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共艺术发展现状和美国艺术教育的考察.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71917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公共艺术发展现状和美国艺术教育的考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美国公共艺术发展现状和美国艺术教育的考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美国公共艺术发展现状和美国艺术教育的考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美国公共艺术发展现状和美国艺术教育的考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美国公共艺术发展现状和美国艺术教育的考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国公共艺术发展现状和美国艺术教育的考察.docx

《美国公共艺术发展现状和美国艺术教育的考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公共艺术发展现状和美国艺术教育的考察.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美国公共艺术发展现状和美国艺术教育的考察.docx

美国公共艺术发展现状和美国艺术教育的考察

美国公共艺术发展现状和美国艺术教育的考察

  一个偶然的机会,本人被学校派遣到美国学习。

到达美国后,原本以为离公共艺术发源地越来越近,会看得越来越清楚。

但通过本人与部分美国艺术家深入交谈,以及对美国大多数大学艺术专业教育的调查显示:

在美国大学基本没有公共艺术专业,因此非常失望。

然而,美国公共艺术现状并非如此,本人到美国各地参观了很多公共艺术现场和展览,一个意外的现象是:

美国拥有很多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普遍的特点是:

(1)观念奇特;

(2)材料新颖;(3)技术跨界;(4)文化交融;(5)构成简练,非常具有国际范。

带着一些疑问和不解,本人走进了美国艺术教育课堂去体会中美艺术教育的差异,从中发现了很大的不同,以西俄勒冈大学为例:

中国论文网/7/view-12949888.htm

  

(一)艺术课堂认真、活跃。

(1)在美国艺术课堂教师上课非常认真,甚至每次上课打两次考勤,进来一次出去一次;

  

(2)老师备课非常的详细,他们在课程开始、中间、甚至结束的时候有选择地播放名家的作品,并且随时会邀请专家进课堂与学生互动;(3)教师每次课程结束都会进行课堂总结,很多老师会在课程完成后举办一个班级party,要求学生自己带一份食品参加,学生在聚会中谈自己创作中的问题和收获,甚至包括烹饪的体会;因此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二)老师对学生的授课方式不同。

在美国的艺术课堂上,教师的授课方式基本以鼓励为主,哪怕有的同学做的方案很差,他们都会给予极大的鼓励然后适当地给予一些建议,让该学生充满信心。

对于那些特别不爱学习的学生,他们会在课后打分的环节毫不留情。

另外,在手工操作课程中授课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如:

老师在前期会非常耐心地讲解和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问;在具体实施方案阶段,老师除了讲一些工具的使用外,一般不会主动指导学生,只有学生遇到问题主动找老师请教时,老师才会进行指导。

  (三)授课思路不同。

(1)在美国艺术课堂,老师不会刻意地要求学生有多强的写实功底,但是他们会特别对学生强调创新的重要性,会要求学生去归纳和总结,从而形成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在作品后期加工方面,老师特别强调作品工艺的完整性,因此,在抽象思维方面美国的学生放得开,创新能力较强。

(2)美术史的学习方法不同,在美国,美术史论的学习也是上大课,但是美国的美术史老师会结合专业特征,要求同学按照不同时期的艺术特点完成一些相关风格的创作。

  (3)专业课的跨界明显,西俄勒冈大学课堂大胆地引进国内外的艺术种类,甚至将它们设置为艺术专业的主要方向,如:

中国的陶艺已经成为该校的艺术主修课程,而漆画、刺绣、编织同样在选修课之列,而且这种现象在美国艺术教育中非常普遍,甚至本人在耶鲁大学校园内,也看见男生和女生在一起刺绣。

  (四)工作室的设备差异。

美国大学艺术工作室非常明显的特征是教学设备非常齐全,甚至只要有的专业,工作室的设备都相当齐备,如:

雕塑的工作室,工具齐全到学生的各类作业基本可以不出教室完成,如:

“石雕,木雕,金属作品”。

工作室甚至连洗手液,擦手纸,绘图纸,转笔刀、口罩、耳塞等等一应俱全。

另一方面,工作室特别清洁,几乎每台可能产生灰尘的机器都会配备有吸尘器,工作室的天花板上密密麻麻的排气管道非常有序,因此尽管工作室的设备非常多,但都保持得干干净净。

  (五)工作室管理方式不同;工作室管理基本是教授负责制,一位主要教授负责一个工作室。

主要负责工作室课程的设置、清洁的监督、设备的操作以及学生专业选课和学生的心理辅导等等。

工作室的责任管理更为明确,当老师示范讲解每件工具的使用后,每个同学会被要求签一份免责声明。

这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纠纷。

另外不同还体现在一个方面:

他们课程的设置是以工作室为中心,从初级到高级的课程是固定循环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自己学习的课程。

