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高级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考试语文试题泸州三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51449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泸州市高级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考试语文试题泸州三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四川省泸州市高级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考试语文试题泸州三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四川省泸州市高级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考试语文试题泸州三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四川省泸州市高级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考试语文试题泸州三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四川省泸州市高级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考试语文试题泸州三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四川省泸州市高级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考试语文试题泸州三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四川省泸州市高级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考试语文试题泸州三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四川省泸州市高级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考试语文试题泸州三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四川省泸州市高级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考试语文试题泸州三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四川省泸州市高级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考试语文试题泸州三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四川省泸州市高级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考试语文试题泸州三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四川省泸州市高级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考试语文试题泸州三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四川省泸州市高级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考试语文试题泸州三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四川省泸州市高级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考试语文试题泸州三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四川省泸州市高级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考试语文试题泸州三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四川省泸州市高级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考试语文试题泸州三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四川省泸州市高级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考试语文试题泸州三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四川省泸州市高级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考试语文试题泸州三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四川省泸州市高级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考试语文试题泸州三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四川省泸州市高级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考试语文试题泸州三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泸州市高级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考试语文试题泸州三诊.docx

《四川省泸州市高级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考试语文试题泸州三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泸州市高级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考试语文试题泸州三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泸州市高级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考试语文试题泸州三诊.docx

四川省泸州市高级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考试语文试题泸州三诊

2015四川省泸州市高2012级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考试语文试题(2015泸州“三诊”)

2015四川省泸州市高2012级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2015泸州高三“三诊”)

泸州市高2012级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

语文

第1卷(单项选择共27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肚脐/鱼鳍信笺/临行饯别露脸/风餐露宿朔漠/溯流而上

B.伺候/侍奉枝蔓/蔓草难除轧账/戛然而止倜傥/孝悌之道

C.酝酿/靓丽牟利/装模作样供职/供不应求瑕疵/痴心妄想

D.绯闻/斐然打烊/怏怏不乐着急/着手成春掰开/斑驳陆离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弘扬随和大姆指纹丝不动众志成城

B.证券吐槽馈赠物按部就颁惹是生非

C.心仪翌日椭圆形休养生息坐收渔利

D.褴褛发纫黑匣子和颜悦色首屈一指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郑州“全城吃面”,乌鲁木齐“全城买鹅”,越来越多的城市把“好人之城”作为建设目标,公益慈善已不止是个人的追求,更是一座有品格的城市的追求。

B.柴静的《穹顶之下》推出之后,收获了不少人的赞扬,与此同时,有人对她耗资百万自费拍摄此片和女儿的病是由雾霾引起的等说法也提出了置疑。

C.习总书记提出的对贪腐行为的“零容忍”的主张,不仅表明了党遏制腐败的决心,也是向民众做出的庄严承诺,更是对贪腐者发出的震耳欲聋的严厉警示。

D.2015年春节,用手机发红包和抢红包成了不少人传递祝福的新方式,也让银行增加了用户绑定银行卡的数量,这对手机用户和银行来说真是两全其美。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地区发展构想的目的是以合作化解冲突,让时有小摩擦的周边国家把注意力放到合作、发展、共赢上,这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

B.中国国际酒博会落户泸州,正在成为推动中国酒走向世界,增强全国白酒产区跨区域合作,提高全国酒业持续发展能力,提高酒类产品品牌影响力。

C.造成农民工、教师、白领等抱怨“收入低”这一现象的原因,除房价高、物价高带来的压力外,社保制度不够健全和医疗、教育资源不均衡都是重要因素。

D.陶碧华指出,很多带“干”的质量不过关的牌子,借着“老干妈辣椒酱”的名声在市场上销售,不但会伤害老百姓的身体,更会影响“老干妈”的名声。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5-7题。

中、晚唐以后尤其是宋代诗坛最值得注意的新现象是词的发展和兴盛。

词,原名“曲子词”,就是“歌词”的意思。

词起源于隋,所配的音乐是燕乐,即一种供宴会演奏的音乐。

它在体制上和诗有很大的区别。

首先,词有词调,同一词调又有不同的格律,形成数体。

其次,由于乐调繁简不同,而形成长短不同的诗篇,一般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

词在唐代开始发展,敦煌曲子词中有一些是盛唐时期的作品,具有清新的民歌风格。

作为一种新兴的诗歌形式,不久便引起文人的注意和仿效。

中唐文人学习民间词,为词体的建立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张志和、韦应物、王建、自居易、刘禹锡等人都写了一些成功的作品。

