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七单元 第二课时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导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43719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7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七单元 第二课时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七单元 第二课时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七单元 第二课时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七单元 第二课时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七单元 第二课时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七单元 第二课时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七单元 第二课时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七单元 第二课时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七单元 第二课时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七单元 第二课时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七单元 第二课时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七单元 第二课时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七单元 第二课时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七单元 第二课时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七单元 第二课时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导学案.docx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七单元 第二课时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七单元 第二课时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导学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七单元 第二课时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导学案.docx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第二课时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导学案

[循着线索·理一理]

[由表及里·想一想]

1.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 新航路开辟后,大西洋沿岸的贸易活动十分活跃,带动荷兰的造船业和运输业发展。

荷兰造船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是荷兰人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荷兰凭借一支强大的商船队,为许多国家转运商品,垄断了世界的航运业,故称为“海上马车夫”。

2.“东印度公司一旦政权在手,便迫不及待地利用它来实现掠夺。

在这方面,它的贪婪、残暴使当年在马拉巴尔海岸胡作非为的葡萄牙人也相形见绌。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早期掠夺就最典型地表现了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本在殖民地掠夺的劣迹。

”这段材料说明英国殖民扩张有何特点?

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 特点:

通过建立东印度公司,直接掠夺财富和垄断商业贸易。

主要目的:

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史论术语·背一背](先填后背)

①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建立了世界性的商业帝国。

在争夺殖民地的斗争中,英国最终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这实质上也体现出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

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与掠夺,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②野蛮掠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是资本主义贪婪性的早期表现之一。

随着殖民扩张的进行,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建立在西方列强野蛮扩张与殖民掠夺基础之上的。

③新航路开辟后的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进一步拓展了世界市场,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

④西欧国家对殖民地的暴力掠夺,是欧洲发展和兴旺的重要条件,迎来了工业革命,同时它也是亚、非、拉美灾难的根源。

探究点一

欧洲的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未考史料·读出史论]……

根据上述史料,分析欧洲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史论形成

欧洲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1)殖民掠夺的财富在欧洲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给殖民地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3)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必然引起殖民国家之间的大规模战争。

(4)殖民扩张是使世界连成一体的手段之一。

探究点二

奴隶贸易……[已考史料·命出新意]……

史料 (摘自2014年山东高考T39)

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

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

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

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

1833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

——据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

(1)指出英国在世界奴隶贸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国内因素。

答案:

国际条件:

西班牙、葡萄牙等老牌殖民国家衰落,英国在海外殖民争夺中逐渐取得优势地位。

国内条件:

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经济迅速发展。

(2)说明奴隶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答案:

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交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3)奴隶贸易对英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答案:

为后来发生的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和市场条件。

总结升华

英国确立殖民霸权的条件和影响………

1.条件

(1)国内政治制度优势: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为英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2)雄厚的经济实力:

英国通过圈地运动和海外殖民掠夺,扩大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强大的军事优势:

17世纪下半叶经过三次英荷战争,摧毁了荷兰的殖民优势,确立了海上霸权。

(4)地理位置的优势:

地处大西洋沿岸,位于世界贸易中心,便于经济贸易和海外冒险;有较强的海洋意识和海上优势。

(5)意识形态的变化:

宗教改革后,英国新教徒强烈的个人奋斗进取精神和思想文化的进步与解放,也是取胜的重要原因。

(6)政府的支持:

政府推行重商主义,一贯支持本国的海外殖民活动。

2.影响

(1)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2)为即将发生的工业革命提供了资本和市场条件。

[历年高考真题整体研究——找规律]

1.(2013·北京高考)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

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  )

A.北宋中期       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D.鸦片战争时期

解题提示:

①明考点: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和早期殖民扩张。

②关键信息:

“荷兰东印度公司”“青花瓷”“最早”。

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即17世纪初。

这时期中国处于明末清初时期。

青花瓷最早出现于元朝,由此判断该船最早沉没的时间应是明末清初。

答案:

C

2.(2013·福建高考)图1、2、3是关于纽约得名后英荷关系的漫画。

其突出反映了(  )

图1       图2      图3

A.英荷争当世界霸主B.英国想方设法压制荷兰

C.荷兰不满英国制裁D.荷兰想独霸贸易市场

解题提示:

①明考点: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②关键信息:

漫画内容是运到纽约的商品都要以英国为中转站,且要用英国船只运输。

而荷兰是“海上马车夫”,世界航运业发达,所以,以英国为中转站且用英国船只运输,损害了荷兰利益。

答案:

B

3.(2013·安徽高考)“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

下图地图中白色区域的不断扩大,反映了(  )

A.天主教的传播B.西方人眼中的世界

C.罗马帝国的扩张D.“日不落帝国”形成

解题提示:

①定时空:

由1500年、1600年、1800年可知为世界近代。

②抓关键:

四个图片展现了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对世界范围的认识不断扩大;到1500年,新航路的开辟,打通了连接欧洲和亚洲、美洲的新航线。

答案:

B

4.(2011·北京高考)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

①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②工业革命 ③殖民掠夺

④奴隶贸易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解题提示:

①定时空:

16~17世纪,英国。

②抓关键:

16~17世纪英国加入殖民扩张行列,进行罪恶的黑奴贸易,掠夺了大量黄金白银,造成了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答案:

D

5.(2012·广东高考,节选)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

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

材料二 (清末)旧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

今试任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服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而八九。

——《饮冰室合集》

(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旧工业”指什么?

