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新校园答案历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1469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下新校园答案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七下新校园答案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七下新校园答案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七下新校园答案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七下新校园答案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七下新校园答案历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七下新校园答案历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七下新校园答案历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七下新校园答案历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七下新校园答案历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七下新校园答案历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七下新校园答案历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七下新校园答案历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七下新校园答案历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七下新校园答案历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七下新校园答案历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七下新校园答案历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下新校园答案历史.docx

《七下新校园答案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新校园答案历史.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下新校园答案历史.docx

七下新校园答案历史

初中历史《新校园》七年级下册答案

第1课

1.C2.B3.D4.A5.A6.D

7、

(1)文件: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重大决定:

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4)和平解放。

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2课

1.B2.B3.B4.D5.D6.B7.B8.A

9.

(1)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后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2)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的英雄事迹)

(3)签署停战协定

(4)抗美援朝图片

第3课

1.B2.D3.B4.C5.B6.A

7、

(1).封建土地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解放生产力,发展工业,增强国家实力。

(3).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巩固了人民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8、

(1).农村。

因为土地改革是在农村进行的。

(2).“人物访谈”形式。

因为采访的对象都是五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生活不便;而且因为历史原因,他们的文化水平大都不高。

(3).答案开放,只是切合题意即可。

如:

土改时,家里分得了多少地?

是如何分地的?

土改前后,家里生活有了哪些改变?

等等。

(4).提示:

可以谈土改原因或土改的影响等。

 

第一单元整合

【综合应用】

1.抗美援朝。

“雄赳赳,气昂昂,跨国鸭绿江”等。

2.开国大典

3.土地改革。

得到了土地,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4.西藏和平解放。

5.乙甲丙丁

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4课

1.C2.C3.A4.A5.D6.C

7、

(1).洋务运动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

(2)原有工业基础好,矿产资源丰富,铁路线长,交通便利。

(3)成就:

鞍钢三大工程建成投产;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成功试制第一架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体现的方针: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4)投资大,见效慢;设备陈旧,效率低;耗能多,污染严重。

(5)加快技术和设备更新,紧跟市场需求,开发投资少、耗能低的新产业。

第5课

1.D2.C3.D4.A5.A6.B

7、

时间

重大事件

社会性质的变化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开国大典

 三大改造

 中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8、

(1)1954年

(2)实行和平赎买政策

(3)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

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

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4)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5).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6课

1.C2.D3C4.C5.C6.B

7.

(1)图一:

邓稼先,我国两弹元勋;图二:

焦裕禄:

带领兰考人民摆脱贫困,人称“党的好干部”;图三:

王进喜:

带领工人开采大庆油田,人称“铁人”。

(2).图四:

一五计划时期;图五:

一五计划时期;图六: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3).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广大人民发扬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8、

(1)时期:

20世纪五十年代的“大跃进”运动。

现象:

“浮夸风”盛行。

影响:

给经济建设造成严重损失。

(2)原因:

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教训:

要认清我国所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要实事求是等等。

第7课

1.B2.A3.A4.D5.B6.C

7、

(1)经历了“增长──下降──增长──下降”的曲折过程。

不正常的情况有1958~1962年和1966~1976年。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所以1958~1962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很低。

1966~1976年是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动乱,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冲击,所以工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低。

(2)周恩来在毛泽东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随后,邓小平也出来工作。

他们一起整顿、恢复各方面的工作,扭转了经济的下滑,形势有了明显好转。

(3)应该认清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事求是,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

第二单元整合

【综合应用】

(1)一五计划

(2)三大改造

(3)大跃进;对国情认识不足,缺乏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4)“文革”时期

(5)中国社会主义探索道路的过程中,有成就,也有失误。

第8课

1.D2.D3.C4.D5.D6.C

7、

(1)文化大革命时期;阶级斗争;

危害:

①政治上长期动乱,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大批干部和群众遭受残酷迫害。

②经济上社会生产大幅度下降,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③科学文化教育事业被严重摧残,历史文化遗产遭到巨大破坏。

