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0充电房行车运送安全技术措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69001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90充电房行车运送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590充电房行车运送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590充电房行车运送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590充电房行车运送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590充电房行车运送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590充电房行车运送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590充电房行车运送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590充电房行车运送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590充电房行车运送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590充电房行车运送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590充电房行车运送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590充电房行车运送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590充电房行车运送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590充电房行车运送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90充电房行车运送安全技术措施.docx

《590充电房行车运送安全技术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90充电房行车运送安全技术措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590充电房行车运送安全技术措施.docx

590充电房行车运送安全技术措施

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90充电房行车运送及安装

安全技术措施

 

矿别芦 岭 矿

施工区队运输区小班队

编制

持用单位

 

2012年11月07日

 

审批记录

编审单位

签名

日期

备注

编制

单位

编制人

审核

会审单位

安监处

运管办

批准

机电副总

审批意见

 

-590充电房行车运送及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运送负责人:

王敬爱宋加民曹金坤

井口下梁负责人:

胡春玉

安装负责人:

郭永刚(厂家技术人员)化纯

安全负责人:

闫尚杰

一、概述:

二水平充电房10T行车已到货,现需运送安装,为确保施工安全,特编制安全施工措施。

二、本措施根据集团公司《关于特殊车辆运行安全管理规定(试行)》等编制。

设备运输路线:

地面煤车组→新副井井口→-590西轨大巷→-590充电房

三、-590充电房行车运送安全技术措施:

(一)、总体要求:

1.严明劳动纪律,全体工作人员都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任何人不得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2.行车总体拆开为13件,其中主梁2件,站梁4件,地梁2件,端梁2件,1根6m工字钢2件,电动葫芦1件。

在地面及井下大巷运送全部采用平板车运送,主梁与6m工字钢在新副井井口采用下钢轨方式下到井底后,装入平板车。

3.行车部件装在平板车上,用拉丝和5分钢丝绳捆绑牢固。

行车主梁尺寸为:

长×宽×高=6340×650×470(mm)。

主梁一端上下端面各焊一块250×200(mm)厚度20mm钢板,钢板上要割1个Ø50mm通孔,用以起吊。

4.在新副井下口东门准备2m连杆1根,连挂电机车与装有行车主梁的平板车。

5.运送行车部件前必须对沿途所经路线(包括副井、平巷)运输设备和所用的安全设施进行安全确认,合格后方可实施。

6.在运送时,每班应有运送负责人对沿途巷道环境进行认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确保运输畅通。

7.要加强区干部跟班,班队长现场把关。

所有跟班干部及时解决和处理运送过程中的各类问题。

8.每次运送行车部件,车辆上都必须配备复轨器,以备随时使用。

9.需要人力推车时,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二)、地面及井下平巷运送安全技术措施

1.平巷运送行车部件前,必须汇报区调度经过同意后方可运送。

2.运送行车跑道式,必须使用刚性连接方式连接车辆(连接件的曲线半径必须符合巷道运输情况)。

否则不予运送。

3.电机车的闸、棚、灯、警铃、连接装置和撒砂装置,任何一项不正常都不得使用该机车。

4.电车司机在运送行车部件前,首先必须对机车及连接装置的完好状况、行车部件装载情况进行检查。

确认捆绑牢固、可靠、重心有没有位移,确认无误后方可运输。

否则,严禁开车。

5.平巷用机车运送行车部件时,必须设专人跟车。

严禁跟车人员乘坐运送行车部件的电机车。

机车在行驶过程中,司机要时刻注意前方,在接近弯道、道岔、噪声大、前方有人、有障碍物时,都必须发出警号,并减速慢行。

6.大巷运送行车部件必需专车专运,不允许附挂其它车辆。

7.运送行车部件的车辆行驶速度不得超过2米/秒。

8.在经过巷道较窄处(如二水平调度站)、交叉点处(如二、三联巷)、弯道处(-590充电房外与西轨大巷交汇三岔门处),以及巷道压力较大处电机车必须缓慢运行,遇有行人必须停车避让。

(三)、副井下主梁、跑道安全技术措施

1、准备工作:

①主吊绳鼻子:

长度为5米,直径为Ø21.5mm,插接长度330mm;

安全系数n1=Sp/Fe=0.7×236×103/[(2×103+30×1.646)×9.8]=8.2>6.5;符合要求。

②副吊绳鼻子:

