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国家科技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05475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国家科技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国家科技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国家科技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国家科技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国家科技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国家科技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国家科技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国家科技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国家科技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国家科技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国家科技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国家科技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国家科技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国家科技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国家科技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国家科技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国家科技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国家科技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国家科技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国家科技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国家科技部.docx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国家科技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国家科技部.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国家科技部.docx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家科技部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研制”

 

课题申请指南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二○○七年三月

前言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精神,全面提升我国农业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科技部决定启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研制”重大项目。

本项目旨在通过农业装备制造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重大产品创制和农业装备试验监测技术研究三个层面开展联合攻关,提高我国农业装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引领农业装备制造业跨越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装备支撑。

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特制定本项目的课题申请指南。

 

第一章申请须知

一、项目总体目标

立足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在农业装备制造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重大产品创制和农业装备试验监测技术研究三个层面开展联合攻关。

重点突破3类共性技术,创制6大领域13个方向的重大产品,开发试验监测技术系统和装置;攻克具有国际先进或填补国内空白的农业装备关键共性技术20~30项,突破重大产品关键技术100~110项,开发农业装备新产品110~120项,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缩小10年,部分领域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提升我国农业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行业整体素质,引领农业装备制造业跨越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环境友好,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为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装备支撑。

二、申请内容

重点围绕国家科学和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的“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优先主题的重要内容,瞄准保障农业增产增效、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巩固食物安全、用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改造和提升农业装备产业的发展方向,在农业装备制造业共性关键技术、重大产品创制和农业装备试验监测技术研究三个层面,拟定17个公开申请的课题,具体包括:

(一)农业装备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类课题

1、农业装备数字化设计技术研究

2、农业装备可靠性技术研究

3、农业装备重大产品关键技术与装置研制

(二)农业装备与设施重大产品创制类课题

4、经济型农林动力机械研究与开发

5、大马力拖拉机复式作业装备研究与开发

6、多功能高效联合收获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

7、特种经济作物生产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

8、仿生智能作业机械研究与开发

9、优质草生产和现代工业化养殖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

10、设施农业配套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

11、生物质集储和加工利用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

12、农产品品质检测和商品化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

13、优势农产品产后处理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

14、棉花加工成套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

15、多功能林木采育作业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

16、以竹代木高效利用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

(三)农业装备试验监测技术研究类课题

17、农业装备试验监测技术研究

三、申请管理

1、由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负责该项目的组织实施。

2、根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遵循“公开申报、统一评审、优势优先”的原则,通过评审择优选择并落实优势承担单位。

四、资金来源

本项目计划国家拨款1.1亿元,要求第一承担单位所属部门或地方科技厅按课题国拨经费数1∶1提供配套资金,课题承担单位按照课题国拨经费数1:

1提供自筹资金。

五、实施年限

本项目实施年限为3年(2007年1月-2009年12月)。

六、申请资格

(一)申报单位的基本要求

1、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均可单独或联合申报,不接受个人申请。

2、课题申报必须以某一课题整体研究内容为申请单元,积极鼓励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联合申报,实现责任和风险共担、知识产权和利益共享。

重大产品创制类课题原则上要以企业牵头。

每个课题的联合申请方原则上不超过6个法人单位,其中企业和科研院所(或大专院校)分别不超过3个。

联合申请各方须签订共同申请协议,明确规定各自所承担的工作和责任。

3、课题申报材料须经申报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科委、科技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或所属部门科技(科教)司审定后,进行申报。

4、承担或参与课题的企业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具备承担相应国家级科研课题的能力,具有常设技术开发机构和稳定的科研队伍;资产负债率低于70%,能够为课题实施提供配套资金及科研条件;无行政处罚或违法记录。

承担或参与课题的企业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1)属行业龙头企业、企业集团或企业联盟、转制院所、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

(2)企业技术需求与课题的目标一致;

(3)企业在相关任务领域具有领先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基础;

