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0高炉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1课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13995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7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80高炉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1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1080高炉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1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1080高炉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1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1080高炉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1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1080高炉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1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1080高炉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1课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1页
1080高炉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1课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1页
1080高炉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1课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1页
1080高炉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1课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1页
1080高炉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1课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1页
1080高炉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1课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1页
1080高炉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1课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1页
1080高炉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1课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1页
1080高炉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1课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1页
1080高炉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1课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1页
1080高炉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1课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1页
1080高炉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1课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1页
1080高炉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1课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1页
1080高炉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1课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1页
1080高炉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1课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1页
亲,该文档总共9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80高炉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1课件.docx

《1080高炉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1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80高炉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1课件.docx(9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080高炉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1课件.docx

1080高炉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1课件

第一章炉前设备

第一节开口机

一、开口机技术操作规程

1、转臂回转由液控阀1控制,工作时将阀推至“工作”档,开口机转至工作位置,推动液控阀2,油缸伸出,机架倾动,挂上钩。

2、将阀3推至“前进”档,使进给马达带动行走小车慢速向前,当钻头抵住炉口前,推动阀4、阀5至“工作”档,使CHY1000A型开铁口机同时产生冲击和回转动作,打开吹灰气阀,使灰渣排除。

3、当行走小车向前碰到前缓冲器挡块时(此时铁口还有100-200mm未打开)把阀3拉到“退回”档,行走小车快速退回,同时把阀4、阀5,拉至“停止”档,开铁口机将停止工作,关闭吹灰气阀。

4、当钻杆完全从铁口中退出后,推动液控阀2,油缸回缩,机架倾动,脱钩;拉动阀1至“避让”档,开口机退回至休息位置。

至此,开口机的工作已经完全结束。

本规程严格规定:

“不许用开口机直接打开铁口放出铁水”,应该先用开口机打到一定深度(一般距出铁还有100-200mm),然后把开口机退出,在用吹氧或其它钎杆捅开铁口,放出铁水。

技术参数:

液压油:

兰稠46号抗磨液压油

序号

名称

数值

单位

1

最大开铁口深度

3375

mm

2

开铁口倾斜角度

8-14

3

转臂回转角度

150

4

进给角度

0.025-0.05

m/s

5

退回角度

1

6

钻头转速

200

7

钻头直径

ф50-65

8

钻头扭矩

450

N·m

9

冲击功

300

J

10

冲击频率

40-50

11

前进回转时间

15

12

避让回转时间

15

13

水气工作压力

水02Mpa,气0.6Mpa

开口机

型号

CHY1000A

工作油压

10-13Mpa

工作流量

冲击90L/min,回转70L/min

回转油缸

规格

ф160×ф90×340

工作油压

10-13Mpa

进给马达

型号

J6K-490标准马达

工作油压/工作速度

进5Mpa/0.025-0.05m/s,退10-13Mpa/1m/s

倾动油缸

规格

ф100×ф45×100

工作压力

10-13Mpa

二、开口机设备维护规程

1、安装和更换零部件时,除确保元件本身清洁外,必须严格控制各开路处,防止在结合时污染杂质的侵入,确保整个系统不受污染。

2、定期加注润滑油或润滑脂。

润滑周期表

序号

润滑点

润滑周期

加油量

1

转臂轴承

每周二次

注满脂

2

油缸轴承

每周二次

注满脂

3

链轮轴承

每周一次

注满脂

4

小车轴承

每周一次

注满脂

3、常用备件

倾动油缸(φ100×φ45×110)1根钻杆、钻头、振打杆若干件

回转油缸(φ160×φ90×340)1根滚动轴承各2套

冲击回转开口机(CHY1000A)2台链条1套

给进液压马达1台各控制阀各1件

4、第一次安装使用的开铁口机和油马达,2个月后要清洗一次,以后每季度清洗一次。

(有关CHY1000A、CHY2000开口机和J6K-490型油马达的使用维护参见其专用说明书)。

三、开口机设备检修规程

1、检修前必须执行停电挂牌制度。

2、更换打击机时,先拆下管路托架和各连接管路,再拆下后缓冲器,拆下前后链接头,从轨梁的后部抽出打击机,即可更换。

3、推进驱动装置检修时,先拆下前后链接头,拉住链条,并启动液压马达将链条抽出,再拆下油管,拆下压板螺栓即可将推进驱动装置从推进轨梁上卸下。

4、检修完毕,将现场清理干净。

第二节泥炮机

一、泥炮技术操作规程

操作人员上岗前先阅读说明书,了解和熟悉液压泥炮的结构,动作原理和操作要领。

液压泥炮属于短时工作的设备。

泥炮处于休息位置时,液压站的油泵应处于停止状态,首次使用,宜先从油泵的泄油处向油泵灌入洁净的液压油,让油泵空运转10分钟。

泥炮每次运作前,先启动油泵,每次动作完毕后,应即时停泵,以免油液过渡发热。

当炮身在堵口状态停留时间超过5~10分钟时应停泵,待需要退炮时再启动油泵。

泥炮每次堵完出铁口回到休息位置后,一边打水冷却炮嘴,一边向泥缸中装炮泥。

装泥前,先将打泥油缸退回到后极限位置,此与装泥口后沿齐平。

在装泥过程中,为使泥缸装满,可数次启动油泵,利用泥塞向前推压泥炮,直至装满为止,同时将打泥活塞前平面置于装泥口的前沿(此时往往有些泥炮自嘴处挤出,证明炮泥已经装满),准备下一次堵口。

YNP310(T)泥炮的泥塞从装泥口前沿起可向前推移1010mm,亦即在此有效行程内,泥缸的有效容积为0.21m³,在正常情况下,一次堵铁口是不需要这么多泥炮的,一般各厂都根据自己高炉的炉况和炮泥的特点来决定每次堵铁口的用泥量。

堵铁口时打泥量的相对值可在炮尾的行程指示器上显示出来。

技术参数:

打泥机构

泥缸容积

0.21m³

油缸直径

Φ400mm

泥塞工作推力

3140KN

油缸行程

1250mm

泥炮单位工作压力

15.7Mpa

工作油压

21Mpa

泥缸直径

Φ500mm

炮嘴调整

向上

175mm

炮口内径

Φ150mm

向下

175mm

吐泥速度

0.2m/s

左右

200mm

泥塞有效行程

1010mm

回转机构

压炮力

300Kn

油缸直径

Φ280mm

压炮角度

10°

油缸行程

1629mm

工作转角

150°

工作油压

25Mpa

回转时间

15S

二、泥炮设备维护规程

YNP310(T)型液压泥炮本体部分工作负荷较大的是打泥机构和回转油缸,因此,也是维护和检修的重点。

打泥活塞向后移动时带回少量的炮泥至打泥油缸前侧是不可避免的,但因有挡泥环的阻隔,也不会轻易造成炮泥污染油缸活塞杆的事故,但应制定规章,定期清理返回的泥炮,从排泥孔处清除掉。

当打泥油缸或回转油缸出现严重内泄漏时,应将打泥机构或回转油缸整体拆下,运回检修车间处理,在炉前现场则可将备用的打泥机构或回转油缸整体换上。

这样的操作在两次出铁的间隔时间内即可完成,高炉不用因泥炮检修而休风,不会影响正常生产。

液压系统出现故障的原因大多是由于液压油不清洁所引起,因此,保持液压油的清洁度是日常维护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液压站一般均设有循环过滤系统,应经常开动过滤器并检查其滤芯,每月检查一次液压油的清洁度,应达到NAS10~11级。