长度为4.5米,直径为Ø21.5mm,插接长度为330mm;

安全系数n2=Sp/Fe=0.7×236×103/[(2×103+30×1.646)×9.8]=8.2>6.5;符合要求。

③小绳鼻子:

长度为1.5米,直径Ø21.5mm,插接长度300mm;

安全系数n3=Sp/Fe=0.7×236×103/[(2×103+30×1.646)×9.8]=8.2>6.5;符合要求。

④9吨卸扣:

承重载荷9000kg,8副。

⑤25#U型钢1.4米长2根,1.6米长枕木10块。

★所用钢丝绳及绳套应满足:

1)1个捻距内钢丝绳断丝面积与钢丝绳总面积之比不得超过10%。

2)钢丝绳直径减少量不得超过钢丝绳公称直径的10%。

3)钢丝绳无严重扭曲或变形。

4)钢丝绳如遭受卡罐或突然停车等猛烈拉伸时,必须停车检查。

猛烈抻拉后,受力段伸长长度不得超过0.5%,或者有明显损伤,需要更换新绳。

5)锈蚀严重,或点蚀麻坑形成沟纹,或外层钢丝绳松动,需立即更换。

6)钢丝绳套(俗称绳鼻子)接头必须采用插接方式,插接长度不低于钢丝绳直径的15倍,但插接长度最短不得低于300mm。

7)采用其它绳索起吊重物时,绳索的承载力必须大于起吊重量的6倍。

8)钢丝绳穿过滑轮时,滑轮槽的直径应比绳的直径大1-2.5mm。

滑轮槽过大钢丝绳容易压扁;过小则容易磨损。

滑轮的直径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0-12倍,以减小绳的弯曲应力。

禁止使用轮缘破损的滑轮。

缔结强度能够达到钢丝绳破断拉力的70%以上。

⑥安全带6副。

⑦6.4米主梁2根,6米跑道7根,6米工字钢1根,提前运送到新副井上口东门。

⑧施工前,安全负责人负责对所有使用的钢丝绳、绳卡、卸扣及钢梁起吊孔进行检查,确认完好可靠后,方准施工。

⑨上井口和下井口配合人员都不得少于10人,各指定一名安全负责人。

⑩机电队负责拆除及恢复上下口东门活动平台、安全门、照明线路。

活动平台到位后后,跑轮需用木楔前后掩死。

平台拆除后,将南、北罐上层罐帘门东侧用铁丝锁紧。

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井口下梁人员安排:

施工负责人:

胡春玉安全负责人:

程祖辉

上口施工负责人:

胡春玉上口安全负责人:

张强文

下口施工负责人:

程祖辉下口安全负责人:

王新明

2、施工工序:

1)钉道队长现场应认真组织分工,明确责任,落实任务。

所有人员必须听从负责人指挥,不准嬉笑打闹。

2)卷扬机司机由钉道队专人负责。

上、下井口二平台警戒线处由钉道队设置警戒牌。

3)井口信号由副井上、下口当班信号打点工负责操作。

上、下口警戒人由当班拥罐把钩工负责。

下行车主梁期间,下口所有人员严禁靠近警戒牌。

4)起吊主梁时,必须由专人统一指挥,做到动作协调,钢丝绳与吊钩要连接牢固,任何人不能站在移动前方和钢轨附近。

遇到雷雨天气时,应停止作业。

5)利用南罐下主梁,下层罐用两根25#U型钢和2根1.6米长枕木横跨在钢轨上,用以起吊,工作完毕后恢复正常。

6)施工前,施工负责人必须确认,安全带、主吊绳,副吊绳及连接道用钢丝绳、卸扣完好可靠。

施工过程中也应钩钩检查,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7)此次下主梁工作需从北罐井筒窜至南罐底部,需要保运一区在井筒内配合作业。

