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使用维护及故障诊断.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2160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使用维护及故障诊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使用维护及故障诊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使用维护及故障诊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使用维护及故障诊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使用维护及故障诊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使用维护及故障诊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使用维护及故障诊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使用维护及故障诊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使用维护及故障诊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使用维护及故障诊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使用维护及故障诊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使用维护及故障诊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使用维护及故障诊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使用维护及故障诊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使用维护及故障诊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使用维护及故障诊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使用维护及故障诊断.docx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使用维护及故障诊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使用维护及故障诊断.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使用维护及故障诊断.docx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使用维护及故障诊断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使用、维护及故障诊断

 

车辆技术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车辆行驶作业安全。

欲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必须对车辆科学管理,正确使用,强制维护,视情修理。

其中,管理是基础,使用是关键。

第一节车辆的正确使用

车辆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行驶作业,各部件或总成的工作状况常有显著变化,使车辆使用性能变坏。

因此,必须有相应的措施,保证在各种条件下正确使用车辆,防止机件损坏,确保行车作业安全并减少运行材料消耗。

一、通常情况下的使用

通常是指正常环境、普遍情况下的使用,驾驶员必须熟悉所驾驶车辆的技术性能,特别是很好掌握与行车作业安全有关的技术特性,如:

车辆的额定载重量;叉车货叉最高起升高度和速度;行驶时货叉距地高度;叉车起重架前、后倾角;自动倾卸车车厢最大起升高度;轮胎标准充气压力;最小转弯半径;最大爬坡度等。

同时,严格按性能要求去操作。

在使用中,驾驶中要坚持“三检”,即出车前、作业中、收车后的检查。

二、特殊情况下的使用

l、低温条件下的使用、

在冬季,我国在部分地区的最低气温均在摄氏零度以下,北方地区一般在一10~一25℃。

西北、东北及边疆严寒地区最低气温可达一35~一40℃。

车辆在低温条件下使用,发动机启动困难,各机件磨损加剧,燃料消耗增加。

2、高温条件下的使用

炎热季节由于气温高,发动机冷却系因散热不良,发动机温度过高,影响发动机冷却而使发动机功率下降;润滑油受高温影响而粘度降低,润滑性能变差,加剧机件磨损;高温易使燃料供给系产生“气阻”,影响发动机正常工作;轮胎散热慢,易使轮胎气压增高而引起轮胎爆破。

根据夏季气温高的特点,为了适应车辆正常运行的需要,对全车进行一次必要的检查与调整工作。

此作业应在夏季来临之前(一般在四~五月份),结合二级维护进行。

(1)换用夏季润滑油、润滑脂。

发动机换用高粘度的润滑油,变速器、主减速器、转向器中换用粘度高的齿轮油,轮毂轴承换用熔点较高的润滑脂。

(2)提高发动机冷却系的散热强度,清除发动机水道和散热器的水垢,一般可采用化学清洗剂,按规定比例注入发动机散热器中,着车运转30min以上,然后放出,此时可以将冷却系中的薄层水垢清除,从而增强散热度。

散热器水垢太厚时需要解体人工清除。

检查节温器和水温表是否正常,不能失效。

注意调整风扇皮带的松紧度和风扇叶子的角度。

(3)调整发动机化油器,降低浮子室油面高度,减少主喷管与省油器出油量。

(4)调整发动机点火系,适当推迟点火时间。

(5)经常检查蓄电池的电解液面高度,由于外界气温高,需经常加注蒸馏水,并保持蓄电池通气孔畅通。

降低电解液的比重,比冬季使用时要小些。

(6)夏季车辆用电量小,为了防止电流充电造成蓄电池温度高,引起电解液蒸发量增多,因而需要调整发电机调节器,减少发电机的充电电流。

(7)车辆在夏季运行作业时,由于外界气温高,轮胎散热慢,易使气压增高引起轮胎爆破。

因此,在运行作业中应注意轮胎的温度和气压,保持规定的气压标准。

必要时应停车于阴凉地点,待轮胎温度降低后再继续行驶作业。

不得采用放气或冷水浇泼轮胎的方法降低气压,以免加速轮胎损坏。

3、车辆走合期的使用新车的使用寿命和大修间隔里程的延长以及工作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车辆在使用初期正常走合及走合维护的质量。

新车或大修竣工车辆,尽管经过了生产时的多次磨合,但零件加工表面总是存在几何偏差(如:

表面粗糙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同轴度等);在总成及部件的装配过程,也有一定的允许误差(如零件相互配合位置和配合间隙)。

