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学位论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96526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学位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浅谈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学位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浅谈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学位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浅谈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学位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浅谈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学位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浅谈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学位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浅谈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学位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浅谈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学位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浅谈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学位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浅谈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学位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浅谈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学位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浅谈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学位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浅谈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学位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学位论文.docx

《浅谈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学位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学位论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学位论文.docx

浅谈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学位论文

国家开放大学

毕业论文

 

中文题目:

企业并购会计研究

 

分部:

学习中心: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

专业:

会计学

年级:

14年本科(秋)

学号:

1444101250606

姓名:

指导老师:

 

论文完成日期:

日月

浅谈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4年秋会计学

【摘要】: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为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而应向购货单位或者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扩大或保持市场份额、争取竞争主动性的有力措施。

随着现代企业竞争加剧,应收账款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如果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回收,资金不能回笼,营运资金不够周转,企业正常经营就会受到影响。

本文总结中小企业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分析企业应收账款的问题和对企业的危害,提出了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一些措施和管理方法,以期能对中小企业管理者有所启示,从而促进中小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IntroductiontoAccountsReceivableManagemen

【Abstract】:

 The account receivable is the amount of money which should take toward the unit of the purchase commodity unit or the accept service because sale an article, product, or provided service . It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nterprise assets and is the emollient measure for business to expands or keeps market share and fight for competing active. Because the modern business rival turns worse, the accounts receivable is important to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 particularly to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 If the accounts receivable cannot recall in time, the capital will not return , and the working capital isn't enough to turn over , as a result of it the business normal conducts will be subjected to impact. This text tallies up the reason of accounts receivable of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 creation, analyses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progress to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 and the harm to enterprises,  proposes the object of accounts receivable management and some measures and methods to promote by wishing have apocalypse to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 and they will develop sooner and better.

 

【Keywords】: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accounts receivable;management

 

目录

前言5

1、中小企业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5

1.1企业及产品的竞争力不足5

1.2忽视信用管理,缺乏风险防范意识5

1.3内部控制存在缺陷6

2、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收账款过多对企业的危害7

2.1在赊销前存在的问题7

2.2企业绩效模式的问题8

2.3企业内部制度的不健全8

2.4合同管理存在问题8

3、应收账款管理目标以及实现此目标的措施和对策9

3.1  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10

3.1.1建立正确的盈利观念10

3.1.2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10

3.1.3  建立客户评审制度10

3.1.4  确立合理的信用政策10

3.2  应收账款的事中控制10

3.2.1  建立赊销申报制度11

3.2.2  强化日常管理,制定必要的激励措施11

3.2.3  注重合同管理11

3.3  应收账款的事后控制11

3.3.1  应收账款的跟踪管理11

3.3.2  执行严格的应收账款责任制12

3.3.3  更新客户的资信档案12

3.3.4  制定合理的收账程序12

3.3.5  应收账款的催收13

参考文献14

致谢15

前言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中小企业为了扩大自身的市场,开始利用商业信用进行赊销,应收账款也就应运而生。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主要包括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应向有关债务人收取的价款及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等[1]。

应收账款的范围主要有:

应收账款是企业日常购销活动引起的债权,非购销活动发生的应收款项不应列入应收账款[2],如应收职工欠款、应收债务人的利息、应收保险赔款、应收已宣告分配的股利等都不应该计入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属于企业流动资产,不包括长期性质的债权,如购买的长期债券;应收账款是企业应向客户收取的款项,不包括企业付出的各类存出保证金,如投标保证金、租入包装物保证金。

应收账款会对企业运营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中小企业必须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一、中小企业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

1.1企业及产品的竞争力不足

不论是高科技产品还是一般工业品,当前几乎都是买方市场,而一些企业在规模、技术、成本的某一方面不具备优势,失去了与其它企业抗衡的能力,导致其市场占有份额很小,而其生产能力却大于其生产份额,这样就产生了供大于求的局面,造成产品积压。

