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05079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0.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docx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docx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

抽水蓄能电站尾水系统工程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

 

签发

审核

编写

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

抽水蓄能电站尾水系统工程工程部

2011年01月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根本国策,其法律、法规、标准是强制性执行规定。

工程部各级领导将从执法的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使职工自觉执行环境保护措施,在工程建立过程中,防止和尽量减少对施工现场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一、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目标

1.严格按照业主方的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统一管理措施做好每一项工作,减少环境污染,杜绝环保违规事件发生。

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那么,实现“减少环境污染,杜绝环保违章事件发生〞的目标。

2.我们全体参建者的心愿是:

建立花园式的营地和一流管理的施工区,为本工程的建立增辉添色。

二、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组织机构

1.工程部将成立以工程经理为负责人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设置平安环保部。

在进场的同时,指定具有专业水准的、审查合格的专人负责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工作,在文明环保施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协调环境保护各项管理工作,对施工周围环境、邻近的资源进展合理的保护。

并组织环保教育工作,增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做到人人都自动自觉地进展环境保护。

定期组织施工区的环保检查,假设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在工程开工的同时,工程部在平安部配置专职的环保监视员,在施工队指定兼职的环保监视员,对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进展监视,负责监视施工区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护措施的落实。

3.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组织机构图如下:

4.

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组织机构

 

 

三、水土流失防防治措施

1.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原那么

1)贯彻?

中华人民国水土保持法?

、?

中华人民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等国家法律、法规。

2)遵循“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那么。

在确定的工程建立防治围,根据水土流失预测结论和指导性意见,布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3)坚持“三同时〞原那么。

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那么。

按照工程区域水土流失发生、开展的特点与规律,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地设计和布设各项工程、植物措施,从根本上把人为新增水土流失降到最低程度。

4)治理原那么。

考虑工程区域地形地貌、施工方法等因素,在水土流失分区的根底上,确保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和一般防治:

布设分区防治措施时,既要注重各自分区的水土流失特点以及相应的措施、防治重点和要求,又要注重各防治分区的关联性、连续性、整体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5)突出重点原那么。

根据水土流失预测,划分防治区。

加强重点部位的预防和治理措施的布设,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

6)生态环境建立优先原那么。

把植被恢复作为水土保持的一项治本措施,优先考虑土地复垦利用及林草措施,把防治新增水土流失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保护和恢复土地生产力有机结合起来。

7)坚持“平安、经济、合理〞的工程设计原那么。

与当地土地利用规划、水土保持等专项规划相结合,与创立绿色、环保城市总体战略部署相适应。

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1)所有工程的场平施工,表层土单独集中堆放和保护,保证工程后期土地恢复的土料料源泉供给。

弃渣料及开挖有用料将运至指定的渣场和转料场集中堆放。

2)在进展道路、边坡等工程施工时将根据现场的地形和地质条件采取工程防护措施,防治边坡失稳、滑坡、坍塌,在易造成坍塌或滑坡的危险区域制止进展任何目的的采掘作业。

3)在施工设施撤除并撤离现场后将对现场进展彻底清理,平整场地,完成排水系统。

4)施工过程中,对高陡开挖边坡实行支护的施工安排与开挖平行作业,同时对边坡及时进展支护并设置排水孔排泄雨水,控制施工期的新增水土流失。

5)临时公路均按照稳定边坡进展开挖,及时设置挡墙、护坡等对开挖、回填形成的土质边坡进展防护,路面硬化,并修建路基边沟、排水沟、截水沟和进展道旁绿化。

公路开挖土石尽量回填,或就近用于施工场地平整,剩余土石运往指定渣场堆放。

6)在绿化区域铺设表土的层面上铺植草皮和施肥、布设喷灌设施等绿化工程作业。

种植草皮应具有耐旱、耐涝、容易生长、蔓面大、根部兴旺、茎低矮强壮和多年生长的特性。

四、生产废水处理措施

1.工程开工后将所有洞室生产废水集中排至废水处理设施系统。

2.为了防止地表水受到污染,制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及其它有毒的或不允许排放的废液或污染物,制止在水体中清洗装储过油类或其它有毒污染物的容器。

