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门源水库采料场爆破施工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1684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庄门源水库采料场爆破施工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庄门源水库采料场爆破施工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庄门源水库采料场爆破施工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庄门源水库采料场爆破施工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庄门源水库采料场爆破施工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庄门源水库采料场爆破施工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庄门源水库采料场爆破施工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庄门源水库采料场爆破施工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庄门源水库采料场爆破施工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庄门源水库采料场爆破施工设计.docx

《庄门源水库采料场爆破施工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庄门源水库采料场爆破施工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庄门源水库采料场爆破施工设计.docx

庄门源水库采料场爆破施工设计

庄门源水库采料场爆破施工设计

1.概述

1、工程名称

庄门源水库面板堆石坝石料场石料爆破开采施工。

2、目的及其用途

主要用途:

石料主要用于水库面板堆石坝各级料填筑。

设计目的:

针对其用途,按照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初期目标是使爆破料满足设计要求,最终目标在碾压试验基础上,使爆破料既符合压实要求,又可最大限度的上坝,以获得最佳级配料。

3、石料场爆破施工设计

石料场在大坝施工范围上游约1公里处,根据现场测量采石场地形图,该开采区总方量约80万,覆盖层剥离后,实际可满足设计要求石料约60万方,山体岩石属于中等硬度岩石。

由于爆破方量巨大,拟采用多台潜孔钻机平行作业的方式进行深孔梯段爆破。

考虑到该矿的岩石剥离深度较大,拟采用多梯段爆破法进行岩石剥离。

梯段高度出于安全和效率考虑初步确定为8—10米以内。

根据现场岩层厚度最后确定具体的梯段高度。

对于边坡比较高的位置拟采用光面爆破的方式以保证边坡的稳定。

爆破穿孔采用潜孔钻机。

根据现场岩石特性,拟采用Ф90mm和Φ120mm的穿孔设备进行主爆区的钻孔工作,Ф90mm的钻机主要用于边坡光面爆破和零星小方量部位的爆破。

1.主体爆破参数设计

根据施工设备,钻孔直径取φ90mm或φ120mm。

孔深由台阶高度和钻孔超深确定。

爆破台阶高度的开挖深度,确定为:

H=8—10.0m。

钻孔超深可按以下经验公式确定:

h=(0.15-0.35)Wd:

(1)

其中:

Wd为底盘抵抗线。

本设计中钻孔超深的取值范围为:

h=1.0m。

钻孔深度按:

L=H+h计算。

取为最大11米。

孔网参数按常规设计取值。

孔网参数不仅取决于钻孔直径,而且和梯段高度(即爆深)有关。

对于φ120mm的钻孔,当爆深大于H>10m时,宜采用4×4m的孔网参数。

根据主爆区的实际尺寸,并考虑到减低大块率的需要,炮眼间距a=4.0m,排距b=4.0m;当爆深10m>H>8m时,宜采用3×3m的孔网参数,炮眼间距a=3.0m,排距b=3.0m;当爆深H<8m时,可以考虑采用φ90mm的钻孔,其孔网参数应为2×2m,炮眼间距a=2.0m,排距b=2.0m;考虑到路基的设计尺寸和保护边坡的要求,为便于爆破网路联接的简单划一,取矩形布置。

为改善爆破效果,钻孔倾角取α=75°。

钻孔深度可以按下式计算:

ld=(H+h)/sinα2

(2)

单孔装药量按体积公式计算:

Q=qabH(3)

式中:

Q-单孔装药量,kg;

abH=V:

为单孔爆破岩石体积;其中a为炮眼间距,m;b为炮孔排距,m;H为台阶高度,在此取炮眼深度,m。

q-经验参数,即炸药单耗,根据爆破岩石性质,取q=0.4kg/m3;钻孔布置见图1、2,爆破参数详见表-1。

各方案的孔网布置参数均可根据爆破效果,在不改变孔间距的基础上改变最小抵抗线和炮孔排距。

其钻孔装药参数不必更改。

2.装药结构

装药结构采用全长偶合装药。

为获得较好的爆破效果,炮孔下底部相当于1.3W长度范围内的装药需捣实。

钻钻孔直径为φ120mm时,底部装药集中度应在11kg/m左右,上部装药取自然装填密度即可,装药集中度应在8kg/m左右。

炮孔堵塞长度应大于或等于装药的最小抵抗W(或排距)。

主爆孔的装药结构见图1。

3.光面爆破设计

对于边坡,拟采用光面爆破。

决定采用“预留光爆层”的光面爆破施工方案,起爆顺序和时间可与主体爆破延后25~30m一次起爆,其也可以待主体爆破后再进行涮坡的方法进行光面爆破施工。

a.炮眼间距

根据现有钻孔设备,路堑边坡光面爆破最好采用φ90mm的炮孔,用古河液压钻机钻孔。

故:

a=(12~16)d;(mm)

式中:

d-为钻孔直径,mm;

根据主爆孔的钻孔直径的不同,光面爆破孔的炮眼间距取:

a=1.2~1.5m

b.光爆层厚度

由m=a/w=0.8~1.0;