检查液压系统时注意不要使灰尘和污物进入此系统。

YNP310(T)型液压泥炮本体上的大部分密封圈均采用进口件,用户可与制造厂联系供应或自行选购。

本体上多处轴套采用自润滑轴套,不用注入润滑脂,使用寿命在半年以上,但应在3个月检查一次,如出现间隙过大时,应更换新的自润滑轴套,用户也可与制造厂联系供应此中轴套或自行购买。

回转机构的立柱上,转臂上和旋转活接头上的多处滚动轴承均采用3#锂基润滑脂润滑,牌号为ZL-03,采用手动注油的方式(或购买本公司产的气动润滑主油泵),每日注油一次,每次注油量为10CC(旋转活接头)或15CC(旋转立柱和转臂端部)左右。

三、泥炮设备检修规程

1、检修前必须执行停电挂牌制度。

2、当打泥油缸或回转油缸出现严重内泄外漏时,应将打泥机构或回转油缸整体拆下,将备用油缸整体换上,拆下的油缸送回修理。

3、打泥缸衬套是使用过程中的易损件,当衬套与泥缸缸体间隙大于5mm时(表现为返泥量增大),应按要求更换衬套。

4、检修完毕,将现场清理干净。

第三节炉前天车

一、炉前天车技术操作规程

1、检查各控制器是否在零位。

2、启动电源开关开、合上紧急开关。

3、操作小车手柄试运转前进、后退、抱闸是否好用。

4、操作小钩手柄试上升、下降、抱闸是否好用。

5、操作大钩手柄试上升、下降、抱闸是否好用。

6、操作大车手柄试运转前进、后退、抱闸是否好用。

7、点检所有钢丝绳磨损情况是否有断股。

8、点检所有限位是否好用。

9、开动天车时,钩子或吊物必须高于及地面一切障碍物,行近两端必须减速。

10、吊重物、大件时,先试吊一下,抱闸是否好用,禁止起吊重物斜拉斜吊。

11、坚持十不吊原则,严禁越级操作,不准用打倒车减速,非天车司机严禁开车。

12、机械或电气设备故障时,及时通知工长。

13、人离开天车前必须拉下电源开关,各控制器回零位,拉掉紧急开关。

14、交班前驾驶室必须清扫干净。

二、炉前天车设备维护规程

1、天车工上岗前首先要察看交接班纪录,作业完毕后填好接班纪录。

2、检查天车主、副钩的运转情况,限位是否灵活、管用。

3、检查天车大、小车的运转情况,限位是否灵活、管用。

4、检查天车司机室、桥架各门的限位是否灵活、管用。

5、检查天车制动抱闸制动量是否适宜、平稳可靠。

6、检查天车各部地脚螺栓、壳体螺栓是否缺损、松动。

7、点检天车各减速机工作时是否有异常声响、振动、发热、漏油等缺陷。

8、检查天车联轴器螺栓、柱销是否缺损、松动,运转时是否有剧烈的声响。

9、点检天车主、副吊钩是否有裂纹、剥裂等缺陷,如存在缺陷应及时更换,不得进行补焊。

10、点检天车主、副钩钢丝绳是否有扭结、压扁、弯折、断股、断丝、断芯、钢丝绳串槽等缺陷。

11、点检天车钢丝绳卷筒是否有裂纹、过度磨损等缺陷。

12、点检天车大、小车的轨道是否有变形、啃道的缺陷。

13、点检天车大、小车的轨道的固定螺栓、压板是否松动、有无缺损等缺陷。

14、检查天车启动时的警报铃声是否正常。

15、检查天车司机室与起重机的连接是否牢固可靠。

三、炉前天车设备检修规程

1、检修周期:

小修周期1~3个月;中修周期1~2年;大修周期6~8年。

2、检修前的准备

(1)首先准备图纸资料,通过检修前对设备的检测,准确制定与核实检修项目、方案、制定验收方案。

(2)检修前应把更换的备件准备齐全,并进行图纸与实物核对工作,尽可能将部件进行予装。

修理尽量采用套件更换。

3、检修中注意事项

(1)机件拆卸

a、要按制定步骤进行拆卸,零部件要分类摆放,妥善保管。

b、检查机件要认真,重要部位要清洗,探伤。

c、管路拆卸要用布包、纸塞等方法堵住管头,防止杂物掉入。

d、拆卸机件必须使用合适工具,严禁乱割乱砸。

(2)机件清洗

a、机件轻拿轻放,加工面不得损伤。

b、机件用洗油清洗后擦干,加工面涂油。

(3)机件装配

a、机件装配应严格按技术条件进行,若有不符者,必须处理,合格方向装配。

b、装配时使用合适的工具,并按机件上的标记进行,以免损伤机件或错装。

c、管道装配时,检查管内无异物方可装配,管路、减速机等密封部位,要仔细处理,防止渗漏。

d、螺栓、销子、键等连接件,要紧固可靠。

e、检修人员要作好检修记录。

(4)必须按照检修项目及技术标准执行。

4、检修完要进行试车及验收,并填写验收报告。

第四节摆动铁沟

一、摆动铁沟技术操作规程

1、摆动铁沟技术数据:

驱动方式:

曲柄摇杆式

动力源:

气动或电动气源压力0.5~0.8Mpa

倾动角度:

最大27.6常用26

倾动时间:

气动14.1S电动46.5S

铁沟储铁量:

初期9T

2、接班时认真检查,操作开关位置是否正确,各指示信号是否正常,操作气源压力是否正常。

检查无问题后,发出相关操作信号,进行传动试机,并检查马达、减速机有无异常,极限位置是否可靠。

3、出铁前半小时,应认真检查摆动铁沟的运行情况,及时处理铁沟嘴与储铁沟间的铁瘤保证铁沟嘴与储铁沟运动的畅通。

4、每次出铁后,应及时将溜槽中的铁水倾倒干净,并将摆动溜嘴停放在规定的角度和位置。

5、摆动溜嘴往受铁罐受铁时,摆动角度应保证铁水流入铁水包中。

6、正常情况下用气动操作,即操作倾动手柄来完成摆动铁沟的倾动和复位,操作到位后及时将手柄回至中间零位。

只有在无气源或气动马达故障时可临时使用电动操作。

进行电动操作时无需进行其他开关转换操作,可直接操作电器开关来实现。

7、每次转换铁水包或出完铁后,必须将摆动铁沟退回至水平初始位置。

二、摆动铁沟设备维护规程

1、摆动铁沟设备是高炉出铁场重要设备,是岗位、维保、专业点检的重要项目之一。

2、机、电维保和炉前岗位要及时进行点检,并做好记录。

3、点检时要认真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与岗位联系,并进行及时处理。

4、机械传动润滑由冶建维保负责,润滑脂牌号为1号或2号锂基润滑脂,机械润滑脂每日加注一次。

气动阀箱油雾器润滑油加注由炉前岗位负责,润滑油牌号为30号机械油,加注油量视油位适量添加。

5、每次更换储铁沟要进行设备彻底大清扫。

6、日常设备出现问题进行处理时必须按机械和电气检修相关规定悬挂检修作业牌,确保安全。

三、摆动铁沟设备检修规程

1、检修作业负责人应与岗位操作工取得联系,索取操作牌,悬挂停电牌,停电并经确认后方可进行检修。

2、检修中不应盲目乱割、乱卸;吊装溜嘴应有专人指挥,并明确规定指挥信号;指挥人员不应站在被吊物上指挥。

3、在摆动支座上作业,应佩戴安全带。

4、钢丝绳受力时,应检查卸扣受力方向是否正确。

 

