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楼钢筋工程技术交底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79637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宅楼钢筋工程技术交底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住宅楼钢筋工程技术交底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住宅楼钢筋工程技术交底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住宅楼钢筋工程技术交底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住宅楼钢筋工程技术交底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住宅楼钢筋工程技术交底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住宅楼钢筋工程技术交底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住宅楼钢筋工程技术交底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住宅楼钢筋工程技术交底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住宅楼钢筋工程技术交底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住宅楼钢筋工程技术交底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住宅楼钢筋工程技术交底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住宅楼钢筋工程技术交底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住宅楼钢筋工程技术交底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住宅楼钢筋工程技术交底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住宅楼钢筋工程技术交底2.docx

《住宅楼钢筋工程技术交底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楼钢筋工程技术交底2.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住宅楼钢筋工程技术交底2.docx

住宅楼钢筋工程技术交底2

钢筋工程技术交底

一、设计概况

1.1、本工程单体±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分别有24.1、24.6、24.7、24.9、25.1。

1.2、结构形式:

各号房为框剪力墙结构,结构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0。

1.3、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剪力墙抗震等级为四级。

1.4、本工程地下室的砼强度等级为C35。

1.5、钢筋等级采用A(HPB235,fy=210N/mm²),B(HRB335,fy=300N/mm²),C(HRB400,fy=360N/mm²)。

具体钢筋规格详设计图。

1.6、钢筋之间焊接:

HPB235钢筋之间手工焊接采用E43XX焊条,HRB335钢筋之间手工焊接采用E50XX型焊条,HPB235与HRB335钢筋之间焊接采用E43XX型焊条手工电弧焊用的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5117)或《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的规定。

1.7、单体各构件规格分别详设计图。

地下室底板、侧壁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为30mm,桩承台部分钢筋保护层厚度为40mm,且地下室外墙外侧砼保护层内配A6@200双向。

1.8、受力筋的连接要求、框柱主筋、剪力墙暗柱主筋及竖向分布筋与承台的埋置做法等详总说明中相关条款及单体相关部位具体做法。

1.9、本工程钢筋连接按部位和规格主要为:

地下室底板受力筋采用直螺纹连接,局部采用闪光焊(在满足检测合格)和手工电弧焊连接;

板墙、暗柱B12以下为绑扎搭接连接,B16以上采用电渣压力焊。

二、准备工作

2.1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应认真阅读设计施工图纸及有关施工图集。

按进度计划提前申报钢筋规格数量,并按时进场;

2.2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及钢筋翻样工作应提前出材料计划及翻样供料单,且全面,正确;

2.3根据进度、工程量,对人员配备满足需要,并提前进场;

2.4钢筋制作、绑扎前对操作班组作详细技术交底。

2.5本工程钢筋施工技术为常规操作技术,故对部分常规作业要求将浅述。

三、钢筋加工、制作工艺流程

3.1钢筋制作和安装,根据设计要求。

四、钢筋加工制作质量要求:

4.1应按料单尺寸及数量要求精心制作;

4.2对梁筋的总长度应严格控制正确,不使产生过长或短缺,造成顶模和补焊接长现象;

4.3结构拉结筋的内尺寸应为梁或墙的钢筋外包尺寸。

4.4各梁箍筋内尺寸应根据主筋为保护层作为依据。

五、钢筋绑扎质量保证措施及注意事项:

5.1钢筋绑扎前应对钢筋位进行弹线,在纵筋上划出分布筋或箍筋的位置,确保间距尺寸正确,并与图纸、料单校对复合。

5.2钢筋绑扎时,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和设计要求进行,根据本工程基础特点应做到如下几点:

5.2.1受力钢筋的接头应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5.2.2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2倍;

5.2.3如采用绑扎搭接接头,其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相互差开(钢筋绑扎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倍搭接长度)。

5.2.4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接头时,连接区段差开间距的长度不小于35d,且不小于500mm,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在受拉区不应大于50%,绑扎不超过25%。

5.2.5板、墙、梁、柱受力钢筋最小保护层;钢筋接头;钢筋弯折法则;钢筋的锚固及搭接长度均参照下表:

HPB235

锚固长度

25d

当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锚固及搭接长度数据需乘1.1系数

搭接长度

30d

HRB335

锚固长度

31d

搭接长度

37d且>300mm

5.2.6柱筋,剪力墙筋留插等,应根据轴线的关系尺寸、正确留插,对剪力墙筋应拉线通直。

5.2.7剪力墙有变截面时,当竖向分布筋规格和间距不变时应按以下简图1示意施工。

当竖向分布筋规格和间距有变时,应按上图2、3示意施工。

5.2.8剪力墙钢筋绑扎时,应注意长向倾斜及电梯井,筒体钢筋向一个或二个方向倾斜而造成模板支设无法垂直。

5.2.9门窗过梁底标高距梁或板≤300和门垛≤100时,应与梁或板同时浇筑。

5.2.10所有钢筋绑扎完毕后均应检查其间距、平直度是否符合要求,并按要求垫上保护层垫块。

5.2.11底板钢筋支撑体系

底板钢筋支撑根据不同的底板厚度,钢筋要求采取以下支撑体系:

(如下图)

5.2.12当楼板配筋为单排,四周梁面设负筋时,板中的电线管上部设垂直向抗裂加强筋:

(如下图)

5.2.13悬挑脚手架层次的钢梁位在阳台外侧边梁时,该梁纵筋补强示意图:

注:

当悬挑钢梁位于阳台时,其阳台挑梁的负筋、外侧梁的主筋,在原设计钢筋直径读数的基础上增加2mm(如:

2B18,现改为2B20),构造不变。

5.2.14塔吊、人货电梯附墙处加强筋

塔吊、人货电梯附墙铁件在砼墙留孔处钢筋补强示意图:

塔吊附墙铁件在阳台边梁时,应注意:

人货电梯附墙处的梁腹高中间增设N2B14;

附墙点两侧500mm梁箍筋加密至中距100mm。

5.2.16电梯坑、集水坑内箱模防位移措施

电梯井、集水井模抗移位支撑筋,并有止水片及防浮“Π”加筋

5.3电渣压力焊技术要点:

电渣焊主要用于墙、柱、竖向钢筋的连接或斜向倾斜度4:

1范围内,并将用于B14以上规格的竖筋。

5.3.1电渣压力焊施工,应由相应资质的专业施工队伍施工,并均持有效上岗操作证。

5.3.2焊剂应符合GB-5293碳素钢埋弧焊用焊剂的规定,如受潮使用前须经250-300℃。

烘焙2h,回收的焊剂,应除去熔渣和杂物,并应与新焊剂混合均匀后使用,焊剂应有出厂合格证。

5.3.3焊接质量关键:

电渣压力焊接头不得出现偏心,弯曲、烧伤等焊接缺陷,四周焊包应均匀,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应大于或等于4mm,钢筋与电极接触处,应无烧伤缺陷,接头处的弯折角度不得大于4°,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大于2mm,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切除重焊。

5.3.4在施焊过程中,专业技术人员应全程监控其焊接质量情况,并经监理见证按规定数量组数取样及时送检,施焊前应作详细交底。

六、底板连接的方式

底板连接可采用闪光焊、电弧焊与滚轧直螺纹套筒连接三种方式。

七、钢筋闪光焊技术、质量要点:

7.1技术要点:

7.1.1当构件纵筋总长不大于12~15m的受力筋宜采用闪光对焊;

7.1.2在一般情况下,闪光对焊适用B16~B20,B20以上采用机械连接;

7.1.3根据需用选定焊机型号。

通常采用连续闪光焊工艺方法,其主要与焊机容量钢筋等级、规格大小及有关系,一定容量的焊机只能焊接与之相适应规格的钢筋。

连续闪光焊采用不同容量的焊机时,对不同牌号钢筋亦能焊接,但对钢筋直径有所限定。

(详见表)。

7.1.4当钢筋直径起出限定时,应采用“预热闪光焊”。

7.1.5当钢筋直径起出限定时,且钢筋端头不平整时,应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

7.2质量要点:

7.2.1采用连续闪光焊工艺的操作人员,须经考核合格且持有效上岗证,且须是有多年闪光焊接经验的操作人员;

7.2.2在闪光焊,连续闪光焊作业时,须进行预焊,根据钢筋规格及钢筋端部平整度情况,并确定焊接技术过程中的几个要点进行施焊,对试焊出的接头,可作取样送检,在未能接到合格证明前,不应批量焊接;

7.2.3在接到试焊接头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批量焊接;

7.2.4焊接时,应依据试焊过程中的“要点”作为“定势”作业过程法,保证每个焊接接头质量;

7.2.5在焊接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调伸长度、烧化留量及变压器级数等焊接参数;

