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后感1000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78718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傅雷家书读后感10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傅雷家书读后感10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傅雷家书读后感10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傅雷家书读后感10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傅雷家书读后感10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傅雷家书读后感10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傅雷家书读后感1000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傅雷家书读后感1000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傅雷家书读后感1000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傅雷家书读后感1000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傅雷家书读后感1000字.docx

《傅雷家书读后感10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傅雷家书读后感1000字.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傅雷家书读后感1000字.docx

傅雷家书读后感1000字

傅雷家书读后感1000字

第一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1000字

在父母身边我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

年幼时他将我们藏在羽翼下,小心翼翼的将一切风雨绝隔,呵护着我们的天真。

渐长时他们一定是苦恼的,这世上千奇百怪,挡在我们身前怕碍了我们长大,跟在我们身后怕来不及阻拦我们受的伤害。

期待我们永不知这世界还有灰暗,却又怕我们懵懂不知世事。

世间每一对父母都是如此矛盾的,在远与近中取舍徘徊,寻找一个合适的尺度,而傅雷几乎将这一点做到了完美。

严师,慈父,益友,在一个孩子的成长中父母能做到的他们几乎做到了极致。

许多人说这是中国父母必看的书,看过之后我却更希望每一位子女细细品读。

读懂父母的爱,是我们成长不可或缺的一步。

不要让他们等的太久。

我几乎是带着一种解脱的喜悦进入大学的,抛在身后的是十年寒窗,繁重学业,还有日日夜夜相伴几乎到腻烦的父母。

在我自以为是的长大中他们是我迫不及待甩掉的壳,是我自以为了解的世界中需要摒的旧时代,我甚至拿到了《傅雷家书》准备指导一下他们的教育方法,却在读过之后深深懊悔那一段的时光。

初读《傅雷家书》我几乎要再三确认作者,“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

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请继续关注好)么。

好象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顾的;我们噜哩噜苏的抖出你尿布时代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烦恼。

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

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这段话看得我鼻子一酸,如此细腻的情感让我难以想象是出自那个严谨近于残酷,倔强甚至有些暴躁的学者。

对待儿子,他说:

“我高兴的是我有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长的。

”而且,他谦虚诚恳地说:

“我与儿子的相处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教会我们如何和孩子相处,以怎样的一种姿态交往。

”孩子经受痛苦时,他说:

“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他不为孩子包办,而为孩子这种蜕变的过程而高兴,并且鼓励他艺术要有更诚挚的心,“得失成败尽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为了指导儿子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习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用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他说“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

面对现在大学生邮给父母的待寄汇款单,没有其余的问候,而这位父亲告诫儿子写信就是强迫你整理思想,也是极好的训练。

在如今是多么需要啊。

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诫儿子“人总得常常强迫自己,不强迫就解决不了问题,最基本的就是要抓紧时间”;“做事要科学化,要彻底”;“在外面世界均勿难为情,被人家随便多留,才能不打乱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

我觉的就是我们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二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1000字

在父母身边我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

年幼时他将我们藏在羽翼下,小心翼翼的将一切风雨绝隔,呵护着我们的天真。

渐长时他们一定是苦恼的,这世上千奇百怪,挡在我们身前怕碍了我们长大,跟在我们身后怕来不及阻拦我们受的伤害。

期待我们永不知这世界还有灰暗,却又怕我们懵懂不知世事。

世间每一对父母都是如此矛盾的,在远与近中取舍徘徊,寻找一个合适的尺度,而傅雷几乎将这一点做到了完美。

严师,慈父,益友,在一个孩子的成长中父母能做到的他们几乎做到了极致。

许多人说这是中国父母必看的书,看过之后我却更希望每一位子女细细品读。

读懂父母的爱,是我们成长不可或缺的一步。

不要让他们等的太久。

我几乎是带着一种解脱的喜悦进入大学的,抛在身后的是十年寒窗,繁重学业,还有日日夜夜相伴几乎到腻烦的父母。

在我自以为是的长大中他们是我迫不及待甩掉的壳,是我自以为了解的世界中需要摒的旧时代,我甚至拿到了《傅雷家书》准备指导一下他们的教育方法,却在读过之后深深懊悔那一段的时光。

