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押题 第二套.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27572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1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押题 第二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山东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押题 第二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山东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押题 第二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山东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押题 第二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山东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押题 第二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山东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押题 第二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山东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押题 第二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山东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押题 第二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山东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押题 第二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山东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押题 第二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山东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押题 第二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山东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押题 第二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山东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押题 第二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山东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押题 第二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山东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押题 第二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山东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押题 第二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山东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押题 第二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山东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押题 第二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山东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押题 第二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山东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押题 第二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押题 第二套.docx

《山东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押题 第二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押题 第二套.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押题 第二套.docx

山东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押题第二套

一、片段阅读。

每道题包含一段文字,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你的选择必须与题干要求相符合。

请开始答题:

  1从众心理,是社会心理的普遍现象之一。

所谓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意见,使自己的言语、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现象。

这种现象就是从众,即群体能产生压力,使人们的思想在压力下趋于一致。

  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  )。

  A.在实际工作中,工作群体应当更为强调人的个性

  B.个体对群体越信任,个体的行为就越容易趋向群体行为

  C.从众心理在实际工作中产生的是消极的效应

  D.个体从众达到一致或是被迫服从,或是自愿接受

  参考答案:

D

  解析:

根据“从众”定义中的一句“从众,即群体能产生压力,使人们的思想在压力下趋于一致。

”可以看出从众是在压力下放弃或违背自己的意愿。

A、B两项文中未提及,C项过于绝对。

故选D。

  2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湿地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促淤造陆、减少沙尘暴等巨大生态功能;同时也是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它保护了许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

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土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湿地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

  B.湿地是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

  C.湿地生态系统关系着国土安全

  D.湿地具有多项重大的生态功能

  参考答案:

C

  解析:

国土生态安全是一个环境概念,而国土安全是一个政治概念,二者混淆,C项错误。

故选C。

  3梅克伦堡指出几个世纪以来博物馆采取的保护方法非但没有帮助保护名画,反而破坏了许多名画。

梅克伦堡对几个世纪以来博物馆保护名画的方法所持的态度是(  )。

  A.肯定

  B.否定

  C.有肯定也有否定

  D.不置可否

  参考答案:

B

  解析:

由“非但……反而”这组关联词所连接的内容来看,梅克伦堡对几个世纪以来博物馆保护名画的方法所持的态度明显是否定的。

故选B。

  4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植物性食品对于地球资源的利用率确实要高一些。

对于那些为了这个目标而素食的人来说,确实应该给予充分的尊敬。

但是,人类的发展毕竟是为了让人们活得更美好。

那些让人们活得很美好的东西,无论是汽车飞机还是电脑网络,都是依靠消耗地球资源而存在的。

相对于这些,肉食对地球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巨大。

对于很多人来说,肉食却是生活中最重要的需求。

素食,作为一种个人选择,当然应该受到尊重。

但是,素食主义者也不应该为任何原因而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要求别人也素食。

  对以上语段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当一个人是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选择素食,我们才应该尊敬他

  B.人们选择素食还是肉食,并不足以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C.素食主义者往往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要求别人也素食

  D.人们为了活得更美好而消耗地球资源,这是无可指责的

  参考答案:

A

  解析:

根据原文“素食,作为一种个人选择,当然应该受到尊重。

”可知,一个人选择素食应该受到尊重。

那么A项所表述内容属于偷换概念。

故选A。

  5今后纯粹的新闻网站摘取普利策这样高级别的新闻奖,不是没有可能。

但网络媒体的无限空间恰恰是束缚从业者精选内容的障碍。

报纸的版面那么有限,迫使报纸编辑必须舍弃大量资讯,1而把最精要的内容展示给读者。

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人们不希望媒体提供的资讯也杂乱无章,报纸的优势因此显现。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  )。

  A.纯粹的新闻网站也可以获得普利策新闻奖

  B.网络媒体的无限空问是其精选内容出现的障碍

  C.报纸具有展示精要内容的天然优势

  D.报纸在普利策奖评选方面比新闻网站更有优势

  参考答案:

D

  解析:

由“但”可知,前面的内容肯定不是作者说这段话的目的,A项错误;由最后一句话,“人们不希望……,报纸的优势因此显现”可知,作者主要想说的是报纸的优势,排除B项;C项显然是就事论事了,作者说优势的目的是说普利策新闻奖,而不是仅仅陈述报纸的优势。

故选D。

二、文章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本题共有五道小题。

每道小题提供四个选项,要求你从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你的选择必须与题干要求符合。

请开始答题:

  66-10请开始答题:

  现在,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相声明显竞争不过小品。

为什么呢?

