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词语成语熟语练习20.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71304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7.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词语成语熟语练习2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词语成语熟语练习2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词语成语熟语练习2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词语成语熟语练习2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词语成语熟语练习2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词语成语熟语练习2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词语成语熟语练习2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词语成语熟语练习2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词语成语熟语练习2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词语成语熟语练习2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词语成语熟语练习2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词语成语熟语练习2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词语成语熟语练习2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词语成语熟语练习20.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词语成语熟语练习20.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词语成语熟语练习20.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词语成语熟语练习20.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词语成语熟语练习20.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词语成语熟语练习20.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词语成语熟语练习20.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词语成语熟语练习20.docx

《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词语成语熟语练习2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词语成语熟语练习20.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词语成语熟语练习20.docx

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词语成语熟语练习20

成语熟语(20)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在眼前出现一位纳西族老太太,那张脸上已有不少皱纹,一身纳西族的装束却装戴得一尘不染。

B.虽然波导2000年6月的上市解了资金的燃眉之急,但全年不到1个亿的宣传费用总盘子在洋品牌面前仍只是小菜一碟。

C.火车进藏三个月来,到拉萨市北6公里的娘热民俗风情园的游客不绝如缕,每天游客都在200人以上。

D.美英两国声称,公审萨达姆是伊拉克成为“民主国家”的重要标志。

其实,这只是美英两国的一面之词。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社会上有一些人禁不住毒品暴利的诱惑,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制造、贩卖毒品的道路,他们最终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B专家提醒广大消费者,健身美体无可非议,但在选择和使用化装品、保健品、瘦身营养素等产品时,要以科学、安全为前提,不要轻信夸大宣传和促销广告。

C.楼市步入调整期后,放松“二套房贷”政策的呼声不绝如缕,但银行界普遍担心,房价正在下降,房贷风险较高,不敢轻易改变政策。

D.初春的校园,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在唱着,有的在跳着,有的在谈着……欢乐围绕在每一个人的身边。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其实,很多纷纷落马的贪官在受贿之初就心有余悸。

B.2020年5月份,天津市立体图将与市民见面,通过该系统可身临其境地对城市进行实景浏览,大到空间布局小到路牌匾额都能看到。

C.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了一个多小时才赶到大坝。

D.领导者应该在问题出现之时就未雨绸缪,而不应在问题出现之后惊慌失措。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对于一些地方房价还没有回到合理价位,调控不能放松的表态,让市场对楼市调控政策放松的预期落了空。

B.我们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C.我国古典诗歌所用的许多物象,本是无情无知的,但经过历代诗人反复继承、运用和发展,积淀了丰厚的象征意蕴,成为传统的审美意象。

D.毒胶囊事件是继三聚氰胺事件后又一起惊世骇俗的丑闻,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

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5.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近年来,人们购买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热情蔚然成风,主要是因为国产品牌质量不断提高,同时也与某些国际品牌多次发生因质量问题频频被召回的有关。

B.面对疯狂驶来的汽车,她一把推开呆若木鸡的学生,自己却被碾断了双腿导致高位截肢。

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的语文老师张丽莉,被网民称为“最美的老师”。

C.中国的“日本研究”队伍大幅萎缩,无独有偶,美国也有类似现象,美国人的“我们对日本没有兴趣”使日本人十分伤感。

D.在NBA停摆期间,美国一些球星面对国外某些俱乐部开出的高额薪金铤而走险,到欧洲、亚洲的某些球队签约赚钱。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冷战结束后,欧洲一些国家痛感之前被美国支配的尴尬局面,决定在巴黎签订城下之盟,组建真正独立于美国的欧洲联盟。

B.为颠覆伊朗政权,美国可谓处心积虑,用尽手段制裁,但最终都未能得逞,反落得个干涉别国内政的坏名声。

C.这篇文章着笔细微,文字质朴,境界却恢宏大气,读来令人赏心悦目,击节称赞。

D.一年来,为抑制房价过快增长,中央连出重拳,大力整顿房地产中的各种乱相,打击了一批违法乱纪的房地产商,真是大快人心。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中国领导人对多名中国船员在湄公河遇袭身亡事件高度重视。

