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小学作业设置安排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196521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小学作业设置安排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优秀小学作业设置安排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优秀小学作业设置安排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优秀小学作业设置安排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优秀小学作业设置安排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优秀小学作业设置安排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优秀小学作业设置安排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优秀小学作业设置安排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优秀小学作业设置安排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优秀小学作业设置安排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优秀小学作业设置安排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优秀小学作业设置安排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优秀小学作业设置安排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优秀小学作业设置安排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秀小学作业设置安排方案.docx

《优秀小学作业设置安排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小学作业设置安排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优秀小学作业设置安排方案.docx

优秀小学作业设置安排方案

优秀小学作业设置安排方案

  龙阳镇上司小学作业设置安排方案

  学校为进一步加强作业教学,规范作业教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切实提升作业教学质量,根据市局、教委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教学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目标

  1.深化课程改革。

作业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作业教学的有效实施,转变教师观念,改进教学行为,特别是要摒弃通过盲目增加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成绩的错误做法,确保课改高质量推进。

  2.落实有效教学。

科学的作业教学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做好作业教学的有效实施是教学有效性的高度体现,有效教学的落实需要作业教学的有效实施作为保障和支撑。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业教学要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在对课本知识与技能的巩固;要侧重过程与方法,目的在于促进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要侧重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整合,重在体验和实践,践行作业教学的多样性、层次性、创新性,充分挖掘其功能,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发展。

  4.推动教学质量提升。

增强作业教学的科学性、针对性,精心组织、有效实施,能够促进教与学的有效沟通,从而提高作业教学对教学质量提升的贡献度,促进整体区域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总体要求

  作业教学的所有环节务求以“科学有效”为永恒主题,教师要做到“五有五必”:

有练必选、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

  1.作业设计与布置要做到:

内容精选、类型多样、明晰规范、总量统筹。

  2.作业批改与分析要做到:

规范批改、科学分析、激励评价、目标达成。

  3.作业讲评与辅导要做到:

精准解惑、定点释疑、追求实效、持续监控。

  三、基本要求

  

(一)作业教学备课要求

  作业设计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准确、全面覆盖相关知识点,突出重点,精心选择具有典型性、思考性、综合性的内容,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注重分层教学,提倡根据不同对象设计不同程度和数量的作业。

提倡贴近生活,适时适量设计一些具有研究性、实践性、综合性等多样化的课外作业。

  学校要重视对作业教学的备课管理,加强对作业教学的备课研究,做到作业教学有备而来,有序实施。

在集体备课时,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紧扣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共同拟定作业教学的目标,统一作业内容(可根据学情自我调控),规范设置形式,明确批阅要求及反馈重点,全面提升作业教学效益。

  

(二)课堂作业教学布批要求

  1.准确把握做作业的时机,做到课堂作业当堂布置,并努力当堂完成,落实“堂堂清”。

充分发挥作业的检测性作用,首先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作业;然后,对一些开放性或有一定难度的题目进行集体交流、研讨,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最后,学生再修改完善提交作业。

  2.特别重视学生作业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严格遵守作业的书写要求,做到书写姿势正确,书写认真、工整,字迹大小均匀,尽量不用橡皮,禁用修正液、修正纸和胶带纸修订作业;做到用笔规范,一、二年级用铅笔书写,三至五年级用钢笔书写;注重作业格式统一,内容布局合理,匀称美观。

  3.努力做到作业批阅及时、规范。

对课堂作业、课堂练习应在当天全批全改完毕(作文在一周内批阅完毕),对于班额较小的尽量做到当堂面批。

所有作业一律用红笔批阅,同一类作业运用相同的批改符号,等级和批阅日期书写要工整,给学生示范。

对作业的“书写”和“内容”分别进行等级式评价,评判时用“优、良、中、差”。

提倡教师使用激励语言评价作业,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4.切实发挥作业反馈的矫正、提高功能。

作业批改后要及时发回学生手中,教师要根据批改中发现的共性和个性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

对作业中出现的新颖、独特、简洁的做法,给予介绍推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挑战意识;对作业中反映出的普遍性问题要认真分析原因并进行针对性讲评,指导学生纠错,纠错后及时复批、复评。

