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作文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187617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作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作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作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作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作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作文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作文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作文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作文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作文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作文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作文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作文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作文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作文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作文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作文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作文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作文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作文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作文教案.docx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作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作文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作文教案.docx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作文教案

小学三年级作文备课

第一次习作指导

教学内容:

介绍自己家乡景物课时:

2课时总第1、2个教案

编写时间:

第三周星期一执行时间:

第三周星期三

【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写景作文的方法。

2、要抓住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

3、养成写作文"先准备后下笔"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以歌动情导课进入写作主题

1、师生共同演唱《阿里山》这首歌。

2、歌好听吗?

歌中的阿里山美吗?

其实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美景,你知道我们的家乡有哪些美景吗?

3、你们喜欢这些景物吗?

为什么?

4、今天,我们就要把我们对家乡的热爱用笔来写出来,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怎样写"家乡景物"。

(板书:

家乡景物)

[设计意图:

用歌声进入主题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引起了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学生对家乡的景物也有了热爱之情。

]

二、回顾所学课文掌握写景要素

(一)写景要素之"位置"

1、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很多是描写景物的,想写好景物作文,可以借鉴这些课文,如:

《黄山奇石》、《日月潭》、《珍珠泉》。

(用投影出示这几篇课文)

2、观察每篇课文的第一段,你发现了什么?

3、我们写景要先写什么?

(板书:

位置)

4、说说你想写的家乡景物在什么地方?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发现写景作文通常会先介绍所写景物的地理位置。

]

(二)写景要素之"特点"

1、黄山、日月潭、珍珠泉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2、想一想课文的题目与这些特点有什么关系?

(板书:

抓特点 写题目)

3、这次作文的题目,你打算怎样写?

[设计意图:

此处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景物的特点是写景作文的重点,其特点可以作为题目统领全篇。

]

3、这些特点都是作者怎样得出的?

(板书:

观察)

4、观察是写作文的基本方法,写景物的作文更离不开我们细心的观察,在观察景物时,你有什么建议吗?

(板书:

用眼、用耳、用手、用心)

5、试着去观察一位同学的外貌,你打算先观察什么,再观察什么?

6、通过对同学的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

(板书:

顺序)

7、我们认真的、有顺序的观察就是为了抓住景物的特点,只有抓住了特点,才能写出家乡景物的美。

你能从印象中找到将要写的景物的特点吗?

请说一说。

  8、小结:

为了把景物写得更美,光凭平时的印象还不够,我们要用上足够的时间仔细去观察你将要写的景物。

[设计意图:

观察是写景作文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怎样去观察景物的特点,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通过同学间的互相建议、现场观察一位同学的外貌,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明白观察不是走马观花,观察不是杂乱无章的。

]

(三)写景要素之"想象"

1、《珍珠泉》中说潭底有冒不完的水泡是有许多快乐的孩子吹出来的,这是真的吗?

(板书:

想象)

2、听听这篇作文《神女峰》,它是怎样想象的?

3、想象对于我们的作文有什么好处?

(小组讨论)

4、小结:

我们在写景物的作文时就要展开丰富的想象,甚至还可以用上"传说"来写出我们家乡景物的特点。

想象可以使一篇文章生动,只要肯想象,身边的一切都可以变得神奇。

[设计意图:

课文、范文都是指导写作的资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可以让每一个学生更加清楚想象在写景作文中的作用,想象实际上就是一种创新能力的体现。

]

(四)写景要素之"感情"

1、你喜欢学校的花坛吗?

你会把它写得很美吗?

你喜欢班上的哪一位老师?

你写他的时候会把他写得很丑、很可恶吗?

为什么?

2、作者为什么把黄山、日月潭和珍珠泉写得这样美?

(板书:

感情)

3、小结:

我们写景,就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物写,尽情的在作文中抒发自己的感情,这样的作文才会吸引读者。

[设计意图:

从实际生活中得出真实的体验,写喜欢的事物才会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

三、师生共同建议  完善写作方法

1、想要写好家乡景物,你们还有什么建议?

