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王府导游词.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46592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恭王府导游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恭王府导游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恭王府导游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恭王府导游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恭王府导游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恭王府导游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恭王府导游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恭王府导游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恭王府导游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恭王府导游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恭王府导游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恭王府导游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恭王府导游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恭王府导游词.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恭王府导游词.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恭王府导游词.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恭王府导游词.docx

《恭王府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恭王府导游词.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恭王府导游词.docx

恭王府导游词

恭王府讲解词

 

大家好,我是恭王府的讲解员XXX,非常欢迎各位到恭王府参观游览。

恭王府地处北京内城西北部,东近前海,北倚后海。

早期自德胜门内积水潭(西海)水域东北角所引出的一条水渠,绕过恭王府的西墙转南墙外(俗称月牙河),经三座桥流入什刹海(前海)。

西、南临水,东、北近水,可谓四周皆水,环境幽美的风水宝地。

到20世纪50年代初,该水渠被填平,形成柳荫街及前海西街。

恭王府最早建于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已有230多年的历史,是为大学士和珅所建的宅院。

嘉庆四年和珅获罪,宅第没收。

之后将宅第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嘉庆皇帝赐给了弟弟庆亲王永璘,东部留给了十公主。

咸丰元年(1851)咸丰帝将整座王府赐给恭亲王奕入住,至此得名恭王府,沿用至今。

请大家记住园子的二位主要主人:

大贪官和珅及恭亲王奕。

恭王府南北长330米,东西宽180米。

北京有几十座王府,不是被毁就是被挪做他用,以原来风貌保存下来对外开放的仅恭王府一座。

作为满清皇族的古建园林,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约六万多平米,其中府邸约3.2万平米,花园占地2.8万平方米。

府邸内的建筑分东、中、西三路,由南自北都是以严格的中轴线贯穿着的多三进四合院落组成,布局分明;东路去朴尚华、中路庄严肃穆、西路古朴典雅,三路自成一体又和谐统一。

在这些房屋中既有体现皇家气派和威严的建筑,又有来自民间精巧的建筑和装饰风格,构成了王府文化的最大特点。

花园融江南园林与北方建筑格局为一体,汇西洋建筑及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为一园。

恭王府既是清代王府建筑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建筑及造园技艺最成熟时期的重要表现。

著名学者侯仁之先生称之为“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

恭王府于198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单位,1988年恭王府花园对社会开放。

在我讲解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保护这份珍贵的遗产,也为了保证您的游园安全,请您配合第一、请勿吸烟,第二、请勿攀爬山石,第三、看管好自己的财物,第四,爱护环境卫生,不要在园内乱丢垃圾。

 

一、府主人

第一位主人——和珅(生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死于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原名善保,字致斋,钮祜禄氏,属满洲正红旗(曾一度被抬入正黄旗,获罪后其家属又被归为正红旗。

)在八旗中不是贵族(八旗分为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

由皇帝亲自率领的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为上三旗,是贵族,其余是下五旗。

),和珅(祖上是英额峪今辽宁清源县境内,入关后在北京西直门内驴肉胡同居住)既不是出生于名门贵族,又没有进士的学历,怎么能受到乾隆皇帝的最大的宠爱:

   

 和珅受宠的原因主要的有五点 

第一,聪明机敏。

和珅记忆力惊人,过目成诵,聪明决断,就连嘉庆也肯定他“精明敏捷”。

他小时候在当时京城最好的学校咸安宫官学念书(咸安宫在皇宫内,相当于现在的全国重点学校,主要招收品学兼优又相貌英俊的内务府及八旗官员子弟),通晓满、汉、蒙、藏四种语言而且文武兼能。

和珅十九岁承袭了祖上挣来的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

三年后,和珅又等来了三等侍卫的空缺,这使得和珅有了接近乾隆皇帝的机会。

第二,联姻皇室。

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的名字是乾隆皇帝赐名,满语的意思是福寿绵长。

而且乾隆把65岁得的爱如掌上明珠的宝贝闺女固伦和孝公主指婚给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