这些因素常常迫使企业不得不采用赊销,即以发放信用的方法争取客户,从而达到扩大市场占用率的目的[3]。

为了解决产品积压问题,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又不得不作出了相应的让步,如产品试用期久一些、货款回款期长一些等等,使产品的应收账款从量上和时间上都增加了,随之企业应收账款多、回收不顺畅、资金短缺等等问题就接踵而来。

1.2忽视信用管理,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在我国长达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上只有一种信用,那就是国家信用。

工厂生产什么、销售什么、往来资金如何结算等事项都是由中央计划者统一安排,交易双方都是属国家所有,企业根本不需要担心大量应收账款是否能及时收回以及账款囤积造成的后果。

然而,经过了20多年的改革和开放,我国已基本步入了市场经济的轨道,市场经济,“信用为本”,但由于目前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法制基础也比较薄弱,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的泛滥,使得我国信用短缺现象大量存在,如企业间的资金拖欠、三角债、坑蒙拐骗、呆账坏账等层出不穷,就连被称为“经济警察”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失信和造假,而企业经营者对于社会上出现的信用短缺现象孰视无睹,在销售上仍存在着侥幸心理,未对客户资信情况作深入调查,就急于想和对方成交,这样做虽然账面上的销售额有所攀升,但企业反而不会多赚钱,为什么?

因为企业忽视了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所带来的风险。

试想想,假设一个企业平均税前利润是5%,如果他有10万元的货款因为管理不善等原因而成为了坏账的话,为了弥补损失,需增加多少销售额才能弥补亏损呢?

答案是200万元。

在利润率较低的今天,别说是坏账这个无底洞,就连货款拖延造成的资金成本,也同样能吞噬掉企业几个月的利润。

例如去年北京中关村仪科慧光公司倒闭案就很能够说明问题。

仪科慧光公司的财务状况非常糟糕,一直是负债经营,而且为了营业额看好不惜高价进货,低价销售,窟窿越来越大。

从信用管理角度来看,这是一家“高风险”公司,不能与其做生意,更不能赊销了,可是包括联想、方正、紫光等上百家公司把货物赊销给仪科慧光公司,竟然没有一家公司认真、定期考核他的信用状况。

结果,仪科慧光公司倒闭了,拖欠货款三千多万元,使这上百家公司蒙受巨大损失。

1.3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1)基础工作不健全。

合同之所以成为控制经营风险的手段之一,就在于它依照合同法以文字的形式明确规定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并受到法律的保护。

正因为如此,对合同的管理就应该更加慎重、更加完善,但往往在每笔逾期应收账款的后面就缺少了完善有效的合同协议,更有甚者,竟信奉口头上所谓的“君子协定”、“一诺值千金”,一旦因账款收不回而对簿公堂的时候,又拿不出确凿的证据,“哑巴吃黄莲”。

据有关资料显示,2000年上半年,我国合同违法案件共有5338起,涉案金额达到16.3亿元。

 

(2)考核制度不合理,约束机制不健全。

目前大部分企业都实行销售人员工资总额与销售额挂钩的做法,在业绩考核当中,企业只注重销售额,片面追求账面上的高利润额;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采取赊销手段强销商品,使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

对于这部分应收账款,企业既未要求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款,又未明确规定监督账款回收的部门,从而造成高销售额、低经济效益的局面。

 3.内部会计控制不严。

《企业财务准则》中明确规定:

各种应收账款应当及时清算、催收,定期与对方对账核实。

经确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已提坏账准备金的,应当冲减坏账准备金;未提坏账准备金的,应当作为坏账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在实际工作当中,并非都严格按照准则办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发生的应收账款不及时清算,形成账外债权。

有些国有企业的账外债权竟然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而这类问题在日常审计工作中又不易被发现,当人事发生调动时,很容易造成资产流失,同时也为经济犯罪提供方便。