7.2.6连续闪光焊时的留量为包括烧化留量,有电顶锻留量和无电顶锻留量;闪光—预热闪光焊时的留量包括为:

一次烧化留量、预热留量、二次烧化留量、有电顶锻和无电顶锻留量;

7.2.7在焊接过程中应注意其钢筋规格变化后须对焊机容量及时调整,烧化时间、压接力度等;

7.2.8在批量焊接过程中,应随机见证取样送检。

八、钢筋电弧焊技术、质量要点:

8.1技术要点:

8.1.1当构件受力筋总长度超过15m以上者,其中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接头宜采用搭接焊;

8.1.2焊接时应先确定单面焊为宜,其搭接长度及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及设计要求(且在配制总长度时应有所考虑),不足搭接焊长度时采用绑条焊,长度2-3cm(如下简图);

8.1.3搭接焊时,焊接端的钢筋应预弯,并应使两钢筋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8.1.4配用焊条,当钢筋为HPB235之间及HPB235与HRB335钢筋焊接时用E43焊条,当HRB335钢筋之间焊接时用E50焊条;

8.2焊接质量要点:

8.2.1操作人员必须有经考核合格并持有效上岗证书方可上岗操作;

8.2.2作业人员在焊接前应了解钢筋的等级,正确配备焊条型号;

8.2.3配备的焊接设备必须完好,保证作业过程于正常状态;

8.2.4在施焊过程须预焊钢筋接头进行送样实验,合格方可正确焊接;

8.2.5在施焊时,应将两根钢筋分离一定要求的宽度,使达到一定焊缝厚度要求;

8.2.6在分层施焊时,应及时清除焊渣,焊缝表面应光滑,焊缝余高应平缓过渡,弧坑应填满;

8.2.7待焊至一定数量时,须请专业质量员全数检查其焊接质量确认合格后申报监理复查验收;

8.2.8监理要求现场随地取样的,应配合随地取样送检。

九、钢筋套筒连接技术、质量要点:

9.1技术要点:

9.1.1凡参与接头施工制作、施工的人员必须参加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9.1.2钢筋端头加工必须符合标准要求,对需要截断的端头不得用冲断,而应用切割机处理。

9.1.3加工钢筋螺纹的丝头、牙形、螺距等必须与连接套牙形、螺距一致,且经配套的量规检验合格。

9.1.4加工钢筋螺纹时,应采用水溶性切削润滑液;当气温较低时,应掺入15%-20%的亚硝酸钠,不得用机油作润滑液或不加润滑液套丝。

9.1.5经自检合格的钢筋丝头,应作出标记,并对每种规格加工批量随机抽检10%,且不小于10个,如有不合格,必须全数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9.1.6连接钢筋时,钢筋规格和连接套的规格应一致,钢筋螺纹的型式、螺距、螺纹外径应与连接套匹配,并确保钢筋和连接套的丝扣干净,完好无损。

9.1.7连接钢筋时应对准轴线,连接完成后,应使两个丝头在套筒的中间位置互相顶紧,套筒外丝扣数应满足规范要求。

9.2质量要点:

9.2.1套筒与钢筋的材质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连接钢筋时,应检查螺纹加工检验记录,接头型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中相应等级要求。

接头强度必须达到同类型钢材强度值。

9.2.2螺纹丝头牙形检验:

牙形饱满,无断牙、秃牙缺陷,且与牙形规的牙形吻合,牙形表面光洁的为合格品。

9.2.3连接好的钢筋接头必须满足技术要求,外露丝口外观上一般为2个。

9.2.4直螺纹钢筋对接时,必须使两筋相接控制在套筒的中心位置。

十、特殊部位钢筋绑扎

止水钢板放置后必须电焊固定,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放置位置安装。

在与柱箍筋有冲突时应先安装止水钢板,待止水钢板焊接固牢后,在原柱的位置加设附加筋以起原箍筋的作用,附加筋可用开口箍的形式焊接止水钢板上。

地下室外墙底板施工注意事项:

根据图纸说明要求,地下室外墙迎水面,底板下层钢筋保护层厚度为50mm和100mm。

地库底板及外墙均设置施工后浇带,后浇带两侧砼厚度的中间均埋设止水钢板。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部位的外侧根据设计要求,另设钢筋砼防水板块。

该板块本工程采用预留插筋,在回填土前作二次浇筑(也可采用240厚砖砌)。

十一、职业健康,安全注意事项:

11.1所有操作人员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

进入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11.2焊工操作时应穿电焊工作服,绝缘鞋和戴电焊手套,防护面罩等安全防护用品。

11.3电焊操作周围10m范围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11.4操作前首先检查焊机和工具,如焊钳和焊接电缆的绝缘情况,焊机外壳保护接地和各接线点等,确认安全合格后方可作业。

11.5焊接现场应配置消防器材,如灭火器等。

11.6严禁在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扩散区域内进行焊接作业。

十二、附表

钢筋加工及绑扎允许偏查表

项次

项目(钢筋加工)

允许偏差(mm)

1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2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3

箍筋内净尺寸

±5

 

项次

项目(钢筋安装位置)

允许偏差(mm)

1

钢筋绑扎网

长、宽

±10

网眼尺寸

±20

2

绑扎钢筋骨架

±10

宽、高

±5

3

受力钢筋

间距

±10

排距

±5

保护层厚度

基础

±10

柱、梁

±5

柱、墙、壳

±3

4

绑扎钢筋、横向钢筋间距

±20

5

钢筋弯起点位置

20

6

预埋件

中心线

5

水平高度

+3,0

 

闪光对焊异常现象、焊接缺陷及消除措施

异常现象和焊接缺陷

措施

烧化过分剧烈并产生强烈爆炸声

1.降低变压器级数;

2.减慢烧化速度。

闪光不稳定

1.消除电极部和表面的氧化物;

2.提高变压器级数;

3.加快烧化速度。

接头中氧化膜、未焊透或夹渣

1.增加预热程度;

2.加快临近顶锻时的烧化速度;

3.确保带电顶锻过程;

4.加快顶锻速度;

5.增大顶锻压力。

接头中有缩孔

1.降低变压器级数;

2.避免烧化过程过分强烈;

3.适当增大顶锻留量及顶锻压力。

焊缝金属过烧

1.减小预热程度;

2.加快烧化速度,缩短焊接时间;

3.避免过多带电顶锻。

接头区域裂纹

1.检验钢筋的碳、硫、鳞含量;若不符合规定时应更换钢筋;

2.采取低频预热方法,增加预热程度。

钢筋表面微熔及烧伤

1.消除钢筋被夹紧部位的铁锈和油污;

2.消除电极内表面的氧化物;

3.改进电极槽口形状,增大接触面积;

4.夹紧钢筋。

接头弯折或轴线偏移

1.正确调整电极位置;

2.修整电极钳口或更换已变形的电极;

3.切除或矫直钢筋接头。

钢筋电渣压力焊焊接参数

钢筋直径

(mm)

焊接电流

(A)

焊接电压(V)

焊接通电时间(S)

电弧过程

电渣过程

电弧过程

T1

电渣过程

T2

14

200~220

35~45

18~22

12

3

16

200~250

14

4

18

250~300

15

5

20

300~350

17

5

22

350~400

18

6

25

400~450

21

6

28

500~550

24

6

32

600~650

27

7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焊接缺陷与防止措施

焊接缺陷

措施

轴线偏移

1.矫直钢筋端部;

2.正确安装夹具和钢筋;

3.避免过大的顶压力;

4.及时修理或更换夹具。

弯折

1.矫直钢筋端部;

2.注J鼓安装和扶持上钢筋;

3.避免焊后快卸夹具;

4.修理或更换夹具

咬边

1.减小焊接电流;

2.缩短焊接时间;

3.注意上钳口的起点和止点。

确保上钢筋顶压到位。

未焊合

1.增大焊接电流;

2.避免焊接时间过短;

3.检修夹具,确保上钢筋下送自如。

焊包不匀

1.钢筋端面力求平整;

2.填装焊剂尽量均匀;

3.延长电渣过程时间,适当增加熔化量。

烧伤

1.钢筋导电部位除净铁锈;

2.尽量夹紧钢筋。

焊包下淌

1.彻底封堵焊剂筒的漏孔;

2.避免焊后过快回收焊剂。

雨天、雪天不宜进行施焊,必须施焊时,应采取有效的遮蔽措施。

焊后未冷却,不得碰到水、冰雪。

连续闪光焊钢筋上限直径

焊机容量(KV·A)

钢筋牌号

钢筋直径(mm)

160

(150)

HPB235

HRB335

HRB400

RRB400

20

22

20

20

100

HPB235

HRB335

HRB400

RRB400

20

18

16

16

80

(75)

HPB235

HRB335

HRB400

RRB400

16

14

12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