乾隆和和珅就从主奴关系,君臣关系,这一下子就变成了儿女亲家关系,乾隆就变成了和珅真正的保护伞。

第三,据野史上讲,记得弘历年少时(后来的乾隆皇帝)有一次在宫中玩耍,看到年贵妃在梳头,而这个年贵妃是清朝大将军年羹尧的妹妹,是清朝十大美女之一,叫年秋月。

弘历被她的美貌打动偷偷过去从后面蒙住了她的眼睛,年贵妃吓了一跳也不知后面是谁,拿起簪子向后一划,恰好划破了弘历的额头。

后来此事让皇后得知,因为此事传出去对弘历的名声不好(她是雍正爷的贵妃,弘历应叫她额娘。

)下旨年贵妃上吊自尽。

弘历当时痛哭一场,因为他的一个轻浮举动使年贵妃丧生。

暗暗发誓等我当了皇帝再得相见,不修今世修来世。

于是沾着朱砂在年贵妃的耳后印了一个红红的指印。

多年以后弘历当了皇帝就是乾隆爷。

当他第一次看到和珅时,和珅还是个粘杆卫(走在轿子边上的小官)。

乾隆大吃一惊觉得和珅长得酷似多年前死去的年贵妃。

于是走下宝座问他家中有没有姐妹,和珅说只有兄弟二人,和珅、和璘。

当皇上失望之时,突然看到和珅的耳后有一个红痣,与年贵妃不但面貌相似,而且痣的大小位置也一样。

所以皇上认为和珅就是年贵妃的投胎转世。

于是皇上把和珅收在身边倍加宠爱,和珅也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讨乾隆喜欢。

于是和珅就像坐直升机一样,职务和地位直线上升,三年内乾隆皇帝多次传旨升和珅的官职,几乎把大清各种高官做遍,风光享尽,仅担任军机大臣一职就长达23年,权势赫赫,人称二皇帝。

很多朋友都是慕名来到恭王府的,影视作品对和珅的炒作也是沸沸扬扬,但是和珅的真实形象和影视作品形象有很大的差距,和珅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美男子,玉树临风,脸庞白皙,行动敏捷,举止端庄,言语诙谐。

 

第二任主人——恭亲王奕(1833—1898),爱新觉罗氏,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于1850年在道光帝的遗诏中被封为恭亲王。

他在晚清政局中是一位举足轻重、影响颇大的人物。

1861年咸丰皇帝去世后,他与慈禧联手发动“辛酉政变”,清除肃顺等八大顾命大臣,为慈禧以后走上权力的顶峰铺好了道路。

此后,他又被封为议政王,在军机处上行走,以亲王的身份参与军国大事,这在有清一代是十分少见的。

他以“领袖”的身份与曾国藩、张之洞等封疆大吏一起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洋务运动”。

在他的奏请和筹划下,清政府于1860年设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的“外交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专门办理对外交涉事宜。

1862年,在他的一手筹划下,清政府在北京成立了京师同文馆,同文馆的设立是我国创办新式学堂的开始,它于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成为北京大学成立最早的一个部分。

看来这位晚清的亲王与北京大学还有着一定的关系。

奕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在当时又以办理洋务而著称于世,所以时人便送他绰号“鬼子六”,他也并不介意。

由于奕在政治上很有主见和作为,所以见忌于慈禧太后,后来一度失势,隐居戒台寺。

奕1872年成为清朝第十家铁帽子王。

著有《乐道堂文集》。

甲午战争后,再次被起用,总理海军、会办军务、内廷行走。

1898年卒,谥号“忠”。

 

 

二、府邸六大主殿

1、银安殿——王府正殿

王府正殿,俗称“银安殿”是王府内举行重要礼节性活动的场所,在殿内中心位置摆放一组屏风和亲王的宝座。

与故宫的金銮殿相对应的。

金銮殿是皇帝召见、举行重大典礼仪式的地方。

你现在看到的这座高大的建筑是本次大修中按同治光绪年间的原样新建的。

最初的银安殿连同东西配殿在内的整个院落于一九二一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夜因烧香失火被毁。

  

银安殿的新建历程:

银安殿是按照当时严格的清廷建筑规制、王府建筑中的最高规格屋顶——歇山顶修复而成的。

游客们请观察正殿屋顶筒瓦的颜色,屋脊上吻兽个数,正门门钉的个数等,与你们所见的故宫有何不同?