(板书:

优美词句 动静结合……)

2、自由读板书,巩固写景作文的方法。

3、总结:

选择好自己想要写的对象,用上今天学到的方法,利用课余时间去仔细观察,为写景作文做好准备,并要养成"写好观察记录""先准备后下笔"的习惯。

[设计意图:

用朗读来巩固方法,使作文课的指导又多了一种形式,总结中的习惯教育可以使学生的写作永远受益。

]

【板书设计】:

家   乡  景  物

了解位置

观察    特点      感情    抒发

展开想象

 

课题:

介绍家乡的美景讲评总序第三个教案

目的与要求:

针对“介绍家乡的美景”这次作文的情况,分析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鼓励优秀生,并将写得好的作文作为范文在全班交流.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写家乡的景物,要抓住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

教学方法:

谈话法。

教学准备:

将本次的优秀作文选出来。

教学过程:

一:

表扬本次作文写的好的同学:

二:

总结本次写作的优点和不足的地方:

1.本次作文写的好的同学,他们的作文层次清楚,语句通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尤为突出的是:

抓住了景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来写。

a、开头精彩的有:

我的家乡是沅江,那里没有雄伟的山,川流不息的河流,但是那里有一座美丽的洞庭公园。

家乡,是我们每人都无法忘怀的字眼。

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有着独特的美。

我喜欢家乡的很多地方,但我喜欢那迷人的市治大院。

b、精彩句子:

风孩子呼呼的飞过,花儿姑娘们都为了迎接它的到来都跳起了舞。

迎春花抖动着它那黄色而朴素的衣裳。

月季穿着它准备好了的梅红色而高贵的礼服在跳着华尔滋。

喇叭花用它那大大的喇叭为花儿们演奏……

带着音乐的喷泉有时像美丽的少女在舞蹈,有时候向人甜甜微笑,有时跳者美丽的舞蹈,真像个少女啊!

假山上的草很深,树很密,真是个绿色的大绒团。

c、精彩结尾:

我的家乡真美,我爱我的家乡,更爱美丽的洞庭公园!

这个人见人爱,人人都喜欢的洞庭公园成了我们心中的一朵漂亮、又美丽的花。

朋友们,你是否也想感受一下我家乡的美景了。

我相信你们已经沉醉了,我欢迎你们到我家乡来玩。

2.也有一小部分同学写作时没有按要求去做,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

a、语句不够通顺,层次混乱。

b、所写的景物不够吸引人。

c、错别字多。

本次作文不理想的有:

三:

范读优秀作文:

家乡,是我们每人都无法忘怀的字眼。

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有着独特的美。

我的家乡在洞庭湖畔,是一个南方水乡。

原来是800里洞庭现在变成了许多小塘。

这些小塘静的使人觉得那仿佛不是一潭水,而是一片绿苗。

蓝天、绿树、白云都倒影在里面,美丽极了。

小塘里的水格外清澈,水底的游鱼、沙石、都毫无掩饰地飘进眼帘。

夏天,我和小伙伴们还可以到小河去捉鱼、虾,到河边的石头下寻找螃蟹,一群群的小鸭子在河边嬉戏,他们三五成群的,不时的把扁扁的嘴伸进水中乱啄,或者扑打着羽毛还不太丰满的翅膀,抖动滚圆的身,顾盼四周,除了这些以外,还有骑牛牧羊的笛声,老人的笑声。

朋友们,你是否也想感受一下我家乡的美景了。

我相信你们已经沉醉了,我欢迎你们到我家乡来玩。

四:

学生之间交流看作文。

五:

学生看自己的作文,并更正错别字。

 

第二次习作指导

教学内容:

保护环境课时:

2课时总第4、5个教案

编写时间:

第五周星期一执行时间:

第五周星期三

(一)教学要求:

1、通过习作,提高学生环保意识,从而使学生自觉地为保护环境做贡献。

2、通过特定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掌握知识,自主选择习作体裁,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教学准备:

1、象征伐木人的衣饰、一些象征工人、农民、猎人等身份的头像贴画。

2、剪辑的录音带。

3、为学生自主查阅资料而自设的小网站。

(三)辅助手段:

微机

(四)教学过程:

一、音乐渲染,引生进入情境。

1、引言:

孩子们,听说你们很聪明,特别爱动脑筋,是吗?

