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1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教学案苏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2216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1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教学案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1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教学案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1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教学案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1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教学案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1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教学案苏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1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教学案苏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1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教学案苏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1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教学案苏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1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教学案苏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1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教学案苏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1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教学案苏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1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教学案苏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1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教学案苏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1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教学案苏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1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教学案苏教版.docx

《高中化学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1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教学案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1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教学案苏教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化学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1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教学案苏教版.docx

高中化学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1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教学案苏教版

第1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核外电子能量高低与分层排布的关系。

2.能够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写出常见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一、原子结构

1.原子的构成

(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2)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的能量不同。

(3)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的电子的能量较低,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的电子的能量较高。

2.电子层

(1)概念:

在多电子原子里,把电子运动的能量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称作电子层。

(2)不同电子层的表示及能量关系

各电子

层由内

到外

电子层数

1

2

3

4

5

6

7

字母代号

K

L

M

N

O

P

Q

离核远近

由近到远

能量高低

由低到高

3.电子层的表示方法

(1)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请注明其意义:

(2)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而离子结构示意图中,二者则不相等。

如:

Na+

;Cl-

阳离子:

核外电子数小于核电荷数。

阴离子:

核外电子数大于核电荷数。

1.下面关于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 ②所有电子在同一区域里运动 ③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 ④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答案 A

解析 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能量越低离核越近,能量越高离核越远。

2.排布在下列各电子层上的一个电子,所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  )

A.K层B.L层

C.M层D.N层

答案 A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完成下列表格:

核电荷数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各电子层的电子数

K

L

M

N

1

H

1

8

O

2

6

11

Na

2

8

1

17

Cl

2

8

7

18

Ar

2

8

8

19

K

2

8

8

1

2.观察分析上表,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特点:

(1)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

(2)K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

(3)L层最多排8个电子。

(4)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等。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能量规律:

根据电子能量由低到高,依次在由内向外的电子层上排布。

(2)数量规律:

每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超过32个。

特别提醒 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

如钙原子由于受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

 的限制。

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而不是

3.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

C.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个

D.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

答案 B

解析 A项,

H不含有中子;C项,He最外层电子数为2个;D项,第2周期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为2个。

4.在第n电子层中,当它作为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与(n-1)层相同,当它作为原子的次外层时,其电子数比(n+1)层最多能多10个,则此电子层是(  )

A.K层B.L层C.M层D.N层

答案 C

解析 n作为最外层时,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所以(n-1)层应为8个电子,为L层,则n应为M层;若n为次外层,则(n+1)为最外层,则次外层电子数最多为10+8=18,则进一步证明n为M层。

1.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具有相同的(  )

A.质子数B.电子数

C.电子层数D.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 A

解析 由原子变成离子时核外电子(特别是最外层电子)发生变化,导致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发生变化,电子层数也可能变化,但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不变。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子的能量越低,运动区域离核越远

B.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即是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

C.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排有8个电子

D.当M层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布18个电子

答案 B

解析 电子能量越低,运动区域离核越近,A错;电子的分层排布即是电子的分层运动,B正确;稀有气体元素中He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C错;M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只能排8个电子,D错。

3.已知A的原子序数是x,B2-与A3+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B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A.x+5B.x-5

C.x+1D.x-1

答案 B

解析 设B的原子序数为y,则x-3=y+2,y=x-5,B项正确。

4.根据下列叙述,写出元素名称并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

信息

元素名称

原子结构示意图

A元素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

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1.5倍

C元素+1价离子C+的电子层排布与Ne相同

D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

答案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硅 

 硼 

 钠 

 氧 

解析 L层有8个电子,则M层有4个电子,故A为硅

当次外层为K层时,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则为3,是硼

;当次外层为L层时,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5×8=12,违背了排布规律,故不可能。

C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0+1=11,故为钠。

当次外层为K层时,D为氧

;当次外层为L层时,最外层则有24个电子,故不可能。

5.已知元素X和Y的核电荷数均小于18,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n和m-5,次外层分别有(n+2)个和m个电子,据此推断元素X和Y,其名称为X________,Y________。

答案 硫 铝

解析 元素X和Y的核电荷数均小于18,元素X次外层有(n+2)个电子,此层为L层,n+2=8,n=6,元素X为硫;元素Y最外层电子数为m-5,m大于5,而次外层有m个电子,则m等于8,元素Y为铝。

[基础过关]

题组一 核外电子排布表示方法

1.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Mg2+:

B.Cl:

C.Ar:

D.K:

答案 A

解析 Mg2+是镁原子失去最外层两个电子后生成的,A选项正确;Cl原子的最外层应该只有7个电子,B选项错误;Ar原子的次外层与最外层应该均有8个电子,C选项错误;K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应该是

,故D选项错误。

2.具有下列结构示意图的微粒,既可以是原子又可以是阴离子和阳离子的是(  )

