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最后一道题.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6158624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 页数:134 大小:2.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地中考最后一道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各地中考最后一道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各地中考最后一道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各地中考最后一道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4页
各地中考最后一道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4页
各地中考最后一道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4页
各地中考最后一道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4页
各地中考最后一道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4页
各地中考最后一道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4页
各地中考最后一道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4页
各地中考最后一道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4页
各地中考最后一道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4页
各地中考最后一道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4页
各地中考最后一道题.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4页
各地中考最后一道题.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4页
各地中考最后一道题.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4页
各地中考最后一道题.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4页
各地中考最后一道题.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4页
各地中考最后一道题.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4页
各地中考最后一道题.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4页
亲,该文档总共1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各地中考最后一道题.doc

《各地中考最后一道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地中考最后一道题.doc(1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各地中考最后一道题.doc

 

1.如图,已知抛物线y=﹣x2+bx+c与y轴相交于点A(0,3),与x正半轴相交于点B,对称轴是直线x=1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以及点B的坐标.

(2)动点M从点O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运动,同时动点N从点O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y轴正方向运动,当N点到达A点时,M、N同时停止运动.过动点M作x轴的垂线交线段AB于点Q,交抛物线于点P,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

①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OMPN为矩形.

②当t>0时,△BOQ能否为等腰三角形?

若能,求出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分析】

(1)由对称轴公式可求得b,由A点坐标可求得c,则可求得抛物线解析式;再令y=0可求得B点坐标;

(2)①用t可表示出ON和OM,则可表示出P点坐标,即可表示出PM的长,由矩形的性质可得ON=PM,可得到关于t的方程,可求得t的值;②由题意可知OB=OA,故当△BOQ为等腰三角形时,只能有OB=BQ或OQ=BQ,用t可表示出Q点的坐标,则可表示出OQ和BQ的长,分别得到关于t的方程,可求得t的值.

【解答】解:

(1)∵抛物线y=﹣x2+bx+c对称轴是直线x=1,

∴﹣=1,解得b=2,

∵抛物线过A(0,3),

∴c=3,

∴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3,

令y=0可得﹣x2+2x+3=0,解得x=﹣1或x=3,

∴B点坐标为(3,0);

(2)①由题意可知ON=3t,OM=2t,

∵P在抛物线上,

∴P(2t,﹣4t2+4t+3),

∵四边形OMPN为矩形,

∴ON=PM,

∴3t=﹣4t2+4t+3,解得t=1或t=﹣(舍去),

∴当t的值为1时,四边形OMPN为矩形;

②∵A(0,3),B(3,0),

∴OA=OB=3,且可求得直线AB解析式为y=﹣x+3,

∴当t>0时,OQ≠OB,

∴当△BOQ为等腰三角形时,有OB=QB或OQ=BQ两种情况,

由题意可知OM=2t,

∴Q(2t,﹣2t+3),

∴OQ==,BQ==|2t﹣3|,

又由题意可知0<t<1,

当OB=QB时,则有|2t﹣3|=3,解得t=(舍去)或t=;

当OQ=BQ时,则有=|2t﹣3|,解得t=;

综上可知当t的值为或时,△BOQ为等腰三角形.

【点评】本题为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涉及待定系数法、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方程思想及分类讨论思想等知识.在

(1)中注意待定系数法的应用,在

(2)①中用t表示出PM和ON的长是解题的关键,在②中用t表示出Q点的坐标,进而表示出OQ和BQ的长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分情况讨论.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

 

2.如图,直线y=﹣2x+4交y轴于点A,交抛物线y=x2+bx+c于点B(3,﹣2),抛物线经过点C(﹣1,0),交y轴于点D,点P是抛物线上的动点,作PE⊥DB交DB所在直线于点E.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当△P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求出PE的长及P点坐标;

(3)在

(2)的条件下,连接PB,将△PBE沿直线AB翻折,直接写出翻折点后E的对称点坐标.