因此,新配合件摩擦表面的单位压力要比理论计算值大得多;当机件运动时,相互间发生磨擦,使表面温度升高,由于零件相互配合间隙小,润滑油不易进到摩擦表面,造成润滑不良,加剧零件磨损。

如不经过一段走合,其结果容易使相配合机件运动负荷加大。

相对运动速度快导致过度摩擦,发热膨胀,甚至发生表面刮伤,引起机件早期异常磨耗。

为了延长使用寿命,所以,新车和大修后的车辆,在使用初期,必须经过一定的走合期。

新车或大修后的车辆(包括发动机大修),在使用初期称为走合期。

车辆走合期的行驶里程(或时间)应按照各种车辆制造厂的规定执行,一般行程里程为1000一150Okm,相当于40-60个工作小时。

车辆在走合期的使用规定:

(1)减轻载质量:

在走合期内一律减载,一般按标准载重减载20%一25%,各种车型均有减载具体规定。

同时不允许拖带其它车辆。

(2)控制车速:

走合期内为了控制发动机转速,在化油器与进气支管之间加装限速片,且在走合期内不准拆除。

走合期内必须严格执行减速行驶和避免长时间不间断作业。

(3)选择优质燃油和润滑油:

为了避免在走合期内发动机产生爆燃、加速机件磨损,应采用辛烷值较高的优质燃油。

由于各配合部分间隙小,应选用低粘度的优质润滑油,使摩擦工作表面得到良好润滑。

具体如何选用,应遵照车辆制造厂使用说明的规定。

(4)紧固:

对转向、制动、传动等机构要加强检查,对松、漏、旷现象要及时调整紧固。

对温度异常的部位要查明原因予以排除。

(5)正确驾驶操作:

启动发动机时不要猛踏加速踏板。

发动机启动后,待水温上升到60℃时再起步。

起步要平稳,减少传动机件的冲击。

要注意路面选择,减少震动和冲击。

尽量减少发动机在大负荷状况下工作,避免紧急制动和长时间的制动。

(6)走合期的维护:

走合期应对车辆进行全面的检查,并进行清洗、润滑、紧固、调整然后进入正常使用。

走合期维护的作业项目按车辆制造厂的走合规定进行,主要包括:

l)清洗:

清洁全车;清洗发动机曲轴箱、机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清洗变速器及减速器。

2)润滑:

更换润滑油,润滑全车各润滑点。

3)紧固:

检查扭紧气缸盖螺栓。

铝质缸盖在发动机冷态时旋紧,铁质缸盖在发动机热起后,再检查气缸盖螺栓的紧度,以防螺栓热膨胀后,造成气缸盖密封不良,损坏缸垫。

检查扭紧全车各部位外露螺栓、螺母、锁销。

4)调整:

检查调整制动效能;检查调整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检查调整转向机构技术状况。

拆除发动机的限速片。

排除在走合期中发现的一切故障。

复习题:

1、车辆的走合期有哪些规定?

2、车辆走合期的维护都包括哪些内容?

3、车辆的三捡制度是什么?

 

第二节车辆的维护

一、车辆的安全检查

车辆在使用中,由于忽视对车辆各部分技术状况的认真检查造成车辆带病运行而发生的伤亡事故比例较大,因此,驾驶员应做好出车前、作业中、收车后的检查。

“三检”的重点是影响车辆安个运行的转向、制动、信号(灯光)、牵引装置、举升一机构等。

对检查出的问题应按以下要求处理。

l、出车前检查出对有碍于行车作业安全的隐患,应修复后方能运行,对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

2、对行驶中检查出有碍于行车作业安全的要解决后方能继续运行,不得带病强行作业或违反规定行驶。

3、收车后应对车辆全面检查擦试,自修或报修故障。

转向、制动装置修复后应进行检验。

二、车辆维护

车辆在行驶作业中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机构、零件必然逐渐产生不同程度的松旷、磨损和机械损伤,如不及时进行必要的技术维护,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必然随之变坏。

车辆维护贯彻预防为主、强制维护的原则。

保持车容整洁,及时发现和消除故障、隐患,防止车辆早期损坏。

车辆的技术维护与车辆修理是两种性质的技术措施。

由于它们的目的不同,因此,执行的条件也不同。

车辆技术维护的主要任务是:

降低零件磨损速度,预防故障发生,为延长车辆使用寿命而采取预防性维护措施。

车辆修理的主要任务是:

在车辆达到允许工作极限后,修整出现的故障或失去工作能力的机件总成,为恢复车辆良好的技术状况而采取的技术性措施。

所以,两者技术措施和目的均不同。

如果片面地“以修理代替维护”,不严格执行预防维护制度,那么给企业带来的恶果是很严重的。

车辆行驶作业到一定的里程或工作一定时间后进行一次技术维护称为维护周期。

根据不同的维护周期而制定出不同的作业规范,称为维护分级。

车辆的维护分为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

各级维护的作业范围如下:

1、日常维护:

是日常性作业,由驾驶员负责执行,其作业中心内容是清洁、补给和安全检查。

2、一级维护:

由专业维修工负责执行,其作业中心内容除日常维护作业外,以清洁、润滑、固为主,并检查有关制动、操纵等安全部件。

3、二级维护:

由专业维修工负责执行,其作业中心内容除一级维护作业外,以检查、调整为主。

并拆检轮胎,进行轮胎换位。

季节维护可结合定期维护进行。

车辆二级维护前,应进行检测诊断和技术鉴定,根据结果,确定附加作业或小修项目,结合二级维护一并进行。

各级维护作业项目和周期的规定,必须根据车辆结构性能、使用条件、故障规律、配件质量及经济效益等情况综合考虑,随着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装备的采用,维护项目和周期要及时进行调整。

车辆修理贯彻视情节修理的原则,即根据车辆检测诊视和技术鉴定的结果,视情节按不同作业范围和深度进行车辆大修,总成大修。

由于厂内机动车辆种类较多,不便逐一叙述,故选取最有代表性的蓄电池叉车、装载机的维护规范进行介绍。

三、蓄电池叉车的维护

1、日常维护‘

由驾驶员执行,其规范分出车前、作业中、作业后三个阶段。

(1)出车前:

1)检查报修项目是否完成、合格。

2)检查行车、驻力制动是否良好。

3)检查转向机构是否灵敏有效。

4)检查起重链有无损伤,固定是否牢固。

5)检查电动机固定螺栓及防护带是否牢固。

6)检查减振板螺栓紧固情况。

7)检查蓄电池组电解液是否充足。

8)检查喇叭、照明及仪表是否正常。

9)检查控制屏是否清洁、干燥。

10)检查接触器分离情况及触头表面有无烧灼现象。

11)检查主令开关对应小凸轮转动角的关合情况是否正确。

12)检查蓄电池组各连接线卡头是否紧固。

13)检查电气线路各接线有无磨损、短路和松动。

14)检查各操作手柄是否处于零位或空档。

15)检查轮胎压力是否标准。

(2)作业中:

1)检查制动机构工作情况。

2)检查转向机构工作情况。

3)检查液压系统工作情况。

4)检查电气控制系统工作情况。

5)检查接触器有无粘连现象e

6)听电动机有无异响。

7)听减速器有无异响。

8)听差速器有无异响。

9)听油泵有无异响。

lO)闻电动机有无异味。

11)闻电气线路和各导线有无异味。

(3)作业后:

1)车外部清洁擦洗。

2)清扫电气控制屏。

3)用抹布蘸5%的碳酸钠或氢氧化铵溶液擦去蓄电池极柱及表面外溅电解液。

4)检查有无渗漏电解液现象并及时排除。

5)检查有无漏油现象并排除。

6)检查起重链、货叉、门架、护顶架是否有裂纹及损坏。

7)检查蓄电池组电压及电解液密度,并视需要进行充电。

8)作业中发现的异常现象和检查中发现的故障报修。

 

复习题:

1、车辆走合期的使用有哪些规定?

2、车辆一级维护的内容?

 

第三节车辆故障的诊断及排除方法

车辆在使用中时常发生故障,这就需要驾驶员对故障进行诊断。

目前采用的诊断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人工直观诊断法;另一种是不解体检验法。

人工直观诊断法是通过道路试验和直观检查,来确定车辆的技术状况和故障。

一通过眼看、耳听、手摸、鼻子嗅以及试车搞清故障征象,然后具体分析,从简到繁,由表及里,按系分段,推理检查,并筛选及综合分析,确定故障。

这种诊断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专用设备,投资少,但诊断的速度较慢,且不够准确,需要具备很丰富的经验,同时仅适于查找比较明显的故障,对于潜隐故障无法查出,往往只能通过解体检查方能最后确定。