8)将装有主梁的平板车推至上口东门,主梁尾部用棕绳栓牢,余长不小于10米,便于起吊时人工留绳。

9)9、9吨卸扣固定在主梁前端两侧起吊孔内,用两副吊绳套从卸扣内穿过,并用8#铁丝将两根绳套捆扎在一起,防止坠落井眼;其中一根绳套挂在卷扬机钩头上。

10)在北罐东侧边沿轨道上设置一根长度不小于2.5米长方木,防止起吊主梁时,带动平板车滑入井筒,平板车后端留好钢丝绳以便向外拉。

11)缓慢启动卷扬机上提主梁,行车跑道起吊时提升地面10-20cm,经检查确认无异常现象时,方可继续提升。

主梁吊离平板车,直到整根钢梁完全进入北罐井筒上方,停止卷扬机。

12)缓慢启动卷扬机下方主梁至井筒内第二根横梁处时,停车。

13)保运一区负责将井筒内的主梁斜拉至南罐底部后,将主梁顶端闲置的一根绳套与南罐底部木垛下方的主吊绳用9吨卸扣连接牢固。

14)南罐缓慢上提至下方主梁垂直于罐笼后停车,罐笼与卷扬机同时缓慢下方,至主梁顶端到达井筒内第二根横梁位置时,同时停车。

由保运一区负责拆除卷扬机钩头连接的副吊绳。

15)行车跑道在罐上方垂稳后,配合人员下放拽拉留绳,罐帽上两人小心伺候行车跑道穿入罐笼。

行车跑道全部穿过罐笼后。

下层罐两人伺候行车跑道穿入副吊绳鼻内,一人扶住主吊绳不晃动,一人先向副吊绳内穿第一块道板,然后穿25U型钢,最后穿第二块道板。

送信号下落行车跑道,待道板有劲后,再卸掉卷扬机钩头,送信号把卷扬机钢丝绳升到位,钩头放置可靠。

摇台升起,然后罐笼提升至井口,井筒内人员全部安全撤出井筒后,启动卷扬机,将钩头和副绳拉出井筒。

16)南罐涨平,罐内人员确认木垛及主吊绳固定牢固后,撤出罐笼。

17)信号打点工与提升机司机联系清楚,起钩及停车必须要慢,并以匀速下放钢轨。

18)留绳下放距下口2m处,下口信号工打定点停罐,落锁罐摇台后,施工负责人用特制铁钩钩回棕绳,再送走钩信号,罐笼慢慢落下。

东门配合人员听从施工负责人指挥拽拉棕绳,并有四人搬抬平板车复轨,施工负责人用工具卸掉绳具,主梁缓慢落入两辆小平板车上,推至直道处,在巷道顶部起吊主梁,将小平板车抬出,替换一个大平板车。

19)下梁工作完毕后,恢复卷扬机钢丝绳撤离井架盘好,卷扬机停电闭锁。

20)由机电队恢复上下井口东门平台,并恢复罐门油管路及电控系统,待南北罐笼试运行一勾正常后,方可离开施工现场。

21)下行车跑道期间,安监处派专人现场监督检查,运输区要有跟班干部现场跟班,保运一区认真配合。

22)全体人员要集中精力,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措施,严格按本措施执行。

23)施工结束后必须把现场卫生清理干净。

二、安全技术措施:

(一)、JM-8T电动卷扬机安全操作规程:

1.卷扬机司机视野应良好。

严禁在视线不清下进行起吊作业。

2.卷扬机的正反旋转方向应与启动控制器上的标志一致,起吊前司机必须试车。

3.作业前应详细检查机械各部分。

尤其是制动抱闸应灵活可靠,不得受潮或粘染油污,若有打滑现象应及时调整、清洗。

4.钢丝绳在卷筒上应排列整齐、紧凑,防止钢丝绳挤压。

5.钢丝绳端在卷筒上有可靠固定时,卷简上的钢丝绳至少要保留4圈。

6.鼓型控制器应逐级开动,严禁从一侧连续经“0”点转到另一侧。

7.卷扬机吊重物在空中停留时,除控制器在零位外,还应用棘轮保险书牢,防止卷筒倒转。

8.卷扬机在工作中要听从指挥人员的信号,信号不明或可能引起事故时,应暂停操作,与指挥人员联系,弄清情况后方可继续作业。

9.卷扬机运行时,严禁擅自离开岗位。

工作后应切断电源。

10.信号工及拥罐把钩工必须持证上岗。

要精力集中,听清送准信号,上下口应用电话联系清楚,下行车部件前必须和保运一区提绞司机联系,说明情况。

11.行车部件装罐前,机电管理负责人必须指定专人对推车机、阻车器锁罐摇台及井筒装备等进行安全确认;井口把钩工负责对特殊车辆装载和连接等情况进行安全确认。

12.特殊平板车(无挡板)进罐笼就位后,拥罐把钩工要将车前后两端用道木配合木楔掩紧,并用8#铁丝把装载行车部件车固定在罐笼生根点上。

13.提升前由井口把钩工对装有行车部件车在罐笼内装载及固定情况进行确认,无误签字后,方可向信号工联系走钩。

(四)、掉道复轨措施

严格掉道复轨管理制度,认真贯彻“掉道就是事故”管理理念,所有车辆必须立即就地停止作业,汇报调度所和单位值班人员,依照“八不准”和“八必须”的原则,结合现场实际,由跟班干部及队长现场指挥拿道。