晚唐五代,文人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以温庭筠、韦庄等人为首的花间词人,在填词时往往取当前情事,表现艳遇怨慕与离愁别绪,藻丽浓艳,细美婉约。

南唐是五代时期词坛的另一个创作中心,代表作家有冯延巳、李璟、李煜等人。

其中冯延巳所表现的士大夫的忧生隐忧,李煜亡国后所抒写的强烈沉痛的故国之思与深广的人生感慨,均已改变了五代词狭小的题材空间,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北宋前期,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的诗人承五代余绪,主要表现士大夫流连光景、感伤节序的闲愁淡怨,所用词调仍以唐五代文人惯用的小令为主。

至柳永、苏轼登上词坛,宋词始能自辟门径。

柳永在乐调形式上开风气之先,他采用北宋流行的新曲,大力发展慢词来表现市井生活与羁旅情怀,并把赋的铺陈手法引入慢词,扩大了词的容量。

苏轼是宋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词体革新家。

他的词打破了前人“词为艳科”的旧传统,题材广泛,将怀古、感旧、记游、悼亡、说理等诗中常见的题材引入词中,气象阔大,豪放飘逸。

他还“以诗为词”,冲破了词的音律束缚,达到了“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地,对词体发展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苏轼之后,周邦彦妙解声律,善于创调。

词法上推陈出新,讲究谋篇,也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女词人李清照善于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会在一起,含蓄委婉,意境深远,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宋室南渡之后,民族矛盾尖锐,产生了张元干、张孝祥、陆游、陈亮、辛弃疾等一大批爱国词人,其中辛弃疾成就最高。

辛词不但数量居两宋词人之首,而且“以文为词”,善于用典,将政治、军事、山水、田园以及个人的喜怒哀乐,大胆而自如地表现在词作中。

他的词气盛言宜,无往而不利,感染力极强,尤其是抒写爱国激情的篇章,千古以来一直激励着后人。

姜夔精研乐理,能自度曲,词风清空幽冷,于辛弃疾之外另立一宗,在南宋词坛的影响也很深远。

5.下列对“词”的解说,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词就是歌词,是起源于隋代的一种配乐诗歌,是专门供宴会演奏的音乐。

B.词的发展和兴盛,是中、晚唐后诗坛出现的新现象,在宋代最引人注意。

C.词往往有词调,且篇幅长短不同,这是它和诗在体制上最不一样的地方。

D.同一词调的词可以有不同的格律,可以形成小令、中调长调几种体式。

6.下列对唐、五代词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盛唐时期的词作主要是具有清新的民歌风格的敦煌曲子词,它作为一种新兴的诗歌形式,很快引起了文人的注意和仿效。

B.中唐时期张志和、韦应物、王建、白居易、刘禹锡等人学习民间词,写了一些成功的作品,为词体的建立作出了突出贡献。

C.晚唐五代,文人词得到了长足发展。

花间词人往往取当前情事填词,表现艳遇怨慕与离愁别绪,藻丽浓艳,细美婉约。

D.南唐时期,以冯延己、李煜等为代表创作的词改变了五代词狭小的题材空间,扩大了创作的视野,抒发了深刻的感概。

7.下列对两宋词人功绩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北宋前期,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的诗人在五代的基础上推动了词的发展,词作以小令为主,多表现士大夫流连光景、感伤节序的闲愁淡怨。

B.柳永把北宋流行的新曲和赋的铺陈手法融合在一起,以慢词的形式表现市井生活与羁旅情怀,扩大了词的容量,在乐调形式上开了风气之先。

C.苏轼的词作突破了“词为艳科”的旧传统,“以诗为词”,在词法上推陈出新,不但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而且冲破了词在音律方面所受的束缚。