【分析】

(1)把B(3,﹣2),C(﹣1,0)代入y=x2+bx+c即可得到结论;

(2)由y=x2﹣x﹣2求得D(0,﹣2),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E=PE,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

(3)①当P点在直线BD的上方时,如图1,设点E关于直线AB的对称点为E′,过E′作E′H⊥DE于H,求得直线EE′的解析式为y=x﹣,设E′(m,m﹣),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②当P点在直线BD的下方时,如图2,设点E关于直线AB的对称点为E′,过E′作E′H⊥DE于H,得到直线EE′的解析式为y=x﹣3,设E′(m,m﹣3),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

(1)把B(3,﹣2),C(﹣1,0)代入y=x2+bx+c得,,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2;

(2)设P(m,m2﹣m﹣2),

在y=x2﹣x﹣2中,当x=0时,y=﹣2,

∴D(0,﹣2),

∵B(3,﹣2),

∴BD∥x轴,

∵PE⊥BD,

∴E(m,﹣2),

∴DE=m,PE=m2﹣m﹣2+2,或PE=﹣2﹣m2+m+2,

∵△P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PED=90°,

∴DE=PE,

∴m=m2﹣m,或m=﹣m2+m,

解得:

m=5,m=1,m=0(不合题意,舍去),

∴PE=5或1,

P(1,﹣3),或(5,3);

(3)①当P点在直线BD的上方时,如图1,设点E关于直线AB的对称点为E′,

过E′作E′H⊥DE于H,

(2)知,此时,E(5,﹣2),

∴DE=5,

∴BE′=BE=2,

∵EE′⊥AB,

∴设直线EE′的解析式为y=x+b,

∴﹣2=×5+b,

∴b=﹣,

∴直线EE′的解析式为y=x﹣,

设E′(m,m﹣),

∴E′H=﹣2﹣m+=﹣m,BH=3﹣m,

∵E′H2+BH2=BE′2,

∴(﹣m)2+(3﹣m)2=4,

∴m=,m=5(舍去),

∴E′(,﹣);

②当P点在直线BD的下方时,如图2,设点E关于直线AB的对称点为E′,

过E′作E′H⊥DE于H,

(2)知,此时,E(1,﹣2),

∴DE=1,

∴BE′=BE=2,

∵EE′⊥AB,

∴设直线EE′的解析式为y=x+b,

∴﹣2=×1+b,

∴b=﹣,

∴直线EE′的解析式为y=x﹣,

设E′(m,m﹣),

∴E′H=m﹣+2=m﹣,BH=m﹣3,

∵E′H2+BH2=BE′2,

∴(m﹣)2+(m﹣3)2=4,

∴m=4.2,m=1(舍去),

∴E′(4.2,﹣0.4),

综上所述,E的对称点坐标为(,﹣),(4.2,﹣0.4).

【点评】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折叠的性质,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3.已知,在Rt△ABC中,∠ACB=90°,AC=4,BC=2,D是AC边上的一个动点,将△ABD沿BD所在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点P处.

(1)如图1,若点D是AC中点,连接PC.

①写出BP,BD的长;

②求证:

四边形BCPD是平行四边形.

(2)如图2,若BD=AD,过点P作PH⊥BC交BC的延长线于点H,求PH的长.

【分析】

(1)①分别在Rt△ABC,Rt△BDC中,求出AB、BD即可解决问题;

②想办法证明DP∥BC,DP=BC即可;

(2)如图2中,作DN⊥AB于N,PE⊥AC于E,延长BD交PA于M.设BD=AD=x,则CD=4﹣x,在Rt△BDC中,可得x2=(4﹣x)2+22,推出x=,推出DN==,由△BDN∽△BAM,可得=,由此求出AM,由△ADM∽△APE,可得=,由此求出AE=,可得EC=AC﹣AE=4﹣=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

(1)①在Rt△ABC中,∵BC=2,AC=4,

∴AB==2,

∵AD=CD=2,

∴BD==2,

由翻折可知,BP=BA=2.

②如图1中,

∵△B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DC=45°,

∴∠ADB=∠BDP=135°,

∴∠PDC=135°﹣45°=90°,

∴∠BCD=∠PDC=90°,

∴DP∥BC,∵PD=AD=BC=2,

∴四边形BCPD是平行四边形.

(2)如图2中,作DN⊥AB于N,PE⊥AC于E,延长BD交PA于M.

设BD=AD=x,则CD=4﹣x,

在Rt△BDC中,∵BD2=CD2+BC2,

∴x2=(4﹣x)2+22,

∴x=,

∵DB=DA,DN⊥AB,

∴BN=AN=,

在Rt△BDN中,DN==,

由△BDN∽△BAM,可得=,

∴=,

∴AM=2,

∴AP=2AM=4,

由△ADM∽△APE,可得=,

∴=,

∴AE=,

∴EC=AC﹣AE=4﹣=,

易证四边形PECH是矩形,

∴PH=EC=.

【点评】本题考查四边形综合题、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翻折变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4.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点E为边AB上一动点,连结CE并将其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CF,连结DF,以CE、CF为邻边作矩形CFGE,GE与AD、AC分别交于点H、M,GF交CD延长线于点N.

(1)证明:

点A、D、F在同一条直线上;

(2)随着点E的移动,线段DH是否有最小值?