1、平巷运送车辆掉道时,应遵循以下步骤:

(1)、车辆在平巷掉道后,施工负责人要及时的查看现场并向调度所及单位值班人员汇报,值班人员必须立即通知区干或带班队长到现场指挥复轨工作。

(2)、施工负责人首先必须周密检查掉道现场巷道及所有设备、设施有无再次发生事故的隐患,特别是检查掉道车辆稳定性是否可靠,严格执行“先稳车,后处理”的作业制度。

(3)、施工时,掉道车辆的两端各两米以内的无关人员,严禁进入施工现场。

车辆的两侧严禁任何人行走或施工。

施工人需在两侧行走时,必须经施工负责人确认无问题,并采取可靠措施后,方可通过。

(4)、检查车辆是否有侧翻的趋势,如有,必须在有侧翻趋势的一侧搭制可靠的防侧翻装备(焊接四方体铁框架或搭制可靠的方侧翻木垛),否则不准施工。

(5)、施工前,先将装有行车部件车两端下的车轮用木楔掩住,防止拿道时物料车移动,并严格检查物件的固定和捆绑是否可靠,松动时重新紧固、绑扎。

(6)、必须使用复轨器具进行复轨。

将复轨器的爪子插入掉道车的一端,重新中心线部位,复轨器的承载机构使用前,其上面必须垫上橡胶皮,防止抬起时发生滑动。

搬动复轨器的手柄,将掉道的一端慢慢抬起,随抬随垫,待够高过后,用2-3米的大板(木料)插入该段的底盘下将该断头撬上道。

再用同样的方法将另一端车轮复轨。

2、机车、矿车拿道复轨“八必须”

(1)、必须有专人(单位正职、跟班区干或带班队长)现场指挥复轨。

(2)、必须坚持就地复轨的原则。

(3)、必须在本列车后方设专人截车或在距尾车40米外道心处设置醒目警示装置示警。

(4)、使用复轨工具处理掉道车辆时,必须把复轨工具垫牢固、坚实。

(5)、必须将复轨地点的电缆、电话线、设备保护好。

(6)、必须清理好周围环境的障碍物。

(7)、在罐笼、翻车机两侧复轨时必须与信号工联系好。

(8)、超长、超宽、超高、超重的车辆,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复轨。

3、机车、矿车复轨“八不准”

(1)、不准利用机车牵引进行复轨。

(2)、不准通过或利用道岔进行复轨。

(3)、不准用支撑的方法进行复轨。

(4)、不准使用不完好的复轨工具。

(5)、在斜井复轨时不准将上挡车器打开。

(6)、在斜井复轨时不准用向下松车或向上拉车的方法进行矿车复轨。

(7)、在斜井复轨时不准摘除连接装置进行复轨。

(8)、不准没有措施进行复轨超长、超宽、超高、超重的车辆。

(二)、起吊作业要遵守下列规定:

1、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时至少由两人进行,一人指挥、一人操作。

2、要严格执行起吊作业“十不吊”规定:

1)、无专人指挥或指挥信号不明不吊;

2)、超负荷和斜拉斜拽不吊;

3)、细长物件单点捆扎或捆扎不牢不吊;

4)、吊物上站人或周围人员未闪开不吊;

5)、吊物边缘锋利,无防护措施不吊;

6)、吊物固定状态未消除,有附着物不吊;

7)、安全装置失灵不吊;

8)、光线阴暗看不清吊物不吊;

9)、强风、环境恶劣,无防护措施不吊;

10)、散物装得太满或捆扎不牢不吊。

3、起吊作业过程中,若发生下列异常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停止起吊。

  1)、警示警告装置、安全装置失效,难以保证安全运行;

  2)、被吊物件有脱落迹象;