我不太相信,试试行吗?

下面请你们闭上眼睛听一段音乐,随着音乐开动脑筋、发挥想象,看它能把你带到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明白吗?

2、师放音乐。

(旋律优美,随着旋律的此起彼伏,一波三折,鸟儿的鸣叫声也时而急促,时而舒缓……)

二、言语交际,引导自主表达。

1、你们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2、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画,如:

太阳、树林、山坡、小河、小鸟等,组成一幅漂亮的风景图。

让学生根据板画组织语言,用几句连贯的话表达图意,师及时鼓励说得好的,并相机纠正学生说话中的语病。

4、音乐又一次想起(调子压抑),师用低沉的声音,充满惋惜、心痛之情的语气:

多么好、多么美的环境呀!

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这是人们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根本。

然而,好景不长,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为了暂时的利益,忘记了幸福的来源。

工人把工厂废水排放到小河,废气排入空中,蓝天不再纯净,空气不再象以前一样清新;农民过度使用农药化肥,两岸的果树、蔬菜、农作物受到威胁,人们的生命受到威胁;捕杀动物的猎人多起来了……(边说边随时改变板画,并把这些人的头像贴画贴在合适位置)

5、师自扮伐木的人。

师:

看,那又来了一队人马。

(伐木人自言自语:

“这儿的树真高真多呀!

多砍几棵,回家做家具。

6、相机引导学生交际。

师:

你们应该做什么?

能让人乱砍乱伐吗?

(学生在老师启发下,纷纷劝阻,但终因环保知识懂太少,效果不大。

三、查阅资料,自主选择内容。

1、激发学生查阅资料的积极性。

师:

孩子们,通过刚才和伐木人的争执,你感受到什么?

对呀,有这方面的知识才有说服力呀!

那我们是不是就不管了?

怎么办?

(继续制止)那要怎样劝说才有效呢?

(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好,老师在课前设计了一个有关环保内容的网站,你们想去制止哪个行业的人,就去网上快速查找有关资料。

同一个劝阻目标的可以结合成一组,共同查阅,一会合作去劝阻你选的目标。

抓紧行动吧!

2、自由结合,自主查阅。

3、(临时指派学生做各行各业代表)学生走下座位,自选劝说目标,和小组同学协作共同劝说。

四、总结激情,自主选题写作。

1、总结升华。

师:

孩子们,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大自然的环境与我们密切相关,让我们行动起来,动员劝阻他人,自己也做一个环保小卫士吧!

共同努力,让蓝天纯净起来,空气清新起来,大自然重新色彩缤纷起来吧!

2、自主选题写作。

师:

好,今天我们就做一件有关环保的事情。

请大家以“保

护环境”为主题动手写一写吧。

可以以今天的上课内容写一篇日记;可以以身边环境为内容写一份调查报告;可以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写一篇演讲稿;也可以针对保护环境写一份倡议书。

下节作文课我们开一个“保护环境”主题班会,请你们充分展示自己。

课题:

保护环境作文讲评总序第6个教案。

目的与要求:

指出本次习作中的不足和亮点。

指导学生对环境保护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认识这次习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

教学方法:

谈话法。

教学准备:

将本次的优秀作文选出来。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本次作文大部分同学写的较好,写出了自己对环境保护的见解、认识、建议,特别是对比手法的运用,更能突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

表扬、展示精彩语段。

1.开头精彩的有:

我是一颗生活在阳光下的快乐小草。

我穿着绿色的衣裳,我的家在美丽的莲花塘学校。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株生长在莲花塘学校里面的小草。

我是一株最小的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却比它们可爱、机灵、活泼。

2.精彩句子:

洞庭湖以前和漂亮,旁边的柳树长着长长的“头发”,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小鱼快活的在水里游着像一个快乐的小男孩,有时小鱼悄悄的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很有趣。

