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语文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47254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37 大小:55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上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7页
三上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7页
三上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7页
三上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7页
三上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7页
三上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7页
三上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7页
三上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7页
三上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7页
三上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7页
三上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7页
三上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7页
三上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7页
三上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7页
三上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7页
三上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7页
三上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7页
三上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7页
三上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7页
三上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7页
亲,该文档总共1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上语文上册教案.docx

《三上语文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上语文上册教案.docx(1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上语文上册教案.docx

三上语文上册教案

主备人:

水兰参备人:

执教教师

批注与补充

1.我们的学校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书写要规范、端正、整

2.结合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见闻积累生动形象的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能联系全文,理解最后两句话的意思,感受山里孩子的成长快乐,增强对学校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能联系全文,理解最后两句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两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参观学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

  2.结合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见闻积累生动形象的词语。

教学重点:

  继续学习理解词语的方法,学会生字。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

一、提示课题,质疑导入。

  1.小朋友们,自从我们背者书包走进朝阳校园的那一天开始,我们就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的校园,爱上了自己的老师,爱上了自己的同学,爱上了有趣的书本,爱上了清脆的上课铃声,爱上了清澈见底的游泳池——刚才我们又参观了我们可爱的校园,现在,你能用这样的句子来表达你的内心吗?

  2.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大山里的一所学校,看看大山里的孩子,也会有一种快乐在心中流淌,他们的快乐让人陶醉,让人感动,让人奋进。

请大家一起读课题。

再读课题,读出我们的向往。

真情表白:

我爱校园的,因为

  进入学习状态,读课题,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

长句子要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

  指名读,要求声音响亮,读音正确。

其他同学仔细听,读对了掌声送给他,有错误举手纠正。

  

(2)出示词语

  学校铺路教室

  顿时春笋红旗

  茁壮红领巾

  拔地而起

  要求不但要读准确,还要读好,把词语的意思读出来。

  ①指名读②评价③再指名读④齐读

  (3)交流读书收获:

通过初读课文,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自读课文,读准带音节的字,反复朗读课文中的长句。

`

  自学生字:

同桌学习,先读准字音,在文中勾画出生字词语,借助字典理解字意,并找出形近字、

  理解词语

  重点理解

  “顿时”

  “茁壮”的意思。

  读带有词语“顿时”“茁壮”的句子

  学习理解词语的方法。

1.查字词典2、联系上下文。

交流读书收获。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自由练读课文,不但要注意声音,还要表情。

  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范读等多种形式分节朗读课

默读课文,完成填空。

我们的学校坐落在,坐落在。

,飘者歌声。

,荡着笑语。

响起,同学们“飞”进教室。

山间的新笋,,山里的孩子,。

  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填空。

  根据读书情况,完成填空练习,了解课文大意。

  四、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1.范写,明确注意点

  2.重点指导“铺”“顿”“笋”字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观看学习。

  观察生字,正确书写,

  写好“铺”“顿”“笋”字,区分“拔”和“拨”。

  展示交流,取长补短。

  教学随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能联系全文,理解最后两句话的意思,感受山里孩子的成长快乐,增强对学校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感情朗读,感受快乐。

教学难点:

  最后两句话的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语读一读。

  2.全班齐读全文。

读生字词语。

  注意读准字音,练习用“顿时”“茁壮”造句。

全班齐读全文。

二、重点指导

朗读感悟

1.读1.2自然段,说说你从中了解了这个学校的哪些情况。

  2.学生根据课文提示,加上自己的合理想象,画出学校的草图。

  3.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学校很美?

  4.课文中没有直接提到具体的人物,但我们却能感受到哪些人在学校干什么,想象出孩子们快乐活动的情景。

  5.自由读3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6.过渡:

学好知识,掌握了本领,长大才能为祖国做贡献。

“我们”虽然是山里的孩子,可是一样有快乐的学习生活,就像青青的春笋,茁壮地成长。

  7.用你喜欢的方式朗读4到7自然段。

展示你读得好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相机指导朗读。

  8.结合课文内容,指导学习最后两句话。

“春笋”“闪闪的红领巾”指谁?

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两句哈的?

