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2903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二历史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二历史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二历史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二历史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二历史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二历史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二历史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二历史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二历史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二历史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二历史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二历史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二历史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二历史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二历史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二历史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二历史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二历史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二历史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Word格式.docx

《高二历史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Word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历史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Word格式.docx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过程

难点

殖民扩张的影响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6世纪后期荷兰积极向海外殖民扩张,在17世纪建立了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帝国;

17世纪开始,英国也积极向海外殖民扩张,并与荷兰、法国进行了激烈的争夺,到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新航路开辟后,人类的商业活动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人类的经济活动由于世界市场的出现而第一次被广泛地联系在一起,而西欧国家对殖民地财富、资源、劳动力的暴力掠夺,是欧洲发展和兴旺的重要条件,也是亚、非、拉美灾难的根源。

本课所涉及内容文字与图片材料比较丰富,建议在教学时进行适当补充,增加学生对这一段历史的感性了解,提高获取有效信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的能力。

本课的引言部分是由图画与文字两部分内容组成。

图画展现了17世纪荷兰在印度尼西亚的殖民据点巴达维亚港口的繁荣景象。

文字内容指出,荷兰和英国等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加入了殖民扩张的行列。

两部分旨在说明:

新航路的开辟,使西欧列强纷纷踏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将人类的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的世界市场也正是在这种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拓展的。

建议教师以图画与文字内容为素材,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引言内容。

问题一,通过观察图画《巴达维亚》和阅读引言文字内容,你从中能够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问题二,“海上马车夫”是什么意思?

荷兰为什么会获得这个称号?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教材以荷兰和英国为例,讲述殖民扩张的过程。

第一目“海上马车夫”,介绍了荷兰殖民扩张的概况。

荷兰向海外进行殖民扩张是与它的对外贸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教材先简要介绍荷兰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地区之一,是商业革命的受益者。

接着阐述荷兰获得独立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在17世纪掌握了世界商业霸权。

最后强调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荷兰积极向海外殖民扩张,在亚洲、美洲、非洲都建立了自己的殖民据点,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

(1)欧洲资本主义萌芽较早的地区,商业革命的受益者

建议教师在本目教学时首先增加对“荷兰”的说明:

在1581年独立以前,这一地区统称为尼德兰。

“尼德兰”一词,意为“低地”,泛指西欧中部的莱茵河、缪司河、些耳德河下游及北海沿岸一带,相当于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的一部分。

16世纪时,它由17个省构成,属于西班牙国王的属地。

当时,尼德兰已进入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阶段。

发达的商业和运输业是尼德兰经济的一大特征。

因为尼德兰具有发展国际贸易得天独厚的条件,它西朝大西洋和英国,背靠辽阔的德国,处在欧洲商道十字路口的位置。

这些使尼德兰成为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地区。

建议教师补充西北欧地图,帮助学生对荷兰的地理位置形成感性认识。

随着葡萄牙和西班牙海外殖民帝国的建立,尼德兰还经营起与殖民地的转运贸易。

开辟新航路的经济根源在于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但作为开辟新航路的实践者的葡萄牙和西班牙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因此尽管他们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帝国,从殖民地抢夺了大量金银,但这笔巨大的财富却没有转化为他们国内的资本,反而由于封建贵族的挥霍而大量流入尼德兰、英国、法国等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刺激了这些国家和地区手工业和商业的兴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建议引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了解葡萄牙和西班牙早期殖民活动的地域和特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开辟新航路”对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

16世纪中期,尼德兰与西班牙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正在形成中的尼德兰民族走上了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建立民族国家的道路。

1566年,反对西班牙封建专制统治的尼德兰革命爆发。

在革命斗争的过程中,尼德兰南北方发生了分裂。

1581年,资本主义经济比较发达的尼德兰北方各省宣布脱离西班牙而独立,成立“联省共和国”,由于荷兰省在联省中的地位最重要,因此也称荷兰共和国(1815年起改为王国)。

(2)“海上马车夫”

尼德兰革命为荷兰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独立后的荷兰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17世纪发展成为世界商业霸主。

荷兰在国际贸易中的霸主地位得力于其独有的三桅商船。

以往欧洲的商船一向用笨重的木材建造,船尾架设火炮,商船同时也是军舰。

荷兰人首先冒险建造一种不可架设火炮,仅能货运的运输船。

这种船,船身宽、船底平、货舱大、居住舱小,造价低廉,经济实用,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主导了世界航运业。

当时的荷兰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商船队,几乎把欧洲南方各国和北方各国之间的贸易都集中到了自己手里。