美丽的校园里人来人往,经过花园的人也越来越多。

可怜的小草不断增加,精神的小草不段减少,露出了裸露的土地。

小朋友们踩在哥哥姐姐的身上,踩段了哥哥的手,踩折了姐姐的腰。

孩子们在哥哥,姐姐们的身上玩耍,蹦蹦跳跳,我们似乎成了他们的跳跳床。

曹振东为什么垃圾可以像雪一样下而我们却不能像火一样地去融化它,去消灭它,那我们又找谁说理去,谁又能还我一个与原来同一个样的学校。

下课的时候我常常看见,有的同学把买完零食的包装带扔到地上。

有的同学上课时没认真听讲在桌子上随便涂修正液。

有时候还在墙上乱画。

3.对本次作文写的好的同学进行表扬,课后请同学们相互借阅。

三:

展示二篇优秀作文,师生共评。

还我一个家园

我是一颗生活在阳光下的快乐小草。

我穿着绿色的衣裳,我的家在美丽的莲花塘学校。

早上,起床的时候,露珠在我身上滚来滚去,调皮地和我接吻。

我和蝴蝶姐姐聊天,向花儿姐姐打招呼,有时我和哥哥姐姐在玩耍时,一阵微风吹过;我和哥哥姐姐翩翩起舞。

你看我过得多幸福呀!

一天有几个小朋友早草地上玩耍,看见了美丽的花儿姐姐,一个小朋友说:

“你看这朵真漂亮!

”又一个小朋友说:

“这朵花真香!

”有一个小朋友说:

“既然你们说花朵这么漂亮,我们摘下来放在各家的客厅里让花香弥漫整客厅。

”说完,他们就动手摘花。

我和哥哥姐姐一起呼喊:

“不要摘花儿姐姐!

”可是小朋友们听不见。

摘下花儿姐姐高兴地走了。

我伤心的哭了。

下午,小朋友们又来到了草地上蹦来蹦去,把草地当成了跳跳床似的。

小朋友们踩在哥哥姐姐的身上:

踩段了哥哥的手,踩折了姐姐的腰。

我大声的呼喊:

我和哥哥姐姐什么时候才能和露珠接吻,和花儿跳舞,安全、快乐的生活呀!

保护环境

在蓝蓝的天上来两只燕子,又黑又亮的羽毛像是抹了油, 白肚皮就像是穿着一件白衬衣.

飞着飞着, 就来到了城市工业区, 化工厂的烟囱冒着烟, 像从里面飞出的一条乌龙,呛得燕子直咳漱。

小燕子心想:

 原来天空像汪蓝的海水, 几朵飘悠悠的白云, 洋洋洒洒点缀在天空, 像一个美妙的梦, 天空是那么可爱., 可现在天空被烟挡住了变得一种模糊不清的灰黑色, 若隐若现地浮动着奇怪的花纹.

它们避开烟雾继续向前飞,低头一看,小溪又黑又臭, 两岸的树木很早就落叶了, 就像生病了的老人, 又干枯又没劲儿, 它们垂头丧气, 没精打采地望着散发一阵阵臭气的溪水的小溪, 水里的鱼虾大半都死光了, 只有一些生命力强的虾在水里挥扎着,有气无力, 溪水死一般的宁静.

这是人们不注意保护生态平衡, 致使多数森林遭到毁坏, 小鸟没有家了, 再也不会欢歌笑语, 大地没有漂亮的绿衣裳了, 不再生机勃勃, 这一切都是人类自已惹的祸!

 但是, 有些人们还设意识到我们的家园正在慢慢被毁坏着. 我们要呼吁大家, 呼吁身边的人, 保护环境己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我们责无旁贷!

 谁希望看到自古以来辛勤哺育我们人类的地球母亲变成了一个遍身鳞伤, 欲哭无沮, 痛苦难言的黑色地球.

大地上拥有和谐的绿色, 让我们手牵着手, 心连着心, 从现在做起, 从点点滴滴做起, 共同共关注环境保护, 共同保护我们绿色的家园!

 让地球变成一个洁净、 清新、永远年轻的蓝色星球.