式中:

m–钻孔密集系数;

w–最小抵抗线,这里即光爆层厚度。

故有:

wg=a/m=1.5~1.88;实际爆破取wg=1.5~2.0m

c.线装药密度

光面爆破的线装药密度可参照预裂爆破装药量公式进行计算:

ql=kd√a;

式中:

ql-光面爆破线装药密度,g/m;

k–岩石系数,坚硬岩石取:

k=0.6,其余同上。

将相关参数带入上式得:

ql=0.6×0.9×√150=661g/m=0.66kg/m;

线装药密度还可按下式进行验算:

ql=qawg

式中:

q–为炸药单耗,g/m3;根据爆破岩石的性质及产出情况,取q=450g/m3,其余同上。

故:

ql=450×1.5×2.0=1350g/m=1.35kg/m;

实际操作时可视岩石出露情况和主爆破体所采用的钻孔直径,取ql=0.75~1.0kg/m。

d.光面爆破孔的装药结构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光爆孔采用连续空气柱不偶合装药结构。

即将长20cm,重150g或200g的岩石乳化炸药药卷按设计线装药密度用胶布均匀绑扎在导爆索上,而后将做好的导爆索串下放到光爆孔中即可。

装药不偶合系数:

ξ=d/d0=90/32~36=2.5~2.8;满足要求。

孔口炮泥的封堵长度取:

l′=1.0~1.5m,视主爆孔直径不同在此范围内取值。

光爆孔堵塞时,先用编织袋装少量沙土,用炮棍推压至设计堵塞起始位置,上部用钻屑充填至表地水平。

光爆孔装药结构如图2所示。

3.起爆网路

为简化起爆网路,降低爆破成本,该矿区爆破全部采用导爆管-导爆雷管起爆网路。

为提高网路准爆的可靠性,亦采用孔内高段位,孔外高段位的导爆雷管微差爆破起爆网路,即孔内全部采用7~9段导爆雷管,孔外接力采用3段导爆雷管。

为确保室爆破网路准爆和爆破安全,建议一次起爆的钻孔数量不宜大于10排。

这样以保证前排首发装药起爆后,后面装药中的导爆雷管全部被引燃,确保整个爆破网路的安全起爆。

爆破网路示意图见图3。

4、爆破安全技术

4.1个别飞石的安全距离梯段爆破总有个别飞石飞散较远,危险性大,个别飞石的分散距离与爆破参数、堵塞质量、地形和地质构造等因素有关,本设计按经验公式计算。

RF=15~16d

式中RF—个别飞石的安全距离,m;

d––炮孔直径,cm。

RF=225~240m。

因此警戒距离拟设定为500米。

4.2爆破地震安全距离

为了减少爆破地震危害,本次爆破采用毫秒微差爆破技术加以控

制,减少单段爆破的药量,同时利用应力波相互干涉,以减弱爆破震动峰值和振速。

采用下式估算爆破振动安全距离:

Rd=(Kd/V)1/α3√Q=384m

式中Rd——爆破地震波危险半径,(按地表建筑物安全确定);

Kd——岩石性质系数,Kd=150;

V-------允许地震速度,V=1.0cm/s;

α——爆破性质系数,α=1.5;

Q——最大单响装药量,Q=2400kg;

Rd=384m。

距离爆区的建筑物最近的在2Km以上,爆破地震计算结果满足爆破安全要求。

5、爆破安全措施

爆破施工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因此,在进行爆破材料运输、装药、堵塞和起爆等关键工序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局发布的6722—86号《爆破安全规程》中有关的爆破安全规定要求。

本设计就相应措施做如下说明:

(1)爆破材料运输必须有专职押运员、安全员负责押运;

(2)人力搬运炸药每次不得超过一包;

(3)装卸爆破材料要轻拿轻放。

按指定地点摆平放稳;

(4)炸药雷管必须分区存储,存放距离按有关规定执行;

(5)起爆体作业只允许爆破技术人员进行,其它人员不得接触;

(6)电雷管导通只允许用电雷管测试仪,网络检查应采用电爆网络测试仪进行;

(7)装药堵塞时应注意保护起爆网络,并采用一定的保护措施;

(8)起爆器应由专人看管,起爆器钥匙由起爆者随身携带,其它人员不得随意触碰起爆器和爆破网络;

(9)起爆体安放与网络联接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

(10)起爆前,除起爆人员留在掩体内外,所有人员必须撤离到警戒范围1000m以外;

(11)爆破完毕后,由爆破技术人员首先进行爆破现场检查,确定各药室全部准确起爆后,方可解除警戒,其它人员才能进入爆破现场。

起爆和警戒信号

(1)起爆站

起爆站设置在矿体抛掷方向的背向,安全且掩护的地点。

(2)起爆前的工作

要做好统一指挥人员撤离,警戒保卫等各项工作,在爆破人员完成全部爆破前准备工作,一切工作安排就绪后,方可下达起爆命令。

(3)警戒信号

第一次信号:

为预备信号。

第二次信号:

为起爆信号。

第三次信号:

为解除警报信号,起爆后15分钟,爆破人员进入爆区检查,确认无拒爆现象,才能发出解除信号。

起爆信号内容另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