初读《傅雷家书》我几乎要再三确认作者,“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

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

好象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顾的;我们噜哩噜苏的抖出你尿布时代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烦恼。

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

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这段话看得我鼻子一酸,如此细腻的情感让我难以想象是出自那个严谨近于残酷,倔强甚至有些暴躁的学者。

对待儿子,他说:

“我高兴的是我有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长的。

”而且,他谦虚诚恳地说:

“我与儿子的相处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教会我们如何和孩子相处,以怎样的一种姿态交往。

”孩子经受痛苦时,他说:

“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他不为孩子包办,而为孩子这种蜕变的过程而高兴,并且鼓励他艺术要有更诚挚的心,“得失成败尽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为了指导儿子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习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用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他说“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

面对现在大学生邮给父母的待寄汇款单,没有其余的问候,而这位父亲告诫儿子写信就是强迫你整理思想,也是极好的训练。

在如今是多么需要啊。

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诫儿子“人总得常常强迫自己,不强迫就解决不了问题,最基本的就是要抓紧时间”;“做事要科学化,要彻底”;“在外面世界均勿难为情,被人家随便多留,才能不打乱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

我觉的就是我们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而这样严于律己教子的人,他却说:

“身外之名,只是为社会上一般人所追求,惊叹;对个人本身的渺小与伟大却没有相干。

孔子说的‘富贵于我如浮云’,现代的‘名’也属于精神上‘富贵’之列,智者自甘淡泊,因此我们不因该受羁于贪念和欲望”。

对成名成家的儿子不忘人生指南。

而当成年后,儿子面对感情的选择,他竟也不失时机的帮助:

“要找一个双方缺点各自都能各自认识,各自承认,愿意逐渐改,同时能彼此容忍的伴侣(这一点很重要),要找永久的伴侣,也得用理智考虑,勿被感情蒙蔽,服人的眼光---结婚就会变,变得你自己都不相信事先要想不到这一着,必遭后来的无穷痛苦。

“而当他们成家后,他有叮嘱切勿钱在手头,撒漫使花,越是轻视物质,越需要控制物质。

”在与傅聪意见不合激烈争吵后,他在信中这样说道:

“我良心上的责备简直消释不了。

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

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是不敢向妈妈说。

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

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

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父亲是威严的代表,他们永远是正确的,在意见不合时他们能置之不理已是极限,傅雷却能放下父亲的尊严对自己的孩子低头,甚至于忏悔。

我想每一位孩子都能读懂那背后深沉的爱。

他们作为父母是完美的,也是我深深的敬服与爱戴之后不会去想拥有的,因为我有自己的父母。

他们并不完美,他们不知道教育孩子一百条,他们很少读书,他们不会要我提高艺术修养,他们与我的世界的交集只有一个我。

但他们爱我,那些我厌烦的唠叨,管束,斥责,都代表他们爱我。

他们给了我一个家,让我无论何时都有所归;他们给了我他们的人生经验,让我不必经历他们经历的那些痛楚;他们给了我他们能给的一切,让我入每一个孩子般长大。

他们会在每一次斥责后落泪,在每一次愤怒后原谅,在每一次失望后包容。

这是我的父母,天下间独一无二无可取代的父母,你的父母也是。

告诉他们你爱他们,不要让他们等的太久。

第三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1000字

傅雷家书读后感1000字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伟大的父亲,无论这个父亲是知识渊博的或只是一个只会下地耕作的农民,他们一样的伟大。

在读傅雷家书的时候,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浓浓的亲情,读着读着就让人对这么一份父子情钦佩。

他们虽身隔万里,但父亲却通过儿子的信,深入地了解儿子,写下感人的信。

信中有对儿子学业的指导,更多的是对儿子人生的指引。

信中的话充满着父爱,蕴涵着真理。

现在很多人都学会了隐藏自己,与其在阳光下赤裸裸地奔跑还不如在阴暗的隧道里奔跑,你从不曾理解我,我也从不需要去解释,还有多少人可以像傅雷家书里面把自己的情感细细地表达出来?