皇宫屋顶覆盖金黄色琉璃,是皇权的象征;王府正殿的屋顶覆盖绿色琉璃筒瓦、屋脊上绿色琉璃吻兽,配殿屋顶为灰筒瓦,那是明示亲王的地位。

门钉。

在古建筑里,门钉只在板门上使用。

当初用来提防敌人用火攻城,所以在涿弋上涂满了泥,起防火作用。

门钉一般是铜制的。

清朝则对门钉的使用有一定的规制。

皇家建筑,每扇门的门钉是横竖各九路,一共是九九八十一个钉。

九是阳数之极,象征帝王最高的地位。

因为帝王庙是供奉历代帝王的,所以也是横竖九路门钉;王府七路乘七路,但是亲王府七路乘九路;再往下就是五路乘五路。

        

2.多福轩

此院俗称“藤萝院”。

正殿在和珅时期称之谓“延禧堂”,是和珅之子与公主的居所。

恭亲王时期称之谓“多福轩”,是王府的穿堂客厅,主要用于主人日常接待来客、亲友或前来回禀公事的下属,兼用作存放皇帝送来的礼物。

“多福轩”此匾为咸丰皇帝所题。

意为幸福很多的殿堂。

殿内正中悬挂“同德延禧”匾额,意在告诫主人:

你与皇帝同德才能延禧(禧:

吉祥如意、福寿绵长)。

请大家仔细观察殿内四壁靠近天花板的地方皆悬挂福寿字匾,这些福寿字均写于红色方纸之上(即“斗方”)呈梭形摆放,一福一寿成对制成匾额。

清代自康熙以后,每年入冬,皇帝都要亲自书写“福”“寿”字,颁赐给王、公、大臣、后妃。

逢重大生日庆典,还会加赐“寿”字。

按惯例,旧年的福寿字斗方不能揭去,而是将新赐的福寿字斗方直接贴在旧的上面,取“增福添寿”之意。

现在你看到的就是原样复制的。

请大家仔细观察屋梁上保留下来的乾隆时期的凤和玺彩画,虽然仅残留局部的凤尾图案,却有特殊的价值,它的存在证实了府邸东路曾为公主府。

和玺彩画又称宫殿建筑彩画,这种建筑彩画在清代是一种最高等级的彩画,大多画在宫殿建筑上或与皇家有关的建筑之上。

 

3.乐道堂

这里是东路建筑中最大的一处,也是最后一进院落,正房名“乐道堂”。

室内梁上至今保存了200多年前清中期包袱锦地彩画和凤凰主题彩画,表明和珅时期这里曾是公主的居所。

到了恭亲王时期这里是王爷的居室。

现在室内按恭亲王居住时的原样陈列。

“乐道堂”的匾额是道光帝亲笔所书赐给奕的,“安身乐道”表达了一位父亲希望儿子顺心如意、幸福吉祥的美好心愿。

和珅既非亲王,在封建等级制度甚严的清朝,他为何置逾制犯上而不顾大兴土木建造如此豪华的私宅呢?

从下面的记载中你可知其中的原委。

和珅之子丰绅殷德本名殷德,生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正月十九日,比和孝公主小半个月。

和珅与乾隆结成儿女亲家,成为令人高不可攀的皇亲国戚,由此更加受到皇上的器重,继而平步青云。

和珅建和宅实际上建成的是公主府,因此和珅建此宅是按照公主府邸和朝廷一品大员的双重规格建造的。

 

4.嘉乐堂

嘉乐堂是和珅时期的堂号,“嘉乐堂”此匾相传是乾隆赐给和珅的。

恭亲王时期为“神殿”,即王府举行萨满教祭祀活动的地方。

萨满教祭祀活动:

古代的蒙古人最早信仰萨满教。

萨满教崇拜神灵,把世界分为三种:

天堂在上;地为之中;地狱在下。

萨满祭祀以祭祖祭天最为重要。

满族人崇敬乌鸦,据传说满族祖先在一次战斗中陷入陷井,情急之下不得不到大树上作躲藏,树上的乌鸦一动不动,因而没有把满族的祖先暴露给敌人,让他逃过一劫,东山再起,因此满族人把乌鸦敬之为神。