第二章卷称炉顶设备

第一节炉顶气密箱设备

一、气密箱技术操作规程

气密箱的旋转底部将旋转动作传给布料溜槽。

行星齿轮箱用法兰连接在气密箱上部板上。

主驱动电机转动旋转底部并将旋转动作传给布料溜槽。

为了正确冷却机械部件,水流因重力从齿轮箱中的上部槽经冷却蛇形管流到下部槽中,然后回到驱动装置外部的水箱中。

干油润滑管道和分配器连接在齿轮箱机械设备上。

二、气密箱设备维护规程

1、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设备运行及点检记。

2、注意观察运行中的声响、振动、温升及润滑是否正常。

3、检查各连接部分的紧固零件是否有松动并及时处理。

4、电机,减速机动作要平稳,灵活到位。

5、倾动、旋转全行程应平稳均匀无卡阻无冲击现象。

6、干油润滑系统应定期检查加油,保证润滑脂充足,未设润滑点的运动外表面应每班进行一次加油及除污工作。

7、定期检查连接部位,不允许有松动、裂纹错位等现象。

8、各部位润滑采用集中自动润滑。

三、气密箱设备检修规程

1、检修前要严格执行停电挂牌制度。

2、检修前应把更换的备件准备齐全,并进行图纸与实物核对工作,尽可能将部件进行预装。

修理尽量采用套件更换。

3、更换布料溜槽时,要提前进行演练,保证专用工具安全可靠;炉内要用水渣进行压料,以降低炉内温度,方便检修人员进入。

4、检修中注意事项:

(1)要按步骤进行拆卸,零部件要分类摆放,妥善保管。

(2)检查机件要认真,重要部位要清洗干净。

(3)管路拆卸要用布包、纸塞等方法堵住管头,防止杂物掉入。

(4)拆卸机件必须使用合适的工具,严禁乱割乱砸。

(5)机件轻拿轻放,加工面不得损伤,清洗后擦干。

(6)螺栓、销子、键等连接件,要紧固可靠。

第二节下阀箱设备

一、下阀箱技术操作规程

1、安装在阀箱中的下料闸包括两个带耐磨衬的半球形闸门。

下料闸ND750驱动装置,包括:

两个带硬质耐磨板的半球形铸钢闸门;带传动杆的驱动装置。

2、下密封阀包括:

可更换的阀座和硅质橡胶密封环的阀板(双向动作);带传动杆的驱动装置;蒸汽加热管道。

3、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后方可上机操作,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及设备的工作范围。

二、下阀箱设备维护规程

1、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设备运行及点检记录。

2、注意观察运行中的声响、振动、温升及润滑是否正常。

3、检查各连接部分的紧固零件是否有松动并及时处理。

4、液压缸动作要平稳,灵活到位,不得有泄漏。

5、全行程应平稳均匀无卡阻无冲击现象。

6、干油润滑系统应定期加油,保证润滑脂充足。

7、定期检查连接部位,不允许有松动、裂纹错位等现象。

8、各部位润滑采用集中自动润滑。

三、下阀箱设备检修规程

1、检修前要严格执行停电挂牌制度。

2、检修前应把更换的备件准备齐全,并进行图纸与实物核对工作,尽可能将部件进行预装。

修理尽量采用套件更换。

3、更换下料闸衬板时,要焊好吊点,注意上下配合;如整体更换下料闸,需将下阀箱整体拆除,放到41米检修平台上,然后用50t天车将下料闸吊出来,再将新件安装到位。

4、检修中注意事项:

(1)要按步骤进行拆卸,零部件要分类摆放,妥善保管。

(2)检查机件要认真,重要部位要清洗干净。

(3)管路拆卸要用布包、纸塞等方法堵住管头,防止杂物掉入。

(4)拆卸机件必须使用合适的工具,严禁乱割乱砸。

(5)机件轻拿轻放,加工面不得损伤,清洗后擦干。

(6)螺栓、销子、键等连接件,要紧固可靠。

第三节上料闸设备

一、上料闸技术操作规程

上料闸用螺栓固定在受料罐下部,全封闭型,可以减少粉尘和微粒的放散。

料闸配备带有一个液压缸的驱动机械机构。

干油润滑管道和分配器连接在料闸机械设备上。

二、上料闸设备维护规程

1、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设备运行及点检记录。

2、注意观察运行中的声响、振动、温升及润滑是否正常。

3、检查各连接部分的紧固零件是否有松动并及时处理。

4、液压缸动作要平稳,灵活到位,不得有泄漏。

5、料闸装置运动均匀无卡阻无冲击现象。

6、油润滑系统应定期检查,保证润滑脂充足。

7、定期检查连接部位,不允许有松动、裂纹错位等现象。

8、各部位润滑采用集中自动润滑。

三、上料闸设备检修规程

1、检修前要严格执行停电挂牌制度。

2、检修前应把更换的备件准备齐全,并进行图纸与实物核对工作,尽可能将部件进行预装。

修理尽量采用套件更换。

3、更换上料闸衬板时,要焊好吊点,注意上下配合;如整体更换上料闸,需将上料闸整体拆除,放到检修平台上,再将新件安装到位。

4、检修中注意事项:

(1)要按步骤进行拆卸,零部件要分类摆放,妥善保管。

(2)检查机件要认真,重要部位要清洗干净。

(3)管路拆卸要用布包、纸塞等方法堵住管头,防止杂物掉入。

(4)拆卸机件必须使用合适的工具,严禁乱割乱砸。

(5)机件轻拿轻放,加工面不得损伤,清洗后擦干。

(6)螺栓、销子、键等连接件,要紧固可靠。

第四节上密封阀设备

一、技术操作规程

上密封阀组件将装入料罐的上部,是带有可更换阀座和硅质橡胶密封环的阀板阀(双向动作)。

干油润滑管道和分配器连接在机械设备上。

二、设备维护规程

1、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设备运行及点检记录。

2、注意观察运行中的声响、振动、温升及润滑是否正常。

3、检查各连接部分的紧固零件是否有松动并及时处理。

4、液压缸动作要平稳,灵活到位,不得有泄漏。

5、倾动、旋转装置全行程应平稳均匀无卡阻无冲击现象。

6、干油润滑系统应每天检查,保证润滑脂充足。

7、定期检查连接部位,不允许有松动、裂纹错位等现象。

8、各部位润滑采用集中自动润滑。

三、上密封阀设备检修规程

1、检修前要严格执行停电挂牌制度。

2、检修前应把更换的备件准备齐全,并进行图纸与实物核对工作,尽可能将部件进行预装。

修理尽量采用套件更换。

3、检查更换密封胶圈时,应提前搭好检修平台,且检修平台要保证牢固,检修人员站在平台上进行工作。

第五节均压、放散阀设备

一、均压放散阀技术操作规程

技术参数:

均压放散阀:

JY743Y-2.5

公称通径:

350mm公称压力:

0.4MPa油缸行程:

200mm适用温度≤250℃

适用介质:

煤气缸径:

Φ125mm执行标准:

YBJ208-85泄漏量:

0

均压阀:

JY742Y-2.5

公称通径:

DN300mm公称压力:

0.4MPa适用介质:

荒煤气适用温度≤250℃

环境温度:

-21℃~+40℃泄漏量:

0执行标准:

YBJ208-85

放散阀:

FS744Y/X-2.5

公称压力:

0.3MPa适用介质:

荒煤气适用温度≤300℃瞬时500℃

液压源压力≥10(炉顶均压、放散阀)