不解体检验法是目前采用的现代诊断法,是在总成不解体条件下测试仪器及检验设备来确定车辆的技术状况和故障,并以室内道路条件模拟机械设备来代替路试的一种科学诊断方法。

一、车辆常见故障的诊断及排除方法

1、发动机异响由人工直观诊断寻找判断发动机异响故障的部位,需要掌握比较全面的技术知识和丰富的经验。

为了掌握判断发动机异响技术,首先要了解发动机异响产生的部位、声响特征、出现时机及变化规律,从中发现各种不同声响的特征,从而抓住特性,掌握一定理性认识。

在听察声响时还应适时地观察排气烟色、烟量的变化,并借助听诊仪等辅助工具,找出产生故障的根源

2、供油系常见故障

(l)供油系常见故障的部位:

油路故障不外乎堵、漏、坏三种情况,而堵和漏是常见故障。

(2)供油系统工作不正常时的外观特征:

供油系工作不正常一般有如下外部特征:

发动机启动困难,启动后怠速运转会自行熄火或怠速运转不平稳;加速时加速性能不良。

供油系工作不正常时的外观特征。

(3)不来油或来油不畅的故障诊断。

(4)怠速不良的故障诊断:

发动机怠速运转不良,表现在怠速运转时熄火,怠速转速太高和怠速不平稳时有发抖现象。

造成上述故障的原因:

进气歧管与缸体平面处衬垫漏气,化油器各衬垫处漏气;怠速空气量孔堵塞;怠速油道堵塞;节气门关闭不严或节气门轴松旷及节气门回位弹簧弹力过弱等。

3、点火系常见故障

(l)点火系常见故障的部位:

点火系的故障有:

断火、缺火、火弱、错火与点火正时失准等,产生这些故障的部位分属两个部位:

低压(初级)电路和高压(次级)电路。

低压电路故障有:

1)线路接触不良,断路与短路。

2)断电器触点烧蚀、沾污、间隙调整不当,活动触点弹簧过弱或过硬。

3)电容器损坏。

4)分电器真空离心点火提前装置失灵。

5)分电器凸轮磨损不均。

6)蓄电池、发电机工作不良。

高压电路故障有:

l)高压线绝缘性能破坏、接触不良。

2)点火线圈内部断路、短路。

3)分电器盖破裂、沾污、分火头损坏。

4)火花塞积炭,绝缘体破裂,间隙调整不当。

低压电路的故障是初级电流变小或中断,造成发动机不易启动或高速不稳定。

高压电路的故障,除造成发动机不易启动外,还可能出现发动机低速工作不稳定。

若出现有规律性的不稳定运转,则表示个别缸的点火有故障;若无规律性,则为高压供电部分故障。

(2)点火系故障的诊断方法:

1)利用原来电流表动态判断故障法:

接通点火开关后,用摇柄转动发动机,察看电流表的指针:

①电流表指针在“0”处不动,表示低压电路断路,可利用逐点搭铁法来检查断路。

②电流表指示放电3~5A,指针不回到零位,按下起动机开关时,电流表读数略增,则说明初级线圈到断电器触点臂间有搭铁(短路),可利用依次拆断法来检查短路。

③电流表指示IOA以上不动,显示低压电路搭铁,按下起动机开关时,电流表指示大电流放电,则说明点火开关到点火线圈电源接柱间搭铁,或点火开关到仪表板导线搭铁。

④若电流表指针指示放电3~5A,能作间歇摆动,说明低压电路一般良好,故障发生在高压电路。

2)对症施诊法:

发动机虽可发动.但功率不足,运转不正常时,可将发动机启动,在运转中注意观察异常症状,据情诊断。

①化油器不断回火或排气放炮,在加速时尤其明显,应检查点火次序是否错乱,分电器盖插孔是否串电。

②加速时,发动机有严重的突爆声,怠速时容易熄火,手摇启动时有倒转现象,一般是点火过早,应检查点火正时及断电触点间隙。

③不易加速,发动机温度容易过高,往往是点火时间过迟,应检查点火正时及断电触电间隙。

④发动机运转时有节奏地振抖,可将发动机调到怠速运转,用一字旋具逐缸断火。

若某缸断火时发动机运转状态无变化,证明该缸点火工作失常,应将该缸火花塞高压线取下试火。

若火花正常,则确认该火花塞有故障,否则为高压分线有漏电现象。

⑤运转不均匀,各缸均有断火症状,可检查断电器触点是否烧蚀,分火头及中央高压线是否漏电(也须检查分电器底板轴承、分电器凸轮、分电器轴和铜套等的磨损,因这些磨损亦可造成火花减弱和缺火现象)。