尽快彻查事件,将凶手绳之以法,中泰双方和有关国家都责无旁贷。

B.在朝鲜看来,拥有核技术是其不卑不亢的权利,因为这关乎朝鲜的民族自尊心,是其实现强国梦想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保障。

C.小王的父亲因脑溢血突然去世,一家大大小小悲恸欲绝,哭得回肠荡气,死去活来。

小王的母亲更是不饮不食,卧床不起。

D.面对实力强大的西班牙队,巴拉圭队则显得相形见绌,孱弱的进攻能力、并不出众的个人技术以及糟糕的防守使球队处于下风。

8.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参加“红歌”合唱比赛,我班文娱委员精心设计了不少演唱方法,虽屡试不爽,但同学们仍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排练中。

B.南阳是个现代而时尚的城市,他常和几个朋友在一起聊天喝咖啡,享受萍水相逢的浪漫感觉。

C.直播谈话节目越来越多地受到媒体的青睐,甚至成为媒体提高阅听率的“秘密武器”,但直播谈话节目在海外已经遇到了“红灯”,即将成为明日黄花。

D.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如果我们今天的决定与当初坚持的宗旨,公司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②成功需要脚踏实地地努力,只靠烧香拜佛,这是,其结果可想而知。

③有些企业一面想要以诚信示人,另一面却在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如此,企业的信誉怎么能树立起来。

A.南辕北辙背道而驰缘木求鱼B.南辕北辙缘木求鱼背道而驰

C.背道而驰南辕北辙缘木求鱼D.背道而驰缘木求鱼南辕北辙

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社会要进步,就要大胆改革。

不清除_________的旧观念,就不能更好地投身到改革的大潮中去。

②.学习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善于向别人学习,跟大家一起进步,且不可_________,骄傲自大。

③.科举考试对中国古代文人思想造成了禁锢,它的考试内容,也导致了中国文人举子们轻视自然科学而以死背硬记式地读经、_________式地作诗文、纸上谈兵式地议论政事为务的风气。

A.固步自封抱残守缺胶柱鼓瑟B.胶柱鼓瑟固步自封抱残守缺

C.固步自封胶柱鼓瑟抱残守缺D.抱残守缺固步自封胶柱鼓瑟

 

参考答案:

1.答案:

B

解析:

小菜一碟。

比喻轻而易举或微不足道的事情。

A、一尘不染,泛指人品纯洁,丝毫没沾染坏习气;借指环境非常清洁。

不能形容穿戴干净整齐。

C、不绝如缕,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此句可改为“络绎不绝”。

D、一面之词,争执双方的一方所说的话,与句意不符。

2.答案:

B

解析:

A、褒贬失当。

义无反顾:

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头。

B、无可非议:

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

C、项,不绝如缕:

形容形势危急,或声音细微但未中断。

应为“不绝于耳”。

D、春意阑珊:

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与句中的“初春”矛盾,也不能修饰“氛围”

3.答案:

B

解析:

A.心有余悸:

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还感到害怕。

“虽然过去”与“受贿之初”相矛盾。

B.身临其境:

指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C.安步当车:

慢慢地步行,就当是坐车。

这与抗洪抢险的形势不协调。

D.未雨绸缪:

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事先”显然与“出现之时”矛盾。

4.答案:

C

解析:

A“对于”应改为“对”,表示人与人之间或人与事物之间的对待关系时,只能用“对”,不能用“对于”。

B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和前面的“从根本上”语义重复,应删去“从根本上”;D惊世骇俗,常指人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一般人感到震惊,不用于事情。

5.答案:

C

解析:

无独有偶,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

表示两事或两人十分相似。

A指一件事表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用错对象。

B呆若木鸡,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贬义词。

D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

不合语境。

6.答案:

A

解析:

城下之盟:

指敌国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辱性的盟约。

后泛指被迫签订的带有屈辱性的条约。

在此不合语境。

B.处心积虑:

形容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

C.赏心悦目:

指因欣赏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畅。

D.大快人心:

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7.答案:

A

解析:

B项,“不卑不亢”形容人说话办事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不能修饰“权利”。

C项,“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

与语境不合。

D项,“相形见绌”,与“显得”重复。

8.答案:

C

解析:

A.望文生义,屡次实验都没有差错;B.萍水相逢:

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

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而句中是“他常和几个朋友”。

C.明日黄花:

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

D.差强人意:

指大体上还能让人满意。

不是让人不满意,意思反了。

9.答案:

D

10.答案:

D

解析:

D三个成语均含贬义色彩。

抱残守缺:

抱:

坚持不放。

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

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

固步自封:

固步:

走老步子;封:

限制。

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又做故步自封。

胶柱鼓瑟:

柱:

瑟上调节声音的短木。

瑟:

一种古乐器。

是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柱不能移动,就无法调弦。

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女匪

孙方友

⑴民国十几年的时候,豫东一带活跃着一支女匪。

队伍里多是穷苦出身的姑娘,而匪首却是位大家闺秀。

至于这位小姐是如何沦入匪道的,已无从考究。

她们杀富济贫,不骚扰百姓。

打舍绑票,也多是有钱人家。

⑵女匪绑票不同男匪,她们大多是“文绑”,极少动枪动刀。

先派一位精明伶俐的女匪徒,化装一番,潜入富豪之家当女仆,混上半年仨月,看熟了道儿,定下日期,等外围接应一到,便轻而易举地抱走了人家的孩子。

然后托中人送书一封,好让主家准备钱财。

⑶这一年秋天,她们又抱了陈州一富商之家的独生子。

那富商是城里的首富,已娶了七房姨太太,方生下这一后嗣。

七夫人很有学识,见娇儿被绑,悲痛欲绝,几经思索,便给女匪首写了一封信:

⑷我愿意长跪在您面前哀求,看在上帝的面子上,把孩子安全地还给我,免除我的痛苦。

我以一个母亲和你同属女性的身份,请你三思你所做的事对我全家造成的伤害。

我要回孩子的愿望比要世界上任何东西都强烈,我愿意为你做任何事来换回我的儿子,请你告诉我你的条件。

⑸女匪首看了这封感人至深的信,很是欣赏,一时来了兴致,便回信一封:

⑹我不愿跪在任何人的面前,我也不愿别人跪在我的面前。

我只请求你看在上帝的面上,把我所需要的东西安全地送给我,免除我的人生之苦。

我以一个女性的身份,请你理解你我命运的不同!

一哲人说:

谁都希望不跟着命运走,到头来,命运却又主宰着那么多人!

由于命运之神把我推上了匪道,因而我需要生存和向一切富人报复的愿望比要世界上任何东西都强烈!

我愿意为你保全你的儿子,请你拿出三千大洋来,于本月×日在我随时通知你的地点换回你的儿子!

为保险起见,请不要告诉任何人!

⑺那夫人接到女匪首的信,颇为惊讶!

她万没想到女匪首竟也如此知书识礼,文采照人!

她产生了见见那才女的心情,当下准备三千大洋,等到匪首的通知,亲自坐船去了城东的芦苇荡里。

⑻女匪首并不失约,等观察四下无动静后,便威风凛凛地出现在一只小船上。

大红斗篷,迎风招展,于碧绿的青纱帐中,犹如一朵硕大的红牡丹,映衬出眉目的秀丽和端庄。

七夫人惊愕片刻,才发现那个曾在她府上当过丫环的女匪正逗着她的孩子玩儿,她那颗悬挂的心才落了下来,忙让人亮出大洋,让女匪首过钱。

女匪首笑笑,打出一声呼哨,芦苇荡里旋即荡出一叶小舟,上面有女匪二,各佩枪刀,接过大洋过了数,又箭般地驰进芦苇荡的深处,淹没在一望无际的绿色里。

这时候,只见女匪打了一下手势,两船靠拢。

那女匪递过孩子,交给夫人。

可万没想到,孩子竟不愿找他的生身母亲,又哭又号,紧紧地搂抱住了女匪的肩头。

⑼夫人惊诧万分,痛心地流下了泪水,对女匪说:

“万没想到,你们首先绑走了孩子的灵魂,令我战栗!

⑽女匪首大笑,说:

“孩子毕竟是孩子,每一个女人向他施舍母爱,他都将会得到温暖!

尊敬的夫人,这些是用金钱买不到的!

常言说:

生身没有养身重!

