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代汉语总复习的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2282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6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古代汉语总复习的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中古代汉语总复习的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中古代汉语总复习的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中古代汉语总复习的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中古代汉语总复习的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高中古代汉语总复习的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高中古代汉语总复习的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高中古代汉语总复习的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高中古代汉语总复习的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高中古代汉语总复习的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高中古代汉语总复习的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高中古代汉语总复习的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高中古代汉语总复习的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高中古代汉语总复习的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高中古代汉语总复习的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高中古代汉语总复习的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高中古代汉语总复习的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高中古代汉语总复习的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高中古代汉语总复习的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高中古代汉语总复习的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古代汉语总复习的资料.docx

《高中古代汉语总复习的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古代汉语总复习的资料.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古代汉语总复习的资料.docx

高中古代汉语总复习的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指导

绪论部分

一、古代汉语的性质

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民族("五四"以前历代)的语言。

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续和发展。

从语言性质上,可以将古代汉语分成两个系统:

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来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文言文;另一个是从东汉末魏晋以来在民间口语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

古代汉语的学习对象是文言文。

二、古汉语分期

从性质上,古代汉语可以分为文言文和古白话两个系统。

从时间上,古代汉语可以分为太古汉语(甲骨文时期以前)、远古汉语(甲骨文的三皇五帝时代)、上古汉语(春秋至秦汉)、中古汉语(魏晋至唐)、近代汉语(晚唐至清初)。

我们学的古代汉语主要指上古汉语部分(包括后代模仿此期语言而作的文章)。

三、为什么选用上古汉语作为文言文教学的主要内容

1、汉语发展到这个时期已经十分成熟,文字、音韵、语法等各方面都已经十分完善。

2、先秦时代距离现代时间久远,期间的作品艰涩难懂,不易理解。

3、这个时期也是大量文献流传后世的时期,是后来历代汉语文学语言的直接源头,影响极为深远。

四、古代汉语学习的主要内容

古代汉语学习包括文字、音韵、训诂、语法等语言知识外,一般还涉及学习古代天文历法、宗教、制度、风俗等方方面面。

我们主要学习的是语言方面的知识。

五、如何学好古代汉语

1、背

背即记忆,记常用词汇的词义、记它们的特殊用法、记它们语法上的差异,进一步要记它们的演变历程、记它们的音韵地位,等等。

2、多看范文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看多读有利于培养古汉语语感,增强感性认识。

3、多动手

多动手查阅工具书,这样才不会被似是而非的假象迷惑。

4、多问为什么

我们读书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遇到问题多问为什么,自己多动手寻找问题的答案。

这样才能既获得知识又提高了动手能力。

六、复习题

一、古代汉语是什么?

二、古代汉语的两个系统是什么?

三、谈谈古汉语的分期

通论部分

第一章工具书和工具书的使用

一、谈谈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及其分类

1、字典类

说文解字、康熙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汉语大字典等

2、辞典类

辞源、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等

3、虚词类工具书

词诠、古代汉语虚词通释等

二、字典辞书的编排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部首和笔画排列法、音序排列法、四角号码排列法

三、常见的工具书:

《说文解字》、《康熙字典》、《辞海》、《辞源》、《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新华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经传释词》、《词诠》

注意以下常用工具书的编排体例:

1、《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该字典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言专业等几个单位联合编写的古汉语字典,全书收常用词三千七百多个。

书后附有《难字表》,收难字二千六百多个,只有注音和释义,不列例证。

它采用音序编排法,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书前附有《汉语拼音音节索引》和《部首检字表》,使用非常方便。

所收字词都是古书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常用字,释义简洁明确,所引书证中较难的字、词、句,也作了注音和释义。