  我想,主要的原因,在于现代相声在思想性的追求上有些落伍,整体上不如小品的思想性深刻。

  按说,相声艺术发展到今天,在艺术上已经相当成熟了,说学逗唱的功夫和技巧,应该不会比小品逊色多少。

小品是舶来品,直接借鉴了西方许多艺术手法,尤其在思想性和哲理性上独领风骚,这是它顺应时代风尚,后来居上的首要原因。

  大家知道,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的整体素质和文化修养普遍提高,人们的审美层次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

以往仅仅有趣的艺术形式已经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在追求艺术享受的同时,还追求思想的升华和哲理的启迪,追求“有益的”教诲。

这“有益的”,不能理解为政治说教,也不能理解为道德说教,它更多的倾向于知识和哲理,倾向于生活中的真理。

  每年的春节联欢电视节目中,那些艺术性和思想性俱佳的小品总是最受欢迎的,因为它值得人们花费时间和精力来欣赏。

人们在观赏的同时,心灵得到了陶冶,智慧得到了启迪。

相反,那些显得有些粗俗,仅仅为了逗得观众一乐的小品,往往并不能赢得广大观众的青睐。

  有人说,中国人接受了几千年的说教,现在都有点厌烦了,艺术应该向纯艺术的方向发展。

我觉得这是一种错觉。

中国人是受了几千年的说教,这不假,但那是什么样的说教呢?

如果违背科学,违背真理的说教,不要说中国人,更不要说现代的中国人,就是外国人不是也同样反感吗?

但说教并不意味着就非要违背科学,违背真理,它不许传播科学、弘扬真理、启迪人生的智慧吗?

人们心中排斥的,只是虚伪造作无用的说教,决不会排斥真、善、美的教诲。

向往真理,探究生活的哲理,是人的本能,什么时候也不会改变。

  这几年,哲理故事逐渐流行于故事刊物中,为仅仅有趣、出奇的故事注入了一针强心剂,重新拉回了大量的读者,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大量的哲理美文,正风行于网络和各种期刊中,也是一种佐证。

它证明人们永远不会拒绝真、善、美的艺术熏陶,不会拒绝有益的启迪。

  所以,我愿意为说教争鸣,愿艺术永远不要脱离主题,脱离它该有的思想内涵。

  下列对文章主旨的概括,正确的是(  )。

  A.人们排斥的只是虚伪造作无用的说教

  B.艺术不要脱离主题和应有的思想内涵

  C.说教应既有艺术性又有一定的哲理性

  D.人们向往真理,热爱探究生活的哲理

  参考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的第1、2段对相声、小品两种艺术形式的比较,得出最后的结论:

艺术不要脱离主题,脱离它该有的思想内涵(文章最后一段)。

故选B。

  7人们的审美层次的质的变化表现在(  )。

  A.人们已不会被有趣的艺术形式所吸引

  B.同时追求艺术享受和有益的教诲

  C.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普遍提高

  D.倾向于追求知识哲理及生活中的真理

  参考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第4段的第2、3行“人们在追求艺术享受的同时,还追求思想的升华和哲理的启迪,追求‘有益的’教诲”可知,追求艺术享受和有益的教诲是符合题意。

故选B。

  8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本文观点的论据的是(  )。

  A.某些电影作品情节简单,画面制作精良.票房收入屡创新高

  B.某些小品中无厘头的情节设置和夸张表演受人诟病

  C.一些在思想性上有些落伍的相声逐渐失去了观众的喜爱

  D.某影片体现了对小城镇居民的人文关怀,成本低,叫好又叫座

  参考答案:

A

  解析:

题干中B项内容与文中“那些显得有些粗俗,仅仅为了逗得观众一乐的小品,往往并不能赢得广大观众的青睐”是相吻合的。

C项内容与文中“相声明显竞争不过小品”“主要的原因,在于现代相声在思想性的追求上有些落伍”相吻合。

D项表现了“人文关怀”,即思想性的重要,与文意吻合。

只有A项在文中找不到相应的内容。

故选A。

  9第7段中,划线处“强心剂”一词指的是(  )。

  A.知识

  B.故事

  C.趣味

  D.哲理

  参考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第7段“哲理故事逐渐流行于故事刊物中,为仅仅有趣、出奇的故事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可得出“强心剂”意为“哲理”。