(4)企业承担的任务,在完成时有能力在本企业进行应用和转化;

(5)有稳定的研发投入,常设企业技术开发机构或稳定的科研队伍和人才,能够为课题实施提供任务书确定的资金及其它条件;

(6)通过课题的实施,能够与其他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建立紧密的技术创新联盟与知识产权联盟,能将课题成果进行技术转让或服务,促进全行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提高。

5、申报单位经费须专款专用,设立单独科目核算,并保证配套资金及时到位,保障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

6、成果查新证明须由有资质的国家或部省级查新单位出具。

(二)申请负责人的条件和要求

1、课题负责人必须是牵头申报单位具有高级职称以上在职人员(不包括在站博士后),年龄不超过60周岁(截止到2007年2月底),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无不良科研行为记录,从事相关技术研究与开发5年以上,课题负责人用于本课题研究时间不少于本人工作时间的60%,在国内工作时间不少于9个月。

2、所有课题申请人均不得参与两项以上本项目课题的申报,且只能主持申报一项本项目课题。

课题申报单位(包括联合申报中的任意一方)和主要申报人,对同一个课题不得进行重复或交叉申报。

同期已主持一项国家主体科技计划(包括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条件平台专项)课题的人员,不得进行本项目的申报。

3、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不得主持本项目课题申报,事业单位(含研究机构)的专职管理人员参与课题研究时间低于工作时间60%的均不得主持本项目课题申报。

经形式审查,申请单位或申请负责人不符合上述规定的申请书视为无效申请,不参与专家评审。

七、申请文件的编制与递交

1、申请文件编写:

以中文编写,要求语言精炼,数据真实、可靠。

2、申请文件的规格要求:

一律用A4纸,仿宋体四号字打印并装订成册,同时附上电子版。

3、申请文件构成:

(1)申请函

(2)申请人资格审查文件

(3)课题申报书

(4)有关附件(申请单位承诺函,联合申请合作协议,申请单位营业执照或法人代码证复印件,申请单位资格声明函,申请单位资信证明,上年度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现金流量表,所属部门或地方配套经费承诺函、自筹资金承诺函,申请一览表及由有资质的国家或省级查新单位出具的科技查新证明等)

4、课题申报书及有关资料应有法定代表人(或委托授权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全部申请文件须包装完好,封皮上写明申请课题、申请单位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电话、联系人及注明“不准提前启封”字样,并签单位公章密封。

5、课题申报书一式15份,正本1份,副本14份,在每份申请书上要注明正本和副本,正、副本分别封装并在封面上注明。

一旦正本和副本不符,则以正本为准。

6、申报工作自本指南公布之日起开始,申报单位必须根据《课题申请指南》要求参与申报活动。

《课题申请指南》可向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索取,或从科技部网站()上直接下载。

7、寄送申请文件的截止日期:

2007年4月16日16:

00时整。

只接收在申请截止日期前由申请人或委托代理人面交或邮寄的申请文件。

邮寄时间以北京邮局签收日为准。

对申请文件在邮寄过程中出现的遗失或损坏不负责任。

寄送地点:

北京市德胜门外北沙滩1号10号信箱邮编:

100083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研制”项目办公室

8、联系人:

冯丹吴海华杨炳南方宪法

联系电话:

(010)6488223664882238

传真:

(010)64882213

八、课题管理

1、经专家评审、择优选定课题承担单位,按项目管理要求签订“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任务书。

2、按照《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对课题承担单位进行管理,国拨经费将根据每个课题进展情况按年度分批拨付到承担单位。