并注意对相关的字词进行比较辨析,在一些字条下标出[注意]和[辨]。

以[注意]的形式指出在词义的历史发展中应当注意的地方;以[辨]的形式对同义词或近义词进行比较。

这部字典收字不多,但能解决初学古代汉语所遇到的大部分字词问题,不失为一部实用、方便的工具书。

2、《辞源》修订本

《辞源》是我国现代第一部较大规模的语文辞书,始编于1908年,1915年正式出版。

1979年至1982年,我国对《辞源》进行了修订并分四册陆续出版,1988年出了合订本。

修订本《辞源》是一部以收录古汉语词汇为主要内容的大型工具书。

它采用部首笔画排列法。

全书采用繁体字排印,在字头下先用汉语拼音方案和注音字母注音,并标出《广韵》的反切、声调、韵、声纽,然后列出单字的义项,引述书证,单字之下分列了以该字为字头的词语,然后逐条加以解释和引证。

《辞源》所收单字、词语和典故非常丰富,全书共收单字12890个,复音词84000多条。

该书引证的资料也很完备,引例涉及的范围很广,并且所引书证均注明出处,便于阅读者查对。

所以,在古书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一般都能通过查阅《辞源》加以解决。

《辞源》在书后附有本书单字的《四角号码索引》和《汉语拼音索引》,使用方便。

3、《词诠》

《词诠》是一部专释文言虚词的辞书,杨树达编,1928年出版。

全书分10卷,共收文言虚词521个。

该书采用音序排列法,所收单字按注音字母顺序排列。

书前附有音序目录和部首检字目录,查阅比较方便。

对所收条目,均分条解释,先标明其词类,然后解释意义说明用法,再举大量书证为例。

所引例句,举标明出处。

全书编写条理清晰,自成体系,对初学古汉语的人学习掌握文言虚词、阅读古书都很方便实用。

四、复习题

1、字典辞书中汉字的编排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2、请简要介绍一种自己熟悉的工具书及其编撰体例。

第二章汉字的形体构造

第一节汉字的形体构造——六书

一、简述汉字的表意性质(汉字具有"因形示意"的特点)

汉字是意音文字,表意性是汉字的基本特征。

汉字初创时期,先人造字侧重于表现词的内容,字形结构与词的意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形示意,意寓形中,是表意文字的特点。

视形知义,由义知音,这是表意文字的特征。

二、简述现在“六书”说的来源

汉字的构造,我国传统的理论是“六书”。

“六书”最早见于《周礼》。

《周礼·地官·保氏》说,保氏(管教育的官员)以“六艺”教国子(公卿大夫的子弟)。

“六书”即“六艺”之一,但该书没有说出“六书”的具体内容。

现在所知最早说出“六书”具体名称的是东汉的班固(见教材p23)。

郑众注《周礼》,以为“六书”即:

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许慎《说文》以为“六书”是:

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清以后一般采用许慎的名称,采用班固的次序,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三、“四体二用”指什么?

了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六书"的解释(教材p23)。

明确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属造字法,转注、假借属用字法(这就是最早由清代学者戴震提出的“四体二用”说)。

四、学会用"六书"说分析汉字的形体构造。

(注意答题的格式和术语)

举例

造字法

字形结构

本义

象形

象太阳之形

太阳

指事

从刀,一点标指刀口

刀口

会意

从牛,从攴(攵pū)

放牧

形声

从水,可声

黄河

第二节辨析字形分析字义

一、分析字形辨析字义有何意义?

1、有助于我们准确辨析中工具书的诸多义项,选择该词在句子中的确切意义。

使我们可以更透彻的理解词义,准确的理解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意义。

这样就不仅做到了知其然,而且做到了知其所以然。

2、有助于掌握字的本义,正确理解文字间的形义关系,更清楚地了解汉字字形的演变规律。

二、举例说明如何分析字形推求字义?

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归为单纯表意字(它们从字形上是看不出其读音),形声字是既表读音由表意义的音义结合字。

因此在探求字义的时候应该分开讨论。

(一)纯表意字义的推求

这些字一般可以根据它们的字形或字的各构成部件推求其本义。

如根据“豆”的甲金文字形即可推断它的本义是指一种装东西的器皿;根据“伐”的甲金文即可知它的本义是“以戈击颈”,取其杀伐义;根据“夙”似人早起披星戴月劳作的甲骨文形体,我们即可推知其本义是表示“早晨”。

(二)形声字字义的推求

形声字由形符和声符组成,因此可以从这两构成部件着手推求字义。

1、形符指示字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

如:

“木”旁表示与树木相关,“林”、“柱”等。

2、声符通常认为被用来表示声音的,但是相同声符的字表示的意义有某种相似性,因此推求一组同声符的字,常常可以知道其所表示的意义范畴。

将声符的表义和形符相结合,就能较准确的推求出汉字的本义。

如,通过对“寺”为声符的字的比较,得出“寺”符字有“直立、操持”等意义,就可以推出“痔”、“峙”、“等”、“跱”等字的意义。

三、举例说明什么是象物字、象事字、象意字?