(2)“两个凡是”方针;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3)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材料一:

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纠正材料二:

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4)①1980年为刘少奇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②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后来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

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实现了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方面有法可依的局面。

8、

(1)“徘徊”是指“文革”结束后,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严重阻碍了“文革”错误的解决

(2)十一届三中全会

(3)平反冤假错案,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第9课

1.C2.C3.D4.A5.B6.D7.C

8、

(1)大跃进人民公社会运动文化大革命

(2).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首先实行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4).深圳从一个小镇建成了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深圳建立经济特区。

(5).①厦门②汕头③深圳④珠海⑤海南。

作用:

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现代化建设。

(6).我国的对外开放区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9、

(1)材料1:

土地改革材料2:

农业合作化

材料3: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材料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建国以来农村政策的变化。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或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政策的四次调整(对生产关系的调整)等意思符合即可。

(3)感悟:

农村政策或制度的调整应遵循得原则是:

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③尊重客观经济规律;④调动农民积极性。

第10课

1.B2.D3.A4.B5.D6.C

7、

(1)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2)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3)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他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后,他又提出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党的十二大,他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大,他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1992年南方讲话,解决了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挺进大别山、参与指挥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

8、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经济特区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三单元整合

【综合应用】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3)邓小平;在广东、福建沿海建立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图上圈出即可;扩大:

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邓小平于1992年初到南方视察,多次发表谈话强调:

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说“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5)毛泽东遵义会议;邓小平十一届三中全会;江泽民中共十四大;

(6)邓小平理论;中共十五大。

【感悟提高】

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如:

《东方红》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

《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澳门回归《七子之歌》等

第12、13课

1.C2.D3.C4.A5.C6.C7.B

8、

(1)一国两制、香港、澳门

(2)邓小平,出发点:

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

意义是: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也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还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依据,有助于推动统一大业的完成。

(3)图一1997年7月1日,图二1999年12月20日

意义: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4)一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二是“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三是港澳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等等。

(5)鸦片战争;英国《南京条约》155

(6)1895年《马关条约》,澎湖列岛;1945年;1949年;第七舰队。

9、

(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2)一国两制;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为祖国统一大业开辟途径;澳门

(3)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了,国际地位也提高了;也说明了“一国两制”政策的正确性。

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1.C2.B3.C4.A5.C6.D

7.识图话史:

(1)汪辜会谈1993年新加坡

(2)把“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

(3)1987年,台湾调整“三不”政策;海协会和海基会成立;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8.资料解析

(1)1949年,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2)①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③改革开放以后,确立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④1995年,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3)基本原则: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基本方针: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4)不利因素:

台独势力的破坏,美国的阻挠等。

有利因素:

统一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两岸人民迫切要求实现两岸统一;我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制订了灵活机动的政策。

连战、宋楚瑜等台湾政要先后赴大陆,有力的推动了两岸的统一。

第四单元整合

【综合应用】

(1)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西部大开发战略。

(2)“一国两制”;港澳回归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根本原因是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3)信息:

两岸交流的加强;基本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4)两次分离:

第一次,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割台湾给日本;第二次,1949年,国民党兵败后占据台湾。

一次回归: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本质区别:

第一次分离是帝国主义侵占,第二次是国内矛盾所致。

主要因素:

一是台独势力,二是美国等外国反华势力的阻挠。

(5)认识: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有利于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有得利于民族融合和经济文化交流。

统一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不和谐因素仍然存在,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任重道远。

第15课

1.B2.D3.B(题目有错)4.A5.B6.D

7.资料解析

(1)造船业规模大,人数多,技术先进,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2)总体实力上落后邻国日本

(3)华东军区海军

(4)已发展成为由潜艇、水面舰艇、航空兵、陆战队和岸防部队五大兵种构成的战略性、综合性、国际性军种,成为担负保卫国家海上方向安全、领海主权和维护海洋权益,具有核常双重作战能力的现代海上作战力量。

