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55218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6.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看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看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看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看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看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看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看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看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看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看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看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看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看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看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看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看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看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看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看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看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看图.docx

《看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看图.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看图.docx

看图

史上最好以图识字象形字识字《慧眼识字:

用眼睛看懂文字》

(儿童识字轻松学汉字)

余双红著

第二章人物类3

第一节家族人物3

01男女3

02夫妻3

03伴侣5

04父母亲6

05爸爸妈妈8

06爷爷奶奶9

07公公婆婆10

08哥哥弟弟11

09姐姐妹妹11

10爹娘12

11伯伯13

12叔叔13

13姑姑14

14阿姨14

15婴儿15

16子孙16

17娃娃17

18兄长17

19仔18

20孩18

21童叟18

22妇19

23妾20

24妮20

25佣21

26祖宗21

第二节指代人物22

01我自己22

02你您24

03他她它25

第三节社会人物26

01师生26

02朋友27

03客28

04傅28

05君王29

06皇帝30

07将臣30

08士卒31

09官兵32

10史33

11郎34

12农民34

13奴隶35

14痞36

15侨37

16傣37

17夷37

18佛僧尼38

第四节历史人物39

01炎黄39

02蚩颉40

第五节他方人物41

01神仙41

02尸42

03魔鬼43

04魂魄44

05俑45

第二章人物类

第一节家族人物

01男女

读音:

【nán】

分析:

男=田(田地)+力(出力,干活)。

古代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男的主要负责在田间劳动出力。

造字本义:

在田间出力做事的雄性劳动者。

词句:

好男儿志在四方。

读音:

【nǚ】

分析:

甲骨文“女”字形像妇人跪坐的形象。

古代男耕女织。

男主外,女主内。

造字本义:

女人,女性。

词句: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静女其姝(娴静的姑娘多么美好)。

02夫妻

读音:

【fū】

分析:

夫=一(在这里表示簪子)+大(大人的形象)。

用发簪将头发束住。

古代士大夫的形象。

头发在古代一直是个大问题,所以用头发来表征很多事情。

造字本义:

男子束发,并用发簪固定。

说明:

古人认为须发是父母所赐,不可剪除,因此年纪越大头发越长。

古人以束发、加冠为男子的成年仪式:

男子15至16岁束发,标志着告别童少时期,成为合法公民,国家可以征用;男子20岁加冠,表示成年,可以婚配。

另外,周代的长度制度,将八寸算作一尺,将十尺算作一丈。

成年男子身高达到八尺丈把,所以称成年男子为“丈夫”,“八尺男儿大丈夫”。

趣谈:

乾隆皇帝喜爱微服出巡,一次下江南在乡间看到一个农夫在田里锄草,便故意问随行的大学士张玉书:

“这是个什么人?

”张玉书忙答:

“这是农夫。

”乾隆又问:

“你知道这农夫的‘夫’字是怎么写的吗?

”张玉书一愣,随即便知道陛下又要卖弄学问了。

为了让乾隆得意,张玉书故意淡淡地说:

“两横一撇一捺呀!

臣想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

”乾隆摇头责怪道:

“你堂堂一个大学士,连一个‘夫’字都辨别不清。

联平时真是疏于教导啊!

”乾隆接着说,“农夫是刨土之人,又把土看成天,因而上写一个‘土’字,下面是一个‘人’字。

而轿夫的‘夫’则不同,轿夫是肩上扛竿,写‘人’字后,上写两根竿子。

那么孔夫子之‘夫’和匹夫之‘夫’又该做何解释呢?

