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学题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33160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犯罪学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犯罪学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犯罪学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犯罪学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犯罪学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犯罪学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犯罪学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犯罪学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犯罪学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犯罪学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犯罪学题库.docx

《犯罪学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犯罪学题库.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犯罪学题库.docx

犯罪学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天生犯罪人:

2犯罪动机:

3精神病:

4犯罪预防:

5犯罪诱因:

6犯罪根源:

7犯罪人:

8犯罪后果:

9激情犯罪人:

10犯罪学:

11犯罪现象:

12犯罪原因:

13犯罪对策:

14犯罪数量:

15犯罪率:

犯罪条件:

16犯罪因素:

17人格障碍:

18机会被害人:

19间接被害人:

 20犯罪黑数 

21犯罪亚文化 :

22斯德哥尔摩模式 :

二单项选择(每题一分,共15分)

1.犯罪学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者是法国人类学家()

A.托皮纳尔B.贝卡利亚

C.费尔巴哈D.加罗法洛

2.被害人学的奠基者是以色列律师()

A.汉斯·冯·亨蒂B.施奈德

C.艾连·伯修D.门德尔松

3.犯罪的产生与国家、法律紧密相连,表明了犯罪具有()

A.社会性B.稳定性

C.阶级性D.普遍性

4.1956—1965年我国犯罪状况的显著特点是()

A.犯罪数量剧增B.发案率高

C.反革命犯罪减少D.中老年犯罪逐渐增多

5.挫折攻击论认为挫折攻击是一种()

A.正常性反应B.侵犯性反映

C.异常性反应D.变态性反应

6.犯罪学研究表明,失业与犯罪之间()

A.呈正相关关系B.无关系

C.有一定关系D.呈负相关关系

7.精神障碍者实施的最多的犯罪种类是()

A.高技术犯罪B.暴力犯罪

C.经济犯罪D.有组织犯罪

8.被犯罪分子运用而作用于犯罪对象的一切物品和媒介被称为()

A.犯罪条件B.犯罪空间

C.犯罪工具D.犯罪时间

9.依据被害人自身是否具有某种被害性的因素,将被害人分为机会被害人与()

A.既然被害人B.潜在被害人

C.复合被害人D.状态性被害人

10.依据犯罪预防作用对象的不同,分为一般预防、特殊预防和()

A.疏导性预防B.保护性预防

C.惩戒性预防D.重点预防

11.指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综合治理具体内容之间辩证关系的原则是()

A.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B.谁主管谁负责

C.属地管理D.系统实施

12.改变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防患于未然的预防主张是()

A.罪前预防B.罪中预防

C.罪后预防D.罪中和罪后预防

13.标签论的提出者是西方犯罪学家()

A.塞林B.萨瑟兰

C.塔尔德D.坦嫩鲍姆

14.犯罪学区别于社会学的标志之一是它()

A.研究各种社会动态B.侧重研究犯罪现象

C.侧重研究社会发展规律D.侧重研究越轨行为

15.被尊为犯罪学鼻祖的是()

A.龙勃罗梭B.菲利

C.加罗法洛D.费尔巴哈

16.菲利在其犯罪原因论的基础上推导出了著名的()

A.消长律B.犯罪饱和律

C.辐射律D.起伏律

17.一定时间和地区的犯罪总和,被称为()

A.犯罪率B.发案率

C.犯罪数量D.定罪率

18.涉及到犯罪分子犯罪时的时空、工具、对象因素的是()

A.犯罪原因B.犯罪条件

C.犯罪根据D.犯罪的相关因素

19.研究犯罪原因可以为犯罪人的()

A.改造与矫治提供充分依据B.生活提供出路

C.生产提供条件D.安全提供保障

20.加罗法洛于《犯罪学》一书中提出了()

A.犯罪原因三元论B.自然犯罪概念

C.天生犯罪人论D.犯罪饱和律

21.与犯罪人初犯年龄密切相关的是()

A.性别B.犯罪类型

C.再犯的可能性D.文化程度

22.犯罪学多用亚文化理论解释()

A.青少年和中下层人犯罪的成因B.女性犯罪的成因

C.男性犯罪的成因D.有色人种犯罪的成因

23.犯罪的相关因素是指与犯罪的发生有()

A.直接关系的因素B.排他关系原因素

C.间接关系的因素D.必然关系的因素

24.自身已经具备被害因素和条件,处于被害临界状态的人被称为()

A.潜在性被害人B.疏忽型被害人

C.机会性被害人D.有责任的被害人

25.犯罪预测的方法主要有对比类推法、因果分析预测法、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法和()

A.回归法B.临床诊断法

C.专家评估法D.问卷法

26.以匿名方式轮番征询专家意见,得出预测结果的经验推断法被称为(A.相关定量法B.特尔菲法

C.时序分析法D.线性外推法

27.激起和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在动力是()

A.犯罪机会B.犯罪原因

C.犯罪条件D.犯罪动机

28.研究者通过收集、考察文件,从中取得资料用于研究犯罪现象的方法被称作()

A.文献法B.访谈法

C.问卷法D.观察法

29.研究者直接感知、记录研究对象的具体事实资料的方法被称作()

A.文献法B.访谈法

C.问卷法D.观察法

30.个体犯罪的可能性取决于内外两个控制系统的强度同犯罪诱因之间的()

A.力量等同关系B.力量平行关系

C.力量对比关系D.力量对等关系

 

1.研究犯罪现象的产生及发展变化规律,探求犯罪原因及防控对策的科学称为()