 

5.葆光室

府邸西路的四合院较中、东路更为精致,主体建筑为葆光室和锡晋斋,此路建筑初为和珅的住所。

“葆光室”在和珅和庆王时期据推测应为客厅之类,在恭亲王时期,是一处比多福轩更为私密的客厅,能来这里的应该都是王爷的至亲好友。

咸丰二年咸丰帝陪奕的生母(道光帝的贵妃)前来探望恭亲王的新府时,在此停留并题写了“葆光室”“多福轩”匾额。

 

6、锡晋斋

这是府邸西路的最后一进院落,因为“天香庭院”的匾额而得名,“天香庭院”为慎郡王所题,慎郡王名允禧,是康熙帝的第二十一个儿子,雍正时封贝勒,乾隆朝晋升为郡王。

是清朝皇族中书画造旨最高者。

院内正房锡晋斋不仅是恭王府建筑中的精品之作,其精美程度在整个京城的清代居室建筑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正厅的东、西、北三面都是二层的仙楼,均以楠木隔断分隔空间,隔断上方窗格的镂空部位覆以极薄的蓝色丝绸,裙板上镶嵌工艺精湛的雕饰。

在当时这种即“大屋中施小屋,小屋上架小楼“高档的内檐装饰只有皇家才有。

这是和珅为自己建造的最重要的建筑,它便是和珅的第二十大罪。

楠木是中国古典家具重要的木材之一,是一种软质木材,也是珍贵树种。

它产于我国四川、云南、广西、湖南、湖北等地。

据《博物要览》记载:

楠木有三种,一曰香楠,二曰金丝楠,三曰水楠。

金丝楠木最为上乘。

由于木材的光泽很强(特别是在刨片时有明显的亮点,有人据此为金丝楠),即使不上漆,也越用越亮。

金丝楠木,千年不腐不蛀,所以名列硬木之外的白木之首。

楠木的珍贵,在于它的“大器晚成”。

楠木幼时生产很缓慢,20年后才能长高5米,到30-50年,还不是它的兴旺期,进入60年后,才是它的兴旺期,并后劲十足地猛长,在此后30年,是它生长的黄金时期。

此殿恭亲王时名为“庆宜堂”那么“锡晋斋”名从何而来。

原来,光绪六年,奕从成亲王府得到了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名家书法作品,晋代大文人陆机手书的《平复贴》,珍视非常,收藏于此,后来此殿就更名为“锡晋斋”。

锡通“赐”;晋,指晋代珍品《平复贴》。

锡晋斋后为恭亲王的书房;东配殿存放古董,因名“乐古斋”;西配殿存放字画碑贴,名“尔尔斋”意指此处所藏若与《平复贴》相比,都有不过尔尔。

 

三、花园介绍

恭王府的“三绝一宝”是最著名的景点,你身后这栋青灰色建筑,叫后罩楼。

它是恭王府的第一绝,所谓“绝”是指其长度为各清代王府建筑规制中后罩楼之最,且楼的后沿墙上层有形状各异的砖雕什锦窗44扇。

此楼为两层,每层45间,两层共计90间,拐角处有10多间未计在内,全长150多米,是国内王府类建筑最长的楼,被形容为“九十九间半”。

(注九十九间半:

一说取紫禁城9999间的尾数,另说“谦受谥、满招损”,百为满,故取名九十九间半)

后檐墙上每间上下两层各开一扇窗,下为长方型,二层的窗户形式各异,竟然没有一扇是相同的,有圆形、方形、石榴形、卷书形、磬形、鱼形、蝙蝠形等等,寓“福庆有余”之意,人称“什锦窗”。

据说此楼就是和珅的仓库,称“藏宝楼”,当年内藏金银财宝、珍珠玉器、绫罗绸缎不计其数。

在乾隆皇帝死后嘉庆皇帝降旨,逮捕和珅,宣布和珅二十大罪状。

抄得和珅的财产有多少?