故选D。

  10作者认为艺术应该向纯艺术的方向发展是一种错觉,是因为(  )。

  A.纯艺术只是一种理想,现实中并不存在

  B.现代的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反感违背科学的说教

  C.追求真善美是所有艺术形式的终极目标

  D.人们并不反对传播科学、启迪人生智慧的说教

  参考答案:

D

  解析:

材料第6段一开始作者就提出自己的观点,即艺术应向纯艺术的方向发展是一种错觉。

接下来具体论述,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是“人们心中排斥的,只是虚伪造作无用的说教,决不排斥真、善、美的教诲”,需要传播科学、弘扬真理、启迪人生的智慧。

故选D。

三、选词填空。

从题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适合文意的一项。

请开始答题:

  11江汉平原的黄土地,_______可以种植任何农作物,不仅出产颇丰,而且水资源丰富、渔业发达、成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上的鱼米之乡,为鄂菜提供了_______的原材料。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自古 五味俱全

  B.完全 种类繁多

  C.由于 各具特色

  D.几乎 用之不竭

  参考答案:

D

  解析:

根据“可以种植任何农作物”可知第一空应选择“几乎”,语气较婉转,即差不多所有农作物都能种植,由此推出这里资源丰富,取之不竭。

故选D。

12世上有____的佳作,但一定没有未曾下过锤炼功夫的文豪。

灵感是石头中的美,不知要凿去多少____,才能最终把它捕捉住。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气呵成 废物

  B.一挥而就 废料

  C.轻而易举 废料

  D.一步登天 废物

  参考答案:

B

  解析:

先看第二个空讲“石头”肯定是凿去“废料”,因此排除A、D两项。

一挥而就:

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

轻而易举:

不需要做多大的努力就能办到或对付。

本题讲佳作,显然用一挥而就合适。

故选B。

  13我相信,骄傲是和才能成正比的。

但是,正如大材____,小材华而不实一样,大骄傲往往谦逊平和,只有小骄傲才露出一副____的傲慢脸相。

有巨大优越感的人,必定也有包容万物、宽待众生的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傲然睥睨 目空一切 胸襟

  B.卓尔不群 旁若无人 情怀

  C.朴实无华 不可一世 胸怀

  D.桀骜不驯妄自菲薄素养

  参考答案:

C

  解析:

由第一空得以得出答案。

第一空需要填入与“华而不实”意思相反的成语。

故选C。

  14近两三年来,某市大型商场所增营业面积相当于过去十年所增营业面积的三倍,但前往购物的消费者却_______,出现了_______的局面。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寥寥无几 供大于求

  B.凤毛麟角 门可罗雀

  C.屈指可数 僧多粥少

  D.寥若星辰 人浮于事

  参考答案:

A

  解析:

根据成语的意思,首先,“凤毛麟角’’是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才或宝物,褒义,用在这里不合适,首先排除。

“僧多粥少’’是说和尚很多,吃的粥很少,比喻人多东西少,不够分配。

“屈指可数”、“寥寥无几”、“寥若星辰’’都是形容人少,而题目上说,营业面积相当于过去十年所增营业面积的三倍,这是“供大于求”,而不应该是“僧多粥少”或是“人浮于事”。

故选A。

  15徐霞客的山水之志来源于父亲的榜样、游记书籍的熏陶和母亲的支持。

大概因为读书有偏好,霞客十来岁时应童子试不成,索性改志投奔山水之间。

到此时,霞客的所为并不_______,古代这样的人很多,但他从此以后_______,纯粹一生,别无他顾,这就难得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出格 专心致志

  B.独特 坚韧不拔

  C.新鲜 矢志不渝

  D.另类 持之以恒

  参考答案:

C

  解析:

从“古代这样的人很多”可知第一个空应填“独特”或“新鲜”,“另类”有贬义,排除。

“坚忍不拔”强调在逆境中坚持,文中并没有体现出徐霞客身处逆境。

“矢志不渝”强调坚持自己的志向。

第二个空填“矢志不渝”更符合文意。

故选C。

一、数字推理。

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

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从四个选项中。

选择最合适的一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请开始答题:

  162,9,28,65,(  )

  A.96

  B.120

  C.125

  D.126

  参考答案:

D

  解析:

  

  故选D。

  1735,24,(  ),8,3

  A.17

  B.16

  C.15

  D.14

  参考答案:

C

  解析:

  

  项的差为11,9,7,5,新数列是以-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因此所求项为24-9=15。

故选C。

  184,B,14,23,36,(  )

  A.49

  B.51

  C.53

  D.54

  参考答案:

D

  解析:

此题为三级等差数列,原数列的后一项减去前一项得到第一个新数列为4、6、9、13,新数列后一项减去前一项得到第二个新数列为2、3、4,为一个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因此第二个新数列的下一项为5,则新数列的下一项为18,故为未知项为36+18=54。

故选

  D.