你想过没有,当你抱走你儿子的时候,我的这位妹妹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⑾夫人抬起头,那女匪正在伤心地抹眼泪,好似有着和她同样的悲哀!

⑿夫人感动了,对女匪首央求:

“让这位妹子还回我府当丫环吧?

⒀女匪首望了夫人一眼,说:

“由于她已暴露了身份,我认为不太合适!

你若想让你的儿子乐乐地回去,夺回那用金钱买不到的东西,可以在我们这里住上几日!

⒁七夫人秀眉紧蹙,迟疑片刻,毅然上了匪首的小舟……

1、开头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2、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1)你们首先绑走了孩子的灵魂。

(2)生身没有养身重!

3、结合文本,简析女匪首这一形象。

4、小说结尾写“七夫人秀眉紧蹙,迟疑片刻,毅然上了匪首的小舟”,探究这一情节设计的合理性。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从提着食盒送餐上门,到电话点菜,再到网络或手机APP叫餐,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外卖正以横扫世界的态势,改变着人们的餐饮消费习惯。

中国已成为全球餐饮外卖量最大的国家。

外卖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给环境也增加了负担——每天,送餐员将成千上万份外卖送上人们的餐桌,其中有大量塑料制成的外卖餐盒。

在环保组织看来,这些一次性餐具,不仅浪费,而且带来了环保风险。

塑料垃圾污染,是令世界各国头疼的问题。

那么在国外餐厅外卖的食物一般采用什么样的包装?

怎样才能两全其美呢?

澳大利亚餐厅外卖食物一般使用纸袋或纸盒,为了迎合亚洲人的饮食习惯,使用餐盒的也不在少数。

如购买日本寿司时,他们会用不含双酚A的塑料餐盒。

不仅如此,所有超市里的外卖塑料餐盒上都标有不含有双酚A标识。

英国的外卖非常普遍,一次性打包盒、塑料袋已经成为城市的头号垃圾。

英国使用的一次性餐具大多可以降解回收,或者是纸质,以及能够用微波炉加热的材料,不过英国政府对此并没有强制规定。

在欧洲的其他国家,对于一次性餐具也有不同的要求。

比如法国近期通过一项新的法律,要求碟、碗、杯、叉等一次性餐具必须基于生物原料进行制作,而非使用基于石油制品的原料。

这一禁令将于2020年生效。

日本的外卖餐具很多并不是一次性的,像盖饭、乌冬面等一般是用瓷碗或者漆碗送来,客人用餐完毕后会把碗冲洗干净放在门外,餐厅派人取回餐具。

日本有严格的垃圾处理规定,外卖使用的一次性餐具在个人使用后要按照该地区的垃圾处理方法来分类丢弃,然后由地方政府负责回收这些分类好的垃圾。

(摘编自2018年6月20日《北京日报》)

材料二:

2014-2018年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

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材料三:

继到店堂食、回家吃饭后,网络外卖已成为不少城市居民的第三种常规就餐方式,但重油、重盐的外卖难免给身体增加负担。

世界卫生组织称,英国人的肥胖形势之严峻好比一颗“公共健康的定时炸弹”,这引起了很多健康专家的担忧。

据英国医学杂志调查,在过去的十年中,英国人外出就餐的比率增加了29%,与此同时,外卖店的数量急剧增加,特别钟情于外卖的英国人每年消费金额高达294亿英镑。

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导致超重和肥胖水平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外卖店的员工或邻居肥胖的几率是常人的两倍。

剑桥大学医学研究委员会流行病学专家托马斯博士认为,外出就餐往往不如家庭烹饪健康,在城镇尤其是工作场所采取措施限制外卖店,可以对人们的饮食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成人在外用餐或叫外卖很可能导致比在家吃饭多摄入35%的邻苯二甲酸盐,干扰内分泌,对青少年影响更大。

不过,研究人员也表示,人们不必彻底拒绝外卖,而是要认识到在家吃饭可以减少摄入邻苯二甲酸盐,尽可能吃自己烹调的食物。

忙碌的现代生活,叫外卖在所难免,如何才能吃得更健康?