读1.2自然段,了解文中介绍学校的情况。

  想象画图,画出学校的方位、环境图,画出学校“门前翠竹掩蔽,屋后山溪跳跃”的美丽景象。

  课文中“琅琅书声”表现了山里的孩子勤奋学习的情景,门前屋后孩子们的歌声与笑语在幽静中透着欢乐。

  交流,从中体会孩子学习的快乐。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4到7自然段。

展示自己读得好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山里的学校环境优美,但条件艰苦,可山里的孩子心中也有远大的理想,他们非常自信、乐观。

  都指山里的少先队员,

  他们天真活泼、无忧无虑,地健康成长。

三、积累运用

  1.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

为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自主练习背诵。

在全班展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自主练习背诵。

四、练笔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和山里的孩子一起走进了大山里的学校,感受了他们的幸福生活。

难道我们自己不幸福吗?

我们也来把自己的生活用优美的文字表达吧。

根据提示完成:

  我们的学校,坐落在缙云山下,嘉陵江旁,坐落在最繁华的嘉陵风情步行街一角。

  蓝天下,;

  操场上,;

  泳池里,;

  当,顿时,。

  校园的小树,,城里的孩子,

板书设计:

 

 

2.吹肥皂泡

学习目标

1.会写8个生字,会认本课8个生字。

学习第1~3自然段。

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吹泡泡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的。

3.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吹泡泡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的。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准备泡泡液。

教学过程

一、组织谈话,激趣导入(用时:

5分钟)

1.你们平时最喜欢玩什么游戏?

2.出示课题,介绍作者。

3.引导学生思考: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1)听音乐,了解并奠定学生学习此文的心理基础。

(2)齐读课题。

(3)学生质疑问难。

(1)本文讲了作者回忆自己小时候玩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快乐生活的留恋之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检查预习(用时:

15分钟)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

2.引导学生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识字情况,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识记不认识的字。

(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3)用自己的方法记生字

2.查字典,填空。

(1)越:

音序是(),部首(),共()画。

(2)颤:

音序是(),部首(),共()画。

三、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探研展示(用时:

15分钟)

1.指名读第1-3自然段,引导学生说说每一段分别写了什么。

2.引导学生自由读第三段,边读边思考,看看作者小时候是怎样玩吹泡泡的。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吹泡泡的过程,先同桌互相说,然后再全班说。

4.引导学生讨论:

文中哪些词用得好?

说说为什么用得好。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学生使用多种方式读第1~3自然段。

(2)思考作者小时候是怎样玩吹泡泡的,在书中做出记号。

(3)游戏:

吹泡泡。

(4)同桌互相说吹泡泡的过程。

讨论,交流。

(5)点读,小组读,比赛读。

6.回答问题。

(1)找出第3自然段中的动词,并抄一抄。

(2)从以上动词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吹泡泡时的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用时:

5分钟)

教师总结,鼓励实践:

吹泡泡是一个很有趣的游戏,就请大家试着用冰心奶奶介绍的方法也来体验一下吹泡泡的快乐,并学着冰心奶奶把过程写一写。

1.朗读课文,抄写字词。

2.写片段作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第4、5自然段。

体会吹泡泡的乐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

3.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把事物写清楚写具体的。

学习重点

学习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

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1、谈话导入,复习巩固(用时:

5分钟)

2、引导学生复习字词。

三、引导学生说说作者小时候是怎样玩吹泡泡的。

说说小时候玩吹泡泡的情景。

四、给词语注音。

圆润()渡过()骄傲()

5、学习课文,把握重点(用时:

10分钟)。

自由读课文第4、5段,思考:

冰心奶奶小时候为什么最爱玩吹泡泡的游戏?

学生自己读课文第4、5段,边读边思考。

5.冰心奶奶小时候为什么最爱玩吹泡泡的游戏?

()

A.泡泡很美丽。

B.下雨天很无聊。

C.带来了乐趣,寄托着梦想。

六、品读课文,感受乐趣(用时:

20分钟)

1.教师引导:

课文里有哪些句子,写了美丽、神奇的肥皂泡,请找出来。

2.多读几遍,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

3.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最后两句话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作者吹泡泡的快乐。

5.实践活动,拓展延伸:

说一说自己最爱玩的游戏,注意要把玩的过程说具体。

(1)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第4、5段。

(2)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找出来。

然后多读几遍。

(3)学生说喜欢这些句子的理由。

(4)学生谈体会。

(5)读全文,一个学生读一段。

学生评价。

(7)说说自己最爱玩的游戏,注意要把玩的过程说具体。

6.冰心奶奶吹出来的肥皂泡是怎样的呢,请从文中找出对应的句子并抄下来。

7.看着泡泡远飞,冰心奶奶的心情如何?

