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两套含教学反思 附同步练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81613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两套含教学反思 附同步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部编版《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两套含教学反思 附同步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部编版《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两套含教学反思 附同步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部编版《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两套含教学反思 附同步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部编版《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两套含教学反思 附同步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部编版《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两套含教学反思 附同步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部编版《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两套含教学反思 附同步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部编版《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两套含教学反思 附同步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部编版《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两套含教学反思 附同步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部编版《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两套含教学反思 附同步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部编版《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两套含教学反思 附同步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部编版《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两套含教学反思 附同步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部编版《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两套含教学反思 附同步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部编版《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两套含教学反思 附同步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部编版《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两套含教学反思 附同步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部编版《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两套含教学反思 附同步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部编版《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两套含教学反思 附同步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部编版《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两套含教学反思 附同步练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部编版《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两套含教学反思 附同步练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部编版《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两套含教学反思 附同步练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两套含教学反思 附同步练习.docx

《部编版《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两套含教学反思 附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两套含教学反思 附同步练习.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两套含教学反思 附同步练习.docx

部编版《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两套含教学反思附同步练习

《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本课“创、携”等11个字,其中两个多音字“累鲜”,会写“术、伟”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纸的发明过程。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为做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重点难点

1.从纸的发明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

2.帮助学生理清纸的发明过程。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创、携”等11个字,其中两个多音字“累鲜”,会写“术、伟”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播放动画,交代任务。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纸的哪些知识?

(有书写纸、包装纸、餐巾纸、卫生纸……)

(课件出示2:

各种用途的纸)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纸的发明过程的文章——《纸的发明》,看看我们又会有什么收获。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

纸的发明)

看到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学生质疑,师总结如下:

(1)纸是谁发明的?

(2)纸的发明经过怎样一个漫长的过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要求:

(课件出示3)

1.请小朋友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边读边在文中框出生字,给生字表里的生字注音。

2.标出理解、不理解的词句。

3.标出小节号,并作读后感悟的批注。

4.想想文中写了纸的什么故事?

(一)学生按初读要求自主预习。

(二)预习反馈:

1.出示带有认读生字的词语(课件出示4)

创造携带蔡伦朝鲜欧洲社会积累保存制造

2.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开火车读,并说出识字方法。

(课件出示5)

3.教师适时归纳

(1)正音平舌音“蔡存”,翘舌音:

“制、创、洲、社”;前鼻音:

“伦鲜”。

另外,“鲜、累”是多音字,“鲜”在这里读“xiăn”,还有一个读音“xiān”,组词为“鲜花”;“累”在这里读“lěi”,还有一个音是“lèi”,组词“劳累”。

(2)识记字形。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吗?

形声字结构特点:

创伦洲蔡

熟字带生字:

隽一携区一欧土一社

4.巩固记忆。

男女对读、分组比赛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师:

大家能不能理清楚这篇课文的脉络,把握住作者的思路呢?

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再去认真读课文。

2.小组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

课文共五个自然段,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划分段落如下:

(课件出示6)

第一部分(1自然段):

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之一。

(总)

第二部分(2~4自然段):

纸的发明过程。

(分)

第三部分(5自然段):

造纸术影响了全世界。

(总)

(板书:

伟大贡献之一发明过程影响了全世界)

4.小结:

文章叙述,脉络清晰,层层深入,让我们再一次读读这篇文章。

四、规范写字,书写指导

(课件出示7)(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术伟录册保存约验阿欧洲社

1.如何识记这些生字?

熟字加部件(偏旁):

“木+丶=术”,“呆+亻=保”“州+氵=洲”“土+礻=社”

减一减:

“绿-纟=录”“药-艹=约”“啊-口=阿”“删-刂=册”

形近字比较:

苇一伟有一存脸一验

1.观察生字的位置和本身的结构,书写这些生字时要注意什么?

2.练习写字,教师指导

(1)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册”横在横中线上,右边的部分稍高一些。

“验”:

“马”当偏旁时,底下的一横变成提。

“洲”右边的部分,三个点的方向不一样,左边的点朝左下,右边的两点都朝右下。

中间的竖稍短,右边的竖稍长。

(2)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3)小结:

书写美观、正确的,请为自己再加上两颗星。

没有得到星的同学可要加油了!