3、课题执行期间,项目组织单位将组织专家对课题进展情况进行阶段性考核,对未按合同执行,达不到阶段考核目标,配套和自筹资金不到位的课题,项目组织单位有权终止合同。

4、课题完成后,由项目组织单位对课题进行评估和验收。

第二章申请课题研究内容与目标

课题1农业装备数字化设计技术研究

1、主要研究内容

(1)农业装备数字化建模技术研究

根据农业装备数字化设计中虚拟装配、虚拟样机及人机工程学设计与评价等技术要求,以拖拉机、联合收获机和大型喷灌机典型农业装备为主,建立结构、参数和功能模型库,研究共性零部件和整机虚拟建模技术;研究数字化三维模型设计方法、共性关键零部件有限元分析的规范化力学模型设计方法、动态工程模型设计方法、人机界面几何建模和动态建模方法;重点建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和大型喷灌机数字化设计综合模型库,为农业装备产品虚拟设计、虚拟试验和虚拟人机工程学设计与评价提供支撑条件。

(2)农业装备虚拟设计技术研究

基于典型农业装备的结构数字化模型,研究其虚拟装配、虚拟样机及虚拟人机工程学设计等实现技术,重点研究虚拟装配环境的构建,面向虚拟装备的产品层次信息表达,装配序列规划和运动规划,装配过程干涉检测,产品可制造装配综合评价方法;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关键部件和整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方法,仿真模型建立,关键部件和整机在典型作业类型和工况下的虚拟分析评估方法;面向农业装备驾驶室的人机交互虚拟现实模拟方法和虚拟环境构建技术,人机界面布局优化匹配设计准则和方法、设计评价知识库及推理机的构建、优化布局的三维表示方法。

以拖拉机和联合收获机两种典型农业装备整机和关键部件为对象,虚拟人机工程学设计和评价专家系统,开发针对农业装备虚拟现实可视化的动态性能仿真软件,实现关键部件的虚拟装配。

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建立典型农业装备共性部件虚拟设计模型库2个,所包括典型农业机械共性部件模型不少于25个,并在国内龙头制造企业进行示范。

(2)开发农业装备虚拟人机工程学设计和评价专家系统1套;研究开发基于3D图形组建的农业装备虚拟现实可视化应用软件1套;建立1~2种典型农业装备整机和5~10种关键部件的虚拟样机,实现2~3种关键部件的虚拟装配。

(3)申请专利2~3项、软件著作权3~5项。

3、课题国拨经费

国拨600万元。

课题2农业装备可靠性技术研究

1、主要研究内容

(1)可靠性强化试验检测平台研究

针对现行拖拉机、联合收获机等主要农业装备结构可靠性低、寿命短、安全性差等问题,重点研究结构安全寿命可靠性设计、损伤容限设计和耐久性设计技术,完成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典型结构部件疲劳/断裂性能数据可靠性试验、典型工况载荷谱实测与数据库设计,提供典型结构零部件结构安全性与可靠性设计方法。

研究负载换档系统的可靠性试验标准、检测和试验方法以及试验装置的计算机闭环控制技术,开发负载换档传动系统试验台和整机室内可靠性试验台,提出室内强化试验规范。

(2)农业装备虚拟仪器测控平台研究

针对农业装备田间测试和可靠性试验复杂、传统测试仪器功能单一及缺乏智能化数据处理等落后问题,研究农业装备共性参数检测和控制、适宜田间测试的新型虚拟仪器测控技术与方法,包括现场典型传感技术、模块化技术、即插即用技术、特殊参数检测技术、虚拟仪器技术、智能化数据处理方法、田间试验参数的数字化无线传输方法和基于GSM的远程通讯技术。

开发固定式测控系统和便携式无线测控系统及配套的智能化数据处理软件。

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完成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20种典型结构零部件可靠性试验,建立基于疲劳二维S-N曲面和断裂二维曲面的数据库;实测2种拖拉机和2种联合收割机的主要零部件在典型工况下的载荷谱,并建立数据库。

研制拖拉机转鼓强化试验系统和负载换档变速箱试验系统各1套,提出试验规范2套。

转鼓试验系统最大功率147kW,采用载荷闭环控制。

变速箱试验系统最大输入扭矩830Nm,采用载荷闭环控制。

(2)开发固定式和无线便携式农业装备虚拟仪器测控系统各1套,能够同时检测15个以上参数,微弱信号0~10mV,标准信号0~10V,测试精度0.2%,控制精度0.5%。