  19

  

  A.

  

  B.

  

  C.

  

  D.

  

  参考答案:

B

  解析:

原数列可变形为

  

  分子组成的新数列是首项为2,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分母组成的新数列是连续自然数的平方数列,所以原数列

  

  203,2,11,14,27,(  )

  A.30

  B.32

  C.34

  D.36

  参考答案:

C

  解析:

本数列的通式为

  

  

213,7,16,41,(  )

  A.96

  B.90

  C.98

  D.99

  参考答案:

B

  解析:

相邻两数的差分别为22,32,52,即质数的平方,所求项为41+72=90。

故选B。

2277,49,28,16,12,2,(  )

  A.10

  B.20

  C.36

  D.45

  参考答案:

A

  解析:

本题是和数列的变式,77-49=28,28-16=12,则未知项为12-2=10。

故选A。

  2310,10,8,4,(  )

  A.4

  B.2

  C.-2

  D.-4

  参考答案:

C

  解析:

前项减后项的差为0,2,4,6构成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故选C。

  242,3,5,7,11,(  )

  A.12

  B.13

  C.14

  D.15

  参考答案:

B

  解析:

该数列各项均为质数,即该数列是质数数列。

故选B。

  252/3,1/3,5/12,2/15,53/480,(  )

  A.3/7

  B.76/2568

  C.652/27380

  D.428/25440

  参考答案:

D

  解析:

原数列可以化简为

  

  分子×分母=后项分母,前项分母-前项分子+1=后项分子。

故选D。

二、数学运算。

通过运算,选择最合适的一项。

请开始答题:

  26甲、乙两人同时从400米的环形路跑道的一点A背向出发,8分钟后两人第三次相遇。

已知每秒钟甲比乙多行0.1米,两人第三次相遇的地点与A点沿跑道上的最短距离是(  )。

  A.166米

  B.176米

  C.224米

  D.234米

  参考答案:

B

  解析:

设乙每秒钟走0.1米,则甲为x+0.1。

可知公式为:

8×60×x+8×60×(x+0.1)=400×3,解得x=1.2,故8分钟后,甲乙二人相遇时乙走的路程为1.2×60×8=576米,距离A点的最短距离为576-400=176米。

故选B。

  27每条长1200米的三个圆形跑道共同相交于A点,张三、李四、王五三个队员从三个跑道的交点A处同时出发,各取一条跑道练习长跑。

张三每小时跑5公里,李四每小时跑7公里,王五每小时跑9公里。

问三人第四次在A处相遇时,他们跑了多长时间?

(  )

  A.40分钟

  B.48分钟

  C.56分钟

  D.64分钟

  参考答案:

B

  解析:

三人每跑一圈的时间分别是12/5,12/7,12/9分钟,那么每过一个12分钟他们三人都恰好在A点,所以第四次相遇A点是48分钟。

故选B。

  28一个车队共有3辆汽车,担负着5家工厂的运输任务,这5家工厂分别需要7、9、4、10、6名装卸工,共计36名。

如果安排一部分装卸工跟车装卸,则不需要那么多装卸工,而只需要在装卸任务较多的工厂再安排一些装卸工就能完成装卸任务。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总共至少需要多少名装卸工才能保证各厂的装卸需求?

(  )

  A.26

  B.27

  C.28

  D.29

  参考答案:

A

  解析:

可以采用比配的方法求解,即每台车分别配1、2、3、4、5、6、7…人时,各工厂所需配备的人数的和最小,通过比配发现,每车配6人时,3台车需18人,对应的5个工厂分别还需1、3、0、4、0人,这时所需的总人数最小,即26人,每车配7人时结果也一样。

故选A。

  29将一块三角形绿地沿一条直线分成两个区域,一为三角形,一为梯形,已知分出的三角行区域的面积为1.2亩,梯形区域的上、下底边分别为80米、240米,问分出的梯形区域的面积为多少亩?