⑥运转不均匀,试火时火花红弱,跳火距离很短,应检查电容器与点火线圈性能。

4、转向系常见故障前桥转向系的常见故障有:

转向沉重、跑偏、摆头等。

(l)转向沉重:

l)蜗杆上下轴承调整得过紧或轴承损坏。

2)虫月杆与滚轮啮合间隙调整过小或滚轮轴承损坏:

3)转向轴或套管弯曲或套管凹陷,互相刮碰

4)转向器的转向臂轴与衬套间隙太小

5)转向节止推轴承缺油或损坏。

6)转向节主销与衬套装配过紧或缺油。

7)转向横、直拉杆球头调整过紧或缺油

8)横拉杆、前轴或车架弯曲变形,前轮定位失准及轮胎气压不足。

(2)转向跑偏:

l)左、右轮胎气压不一致或左、右轮胎磨损程度不同。

2)钢板弹簧折断或两边弹力不均。

3)前轴或车架弯曲变形,前轮定位失准,两边轴距不等。

4)转向节、转向节臂弯曲变形。

5)左、右轮毅轴承松紧度或制动间隙调整不一致。

6)后桥轴管弯曲变形。

(3)摆头(前轮摇摆):

l)横、直拉杆球头松动(弹簧折断或间隙过大)。

2)滚轮与蜗杆啮合间隙过大。

3)蜗杆上下轴承轴向间隙过大。

4)转向节主销与衬套的间隙过大。

5)前轮毅轴承调整太松。

6)钢板弹簧骑马螺栓、中心螺栓松动或损坏。

7)转向器松动。

8)前轮轮网拱曲变形。

5、制动系的故障诊断制动系技术状况的完好与可靠,是保证车辆安全行驶的必要条件,同时,对提高车辆平均速度和经济性能也具有重大意义。

制动系的故障较多,一般表现为:

制动距离增大、失灵、跑偏、咬死。

(l)气压制动系的故障诊断:

1)制动失效与制动不灵主要原因:

①储气筒内无气或气压不足(低于440kPa)。

②控制阀开度太小,供气不足。

③控制阀、辅助缸、管路等严重漏气。

④气路堵塞。

⑤制动鼓与制动蹄片间隙不适宜,制动时接触面积太小。

⑥制动蹄片过薄,沾有油污,铆钉松动或蹄片质量不佳

⑦制动鼓变形或产生沟槽。

⑧制动凸轮轴和轴套、制动蹄和支销轴等连接件锈死或磨损松旷。

上述原因造成制动失效或影响个别车轮制动不灵,造成制动跑偏。

2)制动咬死的主要原因:

①制动蹄回位弹簧脱落、折断或发软。

②制动蹄片与制动鼓间隙过小。

③制动蹄与轴销、凸轮轴和轴套锈死。

④辅助缸推杆行程过大或辅助缸安装不当,推杆顶出后与外壳卡住。

3)制动失效的检查方法

(2)液压制动系的故障诊断:

1)制动不灵:

①制动总泵和油管油路不通或缺油。

②制动液变质或混进其它油液,以及使用的型号不适宜。

③油管破裂或接口漏油。

④油路中有空气。

⑤制动总泵皮碗踏翻或损坏。

⑥制动总泵出油阀失效或密封不严。

⑦制动总泵活塞推杆自由行程太大。

⑧制动总泵进油口堵塞或储油室加油螺塞上的通气孔堵塞。

⑨制动分泵漏油或皮碗破损。

⑩制动鼓与摩擦片间隙太大或不适宜,接触面积太小。

⑾制动鼓有沟槽或变形。

⑿摩擦片沾有油污或质量差。

⒀制动蹄与支承销因磨损松旷或锈死。

2)制动咬死:

①制动总泵无自由行程,回油孔堵塞。

②制动总泵活塞弹簧太软,活塞皮碗卡住。

③分泵活塞皮碗卡住。

④制动蹄与支承销锈死。

⑤制动蹄回位弹簧折断或太软。

⑥制动鼓与摩擦片问隙太小。

3)制动不灵的检查方法

二、柴油车辆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1、柴油的净化柴油车辆与汽油车辆的主要区别在发动机,特别是燃料系。

柴油发动机的燃料系是由很多精密零件所组成,对燃料系的使用和维修,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柴油发动机所使用的柴油,要求非常清洁,不得含有固体杂质和水份。