专家建议消费者在选择正餐时,尽量选低油低脂低盐的餐品,在非正餐选择上要多选新鲜的水果或蔬菜制品,而不要经常喝含糖饮料。

(《新华文摘》2018年第17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是全球餐饮外卖量最大的国家,但塑料垃圾带来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B.从2014年到2018年,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但增速持续放缓。

C.外卖市场增速放缓,表明投资者已从最初的狂热渐渐趋于冷静理智甚至退出。

D.研究表明,英国人的肥胖形势非常严峻,这应与他们钟情于外卖有直接关系。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现代科技助力下,外卖发展更为迅猛,他不仅为人们带来便利,还改变着人们的餐饮消费习惯。

B.澳大利亚、英国、法国等国家都对外卖食物包装提出了严格要求,有效控制了塑料垃圾污染。

C.在外用餐或叫外卖会导致比在家里吃饭摄入更多的邻苯二甲酸盐,所以人们应尽可能在家吃饭。

D.重油、重盐的外卖,会给身体增加负担,所以在城镇尤其是工作场所,限制外卖店是必然趋势。

3、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准备投资餐饮外卖行业,请你根据上述材料,给他提出几点建议。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心灵的对白

席慕蓉

在每天晚上入睡之前,每天早上醒来之后,我总禁不住想问自己一个问题:

“我想要的,到底是一些什么呢?

我想要把握住的,到底是一些什么呢?

要怎么样才能为它塑出一个具体的形象?

要怎么样才能理清它的脉络呢?

窗外的椒树,叶子已变成一片璀璨的金红,又是一年将尽了,日子过得真是快!

这样白日黑夜不断地反复,我的问题却还一直没有找到答案。

我一直没办法用几句简单和明白的话,向你描出我此刻的心情。

而你是知道的,对现在这个时刻,我有多感激,有多珍惜!

我心中一直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一种朦胧的幸福,可是,我就是说不出来,几次话到唇边,就是无法出口,好像隐隐然有一种警惕:

若是说出来,有些事物有些美妙的感觉就会消失不见了。

而今夜,就在提笔的那一刹那,忽然有一句话进入我的心中:

“世间总有一些事,是我们永远无法解释也无法说清的,我必须要接受自己的渺小和自己的无能为力。

是的,在命运之前,我必须要承认我的渺小与无能为力,一向争强好胜的我,在这里是没有什么可以争辩和可以控制的。

所以,我终于明白了,我终于知道,这么多年以来,一直烦扰在我心中的种种焦虑和不安,其实都是不必要和莫须有的啊!

因为,世间有些事情,实在是无法解释,也不用解释的啊!

原来,如果我又想画画,又想写诗,必定是因为心里有着一种想画和想写的欲望,必定是因为我的生命能从这两种创作活动里,得到大的欢喜与安慰;因此,这实在是我自己的一种需求,一种自然的现象,我又何必一定要想出一个完美和完全的答案来呢?

事情的本身应该就是一种最自然的答案了吧。

其实,你一直都是很明白,并且看得很清楚的,你一直都是知道我的,你一直都认为:

“没有比自然更美、更坦白和更真诚的了。

不是吗?

如果万物都能顺着自然的道理生长、茁壮、成熟,这世间就会添了多少安静而又美丽的收获呢!

一位哲学家告诉过我,世间有三种人,一种是极敏锐的,因此,在每一种现象发生的时候,这种人都能马上做出正确的反应,来配合种种的变化,所以他们很少会发生错误,也因而不会有追悔和遗憾,另一种人又是非常迟钝的,遇到任何一种现象或是变化,他都是不知不觉,只愿理头走自己的路,所以尽管一生错过无数机缘,却也始终不会察觉自己的错误,因此,也更不会有追悔和遗憾。

然后,哲学家说:

所有的艺术家都属于中间的那一个阶层,没有上智的敏锐,所以常会做出错误的决定。

但是,又没有下智的迟钝,所以,在他的一生之中,总是充满了一种追悔的心情。

然而,就是因为有了这一种追悔的心情,人类才会产生了那么多又那么美丽的艺术作品。

那么,你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不管我用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在你的面前,不管是毫无准备或者准备得很充分,你都能一样地看透进来呢?

在你的面前,我永远只是一个最单纯的我而已呢?

