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168033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docx

《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docx

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

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

2012年11月

年级

五年级

学科

语文

主备人

马月娥

参加教师

马月娥保海军杜立忠顾丽丽王艳萍

教材分析内容:

教材前后联系、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及措施、教学主要环节、整体设计思路等方面。

我选择的是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十年后的礼物》。

详细分析以下逐一呈现:

一、教材前后联系

本单元由五篇课文和综合练习四组成。

这个单元以“真诚的心”为专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酿》《十年后的礼物》《装在信封里的小太阳》和两篇略读课文《月下桨声》《彩票》。

这五篇课文讲的都是诚实守信的故事。

它如同黑夜里的灯光,照亮人们前进的方向,使人们懂得自己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二、教学内容分析

《酿》这篇课文记叙了一位语文老师在上课时,由于误读“酝酿”的“酿”字所引发的故事,赞扬了刘东东真诚地帮助老师纠正错误的做法和语文老师的坦诚品格。

《十年后的礼物》记叙了挪威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信守诺言的故事,十年前他答应送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一件很好的礼物,十年后他用奇妙的方式将礼物送给了达格妮,使达格妮感到无比激动和幸福。

《装在信封里的小太阳》记叙了家境贫寒的库伯一时经不住诱惑,捡起了同学丢在课桌下的十美元,犯下了错误,是丹尼斯的爸爸给了库伯改正错误的机会。

《月下桨声》讲“我”买鱼时发生的故事,反映了姐弟俩勤劳、诚实、淳朴的高尚品质。

《彩票》讲的是发生在广东省化州市一个在巨奖面前毫无贪心的彩票投注站的工作人员林海燕的真实故事,赞扬了她诚实守信的崇高美德。

五篇课文中编排了两幅插图,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单元的综合练习包括“温故知新”“口语交际”及“习作”三个栏目。

“温故知新”栏目中编排了词语和句子训练,引导学生认识表示假设的关联词语“如果……就”及表示假设和让步的关联词语“即使……也”在句子里的作用,并学习运用;“积少成多”编排了关于讲信用、守诺言方面的名言警句,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和受到思想教育。

 单元的“口语交际”,引导学生围绕“诚信”这个话题,说说自己“承诺了别人的事情一定想办法完成”或者“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却没有完成”的经历及自己知道的有关诚信的故事和对诚信的看法等方面的内容。

本单元的“习作”是让学生写“我的诚信故事”,要求学生围绕“自己是怎样克服困难,信守诺言”或者“贸然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已经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而无法做到”的事中,选择一件记叙下来。

 本单元读写训练的重点是“阅读课文,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

单元要求认识30个字,会写37个字。

 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记叙文,是一组美德书,有利于学生感悟人类诚实守信的美德。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注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紧密结合自己的思想,把诚信当做自己行为的指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动作、外貌的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语言的精当,用词的准确;注意引导学生主动积累语言。

三、单元学习目标:

1、认识本单元30个字,会写37个字。

2、能抓住课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动作、外貌的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能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语言的精当,用词的准确。

4、能主动积累语言。

5、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

四、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开学已经一个多月了,学生在前三个单元中接触了一些童话、写景状物的文章的读书方法,本单元的课文都为记叙文,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学生练习概括主要内容。

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的基础上,以学生自主读书为主,在读书的过程中边读边作批注。

把自己读书的感受写在书的空白处。

五、具体到本单元第二课《十年后的礼物》一文的分析

1、内容分析:

17《十年后的礼物》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有曾卓根据巴乌苏斯托夫斯基的《一篮枞果》改写而成。

课文记叙了挪威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信守诺言的故事。

十年前他答应送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一件很好的礼物,十年后他用奇妙的方式将礼物送到了,使达格妮感到无比激动和幸福。

2、我确定的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课文中出现的11个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生词,理解课文中的新词。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信守诺言的道理,培养信守诺言的美德。

 3、重点:

(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感受音乐大师信守诺言的美德。

 4、难点:

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

本文的教学的重点设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感受人物信守诺言的美德。

首先,在学生自学、自悟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引导学生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然后,让学生找出课文描写达克妮不同心情的语句读一读,并联系上下文体会这些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围绕“她的心情前后有哪些不同,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从具体语句中了解达克妮心情前后的不同及其原因,体会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信守诺言的美德。

六、教学课时

二课时

七、教学准备

1、有条件的同学通过网络等方式听著名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送给达格妮的这首曲子。

2、课前按学过的方法认真预习课文。

集体备课初始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主备人原始教学设计

成员意见

主备人意见

一、导入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自学指导1

 

四、检测1

 

五、自学指导2

 

六、检测2

 

七、当堂练

 

一、导入

 

二、学习目标

 

三、自学指导

 

第一课时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一篇与礼物有关的课文。

17、十年后的礼物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1)认识9个生字,能正确书写20个生字,理解的词语。

   

(2)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文中生字新词,读通语句。

2、根据预习跟同桌交流难记、难写的字以及难理解的词语。

3、默读全文,思考:

十年后的礼物是什么?