(3)申请专利6~8项,提出标准草案3项。

3、课题国拨经费

国拨800万元。

课题3农业装备重大产品关键技术与装置研制

1、主要研究内容

(1)高效分离装置研制

针对联合收获机在大草谷比和湿脱湿分离作业条件下损失大、效率低、可靠性差等问题,重点研究割前脱粒、纵轴流脱粒清选装置的结构和参数优化。

(2)收获机械自动监控系统研制

针对我国收获机械自动监控技术落后的问题,重点研究负荷反馈调控、夹带损失监控、故障诊断及测产技术,开发自动监控与测产计价系统。

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研制割前脱粒装置与纵轴流脱粒清选装置各1套,脱净率≥99.8%,夹带损失率≤0.5%,含杂率≤2%,清选损失率≤0.6%。

(2)研制收获机械自动监控系统1套,测产精度≤3%,故障诊断正确率≥95%。

(3)申请专利5项,提出标准草案2项。

3、课题国拨经费

国拨600万元。

课题4经济型农林动力机械研究与开发

1、主要研究内容

(1)节能小型拖拉机研究与开发

针对我国小型柴油机能耗高、噪音大、污染严重以及小型拖拉机整机技术落后等问题,研究低成本电子调速控制系统、节能型摩擦副、燃烧系统,研究系列小型拖拉机专用传动系、整机性能及机组匹配技术、模块化设计技术,优化系列单缸柴油机,集成开发直联式13.2~20.6kW系列小型拖拉机及适合草坪、果园等场所使用的变型产品,并实现产业化。

(2)多功能农村工程机械研究与开发

针对新农村建设需要及农村工程机械使用条件,研究小型农用系列工程机械,开发共用底盘及模块化工作部件,研制0.6~1.2t农用装载机及4~12t农用挖掘机系列产品,并实现产业化。

(3)大马力拖拉机研究与开发

针对目前国内市场92kW以上拖拉机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的现状,研究节能环保型柴油机、负载换档传动系、闭心负荷传感、电控液压悬挂等技术,集成开发整机产品。

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开发13.2~20.6kW小型拖拉机10种。

发动机排放达到非道路欧Ⅱ,节油8%~10%,可选装前置动力输出及前置提升装置。

(2)开发18~35kW、0.6~1.2t农用装载机4种,卸载高度2300~2700mm,发动机排放达到非道路欧Ⅱ;开发22~45kW、4~12t农用挖掘机4种,挖掘深度2400~3900mm,挖掘半径5300~6900mm,发动机排放达到非道路欧Ⅱ,可装推土铲。

(3)开发标定功率147kW拖拉机,额定牵引力≥39kN、发动机排放达到非道路欧ⅢB、负载换档变速箱,档位数≥16、闭心负荷传感液压系统、电控悬挂,最大提升力≥45kN。

(4)申请专利12~15项,提出标准草案6~8项。

3、课题国拨经费

国拨900万元。

课题5大马力拖拉机复式作业装备研究与开发

1、主要研究内容

(1)联合整地机械研究与开发

针对59.2~88.9kW/88.9~118.4kW/118.4~148.0kW系列拖拉机配套的复式整地机具配套不合理且依赖进口等问题,研究通用机架技术、机具操控技术、工作组件减阻技术;开发垄作、平作和少免耕多功能系列整地机具,一次性可完成灭茬、深松、碎土、合墒、镇压等环节复式作业。

