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165765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2

年4

月第28

卷第2

期Chin.JofPHM.Apr.2012VoL28No.2··

作者单位:

1.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人才与技术服务中心,南宁530021;

2.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2003

年的SARS、2009

年的甲型H1N1

流感,给全球的危机

管理带来挑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成为一个世界性的

课题,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2003

年以来,我国加快了公共

卫生体系建设的步履,加强了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取得了很大的

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不适应、

不完善的地方。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不够健全,应急能力不够强目前我

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组织网络还不够健全,特别是在基层,一些

地区和单位尚未建立起承担综合协调管理的应急工作机构,应急

管理人员不足,应急工作成为应对工作[1]

据王世平[2]

刘小青[3]

等作者对哈尔滨、江西等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能力现状调

查报道,设区市的卫生局具有独立编制的应急管理机构不足

50%,县级卫生局则还不到10%,从2011

年卫生部有关会议上

获悉这也是目前全国性的普遍问题。

此外,还存在应急指挥系统

不够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突发事件应急、

处置运行不

规范,应急预案可操作性低,评估体系不够健全[2]

等问题。

1.2

监控预警系统不够完善,信息管理不够科学目前,我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管理特点为以部门为单位逐级汇报,信

息分散,部门垄断,无法在危机出现时刻统一调集,迅速汇总。

急体系的信息系统底层薄弱,信息漏报、

误报现象时有发生,信

息不能及时全面利用[4]

监控预警系统不够健全,指挥决策系统

尚未实现全国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这些都制约了公共卫生体

系的预警能力。

信息披露方面制度尚不够健全,卫生管理部门与

媒体合作欠规范,不利于信息的控制与传播[1]

,不能满足大众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知晓的需求。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应急管理】

凌玉

1

,陈发钦

2

中图分类号:

R19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9561(2012)02-0189-03

评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演练结束后,要进行科学的绩效评估,

组织专家对各环节进行点评,针对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的改

进提高,以实现锻炼队伍、检验应急预案和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的目的。

4

信息管理和预警

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

办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

行)》要求,加强疫情监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测评估,充分

发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

的管理平台作用,按照

信息报告内容、

程序和时限要求,专人负责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相关信息的业务管理、

网络直报和审核工作。

将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信息监测网络覆盖至辖区内的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

疗卫生机构,并积极向乡镇、

村和社区的卫生服务机构延伸,扎

牢应急信息网络的网底,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层网络直

报和实时动态监控,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现适时有效的预警,

为卫生行政部门第一时间掌握事件信息和动态,及时采取防控

措施提供科学依据[2]

5

应急物资储备

基层疾控机构的应急物资储备,应按照《卫生应急队伍装备

参考目录(试行)》要求,以传染病控制类装备为主,根据实际情

况和条件适当兼顾其他种类装备,采用实物储备、

合同储备和资

金、

信息储备相结合的方式,合理确定应急物资储备种类、

数量,

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动态备储备管理制度,提高卫生应急物资

保障供应的时效性。

6

检验技术储备

疾控机构的实验室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所采集各类

样品的检测检验并及时为现场调查处置提供检验检测依据。

目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种类繁多,特别是不明原因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逐渐增多的情况下,必须不断提高实验室的技术支撑能

力,为查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原因和采取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

据。

基层疾控机构不仅要按照《省、

地、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

验室建设指导意见》加强实验室硬件设施的投入,同时要通过实

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加强人员培训,积累和储备检验方法,

提高应急检测能力。

同时,还要注重参与网络实验室的建设,加

强与其他机构和部门实验室的联系和合作,必要时及时请求保

证和支持,实现资源共享和提高检测效率[3]

总之,基层疾控机构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只有按照

“一案三制”

规范体系建设,在组织管理体系、

预案体系、

人员培

训及演练、应急物资和技术储备等各方面齐头并进,消除“短

板”

,才能做到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让疾控队伍

“招之即

来、

来之能战、

战之能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公布2007

年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信息.[EB/OL].(2008-1-15)[2011-8-20].

business/htmlfiles/wsb/pyqxx/200804/32946.htm.

[2]张鑫培.

县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对策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

管理杂志.2004,20(3):

209.

[3]

朱爱民.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检验能力储备的探讨[J].

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4):

735.

收稿日期:

2011-10-17

(杨征武编校)

189

··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2

年4

月第28

卷第2

期Chin.JofPHM.Apr.2012VoL28No.2

1.3

人力资源结构不够合理,应急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面

对日益繁重的公共卫生工作任务,人力资源是疾病预防控制体

系建设最突出也是最关键的问题。

赵琦[4]

李贤相[5]

赵艳红[6]

孙恒[7]

等各地的研究人员对当地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人力资源调

查结果显示,目前各级疾控机构均存在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合

理现象,在职人员年龄老化,编制外临时人员多,职称、学历偏

低,专业化程度差的局面较为严重,缺少复合型、

高素质、

训练有

素的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有待提高[1]