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用时:

5分钟)

1.教师总结:

冰心奶奶的童年真有趣。

是啊,童年的时光多么难忘,童年的生活多彩并充满纯真的希望!

2.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摘抄好词好句。

1.朗读课文。

2.摘抄好词好句。

板书设计

3.日记两则

教学目标:

1、识写本课8个生字,复习以前记字的基本方法。

2、试着根据旁批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3、初步学习自主阅读,自己动手批读学习体会,领悟简单的表达方法。

4、学习写日记的方法、格式,了解写日记的好处,激发儿童记日记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借助旁批读懂课文。

2、了解日记的要求和方法,知道日记的内容可以写哪些。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

搜集小动物的繁殖过程的资料、图片,自制生字卡片。

教师:

母鸡孵蛋的挂图或录像带、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讨论谈话:

说说动物是怎样生宝宝的。

2、小鸡是鸡妈妈生出来的吗?

3、看挂图(或录像):

这只大母鸡在干什么?

4、小鸡是怎样从鸡蛋壳里钻出来的呢?

有一个小朋友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我们一起随他去看看。

板书课文题目《日记两则》。

二、自读课文,初知大意

1、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随文识字。

2、生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同桌间互相抽认。

3、开火车认读生字,师正音。

4、把生字放回课文中,再读一遍,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想办法解决,然后小组交流。

5、课文主要讲什么事?

(能说大意即可)

三、借助旁批,自读课文

1、生仔细阅读两则日记,集体交流自己的发现:

和前面的课文比一比,日记有哪些不同?

(1)日记没有题目。

(2)日记的第一行要写上记日记的日期和天气情况。

(3)内容是当天发生的有趣的事或自己的新发现。

2、生小声或不出声读第一则日记。

讨论:

“我”为什么要记下这件事?

(1)生读文讨论,师巡回指导。

(2)抓住重点词语“好奇地问”“真想亲眼看看”,引导生体会作者记下母鸡孵小鸡的事,是因为感兴趣。

(3)师小结:

日记就是把自己感兴趣的事记下来,多有意思呀!

3、生默读第二则日记,结合旁批读懂“小鸡怎样出壳的”。

(1)用“”勾画出描写作者所见、所听、所想的句子。

(2)请生把读懂的内容变成问题提出来,考考同桌,相机助生理解不懂的词句。

(3)全班讨论:

小鸡出壳的过程。

板书:

听:

嗒、嗒嗒看:

硬喙、小脑袋想:

帮、剥

(4)讨论:

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

(5)学生讨论总结:

写日记还可以怎么写?

4、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把自己学了课文后最大的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四、小结提炼,了解写日记的好处

五、巩固生字,学习写字

六、实践活动

写一则日记,尝试写日记的快乐,然后评一评,看谁写得好!

 

板书设计:

4、古诗两首

《夜书所见》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秋天景色的一些图片让学生欣赏。

2.让学生谈谈看了图片后的感受。

3.教师导入: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但同时也是容易引起人们愁思的季节,古代诗人叶绍翁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

请同学们读一读题目——《夜书所见》。

二、了解诗人,理解题意。

1.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

你了解他吗?

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呢?

(学生将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教师可适当进行补充。

叶绍翁:

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

南宋诗人。

他是江湖派诗人,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写景抒情,字句清丽,长于白描。

有的写江南水乡景色,饶有风味;有的写田家的生活片断,平易含蓄,词淡意远,耐人寻味。

其中,《游园不值》最为著名,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2.现在我们再读一读题目(学生大声地读),请同学们思考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

(1)“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写。

(2)“所见”呢?

(所看到的。

(3)题目“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呢?

谁来说一下?