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粮食由他们运往地中海,德意志的酒类、法国的手工业品、西班牙的水果及殖民地的产品也由他们运往北欧销售。

其海运、渔业、工场手工业超过其他国家,首府阿姆斯特丹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建议教师以插图《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港》为素材,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加强对荷兰“海上马车夫”的感性认识。

(3)荷兰的殖民活动

荷兰资产阶级并不以高额的利润为满足,他们力图从海外殖民活动中占领更多的领土。

商业垄断公司是荷兰向外扩张的有力的组织形式。

建议教师以提问形式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提取有效信息,据此对商业垄断公司的概念作出解释。

荷兰在1602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和在1617年成立的西印度公司就是这样的商业组织。

荷兰利用商业垄断公司这个强有力的工具建立起自己的殖民航运霸权。

在亚洲,荷兰先后侵入爪哇岛、雅加达等地,在巴达维亚(即雅加达)建立东方总部;

从葡萄牙手中夺取了马六甲、锡兰,并在当地贸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17世纪中期荷兰夺取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在东亚,荷兰殖民者一度侵入我国领土台湾,还在日本长崎建立了贸易据点。

非洲东岸、印度洋北岸和马来半岛沿线的亚洲地区是荷兰殖民扩张的重点。

在北美,荷兰建立了新尼德兰殖民地。

建议以表格形式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列表归纳荷兰殖民扩张的概况。

荷兰入侵台湾的概况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建议教师利用教材提供的【历史纵横】,引导学生回忆所学过的内容。

就在荷兰人在17世纪执世界殖民贸易牛耳之时,英、法两国起来向其挑战。

17世纪后半期,英荷进行了三次战争。

结果,英国取得荷兰的北美殖民地。

此后,荷兰在欧洲丧失了大国地位。

第二目“‘日不落帝国’”英国建立殖民帝国的过程以及其海外殖民活动对其国内资本主义,特别是工业资本主义的影响是最为典型的。

教材通过英西海战、英国的殖民概况、英荷战争和英法战争等几个方面,展示了16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英国建立世界最强殖民帝国的历史过程。

(1)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

英国位于大西洋中的不列颠岛上,东、南隔北海、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具备了扩大海外贸易得天独厚的条件。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了变化,主要商路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英国积极参与了海外贸易的竞争。

但是,当时拥有欧洲最大海军和舰队的西班牙控制着欧美之间的大西洋水域,号称“殖民先锋”的葡萄牙人控制着绕过好望角的东方航道。

英国冒险家们想要避开强敌,另寻从英国东北、西北经北大西洋前往东方的航道,屡次未能成功。

于是,英国人主要通过贩卖黑人奴隶、截击西班牙船队和袭击西班牙殖民港口等形式展开他们的海外活动。

英国的海盗式劫掠,使西班牙遭受惨重损失,两国矛盾因而激化。

西班牙国王决定远征英国。

但是,1588年的英西海战中,英国海军击溃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无敌舰队”的战败,标志着西班牙海上实力的丧失和英国的海上霸权开始确立。

17世纪开始,英国积极在海外进行殖民扩张。

(2)英国在北美和印度的殖民活动

17世纪初,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开始建立殖民地,到1733年已经建立了13个殖民地。

同时,英国也侵入印度,到1688年为止,英国在印度已经建立了3个重要据点。

同荷兰一样,英国的殖民活动也是通过商业垄断公司为基本组织形式的。

成立于1600年的东印度公司是其中实力最为雄厚的。

这些商业垄断公司从殖民地掠夺来的财富的数量极为庞大惊人。

这部分内容以基本史实为主,建议组织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内容,自行整理归纳,再提出尚不明白的问题,师生在解答疑问的过程中完成教学。

(3)英国国内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英国殖民者从殖民地掠夺的巨额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国内,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英国资产阶级的力量得到了发展壮大。

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政府,一方面积极维护国内的统一与安定,为资本主义经济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另一方面继续执行传统的重商主义政策,建立起欧洲最强大的海军,对海外殖民扩张的力度不断加大。

(4)“日不落帝国”的确立

英国不断地向海外扩张,首先与当时拥有世界殖民航运霸权的荷兰发生冲突。

为了打击荷兰的海上优势,英国首先进行大规模的海军建设。

军事准备有头绪之后,英国国会从1651年起颁布了好几项《航海条例》。

建议引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思考:

《航海条例》的规定对谁最不利?

