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200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8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docx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docx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周次

授课章节及内容摘要

授课学时

教学

方式

课外作业及考核

执行

情况

1

绪论安全用电常识

2

讲授

思考:

1、冬季穿脱毛衣时,静电有上千v的电压,为什么没有出现电死人的情况?

2

15、16级德育体验周,17级军训

2

3

触电急救

2

电教

练习急救措施

4

第一章电路的结构和常用基本物理量(电压、电流)

2

电教

课后习题一、二

5

国庆、中秋放假

2

6

电路的相关物理量(电位、电动势、电能?

2

讲授

课后习题三1、2、3、4

7

电阻串、并联电路的结构与作用

2

讲授

练习册1.3、1.4

8

秋季田径运动会

2

9

电路相关名词及基尔霍夫电压、电流定律

2

讲授

练习册1.5一、填空题

10

第二章磁场及电磁感应

2

电教

练习册2.1、2.2

11

半期复习与测试

2

测试

半期测试题

12

第三章电容、电感的概念、参数标注及应用

2

电教

课后习题一、二、

13

第四章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概念、相关物理量

2

电教

练习册4.1

14

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

2

讲授

课后习题一、二、

15

纯电感、纯电容电路的结构及功率

2

电教

课后习题三、四

16

纯电阻电路的结构及功率、电路的功率因数

2

讲授

练习册4.24.5

17

第五章三相交流电源的产生与应用

2

讲授

课后题一、二、三

18

三相负载的连接

2

电教

练习册5.1一、

19

三相电功率

2

讲授

练习册5.1二、三5.2一、二、三

20

期末复习

2

讲授

复习试题

课题

第一章

第一节

审核签字

授课时数

2课时

授课时间

第1周第1~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了解电路的组成。

2、掌握电路中每部分的作用。

过程与

方法

讲授法与图示法相结合,便于学生回忆巩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电器设备来进行讲解。

学情分析

新学期开学,学生身心状态还未收回,切寒假后,此前所学知识部分已经遗忘或模糊,需要通过复习收心和巩固知识,为新课内容做准备。

教学重点

1、电路结构2、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

1、讲电路图形符号和实物结合,识读简单电路图。

教学

主要内容

电路结构与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方法

及手段

讲授法图示法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一、电路的组成与各部分的作用

1、组成:

电路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电源中间环节中间环节

2、各部分的作用

(1)电源将化学能或机械能等非电能转换为电能

(2)负载将电能转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

(3)中间环节用于连接电源和负载。

起传输和分配电能或对电信号进行传递和处理的作用

教学环节

时间分配

教学过程设计(含师生活动)

设计

意图

组织教学

新课内容

清点人数,核实请假人数

提问:

试想如果没有电,生活将会怎样?

导入新课:

电工学是非电专业的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为升学以及后续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

1、电工学课程研究的对象————“电”

2、电能的优越性

(1)便于转换

(2)便于输送

(3)便于控制

第1章直流电路

电路:

电流流通的路径。

直流电路:

由直流电源供电的电路。

§1.1电路及主要基本物理量

一、电路的组成及作用

电路就是电流通过的闭合路径,它是由各种电气器件按一定方式用导线连接组成的总体。

电路的结构形式和所能完成的任务是多种多样的,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用电设备到工、农业生产中用到的各种生产机械的电器控制部分及计算机、各种测试仪表等,从广义说,都是电路。

最简单的电路如图所示的手电筒电路。

教学环节

时间分配

教学过程设计(含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1、组成:

电路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电源是供应电能的设备。

在发电厂内将化学能或机械能等非电能转换为电能,如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

(2)负载是使用电能的设备,又称用电器。

作用是将电能转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如电灯、电炉、扬声器、电动机等。

(3)中间环节用于连接电源和负载。

起传输和分配电能或对电信号进行传递和处理的作用,如变压器、输电线等。

2、电路模型和电路图

实际电路元件电磁性质较为复杂。

为便于对实际电路进行分析,需用能够代表其主要电磁特性的理想电路元件或它们的组合来表示。

理想电路元件就是指只反映某一个物理过程的电路元件,包括电阻、电感、电容、电源等。

用理想电路元件所组成的电路即为电路模型,手电筒电路的电路模型如图所示。

3、作用

(1)进行电能的传输和转换,如照明电路、动力电路等。

典型电路是电力系统。

教学环节

时间分配

教学过程设计(含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2)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处理,如测量电路、扩音机电路、计算机电路等。

典型电路是扩音机。

(3)识读表1.1中的电子元器件,包括元件名称,文字符号图形符号。

小结:

本节内容主要是了解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便于我们后面的学习。

布置作业:

预习电路的主要参数电流

教学后记

学生刚刚回校,状态不佳,不要急着往前讲授新课内容,先把此前已学的内容复习巩固。

循序渐进的增加难度。

教案二

课题

绪论安全用电

审核签字

授课时数

2课时

授课时间

第3周第1~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记住安全电压的数值。

2、知道触电的原因和触电的几种形式。

3、知道安全用电和触电急救的常识。

过程与

方法

讲授法与图示法相结合,便于学生回忆巩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现代生活离不开电的使用,那么安全用电就成了我们必须要知晓的常识,通过学习,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增强安全用电意识,提高生活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能在实际应用中安全用电,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学情分析

新学期开学,又军训一周后,学生身心状态还未收回,需要通过复习收心和巩固知识,为新课内容做准备。

教学重点

1、触电的原因和触电的几种形式。

2、安全用电和触电急救的常识。

教学难点

安全用电和触电急救的常识。

教学

主要内容

安全用电和触电急救的常识。

教学方法

及手段

讲授法图示法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安全用电

预习后思考:

怎样才能做到安全用电呢?

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什么?

一:

教学过程:

复习欧姆定律

1.引入新课

教学环节

时间分配

教学过程设计(含师生活动)

设计

意图

组织教学

新课内容

1、清点人数,核实请假学生。

2、督促保持教室卫生。

一: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复习欧姆定律教师通过实例,讲述随着科学的发展,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现代生活中已离不开电.接着用幻灯片打出几张电的利用的幻灯片,用来激发同学们的情绪.教师再将话锋转到接连不断发生的触电事故,给国家和个人都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但是触电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如果我们掌握了安全用电的常识,并严格按照用电的要求去做,我们就可以驯服电,让它做我们的朋友,为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服务.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安全用电呢?

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什么?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先让学生读今天的教学目标。

2.进行新课

(1)触电

问:

你们知道触电是怎么回事吗?

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第一个问和答.然后教师指出因为人体是导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有电流通过人体.这就是触电.

电流对人体的危险性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

(2)安全电压

问:

人触电一定会死亡吗?

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是什么?

安全电压值是多少?

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第二个问和答.然后让学生讨论下列问题:

(a)根据欧姆定律知道,导体中的电流大小跟什么有关?

(b)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决定于什么?

(c)安全电压值是多少?

教师小结:

教学环节

时间分配

教学过程设计(含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①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决定于外加电压和人体的电阻;

②安全电压:

只有不高于36伏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③触电事故是由于过大的电流通过人体而引起的,且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通电的时间越长,越危险.

(3)触电的方式:

(触电的四种形式)

引导学生看课本的第三个问和答.明确家庭带内陆种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连通造成的.

再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图10-10,并请学生指出图甲和图乙种电流的回路,然后教师指出触电的两种形式:

单线触电(图甲):

站在地上的人触到火线,则电流由火线进入人体到地,经地线形成回路,造成触电事故.

双线触电(图乙):

站在绝缘体上的人若同时触到两根电线时,电流将由火线进入人体到另一根线(零线)而形成回路,造成触电事故.

接触触电:

触摸带电体而导致的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

在高压线接触的地面附近,产生了环形的电场。

人踩到不同两点电压时引起的触电。

(4)触电后的急救原则

引导学生看课本的第四、第五个问和答.1:

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

在未切断电源或触电者未脱离电源时,切不可触摸触电者。

2:

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的方法:

拉、切、挑、拽、垫,教师适当做示范。

(5)触电后的急救措施

A:

人工呼吸法B:

心脏挤压法

根据图片示范,强调注意事项

(6)安全用电的原则

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引导出安全用电的原则

不接触:

低压带电体

不靠近:

高压带电体(7)发生电气火灾时

引导学生看课本第十个问和答.

知道:

1.立即切断电源

2.无法切断电源时,不要用水及泡沫灭火器,应该使用干黄沙和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

3.迅速拨打119火警电话。

小结(师生共同小结)

(1)触电的原因

(2)安全电压值(3)触电的方式.

(4)触电的急救原则(5)触电的急救方法(6)安全用电的原则

作业:

1、预习下一节

2、思考:

冬季穿脱毛衣时,静电有上千v的电压,为什么没有出现电死人的情况?

