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188064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初中地理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初中地理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初中地理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初中地理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初中地理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初中地理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初中地理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初中地理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初中地理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初中地理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初中地理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初中地理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初中地理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初中地理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初中地理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初中地理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地理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地理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地理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气候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2.了解气候与人类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密切关系。

3.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4.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能灵活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目标问题化,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运用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归纳法,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三)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探索精神。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关心环境从我做起及人地和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

分析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形雨Flash动画、温室效应视频、导学案。

【学生课前准备】

气候与饮食、气候与服饰、气候与民居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小明一家喜欢外出旅游,他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让我们一起跟随他的脚步,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展示风景胜地】

小明首先游览了我们省会泉城济南、又到了位于济南南部的五岳之首泰山,北上到达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南下到达湖北省会武汉,欣赏了共和国第一座跨江大桥,西进到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品尝了甘甜的哈密瓜,欣赏了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大漠风光。

最后,走出国门欣赏了南美洲最高大的安第斯山脉。

在欣赏大好河山的同时,他对其中的某些地理现象产生了疑惑,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其中的奥秘吧!

一、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一)情景预设、提出疑问。

1、情境一:

观赏杏花

小明发现武汉和家乡济南的杏花绽放时间不同。

为什么不同地区的杏花开放时间不同呢?

小明产生了第一个疑惑。

带着这个疑惑他查阅了中国杏花开放时间图,发现全国各地的杏花开放时间大致呈现一定的规律,试着找出这个规律,想一想影响这个规律形成的主导因素。

【小组讨论】

【探究一】为什么不同地区杏花开放时间不同呢?

【教师】观察这幅杏花开放时间图,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杏花开放时间大致呈现什么规律?

【学生】纬度越低的地方,杏花开放时间越早。

【教师】提示:

气温是杏花开放的重要因素。

这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纬度越低的地方,气温越高。

【教师】总结规律——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为什么呢?

【教师】展示图片,比较不同纬度地区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低纬地区照射面积小光束集中单位面积获得太阳光热多气温高

高纬地区照射面积大光束分散单位面积获得太阳光热少气温低

2、情境二:

游览新疆

早就听说新疆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谚语,这次算是亲眼看到了!

小明很是不解,他产生了第二个疑惑“为什么新疆的昼夜温差这么大呢?

”同学们回忆一下夏天在海边游泳的感觉,在中午和傍晚海水和沙子的温度相同吗?

看看能不能帮小明解开谜底。

【小组讨论】

【探究二】:

为什么新疆昼夜温差如此之大?

(海水和陆地性质对气温的影响)

【教师】中午和傍晚,海水和沙子温度相同吗?

谁的温度高?

【学生】中午海水温度低,沙子温度高;傍晚海水温度高,沙子温度低。

【教师】比较一下海水和沙子的昼夜温差谁的大?

【学生】沙子昼夜温差大,海水昼夜温差小。

【教师】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大,内陆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小,由此联想到二者的气温日较差有何不同?

【学生】沿海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小;内陆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

【教师】教师:

再来看看年较差。

找位同学说一说计算气温年较差的方法。

【学生】最热月的月均温与最冷月的月均温的差值。

【教师】请同学们计算一下纬度位置差不多的乌鲁木齐和北京的气温年较差,看看谁的年较差大?

(展示乌鲁木齐和北京气温和降水柱状图)

 

【学生】计算得出结论——乌鲁木齐。

【教师】这说明——沿海地区气温年较差小,内陆地区气温年较差大。

3、情境三:

大漠风光与海滨风光

小明在游览塔里木盆地和大连时,发现两地风景迥异,一个是浩瀚的沙漠,一个是美丽的海滨风光。

但是查看地图发现两地纬度位置几乎相同。

他产生了第三个疑惑“纬度位置相近的两地为什么两地为何风景差别这么大呢?

探究三:

同纬度地区的景观差异(大漠风光和海滨风光)

【教师】分析塔里木盆地与大连的景观差异体现了气候哪个要素的差异?

【学生】降水。

【教师】造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学生】海陆因素。

【教师】总结规律。

【学生】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4、情境四:

登泰山

暑假时我们穿着短袖T恤爬泰山,爬到山顶观日出时,发现大家都穿上了军大衣。

他产生了第四个疑惑“同一座山,山脚和山顶的气温差别为何如此之大”!

探究四:

山顶和山脚的气温差异。

【教师】什么因素影响了气温?

【学生】地形。

【教师】地形是如何影响气温的?

【学生】随着海拔的上升,气温降低。

【教师】我们来具体看一看随着海拔的上升,气温是如何变化的?

30℃

【教师】看这幅图,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

【教师】请同学们完成这道活动题,找一位同学上台解答。

如图山麓B处与山顶A处的相对高度为5000米。

如果B处的气温为20℃,那么A处的气温大约是多少?