(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三、初读古诗《夜书所见》,学习生字。

1.过渡:

诗人在秋天的一个夜晚把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写了下来,那么他在夜晚看见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呢?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边读边把诗人所看到的、听到的分别用“△”和“”画下来。

(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可以借助工具书、看插图、看注释等方法弄懂诗意,不懂的地方做下记号。

2.教师:

刚才同学们认真的神情感动了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这首诗。

谁来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3.学生汇报。

(教师随机板书:

见:

梧叶促织一灯明听:

寒声)

4.刚才所画的这些词语同学们有没有读懂呀?

5.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教师帮助解决。

(结合注释解词,并教会学生看注释解释词语。

理解“促织”时,可出示图片,了解蟋蟀。

6.学习生字(促、深)。

(课件先出示“促”,后出示“深”。

(1)这里的“促”是生字,是平舌音。

(2)这首诗还有一个生字“深”,翘舌音,请读一读。

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学生自由讲自己的识字方法。

(3)把刚才学到的两个生字写一写。

7.教师:

生字能读能写了,现在老师将生字放进古诗里,看看你们能否把古诗读好。

(课件出示全诗。

8.教师:

现在让我们先听一听录音朗读。

同学们听得真认真!

那么,谁能给大家读一读呢。

四、品读赏析,感悟诗意。

1.赏析第一、二行诗。

(1)下面我们要更深入地学习这首古诗,先来看看前两行诗。

先请男同学读一读这两行诗。

(2)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

(萧萧:

风声。

(3)第二行诗句里的“客”是指谁呢?

(诗人自己。

)为什么说诗人是“客”?

(因为他身在异乡。

(4)请大家想想,(播放音乐渲染气氛)萧萧秋风吹落了梧桐叶,送来阵阵寒冷,江面上也吹起了秋风。

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

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你会很容易想起什么呢?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5)我们班有别的地方的同学,当你们离开家乡来这里读书,你们想家吗?

你想起了谁呀?

请你读一读这句诗好吗?

(6)通过你的朗读,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你也非常想家!

对呀,看到这样的秋景,很容易触动我们的思乡之情,这就叫做什么呀?

(板书:

动客情)

(7)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这两行诗。

你们真是诗人的知音,读出了他的寂寞,读出了他的思乡之情。

谁可以结合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想念起自己的家乡。

2.赏析第三、四行诗。

(1)教师:

正当诗人孤独的时候,他又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呢?

现在我们来学习后面两行诗。

请同学们默读,边读边结合插图、注释来想一想。

(2)女同学读,指名汇报看到了什么。

(3)师:

读到这里,你们有不懂的地方吗?

①学生提出疑问,师生一起解决。

②教师也可提出疑问:

在这里想问一问同学们:

“知”字是什么意思呢?

(生自由回答。

引导:

你想一想,诗人是在深夜从远处看见篱笆底下有灯火,他真的能看见那么小的蟋蟀吗?

(不能。

)那作者是怎么知道的呢?

(是作者想到的,猜到的,料想的。

)所以这个“知”字是料想的意思。

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你还能猜想孩子们在玩些什么呢?

(4)教师:

是的,当诗人看见儿童玩得那么高兴,那么投入时,就越会想到什么呢?

(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

)(板书:

思乡之情)

(5)诗人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情景,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他那孤独的心,顿时变得亲切了。

下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吗?

①指名说:

学生可能会直译诗句,这时师可引导:

你是按照每个字的意思说的,可是觉得通顺吗?

怎样才能说得通顺呢?

有时候在把古诗变成我们的语言时,可以根据情况调换词语、诗句的顺序。

所以可以将第三行和第四行的顺序调换一下。

②谁来根据老师刚才的提示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夜深了,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6)指名读诗,读出诗人当时的心情。

五、游戏练习,加深理解。

1.刚才同学们对这首诗的大意已经基本弄懂了,那现在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吧!

游戏的规则是:

我说诗句的意思,你们来猜相应的诗句,好吗?

(课件出示)

2.这个游戏好玩吗?

和同桌也来试试你说我猜。

六、深入朗读,感悟诗情。

1.全诗从头到尾都融进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读出诗的韵味,现在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一遍,你们认真地听一听。

(教师配乐范读。

2.你能不能读出这种“想家”“乡愁”的味道来?

(生自由读。

3.谁能大胆地读给大家听一听呢?

(配乐,指名读)

4.你认为他读得怎样?

学生评一评。

5.思乡的感情越来越浓了,现在让我们男女赛读,看看谁读得好!