按照单纯表意字表达字义角度的不同,我们将它们归为三类:

1、象物字:

通过表示物体的外在形象来指称事物的字。

如“豆”、“马”、“日”、“月”等。

2、象事字:

通过描摹事物形体或加以指示性的符号来表示动作行为的字。

如“斗”、“保”、“伐”、“艺”等。

3、象意字:

通过描摹物体外在形象或加以指示性的符号,来表达抽象意义的字。

如:

“夙”、“旦”、“直”、“旨”等。

四、讨论形符推求字义时要注意那些问题?

1、形符是表示形声字的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的,因此它和假借义、引申义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

2、有些字的常用义并不是其本义,也与形符没有明显联系。

如“权”在古代的常用义是“反常、权变”,这与“木”没有任何关系;然而,它的本义是指“黄骅木”,这就属于“木”的范畴了。

所以,分析字义时,我们不要把古汉语中一些字的常用义错当成本义看待。

3、形符指示字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这句话是针对早期所造的形声字而言的,后起形声字的形符,并不一定表示其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

如“懸”从心縣声,但是,“心”表示了“懸”的本义“悬挂”什么范畴呢?

其实“懸”是个后起字,它本来写作“縣”是一个会意字。

4、有些形符由于所表意义范畴关系密切,因而可以换用,也就造成了一些异体字。

如“言”、“口”、“欠”三个形符较接近,所以“咏”和“詠”、“啸”和“歗”、“欣”和“訢”便成了异体字。

五、怎样才能正确的从字形推求应有的字义?

1、推求字义所用的字形必须是汉字早期的字形,原则上是越早越好,不能用现代汉语的简化汉字去推求字义。

2、查阅许慎的《说文解字》,该书保留有大量可识别的早期汉字,并进行了正确分析,这些是我们追古溯今分析字义的基本依据。

3、分析字义不能仅仅根据字形凭空想象,所分析的结果必须要在大量的古文阅读中受到检验。

(即分析的结果要有大量例句作为自己所下结论的支撑)

第三节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一、古今字

(一)什么是古今字?

先秦时期由于汉字较少,常常是一个字肩负代表几个词的任务,这就造成了人们交流的不方便;后人为了加以区别另造新字来分担它们的职务。

通过这样形成的一组字,就叫做古今字。

我们把分化前的字叫“古字”,把分化出来记词各有专司的字叫“今字”。

文言文的注解一般用“×,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表示是古今字。

(二)古今字形成的原因及其类型是什么?

古今字的形成有两个原因:

1、同源分化

由于词义的不断引申,一个字包含的义项太多,影响到人们思想的正常交流何表达。

为了解决矛盾,人们便为其本义或引申义另造新字。

如:

(注意,前面是古字,后面是今字)

①为本义造今字:

责债益溢奉捧文纹

②为引伸义造今字:

昏婚取娶章彰竟境

2、同音假借

由于语音相同相近或相似而被借去表示其他词义,后人便为它的本义或假借义另造新字。

如:

①为本义造今字:

西栖新薪孰熟队坠莫暮

②为假借义造今字:

齐剂脐斋戚慼辟僻避霹嬖闢

二、异体字

(一)什么是异体字?