【学生】计算得出结果-10℃。

5、情境五:

游览安第斯山

小明发现安第斯西两侧景观存在较大差异。

西侧生长着茂密的森林,而东侧确是荒漠草原。

他产生了第五个疑惑“同一座西两侧的景观差异为何如此之大呢?

【小组讨论】

【探究五】安第斯西两侧的景观差异

【教师】安第斯西两侧的景观差异体现了什么差异?

【学生】降水。

西侧降水多,东侧降水少。

【教师】观察海洋气流的方向,想想是什么因素影响了降水?

【学生】地形。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教师播放视频】

大家一起来看地形雨的形成。

当海洋的湿润气候遇到山脉阻挡时,在山地的迎风坡,随着海拔上升,气温降低,形成降水,这就是地形雨;到达背风坡时,气流变得干燥,且气温不断上升,不易形成降水。

6、学生小结,教师归纳。

(1)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2)沿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小)。

内陆地区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

(3)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

(4)随着海拔的上升气温(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5)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纬度因素

归纳:

影响气候的主导因素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过渡】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气候呢?

因为气候与人类的衣、食、住、行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气候与人类活动

(一)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案例分享——气候与衣食住行

【教师】下面哪位同学能够举出气候与我们衣食住行存在密切关系的实例,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生发言】

【教师】有几位同学对气候与饮食、气候与民居、气候与服饰的密切关系做了系统研究,请他们为我们做系统的介绍。

【学生讲解】

【过渡】气候可以影响到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那么人类活动对气候有没有影响呢?

(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案例一:

温室效应

【教师】大家来观察这幅图片,自1850年以来,全球气温出现了什么变化?

【学生】气温不断升高。

【教师】地球仿佛出汗了,造成地表气温不断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强。

请大家阅读材料一,了解一下什么是温室效应,找一找近年来温室效应不断加强的原因以及产生的后果。

【学生阅读】

【教师】何为温室效应?

【学生】地表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而向外放出长波辐射又被大气吸收,从而使地表和低层大气增温,从而使地表和大气层保持一定的温度,像在温室里栽培作物一样。

【教师】近年来温室效应不断加强的原因?

【学生】一方面大量燃烧矿物燃料释放二氧化碳;一方面大量砍伐森林减少二氧化碳吸收,使二氧化碳不断增多。

二氧化碳大量吸收长波辐射使地球增温。

【教师】导致的后果?

【学生】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国家或城市;永久冻土消失;生活在极地地区的某些动物灭绝;造成极端气候;沙漠扩张、湖泊消失;传染病流行。

【教师播放温室效应视频】

2、案例二:

雾霾

【教师】大家来看这幅图片是什么?

近几年来,我们看天气预报,经常听到雾霾这个词。

阅读材料二,说一说,雾霾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我们的危害。

【教师】雾霾产生的原因?

【学生】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等产生的废气和固体颗粒物进入大气形成雾霾天气。

【教师】对人类的危害?

【学生】一方面人体吸入固体颗粒物造成呼吸系统的疾病;一方面雾霾天气造成能见度下降,造成交通事故。

【过渡】人们已经认识到气候对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因此也在积极地发挥正能量来改善局部小气候。

【教师】这是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为了净化空气、美化环境、降低市区温度而建设的屋顶绿地。

这是被称为花园城市的新加坡建设的大量街心公园和绿地。

这些都收到了良的效果。

【总结】可见人类活动如果违背自然规律,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和大自然和谐共处。

【过渡】接下来,让我们做几个小练习吧!

【练习】详见评测练习。

【板书设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气候与人类活动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气候与人类活动》学情研究

【授课对象】

初中一年级学生。

【知识准备】

1、复习前面所学的有关气温和降水的知识,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2、通过各类新闻和亲身感受学生对气候知识已有所了解。

【课前准备】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网络搜集气候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相关联的生活实例。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气候与人类活动》效果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中,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主要是采用小组探究的模式完成,对小组合作探究的效果进行观测,观测结果如下。

前两项项观测以小组内人数参与的百分比作为观测数据。

例如,小组4名同学,有3名同学参与讨论,则小组参与度为75%.

本次探讨共5个问题,后两项观测以小组内解决的或回答的问题占的百分比作为观测数据。

例如,5个问题解决了4个,则小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80%

小组合作评价量表

小组内学生的参与程度

认真倾听、

互助互学

合作交流中能互助解决问题

小组成员积极回答问题

1组

100%

100%

100%

20%

2组

100%

100%

80%

0

3组

75%

75%

80%

20%

4组

100%

75%

100%

20%

5组

100%

100%

100%

20%

6组

75%

75%

60%

0

7组

100%

100%

100%

20%

在本节课的随堂检测中,共涉及5答题11小题,对学生的课堂检测进行观测,观测结果如下。

课堂检测评价量表

问题

回答正确与否

错误原因

1、

(1)

正确

1、

(2)

正确

2、

(1)

正确

2、

(2)

正确

3、

(1)

