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04688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docx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docx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能够在比较短的时刻从理论设想变为现实,要紧是由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及技术方法,专门是重组DNA技术的迅速进展,使人们能够在实验室构建各种载体、克隆及分析目标基因。

因此对疾病能够深入至分子水平的研究,并已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末产生了基因诊断(genediagnosis);随后于1990年美国实施了第一个基因治疗(genetherapy)的临床试验方案。

可见,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范例。

∙基因诊断

o基因诊断的含义

传统对疾病的诊断要紧是以疾病的表型改变为依据,如患者的症状、血尿各项指标的变化,或物理检查的专门结果,然而表型的改变在许多情形下不是特异的,而且是在疾病发生的一定时刻后才显现,因此常不能及时作出明确的诊断。

现知各种表型的改变是由基因专门造成的,也确实是讲基因的改变是引起疾病的全然缘故。

基因诊断是指采纳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方法来分析受检者的某一特定基因的结构(DNA水平)或功能(RNA水平)是否专门,以此来对相应的疾病进行诊断。

基因诊断有时也称为分子诊断或DNA诊断(DNAdiagnosis)。

基因诊断是病因的诊断,既特异又灵敏,能够揭示尚未显现症状时与疾病有关的基因状态,从而能够对表型正常的携带者及某种疾病的易感者作出诊断和推测,专门对确定有遗传疾病家族史的个体或产前的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的检测具有指导意义。

o基因诊断的原理及方法

(一)基因诊断的原理

疾病的发生不仅与基因结构的变异有关,而且与其表达功能专门有关。

基因诊断的差不多原理确实是检测有关基因的结构及其表达功能专门是RNA产物是否正常。

由于DNA的突变、缺失、插入、倒位和基因融合等均可造成有关基因结构变异,因此,能够直截了当检测上述的变化或利用连锁方法进行分析,这确实是DNA诊断。

对表达产物mRNA质和量变化的分析为RNA诊断(RNAdiagnosis)。

(二)基因诊断的方法

基因诊断是以核酸分子杂交(nucleicacidmolecularhybridization)和聚合酶链反应(PCR)为核心进展起来的多种方法,同时配合DNA序列分析,近年新兴的基因芯片可能会进展成为一种专门有用的基因诊断方法。

∙DNA诊断

常用检测致病基因结构专门的方法有下列几种。

⑴斑点杂交:

按照待测DNA样本与标记的DNA探针杂交的图谱,能够判定目标基因或有关的DNA片段是否存在,按照杂交点的强度能够了解待测基因的数量。

⑵等位基因特异的寡核苷酸探针(allele-specificoligonucleotideprobe,ASOprobe)杂交:

是一种检测基因点突变的方法,按照点突变位点上下游核苷酸序列,人工合成约19个核苷酸长度的片段,突变的碱基位于当中,经放射性核素或地高辛标记后可作为探针,在严格杂交条件下,只有该点突变的DNA样本,才显现杂交点,即使只有一个碱基不配对,也不可能形成杂交点。

一样尚合成正常基因同一序列,同一大小的寡核苷酸片段作为正常探针。

如果受检的DNA样本只能与突变ASO探针,不与正常ASO探针杂交,讲明受检二条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发生这种突变,为突变纯合子;如果既能与突变ASO探针又能与正常ASO探针杂交,讲明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另一条染色体上为正常基因,为这种突变基因的杂合子;如果只能与正常ASO探针杂交,不能与突变ASO杂交,讲明受检者不存在该种突变基因,如图21-1所示。

若与PCR方法联合应用,即PCR/ASO探针杂交法(PCR/ASOprobehybridization),是一种检测基因点突变的简便方法,先用PCR方法扩增突变点上下游的序列,扩增产物再与ASO探针杂交,可明确诊断突变的纯合子和杂合子。

此法对一些已知突变类型的遗传病,如地中海贫血、苯丙酮尿症等纯合子和杂合子的诊断专门方便。

也可分析癌基因如H-ras和抑癌基因如p53的点突变。

⑶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strandconformationpolymorphism,SSCP)分析相同长度的单链DNA因其序列不同,甚至单个碱基不同,所形成的构象不尽相同,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时速度就不同,若单链DNA用放射性核素标记,显影后即可区分电泳条带。