(男女赛读)

6.教师:

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被你们那深深的乡愁打动了!

七、背诵古诗,加强积累。

1.你们最喜欢玩游戏了,现在我们再来玩玩:

(1)我说诗中的一个字,请你说出相应的诗句。

(课件出示:

萧、客、促、深)

(2)我指出图片,请你们说出相应的一句诗。

2.同学们对于古诗掌握得很好,你能把它背下来吗?

同桌互相背古诗,再指名、齐背古诗。

八、拓展延伸,质疑问难。

在秋天的夜晚,周围的景色触动了诗人的心,于是诗人写下了《夜书所见》这首思念家乡、亲人的诗篇。

你们还读过哪些关于思乡的古诗呢?

(指名读或背)

九、课堂小结。

秋天到了,当我们离别家乡,离别亲人的时候,我们是多么容易思念,有时一草一木都会引起我们浓浓的思乡之情。

板书设计:

 

积累与运用

(一)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互动平台:

理解晨曦的曦的偏旁和字义。

2温故知新:

体会不同词语可以表达同一个意思,掌握几种表示“假设”的意思的词语;   

3语海拾贝:

了解一些常用,常见的形容词。

4成语故事,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   

5自主园地:

培养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去的能力。

   

教学时间   

2~3课时。

  

教学过程  

互动平台:

如理解词语“晨曦”。

“曦”字的偏旁是“日”,所以可能跟太阳有关,由句子“映照着东方的晨曦”,可以猜测“晨曦”的意思可能是“早晨的太阳”。

2、查字词典知道了“曦”字的意思是“阳光”,那么“晨曦”一词的意思便是“早晨的阳光”。

这样一来,这个词便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我们还能将其运用到作文中,让作文显得更有文采。

二、温故知新。

1、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纷飞。

2、如果鸟儿失去翅膀,就不能在蓝天上飞翔。

3、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地在天空中潇洒。

(1)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带点的词都是有假设意思的词语,后面都有一个假设的条件。

(2)让学生说说这样的词还有:

假使、假若、倘使、倘若等。

三、语海拾贝。

密匝匝青青的竹子薄薄的面纱朗朗的书声

沉甸甸大山的怀抱东方的晨曦清脆的铃声

轻悠悠微弱的声音潮湿的天气五色的浮光

颤巍巍悄悄地注视静静地等待轻轻地拨开

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这些词语多为形容程度较高的词语,修饰的程度更深一些。

让学生说说这样的词还有哪些:

轻轻地挨着、神奇的地方、清澈的湖水、茂密的森林、美丽的图画、轻飘飘、湿漉漉等。

3、学生读词语。

成语故事:

狐假虎威。

1生读成语故事,要求读准字音。

2生复述成语故事,并说说读了成语故事后的感受。

3引导学生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讲讲身边这样的事例。

自主园地:

唐诗帮我学作文

学生自由读文章:

理解下面的词语

【熏陶】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好的)。

【启迪】开导;启发。

【领悟】领会;理解。

【渗透】比喻一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多用于抽象事物)。

议一议作者是如何从唐诗中学习写作文的:

作者按季节不同,背那些与当时的天气、景色相符的诗。

熟背之后,逐渐体会和领悟其中的诗情画意,再自然地将唐诗渗透到作文的字字句句之中。

 

5.瀑布

教学目标:

1、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弄清作者在不同观察点听到瀑布的声音和看到的瀑布的样子,学习有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3、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弄清作者观察点的变化

2、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瀑布的声音和样子,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板书课题:

齐读

2、你见过瀑布吗?

它是什么样的?

3、讲解:

瀑布就是从高山陡壁上或突然降落的地方流下来的水,远看好像挂着的布。

4、观看录像:

谈谈观看后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

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词读音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认真听,正音;思考:

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写瀑布的?

根据讨论,板书:

声音、样子

三、导读

1、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

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作者离瀑布还很远,就听见了瀑布的声音,说明瀑布的声音很大。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理解“叠叠”(一层一层)

一层又一层的浪涌上岸滩,声音是怎样的?

(谁来模仿)

这说明瀑布的声音怎样?

谁能把瀑布的声音的大读出来?

(个人练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阵阵的风吹过松林”会是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