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语文论文13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187737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13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13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13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13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13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13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13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13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13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13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13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13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13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13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13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13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13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13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13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13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13份.docx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13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语文论文13份.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13份.docx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13份

“生活实践式”的口语交际教学

一、课题提出

什么是“生活实践式”的口语交际?

所谓“生活实践式”的口语交际,就是以“生活”为口语交际素材,以“实践”为口语交际目的,并把口语交际教学“演化”为实现某种生活实践过程的一种口语交际方式。

这里,“演化”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既要把口语交际教学演化为“生活”(真正的日常生活),又要把口语交际转化为“实践”。

因此,“生活实践式”口语交际的第一个特性便是“生活性”。

生活处处是语文,我们要树立大语文观,教学中注意联系现实,加强口语实践,课堂练习只是口语训练的一个侧面,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高低,关键还在于生活的实际锻炼。

要教育学生在生活中积极主动进行锻炼,克服害怕心理,鼓励抓紧一切机会大胆说话,学做能言善辩的人。

家里来了人,不躲避,不害羞,主动与之交谈,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主动将自己所见所闻告诉别人;养成随时善于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并能抓住主要意思,听后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人在路途,要相信路在嘴边。

第二个特性是“终生性”。

人从婴儿起到老人都必须生活,生活就得交际。

口语训练应在双向互动的语言环境中进行。

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听说能力,提高口语交际水平,还有利于提高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和深刻性,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说话就如同起居饮食那样不可回避。

第三个特性是“情感性”。

因为把整个口语交际活动都设置成是为了实现“生活中的实践”,所以学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是认真的、执著的和富有使命感的,当然也是快乐的。

第四个特性是“时代性”。

从现代社会的发展看,口语交际越来越讲究时效性,要求人人听讲准确,以最短的时间听取或表达最多的信息。

如打电话、做广告要以分、秒来计算,如发电报要以字数来计算,因此,这就要尽量避免因听不懂,或说不清而重复询问。

有经验的教师都这样认为:

差生之所以与一般学生差距越来越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口语交际能力太差,既听不懂教师的讲课,又不会说(提问)。

不能吸收,何以表达呢?

可见,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

除此之外,它还是人们交流思想,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如人们可以通过热线电话向电台、广播、国际互联网进行学习、求援、交流情感、讨论工作等。

二、理论依据—三维目标

传统的口语交际教学就是:

在课堂上把该节课老师想渗透的知识、技能告诉给学生,学生则被动地被牵着鼻子走,在简单的几句话,或表演学。

这种模式有很大的缺陷,三维目标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生活实践性。

三维目标教学的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挥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将认识和能力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整合为一体,最终达到三维度的效果。

三维目标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如下三个方面:

1、认识和能力目标。

从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出发,对“知识和能力”这一维度也应有新的理解,应具备的语文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过去的相对狭隘的听说读写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课程标准强调在实践中学习,“总目标”指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过程中学习、运用语文”。

“过程”,重在“亲历”。

“方法”,应该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应伴随着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情感的体验,审美的陶冶,如影随形,而不能游离其外。

中外教学史说明,独立于具体的知识技能学习的“方法”是很难产生迁移的。

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和被动接受的倾向。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现的是语文的人文性,强调的是给学生广博的文化浸染,内涵比起教学大纲“思想性”目标要丰富得多,深刻得多。

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渗透与教学过程之中。

综上所述,三维目标的精髓就是将学习与探究、学习与情感、学习与生活相结合,其目的在于将学生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于生活。

这也是口语交际的最终目标。

三、实施的策略

“生活实践式”的口语交际教学流程有以下四步:

(图解)

课前提出

从诸葛亮舌战群儒谈学生的口语交际

   《三国演义》第43回是“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这是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时的一次极为重要的“外事”活动,其精彩的发言,雄辩的才能让我们倾叹不已,虽然我们远不具孔明之才,但应该说这对初中阶段学生的口语交际还是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一、口语交际需要定向——话题一致,目的明确。

   “咬定青山不放松”,诸葛亮出使江东的目的就是为了说服孙权与刘备结盟,共同抗击曹军,舌战群儒就是让张昭等人闭口,不要成为孙权与刘备结盟的障碍。

新课标对初中阶段学生的口语交际明确提出:

“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不卑不亢;“负责”就是说话诚恳有据,实事求是讲诚信。

诸葛亮能够自始至终围绕这一出使任务,紧紧扣住中心话题,既“自信”,又“负责”,并逐一驳倒那些自命不凡的“儒家”。

    二、口语交际需要资本——心中有粮,说话不慌。

   “腹有诗书气自华”,诸葛亮的博学多识、经天纬地之才在舌战群儒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他能够纵论古今,游刃有余,“兵来将当,水来土淹”,“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口语交际需要设计——胸中有数,沉着应对。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说做事情应该把事先的准备工作做充分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讲得就是这个道理。

诸葛亮在舌战群儒前必是做了极其充分的事先准备,脑海里必是翻来覆去进行了多场的“沙盘作业”,因此他能够胸有成竹地应对,取得预设的效果。

    四、口语交际需要智慧——辨析判断,拓展深化。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口语交际需要智慧关键在于能够准确地抓住对方说话的要点,正确地判断对方说话的用意,然后相机答复或还击。

譬如孔明听张昭讽自己一归刘豫州就弃甲抛戈、望风而窜,就以刘备的“大仁大义”和“胜负乃其常事”对之;听薛综说人心归曹则痛斥其无父无君;针对陆绩说刘备帝王之胄无可稽考则用献帝赐爵对之等等,让对方“无一言回答”、“不能对”、“默然无语”。

    五、口语交际需要机智——脑筋灵活,随机应变。

   “任尔东西南北风”,笑对来风,化风为雨,口语交际的机智,关键还在于话题不被人左右,能够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不踏入人家的陷阱,设计终究还是纸上谈兵的东西,实际的谈话中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出现,其中还包括对自己的人身攻击等等。

新课标对初中阶段学生的口语交际也明确提出:

“在交流过程中,能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六、口语交际需要幽默——有趣可笑,意味深长。

   如何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必要的幽默不可少,有时幽默的力量是极大的。

譬如当程德枢说“公好为大言,未必真有实学”,则以“儒有君子小人之别”对之,并说:

“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

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并举反例杨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此所谓小人之儒也”。

诸葛亮话点到为止,幽默中见力量,实让“群儒”自己去对号入座。

又如陆绩“怀桔遗亲”本是赞美其事母至孝的,后也成为“二十四孝”中的一例,而这里孔明说陆绩“公非袁术座间怀桔之陆郎乎”,幽默中饱含讽刺之意,从而使其语塞。

   口语交际是技术,更是艺术,诸葛亮舌战群儒是口语交际中的一个经典,值得我们仔细去品味、回味。

 

关于说明文教学的四种方法及作用

重新修订的中学语文课本,就拿初中教材来讲,修订前说明文不到20篇,修订后增到40篇。

在各种文体中增长率最高,这样加大说明文的教学量,它符合了语文科工具性和实用性原则的要求。

同时也清楚表明了说明文在整个教学中与记叙文、议论文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长期以来,说明文教学不受重视,甚至被忽略,这是因为说明文一般平平实实,缺乏形象性。

老师上课时,再那么一肢解,抽血去肉,剩下“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几块骨头让学生啃,结果学生只能由被动应付变为厌学说明文。

另外,中学写作教学对说明文的练习也不够重视,以致不少写作能手虽能写出好的记叙文和议论文,却写不出像样的说明文。

就目前三种基本文体教学来看,说明文教学是最为薄弱的环节。

那么应该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

从高初中说明文的内容看:

如《南州六月荔枝丹》、《蝉》、《眼睛与仿生学》、《语言的演变》、《中国石拱桥》、《死海不死》、《机器人》、《大自然的语言》等等。

这些文章既有丰富的知识,又通俗易懂,富有情趣,能激发人们的兴趣。

不仅给人以经验和智慧,而且给人以启迪和开拓。

因此,说明文教学笔者认为决不能舍弃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知识本身,片面地就文教文,以致失去了让学生感受知识理趣的机会,而应该是让学生在吸收课文原有知识养料的同时,触类旁通适当地或介绍或引导学生去搜集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兴趣。

那么,这样的说明文教学不但能上得扎实生动,而且对于丰富学生知识,开拓学生视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陶冶情操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于是,笔者在说明文教学中,运用下面四种教法,来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

一、运用激发情趣的方法导入课文。

倘若每节说明文教学一开始就能使学生很轻松地进入学习境界,学生就不会觉得学说明文是一种负担,教学效果则会好些。

不久前,笔者上法布尔的《蝉》,课上介绍了蝉的知识,说蝉的俗名叫“知了”古人叫“蜩螗”,它是诗中常见的寓体,还是治病的良药;再由科学家研究蝉的目的,讲到人类与昆虫的关系,介绍了仿生学、鸟儿与飞机、鲸与轮船、蜜蜂与建筑、车轮子与螺旋状……还介绍了作者之所以被誉为“昆虫世界的荷马”,这与他长期对各种昆虫的观察研究是分不开的。