制止向水体倾倒生产废渣、生活垃圾及其它废物;制止向水体排放或倾倒任何放射强度超标的废水、废渣或任30何由于污染物的连续渗出而污染地表水的废物。

3.工作场所,备有临时的废水处理设施。

将提供工地废水处理与清洁工作所需的全部设备和劳力。

工程交工时,将其排污设施全部撤除和进展必要的卫生清理。

4.在施工过程中将采取有效措施,保护饮用水源水质,生活水井周围150m围不得设置污染水质的堆料场或存放危害水质的物品。

5.保证机修废水和汽车保养系统废水进入废水收集系统中,并严禁排放。

收集后的废水统一处理方式处理后进展回用。

6.加强对机械维修车间及临时油库的管理,防止因机械施工产生的漏油、弃油及冲洗汽车对周围水体造成污染,严禁乱倒弃油,弃油采用集油池收集。

废水处理设备与机修系统和汽车保养协调同时投用,该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纳入机修和汽车保养系统统一安排。

7.尾调通气洞的废水排入8#井废水处理系统将采取可靠措施进展处理,满足工程环保要求。

7#施工支洞废水将处理后排至交通洞污水处理厂处理,满足环保要求。

8.生活营区建立同时与环保建立同步,在指定地点设置粪化池定期清理满足环保要求,废水将排到业主指定废水处理中心,到达零排放标准。

9.生活营区生活废水收集后,排入指定的废水池,现场厕所设立化粪池,定期由环卫单位用粪便车拖走,集中处理。

10.在施工区任何区域不搭建临时办公和生活用房。

经批准搭建的临时办公和生活用房,将配套设置废水处理设施我方负责建立、运行维护、撤除和卫生清理等工作。

11.施工现场临时食堂,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产生的污水经下水管道排放经过隔油池。

平时加强管理,定期掏油,防止污染。

12.不将有害废弃物用作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环境。

13.施工现场雨水经一次沉淀后排入下水道。

14.施工中产生的废油液,特别是发电机,设置滤油池,经除油处理后排入污水管道。

五、施工噪声防治措施

1.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的声环境影响进展分析,对噪声影响做出科学预测,同时提出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2.声环境影响分析

1)噪声及危害噪声是指干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是危害人类环境的感觉公害。

噪声对人们安康的危害,与噪声评价的环境功能特点有关,与受害人的生理与心理因素有关。

噪声有影响围上的局限性和噪声源分布上的分散性,噪声源往往不是单一的,此外,噪声又有暂时性的特点。

噪声对人有着很多危害。

2)听力损伤。

在长期噪声环境下工作和生活,耳聋发病率高。

3)噪声源分析及评价标准确实定

4)噪声的来源是多方面的。

工程施工噪声便是其中的一种。

在工程开工后,由于大量施工机械涌入,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转,如挖掘机、凿岩台车、冲击钻、推土机等,各种交通工具的使用,均会形成噪声源。

有些机械产生的噪声比拟大,而且持续时间长,有的那么是连续数年,有的那么量昼夜施工,对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很大。

1.噪声防治措施

1)施工期间,将动力机械设备合理分布在施工场地,尽量防止在敏感受体附近同时布置或运行多套动力机械设备;在施工场地与周边地区和敏感受体之间合理安装声障设施,以有效阻隔噪声向施工场地周边和敏感受体的方向传播;

2)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各种动力机械设备暂时不用时停机;

3)混凝土生产系统的空压机定期维护,对零部件驱动部位定期保养添加润滑油,减少机器运作时产生的噪声。

4)加强道路的养护和车辆的维护保养,设置禁鸣标志牌,降低噪声源,严禁在施工场界使用气喇叭;

5)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保障职工的听力安康;

6)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机械润滑,到达减少运行噪声的目的。

7)对施工人员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配带耳塞或耳罩、耳棉。

常见防护用品如注意施工人员的合理作息,增强身体对环境污染的抵抗力。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操作培训,减少突发事故和突发噪声的发生。

六、施工粉尘防治措施

1.施工阶段,定时对道路进展淋水降尘,控制粉尘污染。

2.洞的施工垃圾清运,施工垃圾应及时清运,并适量洒水,减少粉尘对空气的污染。

配置通风系统,为工人配发口罩、防毒面具等,减少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3.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细颗粒散体材料,安排在库存放或严密遮盖,运输时要防止遗洒、飞扬,卸运时采取措施,减少污染。

4.现场所有交通路面和物料堆放场地全部铺设混凝土硬化路面,做到黄土不上天。

5.施工运输车辆、挖掘土方设备驶出工地前必须在出入口做除泥除尘处理,严禁将泥土、尘土带出工地。

车辆冲洗场地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6.严禁在施工现场燃烧废弃物,防止有毒烟尘和恶臭气体产生。

