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54385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docx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docx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每题3分,共9分)

微电影也可负载大主题

普通观众一般将筷子兄弟的《老男孩》作为微电影的代表,这部当时还被称为“网络短片”的作品讲述了小人物的梦想故事,贴近普通年轻人的生活视角,既具备当下网络文化的一系列特征,也有着基本的电影品质和完整的人物故事链条。

自《老男孩》之后,此类网络视频有了新的概念与定义,成为一种在互联网平台上传播能力较强的艺术作品。

短,是微电影显著的特征。

这个特征赋予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灵活的展示手法,并使拍摄变得更为简易。

近年来,中国微电影产业的总产值已达700亿元左右,具有艺术、商业价值的年产量达2万部。

据预测,未来3年内,总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

它的兴盛,开始牵动大众文化产品的发展态势,也折射出了自身在创作和推广上的问题。

首先,不少打着“微电影”旗号的网络视频存在依靠软色情、软暴力来增加点击量的现象,内容低俗。

其次,不少与微电影相关的创投和赛事活动流于形式,成为商业机构和一些地方的门面活动,很少产生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和导演。

还有一些批评者担忧,微电影正在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进而消解微电影应有的艺术品质,让这一独特的影视形态在艺术上过早凋谢。

一般来说,内容上的泥沙俱下,是一个新的艺术类型在初创时期难以避免的情况。

在加强管理和引导的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

“微”时代的影视产品,也可以利用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创意,消化大的主题,在赢得市场的同时,承担起大众教化和艺术探索的功能。

艺术性、公益性已经成为优秀微电影的重要标识。

央视公益广告《筷子篇》用5分钟微电影的形式,以中国最常见的饮食工具“筷子”为切入点,以小见大,传递了感恩、明礼、睦邻、关爱等中华传统美德,表达出“教会感恩,学会分享”的含义,浓缩了全球华人最深邃的情感。

影片虽短,但它所蕴含的意义深刻入心。

微电影《再不爱就晚了》曾3天火爆网络获得了500万的点击量,这个呼吁年轻人关爱父母的短片,让不少年轻人看了之后潸然泪下,想到自己渐渐长大,然而父母却一天天老去,心里很不是滋味。

短短的一个电影,却承载了孝老敬亲这个巨大的伦理内核。

微电影也可以通过其独特的方式,承载起普通人的中国梦。

近年来,一批由农民、建筑工人、医护人员等特定群体自导自演的微电影备受关注。

虽然这些影片未必有其他微电影那么高的艺术水准,但故事都取材于真实经历,感情真挚,也特别能够打动观众,从而通过网络向观众传递了核心价值观,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互信。

这当中的真实情感和文化情怀,展示了所有艺术作品万变不离其宗的成功之道;这些题材和拍摄方式,也为微电影承载社会价值提供了更多可能。

因此,充分认识微电影的作用,做到扬长补短,“物”尽其用,是当前创作界的一道重要课题。

  (《光明日报》2015年11月09日02版)

1.下列关于微电影的论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3分)

A.微电影既具备当下网络文化的一系列特征,也有着基本的电影品质和完整的人物故事链条,是在互联网平台上传播能力较强的艺术作品。

B.微电影短的特征赋予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灵活的展示手法,并使拍摄变得更为简易,这是其蓬勃发展的一个原因。

C.一些批评者担忧,微电影正在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进而消解其应有的艺术品质,使其在艺术上过早凋谢。

D.微电影可以利用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创意负载大主题,既能赢得市场,也能承担起大众教化和艺术探索的功能。

2.下列关于微电影作品的论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3分)

A.微电影的代表作《老男孩》讲述了小人物的梦想故事,贴近普通年轻人的生活视角。

自此以后,此类网络视频有了新的概念与定义。

B.衡量一部优秀微电影的重要指标是艺术性、公益性,央视公益广告《筷子篇》可以称得上这方面的代表作。

C.《再不爱就晚了》呼吁年轻人关爱父母,虽短短的一个电影却承载了孝老敬亲这个巨大的伦理内核,是一部优秀的微电影。

D.近年来,一批由农民、建筑工人、医护人员等特定群体自导自演的微电影之所以备受关注,凭借的是高的艺术水准以及真挚的感情。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近年来,中国微电影产业的总产值已达700亿元左右,这一数值还在不断攀升,可以肯定这一艺术形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B.一般来说,一个新的艺术类型在初创时期难以避免内容上泥沙俱下的情况,微电影也难逃这一魔咒,所以我们要加强管理和引导。

C.所有艺术作品万变不离其宗的成功之道是作品当中的真实情感和文化情怀,微电影也不例外,例如《筷子篇》传递了中华传统美德。

D.当前创作界应该充分认识微电影的作用,做到扬长补短,规避其在创作上内容低俗、推广上流于形式等问题,“物”尽其用。

二、古诗文阅读。

(37分)

(一)文言文阅读(16分)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归去来兮!

