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区中的水回收利用系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04139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区中的水回收利用系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小区中的水回收利用系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小区中的水回收利用系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小区中的水回收利用系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小区中的水回收利用系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浅谈小区中的水回收利用系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浅谈小区中的水回收利用系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小区中的水回收利用系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浅谈小区中的水回收利用系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区中的水回收利用系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小区中的水回收利用系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水是指生活废水经过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主要用于厕所冲洗、园林灌溉、道路保洁、汽车洗涮以及喷水池、冷却设备补充水、采暖系统补充水等。

中水水源为冷却水、沐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厨房排水、厕所排水。

按中水的供水范围划分,可以分为城市中水系统,小区中水系统和建筑中水系统。

【2】

2、小区中水系统的特点

小区中水系统具有工程规模较大,水质和管道较复杂,集中处理的费用较低等特点,主要适用于大中规模的居住小区、机关大院、高等院校或新建开发区等。

其限制条件是小区建设应统一规划,建筑物集中,管道单独铺设等。

【3】

小区中水系统最大的优点是能将优质排水与其他污水分开。

优质排水作为中水水源,进入小区的中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回用,而粪便污水和厨房废水则直接排放。

盥洗废水、淋浴废水、洗衣废水等这些废水人们以前也直接用来冲洗厕所,现在作为中水水源,经处理后再回用于厕所的冲洗,人们在感官上、思想观念上都较为容易接受,对中水回用的推广有很大的益处。

3、小区中水的主要可能用途

小区用水分为饮用水和非饮用水,非饮用水又分为人体接触和人体非接触两类,中水几乎可以回用于人体非接触的全部用途。

【4】随着处理工艺水平的提高,加之水资源的匮乏,居民住宅区中水回用的用途可能扩大为:

(1)饮用水;

(2)与人体接触的用水,如洗澡、洗涤水等;

(3)不与人体接触的用水,如冲厕、绿化、喷洒道路用水等。

【5】

比较理想的住宅小区中水回用系统如图所示:

【6】

4、小区中水的水源来源、特点和选择顺序

中水水源应具有两个基本特点:

1)、水质较好;

2)、水量比较稳定。

【1】生活小区中水的水源主要来自小区内部的生活污水。

其数量、成分和污染物质浓度与居民的生活习惯、小区用途等因素有关。

水源按其水质可分为以下几种:

4.1、优质杂排水

通常将冷凝冷却水、洗浴排水、盥洗排水、空调循环冷却系统排水等轻度污染水称为优质杂排水。

水源的特点是水质较好、处理难度小、工艺简单、中水处理设施造价低等,因此优质杂排水是中水水源的首选。

但是,经过实际工程的检验,其固有的缺陷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由于要增加一套优质杂排水收集管网,成倍地增加了小区排水系统的建设成本和难度。

原水的时段性和季节性波动变化较大,不能最大限度的替代小区中所有杂用水,实际支行时往往还需要补充大量的自来水回用系统。

【4】

4.2、杂排水

除冲厕排水以外的生活排水称为杂排水,包括优质杂排水和厨房排水。

此类污水的有机物含量较多、浊度高、油脂含量相对也多,其污染程度中等。

在回用作冲洗厕所冲洗用水时,多以杂排水为原水。

其主要特点有:

虽然水处理设施的造价较高,但节约了一套水收集管网,从总体投资来看,还是相当合算的;

中水系统的水源稳定充足,为进一步拓展中水的用途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原水的污染程度较高,处理难度大,对中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建设者要求比较高。

4.3、生活污水

小区内的所有生活排水的总称,包括了杂排水与厕所排水(一般为化粪池出水)。

其污染程度最重,由于其处理费用较高,且难处理,所以在设计时应尽量不采用其作为中水水源。

4.4、雨水

随着淡水资源日趋短缺,雨水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之一。

日本积极开发利用雨水并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同时建成一批不同规模的示范工程。

特点:

城市降雨水质好,水量大,是良好的中水回用水源。

城市雨水在实际利用时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像气候条件、降雨季节(南方地区多集中在春夏两季)的分配,雨水水质的情况和地质地貌等自然因素的制约以及特定地区建筑物的布局和结构等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

【7】

就目前回用情况来看,若考虑生活小区中水处理费用和处理的难易程度,为了简化中水处理流程,节约工程造价,降低运转费用,选取中水水源的优先顺序一般为:

A、冷却水;

B、淋浴排水;

C、盥洗排水;

D、洗衣排水;

E、厨房排水;