一样先设计引物对突变点所在外显子进行扩增,PCR产物经变性成单链后进行电泳分析。

PCR/SSCP方法,能快速、灵敏、有效地检测DNA突变点,如图21-2,此法可用检测点突变的遗传疾病,如苯丙酮尿症、血友病等,以及点突变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⑷ 限制性内切酶图谱(restrictionmap)分析,如果DNA突变后改变了某一核酸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位点,使原先某一识别位点消逝,或形成了新的识别位点,那么相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的长度和数目会发生改变。

一样基因组DNA经该种限制性内切酶水解,再做Southern印迹,按照杂交片段的图谱,可诊断该点突变,如图21-3所示。

如果用PCR扩增该突变点的外显子,PCR产物经该种酶消化后,进行琼脂糖电泳,溴乙锭染色后可直截了当观看片段的大小及数目。

此法可用于检测有些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消逝的遗传疾病,如镰状细胞贫血。

或基因缺失的疾病如α地中海贫血症,单纯性生长激素缺乏症等。

⑸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RFLP)遗传连锁分析人群中个体间DNA的序列存在差异,据估量每100-200个核苷酸中便有1个发生突变,这种现象称为DNA多态性。

有些DNA多态性可改变某一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位点,因而产生了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按孟德尔方式遗传,在某一特定的家庭中,如果某一致病基因与特定的多态性片段连锁,能够遗传给子代,因此这一多态性片段可作为遗传标记,来判定该家庭成员或胎儿的基因组中是否携带该致病基因,见图21-4,此法可用于诊断甲型血友病、苯丙酮尿症、享延顿舞蹈病等。

⑹DNA序列分析对致病有关的DNA片段进行序列测定,是诊断基因专门(已知和未知)最直截了当和准确的方法。

∙RNA诊断

RNA诊断要紧是分析基因的表达功能,检测转录物的质和量,以判定基因转录效率的高低,以及转录物的大小。

⑴RNA印迹(Northernblot)RNA印迹是检测基因是否表达,表达产物mRNA的大小的可靠方法,按照杂交条带的强度,能够判定基因表达的效率。

⑵RT-PCR是一种检测基因表达产物mRNA灵敏的方法,若与荧光定量PCR结合可对RT-PCR产物量进行准确测定。

o基因诊断的应用

(一)遗传疾病

现知遗传疾病有数千种,但多数遗传疾病属少见病例,有些遗传疾病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群中发病率不同,例如镰状细胞贫血(sicklecellanemia),非洲黑色人种发病率高,而囊性纤维化症(cysticfibrosis)常见于美国白色人种,这二种遗传疾病在我国为罕见病例。

中国较常见的遗传疾病有地中海贫血、甲型血友病、乙型血友病、苯丙酮尿症、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唐氏综合症(Down’ssyndrome)等。

按照不同遗传疾病的分子基础,可采纳不同的技术方法进行诊断,不但可对有症状患者进行检测,而且对遗传疾病家族中未发病的成员乃至胎儿甚至胚胎着床前(preimplantation)进行诊断是否携带有专门基因,这对婚育具有指导意义。

地中海贫血(地贫)是世界上最常见和发生率最高的一种单基因遗传疾病(monogenicdisease),由于一种或几种珠蛋白合成障碍导致α类与β类珠蛋白不平稳造成的,临床以贫血、黄疸、肝脾肿大及专门外貌为特点,地贫最常见的有两类:

α地贫和β地贫。

α地贫(α-thalassemias)的分子基础要紧为α珠蛋白基因缺失,也有部分病例是由于碱基突变造成的。

可采纳限制性内切酶图谱方法检测α珠蛋白基因的缺失。

人α珠蛋白基因簇位于16号染色体,长度29kb,包含7个连锁的α类基因或假基因。

α基因(α1及α2编码序列相同,仅非编码序列稍有差别,产物相同),该基因簇上有2个EcoRI识别位点,经EcoRI酶解,进行Southern印迹,用标记的α基因片段作探针,得到一条23kb的杂交条带,BamHI识别位点有4个,但只有14kb片段能与mRNA基因探针杂交,见图21-5。

