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655.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05552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65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65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65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65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65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65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655.docx

《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65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655.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655.docx

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655

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

篇一:

七绝圣手-王昌龄

一、点

盛唐时期著名边塞诗人—“七绝圣手”“诗家天子”王昌龄

二、面

1.简介

王昌龄,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字:

少伯,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

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

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

2.诗歌风格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所作之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尤其是将七绝推向高峰,故人称“七绝圣手”。

其诗歌体裁很大一部分是易于入乐的七言绝句。

内容基本上选用乐府旧题来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

他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想象力。

其诗歌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他的许多描写边塞生活的七绝被推为边塞名作,《出塞》一诗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由于王昌龄的诗歌最专于七绝,并且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人称其为“七绝圣手”。

3.主要作品

王昌龄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

如《出塞》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又如《从军行》等,也都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

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

沈德潜《唐诗别裁》说:

“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

”阎丘晓因忌才而杀害了王昌龄,实在是对我国古代诗歌的一大破坏,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千古名篇

【出塞】(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4.最为人熟知的一面:

边塞诗人代表,七言绝句的巅峰

王昌龄的诗以三类题材居多,即边塞、闺情宫怨和送别。

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以高适、岑参与王昌龄为主的边塞诗派,是浪漫主义中的一个重要流派。

他们的边塞之作,表现了驰骋沙场、建立功勋的英雄壮志,抒发了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还描写了西北边强奇异壮丽的景色。

同时也反映了征夫思妇的幽怨和战士的艰苦,各民族之间、将军和士卒之间的矛盾。

边塞诗反映了这个时代中有关战争各方面的现实,产生了许多优秀杰出的诗篇。

王昌龄的边塞诗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另外还深深蕴含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扩大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

王昌龄在写作方式上擅长以景喻情,情景交融。

这本是边塞诗所最常用的结构,但是诗人运用最简练的技巧,于这情境之外又扩大出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在最平实无华的主题之中凝练出贯穿于时间与空间中永恒的思考;最具代表的是《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5.世人对其评价

王昌龄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

殷璠《河岳英灵集》把他举为体现“风骨”的代表,誉其诗为“中兴高作”,选入的数量也为全集之冠。

这些都可见他在诗坛的地位。

《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密而思清”,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媲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

三、立体化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一著名诗人,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天子王昌龄”。

因为诗名早著,所以与当时名诗人交游颇多,交谊很深,除上文谈到与李白、孟浩然的交游外,还同高适、綦毋潜、李颀、岑参、王之涣、王维、储光羲、常建等都有交谊。

他因数次被贬,在荒僻的岭南和湘西生活过,也曾来往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原和东南地区,并曾远赴西北边地,甚至可能去过碎叶(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一带。

因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游,对他的诗歌创作大有好处。

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

篇二:

唐代诗人雅号

唐代诗人雅号

初唐:

“初唐四杰”:

王勃:

“诗杰”宏放浑厚、独具一格

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咏鹅”七岁

擅长:

七言诗、骈文

骈文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

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他们的骈文在才华艳发、词采赡富之中,寓有一种清新俊逸的气息。

无论抒情、说理或叙事,都能运笔如舌,挥洒自如,比起六朝后期堆花俪叶,一味追求形式之美的文风,有着明显的不同。

盛唐:

并称李杜

李白:

“诗仙”积极浪漫主义色彩,贺知章:

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

杜甫:

“诗圣”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

“诗史”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

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山水田园派诗人:

“王孟”

孟浩然“孟襄阳”湖北襄阳人

王维:

“诗佛“对佛学有研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大多带有隐逸思想边塞诗人:

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

王昌龄与李白、孟浩然好朋友,擅长七言绝句、七绝圣手

中唐:

山水诗:

刘长卿、韦应物

边塞诗:

卢纶、李益

现实主义诗人“元白”倡导新乐府运动:

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

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乐府题目写时事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

“诗魔”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过分的诵读和书写,写诗成魔

“惟有诗魔降不得,每逢风月一闲吟”

元稹:

痴情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韩孟诗派:

韩愈、孟郊

浪漫主义诗派:

李贺:

“诗鬼”诗歌中多写及天国鬼境、神仙鬼魅,相貌:

巨鼻、庞眉、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

柳宗元《江雪》

刘禹锡与白居易“刘白”,白居易称他为“诗豪”

贾岛“诗奴”花了几年时间作了一首诗,诗成之后,热泪横流

“郊寒岛瘦”文学史术语,讲的是孟郊和贾岛凄寒冷涩、奇险瘦硬的诗歌风格

篇三:

唐代十大诗人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杜甫,汉族,河南巩县人。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李商隐,字义山,故又称号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

他19岁因文才深得牛党要员太平军节度使令狐楚的赏识,引为幕府巡官。

25岁进士及第。

晚唐诗歌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有着大不如前的趋势,而李商隐却又将唐诗推向了又一个高峰,是晚唐最著名的诗人。

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其诗、画成就都很高,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

善画人物、丛竹、山水。

元稹(zhěn)8岁丧父,母郑贤能文,亲授书传。

15岁以明两经擢第,21岁初仕河中府,25岁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

友。

元稹名作有传奇《莺莺传》、

《菊花》、

《离思五首》、

《遣悲怀三首》等。

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

白居易,字乐天,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杜牧,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

与同期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

七绝龙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刘禹锡,字梦得,汉族,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

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晚年住在洛阳,与白居易唱和较多,时称“刘白”。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

他主要写山水诗,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

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

王昌龄,字少伯,汉族,山西太原。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其诗以七绝见长,

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

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

充满了

积极向上的精神。

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

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出自:

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

/13519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