有不同的版本,不同抄家的清单,最多的记录抄没他的全部家产约有十亿两白银。

当时清政府一年的总收入才7000万两,相当于10多年的国库收入之和。

和珅的家产比同时期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多40多倍,是当时当之无愧的首富。

当时流传“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现在我们所在的这条长180米宽10米的石甬路是当时主人跑马射箭的青砖箭道。

眼前的恭王府花园正门就是第二绝,造型采用舒展流畅的西洋风格,真不愧是建筑中的精品。

它仿圆明园的大法海圆门制,由于圆明园已在1860年时被英法联军烧毁,所以这道门是流传至今保存最完好的汉白玉石拱门,因为两边的转花纹和花窗很有西洋建筑的味道,所以叫西洋门。

是花园的第二位主人——恭亲王奕时期建,恭亲王奕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希望通过学习西方国家先进技术来拯救清王朝。

门额石刻外为“静含太古”,内为“秀邑恒春”,取喧闹中存太古之幽静,满园秀色永为春的意境,是主人建园的指导思想。

迎面是一块巨大的太湖石,名“独乐峰”,传为恭亲王奕离园时所刻。

这块秀丽的巨石高5米,不但点缀了园内景色,又起到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影壁”的作用,当风水,使福气不出浊气不入。

(传说和珅称之为“送子观音石”:

和珅当年妻妾成群,膝下无子,甚是郁闷,一年随乾隆下江南,发现奇石,耗巨资运回家中立于此,第二年妻生一子,乾隆赐名丰绅殷德。

仰首望去,只能见到“乐峰”却不见“独”字,原来“独”字藏在石顶,有在失意时“独乐”和“隐才”之用意;另为讽刺慈禧独揽朝政,独断专行。

“独乐峰”为恭亲王所提,与和珅无关。

因为奕在咸丰年间不得志,咸丰是老四,奕是老六,兄弟不和,直到咸丰死于承德后,奕与慈禧关系微妙先后发动了辛酉政变杀肃顺八大臣等等,此时的奕春风得意,身兼数职。

后来当慈禧的江山稳定后,感到奕太聪明权力太大先后罢免了奕的军机大臣,外交部长等职位,几经潮起潮落的奕已厌倦了政治,与福晋去了戒台寺“养病参禅”。

一是为了躲避慈禧步步逼进的迫害,二是为了排遣心中的郁闷。

绕过大石豁然开朗,大家看到一个“凹”形的水池,形似蝙蝠,名为蝠池,形状又像一个金元宝,是和珅的聚宝盆。

四周种的是榆树,它的果实像过去的铜钱,叫榆钱,所以老百姓又叫它摇钱树,连起来读就是“福榆”富裕,富富有余。

旁边的小桥原为木桥,似虹卧波,横跨于园中小河与蝠池,冬季曾有豢(huan)养的仙鹤伫(zhu)立其上,就木取暖。

正面是主人接待外宾的地方,叫安善堂。

中路上的正房均应为南房,在此却为北房。

因为有句话叫“前出廊后出厦”指前有走廊,后出厦是和房子连在一起的一面连房三面抱柱的亭子。

此房正面朝北,正对者康熙的福字碑,以表尊敬。

右边有一八角小亭名流杯亭又名沁秋亭,在北京有四座,潭柘寺的猗甘亭、故宫御花园的禊赏亭、及中南海的流水音、恭王府翠锦园的叫沁秋亭。

是主人约文人雅士们饮酒的地方。

它取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曲水流觞,修禊赏乐”之意,“曲水”指亭内青石地面上刻有约10公分宽的弯弯曲曲的流水渠道,水源就是假山后的二龙戏珠古井,“觞”是古人喝酒用的四角酒杯。

(2004年4月恢复了活水)盛满酒的酒杯置于水上,顺着水道飘流,停在谁的面前,谁就要饮酒作诗,短时间作不出还要罚酒三杯。

而地上水渠东西看像流水的水字,南北看像长寿的寿字,取水常流寿常有之意,也叫水寿亭。

主人坐北朝南是正座,他脚下是收水口,也叫收财口,水不能停也不能浪费,要顺着地下的管道一直流到刚才看到的聚宝盆蝠池里,肥水不流外人田。

亭内外装饰彩画,画面逼真,有虎虎生威、赶快归来图,北面是《二十四孝》中的小故事。

( 汉郭巨,家贫。

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

巨谓妻曰:

“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

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

”妻不敢违。

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

“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亭子旁边是矮竹篱隔的一块菜地称艺蔬圃,是当年和珅仿皇上“亲耕”的地方。

过去八旗子弟有朝廷的俸禄,不事劳作,所以皇帝给大家做一个表率。

北京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也就是皇帝祭天地日月的地方,还有一个先农坛,就是皇帝祭农神的地方。

菜园的北侧是一处设计精巧的中式小院怡神所,院正中是一道垂花门(内门、二门一般的宾客和男仆是不准进此门的),雕刻得极为精细,两边短柱像倒垂的花苞要迎风怒放,整个门像佛祖戴的毗卢帽,是等级最高的“毗卢帽式”垂花门,只有皇家专用,所以是和珅逾制的死罪。

门前东边两棵珍贵的龙爪槐(垂青樾)据说有三五百年了。

进入垂花门,小院布局严谨,西厅为“明道斋”,曾挂康熙所书“怡神所”匾,东为香雪坞,是女主人的休息处,有许多翠竹,相传这就是《红楼梦》潇湘馆的原型。

再往里是牡丹院,院内种有牡丹和紫藤萝架,牡丹是花中之王富贵的象征,而紫藤花开一串一串的,象征子孙兴旺。

参与很多影视剧的拍摄,像《雍正王朝》、《戏说乾隆》、《宰相刘罗锅》等等,电视剧《还珠格格续集》中著名的一场戏“香妃引蝶”就是在此拍摄的。

             

院子北边就是著名的大戏楼,是恭王府的第三绝。

这座戏楼是我国现存独一无二的全封闭式大戏楼。

在清廷档案中,戏楼均称为“大戏房”。

恭王府大戏楼,建于同治年间,是恭亲王及其亲友看戏的场所。

建筑面积685平方米,可容纳200多人,高大宏伟,气势不凡。

其建筑形式有三大特点。

一、采用三卷勾连搭全封闭式结构,整个大戏楼是纯木结构,利用木质榫卯技术(抗震)。

由于南北方气候的差异,纯木结构的建筑在北方历经一百余年至今保存完好是非常少见的。

由于建筑结构的合理,使大楼具备良好的音响效果。

楼内不装扩音设备,完全凭借演员的本色发音,音色纯正自然。

二、大戏楼上上下下绘满了倒垂的藤萝,以为紫藤开的花一串一串的,象征子孙兴旺的意思。

座在戏楼里看戏,就象座在紫藤下看戏,四季如春。

验征了我们一进西洋门所看到的四个字“秀悒恒春”,永远象春天一样的美丽(当时这种大堂似的戏楼在北方还很少有,连慈禧太后有名的大戏楼都是坐在院子里看戏,大戏楼是私家戏园子,恭亲王担心逾制获罪,便在屋顶画满藤萝,意为这是藤萝架而非大堂,真可谓用心良苦了)。

三、大戏楼地面全部采用京砖漫地(后经修复过)。

{参考:

为什么叫京(金)砖漫地呢?

并不是说砖是纯金的,只是造价昂贵。

所谓“金砖”,实际上是规格为二尺二、二尺、一尺七见方的大方砖。

现在北京故宫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十三陵之一的定陵内铺墁的都是此砖。

在砖的侧面,尚有明代永乐、正德、清乾隆、等年号和“苏州府督造”等印章字样。

金砖的制作方法独特,工艺复杂,其制作过程首先是选土。

选土的要求是“粘而不散,粉而不沙者为上”。

(《天工开物》)然后把选好的细土风水浸透,用脚踏成稠泥,再经反复摔打,使之结实,这叫做“练泥”。

泥练好后,装入模具,平板盖面,要两人在盖板上踩,直到踩实为止。

再将砖坯阴干入窑烧制。

“入窑后,要以糠草烧一月,片柴烧一月、棵柴烧一月,松枝柴烧四十天,凡百三十天而管水出窑”(《造砖图书》)。

这就是烧制金砖的全过程。

烧成之后要经过严格检查,要达到“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的程度,方可使用,在墁地的工艺上更为讲究,首先要磨砖加工,使砖与砖的接触面严丝合缝,叫做磨砖对缝。