教学后记

学生刚刚回校,状态不佳,不要急着往前讲授新课内容,循序渐进的讲授,再增加难度。

教案三

课题

第一章电路的结构和常用基本物理量(电压、电流)

审核签字

授课时数

2课时

授课时间

第4周第1~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理解电流产生及条件、电压的物理意义

2.掌握电流、电压参考方向

3.掌握电流、电压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

方法

讲授法与图示法相结合,便于学生回忆巩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生活中、工作中离不开电,电压电流是电的主要参考量,是属于常识性的知识。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是对电流电压的讲解,电流的形成、分类、方向,电压的表示,电压的方向等,对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在讲解时尽量讲得浅显易懂,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易于学生的理解。

教学重点

1.电流、电压参考方向

2.电流形成条件、电流和电压的计算

教学难点

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

教学

主要内容

电流和电压的形成、大小、方向表示方法、测量

教学方法

及手段

讲授法图示法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一、电流

1、电流的形成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的大小

3、电流的方向

4、电流的表示方法

5、电流的测量——用电流表(安培表)来测量。

教学环节

时间分配

组织教学

教学导入与新课内容

清点学生人数,核实请假学生

督促保持教室卫生

一、电流

1、电流的形成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的大小

电流的大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恒定电流

(DC)(“-”)

交变电流

(AC)(“~”)

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恒定电流,也称为直流电流,用

表示。

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交变电流,简称交流电流,用i表示。

电流的单位为A(安[培]),还有kA(千安)、mA(毫安)、μA(微安)等。

3、电流的方向

(1)实际方向

习惯上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或负电荷移动的反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设计

意图

(2)参考方向:

可以任意选取

在分析电路时,常常要知道电流的方向,但有时电路中电流的实际方向难于判断,此时常可任意选定某一方向作为电流的“参考方向(也称正方向)”。

所选的参考方向不一定与实际方向一致。

当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其参考方向一致时,则电流为正值;反之,当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其参考方向相反时,则电流为负值,如图所示。

a)

b)

4、电流的表示方法

(1)箭头:

(2)双下标:

5、电流的测量——用电流表(安培表)来测量。

测量时注意:

(1)交、直流电流用不同表测量。

(2)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

(3)直流电流表有正负端子,即:

“+”、“-”记号,接线时不能接错。

(4)选择正确的量程。

电压(电位差)

1、物理意义

在图中,极板a带正电,极板b带负电,a、b间存在电场。

正极板a上的正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a经过负载移到负极板b,从而形成了电流。

这说明电场力做功产生了电流。

规定:

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所做的功称为a、b两点之间的电压,用

表示。

电压的单位为V(伏[特]),还有kV(千伏)、mV(毫伏)、μV(微伏)等。

2、实际方向:

由高电位指向低电位

结论:

对于电阻性负载来说,没有电流就没有电压,有电压就一定有电流。

电阻两端的电压常叫做电压降(压降)。

而对于电源来说,其端电压的实际方向是正极指向负极。

3、参考方向:

可以任意选取,同电流参考方向的选取

4、电压的表示方法

(1)箭头:

(2)正负号:

+、-

作业:

课后习题一、二

教学后记

本节内容主要是对电流电压的讲解,电流的形成、分类、方向,电压的表示,电压的方向等,对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在讲解时尽量讲得浅显易懂,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易于学生的理解。

教案四

课题

电压、电动势、电功率的

审核签字

授课时数

2课时

授课时间

第6周第1~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了解电动势、电功率的物理意义。

2、掌握电压的测量,电功率的计算。

过程与

方法

讲授法与图示法相结合,便于学生回忆巩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生活中、工作中离不开电,电压电功率是电的主要参考量,是属于常识性的知识。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是对电压的讲解,电压的方向,电功率等,对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在讲解时尽量讲得浅显易懂,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易于学生的理解。

教学重点

电压的测量电功率的计算

教学难点

电压的测量电功率的计算

教学

主要内容

电压的测量电动势的方向电功率的计算

教学方法

及手段

讲授法图示法

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电压的测量

用电压表(伏特表)来测量。

测量时注意

电动势

物理意义电动势的实际方向

电动势(

)和电压(

)的区别

功率

把单位时间内电场力所做的功称为电功率

电压的测量

用电压表(伏特表)来测量。

测量时注意:

(1)交、直流电压用不同表测量。

(2)电压表应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

(3)直流电压表有正负端子,即:

“+”、“-”记号,接线时不能接错。

(4)选择正确的量程。

【例】电路如图所示,已知

,求:

解:

电动势

1、物理意义

为维持电路中的电流流通,则必须保持电路a、b两端间的电压

恒定不变,这就需要电源力源源不断地把正电荷从负极板b移回正极板a上。

规定:

电源力克服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从b点(负极)经电源内部移回到a点(正极)所做的功,叫电动势,用

表示。

2、电动势的实际方向

电动势的实际方向规定:

在电源内部由负极指向正极,即电位升,其单位与电压单位相同,也是伏特(V)。

3)双下标:

结论:

对于一个电源来说,既有电动势,又有端电压。

电动势只存在于电源内部,方向由负极指向正极;而端电压只存在于电源外部,其方向由正极指向负极。

一般情况下,电源的端电压总是低于电源内部的电动势,只有当电源开路或者电源的内阻忽略不计时,电源的端电压才与其电动势相等。

3、电动势(

)和电压(

)的区别:

*物理意义不同;

*实际方向不同;

*电动势只表示电源,而电压既可表电源,也可表负载。

4、直流电动势的两种图形符号

【例】电路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

,求出:

解:

功率

把单位时间内电场力所做的功称为电功率。

用“P”表示。

定义式:

单位:

W、kW、mW,其中:

“W”为电功,指电流所做的功,简称“电功”(电能)。

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把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

表达式:

单位:

焦耳(J)或千瓦时(

1

指:

1千瓦功率的设备,使用1小时所消耗的电能,俗称1度电。

【例1】:

1度电可以为20W的电灯供电(50)小时。

【例2】:

有一功率为

的电灯,每天使用它照明时间为

,如果按每月30天计算,那么每月消耗的电能为多少度?

合多少焦耳?

解:

该电灯平均每月工作实际

即每月消耗的电能为7.2度,约合

【例3】:

某19寸彩电功率180W,平均每天开机2h,若每度电费0.5元,则一年(以360天计算)要缴纳多少钱电费?

解:

本次课小结:

本次课讲解了组成电路的三要素,电流这个主要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及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的含义,要求学生掌握电压、电动势和功率三个基本物理量,并知道电压与电动势间的区别。

作业:

课后习题三1、2、3、4

教案五

课题

电阻串、并联电路的结构与作用

审核签字

授课时数

2课时

授课时间

第1周第1~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了解电阻的概念以及电阻的计算

2、掌握电阻的串并联电路特点并会计算电阻值。

过程与

方法

讲授法与图示法相结合,便于学生回忆巩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电路特点来进行讲解。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较多,难度属于中等,多联系生活中的事例可以很好的帮助中学生理解。

教学重点

1、电阻的概念以及电阻的计算2、掌握电阻的串并联电路特点并会计算电阻值

教学难点

1、掌握电阻的串并联电路特点并会计算电阻值

教学

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

及手段

讲授法图示法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组织教学

新课与导入

清点人数,核实学生请假情况

督导教室卫生

复习提问:

1、电动势与电压的区别;

2、1度电的概念?

导入新课:

§1.2电阻元件和欧姆定律

一、电阻与电阻率

1、电阻: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称为电阻,用符号R表示。

电阻元件是耗能元件,其单位为

(欧姆)。

常用的电阻单位还有

2、电阻率: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

式中:

—制成电阻的材料的电阻率,国际单位制单位为

─绕制成电阻的导线长度,国际单位制单位为m;

─绕制成电阻的导线横截面积,国际单位制单位为

─电阻值,国际单位制单位为

纯金属的电阻率很小,绝缘体的电阻率很大。

银是最好的导体,但价格昂贵而很少采用,目前电气设备中常采用导电性能良好的铜、铝作导线。

二、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1、部分电路:

只含有负载而不包含电源的一段电路。

2、内容:

流过电阻的电流

与电阻两端的电压

成正比,与电阻值

成反比,称为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3、表达式:

参考方向一致)

参考方向不一致)

a)

参考方向一致b)

参考方向不一致

【例1】:

应用欧姆定律对下图电路列出式子,并求电阻R。

解:

对图(a)有,

对图(b)有,

【例2】:

已知某100W的白炽灯在电压220V时正常发光,此时通过的电流是0.455A,试求该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解:

【例3】:

有一个量程为300V(即测量范围是0~300V)的电压表,它的内阻

为40kΩ。

用它测量电压时,允许流过的最大电流是多少?

解:

三、全电路欧姆定律

1、概念

(1)全电路:

含有电源的闭合电路。

(2)内电路:

电源内部的电路。

外电路:

电源外部的电路。

(3)内电阻:

电源内部的电阻,简称内阻。

表示。

外电阻:

外电路的电阻。

表示。

2、内容:

闭合电路中的电流

与电源的电动势

成正比,与电路的总电阻,即内电阻和外负载电阻之和(

)成反比。

3、表达式:

是内阻上的压降;

既是外阻上的压降,又是电源两端的电压(路端电压或端电压)。

本次课小结:

本节内容主要是部分欧姆电路的学习。

作业:

课后习题三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