每个人都怕别人把自己看穿、都怕别人知道自己的每点每滴,因为我们很需要自己的私人空间,拥有一个谁也闯不进来的地方。

回想着自己从识字开始,到跌跌撞撞地步入大学,知识更是增长不少,即使自己的文笔多好,却吝啬得从不给父亲写一封信,小时候经常见面,大了就只靠这电话来沟通,几乎都不用写信,就连朋友都只是发发e-mail,很少抓笔写字。

现在即使情感是多么地泛滥,最多就是在自己的日志了通通宣泄完了之后就把那篇刚刚写好的日志删除,在生活里很多时候都在隐藏着自己的情感,从不敢轻易地让别人把自己的所有都看透。

是现代的世态炎凉比以前严重了吗?

还是人的意识发展得太快,社会跟不上步伐?

傅雷先生在信上不仅谈艺术学习,还谈生活、恋爱,谈做人,谈修养,甚至于儿子写错字,父亲也会“郑重其事”地指出并耐心分析、纠正。

我们又何曾如此跟家里的长辈提及过这些问题?

在学校的生活,父母不知道,也不想让父母知道,更别说恋爱。

不否认,我们曾经都是乖乖孩子,也曾认认真真地听着妈妈的话,按照着父亲的指导去做事去学习,但是越长大越需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间,有时候总觉得父辈们都是老一代的思想,不能理解我们的想法,说了也白说或着遭到批评,或许也是我们太任性。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按着自己的意思与心情去做事,尽管每次都会撞得一鼻子灰甚至是遍体鳞伤,但是不论我们是多么的任性,不论我们曾经是多么地伤害了父亲,他总是一如既往地关心着我们,从不因我们的一时不懂事而丢弃我们,这种感情也叫父爱。

无论我们走得多远,总有那么一根线,牵着我们,一头系在家的门前,另一头系在我们的心上,无论我们在外面生活得多累、多疲倦,总有那么一个港湾,让我们的发动机有着驱动的能量,这是家的力量,也是因为家里的那一根顶梁柱——父亲!

家书,顾名思义,是指家人、亲人之间往来的书信,每一封家书都是文化遗产。

虽然我们没有家书,没有像傅雷那样知识渊博,是著名文艺评论家又是文学翻译家。

我们的父亲很普通,但是我们拥有的父爱却是不能用这些社会上的名衔来衡量,每一个父亲都是他们孩子的力量支撑。

我们没有家书,但是我们有的是对父亲的惦念,对家的依恋,那是我们精神的最终去处,也是一样的永恒!

第四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1000

傅雷家书读后感1000

回答:

2人气:

2解决时间:

2014-07-2317:

31

当要回头写读后感时,我觉得很不容易。

因为全书收录的这些家书,可谓篇篇精彩,字字珠玑,做笔记或任何总结概括都有可能损害这部经典之作。

所以,在这里我只是记录一些一读该书后的重要印象,以及我所理解的作者所表达的重要思想。

首先,从形式方面看,《家书》让我了解了什么是细致入微,无微不至,严谨认真……相信所有读过家书的读者对这些特点都深有感触吧。

根据自己很少的经验,我觉得,之所以能够如此,很大程度因了书信这种表达、交流或写作方式。

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有如此涉及广泛、自然舒畅的作品诞生。

他不仅谈艺术学习,还谈生活、恋爱,谈做人,谈修养,甚至于儿子写错字,父亲也会“郑重其事”地指出并耐心分析、纠正。

也正是这种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如论文,译作),使得我们可以直截地清楚地感受到,著名文艺评论家、文学翻译家傅雷先生做人、做学问的细致、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作风。

如果说《傅雷家书》是一部?

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或者经典的“教子篇”,那么,我想首先而最具这种意义的应当是这种态度和作风。

但绝不仅限于此,还有,傅雷先生由于自己的学识、思想而能将任何大事小事阐发出深刻但绝不艰涩的道理,从而给人以启发。

当然,我不认为它仅仅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或者“教子篇”,对于像我这样并非艺术学徒(狭义)的读者,这些家书仍不失其伟大。

书中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时时给人深刻的开导。

其中贯穿始终,我以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做人、修养以及学问的关系实为一体的思想。

(找了很多篇,都思想太深邃,就这篇还凑合)

回答人的补充2014-07-1210:

23再来一篇

刚接触这本书时,我总觉得有点怀旧的感觉。

因为自己长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无法体会到那种互通家书时因距离而产生的淡淡的忧愁和丝丝的甜蜜。

