迁工作。

6.1.5劳动力组织准备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加强内部劳动力结构的调整,选派专业化施工队伍进场施工。

对进场工人进行技能培训考核,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交底,确保施工队伍的有效投入,建立健全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形成“交底-施工-验收”的组织监控体系。

加强各专业工种的穿插流水作业,使施工队伍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提高工作效率。

6.1.6机械设备准备

遵循先进性和技术性能相匹配及确保选用设备可靠性的原则进行机械设备配套。

针对本线工程特点,按多作业面并行施工,配备的机具设备及运输车辆保证按时进场,足量到位,对机械进行进场后及时调试、彻底检修,保证上场机具性能完好。

同时,抓好材料的组织与管理,确保机具设备的高效率运转,确保不延误工期。

6.1.7施工材料准备

(1)砂、石

本线沿线砂、石源缺乏,工程用砂、石需远运,我单位依据施工总工期要求及进度安排,提前备料,确保工程用料的充足。

(2)其它所需的主要材料准备

其它所需的主要材料我单位已根据集团公司物资管理办法完成招标,所有进场材料均由试验室取样试验合格方可进场,过程中严格把好进货和验收质量关,收货时对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验收,确保工程材料质量。

6.2施工方案

6.2.1施工组织安排

按照“地基处理→D便梁架设→基坑开挖→框架主体施工→基坑回填”的顺序组织全地道施工。

地基处理采用高压旋喷桩处理。

基坑防护采用拉森

型钢板桩,框架主体外模采用大块钢模板,内模采用竹胶板,搭设钢管脚手架支架,混凝土泵送分层连续浇注,机械振捣,分两次浇注混凝土。

所有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生产,配备相应数量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和混凝土输送泵,保障混凝土的供应。

混凝土满足耐久性、抗腐蚀性和抗渗要求。

从原材料控制、配合比设计、灌注养护工艺、钢筋保护层控制等各个环节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大体积混凝土要采取控制水化热和灌注时间、温度,加强养护等措施,防止混凝土开裂。

钢筋采用集中下料制作,运至现场人工绑扎。

框架主体施工顺序见下图:

 

6.2.2施工技术方案

地道全长58.54m,轨下洞身结构宽8.4m,高3.6m及高5.5m,主体采用C40抗侵蚀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P8。

地基处理旋喷桩977根共计12701m,由地基处理作业队负责施工。

基坑开挖及框架主体由结构作业队负责施工,施工所用砼,由拌合站集中拌合,砼罐车运输至现场。

6.2.2.1地基处理

地基处理采用Φ50cm旋喷桩,桩顶和基础之间设60cm厚碎石垫层及两层土工格栅,并夯填密实。

6.2.2.2框架主体

基坑开挖防护采用拉森

型钢板桩,围檩采用500×14mm钢管,框架主体采用大块定型钢模分节浇筑混凝土施工。

6.2.3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6.2.3.1旋喷桩施工

6.2.3.1.1施工准备

(1)平整场地,清除地面、地下障碍。

当地低洼时,应回填粘性土料,但不得加填杂土;当地表过软时,应采取防止施工机械失稳的措施。

(2)布置开挖冒浆排放沟和集浆坑。

(3)进行现场测量放样,定出每一钻孔喷浆孔位,并作出明显标志和妥善保护。

(4)建好现场施工用的临时设施,如供水、供电、道路、临时房屋、工作平台以及材料库等。

6.2.3.1.2旋喷造孔

喷射注浆施工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将钻机安装在钻孔的位置上,使钻具对准孔位中心,同时为保证钻孔达到设计要求和垂直度,钻机就位后,必须做好立轴及机身水平校正,使其钻机轴线垂直对准钻孔中心位置。

钻孔的目的是将喷射注浆管插入预定的地层中,由于钻孔较深,平均大于50m,选用XY-2型(500型)地质钻机作造孔机械。

钻孔孔位偏差应小于20mm。

要采取特殊技术措施,确保孔斜偏差率小于5‰。

钻孔应采用测斜仪逐孔进行测斜,对不合格的钻孔,要重新纠斜补钻,直至合格,方能终孔。

6.2.3.1.3插喷射管

插管是将喷射注浆管插入钻孔设计的深度。

在插管过程中,为防止泥沙堵住喷嘴,可用胶布缠住喷咀。

6.2.3.1.4高压喷射灌浆

钻孔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高喷灌浆。

高喷灌浆应分排分序进行,每排孔应分两序施工,相邻孔高喷灌浆间隔时间不宜少于24h。

下喷射管前,应进行地面试喷并调整喷射方向。

下入、拆卸喷射管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喷嘴堵塞。

当喷头下至设计深度,应先按规定参数送浆、气进行静喷,待浆液返出孔口、情况正常后方可开始高喷灌浆。

高喷灌浆应全孔连续作业,因故中断停喷或每当拆卸喷射管后,应进行复喷,其复喷长度不小于0.2m。

在高喷灌浆作业过程中,出现压力突降或骤增、孔口回浆浓度或回浆量异常等情况时,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孔内严重漏浆,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