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为了强迫荷兰接受《航海条例》的规定,英国在1652~1654年、1665~1667年、1672~1674年发动了三次对荷战争,给荷兰以致命的打击。

结果,荷兰丧失了海上霸主的地位,英国得到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尼德兰(改名为纽约)。

打败了荷兰之后,在海上与英国争霸的只剩法国这个劲敌了。

为了打败法国,英国在欧洲大陆上与反对法国的国家建立同盟,用金钱和武器资助他们,自己则集中海军力量,在海外打击法国。

英法争霸一共通过四次重要战争:

圣·

奥格斯堡同盟的战争(1689~1697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2~1713年)、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年)、七年战争(1756~1763年)。

战争波及世界各地:

北美、非洲、印度。

通过这几次战争,特别是七年战争,法国损失巨大。

它在印度的势力几乎全部被英国排挤出去,虽然被允许保留沿海的几个贸易站,却不能在印度维持军队,不再有征服印度的可能。

在北美,法国只剩下纽芬兰沿岸两个小岛及西印度几个岛屿;

在南美只保留了圭亚那这一据点。

英国夺取了法国整个圣劳伦斯流域及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广大土地以及格林纳达岛。

这样一来,在七年战争结束以后,英国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教学建议:

组织讨论“为什么英国能够击败荷兰、法国?

”可从自然资源、工业基础、海军建设、扩张重心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荷兰败于英国的基本原因在于,荷兰缺少自然资源和工业基础作为其海外扩张的后盾,且只重视发展航运业,忽视了海军的建设。

英法争霸英国获胜的原因在于:

法国的工业倾向于奢侈品生产,英国工业则以纺织品和金属制品为主,更有利于作战;

英国素来重视海军建设,18世纪英国海军实力在欧洲首屈一指,在英法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法国发展重心在于争夺欧洲霸权,英国则把争夺海上霸权放在首要地位。

第三目“市场的拓展”教材强调了欧洲殖民者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是世界市场建立的主要途径,殖民掠夺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同时也将深重的灾难带给了亚、非、拉美等殖民地。

(1)世界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形成

西欧的海外殖民扩张,使世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出现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

到18世纪后期,大陆之间的贸易的发展规模是有史以来最大的。

建议以“探究学习总结”中的“探究活动”为素材,引导学生结合《黑奴贸易图》来理解世界市场的形成:

美洲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烟草、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

因为种植场生产的是单一作物,所以种植场需要进口一切日常必需品,包括粮食、鱼、布匹及金属用具,也要求进口劳动力,三角贸易因此繁荣。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时期,西欧对亚洲贸易要比西欧对美洲的贸易要小得多。

原因在于:

同样是手工生产,亚洲的纺织品质轻、鲜艳、价廉,在西欧市场上颇受欢迎,对西欧纺织业冲击太大,西欧的纺织工业家反对进口亚洲的棉织品;

而亚洲人对于欧洲的商品则不感兴趣。

因此,这一时期的大陆贸易以大西洋贸易为主。

随着世界规模的经济联系的加强,国际的劳动大分工第一次大规模地实现了:

美洲和东欧(包括西伯利亚)生产原料品,非洲提供劳动力(奴隶),亚洲提供奢侈品,而西欧则指挥着这些全球性的贸易,并且越来越集中力量于工业生产。

请学生阅读【学思之窗】,回答其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比这一时期东西方经济、思想和对外政策上的差异,探究近代以来西方世界优势形成的原因。

(2)殖民扩张的影响

世界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给西欧带来无限的好处。

西欧是世界贸易的指挥者和受益者。

他们从奴隶贸易、甘蔗及烟草种植业以及东方贸易中获取最大的利润。

最重要的是,新的全球贸易对于西欧经济的刺激,为即将发生的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和市场这两个重要条件。

这些都是以殖民地人民的巨大牺牲为代价的。

殖民主义者对殖民地野蛮的屠杀、掠夺、奴役,打断了亚、非、拉美的历史进程,使它们发展缓慢、贫困落后,面临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严重威胁和无穷灾难,造成这些地区的长期落后。

东西方的历史进程大大拉开了距离。

建议教师补充英国从黑奴贸易中获取巨额利润的资料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对殖民活动的揭露的材料,让学生通过接触历史资料、提取有效信息,归纳、思考、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殖民扩张活动的影响。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海上马车夫”一目的教学,首先采用谈话法,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学过的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的商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贸易中心、贸易方式发生了哪些改变?

引导学生阅读引言内容,观察引言部分的图画《巴达维亚》,补充西北欧地图,请学生思考后作答:

继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扩张之后,欧洲哪一个国家掌握了殖民霸权?

它为什么会掌握殖民霸权?