简要说明其衰落与工业革命的历史关联。

解析:

(1)问根据题干信息“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被称为‘西班牙胡椒’”“17世纪,欧洲人……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迁移新航路开辟与西欧殖民扩张的有关史实归纳其历史背景。

(2)问结合材料二中的“清末”“旧工业之衰落”等关键信息,结合中国古代经济的特点和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及工业革命的影响,即可判断“旧工业”;结合工业革命的影响可分析其衰落的相关因素。

答案:

(1)历史背景:

新航路的开辟及殖民扩张;荷兰积极进行海外贸易。

(2)“旧工业”指中国传统手工业。

历史联系: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中国,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西方工业文明传入,冲击中国传统手工业;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洋务运动与民族工业兴起,也不断冲击中国的小农经济。

[最新史学动态分类研究——看趋势]

史观分析类(七)

运用多元史观认识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革命史观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与掠夺之路,给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反抗其殖民扩张与掠夺具有正义性

全球史观

新航路开辟后,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促使世界各地区的联系加强;殖民扩张促使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与扩展

文明史观

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使世界各地的文明相互碰撞与交融,是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现代化史观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本,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成长和资产阶级的壮大,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到来;客观上促进了世界落后地区的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成为人类逐步走向近代化的最初起步

社会史观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商业交流加强,各种物品交流与交换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

[考向新视角]

1.(2015·济南调研)北京大学罗荣渠教授认为: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

”这一评价(  )

①立足于文明史观 ②正确分析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③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 ④是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 从“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等信息可知①正确;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的联系,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故②正确;作者没有评论西方殖民扩张的对错,所以不是在为其开脱,故③错误;辩证是一分为二的论证,题中没有体现对新航路开辟进行两方面评价,故④错误。

[答案] A

2.(2015·湖州质检)比较以下两幅贸易示意图,可以得出的信息有(  )

①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②世界贸易活动范围扩大

③世界贸易路线由陆路发展到海路 ④从公平的商贸活动到掠夺性贸易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解析] 图1反映14世纪欧亚贸易中心在中国以及罗马,而图2显示贸易中心在西欧,故①正确;从图1亚欧之间贸易到图2亚欧非美之间贸易,说明贸易范围扩大,故②正确;图1中已有海上贸易,不能说明贸易路线由陆路发展到海路,故③错误;图1反映公平贸易,图2三角贸易说明是掠夺性贸易,故④正确。

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近期模拟试题重点研究——练能力]

一、选择题(抓住时空定范围,依据关键信息找对应)

1.(2015·嘉兴期末)16世纪末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后,取代其海上霸主地位的国家是(  )

A.英国B.荷兰

C.法国D.葡萄牙

解析:

选B 1588年,随着“无敌舰队”被英国海军打败,西班牙丧失了海上霸权,商业资本发达的荷兰起而代之,故B项正确。

2.(2015·北京西城二模)1609年,应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邀请,格劳修斯发表了《论海上自由》,主张海洋应该为人类共同所有、自由利用,“每个国家均可自由地(通过海洋)穿行到另外一个国家,并可自由地与之进行贸易活动”。

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

A.为荷兰海外殖民扩张活动进行了辩护

B.标志着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的开始

C.直接导致了第三次英荷战争的爆发

D.对英国的殖民霸权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解析:

选A 17世纪荷兰成为海外贸易大国,格劳修斯主张每个国家均可自由航行、自由贸易,实际上是在为荷兰海外殖民扩张活动进行辩护,故A项正确;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才开始,故B项错误;格劳修斯言论没有直接反映出因冲击英国的海上利益而导致英荷战争的爆发,故C项错误;18世纪中期英国才建立世界殖民霸权,故D项错误。

3.(2015·南京二模)到17世纪中期,荷兰的造船业占当时世界的首位,海军几乎超过英法两国海军总和的一倍,商船吨位占欧洲总吨位的四分之三,挂着荷兰国旗的船舰游弋世界各大海洋。

荷兰获得“海上马车夫”称号。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荷兰(  )

①成为西欧重要的贸易中心 ②凭借强大的海军力量打垮英法 ③成立了海外特权贸易公司 ④颁布《航海条例》打击英国航运

A.①②③B.②④

C.①③D.①③④

解析:

选C 由题目中的信息“17世纪中期,荷兰的……商船吨位占欧洲总吨位的四分之三……船舰游弋世界各大海洋”可知荷兰成为西欧重要的贸易中心,故①正确;近代以来,英国凭借强大的海军力量打垮西班牙和法国等,故②错误;17世纪的荷兰通过成立东印度公司等海外特权贸易公司促进其对外贸易的发展,故③正确;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打击荷兰航运,故④错误,C项符合题意。

4.1999年,利物浦市政厅正式就那段历史道歉,“为城市在这样一场人类悲剧的贸易中扮演的角色表示羞愧和懊悔”。

利物浦过去承担“人类悲剧”的角色指的是(  )

A.在远东建立东印度公司B.在大洋洲进行欺诈贸易

C.在美洲掠夺金银D.在非洲进行奴隶贸易

解析:

选D 本题需要对利物浦的历史发展有一定了解:

位于英格兰西北部,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是英国第二大港,因为奴隶贸易而发展繁荣,利物浦在黑奴贸易中占有特殊地位,因此利物浦市政厅为“人类悲剧的贸易中扮演的角色表示羞愧和懊悔”指的是在非洲进行奴隶贸易,故D项正确。

5.(2015·金华十校调研)“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是由一群有创业心和有影响力的商人所组成。

这些商人获得了英国皇家给予他们的对东印度的15年的贸易专利特许。

1609年,詹姆士一世向东印度公司发出了一张不设期限的特许状。

随着时间的变迁,东印度公司从一个商业贸易企业变成印度的实际主宰者。

”材料表明(  )

①当时的英国已经完成资本原始积累 ②东印度公司是殖民地财富的掠夺者之一 ③东印度公司是英国政府授权的垄断性贸易公司 ④东印度公司垄断了非洲和美洲之间的奴隶贸易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选B 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殖民扩张,表明当时的英国正在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故①错误;在英国政府授权下,东印度公司成为印度的实际主宰者与殖民地财富的掠夺者,故②③正确;东印度公司垄断了亚洲和欧洲之间的商业贸易,故④错误。

6.(2015·武汉调研)“1760年,猎奴者捕获了西非人彼得斯,将其带到海岸,贩卖给了法国奴隶贩子。

坐贩奴船,渡过大西洋来到了法国殖民地路易斯安那,可能在此地的蔗糖种植园工作。

”上述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  )

A.增加了西欧国家的劳动力

B.使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

C.推动了美洲工业化的进程

D.给非洲带来了社会进步

解析:

选B 黑奴贸易增加了美洲的劳动力,而不是西欧国家,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中“1760年,猎奴者捕获了西非人彼得斯”说明是殖民扩张中的黑奴贸易,这一举措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故B项正确;非洲的劳动力主要用于“种植园工作”,不是促进工业化,故C项错误;黑奴贸易中掠夺了大量劳动力,给非洲造成巨大的破坏,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根据分值定要点,依据材料找答案)

7.(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英关税、土地税及其在财政收入所占比率》(单位:

白银万两;比率:

%)

年份

英国

中国(明朝)

关税

比率

土地税

比率

关税

比率

土地税

比率

1490

6.7

5

30.4

21.77

3

0.17

1614

93

1552

7.5

11

28.3

40.81

8

0.45

1309

73

1602

3.6

14

65

25.52

20

0.87

1844

80

——刘昀《14~17世纪中英财政收入与支出结构比较研究》

材料二 因为光荣革命而产生的主权在议会的体制,形成了对本国产权、经济活动、信仰自由以及个人自由的政治保护,它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获取资源,这种历史安排便产生了一个强国。

——杨光斌《制度变迁与国家治理》

材料三 欧洲是很重视商业的,在古希腊时候就是重商业的,罗马也是。

那么到了中世纪的末期……商业结合了“地理大发现”就有所谓的“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的意思就是一个民族国家把发展国内外商业、发展海外贸易当作一种“国策”。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比较1490~1602年间中英两国关税收入、土地税收在本国财政收入中比重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近代英国成为强国的原因。

(6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欧洲“重商主义”产生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国策”对英国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

(4分)

解析:

(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数据分析1490~1602年间中英两国关税收入、土地税收在本国财政收入中比重的不同;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根据中英双方当时的经济形态以及对外政策的不同分析原因。

(2)问,根据材料二信息逐一分析概括即可。

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前两句语言概括;第二小问,“重商主义”出现在新航路开辟后,因此“重商主义”推动英国海外殖民和贸易,加速英国资本原始积累。

答案:

(1)不同:

英国关税收入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远高于中国;明朝政府土地税收在收入比重中远远超过英国。

原因: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重视对外贸易,走工商立国的道路。

农业经济是中国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明朝政府推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形成财产所有权制度,对自由的政治保护;采取对外进行扩张政策。

(3)原因:

欧洲有重视商业的传统;“地理大发现”促进商业发展。

影响:

英国政府积极推动海外殖民和贸易,加速英国资本原始积累,为工业革命创造了资金和市场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