异体字指的是文字中同字异形现象,是同一时期并存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的不同形体的字。

异体字又称为异形字、或体字。

文言文注解中一般用“×同×”表示是异体字(前者为异体,后者为正体)。

(二)异体字产生的原因

中国地域辽阔,汉字使用的人数多,时间长。

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构思方法都是产生异体字的原因。

(三)异体字的产生的类型

1、造字法不同产生的异体字,如:

泪淚(前会意后形声)岩巖(前会后形)灾烖(前会后形)岳嶽(前会后形)

2、改换意义相近的形符,如:

效効糠穅玩翫唇脣俟竢敕勅绔袴咏詠雁鴈

3、改换意义相近的声符,如:

线線袴褲俯俛蚓螾烟煙杯桮時旹

4、形符、声符均不同,如:

杰傑剩賸诉愬村邨

5、构成成分位置不同,如:

惭慙鹅鵞群羣秋秌胸胷峰峯花芲和咊

(四)掌握异体字时要注意的情况

1、有些字本来不是异体字,由于读音相同,意义相近,后来逐渐通用而成为异体字。

如:

“泛”和“汎”、“玩”和“翫”。

2、有的字本来是异体字,最初完全同义,后来意义有了出入,甚至彼此分工成为两个不同的字。

如:

“谕”和“喻”(本来都表示“晓谕”、“比喻”义,后来“谕”只表示“晓谕”义,而“喻”只表示“比喻”的意思)、“裳”和“常”(本来都表示“衣裳”之义,后来“常”转而表示其他义,不再表示“衣裳”的意思)。

3、有些字后来的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近,但由于古音不同,不能视为异体字。

如:

“置”与“寘”、“實”与“寔”。

4、有些字虽然读音相似,意义有可通用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因而不能完全视为异体字。

如:

“游”与“逰”、“沽”与“酤”。

三、繁简字

繁简字是以笔画多少为依据划分的,简化的目的是为了使用方便,易写易认。

从甲骨文开始就有了简化字,到了汉代,民间使用简化字就更普遍了。

简化字的来源(举例顺序为:

前繁后简)

1、历代的古简字

捨舍氣气啓启網网棄弃

2、更换偏旁(将繁体字的形符或声符换成简单的)

燈灯際际擬拟鍾钟購购

3、省简原字(将原字重复或多余的部分删除)

務务親亲雖虽處处開开

4、新造形声字或会意字

滅灭衆众竈灶

5、同音替代

穀谷麵面徴征鬬斗

注意:

大多数繁简字是一对一的关系,这不难掌握;少数是一对二、一对三或一对四的关系,这容易造成误解,要注意区别。

如:

发髮發干干幹乾台台臺檯颱

6、有些繁简字在意义上毫不相关或有明显的区别,仅仅因为语音关系,简化时就采用了笔画简单的那个字。

这样形成的繁简字其实也是一种假借现象。

如:

裏里後后餘余適适簾帘

第三章词汇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第一节单音词和复音词

一、古汉语词汇的构成

只有一个音节(在书面语中即一个汉字)的词叫单音词。

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在书面语中也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的词叫做复音词。

古汉语单音词居多数,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占优势。

二、古汉语单音节词向复音词变化,基本采取的三种方式

1、用新的复音词词(主要是双音节词)代替单音词。

单音词与复音词没有相同词素。

如:

师——军队伐——攻打快——称心川——河流

2、古代单音词加上词头(前缀)或词尾(后缀),构成复音词。

如:

虎——老虎鼠——老鼠房——房子燕——燕子

3、两个或多个同义或近义的单音词构成现代的复音词。

这种方式在汉语复音化过程中占大多数,如:

友——朋友危——危险悲——悲哀聪——聪明

三、单音词向复音词转化的原因

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知能力和范围的拓展,不断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新概念需要语言加以指称。

2、汉语固有的单音节词汇系统不能满足人们表达信息日益精确化和复杂化的需要。

因此必须对其加以改造,复音化是一个十分快捷有效的方法。

3、中国人发音系统的变化,使得汉语语音系统越来越简单化。

人们能够发出的语音越来越少,这也促进了复音化的发展。

四、古汉语复音词

古汉语复音词分为单纯词(单纯复音词)和合成词(合成复音词)两种。

单纯词(叠音词、联绵词、音译外来词)

复合词(同义复词、偏义复词)