田园将芜胡不归?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

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3分)

A.悟已往之不谏(不能挽回)襟三江而带五湖(以……为襟)

B.眄庭柯以怡颜(使……愉快)慈父见背(放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C.园日涉以成趣(名词作状语,每天)宾主尽东南之美(形容词作名词,人才)

D.悦亲戚之情话 (愉悦)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像犬马一样)

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3分)

A.胡为乎惶惶欲何之?

B.乐夫天命复奚疑?

C.何不委心任去留?

D.复驾言兮焉求?

6.下面有关作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陶渊明的成就主要是诗,他歌咏隐居田园,饮酒赏菊,乐天知命的闲适生活,意境恬淡,词句质朴自然。

他被看做田园诗的开创者,唐代王维、孟浩然都受到他的诗作的影响。

B.《归去来兮辞》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自号“五柳先生”,是我国三国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

C.陶渊明也写过“金刚怒目”式的作品,如《读山海经》中“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表现了他对当时腐败政治的批判精神和强烈的反抗意识。

D.陶渊明生活在封建时代,其作品中表现出的那种怀念过去,满足现状,乐天知命的思想,给后世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7.翻译(7分)

(1)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3分)

(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7分)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8.对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

“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

“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

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频烦”即频繁,连续。

“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

“两朝”指东汉和蜀汉。

“开”指开创基业,“济”是渡过难关。

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

“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

9.诸葛亮虽然雄才大略,功业昭著,最终却没有完成自己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之叹惋。

至此诗人写下了下面的千古名句: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此句中的“英雄”指什么人?

这句诗中的思想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4分)

10、默写。

(共15个空,请选14个填,每空1分共14分)

(1)农人告余以春及,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__________________,乐夫天命复奚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__________________,风飘飘而吹衣。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___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6)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7)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

(8)__________________,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黄鹤楼》)

(9)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0)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11)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________。

(王之涣《登鹳雀楼》)

(12)臣无祖母,_____________;祖母无臣,__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1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14)山原旷其盈视,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三、现代文阅读(均为必考题24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0分)

①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

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

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林冲道:

“这屋如何过得一冬?

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

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那雪正下得紧。

②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

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

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林冲寻思:

“怎地好?

”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

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

“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

”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

”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

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

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入得里面团团看来,又没邻舍,又无庙主。

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放在供桌上。

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

11、下列对小说及有关内容的表述,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这屋如何过得一冬?

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这句独白式心理描写说明林冲准备安心在草料场常住,体现其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

B.“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那雪正下得紧。

”这句是对风雪的侧面描写,渲染了凄冷、悲凉的气氛并推动情节的发展。

C.《水浒传》和《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名著,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

这四部著作历久不衰,是汉语文学史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作品。

D.《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章回体文言小说,反映的是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

E.元末明初,吴承恩等人在表现水浒故事的话本、杂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创作了《水浒传》,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

12、文中划线句属什么描写?

有什么作用?

(5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钱穆:

一生为故国招魂的史学大师

钱穆(1895-1990),江苏无锡人,一代国学大师。

钱穆读书治学始终充满一种理想和激情,一种民族情怀。

钱穆的学生、著名学者余英时曾说:

“他给人的第一个印象,是个子不高,但神定气足,尤其是双目炯炯,好像把你的心都照亮了。

”当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认为史学就是史料学,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不是作艺术的建设,不是做疏通的事业。

这种思想在历史学界有很大影响,并得到政府支持。

但是钱穆却坚持自己的理想,做贯通的历史。

他在北京大学争取到一人把一门通史课讲完,其目的就是要说明历史应该是能融会贯通的,而不仅仅是考证史料,更重要的是他要说明中国历史是有其独特的规律和模式的,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它并对它保持信念。

通过多次备课和讲授,钱穆终于将上自太古,下至清末贯通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钱穆的民族情怀也贯穿在平时的生活中,在他初入北平,进燕京大学讲课时,就对校方用英文字母给教学楼命名表示不满。

在他的提议下,燕京大学把外国名字均改为中国名字,也有了以钱穆名字命名的穆楼。

据说,今天北京大学校园内的未名湖,也是钱穆命名的。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钱穆随学校南迁。