A.刑事侦查学B.刑法学

C.犯罪学D.罪犯矫正学

2.研究犯罪人的犯罪生涯或预测犯罪人未来行为方向或研究、预测特定罪犯矫正效果的方法是()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D.个案调查

3.依龙勃罗梭的观点,社会防卫的前提是()

A.消除犯罪条件B.鉴别犯罪人

C.消除贫困D.严密立法

4.在当代犯罪学的研究中居主导地位的理论是()

A.犯罪环境学B.犯罪经济学

C.犯罪心理学D.犯罪社会学

5.菲利认为,犯罪饱和法则的主要表现之一是()

A.犯罪数量的周期性变动B.犯罪危害的周期性变动

C.犯罪结构的周期性变动D.犯罪性质的周期性变动

6.把犯罪分为“自然犯罪”和“法定犯罪”的实证学派学者是()

A.龙勃罗梭B.菲利

C.加罗法洛D.胡顿

7.根据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而非依据主题灵活设问的访谈被称为()

A.直接访谈B.间接访谈

C.结构式访谈D.非结构性访谈

8.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犯罪产生的根源是()

A.财产矛盾B.利益观念

C.社会分工D.私有制

9.下列诸项中,属于犯罪统计规律的是()

A.恒比定律B.差别规律

C.漏斗效应D.反射效应

10.反映犯罪现象的影响和传播规律的是()

A.起伏律B.消长律

C.辐射律D.因果律

11.我国青少年犯罪占全部犯罪的70%-80%的时期是()

A.50年代初期B.60年代中后期

C.80年代初期D.2000年以后

12.暴力犯罪的情感特征一般是()

A.冲动性B.冷静性

C.有同情心D.好奇性

13.影响犯罪行为方式是隐蔽还是公开的是()

A.犯罪行为的动力机制B.犯罪行为的运作机制

C.犯罪行为的抑制机制D.犯罪行为的评估机制

14.社会学家和犯罪学家多用亚文化理论解释()

A.男性犯罪的成因B.女性犯罪的成因

C.青少年犯罪的成因D.老年人犯罪的成因

15.犯罪动机是()

A.犯罪的直接原因B.犯罪的条件

C.犯罪的相关因素D.犯罪的根源

16.下列诸项中,属于犯罪直接原因的是()

A.犯罪意识B.犯罪工具

C.犯罪时间D.犯罪对象

17.下列诸项中,不属于犯罪社会原因的是()

A.犯罪观B.不良的社会风气

C.私有制D.法律严重滞后

18.易导致犯罪行为产生的文化冲突类型是()

A.审美观冲突B.经营方式冲突

C.生活习惯冲突D.行为规范冲突

19.家庭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可能导致易形成犯罪行为的()

A.不良气质B.不良体质

C.不良体格D.不良人格

20.个人对自身、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关系的认知程度及评价被称为()

A.世界观B.人生观C.规范意识D.自我意识

21.被害人因犯罪行为所遭受的身体、物质、精神损失以及所引发的反应被称为()

A.被害现象B.被害后果

C.被害形式D.被害原因

22.犯罪心理学发现,犯罪动机一旦产生就具有了明确的()

A.内部冲突性B.控制性

C.目标指向性D.自我意识性

23.趋势外推法所根据的预测原理是()

A.系统性原理B.可知性原理

C.可控性原理D.连续性原理

24.在犯罪预测的诸方法中,常采用匿名方式进行的是()

A.个人经验判断法B.集体经验判断法

C.专家调查法D.综合调查法

25.犯罪预防体系及措施针对的是()

A.犯罪人B.犯罪行为C.犯罪现象D.犯罪原因

26.在犯罪的侦查、起诉、审判、改造环节中,采取的有别于成年人的、目的在于挽救未成年人的犯罪预防的方法是()

A.保护性预防B.疏导性预防

C.堵塞性预防D.控制性预防

27.下列诸项中,属于三级预防理论中第一层次的预防措施是()

A.通过环境设计堵塞漏洞B.制定避免学生逃学计划

C.严密监控缓刑者D.提高警察的反应速度

28.在犯罪易发区或多发区,进行预防犯罪的相关设计,采用制约和限制犯罪发生的措施被称为()

A.心理预防B.社会预防C.专业预防D.情境预防

29.以下措施不属于我国犯罪防控系统第二道防线的是()

A.限制犯罪工具和手段B.目标加固

C.倡导主文化遏制反文化D.贵重物品标刻

30.下列人员中不属于社会帮教骨干力量的是()

A.社区民警B.帮教对象的朋友

C.狱警D.村委会治保人

三简答题

1、实证排犯罪学与古典犯罪学派在关于犯罪研究和理论观点上的明显区别:

2、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关系:

区别:

3.简述学校教育与犯罪问题之间的关系。

答:

4.简述犯罪行为的构成要素。

答:

5.简述被害人的概念及其含义。

答:

6、研究犯罪人的意义。

7、犯罪社会原因的特点。

8、犯罪预测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9、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义是什么?

10、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中指出预防犯罪应从哪些措施着手?

11、采取情境犯罪预防措施的目的?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0分;满分共22分。

1.论述犯罪学的学科性质。

答:

2请阐述被害预防体系的构建?

3、试述犯罪行为机制?

4、试述犯罪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互动关系?

5、各种不同类型的家庭状况对犯罪的影响?

6、简述被害人、犯罪人几种互动模式 

7、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目和任务?

8、犯罪预防的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