(一)单纯词的构成

单纯可分为叠音词、联绵词和外来音译词

1、叠音词

叠音词是重叠两个或以上相同音节而成的复音词,主要功能是摹拟声音、描绘状貌等。

①摹拟声音。

如:

关关(鸟鸣声)雎鸠,在河之洲。

(《诗经·周南·关雎》)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磨刀声)向猪羊。

(《木兰诗》)

②描绘状貌。

如:

盈盈(轻快貌)公府步,冉冉(从容貌)府中趋。

(《陌上桑》)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水势阔大貌),横无际涯。

(《岳阳楼记》)

③其他用途。

如:

燕燕(补充音节)于飞,参差其羽。

(《诗经·豳风·燕燕》)

旦日,军中往往(处处,指明处所)语,皆指目陈胜。

(《史记·陈胜世家》)

2、联绵词

两个字连缀在一起,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表示一个意义,我们称之为联绵词。

根据两字语音(指古代的读音,不是现代汉语读音)上的关系,联绵词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①双声联绵词。

如: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桃花源记》)

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庖丁解牛》)

②叠韵联绵词。

如:

敌弃炮仓皇遁,谢庄遂安。

(《冯婉贞》)

适莽苍者,三餐而饭,腹犹果然。

(《庄子·逍遥游》)

③双声兼叠韵联绵词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诗经·周南·关雎》)

④既非双声又非叠韵联绵词。

如: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庄子·逍遥游》)

因跳踉大闞,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黔之驴》)

3、外来音译词。

如:

葡萄苜蓿浮屠罗汉琵琶月氏袈裟琉璃天竺

【注意】联绵词和音译词是纯粹的记音符号,因此,只要读音相同相近可以有多种写法。

如:

“犹豫”又可以写成“优与”、“犹预”、“容与”、“游移”、“夷由”等;“望洋”又可写成“汪洋”、“望羊”、“望阳”、“汪羊”等。

(二)复音词的构成

1、复音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词素组成的。

其构成词素在古汉语中往往能够单独运用,但其意义却不是构成词素意义的简单相加。

从复音词的不同用途,我们将它分为两类:

①专有称呼

这类词是在古汉语中表示人名、地名、国名、官职名、年号等一些固定的称呼和名号。

由于我国历史悠久,该类词数量较多。

如:

孔明太子天子相国楚国春秋左传史记

②普通复音词词

公姥驱驰稽首将军百姓恐惧恭敬

2、从构成复音词内各词素间的关系上,我们可以将复音词划分为以下几类:

①附加式:

第一有夏老虎阿姊沃若率尔

②联合式:

土地缓急寒暑作息弟兄恭敬

③偏正式:

天子诸侯百姓黔首布衣羌笛

④动宾式:

司马稽首司命知府执事败绩

⑤主谓式:

霜降夏至月食御用尚食人定

【注意】在阅读古文,训释词语时,我们要注意,不要把连用的两个单音词误认为是复音词。

两个连用的单音词,有时在形式上与现代汉语的复音词相同,受现代汉语语感的影响,人们常常按现代汉语复音词的意义去理解。

这样的理解必然是有偏差的甚至是错误的。

如常见的有:

妻子、地方、其实、虽然、响应等等。

我们还要注意一类特殊的联合式复音词——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是这样的词:

它由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合而成,其中一个词素表示词的意义,一个不表意只起着表陪衬或补充音节的作用。

如:

休祲、园圃、异同、作息、缓急等。

第二节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词汇发展演变表现在那些方面?

表现在三个方面:

旧词的消亡、新词的产生和词义的演变。

二、旧词的消亡(古用今废的词)

羜(五月生的羔羊)骛(六月生马)犙(三岁牛)牭(四岁牛)

三、新词的产生

出口出国留学汽车空间站

四、词义的演变

古今基本未变(基本词汇)——日、月、马、人

古今完全不同:

绸、该

词义扩大——睡、秋、河、菜、响

词义演变词义缩小——臭、宫、禽、子、瓦

词义转移——涕、汤、兵、荤、羹

由褒到贬——爪牙、复辟

古今既继承又发展感情色彩变化由贬到褒——乖、深刻、锻炼

由中到褒/贬——赂、谤

由轻到重——诛

词义轻重不同

由重到轻——怨、购

第三节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什么是词的本义?