学校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建西南联合大学。

生活一度非常艰苦,钱穆曾和吴宓、闻一多、沈有鼎四人合住一屋。

在西南联合大学,钱穆继续讲授中国通史课程,局面更胜以前。

著名历史学家、后来曾师从钱穆的严耕望讲述当时盛况:

“校外旁听者争坐满室,先生上讲坛,须登学生课桌,踏桌而过。

”也是在这里,钱穆开始手不停挥地编写《国史大纲》,因为正值抗战期间,钱穆笔间感情更加充沛。

《国史大纲》跨越了几千年的风雨,不断重演着外族人入侵与被同化的历史、中国人在面对外来挑战时所表现出的气节与智慧。

在一个西方世界占据优势,中国正在跌落自信的谷底时,钱穆希望中国人对于自己的历史保持着“温情与敬意”,该书一经出版发行,就成为全国大学的教科书,风行至今。

抗战胜利,北大复校,傅斯年主持校务,钱穆没有得到聘书,就闭门著书立说。

1949年,钱穆经由广州去了香港,离开大陆,此后再也没有机会回归故土。

当时的香港成了一个大的流亡场,各色人物从大陆逃亡香港,其中也有无数流亡学生。

这些流亡学生,就像在大海上四处飘泊,前途渺茫,失去了精神依托。

在这种情况下,钱穆放弃了较为闲适的教书生活,在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创建新亚书院,为内地流亡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工作的场所。

严耕望后来感叹,钱穆此时正是学养成熟而精力未衰的阶段,正当更有高度发挥,却因时局动荡,被迫到香港办学,十余年间耗尽心力,对于学术界是一项不可弥补的损失。

但是,对于当时的学生,却有了精神的依归,更是为中华传统的存亡续绝。

钱穆回忆新亚书院初创办时,“彼辈皆不能交学费,更有在学校天台上露宿,及蜷卧三、四楼之楼梯上者。

予于晚间八九点返校,楼梯上早已不通行,需多次脚踏铺被而过”。

在这时代巨变的无可奈何中,钱穆是要努力去培养传递文化的薪火。

新亚书院是当时香港唯一不牟利的学校,许多老师来此授课,纯粹都是尽义务。

学校还在每周末设公开学术讲座,吸引校外人士来听讲。

新亚书院位于香港著名的贫民区,条件十分艰苦。

钱穆只有两间小屋,一间居住,一间办公。

办公室给余英时的印象是“一张长桌子已占满了全部空间”。

支撑着他的,是中国传统精神。

余英时回忆,在一个炎热、潮湿的夏天,他发现钱穆正躺在地板上,病了。

钱穆叫余英时去买二十四史给他读,仿佛这足以驱逐其所有的痛苦。

钱穆亲自给新亚书院写了校歌:

“乱离中,流浪里,饿我体肤劳我精。

艰险我奋进,困乏我多情。

千斤担子两肩挑,趁青春,结队向前行。

珍重珍重,这是我新亚精神。

”新亚书院最终成为20世纪后半叶中国教育的奇迹之一。

而钱穆从香港到了台北,他再未回到大陆。

1990年8月30日,钱穆在台北寓所辞世,享年96岁,身后留下一千四百万言的著作。

1992年,家人将钱穆骨灰撒入茫茫太湖,以示其魂兮归来。

2009年8月8日,国学大师钱穆、傅斯年墨宝在香港拍卖。

其中钱穆的信札,用行书写就,字体飘逸、秀雅,信中钱穆写道,“今日之国运,吾侪从事学术教育工作者皆不得辞其咎”。

短短一句话,可见一代国学大师“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

(摘编自任士英主编《20世纪国学大师档案》)

13.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在20世纪三十年代,钱穆著书立说,主张国人要对国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就是希望国人能够对自己祖先的历史有一种深厚的情感,尊重自己的传统。

B.文章引用钱穆的学生、著名学者余英时的话“好像把你的心都照亮了”,说明钱穆先生是一位善于理解学生、把学生作为知己的好老师。

C.北大复校后,在傅斯年主持校务的情况下,钱穆没有得到聘书,所以他在1949年离开大陆由广州去香港,这也是钱、傅二人观点不同所致。

D.在严耕望看来,钱穆创建新亚书院时正是学养成熟阶段,如果把精力用在学术上,会收效更大,但终因创业耗尽心力而十余年无学术成果。

E.作为一代国学大师,钱穆有着非比寻常的治学精神和民族情怀,他秉承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经世救国的抱负,一生为国学复兴鞠躬尽瘁。

14.钱穆在香港创建新亚书院,新亚书院的创立具有怎样的意义?

