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方案修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30447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电方案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用电方案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用电方案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用电方案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用电方案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用电方案修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用电方案修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用电方案修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用电方案修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用电方案修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用电方案修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用电方案修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用电方案修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用电方案修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用电方案修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用电方案修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用电方案修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用电方案修改.docx

《用电方案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电方案修改.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用电方案修改.docx

用电方案修改

目录

一、编制依据1

二、施工条件1

1、工程概况1

2、施工现场用电量统计表1

三、设计内容和步骤2

1、现场勘探及初步设计2

2、确定用电负荷2

3、选择总箱的进线截面及进线开关3

4、回路1线路上导线截面及分配箱、开关箱内电气设备选择3

5、回路2线路上导线截面及分配箱、开关箱内电气设备选择5

四、绘制临时供电施工图7

1、临时供电系统图7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平面图7

五、安全用电技术措施7

1、安全用电技术措施7

2、安全用电组织措施7

六、安全用电防火措施8

1、施工现场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8

2、预防电气火灾的措施9

七、现场电气设备使用与维护制度10

八、配电室布置及材质要求12

九、附件14

 

施工临时用电专项方案

一、编制依据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GB50194-9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西朗车辆段功能扩容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二、施工条件

1、工程概况

西朗车辆段是广州地铁一号线的车辆段与综合基地,工程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花地大道以西,北邻龙溪路,南靠广钢铁路专用线,邻近广中公路与花地大道立交桥。

车辆段与综合基地占地26.6公顷,共设置股道40条,总铺轨长度14.363km。

西朗车辆段改扩建工程在充分利用西朗车辆段原有的一号线车辆大、架修并预留二号线车辆大、架修能力的基础上,增加八号线车辆段的大、架修能力和一号线车辆的停车能力,对运用库、联合检修库等主要车库及相关的辅助检修车间进行扩容改造,同时对相关配套设施进行改造,最终形成承担三条线全部A型车大、架修的车辆检修基地。

2、施工现场用电量统计表

------------------------------------------------------------------------

序号机具名称型号安装功率(kW)数量合计功率(kW)

1平板式振动器ZB111.1022.20

2插入式振动器ZX701.5046.00

3钢筋弯曲机GW403.0026.00

4交流电焊机BX3-120-19.00436.00

5钢筋切断机QJ407.00214.00

6灰浆搅拌机UJ3253.0026.00

7潜污泵50QW15-151.569.00

8钢筋对焊机MH36-63080.00180.00

9搅拌桩机HZX-4045.00290.00

10木工电锯M4305.0015.00

11施工照明8.0018.00

12办公用电20.00120.00

13砂浆搅拌机3.0039.00

14提升架3.0026.00

15小型手持式工具6.0016.00

------------------------------------------------------------------------

三、设计内容和步骤

1、现场勘探及初步设计

(1)现场采用从变电所引两回路进行低压供电,每路容量180KVA。

每一回路配电线路设一总配电箱,内有计量设备及断路器,采用TN-S系统供电。

(2)根据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布置情况,电缆经电缆沟敷设,布置位置及线路走向参见临时配电系统图及现场平面图,采用三级配电两极保护,接地电阻R≤4Ω。

埋地电缆与其附近外电电缆和管沟的平行间距不得小于2m,交叉间距不得小于1m。

所使用的漏电保护器动作参数:

额定漏电动作电流≤30mA,额定动作时间≤0.1S。

(3)移动式发电机供电的用电设备,其金属外壳或底座与发电机电源的接地装置进行可靠的电气连接。

(4)本专项方案未尽事宜按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及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执行。

2、确定用电负荷

总的用电负荷计算,总箱同期系数取Kx1=0.60,Kx2=0.70

回路1总的有功功率

Pjs=Kx1×ΣPjs=0.60×(2.2+6+80+9+20+5)=73.32kw

总的计算电流计算

Ijs=Pjs/(1.732×Ue×cosφ)=73.32/(1.732×0.38×0.8)=123.85A,cosφ取0.8。

回路2总的有功功率

Pjs=Kx2×ΣPjs=0.70×(6+14+6+80+36)=99.4kw

总的计算电流计算

Ijs=Pjs/(1.732×Ue×cosφ)=99.4/(1.732×0.38×0.9)=167.81A,cosφ取0.9。

3、选择总箱的进线截面及进线开关

(1)选择导线截面:

上面已经计算出两回路总计算电流123.85A、167.81A,查表线路35℃时阻燃铜芯电缆ZR-VV-3×95+2×50,其安全载流量为217A,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由于由供电箱至动力总箱距离短,可不校核电压降的选择。

(2)选择总进线开关:

DZ20-200/3,其脱扣器整定电流值为Ir=200.00A。

(3)选择总箱中漏电保护器:

DZ10L-200/430。

4、回路1线路上导线截面及分配箱、开关箱内电气设备选择

在选择前应对照平面图和系统图先由用电设备至开关箱计算,再由开关箱至分配箱计算,选择导线及开关设备。

分配箱至开关箱,开关箱至用电设备的导线敷设采用铜塑料绝缘导线穿管敷设,由于这部分距离较短,因此不考虑电压降,只按安全载流量选择导线截面。

(1)1号分箱(钢筋加工组)进线及进线开关的选择

i)计算电流

Kx=0.5,Cosφ=0.800

Ijs=Kx×ΣPe/(1.732×Ue×Cosφ)=0.5×99/(1.732×0.38×0.80)=94.01A

ii)选择导线

选择VV-3×35+2×16,35℃空气明敷时其安全载流量为115A。

iii)选择电气设备

选择分配箱进线开关为DZ5-100/3,其脱扣器整定电流值为Ir=100.00A。

(2)2号分箱(桩机机械组)进线及进线开关的选择

i)计算电流

Kx=0.5,Cosφ=0.800

Ijs=Kx×ΣPe/(1.732×Ue×Cosφ)=0.5×90/(1.732×0.38×0.80)=85.47A

ii)选择导线

选择VV-3×25+2×16,35℃空气明敷时其安全载流量为94A。

iii)选择电气设备

选择分配箱进线开关为DZ5-100/3,其脱扣器整定电流值为Ir=100.00A。

(3)3号分箱(工程车棚施工组)进线及进线开关的选择

i)计算电流

Kx=0.8,Cosφ=0.800

Ijs=Kx×ΣPe/(1.732×Ue×Cosφ)=0.8×8/(1.732×0.38×0.80)=12.15A

ii)选择导线

选择BV-4×6+1×4,35℃空气中明敷时其安全载流量为35A。

iii)选择电气设备

选择分配箱进线开关为DZ5-20/3,其脱扣器整定电流值为Ir=16.00A。

(4)4号分箱(办公用电组)进线及进线开关的选择

i)计算电流

Kx=0.6,Cosφ=0.800

Ijs=Kx×ΣPe/(1.732×Ue×Cosφ)=0.6×20.00/(1.732×0.38×0.80)=22.79A

ii)选择导线

选择BV-4×16+1×10,35℃空气中明敷时其安全载流量为63A。

iii)选择电气设备

选择分配箱进线开关为DZ5-40/3,其脱扣器整定电流值为Ir=40.00A。

(5)回路1线路上导线截面及出线开关的选择

i)选择导线截面按导线安全载流量:

按导线安全载流量:

Kx=0.5,Cosφ=0.80

Ijs=Kx×ΣPe/(1.732×Ue×Cosφ)=187/(1.732×0.38×0.80)=185.93A

选择ZR-VV-3×95+2×50,35℃空气中明敷时其安全载流量为217A。

ii)选择出线开关

回路1出线开关选择DZ20-200/3,其脱扣器整定电流值为Ir=200.00A。

5、回路2线路上导线截面及分配箱、开关箱内电气设备选择

在选择前应对照平面图和系统图先由用电设备至开关箱计算,再由开关箱至分配箱计算,选择导线及开关设备。

分配箱至开关箱,开关箱至用电设备的导线敷设采用铜塑料绝缘导线穿硬塑料管敷设,由于这部分距离较短,因此不考虑电压降,只按安全载流量选择导线截面。

(1)1号分箱(检修综合楼施工用电组)进线及进线开关的选择

i)计算电流

Kx=0.6,Cosφ=0.800

Ijs=Kx×ΣPe/(1.732×Ue×Cosφ)=0.6×56/(1.732×0.38×0.80)=64.95A

ii)选择导线

选择VV-3×25+2×16,35℃空气中明敷时其安全载流量为94A。

iii)选择电气设备

选择分配箱进线开关为DZ5-100/3,其脱扣器整定电流值为Ir=100.00A。

(2)2号分箱(施工照明组)进线及进线开关的选择

i)计算电流

Kx=0.8,Cosφ=0.800

Ijs=Kx×ΣPe/(1.732×Ue×Cosφ)=0.8×8.00/(1.732×0.38×0.80)=12.15A

ii)选择导线

选择BV-4×4+1×2.5,35℃空气中明敷时其安全载流量为17A。

iii)选择电气设备

选择分配箱进线开关为DZ5-20/3,其脱扣器整定电流值为Ir=20.00A。

(3)3号分箱(小型机具组)进线及进线开关的选择

i)计算电流

Kx=0.8,Cosφ=0.800

Ijs=Kx×ΣPe/(1.732×Ue×Cosφ)=0.8×6/(1.732×0.38×0.80)=9.12A

ii)选择导线

选择BV-4×4+1×2.5,35℃空气中明敷时其安全载流量为17A。

iii)选择电气设备

选择分配箱进线开关为DZ5-20/3,其脱扣器整定电流值为Ir=20.00A。

(4)4号分箱(振动机组)进线及进线开关的选择

i)计算电流

Kx=0.8,Cosφ=0.800

Ijs=Kx×ΣPe/(1.732×Ue×Cosφ)=0.8×8.2/(1.732×0.38×0.80)=12.46A

ii)选择导线

选择BV-4×6+1×4,35℃空气中明敷时其安全载流量为21A。

iii)选择电气设备

选择分配箱进线开关为DZ5-20/3,其脱扣器整定电流值为Ir=20.00A。

(5)回路2线路上导线截面及出线开关的选择

i)选择导线截面按导线安全载流量:

按导线安全载流量:

Kx=0.35,Cosφ=0.80

Ijs=Kx×ΣPe/(1.732×Ue×Cosφ)=0.35×79.2/(1.732×0.38×0.80)=98.68A

选择ZR-VV-3×95+2×50,35℃空气中明敷时其安全载流量为217A。

ii)选择出线开关

回路2出线开关选择DZ5-200/3,其脱扣器整定电流值为Ir=200.00A。

6.施工用电计划

通过统计施工机具用电量,确定各配电箱的平均用电负荷,考虑施工现场高峰期用电量,综合施工现场各种用电情况,制定临时用电月计划。

详见下图:

 

四、绘制临时供电施工图

1、临时供电系统图

详见附件1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平面图

详见附件2

五、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安全用电在技术上所采取的措施;二是为了保证安全用电和供电的可靠性在组织上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它包括各种制度的建立、组织管理等一系列内容。

安全用电措施应包括下列内容:

1、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1)做好保护接地;

(2)做好保护接零;

(3)设置漏电保护器;

(4)电器设备设置及安装要符合GB3805-83《安全电压》规定;

(5)做好外电线路及电气设备防护;

(6)电工及用电人员必须经过按国家现行标准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工作;

(7)做好电气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8)按平面图布置施工现场的配电线路;

(9)所有机具、开关箱、分配电箱及大灯电线采用PVC管套到位。

2、安全用电组织措施

(1)建立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

(2)建立技术交底制度

向专业电工、各类用电人员介绍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总体意图、技术内容和注意事项,并应在技术交底文字资料上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手续,注明交底日期。

(3)建立安全检测制度

从临时用电工程竣工开始,定期对临时用电工程进行检测,主要内容是:

接地电阻值,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值,漏电保护器动作参数等,以及监视临时用电工程是否安全可靠,并做好检测记录。

(4)建立电气维修制度

加强日常和定期维修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并建立维修工作记录,记载维修时间、地点、设备、内容、技术措施、处理结果、维修人员、验收人员等。

(5)建立工程拆除制度

建筑工程竣工后,临时用电工程的拆除应有统一的组织和指挥,并须规定拆除时间、人员、程序、方法、注意事项和防护措施等。

(6)建立安全检查和评估制度

施工管理部门和企业要按照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定期对现场用电安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7)建立安全用电责任制

对临时用电工程各部位的操作、监护、维修分片、分块、分机落实到人,并辅以必要的奖惩。

(8)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

定期对专业电工和各类用电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和培训,凡上岗人员必须持有劳动部门核发的上岗证书,严禁无证上岗。