F、厕所排水。

【8】目前雨水利用还缺乏一定的标准和规范。

各地的雨水利用处于摸索阶段,缺乏充分的科学分析和指导。

雨水利用系统的组成、集流面的面积、储水池的防渗材料选用,水窖水质的净化,都尚未形成公认的标准和规范。

5、中水回用的水质标准

中水作为生活杂用水,其水质必须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卫生上安全可靠,无有害物质,其主要衡量指标有大肠菌群数、细菌总数、悬浮物量、生化需氧量、化学耗氧量等;

外观上无不快的感觉,其主要衡量指标有浊度、色度、臭气、表面活性剂和油脂等;

不引起设备、管道等严重腐蚀、结垢和不造成维护管理的困难,其主要衡量指标有pH值、硬度、溶解性固体等。

【9】原国家建设部中水回用的水质标准见表1

【10】

6、小区中水的回用流程及处理方法

6.1、工艺流程

中水回用的工艺流程确定必须掌握中水水源的水量、水质和中水的使用要求,应根据上述条件选择经济合理、运行可靠的处理工艺;

应考虑装置所占的面积和周围环境的限制以及噪声和臭气对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

为了将污水处理成符合中水水质标准的水,一般要进行三个阶段的处理:

预处理、主处理和后处理。

预处理包括格栅、调节池;

主处理包括沉淀、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膜生物反应器、气浮以及土壤处理等单元:

后处理包括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

其中主处理是中水回用处理的关键,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水的溶解性有机物。

【8】

(1)当以优质杂排水作为中水水源时,主要采用以物化处理为主的工艺流程。

原水→格栅→调节池→混凝沉淀或气浮→过滤或活性炭吸附→消毒→中水。

(2)当以杂排水作为中水水源时,主要采用生物处理的工艺流程。

原水→格栅→调节池→生物处理→沉淀→过滤或活性炭吸附→消毒→中水

(3)当以生活污水作为中水水源时,可采用二段生物处理或生物与物化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工艺流程。

原水→格栅→调节池→一段生物处理→沉淀→二段生物处理→沉淀→混合反应→过滤或活性炭吸附→消毒→中水【8】

6.2、主要处理方法

目前中水处理的主要方法有:

1)、接触氧化法;

2)、SBR工艺;

3)、CASS工艺;

4)、膜生物反应器(MBR);

5)、湿地生态处理工艺。

按目前已被采用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类:

生物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膜法处理。

【9】

(1)物化法:

以混凝沉淀技术以及活性炭吸附相结合为基础的方式,与之前的传统二级处理相比,水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2)SBR法:

SBR法是一种序批式的活性污泥法,它将进水反应沉淀和放水这四道工序组合在一起,组成一种时间顺序上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点是,污泥产量以及设备的投资都相对比较少,水量平衡也相对容易调节,但是处理的周期过长的话会导致出水的水质差。

(3)曝气生物滤池法:

此方法具有脱氮及去除有机污染物的功能,是一种全新型的高负荷淹没式三相反应器,他兼有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这两者的优点其特点是节省二次沉淀池,基本费用以及运行费用较低,水里停留时间短,出水的水质则可以达到排放标准,但噪音很大。

(4)CASS法:

此方法是介于SBR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它在SBR池反应的前端设置全氧生物反应区,从而实现了间歇排水,连续进水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点是比SBR法的布局紧凑,节省占地面积和建设费用,运行可靠,运行费用低,管理简单,但是出水的水质却只能达到冲厕的要求。

6.3、中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1)、水处理工艺设计不合理。

设计人员对中水工程的设计经验缺乏,大多是按照污水常规的处理技术和设计方法来设计中水工程,并没有考虑到中水处理工艺的特点,选择的处理工艺及设计参数也不是很合理,使工程运转不正常。

(2)、工程的施工质量较差。

中水处理工程对施工要求非常高,倘若施工不当,将会影响之后的运行,导致处理效率降低,严重的会使构筑物报废。

(3)、水处理的技术和工艺不是完全的熟练。

由于中水工程所具有的特殊性,要求处理技术娴熟投资小占地小运行费用低等,管理方便和简单,运行稳定,出水效果好,更为重要在实际中选择出完全符合此条件的处理工艺就更为艰难。

(4)、温度的变化影响运行效果当下的中水处理大部分都是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北方的地区冬季气温低,出水水质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5)、维护与维修不及时某些设备由于没有清理淤泥或是设备损坏都会影响到整个处理过程。

7、小区中水回用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7.1、存在的问题

(1)、首先,中水还没有作为重要的水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中水处理设施和管网系统建设也没有完全纳入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进行严格要求、统一规划和建设,也几乎没有建立完整而系统的管理体系。