(2)应收账款催收工作不力。

相关人员态度消极,一些企业甚至连催收部门都没有明确,使得应收账款被拖欠时期超长,收回可能性减小。

(3)长期不对账。

(4)不按规定确定坏账损失。

某些企业为满足一时间的业绩漂亮,将应收账款长期挂在账上,不愿将无望收回的应收账款作为坏账损失,这种现象在上市公司的报表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如ST重机的2000年度亏损,其主要原因是天津造船厂所欠货款5022万元因破产无法归还,形成坏账损失,造成管理费用高达10790.34万元。

早已明知天津造船厂欠款难以收回的ST重机,并没有在1999年年报和2000年中报中作相应披露,最终令他的投资者感到失望,从而对自身企业的信誉造成不利影响。

二、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收账款过多对企业的危害

2.1在赊销前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由于刚刚起步,为了扩大销售,打开市场,会采用赊销的方式与客户开展商业往来,其中也包括折扣问题,例如商业折扣、现金折扣问题。

商业折扣是一种折价销售,现金折扣是为了鼓励客户提早付款而采取的一种收款政策,这都是企业在利用商业信用开展商业往来[4]。

但是企业在确定客户时,往往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盲目性。

我国的商业信用体系并不像发达国家那样完善,法律保护也比较薄弱,企业在决定是否赊销以及确定商业折扣政策时把客户的情况调查清楚才可以实施。

但有些企业片面追求销售量,并没有关注客户的信用调查,就直接和客户进行商业往来。

这样很容易导致呆账坏账的发生,这对一个企业尤其是刚刚起步的中小企业来说是十分不利的,有时还会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影响了资金的周转和使用,容易引发财务危机,企业也会被应收账款拖垮。

2.2企业绩效模式的问题

为了完成经营指标,从主观上我国企业管理者普遍只重视销售,而忽视应收账款管理,使应收账款很容易变成呆帐,使企业不良资产增加[5],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2.3企业内部制度的不健全

发生应收账款后,企业应该及时进行催收,定期与对方进行对账、核实,对于可能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应及时提取坏账准备金。

然而我国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资产较少,机构设置简单,一人多岗的现象比较突出,在此种情况下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确实存在很大难度。

会计人员未及时与销售部门核对账目,就会造成销售与核算脱节。

另外,由于员工兼职兼岗、任务繁重,人员素质偏低,未能对应收账款的回款给予足够的重视。

企业也往往不会有专人负责应收账款,及时去催收应收账款,从而导致应收账款越来越多,即使对方商业信用下降、还款困难,企业也很难及时发现,导致收账工作不力,再加上部分客户恶意拖欠,部分销售人员携公款潜逃,这种情况在小企业中屡屡发生,都会加重企业应收账款的难度,使账龄老化现象日益严重,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影响。

2.4合同管理存在问题

企业在与客户签订合同时内容不够严谨。

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缺乏对合同内容全面、审慎的把握,所签的合同条款不齐备,内容不全面,为合同的履行埋下了隐患。

在订立合同时,合同的一般条款欠缺,虽然不会对合同的成立、合同的效力等问题产生影响,却会对合同的履行、合同当事人经济利益的实现带来消极影响。

总的来说,应收账款管理不善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频率,使企业效益下降,尽管账面上企业已经获得了收益,但是资金不能回笼,会产生没有现金流入的销售业务损益产生、销售税金上缴及年度内所得税预缴[6]。

同时应收账款是赊销引起的,其对应的流量是赊销额,而不是全部营业收入,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虚增了账面上的销售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成本。

应收账款过多对企业的危害主要有:

虚增了企业资产,应收账款在资产负债表中计入流动资产,如果应收账款收不回来,会影响流动资产的质量,也会虚增企业的资产;夸大企业利润,按照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收入要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计量,企业在增加应收账款的同时,也会增加销售收入和营业利润[7],看起来是增强了企业的获利能力,但这种利润只是一种账面利润,并没有实际的现金流入,不能体现企业实际的利润;降低企业营运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应收账款,根据这个公式,在销售收入增加的情况下,由于应收账款的基数较大,应收账款周转率就较低,相应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增加,营运能力下降;增加了企业成本,应收账款的成本包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坏账成本,机会成本指公司资金因占用在应收账款上而丧失的其他投资收益。