(9)合理分配用电负荷制度

对于大功率机械设备,如桩机、对焊机,尽量避免同时使用,合理分配工作时间,以免造成过载。

六、安全用电防火措施

1、施工现场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

(1)电气线路过负荷引起火灾

线路上的电气设备长时间超负荷使用,使用电流超过了导线的安全载流量。

这时如果保护装置选择不合理,时间长了,线芯过热使绝缘层损坏燃烧,造成火灾。

(2)线路短路引起火灾

因导线安全距离不够,绝缘等级不够,经久老化、破损等或人为操作不慎等原因造成线路短路,强大的短路电流很快转换成热能,使导线严重发热,温度急剧升高,造成导线熔化,绝缘层燃烧,引起火灾。

(3)接触电阻过大引起火灾

导线接头连接不好,接线柱压接不实,开关触点接触不牢等造成接触电阻增大,随着时间增长引起局部氧化,氧化后增大了接触电阻。

电流流过电阻时,会消耗电能产生热量,导致过热引起火灾。

(4)变压器、电动机等设备运行故障引起火灾

变压器长期过负荷运行或制造质量不良,造成线圈绝缘损坏,匝间短路,铁芯涡流加大引起过热,变压器绝缘油老化、击穿、发热等引起火灾或爆炸。

(5)电热设备、照灯具使用不当引起火灾

电炉等电热设备表面温度很高,如使用不当会引起火灾;大功率照明灯具等与易燃物距离过近引起火灾。

(6)电弧、电火花引起火灾

电焊机、点焊机使用时电气弧光、火花等会引燃周围物体,引起火灾。

施工现场由于电气引发的火灾原因决不止以上几点,还有许多,这就要求用电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加强检查,可以说是可以预防的。

2、预防电气火灾的措施

针对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施工组织设计中要制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1)施工组织设计时要根据电气设备的用电量正确选择导线截面,从理论上杜绝线路过负荷使用,保护装置要认真选择,当线路上出现长期过负荷时,能在规定时间内动作保护线路。

(2)导线架空敷设时其安全间距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当配电线路采用熔断器作短路保护时,熔体额定电流一定要小于电缆或穿管绝缘导线允许载流量的2.5倍,或明敷绝缘导线允许载流量的1.5倍。

经常教育用电人员正确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作业不当造成火灾。

(3)电气操作人员要认真执行规范,正确连接导线,接线柱要压牢、压实。

各种开关触头要压接牢固。

铜铝连接时要有过渡端子,多股导线要用端子或涮锡后再与设备安装,以防加大电阻引起火灾。

(4)配电室的耐火等级要大于三级,室内配置砂箱和绝缘灭火器。

严格执行变压器的运行检修制度,按季度每年进行四次停电清扫和检查。

现场中的电动机严禁超载使用,电机周围无易燃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5)施工现场内严禁使用电炉子。

使用碘钨灯时,灯与易燃物间距要大于30cm,室内不准使用功率超过100W的灯泡,严禁使用床头灯。

(6)使用焊机时要执行用火证制度,并有人监护,施焊周围不能存在易燃物体,并备齐防火设备。

电焊机要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7)施工现场的高大设备和有可能产生静电的电气设备要做好防雷接地和防静电接地,以免雷电及静电火花引起火灾。

(8)存放易燃气体、易燃物仓库内的照明装置一定要采用防爆型设备,导线敷设、灯具安装、导线与设备连接均应满足有关规范要求。

(9)配电箱、开关箱内严禁存放杂物及易燃物体,并派专人负责定期清扫。

(10)设有消防设施的施工现场,消防泵的电源要由总箱中引出专用回路供电,而且此回路不得设置漏电保护器,当电源发生接地故障时可以设单相接地报警装置。

有条件的施工现场,此回路供电应由两个电源供电,供电线路应在末端可切换。

(11)施工现场应建立防火检查制度,强化电气防火领导体制,建立电气防火队伍。

(12)施工现场一旦发生电气火灾时,扑灭电气火灾应注意以下事项:

(13)迅速切断电源,以免事态扩大。

切断电源时应戴绝缘手套,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

当火场离开关较远需剪断电线时,火线和零线应分开错位剪断,以免在钳口处造成短路,并防止电源线掉在地上造成短路使人员触电。

(14)当电源线因其它原因不能及时切断时,一方面派人去供电端拉闸,另一方面灭火时,人体的各部位与带电体应保持一定充分距离,必须穿戴绝缘用品。

(15)扑灭电气火灾时要用绝缘性能好的灭火剂如干粉灭火机,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或干燥砂子。