正确

3、

(2)

正确

3、(3)

正确

4、

正确

5、

(1)

正确

5、

(2)

错误

没有正确理解热岛环流能使郊区和市区的污染物相互影响

5、(3)

正确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气候与人类活动》教材研究

【教材定位】

本节属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框题“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气候与人类活动”,该部分是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的重点内容,是前面两节所学的气温和降水等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对于学生今后分析各地气候的成因有指导性的意义。

【教材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难点是分析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

学习时采用以图析文的方法让学生说出影响原因和规律。

突破教学难点的关键是加强教学直观性,化抽象为具体。

人类活动与气候”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两者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为以后的区域学习奠定基础。

【教材处理】

新课程体系以课程标准为基础,倡导教材的多元化,使得教学内容极具开放性。

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教材时,不拘泥于教材的编写,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实际,创造性利用教材。

1、充分利用图像。

充分利用景观图,使地理图像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发展智能的重要载体。

2、精心设计活动。

以学生“发现”和“探究”为核心,着力体现课改纲要中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的理念。

3、密切联系生活。

把抽象的地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的分析,比较主要影响两地气候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与地形等影响气候最主要的因素。

2、通过读图,提高读图能力,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提高分析、比较地理事物的能力。

3、认识到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体会到各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受到辨证唯物主义教育,树立人地和谐的理念。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气候与人类活动》评测练习

1.指出以下诗句中体现的影响气候的主导因素。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2)天涯海角隆冬暖,青藏高原盛夏寒。

2、观察下面两幅民居图,回答问题。

(1)胶东海草房和甘肃民居屋顶存在较大差异,主要是由于两地的()不同。

A.气温不同B、降水不同C、风力不同D海拔不同

(2)影响两地民居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因素B、海拔因素C、海陆因素D、气温因素

3、读欧洲地区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示意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自西向东民居墙壁的厚度:

(    )

A、越来越厚B、越来越薄C、一样厚D、没有规律

(2)你认为产生墙壁厚度变化的原因是()

A.风力越来越大B.降水越来越少C.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D.地震

(3)你认为造成墙壁厚度变化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洋流因素

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2001年11月,太平洋上美丽的岛国图瓦卢,该国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宣告失败,并宣布他们将放弃自己的家园,举国移民至新西兰。

(1)图瓦卢成为全球第一个“环境难民”国家,将其影响因素按因果关系填入方框内(填字母)。

A、二氧化碳增加B、全球气候变暖C、砍伐森林D、海平面上升E、两极冰川融化F、淹没沿海低地城市

 

5、探究:

城市热岛效应。

一个地区的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的现象即热岛效应。

用两个代表性测点的气温差值(即热岛强度)表示。

如图所示。

(1)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区域性热岛效应比较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

①能源消耗加大 ②城市人口剧增 

③水域面积扩大 ④市郊农业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关于“热岛效应”的影响,正确的是()

A、扩大了污染范围B、降低了市区的温度

C、改善了郊区的空气质量D、降低市区污染程度

(3)可以减弱“热岛效应”的措施是()

A、在市区建设高层建筑B、在郊区兴建商业中心

C、在市区增加绿地面积D、在郊区建设工业园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气候与人类活动》课后反思

传统的课堂教学“重结果而轻过程”。

最终学生学到的永远是书本上的知识,缺少联系生活,而这与我们的教学宗旨恰恰是相违背的。

本节课着重开发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想的多、动的多、说的多,化复杂为简单,复杂问题简单化。

在探究影响气候的因素的教学过程中,以小明旅行中遇到的地理困惑为线索,寻求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进行设问,体现了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的原则;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采用小组讨论的模式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

在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一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搜集气候与我们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密切关系的实例,然后和大家一起分享,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完成了学习。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负面影响愈演愈烈。

我选取了学生最为熟悉的温室效应以及我们切身感受最深刻的雾霾天气作为素材,让学生探究成因、后果以及采取的措施。

除此之外,我还选取了人类发挥正能量,积极改善局部小气候的实例。

学生感受到人类活动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和大自然和谐共处,使学生树立人地和谐的观念。

然而,在课堂上我有时会不自觉地由“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教师的无数个“为什么”当中,穷追不舍,结果学生仍然是让老师牵着鼻子走。

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学生的个性思维仍然得不到锻炼。

这正是今后应该注意和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气候与人类活动》课程标准研究

本节属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框题“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气候与人类活动”,该部分是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的重点内容,是前面两节所学的气温和降水等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对于学生今后分析各地气候的成因有指导性的意义。

本节课所涉及到的课程标准是:

1、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2、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对于课程标准的把握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影响气候的因素比较多,其中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三个因素是最基本的,也是对气候影响最大的,其他因素因缺少知识基础或难以理解未在课标里面列出。

2、“课程标准”中的“分析”,不必从成因分析来理解,只要学生能比较出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即可。

3、地理知识要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学以致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