D.南宋词人辛弃疾、姜夔等有感于尖锐的民族矛盾,“以文为词”,将个人的喜怒哀乐等大胆表现在词作中,抒写爱国激情,作品一直激励着后人。

三、(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完成8-9题。

许孚远,字孟中,德清人,受学同郡唐枢。

嘉靖四十一年成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就改吏部。

已,调北部。

尚书杨博恶孚远讲学,会大计京朝官,黜浙人几半,博乡山西无一焉。

孚远有后言,博不悦,孚远遂移疾去。

隆庆初,高拱荐起考功主事,出为广东佥事,招大盗李茂、许俊美,擒倭党七十余辈以降,录功,赉银币。

旋移福建。

神宗立,拱罢政,张居正议逐拱党,复大计京官。

王篆为考功,诬孚远党拱,谪两淮盐运司判官。

历兵部郎中,出知建昌府,暇辄集诸生讲学,引贡士邓元锡、刘元卿为友。

寻以给事中邹元标荐,擢陕西提学副使,敬礼贡士王之士,移书当路,并元卿、元锡荐之。

后三人并得征,由孚远倡也。

迁应天府丞,坐为李材讼冤,贬二秩,由广东佥事再迁右通政。

二十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

倭陷朝鲜,议封贡,孚远请敕谕日本,擒斩平秀吉,不从。

吕宋国酋子讼商人袭杀其父,孚远以闻,诏戮罪人,厚犒其使。

福州饥,民掠官府,孚远擒倡首者,乱稍定,而给事中耿随龙、御史甘士价等劾孚远宜斥,帝不问。

所部多僧田,孚远入其六于官。

又募民垦海坛地八万三千有奇,筑城建营舍,聚兵以守,因请推行于南日、彭湖及浙中陈钱、金塘、玉环、南麂诸岛,皆报可。

居三年,入为南京大理卿,就迁兵部右侍郎,改左,调北部。

甫半道,被论。

乞休,疏屡上,乃许。

又数年,卒于家,赠南京工部尚书,后谥恭简。

孚远笃信良知,而恶夫援良知以入佛者。

知建昌,与郡人罗汝芳讲学不合。

及官南京,与汝芳门人礼部侍郎杨起元、尚宝司卿周汝登,并主讲席。

汝登以无善无恶为宗,孚远作《九谛》以难之,言:

“文成宗旨,原与圣门不异,以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

良知即是未发之中,立论至为明析。

无善无恶心之体一语,盖指其未发时,廓然寂然者而言之,止形容得一静字,合下三语,始为无病。

今以心意知物,俱无善恶可言者,非文成之正传也。

”彼此论益龃龆。

而孚远抚福建,与巡按御史陈子贞不相得,子贞督学南畿,遂密讽同列拾遗劾之。

从孚远游者,冯从吾、刘宗周、丁元荐,皆为名儒。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录功,赉银币赉:

赏赐

B.王篆为考功,诬孚远党拱党:

结党,拉帮派

C.迁应天府丞,坐为李材讼冤坐:

因……获罪

D.所部多僧田,孚远入其六于官部:

手下部众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引贡士邓元锡、刘元卿为友。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B.乞休,疏屡上,乃许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汝登以无善无恶为宗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D.盖指其未发时其孰能讥之乎

第2卷(非单项选择题共123分)

四、(31分)

10.把第1卷文言文语段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寻以给事中邹元标荐,擢陕西提学副使,敬礼贡士王之士。

(4分)

(2)吕宋国酋子讼商人袭杀其父,孚远以闻,诏戮罪人,厚犒其使。

(4分)

11.第1卷文言文语段中许孚远的政绩主要有哪些?

请简要概括。

(5分)

12.用“/”为下列文段中画线部分断句,只能断8处。

(4分)

齐饥。

陈臻曰:

“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殆不可复。

”孟子曰:

“是为冯妇也。

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

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孟子·尽心下》)

注释:

发,打开。

棠,地名,此指棠的粮仓。

13.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8分)

秋夜思南郑军中

陆游

五丈原头刁斗声,秋风又到亚夫营。

昔如埋剑常思出,今作闲云不计程。

盛事何由观北伐,后人谁可继西平?

