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知识综合测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160673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知识综合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知识综合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知识综合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知识综合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知识综合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知识综合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知识综合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知识综合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知识综合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知识综合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知识综合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知识综合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知识综合测试题.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知识综合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知识综合测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知识综合测试题.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综合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综合测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

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4℃,(标准大气压下),若用该温度计测量某液体的温度时,示数是22℃,则实际温度是()

A.18℃

B.20℃

C.22℃

D.26℃

2.甲、乙两种物质从固态开始加热,从固态熔化成液态,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可能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乙可能是石蜡的熔化图像

B.甲在48℃时,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

C.甲处于液态的比热容小于甲在固态时的比热容

D.甲和乙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变

3.对以下各图解释正确的是

A.

寒暑表测得某地的气温是11℃

B.

海波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

C.

刚剥开包装纸的雪盖会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

D.

游泳后从水里出来感觉冷,因为身上的水蒸发吸热

4.小明四次测得课本的宽度值分别为12.89cm,12.88cm,12.87cm,12.87cm,那么课本的宽度应是   ()

A.12.89cm

B.12.88cm

C.12.87cm

D.12.8775cm

5.如图,小烧杯A内装有酒精,大烧杯B内都装有水,A与B不接触,把B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使B中的水沸腾,在继续加热时()

A.烧杯A内的酒精会沸腾

B.烧杯A内的酒精不会沸腾

C.烧杯A内的酒精不会减少

D.烧杯A内的水不会减少

6.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开始成功的干预天气,呼风唤雨。

如图,在利用飞机播撒“干冰”(固态的CO2)人工增雨的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A.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后会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为小冰晶

B.“干冰”播撒到空气中后会熔化吸收大量热量

C.飞机在播撒“干冰”过程中相对地面是静止的

D.飞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小于下方,所以机翼上方的压强大于机翼下方的压强

7.下列反映物理规律的图像,正确的是()

A.

甲图表示某种晶体熔化时的图像

B.

乙图表示某个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图像

C.

丙图表示同种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

D.

丁图表示一小铜球落入水中,它受到的压强与水的深度的关系图像

8.沥青在加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持续上升                                                     

B.温度保持熔点不变

C.先上升,后来保持不变,最后又上升                  

D.先下降后上升

9.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有时江面弥漫的大雾

B.冬天早晨地上的霜

C.秋天花叶上的露珠

D.冬天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10.如图所示的各现象中,要放热的是

A.衣服晾干

B.形成露珠

C.洒水降温

D.冰雪消融

11.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80℃一定是甲物质的沸点

B.60℃一定是乙物质的熔点

C.0~6min内,甲物质不可能发生物态变化

D.6~10min内,乙物质一定在发生物态变化

12.“珍爱生命、科学防治”,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正确佩戴口罩可有效预防新型肺炎感染

B.发现有人触电时,应该先立即切断电源再救人

C.发现家用电器或电线失火时,应立即泼水救火

D.遇到火灾时,应该用湿毛巾捂住鼻子,低头弯腰迅速离开现场

13.家庭生活中,下列估测符合事实的是()

A.家用彩电的电功率约为200W

B.写字台台面的面积约200cm2

C.洗浴水的温度约60℃

D.人体的电阻约为几十欧

14.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让人舒适的房间温度大约为35℃

B.家用电风扇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320mA

C.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V

D.物理书的质量约为5kg

15.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是37℃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C.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D.初中生跑100m约需7s

1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                                    

B.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吸热

C.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D.水到100℃就沸腾

17.下列某初中生体检的相关信息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身髙为17.2dm

B.质量为50kg

C.体温为45℃

D.脉搏为72次/分

18.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春天,河里冰面消融,是凝固现象

B.夏天,冰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C.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是液化现象

D.严寒的冬天外面下起鹅毛大雪,是液化现象

19.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下面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夏天打开冰箱门时,门口的“白气”是冰箱内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

B.打开热水瓶的盖子时,瓶口周围的“白气”是瓶内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

C.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的“白气”是干冰在常温下升华形成的气态二氧化碳;

D.清晨,河面上的团团“白气”是河里的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

20.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B.夏天,我们看到雪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用久了的白炽灯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气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

D.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有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二、填空题

21.谚语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其语言简练、含义深刻。

有句谚语说:

“霜前冷,雪后寒。

”其中“霜前冷”说明霜是由于气温骤然______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而形成的;“雪后寒”是因为雪在熔化时需要_____热,因而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

22.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前100m的平均速度为1m/s,后100m的平均速度为4m/s,则该物体在200m内的平均速度为         m/s。

23.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挂艾草、吃粽子。

小美在家门口闻到艾草的香味,这是______现象;小美的妈妈在厨房煮粽子,她揭开锅盖,一股“白气”扑面而来,“白气”是水蒸气_____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24.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温度,日常生活中它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测沸水的温度。

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种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_________(选填“升华”或“凝华”)。

25.用力压弹簧,弹簧变短,这说明力可以改变弹簧的_____,用球拍击球,球被打飞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球的_____。

2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的熔化图像,则____是晶体,____是非晶体。

图中晶体的熔点是____℃,图中B处是____态,C处是___态,E处是__态。

48℃时甲的状态是_____。

27.如图(甲)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cm;用天平称量某物体的质量时,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g。

28.冰是晶体,冰熔化成水的过程满足晶体物态变化特征,下列是物质放热时温度的变化情况:

0℃的冰放热时,温度_____;0℃的水放热时,温度_____;0℃的冰水混合物放热时,温度_____;-5℃的冰放热时,温度______。

(填“升高、下降、不变”)

29.我国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温泉就是人们对地热的一种利用。

冬季,在温泉上方常常会看到有大量“白气”生成,如图所示。

“白气”的形成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人在温泉中感到暖和是因为在人体和温泉水之间发生了_________。

在利用地热发电的过程中,是_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30.完成以下各种实验仪器的读数:

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其中_____图是晚上的气温,其示数是_____℃.

31.给某合金加热,得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该合金开始加热时的温度是________℃,它是________物质(填晶体或非晶体),该合金熔化过程共用了________min,0-4min时处于________状态,4-9min时处于________状态,该合金的熔点是________℃.

三、实验题

32.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探究“碘的升华”时,实验设计方案有如下两种:

甲方案

乙方案

如图所示,小雨用酒精灯直接对放有少量固态碘的碘升华管加热,发现升华管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气,于是认为碘发生升华现象

如图所示,叶子把放有少量固态碘的碘升华管放在盛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发现升华管内出现紫蒸气,于是认为碘发生升华现象

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

,标准大气下,碘的熔点为

,碘的沸点为

.上述设计中,更合理的方案是______,这是因为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______

,此方案可防止碘发生______现象.

33.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除如图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___。

(2)在第6分钟时,水的温度如图温度计所示,是________。

(3)下表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明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__,你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

时间/min

……

8

9

10

11

12

13

14

……

温度/°C

……

96

97

98

98

95

98

98

……

(4)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1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5)为了缩短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请提出一条可行的措施:

__________。

34.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的温度/℃

/℃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则表中空白处应填写___。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3)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______)

35.小虎用一个装有2g水银的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如图所示.

请指出他在使用温度计时存在的两个问题:

______;

______.

在温度计示数上升的过程中,水银的质量____,体积____,密度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在温度计示数上升的过程中,水银的内能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

,这是通过______

填“做功”或“热传递”

方式而使内能发生改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