若有,求出最小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3)连结EF、MN,当MN∥EF时,求AE的长.

【分析】

(1)由△DCF≌△BCE,可得∠CDF=∠B=90°,即可推出∠CDF+∠CDA=180°,由此即可证明.

(2)有最小值.设AE=x,DH=y,则AH=1﹣y,BE=1﹣x,由△ECB∽△HEA,推出=,可得=,推出y=x2﹣x+1=(x﹣)2+,由a=1>0,y有最小值,最小值为.

(3)只要证明△CFN≌△CEM,推出∠FCN=∠ECM,由∠MCN=45°,可得∠FCN=∠ECM=∠BCE=22.5°,在BC上取一点G,使得GC=GE,则△BG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设BE=BG=a,则GC=GE=a,可得a+a=1,求出a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

(1)证明: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CD=CB,∠BCD=∠B=∠ADC=90°,

∵CE=CF,∠ECF=90°,

∴∠ECF=∠DCB,

∴∠DCF=∠BCE,

∴△DCF≌△BCE,

∴∠CDF=∠B=90°,

∴∠CDF+∠CDA=180°,

∴点A、D、F在同一条直线上.

(2)解:

有最小值.

理由:

设AE=x,DH=y,则AH=1﹣y,BE=1﹣x,

∵四边形CFGE是矩形,

∴∠CEG=90°,

∴∠CEB+∠AEH=90°

CEB+∠ECB=90°,

∴∠ECB=∠AEH,

∵∠B=∠EAH=90°,

∴△ECB∽△HEA,

∴=,

∴=,

∴y=x2﹣x+1=(x﹣)2+,

∵a=1>0,

∴y有最小值,最小值为.

∴DH的最小值为.

(3)解:

∵四边形CFGE是矩形,CF=CE,

∴四边形CFGE是正方形,

∴GF=GE,∠GFE=∠GEF=45°,

∵NM∥EF,

∴∠GNM=∠GFE,∠GMN=∠GEF,

∴∠GMN=∠GNM,

∴GN=GM,

∴FN=EM,

∵CF=CE,∠CFN=∠CEM,

∴△CFN≌△CEM,

∴∠FCN=∠ECM,∵∠MCN=45°,

∴∠FCN=∠ECM=∠BCE=22.5°,

在BC上取一点G,使得GC=GE,则△BG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设BE=BG=a,则GC=GE=a,

∴a+a=1,

∴a=﹣1,

∴AE=AB﹣BE=1﹣(﹣1)=2﹣.

【点评】本题考查四边形综合题、正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构建二次函数解决最值问题,学会用方程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5.如图,抛物线y=﹣x2+bx+c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3,0),D(﹣1,0),与y轴交于点C,点B在y轴正半轴上,且OB=OD.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1,抛物线的顶点为点E,对称轴交x轴于点M,连接BE,AB,请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一点Q,使∠QBA=∠BEM,求出点Q的坐标;

(3)如图2,过点C作CF∥x轴,交抛物线于点F,连接BF,点G是x轴上一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N,使以点B,F,G,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

(1)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解决问题;

(2)首先证明BE⊥AB,分两种情形求解①作BQ⊥EM交EM于Q,由∠ABQ+∠EBQ=90°,∠EBQ+∠BEM=90°,推出∠ABQ=∠BEM,满足条件,此时Q(1,1).

②当点Q在AB的下方时,设Q(1,m),AB交EM于K.易知K(1,),由△Q′BK∽△Q′EB,可得Q′B2=Q′K•Q′E,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3)由题意可知当点N的纵坐标为±2时,以点B,F,G,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当N与E重合,G与M重合时,四边形BNFG是平行四边形,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

(1)把A(3,0),D(﹣1,0)代入y=﹣x2+bx+c得到,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

(2)如图1中,

∵y=﹣(x﹣1)2+4,

∴E(1,4),∵A(3,0),B(0,1),

∴直线BE的解析式为y=3x+1,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1,

∵3×(﹣)=﹣1,

∴BE⊥AB,作BQ⊥EM交EM于Q,

∵∠ABQ+∠EBQ=90°,∠EBQ+∠BEM=90°,

∴∠ABQ=∠BEM,满足条件,此时Q(1,1).

当点Q在AB的下方时,设Q(1,m),AB交EM于K.易知K(1,)

∵∠QBK=∠BEM,∠BQ′K=∠BQ′E,

∴△Q′BK∽△Q′EB,

∴Q′B2=Q′K•Q′E,

∴12+(m﹣1)2=(﹣m)•(4﹣m),

解得m=,

∴Q(1,),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Q的坐标为(1,1)或(1,).