眼昏不奈陈编得,挑尽残灯不肯明。

注:

亚夫营:

又叫细柳营,汉将周亚夫驻军细柳,防御匈奴,营中戒备森严。

西平:

唐将军李晟曾平复朱泚叛乱,收复长安,被封为西平郡王。

陈编:

古籍。

(1)简析全诗歌是如何围绕“思”这个关键词来展开的。

(4分)

(2)全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回答。

(4分)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限选6句)(6分)

(1)子曰:

“见贤思齐焉,”(《论语·里仁》)

(2),悠悠我心。

(曹操《短歌行》)

(3),风飘飘而吹衣。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5)画图省识见春风面,。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6),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

(8),而不知其所止。

(苏轼《赤壁赋》)

五、(22分)

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

在沈从文先生墓前

龙良骅

(1)天空飘着小雨。

早春的雨,带着寒意,若雾,若烟,轻轻地来,像几声嫩嫩的鸟鸣,像几朵怯怯的蓓蕾。

(2)凤凰城的喧嚣留在了身后,沿着沱江边窄窄的石板路,按着路标的指引,我和妻子虔诚地前往听涛山寻找心中的圣地。

拜谒沈从文墓,这是萦绕在心中多年的愿望,现在终于有机会走近这位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大师灵魂栖息的地方了。

(3)听涛山既不高,也不陡,平平缓缓,多像沈从文先生平和的性格。

八十六级之字形的石级,湿漉漉的,象征先生走过的八十六个岁月。

路旁有一株红梅,正在寒风中悄然绽放,透露着春天的讯息。

而更多的树木,叶片凋谢,不免在料峭春寒中有一丝瑟缩。

但几丛翠竹挺拔着,几丛杂树斜生着,绿绿的枝叶,显示着盎然生机。

游人稀少,在我们的前面,只有一对年轻的情侣,手牵着手,静静地走着。

我们也尽量放轻脚步,怕打扰沈从文先生的安息。

(4)墓在山腰。

这应该是世界上最奇特的坟茔了吧?

坟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坟,沈从文先生的骨灰直接撒入山上的泥土中,这位自然之子最后彻底回归自然,与大自然完全融合在了一起。

就如石级边的一块石碑上写的:

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这是沈从文的表侄,大画家黄永玉送给他的。

从凤凰出发,沿着沅水流域,然后北京、上海、昆明,复又回到北京,这是他的人生轨迹,现在他回家了。

听涛山是幸运的,它容纳了蜚声海内外的一位士兵,一位作家,一位学者,一位“乡下人”。

(5)墓碑也是奇特的,一块粗糙的五彩石,正面写着几行小字:

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这应该是先生自拟的墓志铭吧?

墓碑顶上,放置着一个小小的花环,花瓣上凝着水珠,有一点儿落寞。

而墓碑下,插着三炷香,香早燃尽,剩着几截竹签和一点点灰烬。

传统的和新潮的祭奠方式就这么巧妙地汇聚在一起了。

碑的后面,刻着沈从文小姨子张充和题的一句话:

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算是对其姐夫最深刻的理解,最恰当的评价。

走在我们前面的那位女孩儿,低头读着碑上的文字,她忽然一回头,乌黑的眸子一闪一闪,我的思维触电似地拼接起一些记忆的碎片:

渡船上的翠翠,守着碾房的三三,做着“女学生梦”的萧萧,橘子园里的夭夭……沈从文的作品明媚而忧伤,在现代作家行列里,他是独特的一位,他笔下的人物,特别是跟他一样的那些乡下人,都是自然之子,秉承着天命,在原野里花开花落,像水一样,按着命定的流向流淌。

(6)水,是理解沈从文的最佳途径。

他自己就曾经说过:

“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印象实在不少。

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

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

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

”沈从文是顽皮的逃学大王,枯燥的私塾和新式的学校都吸引不了他,他总是逃学去看河中的行船,船上的水手;看河岸的树木,林中的小鸟;看河边的小城,城中的针铺、伞铺、皮靴店、染坊、豆腐坊、冥器铺。

总之,想尽一切办法逃避书本,去和自然亲近,去日光下认识大千世界微妙的光、稀奇的色,以及万汇百物的动静。

哪怕是因逃学而被罚在孔夫子牌位前跪着,他脑中呈现出的,仍是河中的鳜鱼被钓起、风筝飞满天、黄鹂在山中歌呼、树上果实累累的情形。

他就这样读着一本小书,同时读着一本大书。

十四岁多一点,他就到地方的部队里当兵,那是当地大多数青年人的首选出路。

辗转在沅水流域,又从水里认识了船家、水手、兵士、妓女、商人。

直至二十岁,才脱下军装上岸,背着一卷小小的行李,孤身一人出现在北京车站的站台上,来读那本永远也读不尽的大书。

中国现代文学从此多了难得的水的灵气。

水的滋润,让沈从文的作品永远水气盈盈,他笔下的人物永远都那么健康丰满,处处闪耀着人性的美丽光辉。

(7)美国学者金介甫说,如果要为中国现代作家排座次,鲁迅是当然的第一,沈从文是名副其实的第二!