张玉书见乾隆皇帝兴致勃勃,便更加默不作声了,乾隆继续说:

“孔夫子上知天文,下识地理,所以这个‘夫’字便要写‘天’后再出头便是。

一男人若顶天立地,你得把天顶破,你才是“夫”。

匹夫是一大男人,这‘夫’字便要写‘一’后,接着写‘大’字方可。

还有丈夫的“夫”是“二人在一起”。

丈夫有一个责任,就是要和妻子一起劳碌,同得美好的效果。

丈夫不可以和妻子同一屋檐下,而行动却完全没有交集,仍旧完全过各自的生活。

乾隆讲解完毕,张玉书连连称是,心想皇上这次又出尽了风头了。

词句: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读音:

【qī】

分析:

妻=十(表示长发)+彐(【xuě】,表示用手抓持)+女(女子)。

“妻”由“一个长发女子”和“一只手”组成,为什么“妻”字要与“头发”和“手”有关呢?

其实,头发在古代一直是一个大问题,包括现在。

古人谓青年男女成年为结发和及笄,结发夫妻是指原配。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

”,头发长长了就代表成人了,“妻”字明显地表达一个婚礼上的仪式,结发或解笄的仪式,通过此仪式,女子成为某男子的合法配偶——妻,以得“举案齐眉、妇与夫齐”。

因此“妻”字的更古老字形还和“齐”字有关,所以发音qi。

汉时苏武出使匈奴,临行时作诗与妻子道别: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移。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在古代,女人的长发只有她的丈夫可以触摸,所以甲骨文用这样的情景来表示“妻”的概念。

新婚洞房里妻子头上盘着的发髻,她自己不能解,只有丈夫才能来解开盘着的发髻。

女子许配人家以后,用手梳理长发,用一丝绳来束发,盘发成婚,为妻之意,俗称“上头”,以此表示她有了对象。

直到她成婚时,那条丝绳才由新郎亲手从她的头发上解下。

相传汉代葬仪有个风俗,妻子不幸早殃的话,丈夫会把婚礼时用的梳子一掰两半,留下一半,另一半放到妻子的棺木中入土下葬,表示今生今世不忘结发之妻。

因此一个女子被称为“妻”,拥有“妻”的身份,它需要一个仪式。

汉字中的妻字,就是利用这个最最重要的仪式,来说明这个字的深刻含义。

另外,还可以从古代的抢婚风俗来解释,在母系社会后期,男子对以女子社会为中心产生了不满,往往有武力把女子抢到家中成亲,甲骨文象用手抢女子。

徐中舒主编的《甲骨文字典》:

“上古有掳掠妇女以为配偶之俗,是为掠夺婚姻。

造字本义:

男子的配偶。

趣谈:

1、皇帝称老婆叫梓童;2、宰相称老婆叫夫人;3、文人称老婆叫拙荆;4、雅士叫执帚;5、商贾称贱内;6、士人叫妻子;7、秀才称娘子;8、庄稼汉叫婆姨;9、有修养的人称太太;10、没文化的叫老婆;11、北方年轻人称媳妇;12、老头子叫老伴;13、不结婚的称女朋友;14、北方人称孩他娘;15、南方人称伢他妈;16、大陆上称爱人;17、台湾叫内子;18、喝过洋墨水的称达令;19、土生土长的叫那口子;20、舍不得老婆的人称心肝;21、阔别老婆的人叫宝贝;22、对老婆亲热时称亲爱的;23、对老婆厌恶时叫那娘们;24、河北人称老婆为家里的;25、河南人称老婆为屋里头的;26、四川人称老婆则叫堂客。

那些山区偏远之处的称呼有---焐窝的、暖脚的、在一块睡觉儿的、吃饭一张桌儿的、睡觉一个窝儿的、下田一块坡儿的、死了埋到一个坑儿的、煮鱼蒸肉一个锅儿的-----,还有什么司令,领导等等名目众多。

词句:

夫妻俩种甘蔗,甜蜜的事业。

03伴侣

读音:

【bàn】

分析:

伴=人+半(二分之一),强调两人是一个整体,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半。

造字本义:

同在一起而能互助的人。

如伙伴,伴侣,同伴。

趣谈:

“人”的另一“半”。

所谓夫妻,夫是妻的另一半,妻是夫的另一半。

意味着他“人”是你身体的另一“半”。

词句:

伙伴。

读音:

【lǚ】

分析:

侣=人+吕(两块相连的东西)。

造字本义:

同行者,合拍的旅伴。

趣谈:

“人”的两“口”。

夫妻俩,也就是“两口子”。

一日为夫妻,终身为伴侣,谁也离不开谁。

谈恋爱时,那是热恋,夫妻做长了,热恋越来越成为依恋,成为了“两口子”。

词句:

伴侣。

04父母亲

读音:

【fù】【fǔ】

分析:

手上持握石斧、石凿之类的工具。

从出土的实物看,远古时代的石斧一般没有柄,斧头之所以假借为父,是因为人类社会曾经经历过只知其母,未知其父的时代,那时,手拿石斧辛苦劳作的成年男子都可以是父,换言之,“父”最初是男性长辈的的通称。

造字本义:

手持工具,猎捕劳动、保护家族或者教训子女。

本义消失。

引申义:

巧用工具劳动的男子;对生身男性的尊称,母亲之丈夫;对亲族中的男性长辈的尊称。

说明:

远古时代利用工具进行体力劳动,对开创生活有重大意义,受到特别尊重,因此“父”是古人对从事劳动的男子的尊称。

父,也是规矩的代表,是一家之长,是带领、教育子女的人。

字形也像一手举杖教训子女的样子。

词句:

父亲【fù】;渔父【fǔ】(打渔为生的老年人)。

读音:

【mǔ】

分析:

母,牧也,像跪坐喂乳的人。

古文突出了女性的两个乳房,像有生育能力的妇女的形象。

后来可能从婴儿的角度出发,因为婴儿抱在母亲怀里时是横着的,所以“母”字写横过来了。

造字本义:

婴儿的生育、哺乳者。

说明:

母亲生育并用乳汁喂养子女,恩重如山。

没有一个母亲会忘记自己儿女的生日,因为母亲历经“十月怀胎”的种种磨难,忍着“一朝分娩”的剧痛,用甘甜的乳汁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把子女一天天养大,子女成为他们生命中的重要部分,她们怎会忘记呢?

同样,古时人们生日的时候也不单单是庆祝自己的生日,还称之为“父忧母难日”,思念父母。

可见,子女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也早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民间也有“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的传说。

传说,乌鸦小的时侯,都是由它妈妈辛辛苦苦地飞出去找食物,然后回来一口一口地喂给它吃。

小乌鸦在母亲的哺育下长大后,当母亲年老体衰,不能觅食或者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它的子女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乌鸦反哺”。

乌有反哺之义,羊也有跪乳之恩。

相传,小羊对它妈妈说:

“妈妈,您对我这样疼爱,我怎样才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呢?

”羊妈妈说:

“我什么也不要你报答,只要你有这片孝心,妈妈就心满意足了”。

小羊听后,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小羊为了报达母羊的养育之恩,每次吃奶都是跪着的。

它知道,是妈妈用奶水喂大它的,跪着吃奶是感激妈妈的哺乳之恩,这便是“羔羊跪乳”。

词句:

母亲。

读音:

【qīn】【qìng】

分析:

繁体字“親”=辛(受刑、受监)+木(表示木枷)+见(见面、探望)。

在专制文化深入人心的古代,无论罪名虚实,一个人一旦被投狱入监,就成其终生的莫大耻辱,因此在古人看来,只有被血缘联系着的至近至密者,才可能探监慰问。

简体字“亲”=立+木,以林木彼此林立,相互靠近表示亲近。

或者亲=辛(受刑、受苦、受难)+八(表示两手共撑),表示亲人是相互共度难关、共同品尝生活艰辛的,或者共患难的人显得更亲。

“父忧母难儿啼哭,含辛茹苦人长出。

曾来都从辛苦来,方成至亲得幸福”。

造字本义:

探视狱中受监的家人。

现在本义消失。

引申义:

感情深,关系近。

趣谈:

亲的繁体字“親”,经常见面的人才亲。

词句:

亲人【qīn】;亲家【qìng】(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

05爸爸妈妈

读音:

【bà】

分析:

爸是对父亲的口语称呼。

爸=父+巴(意为“附着”、“黏着”),表示“孩子附着在父亲身上”。

造字本义:

小儿女爬到父亲背上、黏着在父亲腿上。

现在本义消失。

引申义:

被小儿女爬背、黏腿的人。

说明:

农夫们结束一天的耕作,从大田回归家里,一天未见到父亲的小儿女们会非常亲热地奔上前来,爬背抱腿,父亲则蹲下来亲亲这个抱抱那个,总之是父与子身体黏着在一起的情形。

趣谈:

“爸“字也可以这样理解,爸=父(手执棍棒之长辈)+巴(人匍匐的状态),两者表示该长辈既严格又慈祥。

词句:

爸爸。

读音:

【mā】

分析:

妈是对母亲的口语称呼。

妈=女(女性)+马(指人所骑乘的马),表示“让孩子骑背的成年女性”。

造字本义:

背负孩子的母亲。

说明:

农村的母亲们常把孩子固定在背后,这样既方便自己做家务,也方便照顾孩子。

而对母亲背上的孩子来说,母亲就好像是自己骑乘的马儿。

马儿的主要外形特征就是头、项上有长毛,而母亲的脑后也是长头发。

这种外形特征的相似性和骑乘关系的相似性就促成了“妈”字的诞生。

趣谈:

在世界上5000多种语言中,mama的发音总是用来称呼母亲的,因为这是人学会的第一个音节。

也就是说你无论走到哪一个国家,发音mama的时候,人们都知道你在说什么。

这就如同是人的哭与笑一样,已经成了最直接的感情表达,即使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不同地域,人们都能明白。

词句:

妈妈。

06爷爷奶奶

读音:

【yé】

分析:

繁体字“爺”=父+耶。

“耶”意为“耳邑”,即“耳朵城邑”,古代大国的边境城市,具有监听外国动向的功能。

古代的边境城市多为临时归属性质,今天你强大,就臣服于你,明天他强大,就臣服于他。

在古代,一个城市就是一个国家,有它自己的君主,君主把自己看作国民的父亲,国民把自己看作君主的子民。

而一旦臣服于某大国,作为小国的君主,就把大国君主视为父亲,大国君主视小国君主为自己的儿子,那么小国国民就是大国君主的孙子辈了。

“父”指父亲。

“父”与“耶”联合起来表示“耳邑之父”、“小国国君的父亲”。

造字本义:

小国国君的父亲。

引申义:

小国国民的祖父。

说明:

爷在一些方言中还保留古意,代表的就是父亲,爷娘指的就是爹娘。

趣谈:

爷=父(手执棍棒之长辈)+卩(有点驼背的老人)。

表示驼背的长辈。

词句:

爷爷。

读音:

【nǎi】

分析:

奶=女(指成年女性)+乃(“孕”的省略,意为“重复生子”)。

表示“连续多年生子的妇女”。

也可以看做“奶”=女(指成年女性)+乃(哺乳期女性的侧面像)。

造字本义:

生育了一群孩子的母亲。

转义:

1、哺育期妇女;2、乳汁;3、用乳汁哺育孩子、喂乳;4、乳头、乳房。

引申义:

祖母。

词句:

奶奶。

07公公婆婆

读音:

【gōng】

分析:

公=八(是“分”的本字,表示分配)+口(吃,进食),表示平均分配食物。

造字本义:

生产力水平低下、食物馈乏的远古时代,人们平均分配赖以生存的食物。

引申义:

不偏私的,合理合法的,正义的;大家的,共同的;对上年纪的男子的尊称;雄性的。

(古代分配食物的大都是上了年纪的,雄性者,原则是公正公平)