Hb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

由于该病患儿二条16号染色体的4个α珠蛋白基因均缺失,不能合成α链,胎儿全身水肿、肝脾肿大、四肢短小,常于妊娠30-40周死亡或早产后半小时内死亡。

样本DNA经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不能显示α珠蛋白基因区带,RNA诊断也测定不出有α珠蛋白基因的mRNA。

缺失型HBH病:

由于一条16号染色体上的两个α珠蛋白基因均缺失,另一条16号染色体上则缺失一个α珠蛋白基因,并缺失3.7kb长度的DNA片段(右侧缺失型)或4.2kb片段(左侧缺失型),DNA诊断只产生19kb长度的EcoRI片段,或10kbBamHI片段。

标准型α地贫:

一条16号染色体上2个α珠蛋白基因全部缺失。

而另一条16号染色体上具有2个正常的α珠蛋白基因,DNA诊断结果,EcoRI和BamHI都显现与正常一样的23kb或14kb的条带,但杂交条带的放射性自显影较正常人浅。

β地贫(β-thalassemias)的基因诊断:

β地贫的分子基础不同于α地贫,β珠蛋白基因通常并不缺失,而是由于基因点突变或个别碱基的插入或缺失。

每一民族和人群β珠蛋白基因点突变部位不尽相同,都有特定的类型谱。

(二)感染性疾病

过去对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diseases)的诊断,一是直截了当分离检查病原体,或者对患者血清学或生物化学的分析。

有些病原体不容易分离,有些需通过长期培养才能获得。

血清学对病原体抗体的检测尽管专门方便,然而病原体感染人体后需要间隔一段时刻后才显现抗体,同时血清学检查只能确定是否接触过该种病原体,但不能确定是否有现行感染,对埋伏病原体的检查有困难。

对感染性疾病的基因诊断具有快速、灵敏、特异等优点。

80年代建立的PC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对病原体的检测。

一样按照各病原体特异和保守的序列设计引物,有的还合成ASO探针,对病原体的DNA可用PCR技术直截了当检查,而对RNA病毒,则采纳RT-PCR。

现在市场差不多有许多种病原体的测定药盒供应,每一盒包含扩增某种病原体的特异引物,所需的酶以及配妥的各种反应试剂,并附有可行的操作方法步骤。

∙病毒性感染:

多种病毒性感染都可采纳基因诊断检测相应的病原体,如甲型、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可萨奇病毒、脊髓灰质类病毒、腺病毒、EB病毒、疱疹病毒、人巨细胞病毒、乳头状病毒……等。

最近新发觉的SARS冠状病毒,在基因组(RNA)序列确定后,便专门快建立了RT-PCR的基因诊断法。

∙细菌性感染:

可应用基因诊断检测多种致病性的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痢疾性大肠杆菌、霍乱弧菌、淋球菌、绿脓杆菌……等。

∙寄生虫:

恶性疟原虫、克鲁斯锥虫、利什曼原虫、血吸虫、弓形虫……等都有基因诊断的方法

∙其它:

如衣原体、支原体、真菌性感染也均用基因诊断。

(三)恶性肿瘤

分析一些原癌基因的点突变、插入突变、基因扩增、染色体易位和抑癌基因的丢失或突变,能够了解恶性肿瘤的分子机制,有助于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对肿瘤治疗及预后有指导意义。

(四)法医学中的应用

对生物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传统的方法有血型、血清蛋白型、红细胞酶型和白细胞膜抗原(HLA)等,但这些方法都存在着一些不确定的因素。

近年来对人基因结构的深入研究发觉,有些具有个体特点的遗传标记可用于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

1.DNA指纹分析(DNAfingerprinting)

1985年,Jeffreys按照VNTR的特点,选择某些核心序列作为探针,并选用核心序列无切割位点的限制性内切酶如Hinf1,对DNA样品进行酶解,然后作Southern印迹。

图谱显示不同个体具有不同条带,如同人的指纹具有高度的个体特异性一样,因此把这种Southern印迹图称作DNA指纹图谱(DNAfingerprint),如图21-6所示。

