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78574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2.docx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2.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2.docx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2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2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陶罐和铁罐人教(部编版)

6、陶罐和铁罐

教学目标:

①认识“陶、懦”等10个生字。

会写“陶、谦”等14个字。

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③感悟课文寓意:

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读陶罐和铁罐神态和语言的描写的相关语句,感受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出示幻灯)同学们,看到这幅图,你知道这是哪一课的插图吗?

(出示课题,齐读)

二、复习检查词语(看词义写词语)

三、学习1到9段

1、上节课,我们知道课文有一大特点,就是对话多。

今天我们就一起深入了解他们的对话内容。

现请默读1—9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分别划出陶罐和铁罐的话语。

(指名分角色读、看屏幕自己练读)

)“傲慢”(指导朗读谁能读?

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的第一次对话,、2.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2

陶罐用什么语气回答它?

(谦虚)谁来读读?

3、学生自己学习第二次对话。

4、听到陶罐的争辩,铁罐变得恼怒了,你能读好吗?

谁来读读陶罐的回答?

这时的陶罐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或态度说话呢?

(填空题)

5、指名读“和你……”生思考:

铁罐()说

6、找总结句、析词:

奚落

7、分析:

它为什么如此骄傲,看不起陶罐呢?

生:

铁罐只看到自己很坚硬,所以瞧不起陶罐。

生:

铁罐认为自己很坚硬,而陶罐很容易碎,它只看到自己的长处,所以看不起陶罐。

师:

铁罐认为自己很坚硬(板书:

坚硬),这是它的长处(板书:

长处),而陶罐很容易碎(板书:

易碎),这是它的短处(板书:

短处),它仗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别的人短处(边说边标示箭头)。

(设计意图:

紧扣文章中心展开教学,教师抓住归纳上的难点,边叙边板书,条理清楚,化难为易。

面对铁罐这样一次又一次傲慢、轻蔑、恼怒的奚落,陶罐是什么态度?

(生:

谦虚、争辩、友好、沉默……)(若能插入“生写词语”环节就更好)

师:

最后,陶罐不再理会铁罐,此时的沉默是不是懦弱,而是什么

生:

理智、大度、友好、心胸宽广……

此时的沉默是金...而是理智和大度,此时的沉默并不是软弱: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2

四、学习后半部分

1、是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但陶罐却是非常谦虚,理智地要求大家和睦相处。

你们看,陶罐被埋在地下许多年之后,还是那么关心它的兄弟。

(出示幻灯,指名读)

2、引读:

陶罐懂得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正是因为陶罐宽容,,所以他才会说(齐读句子)

多么善良大度的陶罐,正是因为陶罐善良,所以他才会说(齐读句子)

他本可以以牙还牙,但他懂得尺有所短……,因为陶罐心胸宽阔,所以他才会说(齐读句子)。

2、读到这里,看到这样的一个陶罐,你想对陶罐说些什么呢?

(指名回答)你对铁罐又想说什么呢?

五、联系生活,说感受:

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在今后的生活中,你会怎样做呢?

六、师总结: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陶罐和铁罐人教部编版

6陶罐和铁罐

教学目标:

1.会认陶、罐等10个生字。

会写骄、傲等10个生字。

直到书写傲、虚两个字,提示傲是“攵”而不是“夂”,虚字第三笔是横钩,能正确读写谦虚傲.

代价等词语懦弱慢.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2

2.读懂课文内容,能找出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与动作的语句,并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规自己的短处的道理。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2-9节,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教学准备:

陶罐和铁罐的头饰、学生熟读课文画出对话、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

课时2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是什么吗?

知道它们是做什么用的吗?

(2)教师随机板书。

2.大家见过陶罐吗?

(1)(屏幕出示陶罐图片)陶罐就是——用陶制作的,口小肚子大的罐子。

(2)(屏幕出示铁罐图片)手指屏幕。

(3)简介作者

3.这节课讲的是谁和谁之间发生的故事?

(1)陶罐和铁罐。

(2)生随教师板书课题(补充缶)。

师指导“罐”的写法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将难读的词语画出来,多读几遍。

(1)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

(2)出示词语,个别检查。

轻蔑奚落陶罐懦弱羞耻御厨恼怒争辩.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2

掘开朴素流逝宫殿相提并论和睦相处

预设点:

(1)重点指导懦弱、轻蔑、奚落、朴素的读音

(2)虚,陶、罐的缶字书写要窄一些。

(3)出示和睦相处:

[chǔ]1.居住2.存在3.跟别人一起生活4.决定,决断

[chù]1.地方2.点、部分3.机关部门

师提问:

在和睦相处中“处”读哪个音?