没有什么比自然更美、更坦白和更真诚的了。

然而,这样的一种单纯,这样的一种自然,是要用几千个日夜、几千个流泪与追悔的日夜才能孕育出来的,要经过多少次的尝试与错误才能过滤出来的,要经过多少次努力的克制与追求才能得到的,要用几千几万句话才能形容得出来的啊!

多少值得珍惜的痕迹都消逝在岁月里,消逝在风里和云里。

在有意或无意间忽略了一些,

在有意或无意间再忘记了一些,然后,逐渐而缓慢地,我蜕变成今日的我,站在你眼前的我。

如你所说的:

一个单纯而又自然的我。

然而,这样的一种单纯和自然,是用我所有的前半生来作准备的啊!

我用了几十年的岁月来迎接今日与你的相遇,请你,请你千万要珍惜。

亲爱的朋友,我对你一无所求,我不求你的赞美,不求你的恭维,不求你的鲜花和掌声,我只要你的了解和珍惜。

其实,岁月一直在消逝,今日的得总是会变成明日的失,今日的补赎也挽不回昨日的错误,今日朦胧的幸福也将会变成明日朦胧的悲伤,可是,无论如何,我总是认真而努力地生活过了。

无论如何,藉着我的画和我的诗,藉着我的这些认真而努力的痕迹,我終于能得到一种回响,一种共鸣,终于发现,我竟然不是孤单和寂寞的了。

那么,我禁不住要问自己了:

“我想要的,是不是就是这种结果呢?

我想要把握住的,是不是就只是今夜提笔时的这一种朦胧的欢喜与幸福?

是不是就只是你的了解与珍惜?

“我想要的,到底是一些什么呢?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貌似简单,实则关涉到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连接着作者一生奋斗的理想和目标,三言两语难以说清。

B.本篇散文行文中很少有叙事、描写的内容,文章主要是作者对心灵的剖析,语言极富诗意,增添了文章的美感。

C.本文主要以第一人称行文,亲切自然,同时文中多处出现“你”,便于抒情,加强了感染力,“你”指作者的一个朋友。

D.作者不求鲜花和掌声、赞美和恭维,只要了解和珍惜,是因为在作者心中,人与人之间应该以真诚相待、以心灵相交。

2、对“没有比自然更美、更坦白和更真诚的了”这句话的含义你是如何理解的?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本文以追问作结,颇为巧妙,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样结尾的妙处。

二、文言文阅读

4.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1)吴败齐师于艾陵之上,还师临晋,与定公争长①,未合,边候乃至,以越乱②告。

吴王夫差大惧,合诸侯谋曰:

“吾道辽远、无会、前进③,孰利?

”王孙骆曰:

“不如前进,则执诸侯之柄以求其志。

请王属士,以明其令,劝之以高位,辱之以不从,令各尽其死。

(2)夫差昏秣马食士,服兵被甲,勒马衔枚,出火于灶,暗行而进。

吴师皆文犀长盾、扁诸之剑,方阵而行。

中校之军皆白裳、白髦、素甲、素羽之矰,望之若荼,王亲秉銊,戴旗以阵而立。

左军皆赤裳、赤髦、丹甲、朱羽之矰,望之若火,右军皆玄裳、玄輿、黑甲、乌羽之矰,望之如墨。

带甲三万六千,鸡鸣而定阵,去晋军一里。

天尚未明,王乃亲鸣金鼓,三军哗吟以振其旅,其声动天徙地。

(3)晋大惊,不出,反距坚垒,乃令童褐请军,曰:

“两军偃兵接好,日中无期。

今大国越次而造弊邑之军垒,敢请乱故。

”吴王亲对曰:

“天子有命,周室卑弱约诸侯贡献,莫入王府,上帝鬼神而不可以告。

无姬姓之所振,惧,遣使来告,冠盖不绝于道。

始周依负于晋,故忽于夷狄。

会晋今反叛如斯,吾是以蒲服就君。

不肯长弟,徒以争强,孤进,不敢;去君不命长,为诸侯笑。

孤之事君,决在今日:

不得事君,命在今日矣!

敢烦使者往来,孤躬亲听命于藩篱之外。

”童褐将还,吴王蹑左足,与褐决矣。

(4)及报,与诸侯、大夫列坐于晋定公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