实验证明,除同卵双生子有相同的图谱外,两个人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图谱,因此这种方法对个体识别,亲子鉴定,嫌疑罪犯的判定准确可靠。

图21-7是引自文献报道的结果。

但是Sourthern印迹技术操作繁琐,所需时刻长,需要DNA量较大,若DNA降解还会阻碍对结果的判定

因此,Jeffreys又按照每一VNTR区翼侧保守序列设计引物,用PCR方法对该区进行扩增,因VNTR长度不同,因此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染色后,按照条带的不同,能够判定结果。

这种方法既方便又省时,对部分酶解DNA也适用,对单根毛发,血斑,皮屑和精迹都可进行分析。

但有些VNTR重复片断较长,PCR难以扩增。

∙短串联重复(shorttandemrepeat,STR)多态性分析

VNTR和STR除在法医学中的应用外,还用于遗传作图,基因定位及遗传疾病的诊断等。

∙基因治疗

o基因治疗的慨念

(一)基因治疗的定义

从基因角度能够懂得为对缺陷的基因进行修复或将正常有功能的基因置换或增补缺陷基因的方法。

若从治疗角度能够广义地讲是一种基于导入遗传物质以改变患者细胞的基因表达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疾病的目标的新措施。

导入的基因能够是与缺陷基因相对应的有功能的同源基因或与缺陷基因无关的治疗基因。

基因治疗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改变体细胞的基因表达,即体细胞基因治疗(somaticgenetherapy),另一种是改变生殖细胞的基因表达,即种系基因治疗(germlinegenetherapy),从理论上讲,若对缺陷的生殖细胞进行矫正,不但当代能够得到根治,而且能够将正常的基因传给子代。

但生殖的生物学极其复杂,且尚未清晰,一旦发生差错将给人类带来不可想象的后果,涉及一系列伦理学的咨询题,目前还不能用于人类。

在现有的条件下,基因治疗仅限于体细胞,基因型的改变只限于某一类体细胞,其阻碍只限于某个体的当代。

(二)基因治疗的方式

基因治疗的方式(typeofgenetherapy)要紧有3类,一类为基因矫正或置换,即对缺陷基因的专门序列进行矫正,对缺陷基因精确地原位修复,或以正常基因原位置换专门基因,因此不涉及基因组的任何改变,目前尚无体内成功的报道。

另一类为基因增补,不去除专门基因,而是通过外源基因的导入,使其表达正常产物,从而补偿缺陷基因的功能。

再有一类为基因封闭,有些基因专门过度表达,如癌基因或病毒基因可导致疾病,可用反义核酸技术、核酶或诱饵(decoy)转录因子来封闭或排除这些有害基因的表达。

除上述3大类外,近日进展其它多种形式,如导入病毒或细菌来源的所谓“自杀基因”或通过改造的条件性复制病毒,只能在p53缺陷的肿瘤细胞繁育以达到溶解肿瘤细胞。

(三)导入的方式

导入基因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体外导入(exvivo),即在体外将基因导入细胞内,再将这种基因修饰过的细胞回输病人体内,使这种带有外源基因的细胞在体内表达,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的目的。

被用于修饰的细胞能够是自体,同种异体或异种的体细胞。

合适的细胞应易于从体内取出和回输,能在体外增殖,经得起体外实验操作,能够高效表达外源基因,且能在体内长期存活。

目前常用的细胞有淋巴细胞、骨髓干细胞、内皮细胞、皮肤成纤维细胞、肝细胞、肌细胞、角朊细胞(keratinocyte)、多种肿瘤细胞等。

另一种是体内导入(invivo),马上外源基因直截了当导入体内有关的组织器官,使其进入相应的细胞并进行表达。

o外源治疗基因

不管是exvivo或invivo导入基因的方式,第一要选择合适的能达到治疗或预防用的目的基因。

如导入遗传疾病所缺陷的基因或增强机体免疫的细胞因子基因。

目前用于临床试验的治疗基因要紧为该基因的cDNA。

一些临床试验用的基因见表21-1

作为外源治疗基因的条件:

基因的大小要按照所用载体(vector)能够运载的容量;若为分泌性产物需含信号肽序列;cDNA序列应正确无误;翻译时要求有起始密码子及终止密码子。

o载体系统

要有效将治疗基因导入人体细胞内需要靠合适的运送基因的工具,即载体(vector),

载体有两类:

一类为病毒载体(viralvector),另一类为非病毒载体(non-viralvector)

目前临床636个基因治疗方案所用的载体列于表21-2

目前临床试验用的载体仍旧以病毒载体居多,占70%以上,而逆转录病毒载体约占所用全部载体的1/3。

非病毒载体以脂质体居多,而裸质粒DNA的应用有逐步上升的趋势。

目前所用的载体尚不尽人意,有些是存在着安全性咨询题,有些则为效率不高等缺点。

下面将讨论几类常用载体的构建极其优点。

(一)逆转录病毒载体

∙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

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属RNA病毒,通过其本身逆转录酶的作用,形成双链DNA原病毒,然后整合于宿主细胞染色体中,详细的基因结构及生活史见第十三章。

构建载体时以DNA原病毒为基础,将野生型病毒的3类结构基因gag,pol和env删除,以供外源基因的插入,然而要储存病毒的包装序列(ψ)和双侧的长末端重复(LTR),LTR含有启动子、增强子、整合信号及polyA信号等多种元件。

插入的基因一样为两种或两种以上,一种为标记基因(markergene)供阳性选择,常用的为原核细胞的新霉素磷酸转移酶Ⅱ(NPTⅡ,neoR基因),该酶能破坏抗生素G418(新霉素的衍生物)的活性。

哺乳动物细胞在含G418的培养液中不能生长,若含有neoR基因能产生NPTⅡ,即能在含有G418的培养液中生长,故便于选择转导基因的细胞。

另一种为供治疗用的基因,治疗基因和标记基因可识别受控于不同启动子,其中一种受逆转录病毒的LTR调控,另一种常需连接另外的启动子序列,或者连接一种称为内核糖体进入位点序列(IRES),使转录成一条多顺反子mRNA,在翻译过程中IRES具有内启动作用,能启动蛋白质的合成,因此同一分子mRNA能合成2种或2种以上不同的蛋白质。

如何包装成含有外源基因的逆转录病毒供治疗用的呢?

因为载体本身的3类结构基因已被删除,因此包装所需的结构蛋白质,需要靠一种所谓的包装细胞,如PA317,提供,这种细胞含有一种缺失包装信号的逆转录病毒,只能产生包装所需的结构蛋白质,但本身的病毒RNA因缺失包装信号,因此可不能被包装成病毒颗粒,这对治疗的安全性专门重要,可幸免产生有复制潜能的逆转录病毒(RCR)。

将上述所构建的载体转染包装细胞PA317,可产生供治疗用的含有治疗基因的逆转录病毒颗粒,见图21-8,这种病毒能高效感染细胞,使治疗基因能够整合至细胞的染色体中,从而能长期表达基因产物,以达到治疗目的。

∙逆转录病毒载体的优缺点

最大的优点为能准确整合于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所携带的外源目的基因及有关序列可不能发生重排,因而能长期稳固表达。

感染细胞范畴较广,感染率比较高,由于结构基因均被删除,因此免疫原性较低。

对感染细胞无毒性作用。

可附加不同的调控元件来提升外源基因的表达效率,并对之进行调控。

局限性:

逆转录病毒只能在核膜尚未形成时,才能进入核内,因此它只能将外源基因转移至增殖分裂的细胞,而对静止细胞转录成效不佳。

由于该病毒基因本身不大,故能容纳外源基因的大小有限,应小于8kb。

逆转录病毒稳固性较差,难耐受体外的操作,在纯化或浓缩过程常使其感染性降低。

病毒颗粒能迅速被补体破坏。

因为是随机整合,因此具有插入突变的危险,专门是病毒制剂中污染着RCR。

(二)其他病毒载体

∙腺病毒

感染人的腺病毒(adenovirus)有50余种血清型,能感染多种组织器官,产生类似感冒或类似流感症状,目前多数采纳无致病性的5型及2型腺病毒作为载体。

构建载体时ITR及包装信号应储存,其余的部分有些可删除,供外源基因的插入,插入片段的大小可达8kb。

腺病毒载体较稳固,能耐受纯化浓缩等操作,可获得高滴度的病毒颗粒,感染宿主细胞范畴较广,感染效率高,既能感染分裂相细胞,也能感染非分裂相细胞,但腺病毒不整合于宿主细胞染色体,故只能短暂表达外源基因,最大的缺点为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和毒副作用。