(3)如图3中,

由题意可知当点N的纵坐标为±2时,以点B,F,G,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当y=2时,﹣x2+2x+3=2,解得x=1±,可得N1(1+,2),N4(1﹣,2),

当y=﹣2时,﹣x2+2x+3=﹣2,解得x=1±,可得N2(1+,﹣2),N3(1﹣,﹣2),

当N与E重合,G与M重合时,四边形BNFG是平行四边形,此时N5(1,4),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N的坐标为(1+,2)或(1﹣,2)或(1+,﹣2)或(1﹣,﹣2)或(1,4).

【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综合题、一次函数的应用、两直线垂直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学会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6.如图,抛物线y=ax2+bx+c(a≠0),经过点A(﹣1,0),B(3,0),C(0,3)三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M的坐标;

(2)连接AC、BC,N为抛物线上的点且在第四象限,当S△NBC=S△ABC时,求N点的坐标;

(3)在

(2)问的条件下,过点C作直线l∥x轴,动点P(m,3)在直线l上,动点Q(m,0)在x轴上,连接PM、PQ、NQ,当m为何值时,PM+PQ+QN的和最小,并求出PM+PQ+QN和的最小值.

【分析】

(1)将点A、B、C坐标代入解析式,解关于a、b、c的方程组可得函数解析式,配方成顶点式即可得点M坐标;

(2)设N(t,﹣t2+2t+3)(t>0),根据点N、C坐标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出直线CN解析式,求得CN与x轴的交点D坐标,即可表示BD的长,根据S△NBC=S△ABC,即S△CDB+S△BDN=AB•OC建立关于t的方程,解之可得;

(3)将顶点M(1,4)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M′(1,1),连接M′N交x轴于点Q,连接PQ,此时M′、Q、N三点共线时,PM+PQ+QN=M′Q+PQ+QN取最小值,由点M′、N坐标求得直线M′N的解析式,即可求得点Q的坐标,据此知m的值,过点N作NE∥x轴交MM′延长线于点E,可得M′E=6、NE=3、M′N==3,即M′Q+QN=3,据此知m=时,PM+PQ+QN的最小值为3+3.

【解答】解:

(1)∵抛物线y=ax2+bx+c(a≠0)经过点A(﹣1,0),B(3,0),C(0,3),

∴,

解得:

∴y=﹣x2+2x+3=﹣(x﹣1)2+4,

则抛物线的顶点M坐标为(1,4);

(2)∵N是抛物线上第四象限的点,

∴设N(t,﹣t2+2t+3)(t>0),

又点C(0,3),

设直线NC的解析式为y=k1x+b1,

则,

解得:

∴直线NC的解析式为y=(﹣t+2)x+3,

设直线CN与x轴交于点D,

当y=0时,x=,

∴D(,0),BD=3﹣,

∵S△NBC=S△ABC,

∴S△CDB+S△BDN=AB•OC,即BD•|yC﹣yN|=[3﹣(﹣1)]×3,

即×(3﹣)[3﹣(﹣t2+2t+3)]=6,

整理,得:

t2﹣3t﹣4=0,

解得:

t1=4,t2=﹣1(舍去),

当t=4时,﹣t2+2t+3=﹣5,

∴N(4,﹣5);

(3)将顶点M(1,4)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M′(1,1),连接M′N交x轴于点Q,连接PQ,

则MM′=3,

∵P(m,3)、Q(m,0),

∴PQ⊥x轴,且PQ=OC=3,

∴PQ∥MM′,且PQ=MM′,

∴四边形MM′QP是平行四边形,

∴PM=QM′,

由作图知当M′、Q、N三点共线时,PM+PQ+QN=M′Q+PQ+QN取最小值,

设直线M′N的解析式为y=k2x+b2(k2≠0),

将点M′(1,1)、N(4,﹣5)代入,得:

解得:

∴直线M′N的解析式为y=﹣2x+3,

当y=0时,x=,

∴Q(,0),即m=,

此时过点N作NE∥x轴交MM′延长线于点E,

在Rt△M′EN中,∵M′E=1﹣(﹣5)=6,NE=4﹣1=3,

∴M′N==3,

∴M′Q+QN=3,

∴当m=时,PM+PQ+QN的最小值为3+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综合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及根据两点间线段最短得到点P、Q的位置.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且OA=2,OB=8,OC=6.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M从A点出发,在线段AB上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B点运动,同时,点N从B出发,在线段BC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C点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停止运动,当△MBN存在时,求运动多少秒使△MBN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3)在

(2)的条件下,△MBN面积最大时,在BC上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BPC的面积是△MBN面积的9倍?