谁送的礼物,送给谁?

为什么要送礼物?

 

1、我会读

喧哗咆哮项链旋律双颊曙光白桦树珍贵

指名读大家纠正

2、我会写

喧哗咆哮链律颊曙桦珍糟

指名读快速记师听写师生共同纠正。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信守诺言得意

4、思考:

十年后的礼物是什么?

谁送的礼物,送给谁?

为什么要送礼物?

指名回答,师板书师:

十年后的礼物一首乐曲

  爱德华.葛利格 达格妮

(引导将二人的身份说清楚。

(1)为什么说它是十年后的礼物呢?

   板书:

八岁、十八岁

(2)现在谁能用上黑板上的这些词简要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指名回答学困生先说

1、默读课文,找找写达格妮回忆往事的段落,说说大致意思。

2、理清文章脉络,划分段落。

1、默读课文,找找写达格妮回忆往事的段落,说说大致意思。

同桌互学后回答。

2、理清文章脉络,划分段落。

说说每段的意思。

第一段(第1——3自然段):

写达格妮参加音乐会,想起十年前的一件事。

第二段(第4——5自然段):

写达格妮回忆往事。

第三段(第6——8自然段):

写达格妮知道了送礼物的人是谁,心情很激动。

1、完成《小学生写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7、十年后的礼物师板书课题。

(1)找出描写达格妮心情的语句,重点感受达格妮内心的激动。

(2)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简要复述课文;了解破折号在句子中的作用。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音乐家以奇妙的方式,信守了十年前的诺言,给达格妮送去了最珍贵的礼物,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一)朗读课文1—3节

 1、默读1-3节,划出能表达达格尼心情的句子。

 2、交流出示,指导朗读

 

(1)忽然,她坐直了身子,睁大了眼睛,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能用一个词来表述她此刻的心情吗?

板书:

(惊讶)达格尼惊讶是因为什么?

感情朗读

(2)这是怎么一回事?

这个有名的音乐家怎么会知道自己的名字,而且将一支乐曲献给她呢?

也用一个词来说

板书:

(惊异或疑惑)惊异是因为感情朗读

(3)由于心情激动他无法静听音乐。

      板书:

 激动

(4)渐渐地,她不由自主地沉浸到乐曲中去了。

 出示:

她听到了森林的喧哗,大海的咆哮,小鸟的鸣唱,牧童的笛声

  板书:

沉醉

3、交流回答问题

  她陶醉,因为

  她惊讶,因为   

  她激动,因为   

她沉醉,因为   

(二)学习4——5节

 1、十年前,音乐家给8岁的小达格尼的承诺是什么?

 2、过渡:

八岁的达格妮得到许诺后,她一直期待着,在这期待过程中,她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呢?

     

出示:

当她渐渐成长的时候……也无法把礼物送到我的手中。

(1)轻声读,想想她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呢?

(板书:

愉快、怀疑、失望)

(2)和老师一起来引读这段话。

引读:

当她渐渐成长的时候,有时……随着时光的流逝,她开始怀疑了(那个人真会哄我,哄一个八岁的小姑娘。

送我一件很好的礼物,在十年以后!

)最后她失望了(即使他有这样的心吧,也无法把礼物送到我的手中。

练习:

十年来,她高兴的是(),期待的是(),怀疑的是(),失望的是()

3、这两节是回忆,这种回忆在写作上被称为插叙。

(三)学习6—8节完成填空:

 1、读第6自然段,思考:

她知道了些什么?

 (和气的城里人是——、他许诺的礼物是——、送礼的方式是——乐曲代表——)板:

寄以希望

 这首带有音乐家寄以祝福、希望的乐曲,这十年后。

出示:

这是最好的礼物,对于一个十八岁的少女来说,这是比华美的衣服,比漂亮的项链更珍贵的礼物。

2、学习破折号的作用

  

(1)不是现在——大约十年以后

  

(2)这是最好的礼物——对于一个十八岁的少女来说,这是比华美的衣服

3、读第7、8自然段

  十年后的今天达格妮明白了

  十年后她能收到礼物源于(),乐曲中包含了(),他告诉达格妮()。

4、指导朗读句子:

  读句子:

“听完乐曲,眼泪流满了双颊。

……你就是幸福”这两句写出达格妮怎样的心理?