突出表现为缺乏处理重大传染病疫情和重大突发中毒事件的专

业队伍和从事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专业人员[4]

再加上由于编制

及经费问题,引进人才困难,非专业、

指令性分配人员较多,造成

人才短缺,特别是基层单位相当一部分人员无学历及职称,并且

很少有机会参加国家或省级专业培训[8]

,这些都影响了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

1.4

公共卫生经费投入不足,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公共卫生

工作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必须履行政府职责,所需经费主要

由政府财政负担。

目前现有财政供给难以满足卫生应急需要[5]

赵琦、赵根明等作者以江西省为试点对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内涵、

现状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政府对公共

卫生的投入不足,是现有公共卫生体系各种问题的重要原因之

一[4]

,从而对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网络建设、

实验室能

力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等带来不利影响,难以支撑预防控制重大

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需要[6]

1.5

紧急医疗救援基地网络和应急实验室检测网络尚未有效

建立全国各地尚未建立起统一规划、

布局合理、

功能明确、

备完善的省、

地市、

县、

乡四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医疗救援

基地网络,尤其缺乏能够承担巨灾等大规模人员伤亡事件医疗

救援任务的区域性紧急医疗救援中心,难以满足各类突发事件

伤病员应急医疗救治的需要。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应

急检测功能不全,省级实验室尚不完全具备一锤定音的检测能

力,地市和县级实验室应急检测能力尚不能满足早期识别和初

步鉴定的需要[3]

1.6

风险管理意识不够强,社会动员、宣传机制尚不够健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存在不确定性,其发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在

平常时期感觉不到它的威胁,极易出现思想松懈,相关防范措施

落实不到位等情况[9]

当前一些地区仍存在重治轻防倾向,应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管理理念还不够强,导致社会整体应

急管理能力不够高,公众危机教育缺乏,公民危机应对意识淡

薄,社会警觉性较低,应急预案可操作性不强,卫生应急演练的

频度与力度不够,甚至流于形式[10]

企业及群众团体、

志愿者

等社会组织的参与程度低,民间社会力量未充分调动,存在着单

纯依赖政府卫生应急的倾向[1]

2

对策

2.1

构建高效、

统一、

健全的应急组织体系指挥系统的集中

领导、

高效运转、

统一调度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应急的重要

保障[10]

一些先进国家如美国是以总统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应

急办公室为核心,联合卫生部、

联邦应急管理局、

环境保护局、

防部、

联邦调查局、

能源部组成国土安全部,形成决策、

信息、

行和保障4

大运作系统,使得美国当前的突发事件预警与应急

管理能力在全球首屈一指[10]

建立健全指挥系统的重点是依法

建立政府领导下的跨部门合作机制。

我国应借鉴先进国家的经

验,建立一套完备的行政指挥系统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1]

进一步加强卫生应急组织体系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并落

实人员、

明确职责,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卫生应急预

案体系,建立健全卫生应急指挥协调、疫情信息网络、疾病控

制、

医疗救治、卫生监督等多部门协作的防范体系和协调配合

的卫生应急工作机制,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指挥

有力,协调良好,控制有效[12]

并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评估

体系建设,全面巩固和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应对能

力和恢复能力。

2.2

构建及时准确的监控预警信息系统完善的监控预警信

息系统是公共卫生体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些发达国

家,如日本充分应用移动、

无线射频识别、

临时无线基站、

网络技

术等各种先进的信息通讯科学技术,构建起高效、

严密、

适合国

情的包括防灾通信网络和专用无线通信网在内的应急信息化体

系[10]

我国一些地区如哈尔滨市与科技公司及测绘部门合作研

发构建了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和应急指挥地理信息系统

取得较好的效果[13]

我国应在现有的监控预警系统的基础上,借

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有计划、

有重

点、

分步骤地构建适合区域特点的、

敏感的、

高效的预警应急系

统[10]

,加快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建设进度,力争尽快实现省和地市

应急指挥系统的全面对接和互通,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效率

和水平,并加强对预警监测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提高

监测预警的及时性、

有效性和真实性[7]

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充

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现有的信息网络资源,将突发事件应

急处理网络建设纳入城市公共安全信息共享网络系统,形成融

指挥协调、

现场监控、

预测预报、

医疗救治、

物资储备等功能为一

体,横向和纵向相互连通的应对突发事件的电子信息网络系统[14]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过程中,还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

沟通,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力量,有目的、

有针对性地控制信息

源和传播渠道[3]

,为突发事件控制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支

持环境。

2.3

培养高素质应急队伍,搞好应急应对训练各级卫生行

政部门及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

设、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应急决策能

力,培养一支素质过硬、

能力突出的应急管理队伍[6]

特别是现

场急救、

流行病学、

检验、

卫生监督执法、

危机沟通和健康教育专

业队伍[1]