与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有关系吗?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荷兰兴起的各项因素,培养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对于荷兰在世界范围内的概况,引导学生以绘制表格的方式将其归纳,帮助学生掌握绘制表格的学习方法。

“日不落帝国”。

英国通过与西班牙、荷兰、法国的战争确立了自己世界最强殖民帝国的地位。

为什么英国能够战胜这些强国?

与英国相比,同时期的中国又是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之中?

可以从资源、国家体制、贸易政策、工业基础、海军建设等几个方面思考。

最后明确英国称霸的原因。

这样设计的思路是,让学生学习比较历史问题的方法。

第一,寻找比较点;

第二,分析比较点的相同与不同;

第三,分析概括比较结果,得出历史结论。

最后一目“市场的拓展”,可利用“探究活动”的《黑奴贸易图》,引导学生认识在殖民扩张活动过程中世界市场体系是怎样逐渐确立的?

所谓“世界市场”,并不单纯是指人类商业活动的范围是世界范围的,更重要的是,人类的经济活动被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帮助学生对“全球一体化”形成初步概念。

对于殖民的影响,可以补充英国从黑奴贸易中获取巨额利润的资料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对殖民活动的揭露的材料,引导学生阅读后思考:

殖民活动的受益者是谁?

他们得到了哪些好处?

殖民活动的牺牲者是谁?

他们承担了哪些灾难性的后果?

殖民除了带给他们灾难以外,还带给他们什么?

殖民活动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进程起了什么作用?

这样设计的思路是:

培养学生阅读历史资料,提取有效信息并加以整理、归纳的能力;

让学生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唯物史观。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介绍荷兰的殖民概况时,引导学生绘制表格。

地区

基本情况

备注

亚洲

侵入爪哇岛、雅加达等地,在巴达维亚(即雅加达)建立东方总部;

在东亚,一度侵入我国领土台湾,还在日本长崎建立了贸易据点。

非洲东岸、印度洋北岸和马来半岛沿线的亚洲地区是荷兰殖民扩张的重点

非洲

建立好望角殖民地,作为对亚洲侵略的中继站

北美

建立了新尼德兰殖民地

案例二 

引导学生认识殖民活动的影响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幻灯形式补充以下材料:

大家知道,英国东印度公司除了在东印度拥有政治统治权外,还拥有茶叶贸易、同中国的贸易和对欧洲往来的货运的垄断权。

而印度的沿海航运和各岛之间的航运以及印度内地的贸易,却为公司的高级职员所垄断。

对盐、鸦片、槟榔和其他商品的垄断权成了财富的取之不尽的矿藏。

这些职员自定价格,任意勒索不幸的印度人。

总督也参与这种私人买卖。

巨额财产像雨后春笋般地增长起来,原始积累在不预付一个先令的情况下进行。

华伦·

哈斯廷斯的审判记录中有很多这样的实例。

举一个例子来说。

有一个名叫沙利文的人,当他因公出差到印度一个离鸦片产地很远的地区时,接受了一项鸦片契约。

沙利文以4万镑把契约卖给一个名叫宾恩的人,宾恩又在当天以6万镑转卖给别人,而这张契约的最后购买者和履行者声称,他从中还赚了一大笔钱。

根据一个呈报议会的报表,从1757年到1766年,东印度公司和它的职员让印度人赠送了600万镑!

1769年到1770年间,英国人用囤积全部大米,不出骇人听闻的高价就拒不出售的办法制造了一次饥荒。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1.你知道当时中国和日本等国有关海外贸易的政策是怎样的吗?

解题关键:

17世纪的中国和日本等国都属于封建专制国家。

思路引领:

17世纪中国处于明清交替时期;

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时期。

答案提示:

中国自明太祖时起,就厉行海禁政策,“片板不许下海”;

清朝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几次下令禁止海外贸易,只开放广州海关。

日本德川幕府实行锁国政策,17世纪30年代陆续发布锁国令,禁止日本船只出海贸易,禁止日本人与海外交往,对驶抵日本的外国船只进行严密监视,对他们的贸易活动进行严格管制,只同中国、朝鲜、荷兰保持一定的贸易关系。

2.“18世纪末,英国国王派使者到中国,希望中国开放通商口岸、减少关税等,遭到乾隆皇帝拒绝。

乾隆皇帝在给英国国王的回信中宣称: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请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英国实行“重商主义”,积极参与海外竞争;

中国“重农抑商”,禁止海外贸易。

“重商主义”与“重农抑商”两种政策的影响。

18世纪末,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政府对资本主义经济实行扶持和保护的政策,执行重商主义,积极参与海外竞争。