(幸福)

 

问题碎小,一连串问出有些学生记不住,建议用大屏幕或者小黑板出示

 

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让学生了解插叙在一篇文章中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这里要清楚的向学生进行说明。

 

每节课坚持在课堂上让学生姿势正确的写字,长期坚持会有效果。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对达格妮心理变化的理解,通过这几个句子既理解了她的感情变化同时也有助于对文章叙述顺序的了解。

 

通过练习的形式让学生更清楚的了解插叙这种叙述的方式。

 

 

我班学生自学能力较强,这一步骤不用花较多时间。

 

我同意大家的意见,在课堂中也是这样落实的。

学生第一次接触有关插叙的课文,有的同学在理清课文顺序方面感到吃力。

 

我赞同同事的意见,只是以往在课堂中落实不是太好,接受建议,努力实践。

 

我也认为这个环节设计比较好,希望在课堂中切实落实。

 

破折号的作用在本文不是学习的重点,可以不用可以处理。

 

集体备课形成性(最终)教学设计

时间

2012年11月

年级

五年级

学科

语文

备课组

五年级组

课 题

17《十年后的礼物》

1.(板书:

礼物)在你收到的礼物中,你觉得哪份礼物最珍贵?

为什么?

2.每一件礼物的背后都藏着一个美好而愉快的回忆。

一位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在她十八岁的时候,也收到了一份礼物。

这是一份怎样的礼物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7课(补充课题:

十年后的)

3.学生质疑,教师梳理问题。

预设:

这是谁送给谁的礼物?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礼物?

为什么这个礼物需要十年?

这个礼物包含着什么?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

(本课出现的人物的名字很多,而且不容易读通。

在读课文时,相机出示这些名字的卡片,指导学生把人物的名字读通、读熟,为深入阅读扫清障碍。

3.在小组内自学生字,交流识字方法,理解新词。

4.指导书写,要求把字写得正确、美观、规范。

重点指导书写“曙”。

(在书写“曙”时,左边是个“日”,注意右边是个部署的“署”。

这是个形声字,注意写得左窄右宽

(一)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并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2.引导学生用围绕课题提问题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板书:

乐曲

音乐大师----------达格妮

(二)、默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第一段:

(1-3)十八岁的达格妮在音乐会上收到了音乐大师送给她的一首乐曲。

第二段:

(4-5)达格妮对十年前的回忆。

第三段:

(6-8)这件礼物激发了达格妮对生活的热爱。

1、《小学生写字》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组词

咆()糟()曙()

炮()遭()暑()

第二课时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十年后的礼物》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

2.想一想:

课文围绕这十年后的礼物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板书:

音乐大师——达格妮乐曲)

二、初步感知“珍贵”

1.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直接评价礼物的语句。

2.指名读,课件出示:

这是最好的礼物——对于一个十八岁的少女来说,这是比华美的衣服,漂亮的项链更珍贵的礼物。

(1)齐读。

(2)会读书的孩子能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

这句话是围绕哪个词来写的?

(板书:

珍贵)

三、潜心会文,品味礼物的珍贵

(一)寻找珍贵,交流珍贵

1.为什么这是一份珍贵的礼物呢?

其实,这“珍贵”就藏在这篇文章的字里行间,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你从哪些地方读到了珍贵,就把它划下来。

2.指名交流。

3.小结读书方法:

同学们通过熟读课文,从这么多句子中感受到了珍贵,看来读熟课文是理解文章的基础。

(板书:

读熟)

(二)品读珍贵,感受珍贵

根据学生交流的句子选点品读:

交流一:

因为,台上的报幕人分明在向观众报告:

“下一个节目是我们挪威的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的得意之作——《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

根据学生的理解引导学生抓住“音乐大师”“得意之作”“《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等处体会礼物的珍贵。

交流二:

渐渐地,她不由自主地沉浸到乐曲中去了。

她听到了森林的喧哗、大海的咆哮、小鸟的鸣唱、牧童的笛声……

1.指名读,读懂乐曲的内容。

2.指导朗读。

在朗读中读懂乐曲的美妙,感受到礼物的珍贵。

3.小结读书方法:

我们读懂了乐曲的美妙,也就进一步感受到了乐曲的珍贵。

(板书:

读懂)

交流三:

十年前的事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了解礼物的来历。

2.引导学生质疑:

了解了这件礼物的来历,你们有什么疑问?