(2)精密播种机械研究与开发

研究种肥气力高效输送技术、电液自控仿形与防堵技术、高速精密排种技术、通用(垄作、平作、少免耕)系列播种技术、精量分层施肥技术、接合行对接技术、种肥监测技术;开发高速、精密排种装置和机电液一体化仿形、防堵控制系统,研制与59.2~88.9kW/88.9~118.4kW/118.4~148.0kW系列拖拉机配套的高速、精密播种施肥机械,一次性可完成种床整备、精确分层施肥、精密播种等复式作业。

(3)多功能中耕和宽幅高效植保机械研究与开发

研究机器视觉苗带识别技术、喷杆自动悬浮平衡技术、药雾防飘移技术,药剂精量注入技术,侧深追肥技术;研制与59.2~88.9kW/88.9~118.4kW/118.4~148.0kW系列拖拉机配套的高效、低污染、宽幅植保机具和可一次性完成深松、侧深追肥、行间和苗间除草等多项作业的中耕机械。

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研制3种规格联合耕耘机各1台,碎土层深度8~12cm,作业速度7~12km/h,研制3种规格多功能联合整地机各1台,碎土层深度8~12cm,深松深度30~40cm,作业速度5~12km/h,降低油耗20%~25%;试验考核面积≥100hm2。

(2)研制玉米(大豆)3种规格高速气力式原茬精密播种机6台,作业速度5~8km/h,玉米株距合格指数≥0.9,大豆株距合格指数≥0.7;研制3种规格原茬小麦精少量播种机6台,作业速度6~9km/h,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3.9%;试验考核面积≥100hm2。

(3)研制3种规格中耕机6台,深松深度20~25cm,培土高度20~25cm,行间与苗间杂草除净率分别为≥95%和≥85%,伤苗率≤5%,试验考核面积≥100hm2;研制3种规格宽幅高效植保机械6台,喷幅18~24m,施药量调整范围150~600L/hm2,精度±5%FS,沿喷杆喷雾量分布均匀性变异系数≤12%,试验考核面积≥350hm2。

(4)申请专利12~15项,提出标准草案4项。

3、课题国拨经费

国拨600万元。

课题6多功能高效联合收获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

1、主要研究内容

(1)联合收获通用型动力底盘技术研究与开发

针对我国联合收获机械缺乏通用系列动力底盘的问题,重点研究液压驱动技术、电液调控技术、多点液压悬挂与动力输出系统、人机环境工程模块化技术,集成开发44.1~73.5kW/73.5~117.5kW两个系列液压驱动底盘,提高“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水平。

(2)多功能谷物联合收获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

针对联合收获机跨区作业的实际需要,重点研究纵向轴流脱粒技术、大草谷比分离清选技术、主要工作部件无级变速技术,开发稻麦通用和大豆挠性割台,集成开发小麦、水稻、大豆通用型纵向轴流式联合收获机械。

(3)玉米联合收获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

针对我国玉米收获机械作业质量低、区域适应性差等问题,重点研究植株有序导入与扶持无损伤摘穗技术、无缠绕低损伤清杂技术、茎秆定量定向铺放技术,研制不分行玉米割台、茎叶高效清杂装置和定向定量铺放装置,集成开发基于通用底盘的自走式玉米联合收割机,并实现产业化。

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开发多功能通用型动力底盘2种,装机功率44.1~73.5kW/73.5~117.5kW,载质量分别为2~3t、3~5t,液压动力输出点≥5。

(2)开发多功能谷物联合收获机2台,适用于稻麦、大豆,发动机功率88~110kW,喂入量3~5kg/s,试验收获面积≥200hm2。

(3)开发与多功能通用动力底盘配套的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2台,配套动力66.7~80.8kW,生产率0.45~0.55hm2/h,茎秆定向定量铺放;试验面积≥200hm2。

(4)申请专利5项,提出标准草案4项。

3、课题国拨经费

国拨900万元。

课题7特种经济作物生产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

1、主要研究内容

(1)甘蔗栽植和收获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

针对我国甘蔗制糖设备规模要求和工艺技术特点,重点研究甘蔗宽窄行钎插栽植技术与装备、甘蔗整秆联合收获技术,实现一次完成甘蔗收获的切割、输送、剥叶、排杂、切稍、集堆等作业工序,开发甘蔗栽植机和甘蔗整秆联合收获机。