【设计意图: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自主识字,自主预习,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设计意图:

以自然段为单位把课文拆分,在概括段落的内容的同时理清课文的顺序。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并提供平台让孩子当小老师。

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板书设计】

10纸的发明

伟大贡献之一发明过程影响了全世界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教学中,本文首先“学习生字词,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通过课件展示比较难读的以及与课文理解有直接帮助的字词,在指读当中发现不正确的字词读音,随即把它们进行正音。

然后“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且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课文段落大意,从而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从而实现由初读到品读的过渡。

不足之处:

放手给学生,必定造成学生思维的异常活跃,如何让学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序地教学,是今后应该注意到的。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纸的发明过程。

2.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为做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

(课件出示9)

创造携带蔡伦朝鲜欧洲社会

造纸术伟大记录一册保存

2.指名朗读课文,开火车读。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纸的发明》,看看造纸术的发明经过一个怎样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

(板书:

纸的发明)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谈话导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造纸术是我国发明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2.师: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自读课文,画句子

A、读通课文,划出课文中所讲的有关纸的知识,记一记。

B、自读课文,划出你不知道的知识。

C、自读课文,试着从课文中找到有关纸的发展的过程。

学生读文,边读边画出问题的答案。

3.了解纸的发展过程(课件出示10:

练习1)

A、完成课后练习1

B、在完成课后练习1的基础上,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说一说纸的发展过程。

C、在完成课后练习1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加上自己的补充来介绍纸的发展过程。

三、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学习课文2、3自然段。

我们先要来讲的内容就是在纸发明以前人们是用什么来当纸的?

先请大家读一读课文2、3自然段。

小组讨论交流,展示交流:

生1:

古时候,纸没有发明之前,我们的祖先把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或把字刻在青铜器上。

生2:

书是用竹片、木片做的,很笨重。

生3:

后来人们就把字写在帛上,这样就轻便了,可是这样的书价钱太贵,很少有人用,不能普及。

生4:

西汉时期,人们懂得了用麻造纸,但是麻纸比较粗糙,不好书写。

(板书:

竹片:

笨重帛:

轻便、太贵麻纸:

粗糙)

自说--同桌互说一指名说

2.学习4自然段

(1)东汉的蔡伦是怎么制造出纸的?

(课件出示11)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张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试着用“既……又……”造句。

(2)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生:

因为这种纸“既轻便又好用”。

生:

因为这种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板书:

蔡伦纸:

既轻便又好用价格又便宜)

(3)蔡伦真了不起呀,我们都很佩服他。

让我们用赞叹而又自豪的语气读读第4自然段。

3.学习第1、4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读1、4自然段。

(1)这两个自然段在行文结构上是什么关系?

(一个总起,一个总括。

是前后呼应的关系。

(2)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伟大贡献之一?

这个问题在最后一段能找到答案:

因为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极大的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四、拓展运用,读写训练

1.把收集到各种新型的纸张,选择一种进行自我介绍。

2.写一段号召大家节约用纸的话。

造纸需要大量的树皮,如果大量砍伐树木肯定会破坏环境,现在请你写一段让大家节约用纸的话。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出示字词,朗读课文,引入课题,温故而知新。

 

【设计意图:

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并通过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很好地完成了阅读教学。

 

【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体会蔡伦的发明是很了不起的,从而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

总结全文,提炼主题,写话训练,加深理解,升华了主题,训练了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

10纸的发明

竹片:

笨重

帛:

轻便、太贵不能普及

麻纸:

粗糙

蔡伦纸:

既轻便又好用、价格又便宜传承下来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除了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外,在主要内容的把握上,还通过主要内容填空、理清课文的条理,从而为品读课文奠定基础。

在对比阅读蔡伦发明的纸和他之前的那些纸,了解蔡伦纸发明的伟大,以及被传承普及的原因,从而自然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由衷的赞叹之情。

教师在最后又设计了写话训练,这样就有效地加深学生对文章把握,并训练了表达能力。

不足之处:

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表扬鼓励学生,让学生不断进步,对语文产生兴趣。

【同步练习】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给下列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创(chànɡchuànɡ)蔡(càichài)伦(lúnnún)

册(cèchè)洲(zōuzhōu)录(lùlǜ)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恰当的动词。

()文字()发展()在水里

()造纸术()经验()欧洲

阅读能力大提升

三、重点段落品析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张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用“”画出蔡伦的造纸过程的句子。

2.用“”画出蔡伦的造纸术为什么被传承下来的原因的语句。

3.用“既……又……”造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创新大拓展

四、学习了本课,你想对蔡伦说些什么?