中国海军正在逐渐地稳步地开始在全球安全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5)中国的海洋之路等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A2.D3.C4.C5.C6.D

7.识图话史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促五项基本原则。

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5年;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1.B2.A3.C4.B5.C

6.识图话史

(1)图一:

尼克松访华图二:

田中角荣访华图三: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2)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加入了世贸组织。

原因:

以维护国家独立、促进民族富强和世界和平为出发点;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执行积极务实的外交政策;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加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世界各种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长;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支持等。

(3)略

第五单元整合

【主题探究】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树立了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历史回眸】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1971年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建交;2001年承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

【顺应潮流】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

第18、19课科学技术的成就

1.C2.A3.A4.C5.C

6.错误一:

“氢弹”改为“原子弹”

错误二:

“使用”改为“首先使用”

错误三:

“长征一号”改为“东方红一号”

错误四:

“大西洋”改为“太平洋”

错误五:

“三个”改为“五个”

第20、21、22课

1.D2.B3.D4.D5.C6.C7.D

8.资料解析

(1)江泽民。

(2)发展经济。

(3)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发展了经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热情。

第六单元整合

【科技篇】

1964年10月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验成功;1970年“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等

【教育篇】

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到2000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体育篇】

容国团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得中国第一个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许海峰获得中国一块奥运金牌;中国女排“五连冠”;1990年,中国首次成功举办了亚洲运动会;2001年,中国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

【生活篇】

【感悟篇】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等。

期中自我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C

A

D

A

C

C

A

D

二、识图题

(1)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三、材料解析题

(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

(2)毛泽东领导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

成就:

通过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解放西藏等措施巩固了新政权

召开一届人大,制定了《社会主义宪法》

完成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完成一五计划,基本上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失误:

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运动文化大革命

(3)邓小平

建立经济特区我国的对外开放区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南巡讲话解决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姓“资”和姓“社”的问题,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3)新民主主义革命:

《东方红》;改革开放:

《走进新时代》、《春天的故事》

(4)抗日战争:

《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等

期末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B

B

D

B

D

C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D

D

A

A

C

D

C

A

二、非选择题

21.

(1)提示:

此题答案有大体意思即可

说明:

其一,工业产值和农业产值,1957年比1952年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其二,工业产值增长的幅度远远高于农业。

原因:

其一,“一五”期间,重点进行重工业建设,工业产值提高,并且增长幅度远远高于农业。

其二,三大改造完成,广大人民(工人和农民)积极性提高,积极投入经济

建设。

(2)情况:

全国粮食产量大幅下滑(减产、歉收等等)(大体意思就可以)

原因:

实行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或出现了左倾错误)

(3)信息:

我国GDP不断提高;我国国际经济地位不断提高;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有类似意思即可)

原因:

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4)实事求是,依据国情,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言之有理即可)

22.

(1)“一国两制”。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台湾搞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

(2)九二共识;汪辜会谈;成立海基会;成立海协会……(任两个即可)

(3)有利因素:

“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与台湾政党高层领导人的接触;

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绝大多数中国人认同“一个中国”;

海峡两岸经贸文化等交流日益密切。

(有大体意思即可)

不利因素:

台独势力的存在。

(4)略(言之成理即可。

23.

(1)史实:

西藏和平解放;

意义:

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民族区域自治;

(3)阶段:

进入社会主义;

意义:

西藏百万农奴解放是西藏发展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纪念这场运动,对我们认识历史,对于开辟西藏更加美好的明天,实现多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繁荣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言之有理即可)

(4)时期:

一五计划期间;

作用:

沟通了与外界的联系,促进西藏经济发展。

(言之有理即可)

24.

(1)B处:

图4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合法席位

C处:

图2尼克松访华

D处:

图1上海APEC会议

(2)大事:

中日建交中美建交

地位:

是迄今为止中国举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3)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中国得到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承认(有大体意思即可)

(4)提示:

言之有理即可

原因:

执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外交政策的不断发展完善;

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