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附标准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167130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附标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附标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附标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附标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附标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附标准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附标准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附标准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附标准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附标准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附标准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附标准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附标准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附标准答案.docx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附标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附标准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附标准答案.docx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附标准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附标准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附标准答案

  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科试题

  说明:

1.全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基础整合【30分】

  1、默写或根据课文填写。

(共14分)

  ①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

(《夜雨寄北》李商隐)(2分)

  ②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__。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2分)

  ③《观沧海》展示曹操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④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则)(2分)

  ⑤_________,________。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2分)

  ⑥《天净沙•秋思》,曲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能侧面表现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诗句是。

(2分)

  2、为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3分)

  ①呼朋引伴()A.指引B.牵引C.引申D.招引

  ②欣欣然张开了眼()A.然而B.的样子C.这样D.对

  ③一年之计在于春()A.计算B.主意,计谋C.打算D.策略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4分)

  同学们知道吗?

我们其实生活在一个语文的世界里。

无论是读书看报与人聊天,还是听相声、看电视、逛商场,只要留心观察,随时注意语言现象,总会碰到与语文有关的问题。

生活有多宽广,语文的世界就有多大;生活有多精彩,语文的世界就有多丰富。

各种文学作品,春联、广告、店名、流行语等,都是语文世界的一个部分。

今天我班将举行《生活中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3、请以“爱护校园的花草”为主题拟一条广告。

(2分)

  4、请为“节约用水”拟一条公益广告。

(2分)

  读下面文段,完成5—7题。

(9分)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59dànchén。

59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流;59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9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

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打开,歌曲jiánqǖ高潮,史诗还在续写。

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的时代!

  5、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

(4分)

  6、根据文段前后的内容在()填上反义词。

(2分)

  7、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3分)

  二、阅读【4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8-12题。

  

(一)12分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善,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________,________。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________,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8、照原文内容,把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3分)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2分)

  

(1)以丛草为林

(2)凹者为壑(3)兴正浓(4)鞭数十

  10、翻译句子:

(2分)

  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11、作者把癞虾蟆说成是“庞然大物”,运用了什么手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12、从选文中举一例说明作者幼时的童趣。

(2分)

  

(二)(14分)

  设若单单只有阳光,那么算不了出奇。

请闭上眼睛想: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

“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

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

“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

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

”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13、文段第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分)

  14、指出作者描绘景物的观察角度。

(2分)

  15、济南为什么是个理想的境界?

(3分)

  16、文中“晒”“睡”“醒”用得很贴切,你是怎样理解的?

(3分)

  17、“小摇篮”比喻什么?

作用是什么?

(4分)

  (三)清明的心弦(8分)

  ①我喜欢北方的初冬,我喜欢初冬到郊外、到公园去游玩。

  ②地上的落叶还没有扫净,枝上的树叶还没有落完。

大树已经摆脱了自己沉重的与快乐的负担。

春天它急着发芽生长,夏天它急着去获取太阳的能量,而秋天,累累的果实把枝头压弯。

果实是大地的骄傲、大树的安慰,却又何尝没有把大树压得直不起腰呢?

  ③湖水或者池水或者河水,凌晨时分也许会结一层薄冰,薄冰上有腾腾的雾气,雾气倒显得暖烘烘呢。

然而,太阳出来了,有哪一个太阳比初冬的太阳更亲切、更妩媚、更体贴呢?

雾气消散了,薄冰消融了,初冬的水面比秋水还要明澈怡远,不再有游艇扰乱这平静的水面,也不再有那么多内行的的与二把刀的垂钩下钩者的贪婪,连鱼也变得温和秀气了,它们沉静地栖息在水的深处。

  ④地阔而又天高,所有的庄稼地都腾出来。

大地吐出一口气,迎接自己的修整,迎接寒潮的删节。

当然,还有瑟瑟的冬麦,农民正在浇过冬的“冻水”,水与铁锨戏弄着太阳。

场上的粮食油料早已拉运完毕,稀稀落落的几个人在整理谷草。

在初冬,农民也变得从容。

什么适时播种呀,龙口夺粮呀,颗粒归仓呀,那属于昨天,也属于明天。

今天呢,只见个个笑脸,户户紫烟,炕头已经烧热,穿开裆裤的小孩子却宁愿呆在家门外边。

  ⑤这时候到郊外、到公园、到田野去吧,游人与过客已经不那么拥挤。

大地、花木、池塘和亭台也显得悠闲,她们已经没有义务为游人竭尽全力地显示她们的千姿百态。

当她们完全放松了以后,也许会更朴素动人。

而这时候的造访者,才是真正的知音。

连冷食店里的啤酒与雪糕也不再被人排队急购,结束了她们大红大紫的俗气,庄重安然。

  ⑥到郊外、到公园、到田野去吧,野鸽子在天空飞旋,野兔在草棵里奔跑。

和它们一起告别盛夏和金秋,告别那喧闹的温暖,却迎接漫天晶莹的白雪,迎接那盏盏冰灯,迎接房间里跳动的炉火,和火边的沉思絮语,迎接新年,迎接新的宏图大略。

  ⑦初冬,拨响了那甜蜜而又清明的弦,我真喜欢。

  18、本文作者认为初冬特有的美的是:

(2分)

  19、第②段中作者说“大树已经摆脱了自己沉重的与快乐的负担”,“沉重的负担”“快乐的负担”各指什么?

(3分)

  20、本文描写景物,处处突出一个“静”字,将初冬时静谧安静的景象跃然纸上,文章都写了哪此景物“静”了?

请填空回答(3分)

  第②段写静了;第③段写静了;第④段写静了。

  (四)6分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

“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

“贡献你自己!

  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

“牺牲你自己!

  21、上面这首小诗选自《繁星春水》作者是谁?

(2分)

  22、这首小诗运用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从“发展你自己!

”“贡献你自己!

  “牺牲你自己!

”诗句里我们知道作者劝勉青年人要怎样面对自己的人生?

(4分)

  三、作文【50分】

  逢喜事时,好心情给人幸福甜蜜;遇挑战时,好心情让人自信乐观。

给自己一份好心情,生活中处处盛开艳丽的花朵;给别人一份好心情,人世间时时洒满明媚的阳光……请以“好心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①自拟题目,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字数不少于600。

   ②文中若需出现校名、人名,可用化名代替。

  四、附加题【10分】

  多言何益

  子禽问曰:

“多言有益乎?

”墨子曰:

“虾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檘,然而不听。

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

多言何益?

唯其言之时也。

  (《墨子•附录》)

  注:

檘(pì),同“敝”,困,疲劳。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4分)

  ①日夜恒鸣(    )   ②然而不听(    )

  (2)翻译下面句子。

(3分)

  唯其言之时也。

  (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意思。

(3分)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附标准答案

  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科试题

  说明:

1.全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基础整合【30分】

  1、默写或根据课文填写。

(共14分)

  ①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

(《夜雨寄北》李商隐)(2分)

  ②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__。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2分)

  ③《观沧海》展示曹操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④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则)(2分)

  ⑤_________,________。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2分)

  ⑥《天净沙•秋思》,曲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能侧面表现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诗句是。

(2分)

  2、为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3分)

  ①呼朋引伴()A.指引B.牵引C.引申D.招引

  ②欣欣然张开了眼()A.然而B.的样子C.这样D.对

  ③一年之计在于春()A.计算B.主意,计谋C.打算D.策略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4分)

  同学们知道吗?

我们其实生活在一个语文的世界里。

无论是读书看报与人聊天,还是听相声、看电视、逛商场,只要留心观察,随时注意语言现象,总会碰到与语文有关的问题。

生活有多宽广,语文的世界就有多大;生活有多精彩,语文的世界就有多丰富。

各种文学作品,春联、广告、店名、流行语等,都是语文世界的一个部分。

今天我班将举行《生活中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3、请以“爱护校园的花草”为主题拟一条广告。

(2分)

  4、请为“节约用水”拟一条公益广告。

(2分)

  读下面文段,完成5—7题。

(9分)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59dànchén。

59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流;59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9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

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打开,歌曲jiánqǖ高潮,史诗还在续写。

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的时代!

  5、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

(4分)

  6、根据文段前后的内容在()填上反义词。

(2分)

  7、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3分)

  二、阅读【4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8-12题。

  

(一)12分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善,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________,________。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________,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8、照原文内容,把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3分)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2分)

  

(1)以丛草为林

(2)凹者为壑(3)兴正浓(4)鞭数十

  10、翻译句子:

(2分)

  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11、作者把癞虾蟆说成是“庞然大物”,运用了什么手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12、从选文中举一例说明作者幼时的童趣。

(2分)

  

(二)(14分)

  设若单单只有阳光,那么算不了出奇。

请闭上眼睛想: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

“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

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

“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

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

”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13、文段第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分)

  14、指出作者描绘景物的观察角度。

(2分)

  15、济南为什么是个理想的境界?

(3分)

  16、文中“晒”“睡”“醒”用得很贴切,你是怎样理解的?

(3分)

  17、“小摇篮”比喻什么?

作用是什么?