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污水处理能力有限,中水回用的应用范围不广泛,仅限于部分缺水严重的城市,且大多数中水工程是由政府强制安装。

(2)、在一些已经开展中水回用的地区,由于工艺、设备不过关,运行管理水平不高等因素造成中水回用工程运营出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令用户难以放心使用。

部分已经安装了中水回用系统的居民小区的中水回用工程闲置多年,造成严重的投资浪费;

而污水处理厂净化后的污水由于管网限制,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

(3)、中水回用水质标准太高。

目前我国生活小区中水回用执行的水质标准是现行的《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该标准中总大肠菌群的要求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相同,比发达国家的回用水水质标准及我国适用于游泳区的Ⅲ类水质标准还严格,这一方面使得许多现有中水工程不达标,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建筑中水工程的推广和普及。

(4)、从投资情况看,中水回用工程造价高,而且投资回收慢,这是城市中水系统建设的一大困难因素。

从水价看,现在中水的水价偏低,且缺乏明确的收费标准。

(5)、我国居民的节水意识、中水回用意识还不强,很多人对中水的卫生性、安全性等存有顾虑,在感情上无法接受中水,从而影响了其普及。

【8】

7.2、解决问题的对策

1、加强宣传,转变观念。

中水回用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在我国推广中水回用,对企业和民众进行宣传教育,使人们认识到中水回用的社会经济意义便或了首要的工作。

然而宣传教育只是前提性的工作,并不能从根本上推广中水回用,还有更为根本的制约因素有待解决。

2、改革水价。

中水回用受阻的一个直接原因是中水水价相对于自来水不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提高自来水的价格是促进中水回用的一个可选择的措施。

由于我国的水权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水资源成本不能准确获得,水价的改革牵涉方方面面的因素,所以要同时设法改进中水处理工艺,降低中水的价格。

3、政府参与。

中水回用在一定程度上是一项公共事业,因此政府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

特别是市政管网建设,如果没有政府参与困难很大。

另外,应建立起政府对开展中水回用的补贴机制。

补贴的方式包括;

对中水处理设施进行补贴;

对开展中水回用的企业减免相关的税收和费用,对用户中水管道建设费补贴。

旨在政府的前期带动下,进一步推广小区中水回用工程的建设。

4、引入市场机制,实现中水回用产业化。

就目前来看,虽然推广多年,中水回用还是处于起步阶段。

中水回用的产业化,市场化能够避免政府主导带来的种种弊端,消除小规模中水回用工程成本过高的问题。

在中水回用发展的初期,由于中水市场的发展需要一段时期,中水供给企业的投资存在回收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从而阻碍中水回用产业的发展。

因此,建立发展中水回用产业所需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就成为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和关键。

8、小区中水回用政策应考虑的因素和遵循的原则

8.1、考虑的因素

中水回用政策的制定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1、能否达到政策规定的回用比例;

2、能否达到相应的水质标准;

3、配套管网设施的建设成本;

4、用途的安全性和居民心理的接受程度。

8.2、遵循的原则

小区中水回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在小区的整体规划阶段就应充分考虑中水设施的建设形式和规划位置,并重点考虑中水构筑物更好地与小区的整体风格相融合;

确定以全生活污水为水源的原则,以提供足够的回用水,降低吨水投资和回用成本;

以小区全部可应用中水用途确定处理规模,最大限度的节约用水,并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政策制定上充分考虑建筑开发商利益,鼓励建筑开一发商尽早建设中水设施并低成本地回用中水。

9、结语

在水资源紧缺的现实下,大力发展小区中水系统将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逐渐被人们发现。

虽然,小区中水系统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但是随着政策和技术的发展,相信这些问题都将被解决。

小区中水回用的发展前景将会越来越明朗。

参考文献:

1.孙素银居住小区中水回用探讨[J].山西建筑2010.8(36)

2.李鑫建筑小区中水系统的经济分析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6.4

3.范旭日,王岩,马玉奇住宅小区中水回用现状分析及思考[N].理论探讨2010.12

4.田锋,张素花,王永小区中水建设模式探讨[N].市政建设2008(9)

5.马建锋城市中水回用水源分析[N].科技创新导报2009(36)

6.蔡莹,蔡鸣,张爱莉,吴葭蕙居住小区中水回用系统[J].净水技术2010.4

7.蔡银志,唐楚丁中水回用技术及其前景分析[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6(32)

8.李萍,郑淑英,陈巧平,谢鸿芳,薛岚浅谈生活小区的中水回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3(3)

9.李静波中水回用浅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11)

10.苗青,李伟对住宅小区中水回用的探讨[R].辽宁阜新环境科学研究所201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