面对公共卫生人员不足、

素质不够高的局面,要制订

人才引进计划,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引进高层次公共卫生专业

人员,充实应急队伍,并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学历教

育,尽快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水平。

同时,加强应对各类

突发事件的演练力度和频度,提高应急队伍的救治水平和反应

速度,培养高素质、

复合型的卫生应急梯队,以适应各种复杂情

况下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需要。

2.4

建立健全保障体系充足的资金和物资是应急管理工作

成败的前提和重要基础。

各级政府应按应急工作的要求,保证应

急设施设备、

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资储备,并建立起完善科

学合理的应急物资储备,配送和调运机制。

在应急资金方面,政

府应加大对公共卫生的资金保障力度,将公共卫生事业经费纳

入同级财政预算,通过实施灾害保险和建立政府应急基金及由

政府临时增拨应急经费的方式来实现应急管理资金的到位,还

可通过接纳社会捐助来弥补应急经费的不足[10]

,逐步完善公共

卫生的补偿机制[5]

各级财政部门要按规定落实相关的财政补助

政策,及时拨付有关资金,确保应急管理工作充足的资金和物资

保障。

2.5

加强应急实验室和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各级卫生部

190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2

年4

月第28

卷第2

期Chin.JofPHM.Apr.2012VoL28No.2··

作者单位:

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

244009

医院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提供医疗和心理服务的关键

场所[1]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05

年11

月铜陵市人民医院收治大陆首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病毒病例,继之经历

“三聚氰胺”

奶粉事件、

手足口病、

甲型H1N1

流感等突发事件,该医院作为综合性三甲医院在应对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应急处置能力大大提高。

1

构建科学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组织机构

1.1

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专门领导小组成立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建立以院长为首,业务副院长、

防保科

科长、

医务科科长、

护理部主任、

门急诊主任及相关科室主任组

成的领导小组,设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公室,承担紧急医

疗救援指挥任务,统一指挥,集中领导,调动全院医疗技术力量,

进行紧急医疗救援,共同完成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工作。

1.2

制订医院应急预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

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综合性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探讨

袁晓路,王长秀,田彩丽,董丽

【应急管理】

关键词:

综合性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9561(2012)02-0191-02

门要加强应急实验室的建设。

省级要建立具备检测和事件判定

一锤定音能力和高层次、

高水平咨询指导能力的实验室,设区市

实验室要具备初步检测鉴定事件初步评估判定的能力和及时支

援县乡基层开展卫生应急调查处置的能力,县乡两级实验室要

具备发现识别和及时报告突发公共卫生的能力。

国家应尽快启

动国家级和省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项目设计和论证工作,加快

基地建设步骤,并立足构建救援网络,满足紧急医学救援工作的

需求[3]

2.6

加强应急管理的风险教育和社会动员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应急管理应当坚持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的方针,着眼于防患

于未然,力求工作具有主动性和前瞻性,有效防范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的发生、

发展[13]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全社会共同参

与,在应急力量储备方面应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发挥社区作

用。

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协调各有关部门

和社会团体密切配合,举办各种不同类型的培训班和情景训练,

充分发挥大众媒体和健康教育机构的作用,采取多种宣传形式

和手段,将应急管理、

防病减灾、

危机教育知识普及到每家每户

及学校,倡导社会卫生公德,普及科学防病知识,增强广大群众

的公共卫生意识和自我防病能力[6]

,提高社会公众对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认知水平和自救互救能力,增强其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预防和应对工作的主动性。

综上所述,我国现阶段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方面

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应在总结经验、

教训的基础上,借鉴他国

的先进经验,结合当地实际,不断完善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

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预防和

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损害,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

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

协调、

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慧健,熊小庆.江西省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探讨[J].中国公共

卫生管理杂志,

2009,25

(1):

12-13.

[2]王世平,句立言,李泓冰,等.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杂志,

2011,25

(2):

63-64.

[3]刘晓青,聂冬平,廖一静,等.江西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现

状及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2011,27

(1):

16-18.

[4]赵琦,赵根明,韦建国,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内涵

[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2008,24(5):

477-479.

[5]李贤相,王学明,程鸿飞.安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现状

及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2008,24(4):

358-359.

[6]赵艳红.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

[J].山西医药杂志,

2010,39(7):

609-616.

[7]孙恒,陈智平.广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面临的形势与对策

[J].应用预防医学杂志,

2010,16(3):

184-186.

[8]王亚丽.开封市疾病预防控制人力资源现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

管理杂志,

2009,25(6):

564-566.

[9]蒋相辉,林兵,顾为海,等.宁波市海曙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

理现状及对策[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07,19

(2):

85-86.

[10]樊丽平,赵庆华.美国、

日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现状

及其启示[J].护理研究杂志,

2011,25(3):

569-570.

[11]马齐峰.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措施[J].医药与保健

杂志,

2009,17(7):

167.

[12]丁伟.从汶川地震看卫生监督应急机制的建设[J].广西医学杂志,

2009,

31(5):

745.

[13]魏秋莹,于振喜.哈尔滨市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在应急系统中的作

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2009,25

(2):

123-124.

[14]孔憨.完善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对策[J].中外医疗

杂志,

2008,24:

173.

收稿日期:

2011-10-17

(杨征武编校)

1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