什么是词的引伸义?

词的本义是指由汉字和汉字记录的古代书面语体现出来的词的本来的、初始的意义。

在词义系统中,所谓引伸义,就是由本义直接或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

二、怎样推求词的本义

由于古汉语单音词占绝对优势,所以,字的本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词的本义。

推求词的本义方法和推求字的本义差不多。

(根据汉字初形,需要有文献上的参证)

三、词的一词多义现象

词义的不断发展,形成了一词多义,构成了词义系统。

在词义系统中有一个义项是本义,其它义项是由本义派生的引申义。

四、词引申义的类型

1、直接引申义:

由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

如:

城、:

城墙城市保:

抚养、抚育安、安定

2、间接引申义:

由直接引申义再引申出来的意义。

如:

习:

鸟反复学飞学习、复习熟悉习惯常常

五、怎样辨别引伸义与假借义?

引伸义是从本义直接或间接引申而来,因此二者间存在着或直接或曲折的联系。

假借义是某词因为音同或音近关系,被借去表示另一个与之毫无关系的词而具有的意义。

因此,假借义和本义间没有意义上的联系。

六、词义引申的方式

延伸引申:

引、隆、缘

条件引申:

汉、钱、昏

引申的方式比喻引申:

美、斗、弦

临近引申:

脚、领

词性引申:

居、治、履

七、引申的类型

辐射式/并列式:

贱、间

引申的类型链条式:

错综式:

解、任

 

第四节同义词辨析

一、什么是同义词?

同义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同、相近的词。

同义词的大量存在是一种语言词汇丰富程度的重要标志。

二、辨析同义词的几个方面

1、词义范围的不同

如:

“颈”、“领”和“项”“告”和“诉”

2、词义轻重程度不同

如:

“饥”与“饿”“疾”与“病”“惊”与“恐”

3、词义侧重点不同

如:

“完”与“备”“恭”与“敬”

4、感情色彩不同

如:

“杀”与“弑”“笑”与“哂”“赐”与“畀”

5、语法功能不同

如:

“畏”与“惧”“言”与“语”

6、反义词不同

如:

“死”与“亡”“生”与“存”

第四章词类和词类活用

一、什么是词类?

什么是词性?

词类是词汇在语法上的分类,是从全局上将所有的词汇按语法功能的不同划分的类别。

词性是单个词语在语法功能上的属性,它标记着词语所属的功能类别。

二、什么是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可以按照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具体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这就叫做词类活用。

三、如何分析词性

分析词性主要依据该词的组合功能和在句中的句法功能。

组合功能指某类词可以和什么词组合,不能和什么词组合。

如,一般情况下副词可以和动词、形容词等组合,但不能和名词组合;介词可以和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组合,却不能和动词组合等。

句法功能指的是词语能够在句中什么位置出现和充当什么句子成分的功能。

如,名词在句中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状语和判断句的谓语,但不能充当陈述句的谓语。

四、常见词类活用类型:

名词用如动词

用如动词

形容词用如动词

动词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形容词使动用法

常见类型名词使动用法

形容词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

名词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状语

判定词类活用,通常有两个途径。

一是,根据词语意义的变化来判断,如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二是,将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语法功能与它通常的语法功能进行对照比较。

值得注意的是,前贤在分析词类活用经常出现的具体语言环境的基础上,总结出其活用的有规律性的判定条件和运用环境。

记住这些条件,有助于我们准确且较快的判定词类活用。

五、、词类活用的分析方法

【注意答题要点:

1.指出活用的词;2.指出活用方式(何类词活用为何类词);3.说明活用义。

】举例:

①从左右,皆肘之。

答:

肘,名词用如动词,意为“用肘推”。

②甘其食,美其服。

答:

甘,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甘”;美,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美”。

③豕人立而啼。

答:

人,名词用作状语,表比喻,“像人一样”。

④良庖岁更刀。

答:

岁,名词用作状语,表时间,“每年”。

第五章虚词的学习与辨析

第一节代词

一、代词的分类

大致可分为三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