根据《工程做法》上规定,砍磨二尺金砖,每一工只能砍三块。

墁地时,每个瓦工加二名壮工每天只能墁五块。

最后在墁好的金砖地面上浇灌生桐油,才算完工。

大家可以看到大戏楼的富丽堂皇,气势宏伟,用具豪华。

}

戏楼内厅堂很高大,分三部分

(一)戏台、后台;

(二)中厅,亲朋好友坐的地方;(三)后包厢,主人、女眷、贵宾坐的地方。

音响效果非常好,处在大堂最边远的贵宾席,戏台上的唱词也听得清清楚楚,这在设计上确实到了绝妙的境地(传说舞台下有9口大缸,排成V字形,起到了拢音和扩音的作用。

俗称土音响)。

恭亲王营造这样一座大戏台,可谓煞费苦心,单看台上的匾额就与众不同:

中间巨匾写的是“赏心乐事”,两侧的上场门和下场门上写的是“始作”“以成”。

    大戏楼接待过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及夫人、美国总统布什的夫人、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及夫人、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的夫人等几百名外国领导人和贵宾,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和台湾“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先生的第一次会谈,也是在恭王府戏楼进行的。

05年4月30日大戏楼接待了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的夫人,5月12日接待了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夫妇。

长廊像一条纽带衔接山水,有机的把各处的建筑物串联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而且还能遮日避雨。

我们现在走的是抄手长廊,可以发现它的特点就是窄,又做瘦,取意长长寿寿,叫长寿廊(颐和园的长廊是1886年为庆祝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动用海军军费而重修的,全长720米,高大宽阔显示了皇家的气派与威严)和珅家的长廊可以看到檐上有两排小方块是椽子,上层的彩绘是佛教的万字,下层的彩绘是蝙蝠,连起来就是万福万福。

在恭王府游览,可以发现“福”文化是贯穿始终的。

王府到处以“福”命名。

据说王府内窗户上、门上都是蝙蝠的图案,传说有大大小小1万个“福”即万福园。

最珍贵的福就是康熙御笔福字碑——它是恭王府的一宝,即国家级的文物。

为何珍贵?

因为它是康熙御笔。

而康熙一生罕有题字,今天的北京城内,除公文外,经考证的康熙题字只有三个:

“无为”和“福”。

“无为”二字书于交泰殿悬挂的匾额上,其意有二:

一,告诫君王不必过多干涉子臣作为,行“无为之治”;二,交泰殿是朝廷与后宫分界之所,此匾是警醒后宫到此“无为”,不要干涉朝政。

然而如此重要的匾额也未加盖“康熙御笔之宝”,而“福”字上却有“康熙御笔之宝”印玺加顶,足见康熙对其何等重视。

康熙为何如此重视这个“福”字呢?

康熙十岁丧母,八岁丧父,是孝庄皇太后一手把他抚养大的。

康熙十二年(公元673年),孝庄皇太后六十大寿将至,不料突染沉疴,康熙查知上古有“承帝事”请福续寿之说,遂决定为祖母请福。

在沐浴戒斋三日之后,康熙精选了一支上镌“赐福苍生”正楷四金字的毛笔,在丝绢制作的纸笺上一气呵成写就了倾注对祖母挚爱的“福”字,并决定破例加盖“康熙御笔之宝”印玺——玉玺是皇帝权力的象征,一般只能盖在圣旨和重要公文上,绝对不可能盖在书法作品上,而且印玺即没有盖在“福”字的左下方,而是盖在“福”字的正上方,寓意“鸿运当头,福星高照”。

太后自得到了这“福”,百病全消,15年后,以75岁高龄得以善终。

康熙倾注爱心所写的这个“福”字,有意无意间还创造了许多空前的纪录。

首先由于“福”“寿”二字字形差异太大,因此自古以来从未有哪个书法家把“福”、“寿”合为一字书写的。

康熙御书的右半部正好是王羲之《兰亭序》中“寿”字的写法,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