(8)想当年那些红极一时的作家都淹没在历史的风烟中,孤独的沈从文却成为了常青树,这莫非也是自然的法则?

沈从文曾说,他和他的读者都将老去。

其实,沈从文的读者确实在一批批老去,但他的作品则永葆生命力,新的读者也在不断涌现。

我相信,刚才和我们同来的那对年轻的情侣也一定是沈从文的崇拜者。

因为,他的作品有丰沛的水,源头是鲜活的。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第

(1)自然段以雨起笔,用嫩嫩的鸟鸣、怯怯的蓓蕾等生动地写出了早春细雨的特点,渲染了一种静谧的氛围。

B.沈从文的坟茔和墓碑都是奇特的,这说明他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其创作之路是一条异于常人的艰难探索之路。

C.文章写拜谒沈从文墓的那对年轻情侣并非闲笔,意在表明沈从文的作品在年轻一代的读者中也具有影响力。

D.从沈从文墓的特点联想到他的作品及其人生经历,坚信沈从文的作品会永恒,表达了心中的崇敬之情。

E.文中多处使用反问、借代、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精练准确,清新自然,具有诗情画意,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

16.为什么把沈从文称为“乡下人”?

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6分)

17.根据文章,完成下列两题。

(6分)

(1)请从“衬托”的角度,对第(3)段中画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3分)

(2)“他就这样读着一本小书,同时读着一本大书”中“小书”和“大书”的含义是什么?

(3分)

18.请结合文意,并联系读过的其他作家的作品,简要分析“自然与文学”的关系。

(6分)

六、(10分)

19、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完成后面的问题。

(5分)

(1)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漫画的内容。

(3分)

(2)请简要概括漫画的寓意。

(2分)

20、请从《高老头》《红楼梦》《家》《堂吉诃德》几部作品中选择一部或两部,根据作品的内容或人物,自拟一幅对联,每句不少于9字。

(5分)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1)王阳明说: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2)曾国藩说:

“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悟?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泸州市高2012级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

语文

第1卷(单项选择共27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肚脐/鱼鳍信笺/临行饯别露脸/风餐露宿朔漠/溯流而上

qjin/jinlu/lshu/s

B.伺候/侍奉枝蔓/蔓草难除轧账/戛然而止倜傥/孝悌之道

c/shmng/jit

C.酝酿/靓丽牟利/装模作样供职/供不应求瑕疵/痴心妄想

ning/lingmu/mgng/gngc/ch

D.绯闻/斐然打烊/怏怏不乐着急/着手成春掰开/斑驳陆离

fi/fiyngzho/zhubi/b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弘扬随和大姆指纹丝不动众志成城(大拇指)

B.证券吐槽馈赠物按部就颁惹是生非(按部就班)

C.心仪翌日椭圆形休养生息坐收渔利

D.褴褛发纫黑匣子和颜悦色首屈一指(发轫)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郑州“全城吃面”,乌鲁木齐“全城买鹅”,越来越多的城市把“好人之城”作为建设目标,公益慈善已不止是个人的追求,更是一座有品格的城市的追求。

B.柴静的《穹顶之下》推出之后,收获了不少人的赞扬,与此同时,有人对她耗资百万自费拍摄此片和女儿的病是由雾霾引起的等说法也提出了置疑。

C.习总书记提出的对贪腐行为的“零容忍”的主张,不仅表明了党遏制腐败的决心,也是向民众做出的庄严承诺,更是对贪腐者发出的震耳欲聋的严厉警示。

D.2015年春节,用手机发红包和抢红包成了不少人传递祝福的新方式,也让银行增加了用户绑定银行卡的数量,这对手机用户和银行来说真是两全其美。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地区发展构想的目的是以合作化解冲突,让时有小摩擦的周边国家把注意力放到合作、发展、共赢上,这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