(4分)

  (三)清明的心弦(8分)

  ①我喜欢北方的初冬,我喜欢初冬到郊外、到公园去游玩。

  ②地上的落叶还没有扫净,枝上的树叶还没有落完。

大树已经摆脱了自己沉重的与快乐的负担。

春天它急着发芽生长,夏天它急着去获取太阳的能量,而秋天,累累的果实把枝头压弯。

果实是大地的骄傲、大树的安慰,却又何尝没有把大树压得直不起腰呢?

  ③湖水或者池水或者河水,凌晨时分也许会结一层薄冰,薄冰上有腾腾的雾气,雾气倒显得暖烘烘呢。

然而,太阳出来了,有哪一个太阳比初冬的太阳更亲切、更妩媚、更体贴呢?

雾气消散了,薄冰消融了,初冬的水面比秋水还要明澈怡远,不再有游艇扰乱这平静的水面,也不再有那么多内行的的与二把刀的垂钩下钩者的贪婪,连鱼也变得温和秀气了,它们沉静地栖息在水的深处。

  ④地阔而又天高,所有的庄稼地都腾出来。

大地吐出一口气,迎接自己的修整,迎接寒潮的删节。

当然,还有瑟瑟的冬麦,农民正在浇过冬的“冻水”,水与铁锨戏弄着太阳。

场上的粮食油料早已拉运完毕,稀稀落落的几个人在整理谷草。

在初冬,农民也变得从容。

什么适时播种呀,龙口夺粮呀,颗粒归仓呀,那属于昨天,也属于明天。

今天呢,只见个个笑脸,户户紫烟,炕头已经烧热,穿开裆裤的小孩子却宁愿呆在家门外边。

  ⑤这时候到郊外、到公园、到田野去吧,游人与过客已经不那么拥挤。

大地、花木、池塘和亭台也显得悠闲,她们已经没有义务为游人竭尽全力地显示她们的千姿百态。

当她们完全放松了以后,也许会更朴素动人。

而这时候的造访者,才是真正的知音。

连冷食店里的啤酒与雪糕也不再被人排队急购,结束了她们大红大紫的俗气,庄重安然。

  ⑥到郊外、到公园、到田野去吧,野鸽子在天空飞旋,野兔在草棵里奔跑。

和它们一起告别盛夏和金秋,告别那喧闹的温暖,却迎接漫天晶莹的白雪,迎接那盏盏冰灯,迎接房间里跳动的炉火,和火边的沉思絮语,迎接新年,迎接新的宏图大略。

  ⑦初冬,拨响了那甜蜜而又清明的弦,我真喜欢。

  18、本文作者认为初冬特有的美的是:

(2分)

  19、第②段中作者说“大树已经摆脱了自己沉重的与快乐的负担”,“沉重的负担”“快乐的负担”各指什么?

(3分)

  20、本文描写景物,处处突出一个“静”字,将初冬时静谧安静的景象跃然纸上,文章都写了哪此景物“静”了?

请填空回答(3分)

  第②段写静了;第③段写静了;第④段写静了。

  (四)6分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

“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

“贡献你自己!

  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

“牺牲你自己!

  21、上面这首小诗选自《繁星春水》作者是谁?

(2分)

  22、这首小诗运用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从“发展你自己!

”“贡献你自己!

  “牺牲你自己!

”诗句里我们知道作者劝勉青年人要怎样面对自己的人生?

(4分)

  三、作文【50分】

  逢喜事时,好心情给人幸福甜蜜;遇挑战时,好心情让人自信乐观。

给自己一份好心情,生活中处处盛开艳丽的花朵;给别人一份好心情,人世间时时洒满明媚的阳光……请以“好心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①自拟题目,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字数不少于600。

   ②文中若需出现校名、人名,可用化名代替。

  四、附加题【10分】

  多言何益

  子禽问曰:

“多言有益乎?

”墨子曰:

“虾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檘,然而不听。

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

多言何益?

唯其言之时也。

  (《墨子•附录》)

  注:

檘(pì),同“敝”,困,疲劳。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4分)

  ①日夜恒鸣(    )   ②然而不听(    )

  (2)翻译下面句子。

(3分)

  唯其言之时也。

  (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意思。

(3分)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附标准答案

  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科试题

  说明:

1.全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基础整合【30分】

  1、默写或根据课文填写。

(共14分)

  ①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

(《夜雨寄北》李商隐)(2分)

  ②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__。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2分)

  ③《观沧海》展示曹操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④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则)(2分)

  ⑤_________,________。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2分)

  ⑥《天净沙•秋思》,曲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能侧面表现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诗句是。

(2分)

  2、为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3分)

  ①呼朋引伴()A.指引B.牵引C.引申D.招引

  ②欣欣然张开了眼()A.然而B.的样子C.这样D.对

  ③一年之计在于春()A.计算B.主意,计谋C.打算D.策略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4分)

  同学们知道吗?