四:

本次作文当中的不足之处:

1、题目太单一,没有新意。

很多同学的都是:

还我一个……

五:

对作文写的不理想的同学进行个别谈话

六:

共同修改一个自然段:

李紫艳的作文

七:

学生根据老师的批语,修改、阅读自己的作文。

 

第三次习作指导

内容:

介绍自己课时:

2课时总序地7、8个教案

编写时间:

第七周星期一执行时间:

第七周星期三

一.教学目标:

1.写一写自己,向别人展示一个真实的你。

2.要抓住自己的特点来写。

二.教学重点:

抓住自己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怎样把作文写具体。

四.教学方法:

点评法

五.教学准备:

几张自己的生活照,优秀作文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读题明要求 

1、引导谈话。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包括家庭环境、经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环境)。

由于生活的环境不同,每个人的性格爱好也就不同,因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说,有的同学爱哭、爱笑、爱静,有的同学爱唱、爱跳、爱闹,同学们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想一想,你有什么特点,能告诉大家吗?

 

 2、同学们思考、举手、指名2~3个同学交流。

 

3、交流点评、老师小结:

要说真话,要说出自己的特点。

 

板书:

要求——说真话、有特点 

 二。

开阔思路抓特点 

 1、同学们还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特点吗?

同学举手,点名发言。

 

2、老师边听、边评、边板书哭、笑、想、静、唱、跳、画、写、吃零食、贪睡。

 

 3、引导归纳:

其实大家说了这么多,归纳一下,有的说的性格特点,有的说的是爱好特点,有的说的是优缺点。

 

4、老师提示:

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不可能都写下来,要抓住1—2个方面主要的内容说,说出自己的主要特点。

 

 板书:

内容——性格、爱好、优缺点 

三。

范文引路教方法 

 1、引导提问,同学们明确了要求,也有了写作的内容,有了很多话要说,那么用什么方法把自己的特点说清楚,让别人听的更明白?

 

  2、分析例文一。

说话、写文章要有条理,肯定有很多技巧和方法,课文里就告诉了我们许多方面,今天我们就学其中的一个方法。

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到P13认真阅读短文,思考以下问题①哪一句话概括地说出了短文的主要意思?

②围绕这意思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3、学生议论,教师小结:

中心意思写“很多神奇的泉”举了三个例子即热泉、喷鱼泉、水火泉。

板书:

中心句、材料

4、这样写的好处:

集中叙述  突出特点

5、分析例文二。

同学们也许会问,这是写物的,写人能这样写吗?

回答是肯定的:

能。

出示下水文让学生阅读,并找出中心句和例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6、学生阅读交流,教师归纳总结:

同学们,写物、写人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即围绕中心句组织材料,这样就能把特点说的清楚明白有条理。

7、同学们能用这种方法写写“我自己”吗?

(板书内容。

强调自我反省)。

 

四。

再现自我拟初稿 

教学反思:

 

第四次习作指导

习作内容:

写自己对父母的爱课时:

2课时总第9、10个教案

编写时间:

第九周星期一执行时间:

第九周星期三

学习目标

1.乐于参与口语交际,交流自己的爸爸和妈妈对自己的爱,并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要表达真情实感,先说后写,与同学交流后再修改。

课前准备

准备为回报父母之爱而做的礼物。

教学过程:

一、提出任务

在综合性学习中,你已经了解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在口语交际活动中,你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这次习作,就请你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可以写一写发生在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的事。

二、选材构思

1.哪一件事让你感触最深?

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

把以下几个要点考虑一下,把事情想清楚:

事情发生的时间,事情发生的地点,事情中的主要人物,事情的起因,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结果。

在整个这一件事情中,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2.同学之间交流交流,注意把事情交代清楚。

三、动笔起草

1.师述:

下面就请同学们动笔起草,注意写一写自己在整个这件事情中的心情。

2.学生动笔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

回家将这个作文读给爸爸妈妈听,听听他们的意见。

 

第二课时(讲评修改)

一、朗读欣赏

1.大家邀请有代表性的一、二位同学朗读自己的习作。

二、评议

1.师生共同评议。

2.针对已发现的问题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再读欣赏,誊写

 

第五次习作指导

习作内容:

我学会了……第1课时总序第11个教案

编写时间:

第十一周星期一执行时间:

第十一周星期三

一.教学目标:

1.在自己会做的事中,选一项最拿手的本领写一篇习作。

2.要把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写具体。

3.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教学重点:

把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写具体。

三.教学难点:

把自己的体会、感受较好地表达出来。

四.教学方法:

回忆法

五.教学准备:

优秀习作

六.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回忆,和同桌说一说自己都会哪些本领。

二、教师巡视,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适当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积极好学的精神,开拓学生的习作思路。

三。

习作构思,引导学生如何选材,如何入手来写。

1.这次习作围绕什么来写?