参考答案

一、创(chuànɡ)蔡(cài)伦(lún)册(cè)洲(zhōu)录(lù)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创造)文字(促进)发展(浸)在水里

(改进)造纸术(积累)经验(传到)欧洲

三、重点段落品析

1.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张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2.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3.这件衣服穿在身上既漂亮又舒适。

四、蔡伦,你真了不起,为祖国争光,为世界人们造福。

我要向你学习,长大学会发明创造。

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富强!

 

备课素材

【写作背景】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

远古时代没有纸。

商朝时,将字刻于龟甲、兽骨之上(既甲古文)。

周朝时,用竹简(即竹片)、木简、帛写字著书。

西汉时,劳动人民发明用丝絮造纸,后来用麻纤维造纸。

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

从此,纸的产量大增。

唐朝时,造纸术开始外传朝鲜、日本和阿拉伯、欧洲等地。

这篇课文用对话的形式介绍了纸的发明经过。

全文共5个自然段。

第2、3、4、自然段是重点,讲述的是纸的发明和造纸方法的传播,赞颂我们祖先的创造业绩。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蔡伦(?

-121)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

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

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

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权力斗争自杀身亡。

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

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纸神”。

麦克·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在第七位。

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中蔡伦上榜。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特别展示了蔡伦发明的造纸术。

【其他资料】

中国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是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一种观点,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是古代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一般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

此一说法最早由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0纸的发明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创造、阅读、携带、学富五车、蚕茧、薄片、粗糙、捣烂、轻便、邻近”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3.了解纸的发展过程,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4.了解造纸术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默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了解纸的发展过程,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了解造纸术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一刻也离不开纸,我们的课本是用纸做成的,我们的书写也离不开纸。

你知道纸是怎么来的吗?

(学生自由发言)

同学们了解的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纸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近义词辨析:

发明(创造出新事物或新方法。

)发现(第一次看到或知道。

1.选词填空。

发现发觉发明

(1)鲁班()了锯。

(2)科学家()了一种新的生物。

(3)我()小星这两天不高兴,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学生采用自主识字的方式进行。

2.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

创造携带保存制作蔡伦

积累朝鲜欧洲社会促进

指名读,指名领读,齐读。

互相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够准确的字音。

3.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

术伟录册保存

约验阿欧洲社

①小组交流:

怎样写好这些字。

②全班交流,教师评议,重点指导。

③“术”点在右上角的字,后写点。

“社”点在左上角的字,先写点。

④“伟、保、存、约、验、阿、洲、社”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⑤“欧”字是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右基本同宽,左低右高。

⑥“录”是上下结构,下半部分是五画,不要写成“水”。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看拼音,写词语。

jìshù

()

wěidà

()

jìlù

()

shūcè

()

bǎocún

()

ōuzhōu

()

3.比一比,组词语。

存()在()

约()药()

社()杜()

验()脸()

三、再读课文,探究初成。

1.学生自由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1)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2)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

那时候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竹片、木片上,后来发明了帛。

(板书:

龟甲兽骨竹片木片帛)

(3)西汉时代,人们用麻来造纸。

(板书:

麻纸)

(4)我国东汉时代的蔡伦发明了纸。

(板书:

纸蔡伦)

(5)造纸术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四、作业:

练习书写本课的会写字。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

指名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够准确的字音。

二、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1.学生自由读课文,小组交流,填写表格,了解纸的发展历程。

时间

用料

优点

缺点

造纸

术发

明以

麻纸

2.利用投影展示小组填写的表格,集体评议,进行补充和正误,教师小结。

时间

用料

优点

缺点

造纸

术发

明以

龟甲

兽骨

竹片

木片

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

后来

蚕丝

比竹片、木片轻便。

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麻纸

西汉时代

价钱低廉

比较粗糙,不好书写。

东汉时代

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

轻便好用,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3.小组交流,通过对比,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轻便好用,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4.造纸术大发明,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造纸术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5.为这一发明作出贡献的人是谁?