只要人数达到一定的量就开班,否则就会停开,因此工作室负责人压力大。

  (六)工作室应急设备完善。

在美国的艺术工作室都有一个公共使用的急救箱,里面有很多急救的医疗物品,如创可贴、纱布、酒精等等,以防学生受伤。

  (七)课程的展览要求不同。

每一个课程结束后基本上都有学生作品展览,有的在很专业的展厅(学生中心);也有在很随意的展厅,如:

走廊,甚至阳台都是展览的场所。

学生根据自己作品的需要自己选择布展的地方,因此学生表现非常积极主动。

课程展览没有开幕式,展览周期一般是一个学期(11周左右)。

  (八)毕业要求不同。

BA(BachelorofArt)文学学士和BS(BachelorofScience)理学学士,学习4年,学分270左右;

  BFA(BachelorofFineArts)艺术学士学位,学习5年,学分要求达到330分左右。

西俄勒冈大学毕业条件严格按照学分制毕业,只要学生修满学分就可以随学期毕业。

因此,美国的学生几乎全年随时有人毕业。

  (九)大学图书馆管理不同。

西俄勒冈大学的图书馆藏书比较多,图书管理分为四部分:

(1)本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如果本校学生想借非常方便,只要有就可以,并且借书的时间可以很长,超时间收费比较便宜;

(2)跨馆图书管理,由于他们的图书管理基本实现全国统一,因此有很多书可以通过网上跨馆借阅,但这种图书借的周期比较短,并且超过时间罚款特别重;(3)网上阅读图书管理,只要本校学生上学校的图书馆平台,有相当多的书籍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站阅读,因此图书资源特别宽广;(4)图书馆展览策划,美国大学图书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他们会定期举办各种展览,尤其是外校或国外的艺术作品展。

他们有专门负责策展和布展的人员。

艺术家只要提供相应的资料和作品,所有海报、卡片、签名册设计打印全部免费,甚至包括展览的会餐都免费提供。

  �之,美国的艺术教育和管理与中国相比较的确存在很大的差异,也可能正是这些差异导致了最终出来的作品完全不同。

从这些差异中我们会发现中国艺术教育的确存在一些不足,如:

其一,专业的深度不够。

在我们国家,很多所谓的艺术学院的教学改革都停留在口头上,如:

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网上、书本上、甚至在很多名家的讲座中会把公共艺术的概念放宽到漫无边际,无所不包,有的老师将此概念引入公共艺术教学当中,这种理论会让学生无所适从,不知从何学起。

相反在谈到这一方面的话题时,美国艺术教授反映:

他们的方法是和学生一对一交流,在交流中根据学生专业方向和兴趣爱好,拟定一个合理而简单的学习方案,在方案中包括:

主修、辅修和公共课供学生选择。

这样不会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茫然,并且会向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纵深发展。

  其二,专业的跨界融合度不够。

在这方面中国的艺术教育普遍处于劣势。

这与我国学生早期的艺术教育过多地强调以考试为导向息息相关,如:

为了应付高考,学国画的学生不会书法,学画水粉的不会画水彩,一切以通过考试为宗旨。

考上大学后,很多大学也没有从基础课程的设置上解决专业跨界融合的问题,因此专业的融合存在严重鸿沟。

而在当代,艺术学科发展得如何,艺术跨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处理好艺术跨界问题是中国艺术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三,中国艺术教育越来越没有自己的文化特色。

作为历史文明古国――中国,有些当代青年学子盲目地崇拜西方文化,而这种现象与大学艺术教育息息相关。

在国内,甚至有一些专业性艺术院校的艺术教育中,很多传统艺术正在慢慢丢失或已经丢失,如:

漆画、剪纸、刺绣、编织、玉雕、蜡染、根雕等等,甚至连选修课都没有,令人非常痛心。

因此激活和如何发扬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已经迫在眉睫。

  总之,如何借鉴西方的优势来促进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下攻坚课题,对此本人有以下建议:

第一,重视传统艺术的发展。

在中国艺术本科教育中,应该把中国传统艺术列为艺术必选课或者任选课,大胆邀请民间艺人和专家进入大学课堂传承各种民间艺术的独特加工工艺和技巧;第二,强调跨界课程的融合。

在中国艺术教育中多设置跨界基础训练课程,增强学生的跨专业融合能力;第三,夯实专业的纵深培养。

延长本科和研究生学习时间,对一些专业性极强的专业延长学习时间,实行本科5年,甚至6年制培养。

如,雕塑、油画、版画、国画等,增强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品,为社会输入高精人才,取缔没有实践意义的艺术专业博士学历。

同时,把工作室的设备齐全作为考量一个专业设置的最基本的合格标准,着重打造一流的工作室,为艺术专业的纵深发展创造条件。

第四,取消本科毕业时间限制。

严格实行科目考试结业制度,按学分毕业,让更多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可以有机会继续接受教育或转专业再学习。

第五,增设国粹艺术跨界作品奖项,鼓励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参加,从而让充满现代气息的中国国粹艺术焕发青春,走出国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