  (三)家庭作业布批要求

  严格按照《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文件要求,对学生家庭作业实行总量控制,一、二年级学生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除语文、数学外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语文、数学书面作业每天不超过1小时,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应分层设置,可分必作和选作,让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锻炼和发展。

作业形式要力求类型多样,要改变单一的书面作业形式,可以布置一些操作、实验、网络、口头完成的作业。

  家庭作业应该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提倡学生互批与教师抽查批阅相结合的形式。

  四、具体学科要求

  

(一)语文学科

  1.课堂作业的设置

  

(1)写字作业

  加强写字教学,注重读好帖、描红入体、临写成体的指导。

要求一至五年级均要设置写字作业,每课一次,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铅笔字或钢笔字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至四年级使用田字格(一年级上学期学习汉语拼音部分时要增设汉语拼音练习本,写字本提倡采用拼音写字本,以巩固拼音教学);五、六年级使用方格本。

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把指导书写、抄写和听写等方式结合起来灵活使用。

  

(2)语文练习作业

  根据学科配发教辅的实际,一、二年级采用《新课堂》,三、四、五、六年级使用《语文配套练习册》设置课堂练习作业,每课一次。

一、二年级要全批全改。

三至六年级可以根据每课作业的具体题量,如题量较大,可以选择一部分学生能够自主完成的基础性题目作为一般课堂练习,由学生自批或互批完成;对于有一定难度的练习(尤其是阅读理解、读写练笔类),教师要加强指导、批阅、复批工作。

  (3)习作作业

  一年级下学期起至二年级要设立写话本(统一使用方格本,利于巩固写字教学),每周一至两次,依据《课标》,根据教材、学情实际设置写话内容:

可用词写句子、听记句子、观察写话、看图写话、想象写话等。

  三至六年级设立大、小作文两套习作练习作业,间周一次。

大作文按照教材中习作的要求每单元一篇,着重落实教材中的习作训练,要加强课上指导,当堂完成;注重发挥精批的指导作用,每次要全批全改(精批)。

小作文每学期不少于八篇,要重视落实与阅读教学紧密相关的读写练笔,可设计与学生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课外阅读有关的自由作文练笔;小作文的批改可由老师组织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互批,采用赏析、提建议等方式达成批改的目的,以提升学生对作文的改评能力;批阅要求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依据学情实际可以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可以从字词使用、标点使用、句子通顺、叙述具体、情感表达等不同角度设置评改要点,在教师指导下完成。

  2.家庭作业的设置

  贯彻落实“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理念,精心设计家庭作业。

不得布置机械抄写、重复训练性的低效作业。

提倡布置课外预习、内化拓展性作业,要使用好3~6年级学生手中已有的《新课堂》来巩固课内所学知识;每位学生建立摘抄本、日记本,一般每天课外阅读不少于30分钟,每周不少于一次摘抄(半张纸,同时最好配画)、一次自由练笔(周记类)。

实施分层布置作业,应分必作和选作,以使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老师要加强调度,以诵读摘抄、交流、展示、循环日记等语文实践活动推进课外读写实践活动的落实。

  

(二)数学学科

  1.课堂作业的设置

  

(1)作业内容:

根据教学内容及重、难点,设计有利于巩固双基,发展思维能力的作业,对本班学生布置作业要有分层要求。

  ①一至二年级把《新课堂》作为课堂作业的主要部分,在每课时中,选取一定数量的题目作为课堂作业,每课时一次。

(分层要求:

有智慧园地的课时,智慧园地的题目学生可选作,教师选批,其他题目全批全改;没有智慧园地的课时,从基础知识中选择题量的1/3作为选作题目,批改全班人数的2/3,其他题目全批全改)三至六年级把《数学配套练习册》的题目作为课堂作业的主要内容,每个信息窗批改一次。

  ②设置补充练习作业本,作业内容可以选取教材练习中的相关题目,题目要精,每周不少于一次。

  

(2)基本要求:

  ①认真作业。

  学生要养成先复习后作业的学习习惯。

作业要独立思考,不抄袭,不拖拉,认真完成。

要养成检查、验算的习惯,发现错误及时订正。

  ②格式规范。

  A.在做补充作业时,每次作业的开头一行应写明“第几页”和“日期”,并与前次作业间隔三行。

例如:

“第6页5.26”。

  B.题目的序号应与课本一致,序号靠左顶格写。

例如:

课本第2题,写作“2.”然后做题。

每两题之间应空一行。

  C.计算式题:

一步计算式题,采用连等式进行;两步以上的计算题用递等式,递等号要上下对齐。

  D.解答文字题或应用题都不抄题目。

两步或两步以上计算的文字题应列综合算式解答,不写答句;应用题列式计算的得数应注明单位名称,要写答句。

答语应另起一行,“答”字写在横线格内,要点上冒号,末尾点上句号。

  E.解方程时,“解”字应写在题目下一行的横格内,并点上冒号;等于号要对齐。

列方程解答文字题或应用题时,“解”字应写在第一行横格内;需要设未知数“x”的,则写在“解”的后面。

  F.书写分数应占两行,分数线划在两格中间的横线上,四则运算符号与等号应同分数线对齐。

  G.作图题:

一律用铅笔画图,将图画在题目的下面,约占四横格,大小适中,并按要求标上字母或数字。

  H.不准在作业本上乱涂、乱画、打草稿。

局部有错,用两条横线或两条斜线划去;如果整体不要,用直尺画成长方形的框,工整地写上“不要”两字,在下面重新再做。

  2.家庭作业的设置

  家庭作业要根据教学要求、教材内容,做到重点突出,保证教材内的练习要完成,三至六年级主要精选《数学新课堂》的题目作为家庭作业,提倡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

要坚持“数量适当,形式灵活,针对性强”的原则,避免机械、单一、重复无效的劳动。

除书面作业外,还可以设计一些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调查、统计、操作实践性作业,例如数学日(周)记、自制数学学具、数学小报设计等。

  (三)英语学科

  1.课堂作业的设置

  

(1)作业内容:

根据教学内容及重、难点,设计有利于巩固双基,发展思维能力的作业,对本班学生布置作业要有分层要求。

  ①按照教学实际挑选《英语配套练习册》中的部分题目做,每个新授单元批改3次,每个复习单元批改1次。

  ②根据教材内容安排实践操作性作业(调查、表演、描述等)。

  

(2)基本要求。

  ①认真作业。

  学生要养成先复习后作业的学习习惯。

作业要独立思考,不抄袭,不拖拉,认真完成。

要养成检查的习惯,发现错误及时订正。

  ②格式规范。

  A.书写字母时应按照字母的笔顺和字母在三格中应占的位置书写。

每个字母都应稍向右倾斜,约为5°,斜度要一致。

大写字母都应一样高,占上面两格,但不顶第一线。

  B.书写单词时,字母与字母之间的间隔要均匀、适当,不要凑得过紧,也不要离得太远。

  C.书写句子时,单词之间必须有适当的距离,一般以空出一个小写字母a的宽度为宜。

  D.标点符号要写在正确的位置上。

  2.家庭作业的设置

  实施分层布置作业,应分必作和选作,以使各类学生都有所得。

提倡布置一些开放性、体验性、实践性强的作业。

①口头作业:

个人背诵、合作表演、调查、创编对话等;②视听作业;③录音作业;④资料收集;⑤课外阅读;⑥有条件的班级可以组建网上班级,利用“一起作业”在线作业平台进行网上作业。

  (四)品德与社会

  1.课堂作业的设置

  提倡使用学生手中已有的教材配套练习,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选做部分题目;也可以选择完成课本留白处的部分题目。

  2.家庭作业的设置

  新课开始前,提倡布置一些前置性作业,如调查、采访、访问、参观、实验、操作等,为上课做好准备;课后,提倡布置一些利于学生体验、感悟、实践的作业,将所学内化为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

  (五)科学学科

  1.课堂作业的设置

  提倡使用学生手中已有的教材配套练习,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选做部分题目。

  2.家庭作业的设置

  提倡布置一些操作、实验、调查、体验、感悟、实践性作业。

  (六)美术学科

  1.课堂作业的设置

  

(1)根据教材内容安排书面绘画作业。

  