  3)、称重装置指示不准;

  4)、紧固件损坏、连接件脱扣、脱销;

  5)、起吊点移动、变形;

  6)、起重吊具发生断丝、断链、变形;

  7)、起吊设备声音异常;

  8)、重物不稳定、旋转、摇摆;

  9)、绳索卡住或受到突然、猛烈的拉力;

10)、发生其它事故而直接威胁起吊安全的。

(三)、卷扬机提升能力校核:

1、卷扬机提升重量=电机功率×6120×0.9÷提升速度=15×6120×0.9÷8=10327.5(kg)

起吊总重量:

M≈2T

卷扬机提升重量›起吊总重量,符合要求。

2、卷扬机钢丝绳校核:

卷扬机钢丝绳为Ø21.5mm,其断破力为236KN

允许拉力[Fg]=αFg/K

[Fg]——钢丝绳的允许拉力(kN);

Fg——钢丝绳的钢丝破断拉力总和(kN);

α——换算系数,取0.85;

K——钢丝绳的安全系数,取6.5;

[Fg]=0.85×236KN×6.5=1304KN

起吊行车跑道时的最大拉力计算:

F=m(g+amax)=2×103(9.8+0.5)=20.6KN

[Fg]>F,符合要求。

钢丝绳的安全系数校核;

K=Sp/Fe≥[Ks]

Sp——整条钢丝绳的破断拉力,N;

Fe——钢丝绳额定拉力,是指钢丝绳绕入卷筒的截面处所允许的最大正常拉力。

因此额定拉力应是被吊物体的重量和吊具等自重的总和。

N;

[Ks]——按工作级别规定的最小安全系数;

K=Sp/Fe=236×103/[(2×103+30×1.646)×9.8]=11.75>6.5,符合要求.

四、行车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二水平充电房行车的安装工程,由河南省黄河防爆起重机有限公司负责安装,运输区负责现场监管协调。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施工前,施工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必须亲赴现场,勘察现场作业环境,确定施工程序。

2、施工工具:

2吨手动葫芦6台,10吨千斤顶2台,脚手架2组,4米长绳鼻子4根,3.8米长2吋钢管2根,3米长2吋钢管2根,锚索托板和索具6套,安全带4套,撬棍及扳手等。

3、将施工器具、设备等配件运送到施工地点,稳妥放置。

4、施工前检查安全防护用具,应齐全、完好。

5、如需烧焊,另行编制《井下烧焊安全技术措施》。

二、施工人员的要求:

1、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熟知行车安装工序和技术要求。

2、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带安全帽、穿工作服、胶靴、防护手套。

登高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并生根牢固。

3、安装人员进入现场施工前,严禁喝酒;不准接触矿方的其他设备和器具。

4、高空作业时,严禁向下抛掷工具及其他物件。

三、具体施工措施:

1、安装行车位置选择在充电房西侧空地处,在巷道两帮搭设脚手架,用于人员登高作业。

2、在安装点巷道顶部两侧分别找一根锚索,安装托板和索具,用做起吊生根点。

3、在两侧锚索生根点上各挂一台2吨手拉葫芦。

4、首先在道面将地梁和站梁组装成整体,再用手拉葫芦将其拉起站直,然后用两吋钢管支撑固定可靠。

5、行车两根主梁和端梁在道面组装完成后,两端用绳鼻子固定,绳扣挂在手拉葫芦钩头上,两侧同时起吊至2.5米高度停止。

6、把行车地梁和站梁利用钢管缓慢移动至主梁下方,固定牢固。

7、把主梁缓慢落至站梁顶部,使用螺栓将各组装部件连接牢固。

8、将行车框架推离起吊点,轮子用木楔刹住,防止滑动伤人。

9、将电动葫芦用绳鼻子固定牢固后,连接在手拉葫芦钩头上,起吊至3.1米高度停止。

10、将行车框架推至电动葫芦下方,把电动葫芦落在行车主梁上。

11、行车电源接线严格按照电气完好标准作业。

12、调试:

起吊一组电瓶,对行车的运行、提升、限位进行调试,确保运行安全、灵敏、可靠。

整机调试应符合JB/T1306-94、CB6067-85、GB50278-98和GB50256-96等标准的规定。

13、施工人员必须统一听从施工负责人的指挥,动作一致,相互协调,确保施工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