现在网络高速公路是如此便捷,不论是qq还是email,只要想起需要回复的亲人,立刻就能把自己思念的情愫得以表达。

但是当年那种“家书抵万金”的成就感已经渐渐从我们的视野中退去……我很向往这种感觉,因此我拜读了这本《傅雷家书》。

傅雷教子是以严厉而著称,我以为他们父子的关系固然是不太好的,而读了此书之后,想法有了极大的改变。

傅聪至海外留学,与父亲的联系自然只能依靠书信(局限于那个特定的年代),于是父子之情便在一封封家书中表露无疑。

他们通过书信一起讨论艺术,研究乐曲的内涵,交流对事物的看法,虽然没有母子通信时那种嘘寒问暖,但他们之间的默契却是其他无论什么都无可代替的。

掩卷后对书回想起来,最大的感触就是傅雷对艺术甚深的造诣。

傅雷对于艺术尤其是乐曲的领会,颇有一番自己的见解。

这便使我不禁想到,大凡在文学上有所建树的人,在艺术领域也有着较高研究。

也许便是因为文学和艺术是相同的吧。

不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人读完了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果;而风格迥异的各类乐曲,也会带来相似的结果。

秀美的散文,带来的是有如欣赏了欢快的咏叹调后的愉悦;沉重的小说,带来的便是如同悲恸的交响曲给人的震撼;诙谐的杂文,带来的会是歌剧般幽雅的场景和事后无尽的思考。

细读完这本《傅雷家书》,感觉是像戏曲那样给人以不俗的氛围和回味的余地。

《傅雷家书》全书是一个父亲在循循善诱,读来很亲切,既饱含了对儿子的深情,也有着父亲独有的不可抗拒的威严。

有时候我还会想,要是我能与父亲通上几封这样的家书,那该是什么有滋味呢!

于是,在看完这本书后,笔尖不时地流露着一星星墨迹。

希望这封信远方的家人能够早日收到……

本书通翻最大地觉得父爱给予的帮助和教育,其次才是话题内容。

就傅聪言,正因为傅雷长期不略地写信,努力成了这个更有道德有水平的艺术家;就个人而言,我也多同感,常更老爸谈谈又长知识长道德,真的不错。

傅雷家书是父子爱的结晶,是不作广告的教育宝典。

确实精彩!

要回头写读后感时,我觉得很不容易

因为全书收录的这些家书,可谓篇篇精彩,字字珠玑,做笔记或任何

总结概括都有可能损害这部经典之作。

所以,在这里我只是记录一些

一读该书后的重要印象,以及我所理解的作者所表达的重要思想。

首先,从形式方面看,《家书》让我了解了什么是细致入微,无微不至,严谨认真……相信所有读过家书的读者对这些特点都深有感触吧。

根据自己很少的经验,我觉得,之所以能够如此,很大程度

因了书信这种表达、交流或写作方式。

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有如此涉及广泛

、自然舒畅的作品诞生。

他不仅谈艺术学习,还谈生活、恋爱,谈做人,谈修养,甚至于儿子写错字,父亲也会“郑重其事”地指出并耐心分析、纠正。

也正是这种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如论文,译作),使得我们可以直截地清楚地感受到,著名文艺评论家、文学翻译家傅雷先生做人、做学问的细致、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作风。

如果说《傅雷家书》是一部?

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或者经典的“教子篇”,那么,我想首先而最具这种意义的应当是这种态度和作风。

但绝不仅限于此,还有,傅雷先生由于自己的学识、思想而能将任何

大事小事阐发出深刻但绝不艰涩的道理,从而给人以启发。

当然,我不认为它仅仅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或者“教子篇”,对于像我这样并非艺术学徒(狭义)的读者,这些家书仍不失其伟大。

书中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时时给人深刻的开导。

其中贯穿始终,我以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做人、修养以及学问的关系实为一体的思想。

在我看来,这就是重视和强调“一般修养”的重要。

在其他信中,这种思想都有出现,比如关于去博物馆、去森林等建议,便是希望通过这些方式提高一般修养,而不是一味练琴、搞音乐。

对我的启发则是,读书只是修养途径之一,另外还应有其他。

即使读书,也不应仅限某某学科。

一般修养的建立和提高即要求

文学艺术,科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诸领域都需阅读。

因为,人生或生活绝不像大学学科分类那么规范齐整。

各领域都只是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一个侧面,要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以及我们自己,广泛

阅读是有好处的。

其实我早就受了***的影响而这么要求

自己了。

除此之外,其他比如,关于感情(激情)和理智的关系,应当以理智控制感情;常以星际或宇宙的视野看待人生的一切事物,因而明白人的局限性,等等,皆为真知灼见,无不闪耀着理性的灵光!