柴油的净化是使用的关键,必须充分认识净化的重要性。

柴油发动机燃料系有许多精密度很高的部件,如喷油泵的柱塞件,配合间隙在0.01一0.03㎜范围内,所以,当柴油中混人固体杂质后将会加剧机件磨损。

如果柴油中含有水份,当水份进人喷油泵后,不但会使柴油机的运转不能正常,还有可能使喷油泵的精密零件表面锈蚀,在冬季还可能引起燃料系内结冰,使发动机无法启动。

为了做到柴油的净化,在使用中柴油必须经过贮存、沉淀、过滤。

柴油倒人油罐后,必须经过相当长时间的静置沉淀,一般必须在72h以上,以便其中的固体杂质和水份下沉,与柴油分离,并定期清除油罐底部的杂质和水份,从油罐底部放污阀排出。

而且,还必须经过过滤,将静置沉淀后的柴油,用油泵压人过滤器内,经过滤芯,流入油桶或油罐,才能加注到车辆油箱内使用。

柴油发动机如来油不畅或工作过程中突然不来油,其原因往往是燃油在使用时沉淀过滤不够,造成油路中滤网、滤芯被脏物堵塞,导致供油中断,迫使发动机熄火。

2、燃料系空气排除燃料系中如果进人空气,在管路中将发生“气阻”,使供油量减少,甚至中断供油,造成发动机启动困难,工作无力,甚至熄火。

空气之所以能进人燃料系,主要是由于燃料箱至输油泵之间管路内的燃油压力低于外界大气压力,遇管道接头不密封,衬垫损坏或者油管破裂时就会使空气渗入;当燃油箱中存油量不足时,输油泵可能从油箱中吸进空气;另外,当对燃料系总成零部件进行拆卸修复后也会存有空气。

燃料系中空气的排除方法:

(l)旋松柴油滤清器上面的放气螺塞,反复压动手油泵,向燃油系供油,直到从放气螺孔中流出的燃油不含气泡为止,然后在燃油溢流过程中旋紧放气螺塞。

(2)旋松喷油泵上部的两个放气螺钉,依照上述方法排除喷油泵油腔内的空气。

(3)高压油管中的空气可以通过旋松喷油器高压油管接头螺母,用起动机带动发动机使喷油泵泵油,将高压油管中空气排出,在燃油溢流过程中旋紧接头螺母。

3、燃料系常见故障诊断

(l)发动机不易启动:

1)启动时排气管不冒烟,这说明喷油泵未供油主要原因是:

①喷油泵或管路气阻。

②柴油细滤器堵塞。

③输油泵弹簧折断,止回阀密封不严。

④油箱无油或开关未打开;油箱到输油泵的管路堵塞

⑤天气过冷,柴油凝点高、流动性差,结冰堵塞管路

2)启动时排气管冒白烟,但仍不易启动,主要原因是:

①柴油中有水。

②喷油泵供油提前或过晚。

③用十字形联轴器连接的喷油泵,有可能在安装时被动盘插错180°。

④喷油器雾化不好。

(2)发动机动力不足:

柴油发动机在额定负荷下冒黑烟,转速下降,说明动力不足,其主要原因:

l)喷油泵柱塞部件磨损,供油量小。

2)供油时间过早或过晚。

3)输油泵磨损,输油量不足,细滤器堵塞,限压回油阀失效等。

4)喷油泵油腔中进人空气,发生气阻,使柱塞供油量减少。

(3)排气管烟色不正:

1)冒白烟:

柴油发动机冬季启动冒白烟,若温度升高后就停止冒烟是正常现象,应与故障区别开来。

柴油中有水,会冒出和水蒸气一样颜色的白烟。

供油时间过迟,部分柴油在气缸中没有燃烧,会形成白色油雾从排气管冒出。

2)冒黑烟:

供油时间过早,气缸中的压力、温度低,部分柴油燃烧不完全而形成炭粒,从排气管冒出,颜色是灰黑色。

喷油雾化不良,产生油滴,不能和空气很好地混合,燃烧不完全,也会冒黑烟。

空气滤清器清扫不及时而堵塞,进气量不足,也会冒黑烟。

如果柴油机在重负荷下才冒黑烟,可能是负荷超过了允许限度所造成的。

3)冒蓝烟:

排气管冒蓝烟且有臭味,是由于气缸窜机油,造成机油燃烧,这不是燃料系的故障。

复习题:

1、车辆的常见故障有哪几大项?

2、车辆前桥转向系的常见故障有哪些内容?

3、制动失效与制动不灵主要原因?

4、车辆排气管冒蓝烟的原因?

5、发动机不易启动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