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性学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28509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综合性学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文综合性学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文综合性学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语文综合性学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语文综合性学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语文综合性学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语文综合性学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语文综合性学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语文综合性学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综合性学习.docx

《语文综合性学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综合性学习.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综合性学习.docx

语文综合性学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案例分析

[日期:

2009-12-10]

来源:

和桥二中 作者:

[字体:

大中小]

一、案例内容

(一)活动背景

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安排在课标教材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开展本项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围绕“母爱”这一主题把目光投注到各类文学艺术的题材和体裁中去,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获得“母爱”情感的浸润,同时培养概括、交际、表达等语文能力。

我们学生现在升学竞争压力大,学习任务繁重,虽然大部分学生与父母同在一个屋檐下,但很少有机会与母亲倾心交流,又正值青春叛逆期,母子(女)之间难免产生隔阂。

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是消除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增加母子(女)感情的最好契机。

本次活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自主策划,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他们进一步了解母爱,体会母爱,进一步对母爱作理性的思考。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多侧面地认识母亲,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2、通过活动,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感情,学会理性地思考母爱以及“爱”的内涵;

3、培养用多种表达方式(口语交流或书面写作等)来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能力。

(三)活动构想

活动班子

全班成立4个组,即“感受母爱”组、“亲近母亲”组、“感恩行动”组。

小组分工

1、感受母爱组:

由语文科代表负责,小组成员自主分工搜寻有关母爱的格言诗文、故事及图片。

2、亲近母亲组:

由学习委员负责,小组成员回家搜集能体现昔日温馨的老照片,并回味生活,动笔叙写讴歌温暖时刻。

3、感恩行动组:

同学各自做一件感恩母亲的事情,并准备交流感想,或准备对母亲说一句发自肺腑的话语。

材料准备

1、利用图书馆、网络、报刊杂志、相册、画册等资源,搜集资料。

①、歌颂母爱的歌曲

②、描写母爱的诗歌、格言及散文等文学作品

③、新闻媒体报道过的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

④、展现母爱的绘画、摄影、电影、广告、图片等

2、学生做一件孝敬母亲的事,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准备交流。

3、叙写展现母爱的温暖片段

活动地点:

学校多媒体教室

活动时间:

2008年5月

活动人员:

初二(3)班全体学生及部分任课老师

(四)、活动流程

环节一感受母爱

(活动开始放《妈妈的吻》作为背景音乐,创造气氛)。

主持人: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过: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

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近一段时间我们有意识地接近了妈妈,更进一步地了解了妈妈,更真切地感受了-----妈妈的爱,今天我们就把对妈妈的爱唱出来吧,把感谢妈妈的诗吟出来吧,把妈妈感人的故事说出来吧﹗

活动

(一):

吟诵书写母爱的格言诗文

生1:

我们收集母爱的格言俗语如下: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

(雨果)

天地宽大,父母恩大。

养儿方知父母恩。

生2:

我给大家朗诵孟效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生3:

我献给大家一篇散文诗《献诗给母亲》。

母亲啊!

在你的田园里,我是青春的禾麦,你扶过犁,降过血雨……

活动

(二):

讲述动人的母爱故事

生4:

下面由我来讲一讲《羚羊跪拜的故事》……

生5:

我给大家讲述一个发生在亚美尼亚大地震中的故事,在亚美尼亚大地震中,

一对被埋在瓦砾堆下长达八天的母女奇迹般地获救生还,人们感到惊奇不解,在阴冷无水和没有食物的八天中,只有三岁的幼女是怎样活下来的?

原来是她的母亲咬破手指,让孩子吸允自己的鲜血得以不死。

主持人:

羚羊对着猎人的枪口拼死跪拜,以护卫孕育中的小羚羊;瓦砾中的母亲忍

着不死,用自己的鲜血延长着三岁幼女的生命……花儿可以枯萎,生命可以一波三折,而母爱却永无衰竭。

活动(三):

解说表达母爱的图画

生6:

汶川大地震中灾难来临时母亲躬起身用细弱的手臂拼死为孩子撑起一方母爱的天空。

 

生7:

北极熊妈妈呵护着自己的小宝宝在风雪中成长。

 

生8:

处在昏迷中的母亲在给哭泣的孩子喂奶。

 

环节二:

亲近母亲

主持人:

母爱是一种最无私的感情,它像春天的甘露,洒落在我们的心田,她悄无

声息地滋润着我们这些幼苗。

活动(四):

出示老照片,展现昔日温馨。

生9:

我给大家出示的照片名字叫“温暖的手套”

去年冬天,天气寒冷无比,我手都长了冻疮,又红又肿,困扰着我的学习生

活,妈妈见了,心疼地说:

“我给你织副手套吧!

”此后几天,妈妈每天晚上下班回家,

第一件事就是为我织手套,总是一坐到半夜。

一天早晨,我刚醒,妈妈就递给我一副织

好的手套,细细的毛线,柔软的质地,可爱的图案,戴在手上暖暖的。

我看到妈妈明显

的黑眼圈,心中又感动又愧疚。

瞧,照片上的我正戴着那双我钟爱的温暖的手套呢。

妈,谢谢您!

生10:

看!

这是我过生日时拍的一张照片,照片中的我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神情。

瞧,除了漂亮的生日蛋糕外,在我面前还有一盘金灿灿的煎蛋卷,那是妈妈为我特制的,至今我还记得那十分细腻的口感,唇齿间仍回荡着牛奶、鸡蛋、火腿、咖喱的香味呢,如此美味,只有妈妈才会做到啊!