以上

便是一读《傅雷家书》后的一些

感想。

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读后感只能记录我的一部分收获,更多的则写不出来,而是要融入身体。

本来读书笔记、读后感之类就是手段而已,理解并践行其中的道理才是最重要的。

第五篇: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000字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书信作为万里相隔的亲人之间维系感情的方式,自古至今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而一对父之间的通信,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得到如此多的认同,这就是《傅雷家书》不同于普通家信之处。

我长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无法体会到那种互通家书时因距离而产生的淡淡的忧愁和丝丝的甜蜜。

我很向往这种感觉,因此我拜读了这本《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摘编了1954年-1966年傅雷暨夫人写给儿傅聪、傅敏等的中外家信185封,其中大部分是写给出洋在外并最终成为著名钢琴演奏家的大儿傅聪的信件。

洋洋万言,字字意涌动,阅者无不为傅雷教的精神感动。

信中有对过去教过于严格的悔赎,有对儿进步的表扬和鼓励,有对音乐和艺术的指导和探讨,有对党和国家建设及运动的看法和意见,有对儿生活的嘘问和关心,“贯穿全部家书的情义,就是要儿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看一部家信录,就是看一片傅雷的“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冰心世界,我们不光明白了傅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翻译名家的原因,更会从中学到如何育成才的人生真谛。

我对书中这样一段话感慨良深:

“说到不完整……你提到的perfection(完美),其实perfection(完美)根本不存在的,整个人生,世界,宇宙,都谈不上perfection。

……我们一辈的追求,有史以来多少世代人的追求,无非是perfection,但永远是是追求不到的,因为人的理想、幻想,永无止境,……。

”由此我想到一个故事。

以前有一面破碎的镜,碎成了好多片,其中有一片想去找到剩余的,以重新组成原有的镜的面貌。

一路上它由于自己有棱有角,滚得很慢,从而领略到了一路的可餐秀色。

当它千心万苦地找到了所有碎片,“破镜重圆”时,它成为了一个整圆,滚得很快很快,一路上的风景在刹那间掠过。

其实我们都在追求完美,而恰恰是我们现在的不完整,把我们带到了追求完美的境界,促成了其他一方面相对的完整。

而真正当有一天,所谓的完美在身上发生时,我们倒有可能失去很多。

傅雷教是以严厉而著称,我以为他们父的关系固然是不太好的,而读了此书之后,想法有了极大的改变。

傅聪至海外留学,与父亲的联系自然只能依靠书信,于是父之情便在一封封家书中表露无疑。

他们通过书信一起讨论艺术,研究乐曲的内涵,交流对事物的看法,虽然没有母通信时那种嘘寒问暖,但他们之间的默契却是其他无论什么都无可代替的。

掩卷后对书回想起来,最大的感触就是傅雷对艺术甚深的造诣。

傅雷对于艺术尤其是乐曲的领会,颇有一番自己的见解。

这便使我不禁想到,大凡在文学上有所建树的人,在艺术领域也有着较高研究。

也许便是因为文学和艺术是相同的吧。

不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人读完了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果;而风格迥异的各类乐曲,也会带来相似的结果。

秀美的散文,带来的是有如欣赏了欢快的咏叹调后的愉悦;沉重的小说,带来的便是如同悲恸的交响曲给人的震撼;诙谐的杂文,带来的会是歌剧般幽雅的场景和事后无尽的思考。

细读完这本《傅雷家书》,感觉是像戏曲那样给人以不俗的氛围和回味的余地。

《傅雷家书》全书是一个父亲在循循善诱,读来很亲切,既饱含了对儿的深情,也有着父亲独有的不可抗拒的威严。

读《傅雷家书》,感受的是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

父之间的感情因为艺术的崇高而得以升华,成为一份取之不尽的人类精神的养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