(本领)

2.怎样才能把自己学会的本领清楚地告诉别人呢?

(知名回答)

说清楚自己学的是什么本领,自己学会的过程……

3.怎样才能不这次习作写好呢?

(过程要具体,要有真情实感)

四.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绝招,扩大学生的信息量。

五.习作方法,根据本次习作特点进行指点。

1.不自己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写具体。

2.可抓住场面细节展开描写。

3.注意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六.优秀习作赏析。

七。

开心练笔。

以“本领”为话题进行习作,同桌互相评议。

七.交流探究。

八.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习作思路,写作内容,并谈谈自己习作的“得意”之处。

九.小结归纳。

教学反思:

 

第五次习作

我学会了……习作讲评

总序第12个教案

编写时间:

第十一星期周一执行时间:

第十一周星期三

一、讲评目的与要求:

1、进一步指导学生把学本领的过程写具体。

2、写真事,抒真情。

3、语句通顺,用词准确。

二、讲评重点:

要把由不会到学会的过程写具体。

三、讲评方法:

欣赏法、点评法。

四、讲评准备:

1、六位学生习作。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人的成长过程,是不断学习本领的过程,本次作文大部分同学写了学本领的事,例举同学们习作中写的下列本领:

滑冰、骑自行车、做不倒翁、炒鸡蛋、炒菜、滑风火轮、洗衣服、洗碗、制作植物标本、扫地……

(二)、提出这次习作的要求:

1、介绍自己学会的一项本领。

2、根据内容自拟题目。

3、把由不会到学会的过程写具体。

4、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讨论:

自己这次习作写了些什么?

是按照以上要求来写的吗?

由不会到会的过程有困难、有趣事、有教训、有启示,学本领时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把这件事写下来就更难忘。

(三)、习作欣赏与点评:

宣读习作,师生评议。

指生写得好的学生宣读自己的习作,师生进行评议。

1、学本领的过程是否具体,别人听了是否能够了解本领是怎么学会的。

2、是否写真事,抒真情。

3、语句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在全班评议的基础上,再分小组交流评议,拓展思路,互相学习,评习作的特色(语言、细节、开头、结尾)

(四)、发作文本,学生根据老师的批语,修改、阅读自己的作文。

1、学生读习作后,讨论:

哪些地方应该修改,应该怎样修改,为什么?

2、学生各自修改。

3、读修改后的习作。

教学反思:

通过讲评,学生能把学本领的过程写具体。

写真事,抒真情。

 

第六次习作指导

习作内容:

第1课时总序第11个教案

编写时间:

第十三周星期二执行时间:

第十三周星期三

一.教学目标:

1.对未来的事物,进行大胆的科技设想,把自己的设想写下来。

2.要想像丰富。

二.教学重难点:

充分发挥想像,把内容写具体。

二.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法

三.教学准备:

优秀习作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语。

二.目前目标。

1.对未来事物进行大胆的科技设想。

2.内容要具体。

三.习作构思。

1.这次习作应该选择怎样的事物来写?

(最感兴趣的、最想写的)

2.从哪些方面展开想像?

(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3.这件事应具备怎样的特点?

(新特性,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

四.引导学生交流身边的趣事,扩大学生的信息量。

五.习作方法。

1.注意写清你想发明的东西的样子、特点、作用。

2.可适当地运用本单元学习的说明方法。

3.想像要大胆、合理。

六.优秀习作赏析。

七.开心练笔。

把自己最富有创意设想分类写下来,读给同学听,互相评议。

八.交流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自己习作的内容,并谈谈自己习作中的闪光点。

九.小结归纳。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