我们其实生活在一个语文的世界里。

无论是读书看报与人聊天,还是听相声、看电视、逛商场,只要留心观察,随时注意语言现象,总会碰到与语文有关的问题。

生活有多宽广,语文的世界就有多大;生活有多精彩,语文的世界就有多丰富。

各种文学作品,春联、广告、店名、流行语等,都是语文世界的一个部分。

今天我班将举行《生活中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3、请以“爱护校园的花草”为主题拟一条广告。

(2分)

  4、请为“节约用水”拟一条公益广告。

(2分)

  读下面文段,完成5—7题。

(9分)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59dànchén。

59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流;59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9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

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打开,歌曲jiánqǖ高潮,史诗还在续写。

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的时代!

  5、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

(4分)

  6、根据文段前后的内容在()填上反义词。

(2分)

  7、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3分)

  二、阅读【4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8-12题。

  

(一)12分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善,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________,________。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________,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8、照原文内容,把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3分)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2分)

  

(1)以丛草为林

(2)凹者为壑(3)兴正浓(4)鞭数十

  10、翻译句子:

(2分)

  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11、作者把癞虾蟆说成是“庞然大物”,运用了什么手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12、从选文中举一例说明作者幼时的童趣。

(2分)

  

(二)(14分)

  设若单单只有阳光,那么算不了出奇。

请闭上眼睛想: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

“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

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

“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

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

”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13、文段第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分)

  14、指出作者描绘景物的观察角度。

(2分)

  15、济南为什么是个理想的境界?

(3分)

  16、文中“晒”“睡”“醒”用得很贴切,你是怎样理解的?

(3分)

  17、“小摇篮”比喻什么?

作用是什么?

(4分)

  (三)清明的心弦(8分)

  ①我喜欢北方的初冬,我喜欢初冬到郊外、到公园去游玩。

  ②地上的落叶还没有扫净,枝上的树叶还没有落完。

大树已经摆脱了自己沉重的与快乐的负担。

春天它急着发芽生长,夏天它急着去获取太阳的能量,而秋天,累累的果实把枝头压弯。

果实是大地的骄傲、大树的安慰,却又何尝没有把大树压得直不起腰呢?

  ③湖水或者池水或者河水,凌晨时分也许会结一层薄冰,薄冰上有腾腾的雾气,雾气倒显得暖烘烘呢。

然而,太阳出来了,有哪一个太阳比初冬的太阳更亲切、更妩媚、更体贴呢?

雾气消散了,薄冰消融了,初冬的水面比秋水还要明澈怡远,不再有游艇扰乱这平静的水面,也不再有那么多内行的的与二把刀的垂钩下钩者的贪婪,连鱼也变得温和秀气了,它们沉静地栖息在水的深处。

  ④地阔而又天高,所有的庄稼地都腾出来。

大地吐出一口气,迎接自己的修整,迎接寒潮的删节。

当然,还有瑟瑟的冬麦,农民正在浇过冬的“冻水”,水与铁锨戏弄着太阳。

场上的粮食油料早已拉运完毕,稀稀落落的几个人在整理谷草。

在初冬,农民也变得从容。

什么适时播种呀,龙口夺粮呀,颗粒归仓呀,那属于昨天,也属于明天。

今天呢,只见个个笑脸,户户紫烟,炕头已经烧热,穿开裆裤的小孩子却宁愿呆在家门外边。

  ⑤这时候到郊外、到公园、到田野去吧,游人与过客已经不那么拥挤。

大地、花木、池塘和亭台也显得悠闲,她们已经没有义务为游人竭尽全力地显示她们的千姿百态。

当她们完全放松了以后,也许会更朴素动人。

而这时候的造访者,才是真正的知音。

连冷食店里的啤酒与雪糕也不再被人排队急购,结束了她们大红大紫的俗气,庄重安然。

  ⑥到郊外、到公园、到田野去吧,野鸽子在天空飞旋,野兔在草棵里奔跑。

和它们一起告别盛夏和金秋,告别那喧闹的温暖,却迎接漫天晶莹的白雪,迎接那盏盏冰灯,迎接房间里跳动的炉火,和火边的沉思絮语,迎接新年,迎接新的宏图大略。

  ⑦初冬,拨响了那甜蜜而又清明的弦,我真喜欢。

  18、本文作者认为初冬特有的美的是: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