占用资金越多,机会成本就越大。

管理成本指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所发生的费用支出,包括资信调查费用、收集信息费、催收账款发生的费用等。

坏账成本指由于应收账款无法回收而给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这种成本与公司的信用政策有关,也与应收账款的数量有关。

三、应收账款管理目标以及实现此目标的措施和对策

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预测实行这种信用政策所增加的销售盈利和采用这种政策预计要担负的成本[8]。

只有当所增加的销售盈利超过所增加的成本时,才能实施和推行这种信用政策。

同时,应收账款管理还包括企业未来销售前景和市场情况的预测和判断,以及对应收账款安全性的调查。

如企业销售前景良好,应收账款安全性高,则可进一步放宽其收款信用政策,扩大赊销量,获取更大利润,相反,则应严格其信用政策,或对不同客户的信用程度进行适当调整,确保企业获取最大收入的情况下,又使可能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企业进行应收账款管理,就是要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和客户的信誉情况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这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为达到应收账款管理目的而必须合理制定的方针策略。

应收账款管理主要是应收账款风险的管理,即针对应收账款风险,在事前、事中和事后都应加强管理,以期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并在这种信用政策所增加的销售盈利和采用这种政策预计要担负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以确定应收账款信用政策。

3.1  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

(1)建立正确的盈利观念

企业要根据自己开发的产品、现有的市场、潜在客户群以及自身状况制定恰当的发展模式,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建立属于自己的竞争优势,走差异化道路,将赊销业务稳定在安全水平[9]。

同时摒弃只重销售额增长不重运营能力增长的做法,改以销售额和企业运营并重,做好企业未来销售前景和市场情况的预测和判断,让企业进入良性成长模式。

(2)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对应收账款实行责任制管理,各个企业根据行业特点制定详细的计划,制成计划表单,下发到各个负责人,明确权责,加强销售业务人员的责任心和风险意识,落实收款责任。

严格应收账款核销制度,每笔应收账款都要清晰明确,做好账龄分析,并计提坏账准备,强化内部控制,为应收账款的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3) 建立客户评审制度

中小企业应对客户进行细致的调查,主要关注客户的性质,财务状况、信誉等方面的情况,建立相应的信用档案,以供随时查阅。

在经营过程中,也要密切注意客户的经营状况,如果出现应收账款收不回或者可能收不回的情况,要及时调整政策、采取措施,避免造成损失。

(4)确立合理的信用政策

信用政策是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的目的是要在扩大销售、增加利润与采用这种政策而承担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坏账损失之间进行权衡,只有新增盈利大于等于要承担的三项成本时,才能实施和运用这种赊销政策[10]。

 合理的信用政策应把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账政策结合起来,考虑三者的综合变化对销售额、应收帐款机会成本、坏帐成本和收帐成本的影响。

企业还应编制帐龄分析表。

检查应收账款的实际占用天数,企业对其收回的监督,可通过编制帐龄分析表进行,据此了解,有多少欠款已超过信用期限。

计算出超时长短的款项各占多少比例,如有大部分超期,企业应检查其信用政策。

3.2  应收账款的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阶段是应收账款管理难度最大的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

主要包括:

(1)建立赊销申报制度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赊销申报制度,严格控制应收账款的发生。

对所有的应收账款都应当记录下来,包括赊销金额、赊销时间、赊销人、赊销期限、有无担保以及本企业经手人、责任人,并一式四份,分别由客户、企业责任人、经手人、企业管理部门保管。

管理部门应对其进行对其检查,防止过度赊销和应收账款回收困难。

(2)强化日常管理,制定必要的激励措施

经营过程中,企业应注意强化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①建立客户信用档案,随时关注并记录客户信用情况,据以调整信用政策。

②加强对企业销售人员、催款人员进行经济合同的条款、讨债技巧、企业销售、收款工作的程序和制度以及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11],提高相关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改进单纯以销售额为依据的薪资政策,增加员工积极性。