预设问题:

(1)爱德华·格里格为什么要在十年以后送礼物?

(2)爱德华·格里格为什么要送给达格妮礼物?

3.通过阅读和交流,并借助老师补充的资料引导学生释疑

(2),问题

(1)暂时存疑。

4.自由读第五自然段,体会达格妮在等待礼物过程中心情由期待到怀疑的变化。

5.借助达格妮的心情变化联系上文体会爱德华·格里格的信守诺言的美好品质。

(板书:

信守诺言)

6.小结插叙的作用,进一步感受礼物的珍贵。

交流四:

课件出示第八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

从哪儿感受到礼物的珍贵?

2.指名交流。

3.感受到乐曲中的祝福,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达格妮表现的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

达格妮听完乐曲,极了,眼泪流满了双颊。

她竭力抑制住呜咽,弯下身子,把脸埋在双手里。

达格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

请学生选择表示心情的词填在空里,指导朗读。

4.出示小说原文中爱德华·格里格对达格妮的祝福,指名读,进一步感受礼物的珍贵。

5.小结:

我们借助小说原文中的内容进一步感受了这浓浓的祝福,感受了这礼物的珍贵,也就进一步读懂了文章。

(三)回归中心,升华情感

1.齐读最后一段。

2.引导学生理解句子中“陌生的情感”指的是什么,请学生思考在达格妮在收到礼物之前,什么对她来说是陌生的?

3.教师通过补充资料再来帮助学生理解“陌生的情感”。

并让了解到这礼物是一件成人礼,解决前面的礼物为什么要十年以后送的原因。

(板书:

热爱生活)

4.揭示“音乐大师”的含义

象爱德华这样,不仅仅仅用自己高超的技艺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而且用自己的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别人,他的很多作品都是激励青年人。

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被人称为——?

5.师生共读最后一段,通过读来梳理全文,再次感受这份礼物的珍贵。

6.揭示珍贵的深刻内涵

一份礼物,竟然使达格妮的生活由此焕发出异样的色彩。

直到此时,我们才真正读透了这份礼物的深刻内涵。

(板书:

读透)让我们一起再读这句话——

这是最好的礼物——对于一个十八岁的少女来说,这是比华美的衣服,漂亮的项链更珍贵的礼物。

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摘抄文中描写人物心情的句子。

 

1、课文4、5自然段

我发现这两段内容是达格妮的回忆,这在写法上叫做。

如果没有这两段,会让人莫名奇妙,这样写不仅介绍了爱德华是个的人,也说明了这首曲子的,有助于表现音乐大师的品格,更能突出文章的,同时也照应了文章的,让人倍感的可贵。

(插叙怎样真实来历信守诺言精妙题目诚信品质)

17、十年后的礼物

珍贵读熟

音乐大师——————达格妮读懂信守诺言热爱生活

乐曲读透

教学反思

《十年后的礼物》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有曾卓根据巴乌苏斯托夫斯基的《一篮枞果》改写而成。

课文记叙了挪威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信守诺言的故事。

十年前他答应送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一件很好的礼物,十年后他用奇妙的方式将礼物送给了,使达格妮感到无比激动和幸福。

在这堂课上我处理比较得当的地方主要有:

一、指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重点落实较好。

我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在学生自读自悟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在课堂上一鼓作气找出了文章中所有关于达格尼不同心情的语句,细细品读,练习上下文体会这些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围绕“他的心情前后有哪些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从具体语句中了解达格妮心情前后的不同及其原因,体会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信守诺言的美德.

3.在朗读中读懂乐曲的美妙,感受到礼物的珍贵。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需求,在引导学生关注关注语言文字的同时,展开丰富的想象,让自己的眼前出现这幅美丽的画面,在品味语言文字的同时,享受阅读的快乐。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好。

在堂课上,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他们读、画、交流、讨论,所占的时间与我所讲的时间比至少为3:

1,也就是说,学生在宽松的课堂氛围里自主的展开学习,充分交流,而我恰当的引导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收到了较理想的效果。

三、整堂课上完,有点遗憾:

1、在课堂上对学生读指导的还不是特别充分;2、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出现的一些词语时,要通过练习生活经验和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词义,不易讲词典中的解释直接提供给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