请简要分析。

(3分)

15.文章题目为“一生为故国招魂”,老一代知识分子钱穆先生的故国情怀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6分)

第II卷表达题(共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6.下列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狗菲比长着一身金灿灿卷曲的茸毛,脸颊圆鼓鼓的,像是婴儿的脸,粉红色的舌头调皮地伸在外面,看上去美轮美奂,憨态可掬。

B.这些大学的一些学生语文水平实在低劣,往往让人贻笑大方,影响学校的声誉。

C.华人影星汤唯的国际地位虽不及巩俐与章子怡,然而她的演技和人气与刚出道时相比却不可同日而语。

D.李同学在学校的表现差强人意,通常一个星期要迟到两次,上课无法集中精力,多次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能不能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B.奶奶看到我俩非常高兴,就急忙从炕上下来,拉住我们的手问这问那。

C.鲁迅先生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高昂的斗志,手握一支“金不换”,写了许多富有激情的作品。

D.她从《羊城晚报》上看到了南方医院采用新技术,为小儿麻痹后遗症、两腿长度不一的患者施行肌骨一次延长手术。

1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1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2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3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4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制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5此外,绳结还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⑥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A.③②④⑥⑤①B.③①②⑤⑥④C.④①③②⑤⑥D.④③②⑥①⑤

19.下面是关于“感恩教育”的评论文章中的一段文字。

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

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近年来,不少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都要求学生给父母洗一次脚。

这引发了有关人士的质疑:

__①__?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知恩图报使我们的传统美德。

学校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年龄以及生理与心理的差异和特点,只是简单地采取一刀切的模式,恐怕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__②__。

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且涉及到很多方面,它需要__③__。

20.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和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下图是“中国青年志愿者”的标志,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5分)

五、写作(60分)

一个生命垂危的乞丐,在荒野里踽踽独行,最后倒在一片草丛里,这时一颗大而晶莹的露珠掉在了他的掌心。

乞丐赶忙把手掌移到唇边,对露珠说:

“你知道我要做什么吗?

“你将把我吞下去。

“看来你比我还可怜,生命全部操纵在别人手里。

“你错了!

”露珠说,“我还不懂什么叫可怜,我曾滋润过一朵丁香花蕾,并让它美丽地绽放。

现在我又将滋润另一个生命,这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我无怨无悔。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2017_2018高二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1.【答案A】A第一段原文“筷子兄弟的《老男孩》作为微电影的代表,这部当时还被称为网络短片的作品……”是《老男孩》的特征,不能进而推广为微电影的特征。

2.【答案D】解析:

D第六段原文“虽然这些影片未必有其他微电影那么高的艺术水准”,高的艺术水准不是必需条件。

3.【答案A】解析:

A,第二段原文“近年来,中国微电影产业的总产值已达700亿元左右,具有艺术、商业价值的年产量达2万部。

据预测,未来3年内,总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

”选项“这一数值还在不断攀升”“可以肯定”表述绝对化,“还在”表示既成事实;同时,不能因产值单一数据的可能提升肯定微电影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D

5.答案:

C解析:

一般疑问句,其他三项均为宾语前置。

6.答案:

B解析:

东晋时期的田园诗人。

7.

(1)这样看来我对陛下尽忠的日子还长,而报答刘氏的日子却不多。

(2)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

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远,已觉悟到现在的做法是对的而曾经的行为是错的。

8、C【两朝开济:

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

其中两朝是刘备、刘禅两朝。

9、答:

“英雄”,这里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这尾联两句承接着五、六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10、默写

(1)将有事于西畴

(2)聊乘化以归尽(3)舟遥遥以轻飏

(4)云无心以出岫(5)烟光凝而暮山紫(6)落霞与孤鹜齐飞

(7)后天下之乐而乐(8)黄鹤一去不复返(9)天涯若比邻

(10)采菊东篱下(11)更上一层楼(12)无以至今日无以终余年

(13)内无应门五尺之僮(14)川泽纡其骇瞩

11、答案AC(对一个2分,对两个5分)(B、正面写风雪D非“文言”小说E作者当为施耐庵)

12、细节描写(1分)

表现林冲忠于职守,安分守己的性格特点(2分);一方面暗示了是他人预谋放火杀人(1分),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密,情节发展合乎情理(1分)。

13、答案]答A给3分,答E给2分,答B给1分,答C、D不给分。

解析]B.“理解学生、把学生作为知己”理解过窄,余英时是从赞赏钱穆先生的学识人品的角度说的,紧接着的一段话,可以作为注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