(2)亚麻收获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

针对我国亚麻收获依靠人工、麻纤维损伤率高的问题,研究有序无损伤拔取与输送、有序铺放以及柔性夹持脱粒等技术,开发自走式亚麻拔麻机和脱粒翻铺机。

(3)深根中药材收获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

针对我国深根中药材收获装备空白的现状,研究深根减阻挖掘技术、低损伤分离技术,研制悬挂式和牵引式深根中药材联合收获机,一次完成除秧、挖掘、分离及根茎铺放或集装联合作业,并进行试验性推广示范。

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开发甘蔗栽植机2台,配套动力73.5kW,作业行数2行,生产率≥0.8hm2/h,试验面积≥200hm2;开发甘蔗整秆联合收获机2台,配套动力40.4~58.8kW,生产率≥0.2hm2/h,蔗根破头率≤18%,试验面积≥60hm2。

(2)研制自走式亚麻拔麻机2台,配套动力44.4kW,收获行数4行,生产率0.67~1.0hm2/h,收净率≥99%,损伤率≤3%;研制自走式亚麻脱粒翻铺机2台,配用动力44.1~58.8kW,生产率0.67~1.0hm2/h,亚麻籽收获率≥70%;试验面积≥300hm2。

(3)研制悬挂式和牵引式深根中药材联合收割机2台,配套动力58.8~117.6kW,挖掘深度≥45cm,损失率≤3%,生产率0.2~0.4hm2/h。

(4)申报专利5~7项,提出标准草案4~6项。

3、课题国拨经费

国拨500万元。

课题8仿生智能作业机械研究与开发

1、主要研究内容

(1)土壤仿生作业机构与装备研究开发

针对土壤作业装置结构、性能长期不能突破,耕整、中耕作业资源消耗高达田间作业总能耗的60%以上的突出问题,利用仿生机械技术,重点研究破土部件表面仿生特征、补偿式仿生减阻技术、挠性刃式部件形态及运动特征;开发低功耗仿生种床装备、苗带清茬(草)装置,并进行装机示范应用。

(2)鳞茎类种球仿生定向栽植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

针对我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发展优势特色作物需要,研究蔬菜、中药材、花卉中鳞茎类作物生产的种球仿生定向栽植技术,开发鳞茎类作物栽植装备,进行大蒜栽植生产性示范。

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研制仿生结构减阻、低功耗仿生挠性作业装置10套,进行10台以上中耕、深松耕整等高能耗作业装机应用,示范面积≥500hm2,单位面积作业能耗降低10%以上。

(2)研制6、8行鳞茎类种球仿生定向栽植装备2台,栽种直立率≥85%,仿生机构栽植频率≥90株/分•行,试验面积≥10hm2。

(3)申报专利5~6项,提出标准草案2~4项。

3、课题国拨经费

国拨400万元。

课题9优质草生产和现代工业化养殖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

1、主要研究内容

(1)优质草生产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

针对我国畜牧业结构调整发展草食动物饲养、大面积人工优质草场对机械作业的需求,研究苜蓿茎秆与叶片空气动力学特性、风料混合与分离过程控制、苜蓿茎叶分离机理,开发太阳能牧草干燥成套设备及苜蓿茎叶分离设备。

(2)智能化奶牛饲养系统和关键装备研究与开发

在奶牛机械化饲养、计算机与信息通用技术的基础上,以提高奶牛个体产量为主要目标,突破变量饲喂技术瓶颈,研究智能化奶牛自动识别技术、不稳定两相流分离自动计量技术、奶杯自动脱落技术、基于奶牛个体信息的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及变量饲喂技术,集成开发机械化挤奶成套设备、智能化变量个体补饲系统。

2、主要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