同时可以建立相应的激励政策,提高催款人员收款的积极性。

(3)注重合同管理

企业除现金收入之外的供货业务都必须签订合同,当销售部门收到经信用部门和企业法定代表审核签字后的赊销申报单后,根据审批意见并与客户意见达成一致的情况下签订销售合同。

销售合同的要素必须齐全而且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特别是付款形式、账期和延期付款的具体违约责任都应清楚、准确,最好是能够采用统一的合同范本。

另外,销售部门还要将合同影印几份,经有关部门或人员与原件核对无误后分别交信用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以利于其对销售合同的执行、跟踪、检查起监督和预警作用。

3.3  应收账款的事后控制

这个阶段是应收账款回笼后的总结阶段,即企业根据该笔应收账款的一个循环,从中提取出与建立企业信用档案数据库等方面的信息或者与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有关的反馈信息,完善应收账款管理的过程。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

(1)应收账款的跟踪管理

企业应对放出去的应收账款实时跟踪,与客户保持联系,及时提醒客户收账时间,并随时关注企业提供的服务或者产品的质量等问题,一有问题,随时处理,维护与客户的良好关系,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率,识别应收账款的预期风险,降低企业可能的损失。

(2) 执行严格的应收账款责任制

将应收账款的催收细化到个人的责任,将应收账款的回收与个人工作绩效挂钩,对逾期还未回收的应收账款的负责人进行一些警告,对提前收回的应收账款的负责人给予一定奖励。

(3) 更新客户的资信档案

随时关注客户的财务状况、信誉等信息,更新客户的资信档案,以便进行下一轮的赊销业务。

对于经营状况良好、还款及时的客户,之后可以采取较为宽松的信用政策。

而对于还款不及时、经营状况下滑的客户要慎重考虑下一步的信用政策,如果只是一时的经营失策,马上可以回转的仍可以沿用以前的信用政策,如果经营状况一时难以向好的方向发展,则可以考虑改用较为严格的信用政策,甚至取消客户赊销的权限。

(4)制定合理的收账程序

催收账款的程序一般为:

信函通知、电报或电话传真催收、派人面谈、诉诸法律。

究竟选择何种方式,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无论何种方法都应该把收款行为限定在法律范围内,决不能采用威胁的、有违法律的行动[12]。

企业除了依靠本身的力量外,还可以委托代理机构,但在选择代理机构时要慎重,要选信誉良好的公司。

(5) 应收账款的催收

企业管理者对已经到期的应收账款应交由应收账款清收小组进行催讨。

对于清收小组的组织管理工作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原款项经办人、部门领导或单位负责人应为某项应收账款的当然责任人参加清收小组,在清收小组负责人的调配下参与工作;二是清收小组成员按客户分工,并分解落实清理回收目标任务;三是严格考核,奖罚分明,将收回远期欠款和控制坏账纳入绩效考核,调动催讨人员的积极性和效果。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小企业企业要想不被淘汰,不发生应收账款,一般是不可能的,我们不能否认赊销能给企业销售上的好处,但是因为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存在的诸多不利因素和中小企业本身的财力资历,我们也不能相信赊销是解决企业经营的灵丹妙药。

因此,在应收账款带来好处及引起弊端中寻找一个最佳结合点,实现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企业的管理者应从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还应对应收账款实行有效的控制,最大限度地化解应收款风险,处理解决好应收账款管理中的对立统一问题,努力实现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初级会计实务[M].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2]潘爱玲.财务会计[M].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3]郭锦绣.小议应收账款管理[J].新西部,2009,(8):

63.

[4]王太威.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商情,2008,(34):

31-32.

[5]David H. Marshall, Wayne W. McManus, Daniel F. Viele.Accounting:

what the number mean[M].Quebecor World  Hawkins,Inc.2002.

[6]Robert S. Kaplan,Anthong A. Atkinson.Advanced Management Accounting[M].Prentice Hall,Tnc.1998

[7]贺晓卫.浅谈企业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管理[J].企业家天地,2010,(10):

59-60.

[8]苏鹏华,刘芳.应收账款管理的现实意义和目标[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46-47.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