若存在,求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

(1)由线段的长度得出点A、B、C的坐标,然后把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代入y=ax2+bx+c,解方程组,即可得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运动时间为t秒,则MB=6﹣3t,然后根据△BHN∽△BOC,求得NH=,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出S△MBN与t的函数关系式S△MBN=﹣(t﹣)2+,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进行解答;

(3)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6.由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设点P的坐标为(m,﹣m2+m+6).过点P作PE∥y轴,交BC于点E.结合已知条件和

(2)中的结果求得S△PBC=.则根据图形得到S△PBC=S△CEP+S△BEP=EP•m+•EP•(8﹣m),把相关线段的长度代入推知:

﹣m2+12m==.

【解答】解:

(1)∵OA=2,OB=8,OC=6,

∴根据函数图象得A(﹣2,0),B(8,0),C(0,6),

根据题意得,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6;

(2)设运动时间为t秒,则AM=3t,BN=t.

∴MB=10﹣3t.

由题意得,点C的坐标为(0,6).

在Rt△BOC中,BC==10.

如图,过点N作NH⊥AB于点H.

∴NH∥CO,

∴△BHN∽△BOC,

∴=,即=,

∴HN=t.

∴S△MBN=MB•HN=(10﹣3t)•t=﹣t2+3t=﹣(t﹣)2+,

当△MBN存在时,0<t<,

∴当t=时,

S△MBN最大=.

答:

运动秒使△MBN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

(3)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c(k≠0).

把B(8,0),C(0,6)代入,得,解得,

∴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6.

∵点P在抛物线上.

∴设点P的坐标为(m,﹣m2+m+6),

如图,过点P作PE∥y轴,交BC于点E,则E点的坐标为(m,﹣m+6).

∴EP=﹣m2+m+6﹣(﹣m+6)=﹣m2+3m,

当△MBN的面积最大时,S△PBC=9S△MBN=,

∴S△PBC=S△CEP+S△BEP=EP•m+•EP•(8﹣m)=×8•EP=4×(﹣m2+3m)=﹣m2+12m,即﹣m2+12m=.解得m1=3,m2=5,

∴P(3,)或(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解答本题主要应用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依据题意列出关于S△MBN与t的函数关系式以及S△PBC的面积与m的函数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

 

8.如图,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B点坐标为(3,0).与y轴交于点C(0,3).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P在x轴下方的抛物线上,过点P的直线y=x+m与直线BC交于点E,与y轴交于点F,求PE+EF的最大值;

(3)点D为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

①当△BCD是以BC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时,求点D的坐标;

②若△BCD是锐角三角形,求点D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

【分析】

(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易得BC的解析式为y=﹣x+3,先证明△EC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作PH⊥y轴于H,PG∥y轴交BC于G,如图1,则△EPG为等腰直角三角形,PE=PG,设P(t,t2﹣4t+3)(1<t<3),则G(t,﹣t+3),接着利用t表示PF、PE,所以PE+EF=2PE+PF=﹣t2+3t+,然后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3)①如图2,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设D(2,y),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到BC2=18,DC2=4+(y﹣3)2,BD2=1+y2,讨论:

当△BCD是以BC为直角边,BD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时,18+4+(y﹣3)2=1+y2;当△BCD是以BC为直角边,CD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时,4+(y﹣3)2=1+y2+18,分别解方程求出t即可得到对应的D点坐标;

②由于△BCD是以BC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有4+(y﹣3)2+1+y2=18,解得y1=,y2=,得到此时D点坐标为(2,)或(2,),然后结合图形可确定△BCD是锐角三角形时点D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

(1)把B(3,0),C(0,3)代入y=x2+bx+c得,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4x+3;

(2)易得BC的解析式为y=﹣x+3,

∵直线y=x﹣m与直线y=x平行,

∴直线y=﹣x+3与直线y=x﹣m垂直,

∴∠CEF=90°,

∴△EC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作PH⊥y轴于H,PG∥y轴交BC于G,如图1,△EPG为等腰直角三角形,PE=PG,

设P(t,t2﹣4t+3)(1<t<3),则G(t,﹣t+3),

∴PF=PH=t,PG=﹣t+3﹣(t2﹣4t+3)=﹣t2+3t,

∴PE=PG=﹣t2+t,

∴PE+EF=PE+PE+PF=2PE+PF=﹣t2+3t+=﹣t2+4=﹣(t﹣2)2+4,

当t=2时,PE+EF的最大值为4;

(3)①如图2,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

设D(2,y),则BC2=32+32=18,D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