(2)根据教材内容安排实践操作性作业(制作、剪贴、泥塑等)。

  (七)其他学科

  可根据学科需要安排实践性、操作性作业;提倡布置一些学科融合的特色作业。

  五、措施保障

  1.学校成立了作业教学监控领导小组,负责对作业教学工作进行指导,制定并完善作业教学的相关制度措施,使作业教学工作有章可循。

  2.定期举办作业设计研讨会,选出好的设计模式进行推广,给作业教学提供技术指导,不断提高教师作业教学的能力。

  3.定期举行学生作业展评活动,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不断优化作业教学效果。

  4.完善作业教学评价机制,加强对作业备课、作业布批、作业反馈及复批、复评等作业教学的各个环节的过程监控与评价,对作业教学效果实行组内自查、领导督查、学校定期抽查的三位一体的检查模式,加大检查力度,并将检查结果计入教师量化考核。

  龙阳镇上司小学作业监控实施细则

  为进一步加强作业教学,提升作业教学的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根据市教研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作业教学的意见》文件精神,特制订以下实施细则。

  一、检查内容

  

(一)作业布批记录:

课堂作业教学布批和家庭作业布批。

  

(二)反馈印迹:

学生作业反馈、学校作业检查记录及反馈。

  (三)抽查学生作业。

  (四)作业教学备课。

  (五)学生错题集。

  学校定于第一周进行检查,两周检查一次,由教导处深入对各学科的作业进行检查指导,并对作业检查情况进行汇总和反馈。

  二、监控措施

  1.建章立制,提高认识。

学校根据市、镇两级文件精神的指导意见,成立作业教学监控领导小组,由业务主任对作业教学工作进行指导,对作业教学监控工作的具体实施。

建立健全作业教学监控工作的相关制度,制定切合实际的具体措施,使作业教学工作有章可循。

  2.明确要求,规范指导。

一是明确作业量的要求。

严格执行《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对学生书面作业提出的明确要求,实行作业总量干预制度,有效减轻学生负担。

学生家庭书面作业实行总量控制。

二是加强对作业教学的规范要求。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普通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精心进行作业教学。

作业教学包括教师设计作业、学生做作业、教师评改作业、实施矫正教学等环节。

加强对学生作业设计的研究,增强作业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增强作业的层次性、适应性和可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不得利用教辅资料布置作业。

认真检查和评改学生的书面作业,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作业情况,根据对反馈信息的科学分析,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加强矫正性教学。

  3.加大管理力度,注重实效。

  一是进一步引导教师学习《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普通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若干意见》等省厅有关文件精神,明确方向。

开展如何更好的实施有效地作业教学研讨。

  二是在作业教学的教师设计作业、学生做作业、教师评改作业、实施矫正教学四环节上下功夫。

增强作业教学的目标指向性,坚决杜绝随意布置作业。

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增强作业的层次性、适应性和可选择性。

学校定期举办作业设计研讨会,选出好的设计模式进行推广,给教师的作业教学提供交流平台和技术指导,不断提高教师作业教学的能力。

  三加强对学生探究性、实践性作业的研究。

从本学期开始所有学科(包括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每月最少设计布置一篇探究性、实践性作业。

要充分利用好假期和周末,有针对性的布置学生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作业。

  四是作业布置要做到“四留、四不留”:

留适量的、有一定自主性的、好习惯养成性的、实践性的作业;不留机械性、随意性、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作业批改必须做到“三有”、“三及时”、“一重视”:

有批阅符号、有评语或等级、有批改日期;批改及时、反馈及时、评补及时;重视第二次批改。

不得累批、隔批、漏批、错批,个别问题当面讲、共同问题集中讲。

  五是要注重学生作业习惯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

  4.完善作业教学评价机制,实行动态式过程性管理。

加强对作业备课、作业布批、作业反馈及复批、复评等作业教学的各个环节的过程监控与评价,做到“教研组(年级)监控与学校监控、全程监控与重点监控、随机监控与定期定点监控”的三个有机结合,对作业教学效果实行组内自查、领导督查、学校定期抽查的三位一体的检查模式,教研室做好督导和及时反馈,并将检查结果计入学校量化考核。

学校每周要对教师作业教学情况进行检查,可兼查教案、听课记录,重点检查批阅是否规范,学生是否已经纠错,次数是否合乎要求。

要注重反馈(周前会、工作简报),督促整改,问题学科跟踪,并将检查结果累计计入教师量化考核。

  5.及时总结,树立典型。

教师层面要及时总结教育教学行为的得与失,学校要总结工作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发现身边的典型教师的做法,进行总结提升,组织教师学习,加快工作的进度,提高效率。