答案 C

解析 A项,x=13,为Al原子,错误;B项,只能为氮原子,x=7,错误;C项,若x=18,为Ar原子,若x=17,为Cl-,若x=19,为K+,正确;D项,只能为氯原子,x=17,错误。

3.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

,若该粒子为离子,则它所带的电荷数可能为(  )

①8-n ②n-8 ③10-n ④n-10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

答案 C

解析 若为阳离子,电荷数为n-2-8=n-10;若为阴离子,电荷数为2+8-n=10-n。

题组二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

B.原子中易失去的电子能量一定最低

C.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

D.M层电子的能量比L层电子的能量高

答案 B

解析 由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A、C正确;电子能量越高,离核越远,越易失去,故B错误,D正确。

5.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m倍(m为大于1的整数),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  )

A.2mB.2m+10

C.2m+2D.m+2

答案 C

解析 按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m倍,所以次外层电子数<8,即次外层只能为K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是2m,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2m+2。

6.在1~18号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元素有(  )

A.1种B.2种

C.3种D.4种

答案 C

解析 在1~18号元素中,电子层数可以为一层、二层、三层,所以最外层电子数为1、2、3,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的元素有H、Be、Al三种。

题组三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应用

7.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

A.14B.15C.16D.17

答案 A

解析 该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即K、L、M三层,K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L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故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4=14,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质子数为14。

8.A、B两种原子,A的M电子层比B的M电子层少3个电子,B的L电子层电子数恰为A的L电子层电子数的2倍。

A和B分别是(  )

A.硅原子和钠原子B.硼原子和氦原子

C.氯原子和碳原子D.碳原子和铝原子

答案 D

解析 设x、y分别为A的L层和M层的电子数。

依题意有

K

L

M

A

2

x

y

B

2

2x

y+3

由于B的M层上有电子,故其L层肯定充满电子,2x=8,x=4。

由于A的L层未充满电子,故其M层无电子,y=0。

所以A、B的核外电子数分别为6、13,是碳原子和铝原子。

9.前18号元素中,X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Y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A.XY2B.X2Y3C.X2YD.XY

答案 D

10.前18号元素中,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C元素原子M层电子数等于其L层电子数的一半;D元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D的阳离子与B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则4种元素原子序数关系中正确的是(  )

A.C>D>B>AB.D>B>A>C

C.A>D>C>BD.B>A>C>D

答案 A

解析 A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只能是2,最外层电子数是4,A的原子序数为6;B元素的内层电子总数只能是2,最外层电子数为6,B的原子序数为8;C元素原子有3个电子层,L层必有8个电子,M层有4个电子,C的原子序数为14;D的阳离子与B的阴离子(即O2-)电子层结构相同,D为Na,原子序数为11;故原子序数:

C>D>B>A。

[能力提升]

11.

(1)画出下列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核电荷数为13的元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L层电子数是M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某原子核内没有中子的元素:

__________。

(2)写出1~18号元素中符合下列条件的原子(离子)的微粒符号和结构示意图。

①某元素原子L层上的电子数为K层的3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元素原子L层上的电子数为K层的一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得到2个电子后,电子总数与氩原子的电子总数相同的离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

 ②

 ④

(2)①O

 ②Li

 ③S2-

④C

12.

(1)某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电子层数的5倍,其质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试回答:

①当x-y=10时,该粒子为_______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②当y=8时,粒子可能为(填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y=3与y=7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①原子 ②氩原子 氯离子 硫离子 钾离子 钙离子(答案合理即可)

③Al(OH)3+3H+===Al3++3H2O

解析 

(1)设:

核电荷数=质子数=a,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为x,最外层电子数为y,依题意:

a=5x,a=3y,则5x=3y,x=

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即y为1~8的正整数,故仅当y=5,x=3时合理,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5。

(2)①当x-y=10时,x=10+y,说明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该粒子应为原子;③y=3时为铝原子,y=7时为氯原子,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氢氧化铝和高氯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

13.已知A、B、C三种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为A

试推断:

(1)三种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画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答案 

(1)碳C 硅Si 氯Cl

(2)

 

 

解析 由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可知A是碳元素;B元素的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可知B为硅元素;C元素的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1个,且质子数A

14.用A+、B-、C2-、D、E、F和G分别表示含有18个电子的七种微粒(离子或分子),请回答:

(1)A元素是________,B元素是________,C元素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D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双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

(3)E是所有含18个电子的微粒中氧化能力最强的分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

(4)F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三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将其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G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

答案 

(1)K Cl S 

(2)HCl (3)F2 (4)H2S H2S+2OH-===S2-+2H2O (5)H2O2(或PH3)

解析 常见的18e-微粒有:

阳离子:

K+、Ca2+;阴离子:

P3-、S2-、HS-、Cl-;分子有Ar、HCl、H2S、PH3、SiH4、F2、H2O2等。

结合题目所给条件,不难确定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