趣谈:

厶,即“私”,彻头彻尾的个人行为,一点粮食,供自己食用,而一旦不必为吃的操心了,私欲膨胀,把“人”给撑破了,变成“公”。

从此,再无约束,八面玲珑,左右逢源。

可见,公,是建立在私的基础上的。

词句:

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坚持不懈,不怕困难。

迎难而上,不退缩);丑媳妇总得见公婆(比喻隐藏不住,总要露相);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形容钱能通神,不管办什么事,都必须用金钱打点贿赂才能办成);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见到贤才,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马上接待。

能像周公那样礼贤下士,天下人的心自然会归顺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比喻双方争执,各说自己有理。

又喻很难观点一致)。

读音:

【pó】

分析:

婆=波(表示波纹)+女(女性)。

表示老年妇女皮肤皱纹如波纹。

造字本义:

老年妇女。

引申义:

丈夫的母亲,婆婆;旧时指某些职业的妇女,如媒婆、巫婆、接生婆。

词句:

老太婆;苦口婆心(指善意的又不厌其烦地劝导某人)。

 

08哥哥弟弟

读音:

【gē】

分析:

哥=可(唱歌)+可(唱歌)。

表示男女对唱情歌。

“可”是“哥”的本字,本义为古代男女以吹笙唱歌方式求偶。

当“可”的“吹笙唱歌”本义消失后,再加“可”另造“哥”代替。

“哥”的“对唱情歌”本义消失后,篆文又加“欠”(吹)另造“歌”代替。

造字本义:

男女对唱情歌。

本义由“歌”代替。

引申义:

年纪比自己大的男性;比自己年长的同辈血亲男性。

词句:

哥哥;表哥。

读音:

【dì】

分析:

甲骨文“弟”=弋(木柄武器)+己(纪、绑)。

表示依次缠绕的意思。

当“弟”的“依次缠绕”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竹”另造“第”代替。

造字本义:

用绳带一道道渐次缠绕戈戟的木柄。

现在本义只见于古文。

引申义:

同父母的排行小的男子;年轻男子。

词句:

弟弟;表弟;堂弟;徒弟;学弟;师弟。

09姐姐妹妹

读音:

【jiě】

分析:

姐=女(母亲)+且(代表祖先),。

造字本义:

“祖女”,即母亲之母,古人对外祖母的尊称。

引申义:

称同父母所生养的、比自己年龄大的女子;称比自己年龄大的同辈女子。

说明:

在古代,“姐”是对外祖母的尊称;“伊”是对母亲的尊称;“哥”、“爸”、“叔”都是对父亲的尊呼。

客家话至今称外祖母为“姐”,称母亲为“伊”。

古代富贵之家未出嫁的年轻女子,养尊处优,地位可比外祖母,故称“千金”或“小姐”,因此古称中的“小姐”有“得罪不起的小奶奶”的意思。

词句:

姐姐;表姐;师姐。

读音:

【mèi】

分析:

妹=女(女子)+未(枝叶茂盛但尚无结果)。

造字本义:

比喻发育成熟但未出嫁的女子。

现在本义只见于古文。

引申义:

年轻的女性;相同血缘而年纪较小的女性。

说明:

嫁到婆家的女子叫“姊”,未婚的女子叫“妹”。

词句:

妹妹;表妹。

10爹娘

读音:

【diē】

分析:

爹=父(指父亲)+多(指“多个子女”)。

表示“有三个以上子女的父亲”,一位父亲外出时带有多个子女随行。

造字本义:

有三个以上子女的父亲。

引申义:

(有一大群子孙的)爷爷。

说明:

有些父亲一辈子只生育了一个或一对孩子。

这种父亲不算“爹”。

古人以“三”为“多”。

故被称为“爹”者,一定是生育了三个以上孩子的父亲。

在湖北,安徽,江苏等很多地方“爹”均为爷爷的意思,湖北某些地方还称呼自己家族里(或同姓的)比自己长两辈但还没有出嫁的女性为“爹或爹爹”。

趣谈:

爹=父(手执棍棒之长辈)+多(两块肉摞叠在一起)。

两者表示既管教又猎取食物供养全家的人,口语称呼父亲为爹爹。

词句:

大爹爹;老爹爹。

读音:

【niáng】

分析:

娘=女(女子,妇女)+良(纯洁美好),表示在新婚男子心目中新婚妻子是天下最美好的女子。

造字本义:

新婚男子心目中的纯洁美女,即新婚妻子。

如娘子、新娘。

引申义:

对外秀内惠的女子的敬称。

如姑娘、红娘;对母亲的敬称。

如娘家、爹娘、王母娘娘;对妇女的泛称。

如娘儿们、厨娘、大娘、老娘、婆娘。

词句:

姑娘;大娘。

11伯伯

读音:

【bó】

分析:

伯=亻(人)+白(表示明于事理,或头发花白)。

造字本义:

见多识广、明于事理的族长。

引申义:

对年长男性的尊称;较大的,大的;同辈中排行第一的。

说明:

古人称见多识广的部族首领为“伯”;称调解仲裁的德高望众者为“仲”;称祭祀降神的男子为“叔”。

头发花白的、年龄居长的通常见多识广,明于事理。

引申为同辈中排行第一的,古人兄弟排行的次序“伯仲叔季”,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词句:

伯伯;伯仲之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

12叔叔

读音:

【shū】

分析:

叔=尗(【shú】)+又(手)。

“尗”原指兄弟排行(由上而下年龄变小),确切地说,是年龄介于“仲子”和“季子”之间的所有儿子的排行。

在生育四个儿子的情况下,“尗”是确指,指“老三”;在生育八个儿子的情况下,“尗”是不定指,介于“仲子”和“季子”之间的五个儿子都叫“尗”。

这时,这五个儿子既然同称呼,就像是出自一个豆荚的五个豆子,故加偏旁“又”(右手),表示“一把抓”、“一手持豆荚”的意思。

造字本义:

兄弟排行次序第三的兄弟。

“伯、仲、叔、季”或“孟、仲、叔、季”的第三位。

引申义:

父亲的弟弟,亦称跟父亲同辈而年纪较小的男子;丈夫的弟弟;对与父亲年龄相仿的陌生男子的称呼,此不论其年龄是否大于父亲。

词句:

叔叔;大叔。

13姑姑

读音:

【gū】

分析:

姑=女(女性)+古(古老)。

造字本义:

年长的女性,婆婆,即丈夫的母亲。

如姑奶奶。

引申义:

丈夫的姐妹。

如姑嫂、大姑、小姑;父亲的姐妹。

如姑姑、姑母、姑父、姑舅;年轻的女性。

如姑娘、姑子、尼姑;宽容。

如姑息养奸;暂且。

如姑且。

词句:

姑奶奶;大姑;姑娘;姑息养奸。

14阿姨

读音:

【ē】【ā】

分析:

阿=阝(【fù】,左耳旁,即“阜”,表示高山)+可(感叹、呼唤)。

造字本义:

人们在登上高山后感叹、呼唤【ē】。

造字本义只见于古文。

引申义:

弯曲的,富于曲线的【ē】。

如阿娜多姿;叫好,赞叹,讨好【ē】。

如阿谀奉承、刚正不阿;助词:

用在名词前面,表示喜欢、欣赏语气【ā】。

如阿公、阿婆、阿姨。

词句:

阿姨;刚正不阿。

读音:

【yí】

分析:

姨=女(姐妹)+夷(外邦的、外来的),表示外来姐妹、非亲姐妹。

造字本义:

外家姐妹,即妻子的姐妹。

本义只见于古文。

引申义:

母亲的姐妹。

词句:

大姨;阿姨。

15婴儿

读音:

【yīng】

分析:

婴=贝(宝贝,贝壳)+贝(宝贝,贝壳)+女(女子)。

表示女子手持玉贝项圈装扮自己。

用双贝强调用若干贝壳串成的贝串。

在医疗保健条件简陋的古代,生育对母子都是一项重大挑战,怀孕女子将贝串挂在脖子上,祈望平安生产。

当“婴”的本义消失后,再加“丝”(串绳)另造“缨”代替。

造字本义:

孕妇项挂贝串,祈求平安生产。

现在本义只见于古文。

引申义:

初生儿,幼儿。

词句:

婴儿。

读音:

【ér】

分析:

繁体字“兒”=(只长出两颗门牙的嘴巴)+人,表示刚长门牙的人,小孩。

造字本义:

长牙换齿阶段的人,即幼孩。

引申义:

父母对子女的称呼;男孩,男子;助词:

后缀,标示词性变化或“小少、可爱”的感情倾向。

词句:

女儿;儿子;孩儿;歌儿。

16子孙

读音:

【zǐ】

分析:

甲骨文像幼儿两脚被裹在襁褓里,露出脑袋,张开两臂。

造字本义:

在襁褓中挥动两臂、尚不能独立的幼儿。

引申义:

男孩;对成年男性的尊称;幼小的种或苗;形体小的物体;助词:

名词后缀,表示形体小,通常与单音节的字构成双音节的词,起双音节化的作用;序数词:

地支第一位,与天干配合纪时(在十二地支之中,“子”代表十一月,这时阳气发动,万物滋生,人假借“子”作称呼)。

词句:

儿子;果子;房子;子时。

读音:

【sūn】

分析:

繁体字“孫”=子+系(即相系,相续)。

儿子的儿子叫做孙。

简体字“孙”=子+幺(极小)。

造字本义:

比儿子更小的后代,即儿子的儿子。

17娃娃

读音:

【wá】

分析:

娃=女(女子)+圭(美玉)。

造字本义:

貌美如玉的女子。

引申义:

少儿,孩子。

词句:

娇娃;夏娃;娃娃。

18兄长

读音:

【xiōng】

分析:

甲骨文“兄”=口(说)+人,表示祝祷。

当“兄”的“祝祷”本义消失后,甲骨文再加“示”(祭祀),另造“祝”代替。

造字本义:

祭祀时念念有词地祝祷的族长。

本义由“祝”代替。

引申义:

对比自己年长的人的尊称;同辈血亲中的年长者。

词句:

表兄;兄弟。

读音:

【zhǎng】【cháng】

分析:

甲骨文“长”像一个弓着腰、扶着拐杖、长发被风吹曳的老人形象。

头发修长,就表现了“长”的本义。

古代中国人认为须发是父母所赐,不能随意剔剪,因此年龄越大,须发越显眼,成为年老的象征。

造字本义:

头发飘飘的拄杖老人。

【zhǎng】

引申义:

时间久远的,遥远的。

【cháng】

词句: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表示各有千秋,不分高低。

比喻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

吃一堑,长一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

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19仔

读音:

【zǎi】【zǐ】

分析:

甲骨文“仔”像背在大人背上的小孩。

仔=亻(人)+子(小孩)。

造字本义:

尚未能独立活动的幼儿【zǎi】。

引申义:

小青年,小伙子【zǎi】;细小的,细致的【zǐ】;幼小的【zǐ】。

20孩

读音:

【hái】

分析:

甲骨文“亥”像一个头重脚轻的小孩喉咙发出声音。

“亥”的“小孩”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子”另造“孩”代替,表示幼儿“亥亥【hài】”笑。

造字本义:

幼儿在未学会语言之前,从喉部发出清亮的“亥亥【hài】”笑声。

本义只见于古文。

引申义:

咿呀学语的幼童。

21童叟

读音:

【tóng】

分析:

甲骨文“童”=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