均压时禁止开放散阀,开放散时禁止开均压阀,连接于炉顶料罐用于向料罐内进行冲压及放散作用。

均压时料罐压力大于或等于炉顶压力。

油缸、油管是否漏油,油管有无老化。

油缸扁头丝扣是否松动、开焊。

油缸地脚是否牢固。

耳轴有无开焊,油缸联动销轴是否磨损,供油是否正常,轴承及阀板是否过热。

运行中有无异音、卡劲。

轴承座的供油是否正常。

密封是否严密,有无泄漏。

二、均压放散阀设备维护规程

1、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设备运行及点检记录。

2、注意观察运行中的声响、振动、温升及润滑是否正常。

3、检查各连接部分的紧固零件是否有松动并及时处理。

4、液压缸动作要平稳,灵活到位,不得有泄漏。

5、阀板动作程应均匀无卡阻无冲击现象。

6、干油润滑系统应定期检查,保证润滑脂充足,未设润滑点的运动外表面应定期加油及除污工作。

7、定期检查连接部位,不允许有松动、裂纹错位等现象。

8、各部位润滑采用集中自动润滑。

三、均压放散阀设备检修规程

1、检修前要严格执行停电挂牌制度。

2、检修前应把更换的备件准备齐全,并进行图纸与实物核对工作,尽可能将部件进行预装。

修理尽量采用套件更换。

3、更换油缸时,要提前焊好吊点,注意配合;整体更换时,要注意安全,提前把现场清理干净,特别是油污。

4、检修中注意事项:

(1)要按步骤进行拆卸,零部件要分类摆放,妥善保管。

(2)检查机件要认真,重要部位要清洗干净。

(3)管路拆卸要用布包、纸塞等方法堵住管头,防止杂物掉入。

(4)拆卸机件必须使用合适的工具,严禁乱割乱砸。

(5)机件轻拿轻放,加工面不得损伤,清洗后擦干。

(6)螺栓、销子、键等连接件,要紧固可靠。

第六节料车卷扬系统

一、料车卷扬系统技术操作规程

1、系统说明

(1)采用双料车卷扬机,料车能实现全部空车行走,料车非程序空车行走时,不改变原来的装料程序,空走解除后仍按原程序工作。

(2)进行程序或非程序空走时,料车达到炉顶极限位置,主卷扬机停车后延时5秒,主卷扬机自动启动,料车下行也可以手动操作,空走时其它系统不工作。

(3)当一侧系统出现故障时,可实现单料车上料,即一侧料车空走,一侧料车上料。

(4)在料车从料坑位置上行至炉顶上部极限位置停车的运行过程中,料车应有加速、匀速、减速运行阶段。

(5)事故时主卷扬的停车及重新启动由主卷扬机室操作。

2、料车卷扬机的启动条件

(1)炉顶装料系统正常允许上料。

(2)料坑称量漏斗、闸门关闭到位。

(3)程序要求上料时。

3、料车在下列情况下不得启动

(1)炉顶装设备不允许上料(自动控制时)。

(2)料坑称量漏斗闸门未关好。

(3)炉顶设备故障,料车自动停在卸料曲轨分岐点前。

4、料车卷扬机的保护装置

(1)轨道上、下端设上、下超极限。

(2)钢丝绳事故松绳开关。

(3)料车设有超速保护,速度超过正常速度的15%时料车卷扬机自动停车。

料车设有低速保护,当料车进入卸料曲轨的速度超过规定值时(一般0.5M/s)料车卷扬机自动停车。

5、料车卷扬机与其它系统的关系

(1)炉顶装料设备正常。

(2)料车位于料坑下极限位置时,按程序供料的称量漏斗闸门方能打开。

(3)采用自动控制上料时(上料设备启停由探尺决定)到达规定料线时相应按程序自动运行。

(4)槽下配料系统操作分为PLC控制操作系统和机旁操作系统,PL控制操作是在主控室通过键盘进行操盘,机旁操作是在现场机旁操作,箱上进行操作分为自动方式CRT、手动CRT、非常手动、机旁手动几个形式。

6、料车上主要设备性能及参数:

料车

有效容积

8.5m³×2

道轨中心距

1789mm

卷筒直径

1800mm

道轨

43kg/m

车轮轴承型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