这样的政策导致了英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成长,也让英国掌握了海外贸易的主动权。

当时的中国,处于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皇权至上,实行“重农抑商”,打击工商业,禁止海外贸易。

这样的政策导致了自然经济的固守和封建社会的延续,也使中国失去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重要条件,在社会前进的发展上慢于英国。

最后,资本主义的英国必然再次扣关,封建的中国将难以阻挡殖民者的脚步。

【探究性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1.英国为什么能够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英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工业基础、强大的海军和国家的政策

英国位于大西洋中的不列颠岛上,具备了扩大海外贸易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英国发达的手工业,为海外殖民提供了物质基础。

英国重视海军建设,拥有欧洲首屈一指的强大海军,为海外殖民提供了军事上的保障。

英国政府一贯重视海外事业,资产阶级革命以后更是把争夺海上霸权放在了首要地位。

2.荷兰和英国等国的殖民侵略带来了哪些后果?

西欧的资本主义发展得到了促进,亚、非、拉美等殖民地灾难深重

荷兰、英国等国进行殖民侵略,掠夺当地财富,贩卖奴隶,获得巨额利润,这些财富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手工业生产无法满足广阔市场的需求,促使技术革命的到来。

300年的殖民扩张和掠夺,造成殖民地千百万人民的死亡。

在美洲,殖民者对土著印第安人实行残酷的种族灭绝政策,罪恶的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了1亿左右的精壮劳动力。

在殖民强盗的掠夺之下,殖民地的社会经济不可避免地陷入停顿甚至倒退。

东西方历史进程的距离被大幅度地拉大了。

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

谈谈为什么黑奴贸易会出现在15~19世纪的近四百年间。

黑奴贸易兴盛的原因

15~19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处于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黑奴贸易的暴利刺激

15~19世纪西欧的资本主义发展还处于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

海外殖民方式还比较简单、粗暴。

西方殖民者在美洲进行殖民侵略的过程中,一方面在美洲发展种植业,另一方面对美洲土著印第安人实行大规模的种族灭绝政策,造成了劳动力的严重不足。

同时,当时西欧国家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正常贸易获取的利润无法满足西欧商人的欲望。

因此他们对于获取巨额利润的贸易,无论是正常的还是非正常的,都有着无与伦比的兴趣。

黑奴贸易能获取巨额利润,对于西欧商人来说是难以抗拒的诱惑。

当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逐渐向自由资本主义过渡,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殖民政策也就相应地发生变化,资产阶级热衷于把包括非洲在内的海外殖民地变成他们的投资场所、原料产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黑奴贸易也就逐渐衰落。

2.阅读与思考

马克思说: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

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殖民侵略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财富的积累对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积极作用

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过程中,早期的资本积累是不可逾越的关键环节。

西欧殖民者在殖民地的种种野蛮的强盗式掠夺行径,获取了巨额利润,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始的资本积累。

(刘剑 

海南省海口市海口实验中学)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西班牙国王和麦哲伦以及骑士法里罗订立的关于发现香料群岛的协定

因为你,葡萄牙王国的生人斐尔南多·

麦哲伦,你,骑士路易司·

法里罗(也是该国的生人)希望朕规定你们服务的范围,特责成你们在属于朕(朕是统治者,在朕的分界线境内)的海洋里发现丰富的香料以及朕最需要而且使我国获利的其他东西,所以为这件事命令和你们订立协定如下:

第一、你们应当在充分时间内,在朕的境界和分界线内的海洋去寻找;

为了在执行上述任务中不至有和你们抱同样目的的其他人通过你们的路线,对你们赐予并愿保证,在此后十年内,不颁发特许状于任何想沿你们选定的路线和方向去探险的人。

如果有人根据本特许状向朕请求,则发特许状以前,先通知你们,以便你们如果愿意,也能象那些打算到海上从事新发现的人们一样,用同样多的船只从事同样的航行。

但你们须承认,如果朕把特许状赐给想循向西航的路线到朕所指定的地方(即印度各岛和大陆以及其他所有已经发现的地方)以便探寻这些海中间的海峡的人,则朕有权颁赐这种特许状于要求它的人。

你们从事上述的探险,不得在葡萄牙国王陛下(朕的最亲密的从父和友邦君主)的分界线和境界内进行,沿着我们的分界线,丝毫不得使他受到损害。

重视你们行动所依据的计划,着手上述的探险,也考虑到由于你们的效力,使朕获得很多福利以及扩大我们卡斯提王室的版图,为补偿你们的劳绩和面临着的危险,朕愿下令赐给,从你们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以及捐税和替朕征收的其他进款中,除去你们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