  三、组织机构

  龙阳镇龙山小学作业教学监控领导小组

  组长:

王超

  副组长:

张鑫

  成员:

苗翠翠许庆芝杜永清

  四、作业检查记录评价标准及要求

  1.作业检查实行周检查,过程管理。

检查种类为教师各科作业,类型分为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各10分,每周检查后折合成10分。

全学期计分时,将每次检查结果折合计入教师业务量化。

教研室计分时以每次抽查结果折算计分。

  2.根据检查情况在相应栏内填上分数。

  3.检查项目说明:

  

(1)作业本数:

以班级实有人数为准备,缺1本扣0.1分,扣完止。

  

(2)批改及时、规范,批阅符合统一(0.5分)。

对课堂作业、课堂练习应在当天全批全改完毕(作文在一周内批阅完毕),班级人数不超过20人的做到当堂面批。

大作文每次精批不得少于班级总人数(班额40人及以上)的三分之二,三分之一简批;班额较少(班额40人以下)的要全批全改。

所有作业一律用红笔批阅,同一类作业运用相同的批改符号,等级和批阅日期书写要工整,给学生示范。

批改记录详实(0.5分),项目填写完整,有反馈的价值。

共计1分。

  (3)备课、布置、批改记录一致计1分。

备课本上设置的课堂作业要与实际布置的作业一致,要与批改记录一致。

  (4)作业量适中,能分层布置作业,体现选做和必做计1分。

备课上要设置必做和选做作业,供学生选择完成。

  (5)作业布置突出重难点(0.5分),具有典型性、思考性、综合性计1分。

根据每课作业的具体题量,如题量较大,可以选择一部分学生能够自主完成的基础性题目和一定难度的练习,不可布置机械、重复、惩罚性的作业。

  (6)错题及时订正(0.3分),及时复批、复评(0.2分)。

教师要根据批改中发现的共性和个性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学生作业要保留修改痕迹。

对作业中反映出的普遍性问题要认真分析原因并进行针对性讲评,指导学生纠错,纠错后及时复批、复评。

  (7)作业格式规范程度计0.5分,根据《龙阳镇小学作业教学实施意见》中的规定严格执行。

  (8)学生按时完成(1分),学生能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严格遵守作业的书写要求。

书写工整、作业整洁(0.5分),书写认真、工整,字迹大小均匀,尽量不用橡皮,禁用修正液、修正纸和胶带纸修订作业。

用笔规范(0.5分),一、二年级用铅笔书写,三至六年级用钢笔书写。

  (9)是否等级式评价(1分),对作业的“书写”和“内容”分别进行等级式评价,评判时用“优、良、中、差”,如“优+优”。

英语批改采用A、B、C、D加书写情况的形式,如A++、A+、A-、A--等。

试卷化作业需打出分数,并转化成等级(优、良、合格、待合格),等级和分数分别写在指定位置。

评语书写情况(1分),教师要对三分之一的学生作业使用激励语言评价。

只有“阅”和日期,属未批阅,不得分。

  (10)错题集使用是否合理(0.5分),每位学生可以建立1本错题集,将所有学科汇集在一本上;也可按学科建立。

不一定每天都有错题记录。

常见的“错题集”有三种类型:

一是订正型,即将所有做错题的题目都抄下来,并做出订正;二是汇总型,将所有做错题目按课本的章节的顺序进行分类整理;三是纠错型,即将所有做错的题目按错误的原因进行分类整理。

  4.总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优缺点及改进意见,不少于100字。

  五、违反作业布置方案的处理办法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实行一票否决制,师德考核定为不合格,教学实绩直接定为“D”级,发现一位老师违规,学校总评5分,累计计分,并全镇通报批评。

  1.未经选择过量布置作业。

  2.以增加作业量来惩罚学生的。

  3.向学生推销和变相推销教辅资料。

  4.学生家庭书面作业总量没按照省40条规定的。

  5.布置机械性、随意性、重复性作业的。

  6.教师批阅作业不符合要求的。

  其他方面酌情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