(  )

  A.9.6

  B.11.2

  C.10.8

  D.12.0

  参考答案:

A

  解析:

需要用到相似三角形以及比例的相关知识。

从题干已知条件可以知道小三角形和大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根据“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对应边的比的平

  

  30把一张纸剪成6块,从所得的纸片中取出若干块,每块剪成6块;再从所有的纸片中取出若干块,每块各剪成6块……如此进行下去,到剪完某一次后停止,所得的纸片总数可能是2000、2001、2002、2003这四个数的(  )。

  A.2000

  B.2001

  C.2002

  D.2003

  参考答案:

B

  解析:

每张纸剪一次后增加为6块,所以每次剪完增加的张数是5的倍数。

最后的总数被5除余数应为1。

只有B项符合。

故选B。

31甲、乙、丙三个学生在外午餐,共买了1斤4两包子。

甲没有带钱,由乙和丙分别付了买8两和6两包子的钱。

甲、乙吃的一样多,丙比乙多吃了1两。

第二天,甲带来他应付的2元3角4分。

问:

其中应付给丙多少钱?

(  )

  A.0.12

  B.0.24

  C.0.36

  D.0.54

  参考答案:

C

  解析:

设甲吃了2两,则

  

  

  32某班学生50人,年龄均为整数。

平均值为12.2。

已知班上任意两个人的年龄差不超过3岁。

若这个班年龄最大的学生15岁。

问年龄最大的学生最多有多少人?

(  )

  A.3

  B.4

  C.5

  D.6

  参考答案:

A

  解析:

因为年龄的平均值为12.2,且任意两个人的年龄差不超过3岁。

若年龄最大的为15岁,最小的必为12岁。

且12岁与15岁人数比为:

(15-12.2):

(12.2-12)=14:

1。

15岁人数最多为3个,此时12岁的人数是42个。

剩余的5个学生必有12岁4个,13岁的1个。

故选A。

  33下图中5个阴影所示的图形都是正方形,所标的数字是邻近线段的长度。

那么,阴影所示的5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是(  )。

  

  A.100

  B.176

  C.244

  D.256

  参考答案:

C

  解析:

设四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z,则有:

  

  

  选C。

  34调研人员在一次市场调查活动中收回了435份调查问卷,其中80%的调查问卷上填写了被调查者的手机号码。

那么调研人员至少需要从这些调查表中随机抽出多少份,才能保证一定能找到两个手机号码后两位相同的被调查者?

(  )

  A.101

  B.175

  C.188

  D.200

  参考答案:

C

  解析:

最后两位数字有C(1,10)×C(1,10)=100种可能,则第101个一定有一个和前面的重合。

再加上没写手机号的有87个人,在最不利的条件下取出了87张没写号码的和101张写号码的其中必定有两张后两位是重合的,即最少抽出188个。

故选C。

  35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已知甲的速度比乙快,8小时两人在途中C点相遇。

如果两人的速度各增加2千米,那么相遇时间可缩短2小时,且相遇点D距C点3千米。

求甲原来的速度?

(  )

  A.3千米/小时

  B.7.5千米/小时

  C.8千米/小时

  D.10千米/小时

  参考答案:

B

  解析:

设甲速度是v1,乙速度是v2,有8(v1+v2)=6(v1+v2+4),得到v1+v2=12,两次相遇点距离3千米,故8(v1-v2)-6(v1-v2)=3×2,得到v1-v2=3,甲的速度是7.5千米/小时。

故选B。

二、图形推理。

本部分共10题,请按照每道题的答题要求作答。

请开始答题:

  36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

(  )

  

  参考答案:

C

  解析:

观察给定图形可知,它们都含有一个封闭性的十字架窗、一个长方形,所以排除A、B、D三项。

故选C。

  37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⑤,②④⑥

  C.①③④,②⑤⑥

  D.①③⑥,②④⑤

  参考答案:

C

  解析:

图形①③④是由曲线构成的图形,图形②⑤⑥都是由非曲线构成的图形。

故选C。

  38请从所给的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

  

  参考答案:

B

  解析:

第一行的封闭空间数分别3,4,5;第二行的封闭空问数分别为3,4,5,以此规律所求图形的空间数应为5。

故选B。

  39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适合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

  

  参考答案:

B

  解析:

六个图形两两一组分为三组,每组的后一个图形比前一个横竖各少一笔。

故选B。

  40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人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

  

  参考答案:

B

  解析:

第一组三个图形的直线数依次是3、4、5,第二组图形的直线数依次是6、7、(8),只有B项符合规律。

故选B。

41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⑤,③④⑥

  B.①③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