活动(五):

叙写温馨,体会母爱

生11:

家里我正在晚自习,身后传来轻轻的敲门声,抬头一碗红通通的小番茄轻

轻的放到了我桌前,只见一个个小可爱带着水珠,笑红了肚子,温暖即刻漾遍全身,这一颗颗耀眼的红色是否是母亲那颗为儿女不断操劳的跳动的红心?

生12:

我无神地望着窗外的雨帘,惆怅无助,这时,一双温暖的手在肩上轻拍了

一下:

“打起精神!

一次考试失利不算什么!

给,吃颗巧克力吧!

”抬头看到母亲的眸子盛满了关切。

我淡淡一笑,撕下包装,把巧克力放入口中,微苦,但带着一丝丝醇香,刹那间我明白了:

学习正如这颗在口中溶化的巧克力,是苦的也是甜的,在经历苦之后,它将会散发出一种浓厚的香味。

环节三:

感恩母亲

活动(六):

对母亲说一句发自肺腑的话语。

生13:

妈妈,您永远是我最爱的人!

生14:

妈妈,我为有您这样勤劳、善良、质朴的母亲而感到自豪!

生15:

妈妈,通过今天的活动,我真正认识到了母爱的伟大,妈妈以后的日子,

我一定怀着感恩之心,好好努力!

主持人: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慈母情是无以回报的恩情,是人间最圣洁最

伟大最无私的亲情。

所以还是请大家行动起来吧,带着感恩的心去好好地感恩母亲吧!

活动(七):

做一件感恩母亲的事情

生16:

我第一次给妈妈洗脚。

为妈妈洗脚时,看到妈妈的脸上洋溢着甜蜜的笑容,

涨满了幸福的红晕,原来,我小小的付出竟会让妈妈高兴成那个样子!

生17:

我第一次为妈妈煎鸡蛋,当我第一次学者妈妈的样子,为她煎了一个荷包

蛋端到妈妈的面前时,妈妈先是一惊,继而脸上漾开了幸福的笑容:

“哦,女儿长大啦,我可以享女儿福啦!

教师总结:

同学们,母亲是与我们的生命联系得最紧密的人。

无论何时,母亲就是我们最坚实

的感情依托。

母爱是一首唱不尽的歌,让我们怀着那份感动感恩之情,唱起这首《母亲》。

播放罗大佑演唱的《母亲》,全班齐唱,在歌声中结束本堂课。

二、案例分析:

本次综合性活动是合理开发课外学习资源的一次有益尝试。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节课设计力求将情感熏陶与道德教育融会在一起,创造了温暖的意境,唤起了学生潜在的爱心,使学生活泼中有感动,课堂活跃中爱意融融。

一次综合性学习,竟然这样神奇,既增强了学生智商,又增强了学生情商,更感动了母亲,真是一石三鸟!

我反思这次综合性活动有以下几个可取之处:

一、充分体现了综合性学习的本质特征。

本次活动是一次名副其实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典型案例,其本质特征主要体现为:

1、“综合性”很突出。

其“综合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体现了听说读写等语文本色的综合。

学生讲述自己或他人的故事,解说图片或相片,朗诵诗歌,叙写体验等,这些活动是以语文内部综合为主、学科间综合为辅的一种学习生态。

2、“语文味”很浓。

这次语文综合性活动设置的环节无不围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展开。

积累诗歌、名言、俗语等,讲述自己或他人的故事,朗诵诗歌,用小片段叙写体验等。

既积累了语文知识,又整体发展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从多方面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实践性”原则突出。

作为一次实践活动,教师设计的环节没有拘泥于课本、课堂,没有拘泥于单一地训练听说读写。

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融入社会,品味人生。

以活动小组的形式开展,自主搜集资料,合作完成小组任务,自导自演,在实践中锻炼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学生主体性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活动积极性。

从制定活动方案,小组分工、搜集材料等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活动中学生将个体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了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也都得到感受。

真正做到人人谋划、人人参与。

学生亲历了整个活动过程,在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环节设置呈梯度、有创新。

教师设置的三个环节:

感受母爱——亲近母亲——感恩母亲,有层次有递进。

“感受母爱”让学生积累诗文故事图片,“亲近母亲”在前面情感的熏陶下,学生从积累间接经验到有了自己的直接经验,亲身去感受体验,感悟便更真实更深刻。

“感恩母亲”则让学生由感动化为行动,去为妈妈做一件事,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感情,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四、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活动前学生分头收集有关母爱的格言、诗文、图片等,活动中有讲述动人的故事,又有叙写各自温馨的母爱。

乐声飞扬、朗诵动情、诗意濡润心田,歌声、诗情与爱心的融合,使这节课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此活动提升了学生的人格品味,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显现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使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熏陶。

总之,这是一堂典型有实效的语文综合性活动,目标达成度高。

但仍存在不足之处:

1、活动中关注了学生收集来的大量文本资源,但是对学生心灵与文本碰撞后产生的思想火花和情感涟漪关注不够,挖掘不深,类似“蜻蜓点水”的感觉。

2、无论是学生朗读诗文还是欣赏图画时,让学生展开交流的时间不足,在表达时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写真意也做得不够,致使学生体会不深。

主要由于环节设置较多,又有环节内容重复。

讲述“老照片”和“新闻图片”这两个环节重复,保留一个即可。

可以将“老照片”的环节设计成“照片背后的母亲”:

找出母亲往日的照片,然后通过采访的形式让母亲说一说照片背后的故事。

事先设计好采访问题,采访结束和以采访日记的形式整理下来。

这样,综合性学习方式就更丰富多样了,学生又增加了新的体验,综合素养得到提高。

3、在活动中未注重学生评价,相对的反馈交流少。

再就是写作方面还要加强,活动前要写,活动后更要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