B.中国国际酒博会落户泸州,正在成为推动中国酒走向世界,增强全国白酒产区跨区域合作,提高全国酒业持续发展能力,提高酒类产品品牌影响力。

C.造成农民工、教师、白领等抱怨“收入低”这一现象的原因,除房价高、物价高带来的压力外,社保制度不够健全和医疗、教育资源不均衡都是重要因素。

D.陶碧华指出,很多带“干”的质量不过关的牌子,借着“老干妈辣椒酱”的名声在市场上销售,不但会伤害老百姓的身体,更会影响“老干妈”的名声。

B项动词“成为”缺宾语中心语“的重要平台”;C项,句式杂糅;D项“质量不过关的牌子”搭配不当,“不但会伤害老百姓的身体,更会影响‘老干妈’的名声”语序不当。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5-7题。

中、晚唐以后尤其是宋代诗坛最值得注意的新现象是词的发展和兴盛。

词,原名“曲子词”,就是“歌词”的意思。

词起源于隋,所配的音乐是燕乐,即一种供宴会演奏的音乐。

它在体制上和诗有很大的区别。

首先,词有词调,同一词调又有不同的格律,形成数体。

其次,由于乐调繁简不同,而形成长短不同的诗篇,一般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

词在唐代开始发展,敦煌曲子词中有一些是盛唐时期的作品,具有清新的民歌风格。

作为一种新兴的诗歌形式,不久便引起文人的注意和仿效。

中唐文人学习民间词,为词体的建立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张志和、韦应物、王建、自居易、刘禹锡等人都写了一些成功的作品。

晚唐五代,文人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以温庭筠、韦庄等人为首的花间词人,在填词时往往取当前情事,表现艳遇怨慕与离愁别绪,藻丽浓艳,细美婉约。

南唐是五代时期词坛的另一个创作中心,代表作家有冯延巳、李璟、李煜等人。

其中冯延巳所表现的士大夫的忧生隐忧,李煜亡国后所抒写的强烈沉痛的故国之思与深广的人生感慨,均已改变了五代词狭小的题材空间,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北宋前期,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的诗人承五代余绪,主要表现士大夫流连光景、感伤节序的闲愁淡怨,所用词调仍以唐五代文人惯用的小令为主。

至柳永、苏轼登上词坛,宋词始能自辟门径。

柳永在乐调形式上开风气之先,他采用北宋流行的新曲,大力发展慢词来表现市井生活与羁旅情怀,并把赋的铺陈手法引入慢词,扩大了词的容量。

苏轼是宋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词体革新家。

他的词打破了前人“词为艳科”的旧传统,题材广泛,将怀古、感旧、记游、悼亡、说理等诗中常见的题材引入词中,气象阔大,豪放飘逸。

他还“以诗为词”,冲破了词的音律束缚,达到了“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地,对词体发展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苏轼之后,周邦彦妙解声律,善于创调。

词法上推陈出新,讲究谋篇,也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女词人李清照善于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会在一起,含蓄委婉,意境深远,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宋室南渡之后,民族矛盾尖锐,产生了张元干、张孝祥、陆游、陈亮、辛弃疾等一大批爱国词人,其中辛弃疾成就最高。

辛词不但数量居两宋词人之首,而且“以文为词”,善于用典,将政治、军事、山水、田园以及个人的喜怒哀乐,大胆而自如地表现在词作中。

他的词气盛言宜,无往而不利,感染力极强,尤其是抒写爱国激情的篇章,千古以来一直激励着后人。

姜夔精研乐理,能自度曲,词风清空幽冷,于辛弃疾之外另立一宗,在南宋词坛的影响也很深远。

5.下列对“词”的解说,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词就是歌词,是起源于隋代的一种配乐诗歌,是专门供宴会演奏的音乐。

B.词的发展和兴盛,是中、晚唐后诗坛出现的新现象,在宋代最引人注意。

C.词往往有词调,且篇幅长短不同,这是它和诗在体制上最不一样的地方。

(是不是最不一样,从文段中难以判定,且诗歌也篇幅长短不同)

D.同一词调的词可以有不同的格律,可以形成小令、中调长调几种体式。

(同一词调会因格律不同形成数体,但不会形成“小令、中调、长调几种体式”)

6.下列对唐、五代词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盛唐时期的词作主要是具有清新的民歌风格的敦煌曲子词,它作为一种新兴的诗歌形式,很快引起了文人的注意和仿效。

(据原文“敦煌曲子词中有一些是盛唐时期的作品”,“盛唐时期的词作主要是具有清新的民歌风格的敦煌曲子词”错)

B.中唐时期张志和、韦应物、王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