同时,笔者还介绍了观察的要求和作法,又举了习作中不善观察不作思考而闹出的种种笑话。

这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内容,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笔者在教《蜘蛛》一课时,让学生猜谜:

“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

摆起八卦阵,单提飞来将。

”谜面有趣简单,学生很快就猜着了。

接着再提两个问题,蜘蛛以什么为生?

它是怎样吐丝的?

因为蜘蛛是学生所熟悉的动物,所以他们的积极性很快地调动起来了,连平时少言寡语的学生也纷纷议论开了,课堂顿时轻松活跃起来了。

笔者一般是采用想象、联想、列图、猜谜和成语等较有情趣的方法来导入课文,以此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

二、注意课堂教学的生发,要开拓与课文有联系的知识。

因为中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只要是新奇的东西,就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

学生对学习说明文最厌烦的是老调重弹,所谓“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这些套话,他们一点就熟了,何需我们老师喋喋不休!

于是笔者就采用了生发和拓宽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上《眼睛与仿生学》这一课,在理清该文说明顺序、结构和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仿生学的知识:

在科学技术上,仿生学的产生主要是得到了动物某些特性的启示。

现代高精尖的科学技术,如飞机、潜艇、雷达、超声波等无一不是从鸟的翅膀,鱼的流线形,蝙蝠的特异功能研究中得到启示而发明出来的,同时还温习了初中课文《松鼠》。

学生兴趣盎然,思路也开阔了。

课后,笔者干脆布置学生查阅资料,在了解某种动植物习性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写一篇与仿生学有关的科幻式小品文。

学生的习作内容丰富多彩,趣味百出,有写绿色与伪装学的,有写跳蚤与生物战的,其中有个学生参考了课文《蝉》中蝉的习性,写了题为《蝉与音响学》,设想了要发明一种像蝉一样大小却能发出无限大声音的袖珍放音机。

内容虽近乎荒诞,但却妙趣横生。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大大地激发了学生读写说明文的兴趣,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并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

三、课内教学与课外研究相结合。

比如笔者教《向沙漠进军》这一课,在课堂上先引导学生在课文阅读中掌握“改造沙漠、化害为利”的主题,即以此作为点,并印发《绿化沙漠开发沙漠》的通讯报道(《文汇报》1994年3月14日)作为参考,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化害为利”的重要性,进而指导学生课后寻找防止水土流失、搞好生态平衡、治理环境污染等方面的资料。

要求学生联系本地实际,以《谈××公害及治理》为题,着重说明一至二种影响生活和生产的公害以及化害为利的情况。

由于这样的教学内容既出自课本又超出课本,往往带有基础性、新鲜性和趣味性,所以很合学生的口味,大大增加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个个兴致勃勃、跃跃欲试,后来笔者还为此开了专题报告会。

四、结合课文,参照比较,开阔视野,启迪思维。

比如笔者教《死海不死》这篇科技小品,让学生了解了死海的成因和变迁,使他们对海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笔者趁热打铁,印发了与课文相关的文章《未来海底世界》(选自《中学生之友》)这篇融科学性、文艺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小品文与课文放在一起阅读,在内容上与课文互为补充,写法上又可以参照比较,让学生在学过的课文知识的基础上,比较这类文章的异同,这样不但能了解学生掌握课文知识的情况,而且对丰富学生知识,开阔视野,培养能力,启迪思维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同时,因所比较的文章富有趣味性,能引人入胜,这也就调动了学生自学的积极性。

从上述四点教法可以看出,它们在教学上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初步概括为下列三点:

第一,充分挖掘学生学习说明文的潜力,提高学生学习说明文的效率。

这四种方法,都是以说明文的知识性、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兴趣为着眼点,这要就要求老师对每篇说明文教学给予精心设计,巧妙构思。

它在结合讲析说明顺序———说明对象———说明方法的基础上扩展教学内容。

它既能提高学生思考、研究、想象和读写的训练效率,还能以特有的新意和创造性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快乐。

第二,有利于养成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

这四种方法是依据说明文的知识性、趣味性的特点而设计施教的,它能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作更好的发现:

或把课内所学的知识用于新环境,形成能力;或者通过某种变式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使学生既获得课内知识,又领会怎样获得更新知识的方法和途径。

第三,能从学生的心理实际考虑。

依照说明文的知识理趣来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说明文过程中感到新鲜和富有新意,并能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适度地“点”“面”相联,以此来吸引学生,让学生沉浸在求知氛围中,使课内课外气氛活跃,使学生精神振奋。

 

口语交际——双向互动的课堂操作

  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出一年级应达到的口语交际目标是: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说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材中安排了六次专项口语活动,大多是从儿童生活中来,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紧密结合儿童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

如《有趣的游戏》、《我们的画》、《这样做不好》紧密联系儿童的现实生活。

《我会拼图》、《该怎么办》《小兔运南瓜》有助于丰富儿童的想想象,发展创新思维。

这些内容充分体现了时代性,成为儿童乐学、好学的重要前提。

   新大纲指出: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强调了“双向互动”在口语交际训练中的重要作用,也为口语交际指明了方向。

11月份参加了葫芦岛市小学作文教学经验交流会,听了实验小学王丽老师执教的《我会拼图》一课,感触颇深。

在我们的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力求把“双向互动”真正落到实处。

一、作好“互动”前的准备

1、明确目标:

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要提高学生互动的有效性,就必须让每位学生明确训练目标,目标明确了,学生就学有方向,交流起来,就不会盲目和随意。

如《我们的画》一课教学目标:

(1)能说出自己的画的内容和作画时的想法。

(2)激发相互交流的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3)培养说话大方,听话认真的习惯。

2、提出要求。

每课内容都相应地提出不同的要求,有了详细、具体的要求,学生交流起来就不会感到困难。

3、教师示范。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互动前的示范很重要。

因为小学生模仿力强,直观形象的示范,能使他们从中学到甚至悟出一些交际语言、方式和态度。

4、划分小组。

口语交际课的双向互动多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

分组时,把好、中、差学生合理搭配,有利于学生相互补充,相互评价,相互启发,相互促进。

二、加强“互动”中的调控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它不可能完全按教育预想进行,作为组织者教师必须加强调控,促进“互动”的不断深入。

1、援助。

由于小学生阅历少,口语能力弱,在口语交际中,必然会有这样那样的疑难和困惑,需要适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教师提拱礼貌用语,对听说习惯、交际方式、态度、礼仪进行指点。

2、诱导。

口语交际训练也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遇到一些问题,教师不能越俎代疱,通过语言提示、问题探究等手段,启发学生自我解决。

3、参与。

教师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加入到合作学生小组中,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

教师的直接参与,一方面有利于营造一种平等、民主交流的欲望;另一方面,能及时而全面发现学生口语交际中出现的各种弊病,并立即予以提醒、点拨和纠正。

4、激励。

在双向互动中,教师不时时机地给学生以鼓励,以挖掘其更大的交际潜能。

三、重视“互动”后的反馈

这是检验口语交际训练效果的重要一环,只有通过反馈,才能掌握交际现状与目标的差距,才能准确发现存在的不足,以便对症下药,及时补救,最终达到强化正确,纠正偏差的目的。

1、评价、矫正。

根据汇报的情况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好的肯定,不足的指出,分析原因,提出富有针对性的矫正意见。

2、质疑、探究。

留点质疑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自由提问,其余同学作答。

3、拓展、创新。

教师敢于对教材作新的拓展,使学生增加一次口语交际的机会。

4、迁移、运用。

通过半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口语交际课真是“动”了起来,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群体互动,有听有说,有评有议,坚持与生活相结合,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使学生能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口语交际——双向互动的课堂操作

 

 

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出一年级应达到的口语交际目标是: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说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材中安排了六次专项口语活动,大多是从儿童生活中来,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紧密结合儿童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

如《有趣的游戏》、《我们的画》、《这样做不好》紧密联系儿童的现实生活。

《我会拼图》、《该怎么办》《小兔运南瓜》有助于丰富儿童的想想象,发展创新思维。

这些内容充分体现了时代性,成为儿童乐学、好学的重要前提。

新大纲指出: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强调了“双向互动”在口语交际训练中的重要作用,也为口语交际指明了方向。

11月份参加了葫芦岛市小学作文教学经验交流会,听了实验小学王丽老师执教的《我会拼图》一课,感触颇深。

在我们的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力求把“双向互动”真正落到实处。

一、作好“互动”前的准备

1、明确目标:

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要提高学生互动的有效性,就必须让每位学生明确训练目标,目标明确了,学生就学有方向,交流起来,就不会盲目和随意。

如《我们的画》一课教学目标:

(1)能说出自己的画的内容和作画时的想法。

(2)激发相互交流的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3)培养说话大方,听话认真的习惯。

2、提出要求。

每课内容都相应地提出不同的要求,有了详细、具体的要求,学生交流起来就不会感到困难。

3、教师示范。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互动前的示范很重要。

因为小学生模仿力强,直观形象的示范,能使他们从中学到甚至悟出一些交际语言、方式和态度。

4、划分小组。

口语交际课的双向互动多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

分组时,把好、中、差学生合理搭配,有利于学生相互补充,相互评价,相互启发,相互促进。

二、加强“互动”中的调控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它不可能完全按教育预想进行,作为组织者教师必须加强调控,促进“互动”的不断深入。

1、援助。

由于小学生阅历少,口语能力弱,在口语交际中,必然会有这样那样的疑难和困惑,需要适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教师提拱礼貌用语,对听说习惯、交际方式、态度、礼仪进行指点。

2、诱导。

口语交际训练也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遇到一些问题,教师不能越俎代疱,通过语言提示、问题探究等手段,启发学生自我解决。

3、参与。

教师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加入到合作学生小组中,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

教师的直接参与,一方面有利于营造一种平等、民主交流的欲望;另一方面,能及时而全面发现学生口语交际中出现的各种弊病,并立即予以提醒、点拨和纠正。

4、激励。

在双向互动中,教师不时时机地给学生以鼓励,以挖掘其更大的交际潜能。

三、重视“互动”后的反馈

这是检验口语交际训练效果的重要一环,只有通过反馈,才能掌握交际现状与目标的差距,才能准确发现存在的不足,以便对症下药,及时补救,最终达到强化正确,纠正偏差的目的。

1、评价、矫正。

根据汇报的情况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好的肯定,不足的指出,分析原因,提出富有针对性的矫正意见。

2、质疑、探究。

留点质疑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自由提问,其余同学作答。

3、拓展、创新。

教师敢于对教材作新的拓展,使学生增加一次口语交际的机会。

4、迁移、运用。

通过半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口语交际课真是“动”了起来,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群体互动,有听有说,有评有议,坚持与生活相结合,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使学生能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口语交际训练的两个法宝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低年级儿童如何培养和训练呢?

我认为可以从

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突破。

    一、课堂训练。

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口语交际训练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训练。

因为课堂是一种有目的、有

计划、科学有序的训练。

通过师与生、生与生面对面的口语交际,可以丰富口语交际的知识,

掌握口语交际的方法技巧,提高学生听、说交往的能力。

   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如指导看图、回答问题、讨论、复述等,学生的这些活动都是在

“听”了老师的“指令”后进行的。

学生“学”得怎样,教师必须从他们的“话”中得到反馈

,这就是“说”。

由此看来,利用课堂训练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教学中应该重

视并加以利用的必要做法。

    1、看一看,说一说。

这里的“看”是指观察。

即让学生观察图画,观察实物,观察动作,观察自然等等,然后要

求学生把观察到的结果用口语表达出来。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好就很难说好。

苏教

版小语低年级教材图文并茂,新颖活泼,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看图,创设语言环境,诱发学

生说话,是进行口语训练最有利的时机。

    一年级学生入校时间短,写字姿势的“三个一”很难落实,必须反复抓,抓反复。

组织

学生到幼儿园观察小朋友画画的姿势(同时录像),把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作为口语交际的情

境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

回校后,让学生边回忆边看录像,在仔细观察后描述错误的写字姿势

,讨论写字姿势的危害,从而进一步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往能力

    2、画一画,说一说。

    在课堂学习的各个环节上,教师可以通过一个个富有思考性的提问,对学生进行多角度

的思维训练,给学生以更多的答问说话的机会,使他们的口语更有针对性,更有说理性,更有

条理性。

如,第二册练习中的口语交际《春天来啦》,教学时,我先带领学生在校园内“找春

天”,引导学生观察具有春天特征的事物,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活动,先用彩笔画下自己找

到的春天,回来后,把画的内容讲给大家听,比一比谁找得多、谁说得好。

最后回到课本上,

按顺序说说“春天来啦”。

这样,把课堂搬出教室,走进自然,学生乐于表达,训练扎实有效

    3、对一对,说一说。

    低年级学生说话前言不搭后语,这是常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