7.设置专人清运道路垃圾,做好现场文明施工,清扫时做到先洒水,润湿后铲除清扫,将垃圾袋装后及时处理清运,防止粉尘飞扬。

8.认真做好施工总平面管理。

对施工场地周边采取专人管理,为了保持场地干净,每天进展2-3次洒水清扫,对绿化地段的花草树木定期洒水冲洗尘土。

9.施工现场搅拌机械四周应设置防尘棚,并在搅拌机上安设喷淋设备,以防止粉尘飞扬污染环境。

10.混凝土系统配置除尘装置,定期检查除尘装置的运行情况,及时更换和修理无法运行的除尘设备。

11.施工场地限制卡车、推土机车速以减少扬尘。

12.散装水泥、粉煤灰由封闭系统从罐车卸载到水泥储存罐,所有出口配有袋式过滤器。

13.用以运输可能产生粉尘物料的敞蓬运输车,其车厢两侧及尾部均配备挡板,可能产生粉尘物料的堆放高度不得高于挡板,并用干净的雨布加以遮盖。

七、生活垃圾处理措施

1.在生活区、施工区及作业人员集中的场所,合理设置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等卫生设施。

设假设干名专职清洁工,及时做好清洁、清运和消毒工作。

到达无蛆无蝇。

在地下洞室设置移动厕所,定期清扫厕所和去除粪便,粪便经化粪设施处理后,运至生活污水处理厂。

定时清扫、清运垃圾,运到垃圾处理场处置。

2.在施工办公、生活营地配备垃圾桶,生活垃圾分开收集或分拣,无机垃圾送指定的弃渣场按规定填埋,有机垃圾送指定的垃圾填埋场按规定填埋或送指定的垃圾燃烧炉燃烧。

垃圾每日清理,保持办公、生活区环境清洁。

3.回收利用处理机械修理及汽修等产生的生产垃圾。

其它生产垃圾统一运至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地点进展处理

4.在施工工程部、施工现场区域和临时营地等设置移动厕所和垃圾箱,确保各施工场地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状况

八、野生动植物保护措施

1.在施工场地发现鸟巢或动物巢穴,妥善保护并立即报告业主和监理工程师,请求指示,遵照执行。

2.在施工场地意外发现受保护动物,妥善保护并立即报告业主和监理工程师,请求指示,遵照执行。

3.严禁打猎、捕猎及扰动野生动物。

特别是国家和地方珍稀、濒危保护动植物和鱼类。

九、文物保护措施

1.对全体职工加强文物保护的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做到人人知道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及处理方法。

2.施工前向当地居民了解施工场地文物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施工中注意观察慎重作业,不损坏文物。

3.施工中如发现文物、古墓、古建筑根底和构造、化石、钱币等有考古、地质研究等价值的物品,立即停顿施工,保护施工现场

4.并在24小时通知业主代表,并与国家有关文物管理部门取得联系,派专人看守保护。

5.配合业主和文物管理部门对文物等进展处理。

十、其他环境保护措施

1.景观、视觉保护与生态保护要求

1)精细布置、精心施工,减少林地、草地的损失。

2)在每一施工工区,当施工完毕后,及时撤除各种临时设施,对各种施工临时占地及时恢复其本来用途或恢复植被。

3)施工场地及时恢复原来用途或恢复植被。

4)弃土运输道路远离视觉敏感受体。

5)各种临时停放的机械车辆停放整齐有序。

6)各种临时施工设施〔如临时住房、仓库、厂房等〕在设计及建造时考虑美观和与周围环境协调的要求。

2.生活区措施方案

1)合理布置生活区,对生活区的统一管理;自行建立的生活区房屋、宿舍等临时设施不造成征地围的扩大,并不破坏生活区周围原始地貌;在自行建立的生活区进展地面硬化处理,防止造成水土流失。

2)在自行建立的生活区周围搭设围挡和边墙,防止人员、杂物破坏和污染周围村庄及土地。

生活区挖设集水井、铺设排水管道和排水沟,将生活污水、雨水、外来水有效处理掉,并不得造成附近区域的水土破坏。

3)在生活区和周围允许围进展绿化,种上草种和树木,防止风沙的入侵与地表的破坏。

4)在需求复垦和迹地恢复的场地,严格按照施工的规定与要求,进展恢复与复垦。

清理废弃物质,平整场地,不许将地表土和有机土壤破坏掉,满足恢复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