(蔡伦)

课件出示蔡伦资料,学生自由阅读。

蔡伦(?

-121)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

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

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

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权力斗争自杀身亡。

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

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纸神”。

麦克·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在第七位。

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中蔡伦上榜。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特别展示了蔡伦发明的造纸术。

6.再读课文,深入了解。

三、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1)交流:

把句子改为“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可以吗?

为什么?

(2)小组交流,代表发言,教师小结,引出“四大发明”。

2.了解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1)课件出示:

四大发明是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一种观点,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是古代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一般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

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为世界留下的一串光耀的足迹,是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象征

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掀起一场人类文字载体革命;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指南针的发明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提供了条件;火药武器的发明和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2)自由阅读,简单了解。

3.学习了课文,阅读了有关资料,你想说点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评议。

四、总结全文,感情升华。

1.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书写着永不停息、对美好幸福的追求,展示着永不磨灭、对民主富强的探寻。

绵延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从来就没有中断过。

作为新中国的少年儿童你们应该为祖国悠久灿烂的历史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同时,我也希望大家努力学习,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2.自由读课文。

五、作业。

1.阅读课本上的资料袋,了解纸的家族的更多知识。

2.搜集和阅读有关四大发明的更多资料。

教学过程第三课时

一、音乐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恭喜恭喜恭喜你》,让学生感受节日的喜庆,调动研究的激情。

(熟悉的音乐,以生动的欢度春节画面,唤起学生对春节的回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2.学生谈谈听着熟悉的音乐想到的。

二、汇报活动情况。

1.情景模拟演示:

一个同学去采访蛋糕店老板,了解月饼的制作工艺。

看后交流社会调查时的注意事项。

(目的在于指导学生在参与社会调查时要有礼节有礼貌。

教学生学会在实践活动中应怎样去搜集资料,在调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互动交流各组活动成果与情感体验。

三、整理信息,形成观点。

1.指导各个小组的成员根据活动中获得的信息作进一步的筛选和整理,形成共识。

2.小组讨论如何整理信息,以及以何种形式将这些信息展示给大家欣赏。

(给学生充足整理时间,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及团结合作能力,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适时教给学生如何更好更快地搜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3.小组内再作分工合作,完成各自的预期成果展示形式。

四、小组汇报研究成果,介绍传统节日知识。

1.学生按组别分别进行汇报交流,小组内成员互为补充说明。

展示内容有:

手抄报、自制书签、PPT、诗歌朗诵。

2.师生评议。

(汇报成果这一环节,通过交流、讨论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探究方法,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传统节日的重要性和它的相关知识。

1.列举我国的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

 

五、谈收获。

1.学生交流收获,畅谈体会,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教师评议。

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及时的反馈,以促使学生改进学习,激发他们掌握方法,为以后更好的学习。

六、活动总结。

1.对本小组自开展本课题以来的做法和感想进行总结,并对整个活动的过程进行评价。

2.教师小结,激发学生做一个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好孩子!

立志长大后为家乡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课堂小结

[教学板书]

纸的发明

龟甲兽骨竹片木片帛

麻纸

纸蔡伦

[教学反思]

《纸的发明》

这是一篇科普知识短文,主要讲了纸的发展历程,揭开了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并从中感受到造纸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

反思我的教学过程,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方式是影响学习方法掌握的重要外部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种中,应有较强的指导学习方法的意识,有坚实的语文知识基础,能凭借学习内容,把指导学生学习语文内容与如何学习统一在同一过程中,寓学法于教学之中,久而久之,学生领悟各种学习方法。

二、注重自主学习,强化合作探究。

这一课的教学要点是让学生弄清纸的发展历程,初步了解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

这既是这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因此,我抓住本课课后的主线问题“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照样子填写下面的表格”组织学生探究交流。

在这一环节教学时,我对课本上的表格进行了改造,运用填表法,以小组合作方式,自主学习。

在汇报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的语言训练,体会用词的巧妙,不应该是机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