(3)生齐读、小老师领读、同桌互查。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

多音字根据不同的意思来辨别在此处的读音,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宽学生知识宽度。

2.思考: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小组讨论。

(2)出示课件,补充课文内容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铁罐仗着坚硬,常常()陶罐。

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而铁罐却()。

三、再读课文,画出对话

1.找一找,陶罐和铁罐一共发生了几次对话?

2.生找到对话画出来,读一读。

3.将画出的对话多读几遍,尝试画出表示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四、指导书写回归文本

1.学生随机交流表示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2.指导“骄傲谦虚懦弱”的书写。

提示傲是“攵”而不是“夂”,虚字第三笔是横钩。

3.把词语送回到对话中读一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2

品读对话,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规自己的短处的道理。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2-9节,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一、复习巩固品读对话

1.(出示图片),分角色朗读第1-9自然段,体会铁罐和陶罐性格上各有什么不同?

(1)生自由交流

(2)课文哪一处让你感受到铁罐非常骄傲?

(3)原文中铁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

【由你“对陶罐和铁罐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问题切入复习导入新课,学生回答后顺势进入对话,帮助学生更好的品读。

2.出示对话

“你敢碰我吗?

陶罐子!

“不敢,铁罐兄弟。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

”“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变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小组分工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语气。

(2)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特点。

(3)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预设点: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2

(1)你觉得铁罐有什么特点?

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2)你觉得陶罐有什么特点?

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二、随堂练笔整体感悟

1.出示对话

“何必这样说呢?

”“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

”“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1)这里并没有写出陶罐和铁罐的神态,你能不能想象一下陶罐和铁罐当时说话的神态?

出示:

“陶罐()地说”

“铁罐()地说”

(2)在书本上写写,读读

指名同学分别说说铁罐和陶罐的神态,说好后读一读。

同桌两人,也分别加上神态,再来练习一遍。

2.出示完整对话整体感悟

(1)同桌自由练习对话

(2)全班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3)个别展示朗读(戴头饰)

三、以读代讲总结寓意

1.课件显示第10自然段,“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

(1)齐读后点红“流逝”,

学生利用近义词来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句子来理解。

(2)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

2.生快速默读课文11-17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内容。

(1)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洁、朴素、美观。

(2)连铁罐的影子都没见到。

3.你想对陶罐和铁罐说些什么呢?

(1)陶罐,我想对你说

(2)铁罐,我想对你说

四、链接阅读

1.读通课本20页《北风和太阳》

说说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

2.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2

小结:

人们都说,预言是现实生活的投影,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的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陶罐和铁罐》以及《太阳和北风》两篇寓言故事都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多发现别人的(),正视自己的()。

这两篇寓言故事都出自于《伊索寓言》,下课多读一读,相信你们收获更多。

板书设计:

6陶罐和铁罐

陶罐铁罐

谦虚而不懦弱骄傲自大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陶罐和铁罐|人教(部编版)

6陶罐和铁罐

教学目标

1.会认“陶、罐、骄、谦、虚、懦、弱、恼、代、价”10个生字,会写“骄、傲、谦、虚、懦、弱、尘、捧、代、价”10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这则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陶罐的谦虚和铁罐的傲慢无礼。

资料库

课前搜集:

有关黄瑞云的资料(生平、故事、作品等)。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2

1.会认“陶、罐、骄、谦、虚、懦、弱、恼、代、价”10个生字,会写“骄、傲、谦、虚、懦、弱、尘、捧、代、价”10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导入环节

一、新课导入

导入语:

同学们,你们见过罐子吗?

它是什么样子的呢?

二、板书课文题目

过渡语: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则寓言,讲的是发生在两个罐子之间的小故事。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文中看看吧。

三、资料分享

1.黄瑞云的生平;2.黄瑞云的故事;3.黄瑞云的作品。

先学环节

一、出示自学清单

(一)

任务:

读通课文,学习生字

读一读:

借助课文中的注音大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得2颗星。

标一标:

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新词,把你认为容易读错的、难写的词语每个读写两遍。

新词如下:

骄傲谦虚懦弱恼怒尘土捧起古代价值

容易读错的:

难写的:

写一写:

给每个生字组两个词语(写在生字表下面),并选择一个生字进行拓展

(形近字、名言、诗句等)。

我选择的生字是

我给它找的形近字是

我能给它们分别组词:

我看到这个字想到了:

温馨提示:

自学完成后,小组长检查“自学清单

(一)”中的任务并做好评价记录。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2

想一想: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

许多年以后

,的事。

故事告诉人

们。

二、组内交流

交流内容:

1.朗读课文。

2.读会认字,提示哪些字容易读错。

3.会写字的组词、拓展,提示哪些字容易写错。

4.初步感知课文。

三、全班展示

按照自学清单,请四个小组展示自学情况。

分别展示:

“读一读”“标一标”“写一写”“想一想”

后教环节

精彩预设与点拨

预设1会认字

提示:

陶:

声母是t,不是y;

罐:

与“灌”是形近字,读音都是“guàn”;

骄:

读“jiāo”,不要只读右边;

谦:

读音是“qiān”,与“歉”是形近字;

虚:

应读“xū”;

价:

读“jià”,不要只读右边。

点拨:

结合形近字学习“恼、骄”。

预设2会写字

1.观察生字结构:

(1)“骄、傲、谦、懦、捧、代、价”都属于“左窄右宽”;

(2)“弱”左右要匀称;

“尘”最后一笔横要写得长一些。

)3(.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2

2.教师重点指导、示范:

傲、懦。

预设3

对于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灵活纠正、指导。

检测环节

自学检测反馈

过渡语:

孩子们,老师看到你们都自学得很认真,相信你们的自学效果肯定不错。

请在小组内自测一下!

1.选字组词,画上横线。

(代带)价(脑恼)怒

2.看拼音,写词语。

jiāoàoqiānxūnuòruò

dàijiàchéntǔpěngqǐ

3.比一比,组词语。

骄()虚()恼()

桥()虑()脑()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骄傲——()懦弱——()

恼怒——()轻蔑——()

羞耻——()美观——()

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朗读了课文,自学了生字,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这则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环节.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2

导入课文,板书课文题目

过渡语: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情呢?

用提问的形式导入课文,激发学生兴趣。

先学环节一、出示自学清单

(二)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铁罐常常奚落陶罐?

用横线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并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从铁罐对陶罐所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陶罐听了铁罐的话后,表现出什么样的态度?

这说明了什么?

3.你觉得铁罐和陶罐各有什么特点?

4.课外搜集黄瑞云的资料(故事、名言、作品等)。

二、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根据小组人数,组长合理分配问题。

2.一人说,其他人听,听后纠正、补充,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全班展示

请四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质疑。

每个小组展示一个问题。

后教环节

精彩预设与点拨

预设1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铁罐常常奚落陶罐?

用横线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并通过朗

读表现出来。

小组交流。

通过朗读课文,学生不难找到描写铁罐常常奚落陶罐的句子,难点在于朗读。

方法:

教师范读、播放朗读。

预设2体会重点语句

描写铁罐的重点语句:

1.“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铁罐傲慢地问。

这是铁罐挑衅的话,从中可以看出铁罐的傲慢无礼。

2.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说明找的时间这句话交代了铁罐可悲的下场。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2

长,找得很仔细,但仍不见铁罐的影子。

描写陶罐的重点语句:

1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

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

再说……”

这几句话是陶罐受到傲慢的铁罐奚落之后的据理力争。

对于铁罐的无理取闹,陶罐表现出谦虚的态度,向铁罐说明道理,体现了陶罐谦和而不软弱的性格特点。

2

出来吧,它一定闷得不行了。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虽然铁罐看不起陶罐,并且还经常奚落陶罐,但是陶罐不和铁罐计较,在陶罐出土之后,首先想到的是铁罐。

这表现出了陶罐善良的心地和宽容的品格。

预设3感悟品质

你觉得铁罐和陶罐各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铁罐:

傲慢、狂妄。

陶罐:

谦虚、善良、不卑不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适当点拨,只要合理即可。

预设4有感情地朗读

1.“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读这句话时,语调上扬,要用挑衅的语气读出铁罐的傲慢。

2.“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读这句话时,要用轻蔑的语气,读出铁罐的狂妄自大。

3.“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这句话要用平和的语气,读出陶罐的谦让和宽容。

4.“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不行了。

”这句话要用兴奋的语气读出陶罐的善良。

检测环节

)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1.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2

A

B

C

2.我会填。

我想对陶罐说:

我想对铁罐说:

我想对自己说: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本课小结

同学们知道了陶罐自始至终谦虚大度,宽容善良,而铁罐傲慢无礼,狂妄自大。

我们应该向陶罐学习。

板书设计

陶罐和铁罐

陶罐——谦虚,友爱,善良

铁罐——狂妄自大,傲慢无理

拓展阅读

《黄瑞云寓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