∙腺有关病毒

属微小病毒科,不致病,为单链DNA约4.7kb,腺有关病毒(adeno-associatedvirus),作为载体最大的优点能感染分裂相和非分裂相细胞,并整合于宿主细胞染色体,能长期稳固表达,无不良反应,适合于一些遗传性疾病如甲型和乙型血友病的基因治疗。

但腺有关病毒载体的制备因需要辅助病毒的参与,有污染的可能性。

∙其他

慢病毒(如HIV)、I型单纯性疱疹病毒、痘病毒和杆状病毒等都被研究进展作为转移基因的载体。

(三)脂质体

上述病毒载体最大的特点是能高效转移外源目的基因,然而也存在着许多的局限性,专门是免疫原性强和可能造成细胞突变危险。

因此进展非病毒载体倍受基因治疗研究者的注意。

借助物理、化学方法或直截了当将外源基因导入宿主细胞内。

脂质体(liposome)要紧是由天然磷脂和胆固醇类衍生物组成类似生物膜的脂质双分子层包围水相形成的闭合囊泡。

脂质体有两类:

一类为阳离子脂质体,表面带正电荷,由于DNA带负电,因此借正电荷的作用,能够浓集和缩合DNA,形成脂质体DNA复合物(lipoplex)可携带的基因不受DNA大小的限制,见图21-9。

目前基因治疗所用的脂质体差不多上阳离子脂质体。

另一类为带负电脂质体,表面带负电,DNA或其他药物被包埋在内部水相中。

由于脂质体具有类似生物膜的性质,因此当脂质体DNA复合物与细胞膜接触后,通过胞吞作用(endocytosis)而进入胞内。

脂质体载体除上述介导外源基因转移不受大小限制外,最大的优点为无生物源性,无毒性,更安全可靠。

然而转染效率专门低,而且是短暂表达。

(四)裸DNA

裸DNA(nakedDNA),马上外源基因构建于真核表达质粒,借助物理的或机械方法直截了当将其导入宿主组织细胞内。

横纹肌和心肌摄取裸DNA的效率较高。

若外源基因表达产物可激发机体免疫反应,以防治某些疾病,可称为DNA疫苗(DNAvaccine),是一种专门有期望的新型疫苗。

直截了当注射裸DNA转染效率不高,常借助一些物理方法。

基因枪(genegun),通过高压放电产生强烈的冲击波(shockwave),作用于被金包埋的DNA微粒,使DNA微粒加速运动,即颗粒轰击(particlebombardment)而穿透组织细胞,此法不但可用于体外转移基因,而且已用于临床将表达IL-12质粒导入浅表肿瘤组织。

矩形波电穿孔仪(squareelectroporator)这种仪器能产生低电压的矩形波,使细胞穿孔,让DNA进入,因为产生的仅是使细胞穿孔的矩形波,可幸免一样电穿孔仪产生的高电压造成细胞损害的缺点,电压的范畴为5-500V,加压间隔为100毫秒-1秒。

这种仪器可用于体外基因转移,也可用于体内组织器官的基因转移,据报道对肌肉组织的转移效率比直截了当注射DNA高2个数量级以上,是一种专门有前景的基因转移方法。

o基因治疗的临床试验

目前临床基因治疗试验的方案已达9百多个,受治疗的患者已有数千例

表21-3可见当前临床基因治疗(genetherapy)或广义地称基因转移(genetransfer)试验,有三种类型,即治疗性、基因标记及非治疗性试验。

后者将腺病毒载体注射于健康自愿者的体内,观看机体对腺病毒载体的反应。

这些方案的临床试验期(trialphases)极大多数为I期临床试验,Ⅲ期者仅仅4个方案。

讲明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尚处于未成熟时期。

(一)基因标记

目前常用的基因标记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