严禁使用导电灭火剂进行扑救。

七、现场电气设备使用与维护制度

(一)配电箱、开关柜

1、配电箱、开关箱应有名称、用途、分路标记及系统接线图。

2、配电箱、开关箱箱门应配锁,并应由专人负责。

3、配电箱、开关箱应定期检查、维修。

检查、维修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

检查、维修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鞋、手套,必须使用电工绝缘工具,并应做检查、维修工作记录。

4、对配电箱、开关箱进行定期维修、检查时,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隔离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停电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

5、配电箱、开关箱必须按照下列顺序操作:

(1)送电操作顺序为:

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

(2)停电操作顺序为:

开关箱→分配电箱→总配电箱。

但出现电气故障的紧急情况可除外。

6、施工现场停止作业1小时以上时,应将动力开关箱断电上锁。

7、开关箱的操作人员必须符合规范规定。

8、配电箱、开关箱内不得放置任何杂物,并应保持整洁。

9、配电箱、开关箱内不得随意挂接其他用电设备。

10、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配置和接线严禁随意改动。

熔断器的熔体更换时,严禁采用不符合原规格的熔体代替。

漏电保护器每天使用前应启动漏电试验按钮试跳一次,试跳不正常时严禁继续使用。

11、配电箱、开关箱的进线和出线严禁承受外力,严禁与金属尖锐断口、强腐蚀介质和易燃易爆物接触。

(二)手持式电动工具

1、空气湿度小于75%的一般场所可选用I类或Ⅱ类手持式电动工具,其金属外壳与PE线的连接点不得少于2处;除塑料外壳Ⅱ类工具外,相关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其负荷线插头应具备专用的保护触头。

所用插座和插头在结构上应保持一致,避免导电触头和保护触头混用。

2、在潮湿场所或金属构架上操作时,必须选用Ⅱ类或由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的Ⅲ类手持式电动工具。

金属外壳Ⅱ类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时,其开关箱和控制箱应设置在作业场所外面。

在潮湿场所或金属构架上严禁使用I类手持式电动工具。

3、狭窄场所必须选用由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的Ⅲ类手持式电动工具,其开关箱和安全隔离变压器均应设置在狭窄场所外面,并连接PE线。

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使用于潮湿或有腐蚀介质场所漏电保护器的要求。

操作过程中,应有人在外面监护。

4、手持式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应采用耐气候型的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并不得有接头。

5、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外壳、手柄、插头、开关、负荷线等必须完好无损,使用前必须做绝缘检查和空载检查,在绝缘合格、空载运转正常后方可使用。

绝缘电阻不应小于表1规定的数值。

表1手持式电动工具绝缘电阻限值

测量部位

绝缘电阻(MΩ)

I类

II类

III类

带电零件与外壳之间

2

7

1

注:

绝缘电阻用500V兆欧表测量。

八、配电室布置及材质要求

(一)配电室布置要求

1、配电柜正面的操作通道宽度,单列布置或双列背对背布置不小于1.5m,双列面对面布置不小于2m;

2、配电柜后面的维护通道宽度,单列布置或双列面对面布置不小于0.8m,双列背对背布置不小于1.5m,个别地点有建筑物结构凸出的地方,则此点通道宽度可减少0.2m;

3、配电柜侧面的维护通道宽度不小于1m;

4、配电室的顶棚与地面的距离不低于3m;

5、配电室内设置值班或检修室时,该室边缘距配电柜的水平距离大于1m,并采取屏障隔离;

6、配电室内的裸母线与地面垂直距离小于2.5m时,采用遮栏隔离,遮栏下面通道的高度不小于1.9m;

7、配电室围栏上端与其正卜方带电部分的净距不小于0.075m;

8、配电装置的上端距顶棚不小于0.5m;

9、配电室内的母线涂刷有色油漆,以标志相序;以柜正面方向为基准,其涂色符合表2规定;

10、配电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耐火等级不低于3级,室内配置砂箱和可用于扑灭电气火灾的灭火器;

表2母线涂色

相别

颜色

垂直排列

水平排列

引下排列

L1(A)

L2(B)

绿

L3(C)

N

淡蓝

11、配电室的门向外开,并配锁;

12、配电室的照明分别设置正常照明和事故照明。

13、配电柜或配电线路停电维修时,应挂接地线,并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停电标志牌。

停送电必须由专人负责。

14、配电室应保持整洁,不得堆放任何妨碍操作、维修的杂物。

 

九、附件

附件1、临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